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张家界市决策气象服务现状及优化对策
1
作者 王世雷 朱金菊 郑玲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19期249-250,共2页
决策气象服务事关全局,责任重大,是公共气象服务的重中之重。以张家界市气象部门为例,分析了张家界市决策气象服务的重点、现状和典型案例,并围绕完善机制,规范产品类别、内容,完善流程,增强服务针对性和效能,强化考核机制,拓宽分发渠... 决策气象服务事关全局,责任重大,是公共气象服务的重中之重。以张家界市气象部门为例,分析了张家界市决策气象服务的重点、现状和典型案例,并围绕完善机制,规范产品类别、内容,完善流程,增强服务针对性和效能,强化考核机制,拓宽分发渠道等方面对改进基层气象部门决策气象服务的模式、路径工作进行了探析,提出了改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决策气象服务 现状 问题 优化对策 湖南张家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8年8月张家界市气候异常与原因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朱金菊 辛学飞 +1 位作者 胡振菊 黄治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4215-4217,共3页
分析了2008年8月异常气候特点,并与相似年1980年8月作了比较分析,认为有利的环流背景条件,副高位置偏西偏南,夏季风持续时间长是导致该月气候异常的原因,并认为该气候事件是全球变暖背景下极端气候事件增加的又一例证。
关键词 气候异常 原因分析 环流形势 副高 夏季风 气候变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0年7月张家界市连续两次暴雨过程诊断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陈孟琼 刘兵 +3 位作者 朱金菊 黄骏 辛学飞 易文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5期15739-15742,共4页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2010年7月在张家界市发生的连续2次暴雨过程的环流背景与动力、热力、不稳定条件、水汽条件等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这次张家界市连续2次暴雨过程与副高的南北摆动密切相关,随着副热带高压的每...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2010年7月在张家界市发生的连续2次暴雨过程的环流背景与动力、热力、不稳定条件、水汽条件等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这次张家界市连续2次暴雨过程与副高的南北摆动密切相关,随着副热带高压的每一次南撤,带动中低层切变线和地面弱冷空气南下,在张家界触发强对流,形成了强降雨天气。高低空急流在暴雨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低空急流不但为暴雨区带来丰富的水汽和良好的水汽辐合,且在暴雨区中低层形成不稳定层结和上升运动,是对流不稳定能量的建立者和不稳定能量释放的触发者;暴雨出现在垂直运动发展旺盛的上空,强的上升运动与强降水对应关系很好;水汽通量散度中心未来的移动方向对暴雨落区具有较好的指示作用。当某地K指数由大变小,同时SI指数由小变大,不稳定能量EK由极小值逐渐变大,有利于该地区对流发生和中尺度系统生成,正是该地区暴雨爆发时间段。使用恩施多普勒雷达观测资料分析组合反射率因子(CR37)产品发现,张家界市连续2次暴雨过程降水表现为积云为主的混合性降水回波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过程 诊断分析 张家界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宁乡县2007年特大干旱评估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邓婕 江艳 +1 位作者 邓圣良 张海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5期15716-15718,共3页
利用气象资料对2007年各气象要素进行对比分析,从大气环流、降水距平、温度距平、无雨日、副热带高压等方面,对宁乡县2007年特大干旱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系列防灾减灾措施。结果表明,此次宁乡县特大干旱的影响因素主要为西太平洋... 利用气象资料对2007年各气象要素进行对比分析,从大气环流、降水距平、温度距平、无雨日、副热带高压等方面,对宁乡县2007年特大干旱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系列防灾减灾措施。结果表明,此次宁乡县特大干旱的影响因素主要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副高长时间控制湖南中部地区,阻碍了水汽的输送,造成宁乡县长期连续高温少雨;此外,宁乡县的水利设施落后等因素是此次特大干旱形成的社会因素。针对干旱,气象部门应认真作好总结;针对农作物生长状况、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需水情况,根据天气气候变化趋势,做好人工增雨抗旱作业的本职,并积极配合各水库作好蓄水调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大干旱 评估分析 成因分析 宁乡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3年5月27日张家界市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陈孟琼 刘良玖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11期298-299,301,共3页
通过对张家界市2003年5月27日暴雨过程的天气形势演变过程以及几种常用的气象要素、物理量变化的分析,从过程的反馈机制进行总结,得出一些预报经验,为今后汛期的暴雨预报提供思路及预报着眼点。
关键词 暴雨天气 过程分析 湖南张家界 2003年5月27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家界市洪涝灾害农业风险评估研究
6
作者 辛学飞 黄骏 +3 位作者 胡艳阳 吕昆坤 陈梦琼 朱金菊 《农学学报》 2015年第9期125-129,共5页
洪涝灾害是发生频率较高、危害较重的一种自然灾害。因此,对洪涝灾害进行风险评估,能够有效减轻灾害损失,提高社会经济效益。本研究利用张家界地区桑植、永定、慈利3个站点1981—2010年的降水资料、张家界市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洪涝受... 洪涝灾害是发生频率较高、危害较重的一种自然灾害。因此,对洪涝灾害进行风险评估,能够有效减轻灾害损失,提高社会经济效益。本研究利用张家界地区桑植、永定、慈利3个站点1981—2010年的降水资料、张家界市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洪涝受灾面积、成灾面积以及减产粮食量等数据,建立洪涝风险评估模型;根据逐日降水量数据的伽玛(gamma)分布特征,对其进行拟合,再分析计算张家界地区主要农作物需水量的特征值,对主要农作物进行洪涝风险评估。结果表明:张家界地区发生洪涝风险的概率很高,相对而言,发生低级别洪涝风险的概率更高;农作物遭受洪涝风险的概率自西向东逐渐增加,需水量越大的农作物遭受洪涝风险的概率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涝风险 伽玛(gamma)分布 作物需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家界市暴雨水汽条件阈值研究及预报应用
7
作者 易文军 石兴琼 +1 位作者 梁可 陈曦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第19期181-184,共4页
统计张家界市城区1981—2015年逐月暴雨日数,分析暴雨集中期,再利用NCEP 2.5°×2.5°逐6 h分析比湿资料,分析850 hPa上暴雨季节的比湿值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张家界暴雨主要出现在夏季,春季和秋季暴雨有但较少,暴雨集中期在... 统计张家界市城区1981—2015年逐月暴雨日数,分析暴雨集中期,再利用NCEP 2.5°×2.5°逐6 h分析比湿资料,分析850 hPa上暴雨季节的比湿值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张家界暴雨主要出现在夏季,春季和秋季暴雨有但较少,暴雨集中期在5—9月,大暴雨(≥100 mm)的降水主要集中在6—7月。不同的暴雨季节气温有所变化,故不同暴雨季节的比湿阈值也有所变化,总体来说夏季比湿阈值要比春季和秋季略偏高,春季产生暴雨的水汽条件850 hPa比湿阈值为12 g/kg,夏季产生暴雨的水汽条件850 hPa比湿阈值为13 g/kg,秋季产生暴雨的水汽条件850 hPa比湿阈值为11 g/kg。在同一个季节中,不同的月份比湿阈值也有所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日数 水汽条件 比湿阈值 预报应用 湖南张家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家界市雨雪相态转换预报着眼点研究
8
作者 陈孟琼 王林 +2 位作者 刘剑桥 胡艳阳 张海鸥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6期214-217,共4页
利用常规天气图、NCEP再分析资料、鄂西站探空资料,对张家界市2014年3次低温雨雪冰冻过程的天气实况、天气背景、环境条件等进行了综合分析。通过分析研究出张家界市出现雨夹雪或纯雪的气温指标值,张家界站、慈利站气温≤2℃,桑植站气温... 利用常规天气图、NCEP再分析资料、鄂西站探空资料,对张家界市2014年3次低温雨雪冰冻过程的天气实况、天气背景、环境条件等进行了综合分析。通过分析研究出张家界市出现雨夹雪或纯雪的气温指标值,张家界站、慈利站气温≤2℃,桑植站气温≤1℃。通过分析临近张家界的鄂西T-log P资料得知,降雪前中低层存在逆温层,降雪后在高空冷平流的影响下降温,其逆温减弱直至消失。逆温层的厚度、强度与降雪的强度和维持时间正相关。雨雪的大小,除了考虑水汽条件外,还要综合考虑动力抬升的强弱和降水持续时间的长短。对冬季雨雪相态转换研究可明确雨雪分界线及转换时间,为精细化预报预警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雪 相态转换 预报着眼点 湖南张家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家界降雹的气候特征及2005年多个例降雹过程对比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李玉梅 刘兵 +4 位作者 邓捷 朱砂 许利华 张瑞 卢荣琼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6310-6312,6316,共4页
通过对1901~2000年张家界地区降雹资料,从冰雹出现次数、冰雹时空分布、冰雹路径等气候特征及2005年降雹个例环流形势、稳定度、特征层对比分析,找出了张家界相关冰雹预报的部分指标,以期对提高冰雹预报水平,为人工消雹提供作业情报,... 通过对1901~2000年张家界地区降雹资料,从冰雹出现次数、冰雹时空分布、冰雹路径等气候特征及2005年降雹个例环流形势、稳定度、特征层对比分析,找出了张家界相关冰雹预报的部分指标,以期对提高冰雹预报水平,为人工消雹提供作业情报,做好防灾、减灾、抗灾服务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雹 气候特征 个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家界2009年12月多次大雾过程对比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骏 梁明增 +3 位作者 刘忠礼 赵英莹 辛学飞 张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11207-11209,11271,共4页
利用台站自动站观测资料、常规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2009年12月张家界市5次大雾天气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风速一般在0.1~3.0m/s、相对湿度≥90%和温度露点差ΔT≤1.5℃(桑植站ΔT≤1.1℃,永定站ΔT≤1.2℃,慈利站ΔT≤1.5℃)... 利用台站自动站观测资料、常规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2009年12月张家界市5次大雾天气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风速一般在0.1~3.0m/s、相对湿度≥90%和温度露点差ΔT≤1.5℃(桑植站ΔT≤1.1℃,永定站ΔT≤1.2℃,慈利站ΔT≤1.5℃)3个条件是张家界地区产生大雾的必要条件。雾浓度与上述条件无正相关关系。前期湿度条件的积累也是影响大雾生成的主要原因。与稳定度有关的物理量场及与水汽条件有关的相对湿度场对预报大雾天气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雾浓度与逆温强度呈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雾 气象要素 环流形势 物理量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家界近50年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11
作者 雷华高 谭磊 雷徐奔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9期4002-4004,共3页
根据张家界市永定区观测站1961~2010年间年、季气温资料,运用线性回归、滑动平均、累积距平等分析方法,研究了永定区50年来气温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0年来永定区气温总体具有波动上升趋势,年平均气温增长速率为0.23℃/10a,期间以20世... 根据张家界市永定区观测站1961~2010年间年、季气温资料,运用线性回归、滑动平均、累积距平等分析方法,研究了永定区50年来气温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0年来永定区气温总体具有波动上升趋势,年平均气温增长速率为0.23℃/10a,期间以20世纪90年代中期为界限,体现为"前冷后暖"趋势,其中永定气候变暖主要是由冬季、春季和秋季增暖造成的,冬季增温速率最大,达0.28℃/10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家界 气温 变化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时代精细化旅游气象服务建设探讨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林 陈孟琼 谭磊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8期216-216,218,共2页
"互联网+"作为未来生产、生活中各行各业的发展方向,它是以互联网为主,贯穿于经济社会各环节的技术变更过程。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公众对气象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在介绍"互联网+"概念的基础上,分析旅... "互联网+"作为未来生产、生活中各行各业的发展方向,它是以互联网为主,贯穿于经济社会各环节的技术变更过程。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公众对气象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在介绍"互联网+"概念的基础上,分析旅游气象服务现状,提出"互联网+"精细化旅游服务建设措施,以期为提升旅游气象服务水平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气象服务 精细化 “互联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象防灾减灾事件相关问题探讨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林 谭磊 陈梦琼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9期225-226,共2页
本文总结了我国气象灾害现状,阐述了气象防灾减灾事件的定义,介绍了气象防灾减灾事件的不同阶段和传播方式,提出了开发气象信息综合发布系统的设想,以期为我国气象事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气象 防灾减灾 综合发布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家界“6.8”大暴雨过程诊断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梁明增 黄骏 +1 位作者 许丽华 朱金菊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19期284-287,共4页
利用常规天气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等,对2009年6月8日张家界地区的大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大暴雨是在一个高低层配置很好的深厚系统影响下发生的。500hPa阻塞形势的维持有利于冷空气从西路持续入侵,孟湾低槽的稳定维持形... 利用常规天气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等,对2009年6月8日张家界地区的大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大暴雨是在一个高低层配置很好的深厚系统影响下发生的。500hPa阻塞形势的维持有利于冷空气从西路持续入侵,孟湾低槽的稳定维持形成稳定的"北槽南涡"形势,副高的稳定维持,这有利于中低层西南急流和西南涡发生发展及维持,并且稳定副高的阻挡使得西南涡移速减缓。西南涡的东移发展是此次大暴雨产生的根本原因。在大暴雨开始前的12h水汽和不稳定能量开始积聚,大暴雨发生后水汽和不稳定能量在张家界上空维持。高低空的有利耦合为此次大暴雨提供了有利的动力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暴雨 西南涡 物理量 诊断分析 湖南张家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西北寒露风天气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辛学飞 赵英莹 +2 位作者 梁明增 吕昆坤 邓大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6283-6286,共4页
统计分析了张家界市历年寒露风天气的气候概况、寒露风偏早年份的主要环流特征及其前期环流特征量的变化,对影响寒露风出现日期的多种气象因素进行分析,并探讨了寒露风害对晚稻生产的危害及其防御对策。
关键词 寒露风 气温 降水 副高 东亚槽 危害 防御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西北2009年夏秋严重干旱灾害天气分析
16
作者 陈孟琼 朱金菊 +1 位作者 黄萍 邹锦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7期16636-16639,共4页
[目的]分析2009年湘西北夏秋严重干旱灾害天气。[方法]根据2009年6~9月湘西北张家界干旱期间的气象资料,对这次夏秋连旱的灾害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利用NCEP/NCAR 2.5°×2.5°再分析资料,采用气候诊断方法,从中高纬环流特征... [目的]分析2009年湘西北夏秋严重干旱灾害天气。[方法]根据2009年6~9月湘西北张家界干旱期间的气象资料,对这次夏秋连旱的灾害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利用NCEP/NCAR 2.5°×2.5°再分析资料,采用气候诊断方法,从中高纬环流特征、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及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异常特征、热带系统活动等方面,对这次严重干旱的成因进行初步分析。[结果]2009年湘西北夏秋严重干旱的特点是发展速度快、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受灾损失大、高温酷暑时间长,其影响范围、持续时间及危害程度历史上罕见。干旱期间(6~9月)的大气环流异常,北半球极涡偏弱,中心偏北,欧亚中高纬为两槽一脊型,巴湖附近和鄂霍次克海到我国东部沿海各有一长波槽,而贝加尔湖至中亚地区有长波脊维持;长波脊稳定在90°~110°E中亚地区。6月中旬~9月中旬,西风指数向高指数调整,欧亚中高纬以纬向环流为主,在高纬度锋区上的冷空气是沿纬圈方向以小振幅波动形式向东传播,很难越过45°N附近这一西风屏障到达较低纬度;与此同时,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北跳长期控制江南和华南地区,盛行下沉气流,酷热少雨,导致干旱迅速发展。6月开始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升高进入厄尔尼诺状态,凡是在春、夏季开始出现明显增温的厄尔尼诺事件,在厄尔尼诺爆发的当年或次年长江中下游梅雨量一般以偏少为主,偏少概率80%。厄尔尼诺年台风生成个数偏少,再加上受强大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影响,台风登陆的路径偏东或偏南,此类台风对缓解湘西北的干旱作用不大。[结论]该研究为短期气候预测水平和极端气候事件认识的提高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秋连旱 灾害天气 成因分析 湘西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2年9月澧水上游罕见秋汛致洪暴雨特征分析
17
作者 黄骏 辛学飞 +3 位作者 陈孟琼 朱金菊 易文军 谭磊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36期12991-12994,13000,共5页
利用水文、气象资料和NCEP格点资料,对2012年9月澧水上游罕见秋汛致洪暴雨过程特征作分析的同时,并展开了对澧水上游致洪暴雨特征规律的分析。结果表明,澧水上游发生致洪暴雨的面雨量临界值为121.4 mm;此次致洪暴雨过程的500 h Pa环流... 利用水文、气象资料和NCEP格点资料,对2012年9月澧水上游罕见秋汛致洪暴雨过程特征作分析的同时,并展开了对澧水上游致洪暴雨特征规律的分析。结果表明,澧水上游发生致洪暴雨的面雨量临界值为121.4 mm;此次致洪暴雨过程的500 h Pa环流形势为典型的"两槽一脊"型分布,中尺度影响系统为深厚的西南涡系统,西南涡前有支较强的暖湿急流为致洪暴雨提供充足水汽,水汽源地为南海、孟加拉湾,这一环流形势特点是澧水上游致洪暴雨普遍性规律特征;副高的位置与澧水上游致洪暴雨的强度和持续时间有关;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散度特征、中低层的正涡度特征和深厚的垂直上升运动特征为此次致洪暴雨的发生提供了动力条件,长时间>35℃的K指数为致洪暴雨提供充足的不稳定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澧水上游 致洪暴雨 面雨量 环流特征 物理量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