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y5-Fe^2+-H2O2光度法测定天然抗氧化剂的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8
1
作者 蒋林玲 李宝林 王丽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2期212-214,共3页
在缓冲溶液中,Fenton体系产生的羟基自由基能迅速与五甲川菁染料(Cy5)作用使其褪色,在647 nm处测定体系吸光度的变化,可间接测定羟基自由基的生成量。抗氧化剂的加入可部分消除溶液中的羟基自由基,从而使溶液的吸光度下降程度减弱。据... 在缓冲溶液中,Fenton体系产生的羟基自由基能迅速与五甲川菁染料(Cy5)作用使其褪色,在647 nm处测定体系吸光度的变化,可间接测定羟基自由基的生成量。抗氧化剂的加入可部分消除溶液中的羟基自由基,从而使溶液的吸光度下降程度减弱。据此建立了一种测定抗氧化剂对羟基自由基清除率的新方法。利用所建立的方法测试了抗氧化剂2,6-二叔丁基对甲基苯酚以及几种天然抗氧化剂的抗氧化活性,得到了满意的结果。该方法操作简便、稳定性好,可以作为一种简便的筛选抗氧化剂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自由基 分光光度法 Cy5 天然抗氧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分析测量数据处理有关概念的相关商榷 被引量:2
2
作者 岳宣峰 樊鑫 +2 位作者 秦丹 逯昊文 张延妮 《大学化学》 CAS 2021年第9期222-228,共7页
按照概念分类和概念定义的一般原则,对化学分析课程中有关测量数据处理的概念进行了梳理,包括化学计量学基本任务、准确度、精密度、误差等,对现行教材中存在的内容编排、概念用语、概念的定义展开商榷,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化学分... 按照概念分类和概念定义的一般原则,对化学分析课程中有关测量数据处理的概念进行了梳理,包括化学计量学基本任务、准确度、精密度、误差等,对现行教材中存在的内容编排、概念用语、概念的定义展开商榷,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化学分析》教材建设及学术用语规范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误差 准确度 精密度 概念分类 操作性定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辅助萃取在天然植物有效成分提取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7
3
作者 卢樱 《陕西农业科学》 2007年第5期70-73,共4页
对微波萃取的原理、设备和近年来微波萃取在天然植物有效成分提取方面的应用研究作了综述,同时对微波萃取方式及微波萃取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微波萃取 天然植物 有效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叶及其燃烧产物的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高鹏 陈利军 +2 位作者 王喆之 王世强 牛俊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24期19-23,共5页
艾为我国传统中药,主要含有挥发油类、黄酮类、苯丙素类及萜类等化学成分,具有平喘镇咳、抗肿瘤、抗炎、抗菌抗病毒、抗氧化等多种药理活性。艾叶晒干捣碎得艾绒,艾绒燃烧物艾烟中主要成分有呋喃类、芳香类、酯类、烷烃或含羟基类化合物... 艾为我国传统中药,主要含有挥发油类、黄酮类、苯丙素类及萜类等化学成分,具有平喘镇咳、抗肿瘤、抗炎、抗菌抗病毒、抗氧化等多种药理活性。艾叶晒干捣碎得艾绒,艾绒燃烧物艾烟中主要成分有呋喃类、芳香类、酯类、烷烃或含羟基类化合物,具有抗真菌及病毒、抗衰老和调节脂质代谢作用。综述了艾叶及艾烟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为艾叶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叶 燃烧产物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黄芩资源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5
作者 王文涛 陈瑞 +1 位作者 曹瑶 曹晓燕 《陕西农业科学》 2019年第4期87-91,共5页
黄芩是我国常用大宗中药材之一,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和重要的临床价值,开发应用前景广泛。近年来,随着黄芩市场需求量日益增长,野生资源的不断减少,栽培黄芩几乎占据了全部的黄芩市场。通过查阅,分析近几年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对黄芩资源... 黄芩是我国常用大宗中药材之一,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和重要的临床价值,开发应用前景广泛。近年来,随着黄芩市场需求量日益增长,野生资源的不断减少,栽培黄芩几乎占据了全部的黄芩市场。通过查阅,分析近几年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对黄芩资源研究进行归纳整理,以期为黄芩资源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 影响因素 种质资源 道地药材 繁育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绞股蓝种质资源的生态分布及利用 被引量:8
6
作者 张彤 刘为鹏 +1 位作者 李华 肖亚萍 《陕西农业科学》 2015年第4期55-59,共5页
我国绞股蓝主要分布在秦岭以南广大地区,野生资源非常丰富。通过查阅文献、走访调查等方法汇集整理了绞股蓝属植物分类地位、野生绞股蓝种质资源调查与分布、地方栽培品种类型以及资源利用情况,旨在为今后绞股蓝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及... 我国绞股蓝主要分布在秦岭以南广大地区,野生资源非常丰富。通过查阅文献、走访调查等方法汇集整理了绞股蓝属植物分类地位、野生绞股蓝种质资源调查与分布、地方栽培品种类型以及资源利用情况,旨在为今后绞股蓝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及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绞股蓝 分类 野生种质资源分布 人工栽培 资源利用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异系数法-AHP复合加权联用TOPSIS模型优选白附片降毒增效炮制工艺 被引量:4
7
作者 姚文燕 刘宸 +2 位作者 张国彦 黄壮壮 刘峰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4年第4期685-694,共10页
目的:运用变异系数法-层次分析法(AHP)复合加权联用TOPSIS优选白附片炮制工艺参数,为白附片规范化炮制提供参考。方法:以煮制时间、浸漂时间和蒸制时间为考察因素,以穷举寻根法开展试验设计,以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 目的:运用变异系数法-层次分析法(AHP)复合加权联用TOPSIS优选白附片炮制工艺参数,为白附片规范化炮制提供参考。方法:以煮制时间、浸漂时间和蒸制时间为考察因素,以穷举寻根法开展试验设计,以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乌头碱、水分、灰分和胆巴残留量为评价指标,以变异系数法-AHP复合加权计算权重系数,通过TOPSIS模型优选白附片炮制工艺参数。结果:白附片最优炮制工艺参数为煮制20 min、浸漂48 h、蒸制3 h。结论:该工艺稳定、可行,可为白附片的规模化加工炮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附片 炮制工艺 灰分 胆巴 单酯型生物碱 双酯型生物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鲨烯来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8
作者 覃慧婷 康恒 +2 位作者 付帆 薛佩佩 曹晓燕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24年第1期102-107,共6页
角鲨烯是一种含有6个异戊二烯的萜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体中,因其抗肿瘤、抗氧化、抗炎和调节脂质代谢等生物活性而被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和畜牧业等领域。文章综述了近年来有关角鲨烯来源、生物活性,及其在医药、食... 角鲨烯是一种含有6个异戊二烯的萜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体中,因其抗肿瘤、抗氧化、抗炎和调节脂质代谢等生物活性而被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和畜牧业等领域。文章综述了近年来有关角鲨烯来源、生物活性,及其在医药、食品、畜牧业等领域应用的相关研究进展,并展望了利用生物技术开发和生产非动物性角鲨烯的广阔前景,以期为角鲨烯的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鲨烯 来源 生物活性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曲面优化超声辅助提取山茱萸籽油工艺及其成分分析 被引量:14
9
作者 刘瑞林 詹汉英 +3 位作者 陈钿 牟朝丽 贾晓萌 张志琪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7,共7页
研究以正己烷为溶剂超声辅助提取山茱萸籽油的工艺,并对其成分进行分析。采用响应曲面优化法(RSM)优化山茱萸籽油的提取工艺,确定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提取温度40℃、提取时间40min、液料比10:1(mL/g),在此条件下,山茱萸籽油的一次提取率... 研究以正己烷为溶剂超声辅助提取山茱萸籽油的工艺,并对其成分进行分析。采用响应曲面优化法(RSM)优化山茱萸籽油的提取工艺,确定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提取温度40℃、提取时间40min、液料比10:1(mL/g),在此条件下,山茱萸籽油的一次提取率为97.08%(出油率7.90%)。利用GC-MS对山茱萸籽油中脂肪酸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山茱萸籽油的主要脂肪酸成分为油酸(61.89%)、硬脂酸(19.99%)、棕榈酸(7.63%)和亚油酸(6.33%)等,不饱和脂肪酸占脂肪酸总量的69.45%;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山茱萸籽油中VE含量为76.0mg/100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辅助提取 山茱萸籽油 响应曲面法(RSM) 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离子液体作流动相添加剂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苦参注射液中4种生物碱 被引量:22
10
作者 亓亮 张婧 张志琪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49-253,共5页
将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BMIM]BF4)作为流动相添加剂建立了同时测定复方苦参注射液中4种主要生物碱的HPLC分析方法。以Agilent TC-C18柱(250 mm×4.6 mm,5μm)为分离柱,甲醇-0.1%磷酸水溶液(含2.2×10-4mol/L[B... 将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BMIM]BF4)作为流动相添加剂建立了同时测定复方苦参注射液中4种主要生物碱的HPLC分析方法。以Agilent TC-C18柱(250 mm×4.6 mm,5μm)为分离柱,甲醇-0.1%磷酸水溶液(含2.2×10-4mol/L[BMIM]BF4)(5∶95,v/v)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柱温30℃,进样量20μL,在205 nm下检测。结果表明,苦参碱、槐定碱、氧化槐果碱以及氧化苦参碱的质量浓度分别在25.8~155.0 mg/L,40.0~240.0 mg/L,21.7~130.0 mg/L和37.5~225.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 0,平均回收率(n=9)在96.2%和98.9%之间。离子液体的加入能明显改善C18柱分离生物碱的色谱峰形并提高分离度。本法简便、快速、重复性好,可用于复方苦参注射液中生物碱的分离与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流动相添加剂 高效液相色谱法 生物碱 苦参 复方苦参注射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酚-硫酸法测定花椒叶多糖含量 被引量:19
11
作者 齐素芬 张华峰 +3 位作者 姚美 程芳 王正齐 陈思雨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CAS 2015年第4期40-46,共7页
建立了一种灵敏、特异、精确定量分析花椒叶多糖的苯酚-硫酸法,采用该方法测定了陕西大红袍花椒叶中多糖的含量。该方法选择半乳糖作为标准单糖,484nm为工作波长。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优化得到了较佳显色反应条件是加样次序为苯... 建立了一种灵敏、特异、精确定量分析花椒叶多糖的苯酚-硫酸法,采用该方法测定了陕西大红袍花椒叶中多糖的含量。该方法选择半乳糖作为标准单糖,484nm为工作波长。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优化得到了较佳显色反应条件是加样次序为苯酚-样品-浓硫酸,显色温度为25℃,质量分数为5%的苯酚添加量为0.3mL,浓硫酸添加量为3.5mL,显色时间为30min。系统适应性实验显示该方法的标准曲线方程为y=0.0127x-0.0076(R^2=0.997),线性范围为10.00—60.00μg/mL,LOD和LOQ分别为2.08μg/mL和6.30μg/mL,日内、日间精密度分别在0.49%~3.64%,5.17%~6.05%之间,平均回收率为101.19%。样品溶液在显色反应后的2h内稳定性较好。测定发现陕西大红袍花椒叶中ω(多糖)在8.11~8.89mg/g之间。该方法为花椒叶多糖的定量分析和花椒叶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叶 多糖 苯酚-硫酸法 显色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超声波协同一步提取衍生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快速分析中药材猫爪草中的脂肪酸 被引量:13
12
作者 詹汉英 刘瑞林 +3 位作者 王德金 袁静 胥生杰 张志琪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40-248,共9页
建立了一种微波-超声波协同一步提取衍生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快速测定中药材猫爪草中低含量脂肪酸的方法。以总脂肪酸的色谱峰面积为响应指标,采用响应曲面法优化了主要工艺参数,其结果为:猫爪草粉末5.0 g,正己烷50.0 mL,微波功率500... 建立了一种微波-超声波协同一步提取衍生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快速测定中药材猫爪草中低含量脂肪酸的方法。以总脂肪酸的色谱峰面积为响应指标,采用响应曲面法优化了主要工艺参数,其结果为:猫爪草粉末5.0 g,正己烷50.0 mL,微波功率500 W,反应温度50℃,催化剂用量0.30 g,甲醇用量4.0 mL,提取衍生化时间8 min。以内标法定量各个脂肪酸的含量,一步提取衍生化法获得的总脂肪酸峰面积((3.327±0.023)×107,n=3)和总不饱和脂肪酸含量((13.59±0.30)mg/g,n=3)明显高于传统方法((2.410±0.036)×107(n=3)和(12.05±0.34)mg/g(n=3))。该方法简化了复杂的样品处理过程,缩短了反应时间,降低了分析成本,改善了提取和衍生化效率,尤其是减少了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和分解。该方法具有简单、快速和实用性的特点,是一种极具应用潜力的中药材中低含量脂肪酸的快速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步提取衍生化 微波-超声波协同作用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响应曲面优化法 脂肪酸 猫爪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测定五味子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酯甲和五味子乙素的含量 被引量:27
13
作者 张延妮 岳宣峰 王喆之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1期41-44,共4页
本文建立了同时测定五味子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酯甲和五味子乙素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方法。五味子先经超声提取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柱为Kromasil C18柱(150×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75:25,V/V... 本文建立了同时测定五味子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酯甲和五味子乙素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方法。五味子先经超声提取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柱为Kromasil C18柱(150×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75:25,V/V),紫外检测波长220nm,柱温30℃,流速1.0mL/min。结果显示,五味子醇甲在0.10~6.0μg范围内(r=0.9998),五味子酯甲在0.13~8.0μg范围内(r=0.9999),五味子乙素在0.03~2.0μg范围内(r=0.9999)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五味子醇甲为98.6%,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4%(n=5);五味子酯甲为97.1%,RSD为1.6%(n=5);五味子乙素为97.7%,RSD为1.1%(n=5)。本法准确、快速、灵敏度高,可用于五味子中有效成分的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五味子醇甲 五味子酯甲 五味子乙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测定绞股蓝中5种皂苷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19
14
作者 史美荣 李华 +1 位作者 白鸽 肖娅萍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9-51,56,共4页
目的:HPLC法比较不同地区绞股蓝中人参皂苷Rb1、Rb3、Rd和绞股蓝皂苷XLIX、XVII的含量。方法:采用Shimpack C18(4.6mm×250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和水,流速为0.8m L·min-1,检测波长为203nm,柱温为25℃。结果:采自陕西沣... 目的:HPLC法比较不同地区绞股蓝中人参皂苷Rb1、Rb3、Rd和绞股蓝皂苷XLIX、XVII的含量。方法:采用Shimpack C18(4.6mm×250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和水,流速为0.8m L·min-1,检测波长为203nm,柱温为25℃。结果:采自陕西沣峪口的绞股蓝样品中人参皂苷Rb1、Rb3和Rd的含量最高,约为1.625%,1.776%,0.892%;云南普洱样品所含的绞股蓝皂苷XLIX最高,约为1.75%;重庆北碚区-1的样品中XVII的含量最高,约为1.063%。结论:各地区绞股蓝样品中皂苷含量差异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绞股蓝 人参皂苷 绞股蓝皂苷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贯叶连翘花中挥发油的提取工艺优选及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燕 张志琪 +3 位作者 徐红颖 张爽 王飞娟 苏文香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73-276,281,共5页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对贯叶连翘花中挥发油进行提取,以挥发油提取率为响应值,通过单因素实验对影响提取工艺的参数(浸泡时间、提取时间和料液比)进行考察,并利用三因素三水平响应曲面实验法确定了贯叶连翘花中挥发油的最优提取工艺,即浸泡...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对贯叶连翘花中挥发油进行提取,以挥发油提取率为响应值,通过单因素实验对影响提取工艺的参数(浸泡时间、提取时间和料液比)进行考察,并利用三因素三水平响应曲面实验法确定了贯叶连翘花中挥发油的最优提取工艺,即浸泡时间19 h,液固比9∶1 m L/g,提取时间10 h,该条件下贯叶连翘花中挥发油的提取率为1.03 m L/100 g,与理论值1.10 m L/100 g仅相差2.73%。同时测试了该挥发油的抑菌活性,其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9、10、12 mm,表明贯叶连翘花中挥发油有一定的抑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贯叶连翘花 挥发油 水蒸气蒸馏提取法 响应曲面法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茱萸籽总黄酮的响应曲面法优化微波辅助提取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刘瑞林 詹汉英 张志琪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228-231,共4页
目的:利用微波辅助提取技术对山茱萸籽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方法: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山茱萸籽中总黄酮的含量,以总黄酮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响应曲面优化法(RSM)优化山茱萸籽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结果:优化的山... 目的:利用微波辅助提取技术对山茱萸籽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方法: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山茱萸籽中总黄酮的含量,以总黄酮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响应曲面优化法(RSM)优化山茱萸籽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结果:优化的山茱萸籽总黄酮微波辅助提取工艺参数为:微波功率350W,乙醇体积分数50%,液料比20mL/g,提取时间13min。在此最佳条件下,山茱萸籽总黄酮的一次提取率为6.68%。结论:山茱萸籽含有较高的总黄酮含量,所确定的提取工艺提取率高、速度快、操作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辅助提取 山茱萸籽 总黄酮 响应曲面法(RS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木质素及其单体含量的测定 被引量:5
17
作者 宋银 武玉翠 +1 位作者 张媛 王喆之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86-590,共5页
本文建立了一种准确、快速的检测丹参中木质素及其单体含量的方法。采用Klason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对丹参根和茎中酸不溶性木质素(Klason木质素)和酸溶性木质素含量进行了测定;运用硫代酸解法并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分别对丹... 本文建立了一种准确、快速的检测丹参中木质素及其单体含量的方法。采用Klason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对丹参根和茎中酸不溶性木质素(Klason木质素)和酸溶性木质素含量进行了测定;运用硫代酸解法并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分别对丹参根和茎中各木质素单体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总木质素在丹参根和茎中的含量分别为280.7mg/g和160.4mg/g,其中Klason木质素含量分别为173.8mg/g和134.5mg/g;酸溶性木质素含量分别为106.9mg/g和25.9mg/g。H型、G型和S型木质素单体在丹参根中的含量分别为14.4μmol/g、2 070.2μmol/g、1 886.4μmol/g,在丹参茎中的含量分别为15.3μmol/g、212.8μmol/g、50.6μmol/g。利用本研究建立的方法可以准确、快速的检测丹参中各类木质素及其单体的含量,此方法可为其它药用植物木质素类化合物的定性、定量分析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木质素 H型木质素 G型木质素 S型木质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叶木通叶斑病病原菌鉴定 被引量:13
18
作者 刘昱锋 张铮 马银峰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7-62,共6页
叶斑病是三叶木通生长过程中一种严重的病害。为明确引起叶斑病的病原,从三叶木通人工栽培基地叶斑病样本上分离病原菌,对病原菌进行致病性测定、显微形态与分子鉴定。结果表明,三叶木通叶斑病病原菌为链格孢属细极链格孢(Alternaria te... 叶斑病是三叶木通生长过程中一种严重的病害。为明确引起叶斑病的病原,从三叶木通人工栽培基地叶斑病样本上分离病原菌,对病原菌进行致病性测定、显微形态与分子鉴定。结果表明,三叶木通叶斑病病原菌为链格孢属细极链格孢(Alternaria tenuissi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叶木通 细极链格孢 叶斑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叶鬼灯檠挥发油及不同提取物抑菌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王健 黄慧 +1 位作者 王喆之 张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4-76,84,共4页
研究了七叶鬼灯檠根状茎的挥发油及不同提取物的体外抑菌活性,为七叶鬼灯檠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采用滤纸片法和牛津杯法对七叶鬼灯檠根状茎挥发油及其甲醇、丙酮和乙酸乙酯提取物体外抑菌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七叶鬼灯檠根状... 研究了七叶鬼灯檠根状茎的挥发油及不同提取物的体外抑菌活性,为七叶鬼灯檠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采用滤纸片法和牛津杯法对七叶鬼灯檠根状茎挥发油及其甲醇、丙酮和乙酸乙酯提取物体外抑菌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七叶鬼灯檠根状茎挥发油表现出较强的抑菌活性,对肺炎克雷伯氏菌抑制作用最强,其次为巨大芽孢杆菌和粘红酵母,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9.11±0.31)、(26.77±0.35)、(26.20±0.62)mm。在不同溶剂提取物中,丙酮提取物和甲醇提取物均有明显的抑菌效果,解脂假丝酵母对提取物最敏感。七叶鬼灯檠的挥发油及提取物含有天然抑菌活性物质,具有光谱的抑菌效果,值得进一步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叶鬼灯檠 挥发油 提取物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茱萸肉和种子脂溶性成分的GC-MS分析 被引量:19
20
作者 白成科 李鹏毛 王喆之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493-496,共4页
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山茱萸肉和种子的脂溶性成分,进行甲酯化处理后,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脂溶性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并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从山茱萸肉中鉴定出31种脂溶性成分,占总检出物的90.91%,脂... 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山茱萸肉和种子的脂溶性成分,进行甲酯化处理后,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脂溶性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并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从山茱萸肉中鉴定出31种脂溶性成分,占总检出物的90.91%,脂溶性成分以脂肪酸(61.46%)和烃类化合物(22.03%)为主,其中脂肪酸主要以油酸(18.73%)和亚油酸(27.23%)为主。从山茱萸种子中鉴定了30种脂溶性成分,占总检出物的98.61%,脂肪酸高达97.84%,其中以油酸(58.86%)、硬脂酸(21.00%)、棕榈酸(7.10%)和亚油酸(4.08%)为主,其余非脂肪酸成分含量不到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茱萸 脂溶性成分 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