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困难恐惧影响因素及路径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缪小浪 钮美娥 +5 位作者 韩燕霞 张蓓蕾 金晓亮 卢向敏 赵茜 高婷婷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37-41,47,共6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呼吸困难恐惧的影响因素及作用路径,为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减轻患者呼吸困难恐惧提供依据。方法便利选取376例COPD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呼吸困难改良量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中文版...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呼吸困难恐惧的影响因素及作用路径,为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减轻患者呼吸困难恐惧提供依据。方法便利选取376例COPD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呼吸困难改良量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中文版呼吸困难灾难化认知量表、COPD自我效能量表、呼吸困难信念问卷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COPD患者呼吸困难恐惧得分为20.0(17.0,22.0)分。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灾难化认知、自我效能、焦虑及抑郁情绪、身体质量指数是COPD患者呼吸困难恐惧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构方程模型拟合结果:χ~2/df=1.468,RMSEA=0.035,GFI=0.997、AGFI=0.973、NFI=0.999、IFI=1.000、CFI=1.000、TLI=0.997,模型适配度良好。路径分析显示,灾难化认知、自我效能、焦虑和抑郁情绪对呼吸困难恐惧影响的直接效应分别是0.534、-0.362、0.196、-0.113,呼吸困难可通过焦虑和抑郁情绪、灾难化认知、自我效能间接影响呼吸困难恐惧水平(均P<0.05)。结论COPD患者呼吸困难恐惧处于较高水平,影响COPD患者呼吸困难恐惧的影响因素较多。临床医护人员应综合考虑COPD患者的个体、心理等多种影响因素及其之间的作用路径,制订个性化的干预策略,以降低患者呼吸困难恐惧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困难 灾难化认知 呼吸困难恐惧 焦虑 抑郁 自我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困难灾难化量表的汉化及在COPD患者中的信效度检验 被引量:3
2
作者 卢向敏 钮美娥 +2 位作者 金晓亮 赵茜 韩燕霞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2-55,共4页
目的汉化呼吸困难灾难化量表(Breathlessness Catastrophizing Scale,BCS),并在COPD患者中检验信效度。方法采用Brislin翻译模型,对BCS进行正译、回译、文化调适及预调查形成中文版BCS。通过便利抽样法,选取苏州市5所医院就诊的330例COP... 目的汉化呼吸困难灾难化量表(Breathlessness Catastrophizing Scale,BCS),并在COPD患者中检验信效度。方法采用Brislin翻译模型,对BCS进行正译、回译、文化调适及预调查形成中文版BCS。通过便利抽样法,选取苏州市5所医院就诊的330例COPD患者进行调查,验证量表的信效度。结果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1个公因子,方差贡献率为69.532%;验证性因子分析显示1个条目的标准载荷系数<0.6,删除该路径后,单因子模型拟合可接受。最终形成的中文版BCS包括1个维度、12个条目。量表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985,条目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857~1.000;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56,Spearman-Brown折半信度为0.894,重测信度为0.895。结论中文版BCS信效度良好,可作为中国文化背景下COPD患者呼吸困难灾难化水平的评估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困难 灾难化 量表汉化 信度 效度 内科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RAS(G12D+)、STK11共突变伴PD-L1高表达的晚期肺腺癌患者1例
3
作者 朱琳 穆传勇 《当代医药论丛》 2025年第5期149-152,共4页
现回顾性分析1例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高表达伴KRAS(G12D+)、STK11共突变的晚期肺腺癌,该患者在接受一线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后病情进展,随后接受二线化疗、免疫联合抗血管生成治疗,病情仍不断进展,再次检测得出患者PD-L1含量降为60%。... 现回顾性分析1例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高表达伴KRAS(G12D+)、STK11共突变的晚期肺腺癌,该患者在接受一线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后病情进展,随后接受二线化疗、免疫联合抗血管生成治疗,病情仍不断进展,再次检测得出患者PD-L1含量降为60%。该患者的病理提示肿瘤组织中可见散在印戒样细胞。对于初始PD-L1表达高的患者而言,由于STK11突变阳性,免疫逃逸发生的可能性更大。此外,印戒细胞癌患者本身预后不佳。因此,在选择PD-L1高表达的晚期肺腺癌患者的治疗方案及评估其预后时,临床医生应密切关注其基因突变状态、病理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肺腺癌 基因突变 STK11 KRAS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RPK1促进肺腺癌进展的机制研究
4
作者 焦敏 卢迪 刘泽毅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1期1381-1387,共7页
目的探究丝氨酸-精氨酸蛋白激酶1(serine-arginine protein kinase 1,SRPK1)在肺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促进肺腺癌恶性进展的机制。方法检索Human Protein Atlas数据库,比较SRPK1在正常肺组织和肺腺癌组织的表达水平;检索Kaplan Meier Plotte... 目的探究丝氨酸-精氨酸蛋白激酶1(serine-arginine protein kinase 1,SRPK1)在肺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促进肺腺癌恶性进展的机制。方法检索Human Protein Atlas数据库,比较SRPK1在正常肺组织和肺腺癌组织的表达水平;检索Kaplan Meier Plotter数据库,分析SRPK1的表达水平与肺腺癌患者生存预后的关系。采用慢病毒感染法在肺腺癌细胞A549、H1299中稳定过表达SRPK1,通过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对照组和SRPK1过表达组细胞中SRPK1的表达水平。检索文献寻找SRPK1影响肿瘤进展的可能机制,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对照组和SRPK1过表达组细胞中黏着斑激酶(focal adhesion kinase,FAK)及pFAK(Y397)的表达水平;检索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中肺腺癌队列的RNA-Seq数据,对SRPK1和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mRNA结合蛋白1(serpine 1 mRNA binding protein 1,SERBP1)的表达进行皮尔森相关性分析。通过细胞免疫荧光实验鉴定A549和H1299细胞中SRPK1和SERBP1的共定位情况;通过co-IP实验鉴定A549和H1299细胞中SRPK1和SERBP1的结合情况;采用慢病毒感染法在A549和H1299中稳定过表达SERBP1,通过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对照组和SERBP1过表达组细胞中SERBP1的表达水平;通过RT-qPCR检测对照组和SERBP1过表达组细胞中SRPK1的表达水平;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对照组和SERBP1过表达组细胞中SRPK1、FAK、pFAK(Y397)的表达水平。结果Human Protein Atlas数据库的数据显示,与正常肺组织相比,肺腺癌组织中SRPK1表达明显上调;Kaplan Meier Plotter数据库中数据显示,SRPK1表达水平越高,肺腺癌患者的预后越差(P=1.5×10^(-8))。RT-q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SRPK1过表达组细胞SRPK1的表达水平上调(P<0.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SRPK1过表达组细胞中FAK的表达基本不变,pFAK(Y397)的表达上调。皮尔森相关性分析显示,在TCGA数据库的肺腺癌队列数据中,SERBP1的基因表达与SRPK1的基因表达呈正相关(P=2.2×10^(-16))。细胞免疫荧光结果显示,在A549和H1299细胞中SRPK1和SERBP1存在共定位;co-IP结果显示,在A549和H1299细胞中SRPK1和SERBP1可以相互结合;RT-q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SERBP1过表达组细胞SERBP1和SRPK1的表达水平均上调(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SERBP1过表达组细胞中SRPK1表达上调,FAK的表达基本不变,pFAK(Y397)的表达上调。结论在肺腺癌细胞中,SRPK1的表达异常升高,并可通过激活磷酸化FAK信号促进肺腺癌的恶性进展,SERBP1可以结合SRPK1并调控上述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丝氨酸-精氨酸蛋白激酶1 黏着斑激酶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mRNA结合蛋白1 恶性进展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继发于肺癌的侵袭性气管支气管曲霉病临床分析(附8例报告) 被引量:5
5
作者 王昌国 曾大雄 +1 位作者 蒋军红 黄建安 《中国内镜杂志》 2020年第10期38-42,共5页
目的探讨侵袭性气管支气管曲霉病(ITBA)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2018年11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经病理确诊的8例继发于肺癌的ITBA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病因、临床表现、胸部CT表现、气管镜下表现、感... 目的探讨侵袭性气管支气管曲霉病(ITBA)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2018年11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经病理确诊的8例继发于肺癌的ITBA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病因、临床表现、胸部CT表现、气管镜下表现、感染部位、血清和灌洗液半乳甘露聚糖(galactomannan,GM)试验、治疗过程和预后。结果①8例ITBA患者均接受过全身化疗,7例接受过放疗(包括后装放疗及I125粒子植入),2例行气道内支架置入;②ITBA主要症状:咳嗽咳痰8例(100.0%)、胸闷5例(62.5%)、痰中带血2例(25.0%),发热1例(12.5%);胸部CT表现:无明显变化4例(50.0%)、病变部位气管壁增厚或管腔狭窄2例(25.0%)、阻塞性肺不张2例(25.0%);气管镜下表现:伪膜型3例(37.5%)、阻塞型2例(25.0%)、溃疡型3例(37.5%);GM试验:血清GM试验阳性率为28.6%(2/7),平均值(0.37±0.21);灌洗液GM试验阳性率为100.0%(7/7),平均值(4.27±2.14),灌洗液GM试验阳性率和平均值均高于血清(2=7.78,P=0.005;t=4.79,P=0.003);③经伏立康唑等抗曲霉菌治疗后,1例痊愈,7例死亡,总生存时间为(4.07±3.31)个月。结论①肺癌、化疗、放疗、气道支架置入均可能成为ITBA的高危因素;②ITBA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诊断困难、预后差,纤维支气管镜在ITBA的诊断及治疗过程中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③灌洗液GM试验在诊断ITBA方面较血清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气管支气管曲霉病 气管镜 半乳甘露聚糖试验 肺癌 放疗 化疗 气道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情境识别的COPD患者居家疾病管理风险清单的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7
6
作者 吴振云 杨富凯 +1 位作者 钮美娥 赵茜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97-100,115,共5页
目的 构建COPD患者居家疾病管理风险清单,并验证风险清单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58例住院COPD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与健康教育;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制定基于情境识别的COPD患者居家疾病管理风险清单,用... 目的 构建COPD患者居家疾病管理风险清单,并验证风险清单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58例住院COPD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与健康教育;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制定基于情境识别的COPD患者居家疾病管理风险清单,用于患者管理,患者出院后3个月评价效果。结果 干预组健康知识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再住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受访的8名医护人员对风险清单的作用予以肯定。结论 基于情境识别的COPD患者居家疾病管理风险清单的应用,有利于提高COPD患者健康知识水平、降低再住院率,提升疾病管理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肺性肺疾病 疾病管理 情境识别 风险清单 健康教育 延续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道内超声特征在纵隔淋巴结结核与结节病鉴别诊断中的作用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昌国 曾大雄 +1 位作者 蒋军红 黄建安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6,共6页
目的探讨纵隔淋巴结结核与结节病的气道内超声特征,为纵隔淋巴结结核与结节病的鉴别诊断探索新的途径。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纵隔淋巴结结核和30例结节病患者共计74枚淋巴结的气道内超声影像,比较两者在淋巴结大小、边界、融合和回声特点... 目的探讨纵隔淋巴结结核与结节病的气道内超声特征,为纵隔淋巴结结核与结节病的鉴别诊断探索新的途径。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纵隔淋巴结结核和30例结节病患者共计74枚淋巴结的气道内超声影像,比较两者在淋巴结大小、边界、融合和回声特点方面的差异。结果纵隔淋巴结结核长径和短径均小于结节病[(15.77±4.10)vs(19.76±5.83),t=3.28,P=0.021;(12.67±4.09)vs(16.81±5.54),t=3.56,P=0.001];纵隔淋巴结结核在边界不清、融合、存在局部高回声区及存在局部低/无回声区的发生率上均明显高于结节病[50.0%(11/22)vs 17.3%(9/52),χ~2=8.38,P=0.004;18.2%(4/22)vs 0.0%(0/52),P=0.008;50.0%(11/22)vs 0.0%(0/52),P=0.000;63.6%(14/22)vs 0.0%(0/52),P=0.000];而在淋巴门结构发生率上淋巴结结核和结节病无明显差异[9.1%(2/22)vs 19.2%(10/52),P=0.491]。结论纵隔淋巴结的大小、边界、融合、淋巴结内存在局部高回声区及低/无回声区等气道内超声特征有助于淋巴结结核与结节病的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道内超声 结节病 淋巴结结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临床分析
8
作者 徐传财 黄建安 《浙江临床医学》 2016年第4期689-690,共2页
目的探讨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DPB)的临床特点及诊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根据日本修订的临床诊断标准诊断的10例DPB患者的临床特点,总结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其对长期红霉素治疗的依从性。结果本组10例患者均有持续性咳嗽、咳痰.7... 目的探讨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DPB)的临床特点及诊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根据日本修订的临床诊断标准诊断的10例DPB患者的临床特点,总结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其对长期红霉素治疗的依从性。结果本组10例患者均有持续性咳嗽、咳痰.7例有活动后呼吸困难,9倒患者副鼻窦CT证实有鼻窦炙症,1例有症状但CT未见炎症3例患音肺部闻及干湿啰音,5例有湿啰音。7例患者胸部CT见两肺多发散在小结节影,2例呈两肺散在宽片状密度增高影,1例见广泛分布囊泡影及网织状改变,5例动脉血气分析中有4例动脉血氧分压51-85mmHg,10例肺功能检查中3例提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3例为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2例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2例通气功能正常范围1例血清冷凝集试验效价为1:128。结论多数根据临床诊断标准拟诊本病的患者可给予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且疗效可靠。因服药时间较长,大部分患者依从性不高,需进行依从性方面的医学教育和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 慢性鼻窦炎 胸部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PD患者吸入剂使用指导严肃游戏的开发与评价 被引量:8
9
作者 赵茜 钮美娥 +1 位作者 韩燕霞 吴振云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98-102,共5页
目的 开发并试用COPD患者吸入剂使用指导严肃游戏,并评价其可用性。方法 制定COPD患者吸入剂使用指导方案,与游戏开发人员共同开发使用指导严肃游戏,选取COPD患者30例进行游戏体验,通过观察、访谈及问卷调查评估游戏的可用性。结果 患... 目的 开发并试用COPD患者吸入剂使用指导严肃游戏,并评价其可用性。方法 制定COPD患者吸入剂使用指导方案,与游戏开发人员共同开发使用指导严肃游戏,选取COPD患者30例进行游戏体验,通过观察、访谈及问卷调查评估游戏的可用性。结果 患者可用性评价良好(均在4分以上),首次体验过程中均未报告游戏故障,游戏平均耗时8.73 min。发生操作错误和寻求帮助主要为信息界面输入不当或因语音/文字提示不足导致患者理解或判断受限。结论 吸入剂指导严肃游戏可用性良好,能满足COPD患者吸入剂健康教育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 吸入剂 严肃游戏 药物治疗 依从性 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感互动游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金晓亮 张蓓蕾 +2 位作者 钮美娥 韩燕霞 钱佳乐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5-8,共4页
目的探讨体感互动游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5月在某院呼吸内科住院的66例AECOPD患者为研... 目的探讨体感互动游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5月在某院呼吸内科住院的66例AE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体感互动游戏干预。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患者平衡功能[采用简洁版平衡评定系统测试(brief balance evaluation systems test,Brief-BESTest)]、炎症水平[测定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和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及住院天数。结果干预后,观察组Brief-BESTest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均较干预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变化程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住院天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感互动游戏有助于提高AECOPD患者的平衡功能,且不会加重炎症反应或延长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感互动游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期 平衡功能 平衡评定系统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获取组织标本培养在肺部感染性疾病诊疗中的应用观察 被引量:2
11
作者 沙敏 刘超 +3 位作者 汪泱 毛静宇 苏美琴 陈成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23期24-28,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EBUS-TBNA)获取组织标本培养在肺部感染性疾病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因经治失败、疑似肺部感染性疾病住院并接受EBUS-TBNA且完成组织标本培养的患者29例,其中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微生物培养1...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EBUS-TBNA)获取组织标本培养在肺部感染性疾病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因经治失败、疑似肺部感染性疾病住院并接受EBUS-TBNA且完成组织标本培养的患者29例,其中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微生物培养14例。记录患者EBUS-TBNA获取组织标本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的微生物培养结果,判断EBUS-TBNA获取组织标本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培养的微生物是否为肺部感染责任病原体,计算诊断的临床符合率和敏感度、特异度;基于EBUS-TBNA获取组织标本的微生物培养结果调整抗菌治疗策略,记录患者的转归情况并计算有效率;记录患者EBUS-TBNA穿刺中及穿刺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9例患者中经综合诊断为肺部感染性疾病22例,其中17例EBUS-TBNA获取组织标本微生物培养阳性,阳性率为77.3%(17/22);14例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微生物培养的患者中5例微生物培养阳性,阳性率为35.7%(5/14),低于EBUS-TBNA获取组织标本(P<0.05)。17例EBUS-TBNA获取组织标本微生物培养阳性患者中,经临床判定为责任病原体的符合率为70.6%(12/17),治疗有效率为70.6%(12/17)。EBUS-TBNA获取组织标本培养出链球菌的患者责任病原体临床符合率为87.5%(7/8),治疗有效率为100%(7/7)。EBUS-TBNA获取组织标本微生物培养对责任病原体判定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0.0%、28.6%;受肺结核和病毒性肺炎的混杂影响,EBUS-TBNA获取组织标本微生物培养结果与疾病最终诊断的临床符合率为63.6%(14/22)。14例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培养的患者判定为责任病原体的临床符合率为20.0%(1/5),低于EBUS-TBNA获取组织标本培养(P<0.05)。所有患者术中无大咯血,术后无新发血流感染;术后发生气胸1例,予胸腔穿刺抽气后胸闷好转;术后出现轻微痰中带血5例,未予处理后自行停止。结论EBUS-TBNA获取组织标本微生物培养较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更易检出病原体且临床符合率更高,有助于提高临床责任病原体尤其是链球菌的检出率并指导临床治疗,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链球菌 肺部感染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