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RI测量颈胸角在选择颈胸段脊柱手术入路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3
1
作者 滕红林 贾连顺 +4 位作者 肖建如 谭军 刘铁龙 魏海峰 王美豪 《中国骨伤》 CAS 2004年第6期325-328,共4页
目的 :探讨在颈胸段脊柱术前应结合患者的颈胸段MRI的个体特征和疾病情况 ,选择手术创伤最小的手术入路。方法 :共 76例患者 ,其中 2 6例为颈胸段脊柱损伤 ,35例为颈胸段脊柱肿瘤 ,脊髓型颈椎病 12例 ,以及 3例颈胸段椎板减压术后后凸... 目的 :探讨在颈胸段脊柱术前应结合患者的颈胸段MRI的个体特征和疾病情况 ,选择手术创伤最小的手术入路。方法 :共 76例患者 ,其中 2 6例为颈胸段脊柱损伤 ,35例为颈胸段脊柱肿瘤 ,脊髓型颈椎病 12例 ,以及 3例颈胸段椎板减压术后后凸畸形。男 4 7例 ,女 2 9例。平均年龄 4 5 5岁 ,年龄范围 19~ 6 5岁。同时抽取 95套颈胸段MRI片。作胸骨上切迹向后水平延长线和胸骨上切迹向后上方至C7T1椎间盘前缘中点的连线 ,测量两线之夹角 ,称为颈胸角 (cervicothoracicangle ,CTA)。结果 :CTA平均为 4 7 6 4°(范围 2 5°~ 73°)。大于此平均角度且病灶在胸骨切迹水平线以上时可考虑低位下颈椎入路 ,5 0例 ;CTA较小 ,且病灶范围广 ,或尚累及T3 、T4,可以考虑经胸骨柄入路 ,13例 ;病灶范围广泛 ,经全胸骨入路 3例 ;Ⅰ期或Ⅱ期前后联合入路 5例 ;经右侧肩胛下后外侧胸腔入路 5例。结论 :颈胸段脊柱手术应尽量选择低位下颈椎入路等创伤较小的入路 ,其次考虑经胸骨柄入路。长节段脊柱受累的患者才考虑经右侧肩胛下后外侧胸腔或经全胸骨等创伤较大的入路。术前可以结合患者的病灶累及范围和颈胸手术角等MRI影像学表现 ,从而利于选择最合适的手术入路 ,减少手术风险、手术创伤和并发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 测量 颈胸角 颈胸段脊柱手术 手术入路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护理路径在颈椎前路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与评价 被引量:20
2
作者 张英 孙巍 +2 位作者 沈谢冬 戴晓洁 张晓萍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623-624,共2页
目的设计适用于颈椎前路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路径,评价临床护理路径在颈椎前路手术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6年1~12月,长征医院骨科收治的126例拟行颈椎前路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3例),观察组按照... 目的设计适用于颈椎前路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路径,评价临床护理路径在颈椎前路手术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6年1~12月,长征医院骨科收治的126例拟行颈椎前路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3例),观察组按照自制的临床护理路径观察表进行围术期处理,对照组按照常规医嘱进行围术期处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检查时间、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医疗费用和患者满意度等指标的改变。结果观察组术前检查时间及住院天数明显较对照组短,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并发症发生率及医疗费用较对照组减少,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患者满意度的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按照自制的临床护理路径观察表对颈椎前路手术患者进行围术期处理可降低患者术前检查时间、减少住院天数和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医疗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前路手术 临床护理路径 围手术期 护理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前路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术围术期护理 被引量:9
3
作者 安林芝 金方运 +2 位作者 李文平 肖建如 顾宇彤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4年第2期64-65,共2页
关键词 颈前路减压 植骨钢板 内固定术 围术期 护理措施 临床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康复护理 被引量:37
4
作者 葛智纯 王慧玲 +1 位作者 刘若群 傅艳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0年第1期52-53,共2页
骨科疾病治疗的最终目的是使患者尽早地最大限度地恢复功能。作者对176例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主要措施为:(1)心理康复指导;(2)术前康复训练,包括体位指导、训练引体向上运动及床上排便、... 骨科疾病治疗的最终目的是使患者尽早地最大限度地恢复功能。作者对176例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主要措施为:(1)心理康复指导;(2)术前康复训练,包括体位指导、训练引体向上运动及床上排便、指导下肢肌锻炼方法、关节活动训练、指导正确使用拐仗;(3)术后康复护理,包括床上功能锻炼、离床功能锻炼、自理能力训练;(4)出院前指导,包括自行上、下床及体位指导、肌肉和关节活动训练及负重指导、日常活动指导。作者认为:正确的康复护理是全髋关节置换术成功的重要环节,指导患者术后早期活动、早期离床及早期功能锻炼是康复护理所须遵循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护理 全髋关节置换术 指导 患者 关节活动训练 体位 功能锻炼 自理能力 作者 日常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院外延续护理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生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6
5
作者 唐士入 周雪琴 李颖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0年第20期1527-1528,1531,共3页
目的探讨院外延续护理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70例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出院后,责任护士电话随访1~2次/周,门诊随访1次/2周,3个月后根据患者... 目的探讨院外延续护理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70例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出院后,责任护士电话随访1~2次/周,门诊随访1次/2周,3个月后根据患者情况酌情增减随访次数,随访时间为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及术后3、6、12个月的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出院时Barthel指数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院后3、6、12个月时Barthel指数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实施院外延续护理,能够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康复、提高生活质量,而且还有助于提高患者及家属的自我护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外延续护理 全膝关节置换术 日常生活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调式中空钛合金人工椎体行椎体重建术的初步报告 被引量:4
6
作者 王新伟 赵定麟 +1 位作者 陈德玉 赵杰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3年第1期21-23,共3页
目的 :分析可调式中空钛合金人工椎体置换术对脊柱功能的重建。 方法 :以中空可调式钛合金人工椎体行椎体置换术 2 4例。其中肿瘤 13例 ,外伤 9例 ,颈椎畸形 2例。观察指标分为椎节高度重建指标、脊柱曲度重建指标、人工椎体放置位置... 目的 :分析可调式中空钛合金人工椎体置换术对脊柱功能的重建。 方法 :以中空可调式钛合金人工椎体行椎体置换术 2 4例。其中肿瘤 13例 ,外伤 9例 ,颈椎畸形 2例。观察指标分为椎节高度重建指标、脊柱曲度重建指标、人工椎体放置位置观察、人工椎体与正常椎体面积比测定等 ,并在随访中观察患者植骨融合情况。 结果 :人工椎体置换后椎节前部及中部高度较术前明显增加 ,但椎节后部高度无明显变化 ,平均高度较术前增加 3mm ;椎间角较术前明显恢复 ;随访中无一例人工椎体脱出。人工椎体置换术后 12个月 ,大部分形成骨性融合。 结论 :可调式中空钛合金人工椎体置换可获得较理想的重建脊柱高度及生理曲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调式中空钛合金 椎体重建术 人工椎体 椎柱功能 植骨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龄老人髋部骨折的围术期护理 被引量:10
7
作者 邵丹 孙巍 +1 位作者 张晓萍 赵卫芹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7年第2期69-71,共3页
目的探讨高龄老人髋部骨折的围术期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总结2000年1月至2006年1月209例75岁以上髋部周围骨折手术患者的护理措施。结果患者平均住院14d;其中伤口Ⅰ期愈合203例(97.1%),2例因合并糖尿病及低蛋白血症延期愈合,死亡... 目的探讨高龄老人髋部骨折的围术期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总结2000年1月至2006年1月209例75岁以上髋部周围骨折手术患者的护理措施。结果患者平均住院14d;其中伤口Ⅰ期愈合203例(97.1%),2例因合并糖尿病及低蛋白血症延期愈合,死亡4例;203例患者术后3~5d扶拐仗下地站立或行走。结论高龄老人髋部骨折术前应加强心理护理、术前评估、并存疾病的处理、营养支持和关节锻炼等;术后应加强病情观察、术后制动和固定、并发症的预防以及康复指导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 髋部骨折 护理 围术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10
8
作者 周晓青 李英 刘莉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1年第2期44-45,共2页
关键词 老年人 股骨颈骨折 全髋置换术 围手术期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两种方法制备脱细胞小血管支架 被引量:2
9
作者 温昱 李彬 +3 位作者 党瑞山 刘艳春 张喜 张传森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86-589,共4页
目的:比较0.5%Triton X-100+0.05%NH4OH和酶法制备脱细胞小血管支架的效果。方法:分别用含0.5%Triton X-100+0.05%NH4OH处理3 d或1.0%Triton X-100+0.125%胰蛋白酶+DNase+RNase孵育48 h,脱去犬股静脉中的细胞成分,60Co辐照消毒,血清浸泡... 目的:比较0.5%Triton X-100+0.05%NH4OH和酶法制备脱细胞小血管支架的效果。方法:分别用含0.5%Triton X-100+0.05%NH4OH处理3 d或1.0%Triton X-100+0.125%胰蛋白酶+DNase+RNase孵育48 h,脱去犬股静脉中的细胞成分,60Co辐照消毒,血清浸泡24 h,将平滑肌细胞和内皮细胞接种到脱细胞支架中;进行H-E染色、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染色,扫描电镜观察及力学检测。结果:0.5%Triton X-100+0.05%NH4OH法完全地脱去了血管细胞;细胞外基质较完整地保留下来,其形态结构与脱细胞前无明显改变;见种植细胞在支架内生长良好,连成片,支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力学结果显示其弹性回复率和最大断裂强度好于酶组。结论:两种方法比较,0.5%Triton X-100+0.05%NH4OH法简便易行,成本低,脱细胞效果好,组织相容性佳,对力学性状影响小,是比较理想的制备脱细胞小血管支架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细胞支架 TRITON X-100 胰蛋白酶 DNA酶 RNA酶 组织工程小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枢椎椎弓根的解剖部位 被引量:2
10
作者 侯黎升 贾连顺 +3 位作者 谭军 阮狄克 余相政 周呈武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17-421,共5页
目的 :明确枢椎椎弓根的解剖部位。方法 :观测干燥成人枢椎标本 ,对新鲜枢椎行CT薄层扫描 ,寻找残存的枢椎上终板痕迹 ,以明确枢椎椎弓根的部位。结果 :枢椎前结构的前下方为一三角形突起部位 ,皮质较厚 ,同典型颈椎椎体相似 ;三角形突... 目的 :明确枢椎椎弓根的解剖部位。方法 :观测干燥成人枢椎标本 ,对新鲜枢椎行CT薄层扫描 ,寻找残存的枢椎上终板痕迹 ,以明确枢椎椎弓根的部位。结果 :枢椎前结构的前下方为一三角形突起部位 ,皮质较厚 ,同典型颈椎椎体相似 ;三角形突起与上关节突锥形跨越约 1 .8~ 2 .4mm。侧方椎弓上下关节突间部分 ,以横突孔后结节为界可分为前后两部分 ,前者内倾角大 ,后者内倾角小。结论 :枢椎的椎体为位于前结构下方的三角形突起部分 ,椎弓根位于上关节突与椎体之间 ,侧方椎弓上下关节突间的连接部分 ,被横突孔后结节分为横突孔内界及峡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枢椎椎弓根 解剖部位 峡部 颈椎 脊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老年患者前路手术47例的围术期护理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英 戴晓洁 +1 位作者 陈清清 汪慧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2年第8期46-48,共3页
目的总结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行前路手术老年患者围术期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对2006年8月至2010年8月47例65岁以上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颈前路连续3或4节段经椎间隙减压、cage植骨、钛板螺钉内固定治疗,主要护理措施包括安全护理、合并... 目的总结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行前路手术老年患者围术期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对2006年8月至2010年8月47例65岁以上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颈前路连续3或4节段经椎间隙减压、cage植骨、钛板螺钉内固定治疗,主要护理措施包括安全护理、合并症护理、专科护理、基础护理、心理护理及康复护理。结果住院跌倒高危人数为41例(87.23%),实际发生率为0;3例(6.38%)发生呛咳,均好转;3例(6.38%)出现脑脊液漏,均治愈;未出现窒息及给药安全隐患。随访10~60个月,平均(23.8±7.5)个月,日本矫形科学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脊髓功能评分由术前的(9.3±1.8)分提高到末次随访时的(13.5±1.4)分,颈部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由术前的(19.2±3.2)%降低到(7.7±2.2)%,自理能力(Barthel指数)由术前(65.5±4.8)分提高到(85.6±3.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围术期的精心护理可有效预防老年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行前路手术患者跌倒、呛咳、窒息等的发生,杜绝给药安全隐患及交叉感染,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帮助患者安全度过围术期,不仅有助于确保手术疗效,而且提高了患者的自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脊髓型颈椎病 前路手术 围术期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椎飞鞭损伤研究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7
12
作者 郭瑛 贾连顺 《中国骨伤》 CAS 2011年第7期613-615,共3页
颈椎飞鞭损伤是颈部常见损伤,其发生机制及治疗最佳方法目前尚存争议。颈椎飞鞭损伤后产生慢性疼痛和劳动能力的丧失并非罕见,社会资源和经济成本耗费巨大。而颈椎飞鞭损伤后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康复时间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性,且近来研究... 颈椎飞鞭损伤是颈部常见损伤,其发生机制及治疗最佳方法目前尚存争议。颈椎飞鞭损伤后产生慢性疼痛和劳动能力的丧失并非罕见,社会资源和经济成本耗费巨大。而颈椎飞鞭损伤后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康复时间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性,且近来研究发现社会地位、碰撞严重程度、索赔与诉讼、身体与心理因素等都与颈椎飞鞭损伤预后有关。给医师的诊治带来了很大困难。本文试就颈椎飞鞭损伤的研究现状及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创伤和损伤 预后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骶骨肿瘤的护理进展 被引量:5
13
作者 孙巍 张晓萍 万昌丽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2-164,共3页
关键词 骨肿瘤 骶骨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大池引流在脊柱肿瘤术后脑脊液漏患者中的应用与护理 被引量:6
14
作者 万昌丽 张晓萍 盛海红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9年第22期38-39,共2页
目的探讨持续腰大池引流在脊柱肿瘤术后脑脊液漏患者中的应用与护理方法,以减少其在治疗脑脊液漏过程中的并发症。方法对17例脊柱肿瘤术后发生脑脊液漏患者行持续腰大池引流的操作方法与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引流7-11 d... 目的探讨持续腰大池引流在脊柱肿瘤术后脑脊液漏患者中的应用与护理方法,以减少其在治疗脑脊液漏过程中的并发症。方法对17例脊柱肿瘤术后发生脑脊液漏患者行持续腰大池引流的操作方法与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引流7-11 d,平均(7.8±2.1)d。其中发生引流过度4例、引流不畅1例、引流管滑脱1例。全部病例的手术切口均获正常愈合,无一例并发逆行性感染。结论脊柱肿瘤手术后出现脑液漏可首选能降低局部脑脊液压力和促进硬脊膜损伤愈合的持续腰大池引流。采取严格规范的护理操作对提高其治疗效果、减少相关并发症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肿瘤 脑脊液漏 腰大池引流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椎间植骨融合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时机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戴晓洁 孙光霞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64-67,共4页
目的探索腰椎椎间植骨融合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时机对术后康复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某院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腰椎融合手术425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95例和对照组230例。观察组患者术后3d拔出引流管... 目的探索腰椎椎间植骨融合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时机对术后康复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某院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腰椎融合手术425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95例和对照组230例。观察组患者术后3d拔出引流管及尿管后佩戴围腰下床活动;对照组术后3d拔除引流管,术后14d伤口拆线后佩戴围腰下床活动。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大小便相关并发症、压疮发生率、疼痛、手术切口并发症(裂开、延迟愈合、感染)、内固定物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的差异,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大小便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及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切口并发症发生率、内固定物相关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术后3d下床活动可显著降低腹胀、便秘、膀胱胀痛、尿路感染、压疮等风险,提高满患者满意度,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融合术 早期下床活动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种护理核心期刊10年骨折护理相关文献分析 被引量:10
16
作者 周燕燕 张晓萍 +1 位作者 杨亚娟 卢根娣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9年第16期35-36,55,共3页
目的了解近10年来骨折护理研究的现状。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法,对1998年1月至2008年9月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8种护理期刊骨折护理相关文献做简要分析。结果共检索出260篇相关文献,发现骨折护理研究文献数虽然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但存在... 目的了解近10年来骨折护理研究的现状。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法,对1998年1月至2008年9月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8种护理期刊骨折护理相关文献做简要分析。结果共检索出260篇相关文献,发现骨折护理研究文献数虽然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但存在质量不高、选题单一、研究不深入、选题思路较窄等问题。结论护理管理者应加大力度扶持护理相关科研,护理人员须主动提升自身科研意识,培养良好科研技能,拓宽科研思维,以促进骨折护理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论文 护理期刊 骨科 骨折 护理科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对损伤脊髓神经元酶学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许斌 吴宏 +1 位作者 贾连顺 李家顺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1年第2期132-134,共3页
目的 :研究脊髓损伤后脊髓神经元的酶学变化 ,并探索睫状神经营养因子 (CNTF)对脊髓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方法 :用改良 Allen打击法致 SD大鼠 T8脊髓损伤 ,分别于术前及术后第 3、7、14天测定脊髓组织内乙酰胆碱酯酶 (ACh E)和酸性磷酸... 目的 :研究脊髓损伤后脊髓神经元的酶学变化 ,并探索睫状神经营养因子 (CNTF)对脊髓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方法 :用改良 Allen打击法致 SD大鼠 T8脊髓损伤 ,分别于术前及术后第 3、7、14天测定脊髓组织内乙酰胆碱酯酶 (ACh E)和酸性磷酸酶 (ACP)的含量。 结果 :ACh E于术后持续下降 ;ACP在术后 3天开始上升 ,第 7天升至最高 ,以后逐渐下降 ;经 CNTF治疗后上述两种酶变化的幅度较小 ,且整个过程也比较平稳。 结论 :CNTF对脊髓损伤的神经元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 神经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前路减压钛网带锁钢板重建对颈椎损伤和颈椎病作用的评价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金华 张永良 +1 位作者 王筱林 肖建如 《中国骨伤》 CAS 2003年第10期591-592,共2页
目的 评价运用颈椎前路减压钛网加带锁钢板内固定治疗颈椎伤病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00年1月-2000年6月,运用钛网植骨、带锁钢板内固定重建技术,治疗17例颈椎损伤和颈椎病的病人。结果 随访6~28个月,术后JOA评分改善平均13.6分。结论 ... 目的 评价运用颈椎前路减压钛网加带锁钢板内固定治疗颈椎伤病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00年1月-2000年6月,运用钛网植骨、带锁钢板内固定重建技术,治疗17例颈椎损伤和颈椎病的病人。结果 随访6~28个月,术后JOA评分改善平均13.6分。结论 钛网加带锁钢板固定对颈椎伤病有良好固定作用,避免取髂骨,可显著提高植骨融合率,有效地维持椎间高度和生理曲度,有利于颈椎伤病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和尽早行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减压 骨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围术期护理体会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英 孙巍 +4 位作者 戴晓洁 殷玲悦 狄尧娟 周育红 张晓萍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0期1912-1914,共3页
关键词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 围术期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位浮肩损伤的围术期护理 被引量:3
20
作者 顾春红 孙巍 +1 位作者 张晓萍 夏丽娜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年第2期42-43,共2页
目的探讨肩胛颈骨折合并同侧锁骨骨折或肩锁关节脱位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对18例浮肩损伤患者进行术前评估.针对患者特点做好心理护理和术前准备,术后做好一般护理和康复功能锻炼指导,并根据患者受伤情况及手术方式指导患者在术后不同时... 目的探讨肩胛颈骨折合并同侧锁骨骨折或肩锁关节脱位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对18例浮肩损伤患者进行术前评估.针对患者特点做好心理护理和术前准备,术后做好一般护理和康复功能锻炼指导,并根据患者受伤情况及手术方式指导患者在术后不同时期进行被动与主动功能锻炼。结果18例患者随访时间3~24个月,平均12个月。采用Herscovici的疗效标准评价.疗效优良率为88.9%,其中优12例(66.7%)、良4例(22.2%),可2例(11.1%);患者肩关节的功能评分为4~16分,平均(13.4±1.9)分。结论对浮肩损伤患者术前要做好心理护理及病情观察.防止血管神经损伤和疼痛加重;术后要加强康复锻炼以及出院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肩损伤 护理 围术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