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道具在戏曲艺术中的运用 被引量:3
1
作者 王焦石 《戏剧之家》 2016年第10期80-80,共1页
本文对舞台上的各种道具做了深入的剖析,希望能够让大家对道具的来源以及运用有更深的了解。
关键词 艺术 道具 视觉 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剧花脸表演艺术 被引量:1
2
作者 金胜军 《戏剧之家》 2011年第12期23-23,共1页
京剧花脸是京剧净行的别称,它与京剧的生、旦、丑,共同构成京剧表演艺术的"四轮定位"。 创新是京剧花脸表演艺术的生命与灵魂,自有京剧花脸这一行当之始至今,它就是在不断创新中不断发展的。 京剧花脸本身又分为四种:第一种是铜锤... 京剧花脸是京剧净行的别称,它与京剧的生、旦、丑,共同构成京剧表演艺术的"四轮定位"。 创新是京剧花脸表演艺术的生命与灵魂,自有京剧花脸这一行当之始至今,它就是在不断创新中不断发展的。 京剧花脸本身又分为四种:第一种是铜锤花脸,如《二进宫》中净行角色徐延昭手持铜锤而得名。重唱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剧表演艺术 花脸 《二进宫》 创新 唱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舞蹈文化比较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文强 《戏剧之家》 2015年第7期143-143,共1页
不同的舞蹈,有着千差万别的专业要求。东西方特有的差异以及环境、历史文化的不同,使得舞蹈的艺术氛围、审美的方位和角度也不同。
关键词 中国 西方 舞蹈 文化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舞蹈的综合性艺术特征 被引量:1
4
作者 杨林 《戏剧之家》 2016年第3期122-122,共1页
舞蹈是以经过提炼加工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运用舞蹈语言、节奏、表情、构图等多种基本要素,塑造出具有直观性和动态的舞蹈形象,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样式。舞蹈编创要牢牢把握舞蹈艺术的本体审美特征,通过舞蹈节目创造性... 舞蹈是以经过提炼加工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运用舞蹈语言、节奏、表情、构图等多种基本要素,塑造出具有直观性和动态的舞蹈形象,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样式。舞蹈编创要牢牢把握舞蹈艺术的本体审美特征,通过舞蹈节目创造性地体现这些本体审美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蹈 综合性艺术特征 创编构思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术舞蹈的起源和发展
5
作者 黄子钦 《戏剧之家》 2014年第8期242-242,共1页
在人类进化的漫长过程式中,人类进行的最重要活动便是劳动。人类在劳动之余需要用手舞足蹈来表达内心感受和意愿,几万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开始进人以渔猎为生的母系氏族社会。他们在劳动之余需要抒发和表达生活和劳动中的感受,用艺术的形... 在人类进化的漫长过程式中,人类进行的最重要活动便是劳动。人类在劳动之余需要用手舞足蹈来表达内心感受和意愿,几万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开始进人以渔猎为生的母系氏族社会。他们在劳动之余需要抒发和表达生活和劳动中的感受,用艺术的形式再现狩猎时手持武器与野兽搏斗的情景,于是产生了以狩猎为内容的原始歌舞。他们总是一边跳舞一边欢呼歌唱,舞蹈中既有反映狩猎生活的舞蹈,也有反映爱情的舞蹈,还有反映战争的舞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进化 过程式 母系氏族社会 内心感受 祭祀舞 市民阶层 舞人 乐舞机构 巫舞 动作姿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乐表演中形体艺术的运用研究
6
作者 刘莉莉 《戏剧之家》 2021年第33期89-90,共2页
优秀的声乐表演者需要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声乐作品的演绎需要利用形体艺术增强感染力,表演者要在表演过程中以手势、形态、表情等形体语言升华声乐情感,提升声乐表演的魅力,为观众带来美好的视听享受。本文简述了声乐表演中形体艺术的要... 优秀的声乐表演者需要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声乐作品的演绎需要利用形体艺术增强感染力,表演者要在表演过程中以手势、形态、表情等形体语言升华声乐情感,提升声乐表演的魅力,为观众带来美好的视听享受。本文简述了声乐表演中形体艺术的要求、形体艺术的应用特点及重要性,分析了声乐表演中形体艺术的具体运用,并对声乐表演中提高形体艺术运用效果的策略进行了探讨,希望可以为提升声乐艺术价值与声乐表演水平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乐表演 形体艺术 眼神 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戏曲艺术的假定性手段
7
作者 曹庆国 《戏剧之家》 2016年第12期44-44,共1页
戏曲的发展和西方戏剧的发展在初始阶段虽然都来源于祭祀,但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就有了鲜明的不同,西方戏剧逐渐进入剧场,形成了较完整较规范的演出创造,在戏剧的发展和文学流派的同步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西方戏剧的舞台假定性手法。
关键词 戏曲 假定性 手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剧生行唱腔发展的概况 被引量:2
8
作者 张杰 《戏剧之家》 2016年第10期30-30,共1页
评剧的历史,是一个不断顺应时代发展和人们审美情趣变化,不断充实自己的内容和丰富艺术形式的过程。在行当上,它从一男一女角色,逐渐发展成"生、旦、丑"行当。而后,又向梆子和京剧学习,发展成现在的青衣、花旦、老旦、小生、... 评剧的历史,是一个不断顺应时代发展和人们审美情趣变化,不断充实自己的内容和丰富艺术形式的过程。在行当上,它从一男一女角色,逐渐发展成"生、旦、丑"行当。而后,又向梆子和京剧学习,发展成现在的青衣、花旦、老旦、小生、花脸、老生、小花脸等行当齐全的剧种。然而,评剧行当和行当唱腔的真正发展,还是从建国后的五十年代开始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剧 生行 唱腔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18世纪小提琴运弓技术 被引量:2
9
作者 陈忠慧 《戏剧之家》 2018年第18期84-84,共1页
在18世纪中,随着作品的要求不断提高,小提琴家演奏技术也获得很大发展,左手和右手技巧进一步加强。尤其运弓技术的发展,使得小提琴在艺术的殿堂中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升华。
关键词 18世纪 小提琴 演奏 运弓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京剧“四大名旦”的唱腔音色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庆玲 《戏剧之家》 2012年第12期12-12,共1页
20世纪初至今,百余年来京剧一直是旦角的天下。男旦中又数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四位最为走红。他们以各自的风格特色,各自的代表剧目,形成了四大流派。最能代表戏曲流派特色的当然是唱腔,而唱腔音色的特点在戏曲流派的形成中... 20世纪初至今,百余年来京剧一直是旦角的天下。男旦中又数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四位最为走红。他们以各自的风格特色,各自的代表剧目,形成了四大流派。最能代表戏曲流派特色的当然是唱腔,而唱腔音色的特点在戏曲流派的形成中起到了主导作用,如梅派的圆润、程派的含蓄、荀派的柔媚、尚派的刚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大名旦” 唱腔 音色 京剧 戏曲流派 20世纪 风格特色 梅兰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典舞的名称、概念和构成的条件 被引量:1
11
作者 曹利 《戏剧之家》 2012年第12期61-61,共1页
古典舞大体有两个构成条件:一个是"古",一个是"典",就是古典一辞的内容和含义。"古",则必然是历史,也就是古代,古典舞只能是形成于古代的舞蹈。我们常说"传统",传统是历史的积累,是经过一代一代古人长期的传承创造,才凝定为若... 古典舞大体有两个构成条件:一个是"古",一个是"典",就是古典一辞的内容和含义。"古",则必然是历史,也就是古代,古典舞只能是形成于古代的舞蹈。我们常说"传统",传统是历史的积累,是经过一代一代古人长期的传承创造,才凝定为若干种艺术形式,并从那些艺术形式当中体现出艺术规范和美学传统。因此构成古典舞蹈的第一个条件就是"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舞蹈 名称 概念 美学传统 艺术形式 构成条件 艺术规范 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程式化不适合现代戏 被引量:1
12
作者 孔庆国 《戏剧之家》 2012年第2期8-8,共1页
现代戏因为没有程式可以借鉴,所以,如果单从艺术上讲,戏曲现代戏远远无法与生存了几百年的传统戏曲抗衡。实事求是地说,长期以来,戏曲现代戏所赖以生存的,不是艺术优势,而是题材优势。
关键词 戏曲现代戏 程式化 传统戏曲 实事求是 艺术 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舞台绘景巧妙的运用
13
作者 邱广文 《戏剧之家》 2014年第8期241-241,共1页
舞台绘景的重要任务之一是根据剧情为演出创造环境形象。不难看出,舞台的假定性能够使绘景这个特殊的形式与戏剧产生本质的联系。绘景的创造性思维使从这里开始。舞台美术不同于绘画,绘画它所使用的手段是画笔、纸张、颜料与画布,绘画... 舞台绘景的重要任务之一是根据剧情为演出创造环境形象。不难看出,舞台的假定性能够使绘景这个特殊的形式与戏剧产生本质的联系。绘景的创造性思维使从这里开始。舞台美术不同于绘画,绘画它所使用的手段是画笔、纸张、颜料与画布,绘画亦是锻炼造型艺术的极好手段之一。生活是艺术表现、艺术创作的源泉,绘画方法很多,画法各异,各师各法。舞台绘景却不然,它的创作并不完全取决于绘景师的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绘景 艺术创作 环境形象 从这里开始 创造性思维 假定性 人世沧桑 想像空间 百年沧桑 光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戏曲舞美浅谈
14
作者 任家宁 《戏剧之家》 2012年第2期22-22,共1页
一、塑造人物形象戏曲舞美对于塑造人物形象,有着至关重要的艺术功能。实现这种艺术功能,主要由戏曲舞美中的三个要素——服装、道具、化妆来完成,这三个要素共同为塑造人物外部形象服务。服装被称作"演员的第二皮肤",戏曲中俗称"行... 一、塑造人物形象戏曲舞美对于塑造人物形象,有着至关重要的艺术功能。实现这种艺术功能,主要由戏曲舞美中的三个要素——服装、道具、化妆来完成,这三个要素共同为塑造人物外部形象服务。服装被称作"演员的第二皮肤",戏曲中俗称"行头"。所谓"穿靴戴帽,各有所好",不同行当、不同人物的不同服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 舞美 人物形象 艺术功能 形象服务 塑造人物 服装 行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戏曲演奏员的修养
15
作者 韩玉军 《北方音乐》 2013年第6期138-138,共1页
戏曲界有这样一句格言:“要做戏中人,先做世上人。”这句话听似简单,但细品其中含义却深奥非常。所谓“戏中人”自然是指演员在剧中所饰演的人物形象,但要做好这“戏中人”,则需要演员具有的千锤百炼的表演功力。以及“心有灵犀一... 戏曲界有这样一句格言:“要做戏中人,先做世上人。”这句话听似简单,但细品其中含义却深奥非常。所谓“戏中人”自然是指演员在剧中所饰演的人物形象,但要做好这“戏中人”,则需要演员具有的千锤百炼的表演功力。以及“心有灵犀一点通”的艺术悟性。戏曲演奏员除了要了解唱、念、做、打四功和手、眼、身、法、步五法的表演程式方面的基本知识外,还需具备对自己所从事的剧种音乐演奏等方面的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界 演奏员 修养 表演程式 人物形象 音乐演奏 演员 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戏曲伴奏的认识理解
16
作者 孙艺萍 《戏剧之家》 2012年第4期19-19,共1页
有戏曲唱腔,就有器乐伴奏戏曲音乐是中国戏曲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戏曲唱腔和器乐伴奏是构成戏曲音乐结构的两大部分。从中国音乐发展史来看,中国戏曲的兴起要晚于民歌、民间歌舞、民间器乐和说唱。根据中国戏曲发展史来分析,不... 有戏曲唱腔,就有器乐伴奏戏曲音乐是中国戏曲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戏曲唱腔和器乐伴奏是构成戏曲音乐结构的两大部分。从中国音乐发展史来看,中国戏曲的兴起要晚于民歌、民间歌舞、民间器乐和说唱。根据中国戏曲发展史来分析,不少地方戏曲剧种的形成都是由民歌、民间歌舞、和说唱等形式演变而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唱腔 器乐伴奏 中国戏曲艺术 音乐发展史 地方戏曲剧种 民间歌舞 戏曲音乐 音乐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戏曲的综合性
17
作者 王庆玲 《戏剧之家》 2012年第11期8-8,共1页
怎样理解这个"综合性"的意义呢?对于戏剧,向来有"综合性"的说法。对于中国戏曲,我认为"综合性"更是它的一个重要艺术特征。因为近代戏剧是由文学、音乐、绘画、雕塑、建筑、综合而成的艺术。但是近年来有很多人误会‘综合’的意... 怎样理解这个"综合性"的意义呢?对于戏剧,向来有"综合性"的说法。对于中国戏曲,我认为"综合性"更是它的一个重要艺术特征。因为近代戏剧是由文学、音乐、绘画、雕塑、建筑、综合而成的艺术。但是近年来有很多人误会‘综合’的意义。他们以为‘综’就是‘总起来’,‘合’就是‘合拢去’。其实这是很大的误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戏曲 艺术特征 近代戏剧 意义 音乐 绘画 雕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剧服饰浅谈
18
作者 杨福兴 《戏剧之家》 2012年第11期20-20,共1页
京剧的服饰以明代为基准,同时还吸收了宋、元、清代服饰的一些特点,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样式。其最大的特征是不分季节和朝代,具有很强的兼容性,无论春夏秋冬,还是哪朝哪代都用这一整套固定的服饰。不过在具体穿戴时非常严格,有"宁穿破,... 京剧的服饰以明代为基准,同时还吸收了宋、元、清代服饰的一些特点,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样式。其最大的特征是不分季节和朝代,具有很强的兼容性,无论春夏秋冬,还是哪朝哪代都用这一整套固定的服饰。不过在具体穿戴时非常严格,有"宁穿破,不穿错"的说法,即必须按照人物的身份地位,进行穿戴。京剧的服装也称"行头",给人以豪华绚烂之感,精美的刺绣、夸张的图案、鲜明的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饰 京剧 身份地位 兼容性 人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剧花脸概说
19
作者 金胜军 《戏剧之家》 2011年第10期11-11,共1页
脸谱京剧花脸是其它角色不能替代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是戏曲演员面部化妆的一种谱式,是从唐代乐舞"代面"所戴的面具逐渐演变而来。演员用各种色彩在面部勾画成一定的图案,借以显示人物的性格、特征或其它特点。
关键词 架子花脸 京剧 戏曲 袁世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打击乐在戏曲中的作用
20
作者 吕鹏 黄玉新 《戏剧之家》 2016年第14期50-50,共1页
戏曲打击乐的功能和作用可以从不同角度给予界定和划分,认识它的功能和作用,是为了更好地运用和发挥打击乐的功能。
关键词 打击乐 戏曲 特点 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