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安全技术在计算机实验室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吉伟明 梁忠 刘必雄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 2019年第12期228-230,共3页
本文是针对计算机实验室所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所提出的云安全的策略研究,即:在计算机实验室中把计算机工作站通过分组以数状结构进行网格管理,对工作站上的数据及操作行为进行异常监测,以获得网络中的最新信息,,根据消息以算法分析判断其... 本文是针对计算机实验室所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所提出的云安全的策略研究,即:在计算机实验室中把计算机工作站通过分组以数状结构进行网格管理,对工作站上的数据及操作行为进行异常监测,以获得网络中的最新信息,,根据消息以算法分析判断其是否是计算机病毒,若是通过算法分析获得最佳解决方案;本文通过实践案例、系统分析以达到对计算机病毒入侵时能自动及时发现、自动处理及文档汇报备份工作的过程以实现实验室计算机的安全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技术 计算机病毒 实验室计算机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食物观”下农林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谢思远 《福建轻纺》 2024年第9期60-62,70,共4页
“大食物观”是对农业和食品产业提出的全新发展理念。农林院校是培养农业和食品产业人才的重要基地,“大食物观”强调生态环境保护、饮食结构优化、粮食安全保障,对农林院校人才培养提出新要求。“大食物观”下农林院校人才培养面临课... “大食物观”是对农业和食品产业提出的全新发展理念。农林院校是培养农业和食品产业人才的重要基地,“大食物观”强调生态环境保护、饮食结构优化、粮食安全保障,对农林院校人才培养提出新要求。“大食物观”下农林院校人才培养面临课程体系设置有待优化、实践教学环节有待强化、学科交叉融合有待深入、社会服务能力有待提升等挑战。“大食物观”下农林院校人才培养应从更新教育理念,拓宽专业领域;强化实践教学,提升实践能力;构建主体合力,推进学科融合和把握行业变化,贴合市场需求等方面进一步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食物观 农林院校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福建省农业经济影响因素研究
3
作者 薛泽茜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24期175-177,191,共4页
选取2012—2021年的《福建统计年鉴》数据为样本,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方法筛选出8个主要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研究福建省农业经济发展影响因素。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蔬菜产量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正向影响福建省农业经济的... 选取2012—2021年的《福建统计年鉴》数据为样本,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方法筛选出8个主要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研究福建省农业经济发展影响因素。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蔬菜产量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正向影响福建省农业经济的最主要因素,化肥施用量对福建省农业经济的负向影响最大。基于此,提出福建省应持续推进生态农田建设,推动三产融合,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的建议,旨在为福建省农业经济发展提供参考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经济 主成分分析 Pearson相关系数 福建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森林病虫害发生风险的概率分析 被引量:12
4
作者 吴柳萍 纪志荣 +3 位作者 连素兰 肖石红 洪伟 何东进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5-101,共7页
基于信息扩散理论,从福建省(1998—2014年)森林病虫害发生的面积、范围和程度3个方面建立风险概率模型。分别分析森林病害和虫害的发生情况、发展趋势,并选取年发生总面积和发生率2个指标对森林病虫害发生风险的范围和程度展开研究。结... 基于信息扩散理论,从福建省(1998—2014年)森林病虫害发生的面积、范围和程度3个方面建立风险概率模型。分别分析森林病害和虫害的发生情况、发展趋势,并选取年发生总面积和发生率2个指标对森林病虫害发生风险的范围和程度展开研究。结果表明:(1)福建省森林病害与虫害发生严重,其中森林虫害发生面积较大,发生程度较高;(2)轻度和中度森林病害年发生面积之和的平均值为3.1万hm^2,年发生面积在平均值以上的概率为50%左右,重度森林病害年发生面积1 910~2 300 hm^2的周期为3~5 a,重度森林虫害年发生面积超过1万hm^2的概率为72.508%;(3)森林病虫害的各指标波动与其发生总面积的波动趋势和频率不一定完全一致,其中重度森林病害年发生面积所占比例波动较大且具有上升趋势;(4)森林病虫害年发生总面积和发生率在各自平均值以上的概率均为5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扩散理论 森林病虫害 风险概率 福建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漳江口红树林湿地生态补偿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刘金福 陈虹 +3 位作者 涂伟豪 吴彩婷 尤添革 洪伟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83-90,共8页
福建作为全国首批生态文明试验区,推进生态脆弱区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是其重要任务之一。红树林湿地作为海岸生态关键区,其自然分布日益缩减,湿地保护及恢复将会面临很大困难,对政府的保护管理职能提出更高要求。以福建漳江口红树林为研究... 福建作为全国首批生态文明试验区,推进生态脆弱区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是其重要任务之一。红树林湿地作为海岸生态关键区,其自然分布日益缩减,湿地保护及恢复将会面临很大困难,对政府的保护管理职能提出更高要求。以福建漳江口红树林为研究对象,探索红树林湿地生态补偿机制具有重要实践价值。主要从3方面探讨:1)建立DPSIR模型分析生态补偿机理;2)通过实地调查,结合条件评估法,调查漳江口红树林湿地周边居民的基本情况及生态补偿意愿,建立Tobit模型,分析居民受偿意愿的影响因素;3)针对不同地区对3种生态补偿标准方案进行讨论。结果表明:漳江口红树林湿地周边居民文化程度较低,环保意识薄弱,非现金补偿优先考虑土地补偿、安排就业和基础设施建设3种方式,不同村庄之间的受偿意愿有较大差异,被调查者的学历、家庭人口、红树林湿地生态效益了解程度和生态环境的满意度对受偿意愿有着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漳江口 红树林湿地 生态补偿 意愿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产业的未来:低空经济和无人机技术的融合
6
作者 周晗林 林芬 +5 位作者 曹洁 李小林 张园园 骆主胜 孙意岚 庞杰 《粮油食品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9-226,共8页
低空经济是利用低空飞行技术推动相关产业发展的经济形态;在国家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食品产业,作为公众生活中核心部分,与低空经济的结合尤为紧密。无人机产业是低空经济的核心,本文系统分析了低空经济中,无人机在食品产业中的一... 低空经济是利用低空飞行技术推动相关产业发展的经济形态;在国家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食品产业,作为公众生活中核心部分,与低空经济的结合尤为紧密。无人机产业是低空经济的核心,本文系统分析了低空经济中,无人机在食品产业中的一系列应用,特别是在无人机监测农产品生长状况以及进行相关农业活动、利用无人机进行食品物资(包括外卖、易腐食品等)的配送等领域的实际应用和挑战。尽管低空经济在食品领域的应用初见成效,但也面临着消费者接受度不足、产业发展不够深入、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等一系列问题,亟需出台更多支持政策,以促进低空经济技术在食品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在方便人民生活的同时,强调持续的技术创新是推动该领域长期发展的关键。此外,还探讨了如何通过科技创新和政策引导,解决当前发展低空经济存在的问题,并推动低空经济与食品产业的深度融合,促进相关产业的繁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空经济 食品产业 无人机 农业监测 外卖配送 食品物资运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竹代塑”倡议影响竹企新质生产力的机制研究——以南平市52家规上竹企为例
7
作者 连文绮 薛泽茜 黄安胜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5-92,共8页
为研究“以竹代塑”倡议影响下福建省南平市竹企新质生产力发展情况,本文基于南平市52家规上竹企的微观调查数据,使用DEA-SBM模型测度了竹企新质生产力水平,采用Dagum基尼系数分析了竹企新质生产力的类型差异,通过地理探测器分析了类型... 为研究“以竹代塑”倡议影响下福建省南平市竹企新质生产力发展情况,本文基于南平市52家规上竹企的微观调查数据,使用DEA-SBM模型测度了竹企新质生产力水平,采用Dagum基尼系数分析了竹企新质生产力的类型差异,通过地理探测器分析了类型差异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南平市竹企新质生产力水平的总体差异较大,其中竹材加工类企业的综合技术效率最高,竹产业创新型企业最低;竹材料加工类企业新质生产力水平非均衡性最显著;竹工艺品加工类企业与竹材加工类企业间的新质生产力水平差距最大;超变密度是构成总体差异的最主要来源;企业科技研发投入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作用最大。研究结果可为推动南平市竹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竹代塑 新质生产力 DEA-SBM 基尼系数 地理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技术在森林公园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章金凤 张健华 余建辉 《林业调查规划》 2004年第4期8-10,共3页
信息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而当前森林公园的管理迫切需要技术上的创新。在分析我国森林公园发展现状和简要介绍信息及信息技术含义的基础上,阐述森林公园管理中运用信息技术的必要性,对信息技术在森林公园管理中具体如... 信息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而当前森林公园的管理迫切需要技术上的创新。在分析我国森林公园发展现状和简要介绍信息及信息技术含义的基础上,阐述森林公园管理中运用信息技术的必要性,对信息技术在森林公园管理中具体如何应用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 森林公园管理 智能化管理 森林旅游 电子商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传算法在林木采伐作业信息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陈同英 《运筹与管理》 CSCD 2001年第4期96-101,共6页
遗传算法是基于生物学进化原理的一种新的优化算法 ,本文介绍了遗传算法在林木采伐信息管理上的应用。通过与林木采伐生产作业的衔接紧密的实际例子 ,论述了该方法在生产任务安排。
关键词 遗传算法 林木采伐 信息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CConv-BiMamba2的加密流量分类
10
作者 邬九连 纪祥敏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2期66-73,共8页
针对传统神经网络加密流量分类方法特征提取不全面、忽略流量数据的空间依赖和通道相关性以及只关注单一方向的数据特征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名为SCConv-BiMamba2的新型加密流量分类模型。融合空间和通道重建卷积(spatial and channel reco... 针对传统神经网络加密流量分类方法特征提取不全面、忽略流量数据的空间依赖和通道相关性以及只关注单一方向的数据特征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名为SCConv-BiMamba2的新型加密流量分类模型。融合空间和通道重建卷积(spatial and channel reconstruction convolution,SCConv)架构中的空间重建单元(spatial reconstruction unit,SRU)和通道重建单元(channel reconstruction unit,CRU),以捕获更为详尽的空间和通道特征;通过引入双向Mamba2(bidirectional Mamba2,BiMamba2)架构,从不同方向学习数据特征,并对重要特征赋予更高权重,从而增强了对关键特征的关注度,提高了加密流量分类的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在公开数据集ISCX VPN-nonVPN上,SCConv-BiMamba2模型分类准确率比1D-CNN提高9.4百分点,特别是Chat、Email和VoIP等3类流量分类的精确率比1D-CNN分别提高了46%、36%和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流量分类 双向Mamba2架构 SCConv架构 动态学习率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遥感影像反演下的珠江广州段水环境时空特征分析
11
作者 刘梦瑶 冯德旺 《人民珠江》 2025年第4期65-75,共11页
水体遥感技术可根据水体水质与遥感波段之间的响应关系反演水质参数,从而实现大面积水域时空动态监测。选取珠江广州段为研究对象,分析Sentinel-2遥感数据和国控断面实测数据,通过找寻最佳波段因子,基于多种统计回归模型构建水质参数反... 水体遥感技术可根据水体水质与遥感波段之间的响应关系反演水质参数,从而实现大面积水域时空动态监测。选取珠江广州段为研究对象,分析Sentinel-2遥感数据和国控断面实测数据,通过找寻最佳波段因子,基于多种统计回归模型构建水质参数反演模型,并对比分析各模型的反演精度。利用精度最高的反演模型,反演珠江广州段的溶解氧(DO)、高锰酸盐(CODMn)、总磷(TP)、总氮(TN)、浊度(NTU)浓度,掌握珠江广州段水质整体情况。结果表明:单波段中的归一化波段因子和多波段组合中的相减波段因子相关性最强,其次是多波段组合中的比值波段因子。在5种水质参数的反演模型中,总氮的反演精度最高,R2为0.565,其次是高锰酸盐、浊度和总磷,R2分别为0.546、0.529和0.446,溶解氧的反演精度最低,R2为0.329。分析各水质参数的空间分布情况,发现珠江前航道、西航道、后航道以及部分东江北干流和狮子洋水道附近的水质问题较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影像 反演 水质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重积分计算方法的探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薛凌霄 《宜春学院学报》 2011年第8期31-32,共2页
在二重积分一般计算方法的基础上,着重讨论如何利用几何意义、对称性、交换积分次序来简化二重积分的计算。这对于数学理论的研究及二重积分的运算都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二重积分 积分区域 几何意义 对称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领导干部价值量型森林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研究——基于福建省M市的实践
13
作者 张瑞琛 杨景涵 +2 位作者 林云舟 王海艳 林镇江 《林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2-76,共15页
开展领导干部价值量型森林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能有效考核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对森林资源资产管理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履职情况,对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基于福建省M市领导干部森林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调查数据,分别核... 开展领导干部价值量型森林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能有效考核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对森林资源资产管理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履职情况,对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基于福建省M市领导干部森林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调查数据,分别核算林地、林木及森林生态资产的价值量并编制价值量型森林资源资产负债表,以此分析开展领导干部价值量型森林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实践成效。研究发现:(1)2014年6月至2018年12月,M市林地资产增加221.23万元,林木资源资产增加843.02万元,森林生态资产增加3709000.00万元,表明M市森林资源总量明显提高,森林财富在持续增加。(2)M市森林资源资产呈现总体向好的发展态势,其中环境质量恶化和生态系统退化程度均在下降,森林资源各项功能价值总体呈现上升趋势。(3)与以森林资源日常管理为基础工作的审计相比,领导干部价值量型森林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能更全面地反映区域领导干部任期对森林资源管理的成效,特别是能较好地反映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和生态环境价值的变化。文章以价值量为研究视角,丰富了领导干部森林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理论分析框架和指标体系,并为评价审计效果提供了微观证据。基于研究结论与讨论,文章提出完善离任审计评价体系与理论框架、推动编制价值量型森林资源资产负债表、促进领导干部离任审计与森林资源资产负债表高效协同等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资源 价值量型资产负债表 离任审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象因子的福建省森林火险预测模型 被引量:22
14
作者 苏漳文 刘爱琴 +3 位作者 梁慧玲 郭福涛 赵嘉阳 林芳芳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70-376,共7页
福建省森林覆盖率位居全国第一,同时福建省也是林火高发区之一,但关于该地区林火预测模型和空间格局的研究还不完善。将2000-2004年林火数据分为60%(建模)和40%(校验)两部分进行建模和校验,得到5个中间模型,选择其中3个中间模型中显著... 福建省森林覆盖率位居全国第一,同时福建省也是林火高发区之一,但关于该地区林火预测模型和空间格局的研究还不完善。将2000-2004年林火数据分为60%(建模)和40%(校验)两部分进行建模和校验,得到5个中间模型,选择其中3个中间模型中显著的因子进入最后的全样本数据拟合,并使用2005年林火数据做独立校验。结果表明,日最高地表气温、日最低地表气温、平均风速、最大风速、20-20时降水量、日照时间、日最高气温、平均相对湿度、最小相对湿度共9个变量与林火发生显著相关。全模型拟合结果显示模型的预测准确率为7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为火 逻辑斯蒂回归 气象因子 模型预测 空间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碳经济视角下福建省林业产业结构与林业经济协同发展研究——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 被引量:23
15
作者 连素兰 何东进 +3 位作者 纪志荣 洪伟 吴柳萍 曹彦 《林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49-54,71,共7页
林业发展对低碳经济和林业可持续发展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了福建省林业产业结构与林业经济协同发展状况。研究结果表明:2006~2014年福建省林业产业结构与林业经济的协同发展状态越来越好,2010年耦合协调度为0.44... 林业发展对低碳经济和林业可持续发展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了福建省林业产业结构与林业经济协同发展状况。研究结果表明:2006~2014年福建省林业产业结构与林业经济的协同发展状态越来越好,2010年耦合协调度为0.44,处于过渡期,2013年以后耦合协调度高于0.8,进入协同发展良好状态。同时,2014年福建省各地区林业产业结构与林业经济协同发展状况存在空间差异,三明市协同状态排名第一,厦门市排名最后,闽南(除厦门外)和闽北区域的耦合协调度大于0.6,闽中和闽东区域的耦合协调度小于0.55;空间自相关分析发现,福建省各地区林业产业结构与林业经济耦合协调度的Moran’s I指数为-0.0219,呈现高低相间的空间分布格局,发挥了林业产业结构与林业经济的空间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经济 林业产业结构 林业经济 协同发展 福建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泉州湾河口湿地时空动态及其驱动机理 被引量:7
16
作者 林津 洪宇 +3 位作者 林志玮 阙翔 刘金福 连海峰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5-82,共8页
【目的】为探究福建泉州湾河口湿地生态系统环境破坏及景观结构变化的原因,【方法】以泉州湾河口湿地为研究区域,基于Landsat TM遥感影像提取地物信息,构建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运用景观格局指数分析景观空间结构特征;建立不同时期土地... 【目的】为探究福建泉州湾河口湿地生态系统环境破坏及景观结构变化的原因,【方法】以泉州湾河口湿地为研究区域,基于Landsat TM遥感影像提取地物信息,构建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运用景观格局指数分析景观空间结构特征;建立不同时期土地利用转移概率矩阵,确定土地类型间数量转移关系;应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分析红树林湿地面积变化驱动力。【结果】(1)1990-2018年天然湿地面积占比呈减少趋势,人工湿地呈增加趋势;从景观水平看,湿地斑块分布呈规则化,聚拢程度减少,景观类型丰富。(2)红树林、互花米草群落动态度波动大,红树林面积比例以2000年为分界点,呈先减后增趋势;1990-2000年红树林主要向水域、养殖池转出,2010-2018年滩涂和互花米草群落转出为红树林。(3)2000年来,红树林面积大小与其他土地类型面积变化关联性强,尤其受到国内生产总值、园林绿地面积影响较大。【结论】泉州湾河口湿地红树林呈恢复趋势,互花米草群落蔓延速率减缓,生态环境逐步改善。该研究为湿地保护与生态恢复提供科学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泉州湾河口湿地 红树林 遥感监测 面向对象 景观格局 灰色关联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1987-2013年林业主要气象灾害与林业经济灰色关联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连素兰 吴柳萍 +3 位作者 何东进 纪志荣 洪伟 曹彦 《中国城市林业》 2016年第3期49-53,共5页
基于福建省1987—2013年的气象灾害受灾面积(主要有水灾、旱灾、风雹灾、冷冻灾)和林业产值等资料,运用传统灰色关联度法和基于距离分析的改进灰色关联度法分析林业气象灾害对林业经济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传统的灰色关联法和改进的灰... 基于福建省1987—2013年的气象灾害受灾面积(主要有水灾、旱灾、风雹灾、冷冻灾)和林业产值等资料,运用传统灰色关联度法和基于距离分析的改进灰色关联度法分析林业气象灾害对林业经济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传统的灰色关联法和改进的灰色关联法结果具有一致性,各主要灾害对林业经济影响的大小顺序均为水灾>旱灾>冷冻灾>风雹灾,但基于改进的灰色关联法中各关联程度有所提高,且综合影响度提高了0.4%。文章还据此提出各种气象灾害的防御治理建议,从而为福建省的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基础的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灾害 林业经济 灰色关联 福建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农民收入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苏志东 庄靖远 姜永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6年第36期51-52,共2页
选取中国内地31个省、市、自治区2009-2014年农业生产发展的相关指标数据,通过建模分析,探究福建省农民收入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科技投入、生产能力和自然因素是农民收入的主要影响因素。最后在对结果分析讨论的基础上提出农民增产... 选取中国内地31个省、市、自治区2009-2014年农业生产发展的相关指标数据,通过建模分析,探究福建省农民收入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科技投入、生产能力和自然因素是农民收入的主要影响因素。最后在对结果分析讨论的基础上提出农民增产增收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收入 影响因素 因子分析 回归分析 增产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能源-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发展评价——以近15年的福建省为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柔昀 王珊 +1 位作者 王智苑 刘金福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22年第4期61-64,共4页
本文以福建省为研究对象,以能源、经济和环境三者间关系为研究重点构建能源—经济—环境(3E)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福建省2005-2020年可持续发展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并对三者间耦合关系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5年来福... 本文以福建省为研究对象,以能源、经济和环境三者间关系为研究重点构建能源—经济—环境(3E)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福建省2005-2020年可持续发展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并对三者间耦合关系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5年来福建省能源、经济和环境各子系统发展水平稳步上升,3E系统综合发展趋势良好;能源、经济和环境子系统间耦合协调发展态势良好,呈现波动增长,但仍存在不平衡因素,表明福建省需进一步合理调整社会经济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子系统 熵值法 可持续发展 耦合协调发展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社会经济结构 环境耦合 合理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相对湿度的时空变化与其他气象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慧芳 潘祖鉴 +1 位作者 孙晓航 林玉蕊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5-71,共7页
在收集1961-2018年福建省22个国家基准气象站气候资料的基础上,运用线性倾向估计、重标极差(R/S)分析、Mann-Kendall突变检验、克里金插值、敏感性分析等方法,对福建省相对湿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及与其他气象因子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在收集1961-2018年福建省22个国家基准气象站气候资料的基础上,运用线性倾向估计、重标极差(R/S)分析、Mann-Kendall突变检验、克里金插值、敏感性分析等方法,对福建省相对湿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及与其他气象因子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福建省平均相对湿度为79.44%,整体上呈现下降趋势,下降速率0.57%/10 a,4个季节的变化趋势同年际变化趋势相一致,其中春季的下降速率最快,冬季最慢;福建省相对湿度序列具有长期相关的持续性,未来一段时间也将呈现下降趋势,其中春季的持续性最强;年均相对湿度序列在2003年出现显著减小的突变;福建省相对湿度的空间分布格局为西南-东北型,大致呈西南、东北小,中部大的特点。其主要受到平均气温和日照时数的影响,随着平均气温和日照时数的增加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湿度 Mann-Kendall突变检验 未来变化趋势 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