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航天器在轨组装技术进展 被引量:12
1
作者 蔡远文 郭会 李岩 《兵工自动化》 2009年第10期6-8,14,共4页
在在轨组装概念、任务层次以及发展现状,对有人、无人2种在轨组装方式进行分析比较,指出各自优、缺点及对其进行选择的基本策略。最后提出在轨组装涉及到的一些关键技术,包括:控制,空间目标识别、跟踪与测量,机器人、机械臂,航天员的生... 在在轨组装概念、任务层次以及发展现状,对有人、无人2种在轨组装方式进行分析比较,指出各自优、缺点及对其进行选择的基本策略。最后提出在轨组装涉及到的一些关键技术,包括:控制,空间目标识别、跟踪与测量,机器人、机械臂,航天员的生命保障以及新型的模块化航天器的设计技术。结果表明:在轨组装技术的发展可以提高航天器的性能和任务执行能力,降低故障率和失效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轨组装 “轨道快车” 模块化航天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XI总线技术的虚拟仪器测试系统 被引量:5
2
作者 蔡远文 梁晓朋 同江 《兵工自动化》 2010年第5期40-43,共4页
在分析新一代LXI总线技术以及虚拟仪器技术的基础上,结合目前测试领域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基于LXI总线和虚拟仪器测试系统的软硬件构建方案,建立了一种网络化测试平台。该系统主要由测试客户端、主控计算机、网络/总线适配器、LXI仪器模... 在分析新一代LXI总线技术以及虚拟仪器技术的基础上,结合目前测试领域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基于LXI总线和虚拟仪器测试系统的软硬件构建方案,建立了一种网络化测试平台。该系统主要由测试客户端、主控计算机、网络/总线适配器、LXI仪器模块、信号隔离与调理模块等组成。实例证明,该测试系统应用前景十分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XI总线 虚拟仪器 测试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ML的航天测试发射仿真系统建模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华 刘培杰 肖艳彬 《兵工自动化》 2011年第11期86-89,96,共5页
为了实现仿真系统的开放性和可复用性,建立一套直观、通用的测试发射仿真体系模型。在对航天测试发射系统的结构、各部分关系等进行全面梳理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现有航天发射组织指挥流程的梳理和对训练系统的需求分析,先后对系统总... 为了实现仿真系统的开放性和可复用性,建立一套直观、通用的测试发射仿真体系模型。在对航天测试发射系统的结构、各部分关系等进行全面梳理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现有航天发射组织指挥流程的梳理和对训练系统的需求分析,先后对系统总框架和其中的测试发射分系统进行建模分析,通过对火工品测试间爆炸事件进行静态建模和动态建模,得到了从模型到软件实现的一般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便于从全局上纵览整个软件结构,把握了整个软件的结构和各分系统结构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一建模语言 训练仿真系统 系统仿真 航天发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天测试产品系统级电磁兼容性设计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姚静波 辛朝军 解维奇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42-44,共3页
航天发射和运载火箭发射场的恶劣电磁环境对航天测试产品的电磁兼容性提出了非常严格的要求,需要设计师在设计初期充分考虑系统的电磁环境适应性问题。通过对国军标和航天发射对测试系统电磁兼容性要求的分析,结合工程设计实践,提出了... 航天发射和运载火箭发射场的恶劣电磁环境对航天测试产品的电磁兼容性提出了非常严格的要求,需要设计师在设计初期充分考虑系统的电磁环境适应性问题。通过对国军标和航天发射对测试系统电磁兼容性要求的分析,结合工程设计实践,提出了一套航天测试产品系统级电磁兼容设计的方法,为整机系统的航天测试产品的电磁兼容设计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兼容 航天测试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T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应用分析 被引量:16
5
作者 同江 蔡远文 +1 位作者 伯伟 任江涛 《兵工自动化》 2008年第4期5-7,共3页
BIT技术的性能主要从故障探测、故障定位(针对单一的外场可更换单元)、虚假警报、以及错误诊断等方面加以说明。对于正确隔离故障来说,BIT所制定的目标会随着BIT等级的不同而有所变化。BIT等级越低,正确隔离故障的总体能力就越低;BIT等... BIT技术的性能主要从故障探测、故障定位(针对单一的外场可更换单元)、虚假警报、以及错误诊断等方面加以说明。对于正确隔离故障来说,BIT所制定的目标会随着BIT等级的不同而有所变化。BIT等级越低,正确隔离故障的总体能力就越低;BIT等级越高,正确隔离故障的总体能力就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内测试(Built—In Test) 虚警 故障诊断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在轨服务技术进展 被引量:20
6
作者 李岩 党常平 《兵工自动化》 2012年第5期79-82,86,共5页
为解决当前在轨系统面临的诸多难题,对国内外空间在轨服务技术进展进行研究。介绍在轨服务技术的发展背景及发展意义,分析人工在轨服务技术现状和自主式在轨服务技术进展。结果表明:在轨服务技术能有效地延长在轨航天器的寿命,提升其性... 为解决当前在轨系统面临的诸多难题,对国内外空间在轨服务技术进展进行研究。介绍在轨服务技术的发展背景及发展意义,分析人工在轨服务技术现状和自主式在轨服务技术进展。结果表明:在轨服务技术能有效地延长在轨航天器的寿命,提升其性能;基于OSV技术的自主式在轨服务已成为发展低成本、高可靠空间维护和服务技术的必然选项,下一步将向智能化自主式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轨服务 在轨服务飞行器 在轨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VHM对我国运载火箭及测试发控系统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伯伟 蔡远文 +1 位作者 同江 任江涛 《兵工自动化》 2009年第1期78-80,共3页
IVHM是美国为解决第二代RLV取代航天飞机所带来的安全可靠性以及发射成本问题而开发的系统。介绍我国运载火箭及其测试发控系统可从IVHM系统借鉴几种技术,包括总线化结构、BIT技术、诊断技术和数字化远距离测试发控技术等。这些技术对... IVHM是美国为解决第二代RLV取代航天飞机所带来的安全可靠性以及发射成本问题而开发的系统。介绍我国运载火箭及其测试发控系统可从IVHM系统借鉴几种技术,包括总线化结构、BIT技术、诊断技术和数字化远距离测试发控技术等。这些技术对改进我国航天发射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VHM 总线化 BIT 诊断 测试发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炮内膛疵病检测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7
8
作者 史金霞 赵继广 《兵工自动化》 2005年第4期31-32,共2页
火炮内膛疵病检测系统由计算机、电控箱、测量本体和系统软件组成。膛内定位机构控制系统前进与后退及调整运动速度。系统软件由初始化、图像采集、控制、图像处理和数据库模块组成。置入炮膛内的CCD摄像机窥膛器由电动机驱动,用系统软... 火炮内膛疵病检测系统由计算机、电控箱、测量本体和系统软件组成。膛内定位机构控制系统前进与后退及调整运动速度。系统软件由初始化、图像采集、控制、图像处理和数据库模块组成。置入炮膛内的CCD摄像机窥膛器由电动机驱动,用系统软件实现炮膛内壁疵病定位、图像采集和图像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测系统 疵病定位 图像采集 火炮内膛 CCD摄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轨服务飞行器总体技术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李岩 蔡远文 崔晓阳 《兵工自动化》 2011年第4期1-4,7,共5页
在轨服务飞行器(on-orbit service vehicle,OSV)因功能多样、结构复杂、种类繁多而难以进行总体设计,为此,对其进行深入的技术分析。从服务需求和任务过程的要求出发,分析OSV的主要功能需求,提出需要突破的关键技术;按照各分系统的不同... 在轨服务飞行器(on-orbit service vehicle,OSV)因功能多样、结构复杂、种类繁多而难以进行总体设计,为此,对其进行深入的技术分析。从服务需求和任务过程的要求出发,分析OSV的主要功能需求,提出需要突破的关键技术;按照各分系统的不同功能,将OSV分为平台和载荷2部分进行组成结构分析;按照OSV功能多样化程度以及服务任务周期的特点,对OSV进行分类研究。该研究可为OSV的整体规划与总体设计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轨服务飞行器 功能需求 载荷 机械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在轨服务航天器模块接口标准化设计 被引量:1
10
作者 蔡远文 解维奇 +1 位作者 郭会 李岩 《兵工自动化》 2009年第12期22-24,28,共4页
可接受在轨服务航天器标准化设计的关键是模块接口的标准化设计。通过对模块接口的分类及其功能的分析,首先总结模块接口标准化设计的必要性和优势。然后在对模块接口特性和接口的数据结构信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应用QFD和TRIZ理论... 可接受在轨服务航天器标准化设计的关键是模块接口的标准化设计。通过对模块接口的分类及其功能的分析,首先总结模块接口标准化设计的必要性和优势。然后在对模块接口特性和接口的数据结构信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应用QFD和TRIZ理论对模块接口进行标准化设计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轨服务 模块接口 标准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内编队重力场测量关键技术 被引量:2
11
作者 周辉峰 万思刚 曾国强 《四川兵工学报》 CAS 2010年第12期136-138,共3页
结合当前典型重力卫星任务,介绍了重力卫星发展概况,阐述了内编队卫星重力场测量原理及系统工程实践的关键技术,最后就我国开展相关研究提出建议。
关键词 重力场模型 卫星重力场测量 内编队卫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imulink的冗余系统可靠性仿真 被引量:1
12
作者 彭博 马昕晖 杨洋 《兵工自动化》 2007年第11期37-39,共3页
基于Simulink的冗余系统可靠性仿真,通过调用simulink模块及编写、调用S函数,采用子系统的封装技术,建立了指数分布,威布尔分布,负对数Γ分布等大量的分布函数的模块库和冗余系统可靠性仿真分析的模型。该方法应用于复杂冗余系统的仿真... 基于Simulink的冗余系统可靠性仿真,通过调用simulink模块及编写、调用S函数,采用子系统的封装技术,建立了指数分布,威布尔分布,负对数Γ分布等大量的分布函数的模块库和冗余系统可靠性仿真分析的模型。该方法应用于复杂冗余系统的仿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冗余系统可靠性 仿真 程序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涡轮泵实时振动监控算法与系统设计
13
作者 夏鲁瑞 胡茑庆 李俭川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5-139,共5页
涡轮泵是液体火箭发动机的故障高发部件之一,研究其实时振动监控算法及系统对提高发动机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选择涡轮泵监控参数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涡轮泵实时故障检测算法,提出用于阈值更新的滑动样本递推方法,实现... 涡轮泵是液体火箭发动机的故障高发部件之一,研究其实时振动监控算法及系统对提高发动机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选择涡轮泵监控参数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涡轮泵实时故障检测算法,提出用于阈值更新的滑动样本递推方法,实现涡轮泵故障的自适应阈值检测,然后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设计涡轮泵新型实时振动监控系统,实现更高的处理速度,并满足小型化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泵 实时振动监控 自适应阈值 数字信号处理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MC设计在运载火箭多路信号测试处理系统中的应用
14
作者 辛朝军 姚静波 解维奇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76-78,82,共4页
针对运载火箭发射场恶劣的电磁环境和航天发射任务对电子设备电磁兼容性的苛刻要求,充分运用各种EMC设计方法,设计了一种运载火箭多路信号测试处理系统。阐述了系统EMC设计的基本原理,重点介绍了系统设计初期从电源供电、信号隔离、PCB... 针对运载火箭发射场恶劣的电磁环境和航天发射任务对电子设备电磁兼容性的苛刻要求,充分运用各种EMC设计方法,设计了一种运载火箭多路信号测试处理系统。阐述了系统EMC设计的基本原理,重点介绍了系统设计初期从电源供电、信号隔离、PCB设计和滤波等方面所采取的EMC设计措施,对航天电子设备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实用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MC 航天测试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空间机械臂地面试验系统
15
作者 杨庆 汤亚锋 税海涛 《兵工自动化》 2010年第8期74-76,共3页
为实现微型空间机械臂的关键技术,设计了一个微型空间机械臂地面试验系统。该系统由微型机械臂系统、双目视觉系统和卫星模拟器组成。微型机械臂系统采用上/下位机的控制结构,基于DSP2812和CPLD3128芯片开发。结果表明,基于卫星模拟器... 为实现微型空间机械臂的关键技术,设计了一个微型空间机械臂地面试验系统。该系统由微型机械臂系统、双目视觉系统和卫星模拟器组成。微型机械臂系统采用上/下位机的控制结构,基于DSP2812和CPLD3128芯片开发。结果表明,基于卫星模拟器提供的微重力环境和双目视觉系统提供的视觉导引,微型机械臂系统能完成目标捕获、管路剪切、部件插拔等功能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机械臂 双目视觉系统 卫星模拟器 地面试验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军天基和机载激光反导研究计划及调整分析 被引量:18
16
作者 王建华 张东来 +1 位作者 李小将 王志恒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55-359,共5页
将激光技术应用于反导弹领域一直是美军努力的方向,天基激光反导弹武器和机载激光反导弹武器是美国激光反导的两个重要研发项目。本文结合美军强激光武器的发展历史,详细讲述了美军天基和机载激光反导武器的研究计划,分析了天基和机载... 将激光技术应用于反导弹领域一直是美军努力的方向,天基激光反导弹武器和机载激光反导弹武器是美国激光反导的两个重要研发项目。本文结合美军强激光武器的发展历史,详细讲述了美军天基和机载激光反导武器的研究计划,分析了天基和机载激光反导弹项目调整的原因,总结了激光反导弹武器的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基激光反导武器 机载激光反导武器 发展现状 原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装角度对内埋式导弹分离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9
17
作者 冯必鸣 聂万胜 +1 位作者 车学科 丰松江 《空气动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72-675,共4页
基于弹簧变形理论和局部重构的非结构动网格技术,采用有限体积法求解ALE描述下的三维非定常Euler方程,并耦合刚体六自由度运动方程,模拟了超声速条件下三种不同安装状态导弹从弹舱中弹射分离的过程,分析了导弹质心相对位移以及姿态变化... 基于弹簧变形理论和局部重构的非结构动网格技术,采用有限体积法求解ALE描述下的三维非定常Euler方程,并耦合刚体六自由度运动方程,模拟了超声速条件下三种不同安装状态导弹从弹舱中弹射分离的过程,分析了导弹质心相对位移以及姿态变化情况,发现增大初始安装角度能够改善导弹在超声速环境下的分离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网格 导弹 欧拉方程 相对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变)湍流度风洞设计再探讨 被引量:15
18
作者 侯志勇 王连泽 +1 位作者 周建和 何克敏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2-96,共5页
在资料调研与总结国内约20年来成功研制低(变)湍流度风洞的基础上,介绍了这类风洞设计思想中几点有新意的方法,供设计者参考。对减湍起决定作用的稳定段布局设计给出了一组综合性图线;对减湍起重要作用的收缩段设计提出了通用便捷的方法... 在资料调研与总结国内约20年来成功研制低(变)湍流度风洞的基础上,介绍了这类风洞设计思想中几点有新意的方法,供设计者参考。对减湍起决定作用的稳定段布局设计给出了一组综合性图线;对减湍起重要作用的收缩段设计提出了通用便捷的方法;对全系统起优化作用的风扇动力段及拐角导流片设计研制等有一定的新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湍流度 变湍流度 风洞设计 五次方壁型 多层阻尼网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烧室内燃烧模型对尾焰流场及其辐射的影响 被引量:15
19
作者 丰松江 聂万胜 +2 位作者 解庆纷 杨军辉 段立伟 《火箭推进》 CAS 2006年第2期6-10,共5页
基于压力隐式算子分裂(PISO)算法,通过求解Navier-Stokes方程,对燃烧室内一步反应和两步反应模型、无燃烧室三种情形下尾焰流场进行了数值仿真;采用结构和非结构网格并分别用TTM方法和Delaunay三角形方法来生成;利用高温气体高分辨率光... 基于压力隐式算子分裂(PISO)算法,通过求解Navier-Stokes方程,对燃烧室内一步反应和两步反应模型、无燃烧室三种情形下尾焰流场进行了数值仿真;采用结构和非结构网格并分别用TTM方法和Delaunay三角形方法来生成;利用高温气体高分辨率光谱参数数据库HITEMP对辐射传输方程进行求解,得到三种情形下尾焰中CO2和H2O的光谱辐射亮度分布。仿真结果表明:不同的燃烧模型影响尾焰流场及其辐射,无燃烧室时尾焰辐射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焰 辐射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推进流场演化的高速阴影测量方法 被引量:5
20
作者 叶继飞 王广宇 +2 位作者 文明 洪延姬 崔村燕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425-1428,共4页
介绍了高速阴影技术在激光推进流场演化诊断过程中的应用。采用了阴影技术和高速摄影相结合的方法,对激光推进流场演化过程进行了考察。由高速相机提供时序零时,控制激光器和闪光源的延迟时间,再对高速相机进行同步曝光,解决了高速阴影... 介绍了高速阴影技术在激光推进流场演化诊断过程中的应用。采用了阴影技术和高速摄影相结合的方法,对激光推进流场演化过程进行了考察。由高速相机提供时序零时,控制激光器和闪光源的延迟时间,再对高速相机进行同步曝光,解决了高速阴影测量过程中高速相机、闪光仪和激光器的时序控制问题,实验获得了清晰的流场演化图像,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和便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推进 流场 演化 高速相机 高速阴影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