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院护理在职教育管理与实践的探讨 被引量:11
1
作者 冯金娥 杨丽黎 叶志弘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610-613,共4页
目的探讨如何有效地做好医院内在职护理教育工作。方法通过借鉴美国医院管理模式 ,建立一系列在职护理教育的管理工作制度 ,每年根据需要制定并有效地落实各项在职护理教育项目。结果有效地提高了医院护理队伍的临床综合能力 ,在职护理... 目的探讨如何有效地做好医院内在职护理教育工作。方法通过借鉴美国医院管理模式 ,建立一系列在职护理教育的管理工作制度 ,每年根据需要制定并有效地落实各项在职护理教育项目。结果有效地提高了医院护理队伍的临床综合能力 ,在职护理教育受到了护理界、护士的广泛认同。结论有效的在职教育管理与实践是目前医院护理管理中非常重要的内容 ,是提高护理整体素质的重要手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职教育 护理教育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处理妇科手术泌尿系并发症 被引量:5
2
作者 傅向红 方英 +2 位作者 余晓 纪毅梅 张大宏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213-1214,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妇科手术泌尿系统并发症的可行性和手术技巧,寻找微创治疗妇科手术泌尿系统并发症的新路径。方法该组5例。年龄37~64岁,平均41.6岁。膀胱破裂3例,其中腹腔镜盆腔粘连分解1例,腹腔镜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1例,腹腔...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妇科手术泌尿系统并发症的可行性和手术技巧,寻找微创治疗妇科手术泌尿系统并发症的新路径。方法该组5例。年龄37~64岁,平均41.6岁。膀胱破裂3例,其中腹腔镜盆腔粘连分解1例,腹腔镜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1例,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1例,术中均行腹腔镜下膀胱修补术;输尿管损伤2例,其中1例开腹子宫颈肌瘤子宫切除术左侧输尿管结扎,采用经腹腔路径腹腔镜输尿管吻合术,另1例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右侧输尿管断裂,术中行输尿管膀胱吻合术。结果5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手术时间40~150min,平均86min。术中出血50~200mL,平均130mL。肛门排气时间24~72h,平均34h。术后1~3d拔除引流管。术后1周拔除导尿管出院;无1例漏尿,输尿管损伤者无输尿管狭窄,输尿管膀胱吻合者无明显输尿管尿液反流。结论腹腔镜治疗妇科手术泌尿系统并发症是安全、可行的。手术创伤小、患者痛苦少且恢复快,是治疗妇科手术泌尿系统并发症可选择的微创技术。同时可以减少妇科手术中转开腹比例,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手术 妇科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护合作减低ICU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 被引量:67
3
作者 庄一渝 袁莲凤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17-419,共3页
关键词 医护合作 气管插管 非计划性拔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气体传感器阵列的新型肺癌检测电子鼻实验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曹明富 陈星 +3 位作者 王永清 应可净 徐凤娟 王平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2-107,共6页
本研究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基于虚拟气体传感器阵列及图象识别方法的新型无创肺癌检测与诊断电子鼻。该电子鼻包含一个由固相微萃取和毛细管柱组成的前处理装置实现病人呼吸气体中有机气体成分的浓缩吸附、脱附和分离,通过一个表面涂覆聚... 本研究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基于虚拟气体传感器阵列及图象识别方法的新型无创肺癌检测与诊断电子鼻。该电子鼻包含一个由固相微萃取和毛细管柱组成的前处理装置实现病人呼吸气体中有机气体成分的浓缩吸附、脱附和分离,通过一个表面涂覆聚异丁稀薄膜差动结构的声表面波传感器对分离后的有机气体成分进行定量检测。此外,采用由毛细管柱方法实现的虚拟气体传感器阵列及改进的人工神经网络算法实现对肺癌呼吸气味图像的有效识别。通过临床实验验证,表明该电子鼻仪器可以有效地识别出肺癌患者、肺癌疑似病人和健康人,因此将有望在包括肺癌等疾病的早期诊断仪器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鼻 呼吸检测 肺癌 虚拟传感器阵列 医学仪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导航系统辅助下颅内病变的微侵袭手术 被引量:3
5
作者 王义荣 臧国尧 +1 位作者 孙伟军 朱先理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5期228-230,共3页
目的 :探讨神经导航系统辅助下颅内微侵袭手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神经导航系统辅助下的 1 6例颅内手术。结果 :本组 1 6例 1 8个病灶手术中均能准确快速定位。 1 5例肿瘤病人术后早期 CT或 MR检查 ,仅 2例有少量肿瘤残留。 6... 目的 :探讨神经导航系统辅助下颅内微侵袭手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神经导航系统辅助下的 1 6例颅内手术。结果 :本组 1 6例 1 8个病灶手术中均能准确快速定位。 1 5例肿瘤病人术后早期 CT或 MR检查 ,仅 2例有少量肿瘤残留。 6例肿瘤位于功能区附近患者术后 4例功能良好 ,1例短期上肢轻度无力 ,1例上肢轻度无力同术前。本组患者术后未发生颅内出血、感染及死亡。结论 :神经导航系统可以于术前确定最佳手术路径 ,术中准确快速地找到病灶 ,确定肿瘤切除范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神经导航系统 神经外科手术 微侵袭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神经放射学用于颅内及血管性病变 被引量:1
6
作者 章士正 黄文鑫 +1 位作者 郑伟良 章雁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25-126,共2页
目的 :评价介入神经放射学用于颅内及血管性病变的价值。方法 :采用 Seldinger氏法股动脉径路 ,对 30例脑血管病变及 1 1例脑膜瘤患者作脑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 ,然后将同轴微导管经 6 F引导导管作超选择性插管 ,送入颅脑靶血管内... 目的 :评价介入神经放射学用于颅内及血管性病变的价值。方法 :采用 Seldinger氏法股动脉径路 ,对 30例脑血管病变及 1 1例脑膜瘤患者作脑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 ,然后将同轴微导管经 6 F引导导管作超选择性插管 ,送入颅脑靶血管内。结果 :成功地栓塞治疗了大脑动静脉畸形1 1例 ,脊髓硬膜动静脉瘘 2例 ,脑动脉瘤 6例 ,脑膜动脉静脉瘘 3例 ,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7例 ,脑膜瘤 1 1例 ,以及将血管内支架置入 1例颈内动脉狭窄伴慢性脑梗塞患者的病灶处。结论 :介入神经放射学治疗技术可有效治疗颅内血管性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静脉畸形 脑膜瘤 脑动脉瘤 颈动脉疾病 海绵窦瘘 介入性 放射摄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预防与处理 被引量:9
7
作者 梁霄 陈国俊 《肝胆外科杂志》 2017年第4期249-251,共3页
近些年来,腹腔镜技术已广泛用于普外科的各个领域,腹腔镜肝切除术(1aparoscopichepatectomy,LH)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很多大的肝脏中心已将LH列为常规开展的手术,但大多数医院仍局限于小范围的非解剖性肝切除或相对容易的腹腔镜... 近些年来,腹腔镜技术已广泛用于普外科的各个领域,腹腔镜肝切除术(1aparoscopichepatectomy,LH)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很多大的肝脏中心已将LH列为常规开展的手术,但大多数医院仍局限于小范围的非解剖性肝切除或相对容易的腹腔镜左外叶切除等解剖性肝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肝切除 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慢释放bFGF壳聚糖多孔支架的构建及对细胞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楼伟建 章辉 韩钢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41-444,共4页
采用冷冻干燥制备壳聚糖支架,以牛血清白蛋白(BSA)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为模型药物,制备乳酸-乙醇酸共聚物(PLGA)微球,并将其包埋于壳聚糖支架中,考察药物在支架上的体外释放。以MTT法考察了缓慢释放的bFGF对L929细胞的影响... 采用冷冻干燥制备壳聚糖支架,以牛血清白蛋白(BSA)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为模型药物,制备乳酸-乙醇酸共聚物(PLGA)微球,并将其包埋于壳聚糖支架中,考察药物在支架上的体外释放。以MTT法考察了缓慢释放的bFGF对L929细胞的影响。用扫描电镜观察包埋微球支架的形态和生长了细胞的支架。结果表明单用壳聚糖支架,药物释放得比较快,制成PLGA微球后,再包埋于壳聚糖支架中,则药物释放明显缓慢。缓慢释放的bFGF促进了细胞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支架 微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技术在肝脏外科中的应用 被引量:7
9
作者 蔡秀军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2年第z1期23-24,共2页
关键词 肝脏外科 腹腔镜技术 腹腔镜下 断肝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形门诊手术前后抗生素应用对比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华 虞和君 +1 位作者 邵雁 胡莹 《浙江临床医学》 1999年第2期92-92,81,共2页
目的:通过对术前、术后使用抗生素的对比观察,说明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明显优于术后使用抗生素。方法:所有病例分为术前用药组和术后用药组,并按手术类型、手术部位、急诊与否、有否植入体等分项对比,并就对比项目列表统计。结果:表明... 目的:通过对术前、术后使用抗生素的对比观察,说明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明显优于术后使用抗生素。方法:所有病例分为术前用药组和术后用药组,并按手术类型、手术部位、急诊与否、有否植入体等分项对比,并就对比项目列表统计。结果:表明术前使用抗生素组感染率为零,术后组感染率为3.05%。经统计学分析P<0.001。结论:(1)通过对比观察,表明术前用药可有效地发挥抗生素作用,降低感染率,优于术后用药。(2)术前给药需在术前2h内,首选口服、低价、广谱、吸收完全,并在1h左右达血浆峰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前用药 对比观察 术后 抗生素应用 门诊手术 感染率 峰浓度 结论 列表 目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度担忧和广泛性焦虑障碍与rCBF关系的SPECT脑显像研究
11
作者 叶小娟 孙达 占宏伟 《应用心理学》 CSSCI 2014年第3期227-233,共7页
目的:探查过度担忧者和GAD病人的r CBF变化,更好地了解导致病理性焦虑和GAD的神经病理生理学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过度担忧者和61例GAD病人SPECT脑显像的结果。GAD患者再按病程分为3个亚组。计算各组患者特定脑区r CBF损伤的百分... 目的:探查过度担忧者和GAD病人的r CBF变化,更好地了解导致病理性焦虑和GAD的神经病理生理学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过度担忧者和61例GAD病人SPECT脑显像的结果。GAD患者再按病程分为3个亚组。计算各组患者特定脑区r CBF损伤的百分比及损伤的脑区数。结果:12例(66.7%)过度担忧者可见前额叶、基底节、扣带回、颞叶和枕叶r CBF增加(11例)和/或减少(9例)。58例(95.1%)GAD患者可见r CBF减少,主要累及中和下前额叶、中和下颞叶、前扣带、海马旁回、基底节和丘脑。大多数GAD患者累及的主要脑区等于或大于3个。GAD病人的r CBF损伤和病程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结论:结果支持GAD患者r CBF的变化是一个与担忧和焦虑等心理和情绪改变密切相关的慢性和渐进的过程。GAD的局部脑功能障碍是病理性焦虑产生的先决条件,并出现在局部脑结构异常之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泛性焦虑障碍(GAD) 单光子发射断层显像(SPECT) 局部脑血流(rCBF) Tc-99m-ECD 过度担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管导管位置检测仪的研制
12
作者 周大春 潘卫江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27-30,共4页
利用Hall传感器设计了一个气管导管位置检测仪来快速检测气管导管的位置。气管插管时,Hall传感器探头固定在病人颈部皮肤上,顶端带有小磁铁的管芯随气管导管一起进入气管中,根据检测到的磁场强度的大小,测量出探头与磁铁间的距离,从而... 利用Hall传感器设计了一个气管导管位置检测仪来快速检测气管导管的位置。气管插管时,Hall传感器探头固定在病人颈部皮肤上,顶端带有小磁铁的管芯随气管导管一起进入气管中,根据检测到的磁场强度的大小,测量出探头与磁铁间的距离,从而判断出气管导管的位置。经临床测试,该检测仪性能可靠,测量准确,可以用于教学及临床气管插管时气管导管的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导管位置检测仪 研制 误入食管 Hall传感器 位置检测 研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型圈附着体在可卸义齿中的应用
13
作者 吴利群 盛列平 赵其荣 《浙江临床医学》 1999年第4期232-233,共2页
目的:增加可卸义齿固位,缓冲应力。方法:在类似套筒冠义齿设计上,内层冠与基牙粘结固定,外层冠与义齿支架相连,在两者之间放置“O”型圈,使之有机结合。在内层冠轴面切1/3处设计一环形凹槽;在外冠内侧壁也设计一凹槽在二凹槽之间放“O... 目的:增加可卸义齿固位,缓冲应力。方法:在类似套筒冠义齿设计上,内层冠与基牙粘结固定,外层冠与义齿支架相连,在两者之间放置“O”型圈,使之有机结合。在内层冠轴面切1/3处设计一环形凹槽;在外冠内侧壁也设计一凹槽在二凹槽之间放“O”型硅橡胶圈。结果:“O”型圈义齿固位好,并保护基牙,适应征广,制作方便。结论:“O”型圈义齿是一种很好的可摘义齿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齿固位 基牙 附着体 适应征 套筒冠义齿 可摘义齿 放置 结论 有机结合 环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毒的免疫印迹法检测
14
作者 邵雁 劳力民 孙国钧 《浙江临床医学》 1999年第4期266-267,共2页
免疫印迹法(Western Immuncblot,WIB)是80年代新发展起来的一种特异性蛋白抗原、抗体检测技术.最早于1985年被应用于检测梅毒。它将SDS——聚丙烯酰胺凝腔电泳与醇标技术榴结合,敏感性强,特异性高。多篇评价免疫印迹法检测梅毒的报... 免疫印迹法(Western Immuncblot,WIB)是80年代新发展起来的一种特异性蛋白抗原、抗体检测技术.最早于1985年被应用于检测梅毒。它将SDS——聚丙烯酰胺凝腔电泳与醇标技术榴结合,敏感性强,特异性高。多篇评价免疫印迹法检测梅毒的报道都支持其作为一种证实试验在梅毒诊断中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印迹法 梅毒 诊断 蛋白抗原 种特异性 SDS 敏感性 支持 技术 年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KH26标记的骨髓间质干细胞在阿尔茨海默病大鼠中的迁移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文玉 金日龙 胡兴越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59-664,共6页
目的:研究荧光染料PKH26标记的骨髓间质干细胞(bone-marrow derived mesenchymalstem cells,BM-MSC)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以下简称AD)大鼠中的迁移。方法:抽取正常人骨髓,体外分离培养BM-MSC;以PKH26标记第5代BM-MSC... 目的:研究荧光染料PKH26标记的骨髓间质干细胞(bone-marrow derived mesenchymalstem cells,BM-MSC)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以下简称AD)大鼠中的迁移。方法:抽取正常人骨髓,体外分离培养BM-MSC;以PKH26标记第5代BM-MSC,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BM-MSC表面标记物,并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PKH26标记率;将PKH26标记的BM-MSC尾静脉注射到正常对照组和AD动物模型组,14天后在大鼠海马区,用荧光显微镜观察PKH26标记的BM-MSC细胞。利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比较AD模型组和BM-MSC移植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BM-MSC表面标记物CD73和CD105呈阳性,在体外BM-MSC的PKH26标记率达100%。Morris水迷宫实验比较BM-MSC移植组和AD动物组,BM-MSC移植组在第13、14天时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比AD动物组有显著改善。在移植BM-MSC的大鼠海马区可发现PKH26标记的BM-MSC阳性细胞,与DAPI吻合。PKH26阳性细胞在AD动物模型组明显多于正常对照组。结论:BM-MSC不仅能通过AD大鼠的血脑屏障,而且存活在AD大鼠的海马区,并有能够改善AD模型大鼠的学习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质干细胞 骨髓细胞 阿尔茨海默病 PKH2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8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变化及其与hs-CRP的关系 被引量:9
16
作者 陈善 于路 傅国胜 《浙江临床医学》 2007年第11期1521-1522,共2页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IL-8水平 CRP hs 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斑块 流式细胞仪检测 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
17
作者 朱军华 宋伟勇 张大宏 《浙江临床医学》 2004年第8期662-663,共2页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的临床意义和初步经验。方法 从2002年6月~2003年6月作者共完成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18例23侧 ,其中单侧13例 ,即左侧9例 ,右侧4例 ;双侧5例 ;上段结石15侧 (例 ) ,中段结石8侧 (例 )。结果 手...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的临床意义和初步经验。方法 从2002年6月~2003年6月作者共完成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18例23侧 ,其中单侧13例 ,即左侧9例 ,右侧4例 ;双侧5例 ;上段结石15侧 (例 ) ,中段结石8侧 (例 )。结果 手术均取得成功 ,手术时间为55~156min,平均84min,失血20~50ML ,术后住院时间为3~5d(带导尿管出院 ) ,无尿漏 ,随访2月至1年 ,输尿管无狭窄。结论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创伤轻、痛苦少、恢复快 ,是治疗输尿管结石有效、可行的微创技术 ,可望替代开放输尿管切开取石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输尿管切开取石术 手术方法 输尿管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绝经前后如何补充雌激素
18
作者 方素华 《求医问药》 2010年第6期32-33,共2页
处于绝经前后的女性经常会出现阵发性潮热、出汗、月经紊乱、睡眠障碍、尿急、尿频、头晕及骨质疏松等症状,从而会对日常生活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临床实践证实,此类女性若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地补充激素,
关键词 绝经前后 雌激素 女性 月经紊乱 睡眠障碍 骨质疏松 临床实践 阵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