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5篇文章
< 1 2 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探析实践教学方法在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中的运用
1
作者 毕洁 贺艳萍 +1 位作者 戴煌 舒在习 《中国食品工业》 2023年第10期99-101,共3页
实践教学是将现实生产、食品学科连接起来的核心纽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在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中采取实践教学方法,不但可以提升学生参与度,调动学生的创业与创新兴趣,还巩固了理论基础知识,做到实践、理论的... 实践教学是将现实生产、食品学科连接起来的核心纽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在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中采取实践教学方法,不但可以提升学生参与度,调动学生的创业与创新兴趣,还巩固了理论基础知识,做到实践、理论的有机结合。基于此,本文阐释了实践教学方法运用于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重要性,从实习基地建设不足、实验设备缺乏、重理论与轻实践等方面分析实践教学不足,并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件制作 制作工具 制作原则 制作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量释放分析探究膨化食品声学特征与感官脆度相关性
2
作者 朱成凯 胡新楠 +2 位作者 纪执立 沈汪洋 贾喜午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3-321,共9页
本研究旨在寻找能快速提高膨化食品感官脆度和其声学特征相关性的方法。采用排序测试方法选取脆性区分能力较好的个体组成感官组,对不同类型的膨化食品进行感官评价。以1000 Hz作为能量切分区间,利用希尔伯特-黄变换(Hilbert-Huang Tran... 本研究旨在寻找能快速提高膨化食品感官脆度和其声学特征相关性的方法。采用排序测试方法选取脆性区分能力较好的个体组成感官组,对不同类型的膨化食品进行感官评价。以1000 Hz作为能量切分区间,利用希尔伯特-黄变换(Hilbert-Huang Transform,HHT)对膨化食品的声信号进行能量分割,观察其能量迁移过程,研究10种不同类型食品的感官评价与声学特性之间的关系。感官评价结果显示具有较高“酥脆性”的样品更易获得较高的评价分数。脉冲因子(r=0.937)和峭度(r=0.889)在不同种类膨化食品之间显示出与感官脆度的极显著相关性(P<0.01),表明膨化食品的能量释放特征保持一致,较脆的食物释放的能量会产生突然而不稳定的信号。膨化食品的声信号频率更集中在总能量占比80%的低频区间内,不同类型膨化食品的低频区间与感官脆度之间无显著相关性,但从其固有低频区间提取的声学特征与感官脆度的相关性显著提高。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快速寻找膨化食品声信号最佳录制频率区间方法,提高了声学评价在食品感官质量控制中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化食品 声学特征 希尔伯特-黄变换 能量迁移 频率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PBL教学模式在食品生物化学-脂代谢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力 殷娇娇 《中国食品工业》 2025年第1期174-176,共3页
本文深入探讨了在新工科教育背景下,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模式在食品生物化学课程的脂代谢章节,特别是脂肪酸的β氧化和酮体代谢部分的实施过程。通过设计一系列挑战性和探索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开展探索性学习,旨在培养创新... 本文深入探讨了在新工科教育背景下,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模式在食品生物化学课程的脂代谢章节,特别是脂肪酸的β氧化和酮体代谢部分的实施过程。通过设计一系列挑战性和探索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开展探索性学习,旨在培养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及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同时从教学过程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和探索,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导向的教学体系,以期为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与创新实践能力的新工科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PBL教学 食品生物化学 脂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谢组学在动物源食品分析中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刘欣雅 赵健吉 +7 位作者 连倩倩 张宇 张莉睿 贺艳萍 戴煌 刘秀英 王加华 毕洁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5年第4期177-186,共10页
近年来,消费者对食品品质与安全问题日渐关注,代谢组学在动物源食品分析中的研究为食品安全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提供了一种有力的手段。代谢组学作为解决食品造假问题的前沿技术手段,被广泛用于食品成分和品质分析,其在食品分析中具有许多... 近年来,消费者对食品品质与安全问题日渐关注,代谢组学在动物源食品分析中的研究为食品安全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提供了一种有力的手段。代谢组学作为解决食品造假问题的前沿技术手段,被广泛用于食品成分和品质分析,其在食品分析中具有许多优势,如高通量、高灵敏度和多样性分析等,可以有效克服传统方法的局限性。该文总结代谢组学分析技术在食品感官特性鉴定、分析食品加工和储藏过程中物质变化、食品鉴伪、检测外源性有害物质、食品溯源、新鲜度评估等食品品质和安全领域的应用,旨在为代谢组学在食品领域中的开发与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组学 动物源食品 食品检测 鉴伪 产地溯源 新鲜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教学背景下普通高校关于立德树人有效实施方案研究——以食品生物化学课程为例
5
作者 洪坤强 《中国食品工业》 2025年第4期127-129,共3页
在传统的食品生物化学课程教学中,教师采用的只有线下教学,往往只注重专业知识的讲授,而忽略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因此,文章探讨了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背景下,将立德树人教育理念融入“食品生物化学”课程的方法,并提出了相应的课程... 在传统的食品生物化学课程教学中,教师采用的只有线下教学,往往只注重专业知识的讲授,而忽略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因此,文章探讨了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背景下,将立德树人教育理念融入“食品生物化学”课程的方法,并提出了相应的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方案,为“食品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德树人 食品生物化学 课程思政 混合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源性食品中全氟及多氟化合物的检测方法及污染水平研究进展
6
作者 李润 赵菁蕾 +1 位作者 胡家勇 柳鑫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5年第10期72-81,共10页
全氟及多氟化合物(perfluoroalkyl and polyfluoroalkyl substances,PFASs)因其环境持久性、生物累积性、疏水疏油性及化学稳定性,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然而,这些化合物的广泛存在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尤其... 全氟及多氟化合物(perfluoroalkyl and polyfluoroalkyl substances,PFASs)因其环境持久性、生物累积性、疏水疏油性及化学稳定性,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然而,这些化合物的广泛存在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尤其是通过动物源性食品(如鱼类、贝类、家禽及其加工产品等)的膳食摄入,是人类暴露于PFASs的主要途径之一。为有效评估其健康风险并制定相关监管政策,建立快速、高效、灵敏的检测方法以监测动物源性食品中的PFASs污染水平至关重要。本文系统综述了动物源性食品中PFASs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并重点探讨了色谱技术及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检测中的应用进展。进一步总结了不同基质的动物源性食品中PFASs污染水平的研究现状,为环境污染评估、食品安全监管及检测技术的优化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源性食品 全氟及多氟化合物 检测方法 污染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肉类食品中大肠杆菌O157∶H7分离株stx亚型和毒力特征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郑冬冬 毕旺来 +3 位作者 王宏勋 刘志国 丁洪波 李睿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94-98,共5页
从22家市场销售的117份肉类食品中分离出4株大肠杆菌O157∶H7菌株,经PCR检测这4株菌的stx、hly、eae毒力基因均为阳性。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法对这4株菌的stx亚型进行鉴定。3株菌同时携带stx1、stx2基因... 从22家市场销售的117份肉类食品中分离出4株大肠杆菌O157∶H7菌株,经PCR检测这4株菌的stx、hly、eae毒力基因均为阳性。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法对这4株菌的stx亚型进行鉴定。3株菌同时携带stx1、stx2基因,且均为stx1a、stx2a亚型。菌株EC5.11仅携带stx2基因,但在所有的stx2分型PCR反应中都为阴性。用PCR扩增该菌株stx2基因全长并克隆测序,序列分析结果表明EC5.11志贺毒素基因为stx2c亚型。采用Vero细胞毒性实验检测这4株菌产志贺毒素的状况,结果显示这些菌株都具有一定的Vero细胞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O157∶H7 志贺毒素 stx亚型 Vero细胞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桃蛋白的结构、营养价值、制备、功能特性及在食品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8
作者 吴萍 周际松 +5 位作者 邓乾春 董娟 金伟平 尚伟 刘昌盛 彭登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329-337,共9页
我国核桃年产量479.59万t,位居全球第一。核桃营养价值丰富,核桃仁中油脂和蛋白质的含量分别为65%~69%和15%~20%。核桃制油后的副产物饼粕资源丰富,但其加工效益低,主要用于饲料和肥料,高值化利用潜力未被发掘。研究发现核桃饼粕中含有... 我国核桃年产量479.59万t,位居全球第一。核桃营养价值丰富,核桃仁中油脂和蛋白质的含量分别为65%~69%和15%~20%。核桃制油后的副产物饼粕资源丰富,但其加工效益低,主要用于饲料和肥料,高值化利用潜力未被发掘。研究发现核桃饼粕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42%~54%),且其氨基酸组成丰富、比例适宜人体吸收,蛋白质的真实消化率为86.22%,生物价可达98.77%,是一种优质植物蛋白。因此,高效利用核桃饼粕中的蛋白质资源是提升其高值化利用的重要途径。本文综述了核桃蛋白的组成、结构和营养价值,概述了核桃蛋白的制备方法和功能特性,总结了修饰改性对其功能特性和消化率的影响,并介绍了核桃蛋白在食品中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蛋白 组成 结构 营养价值 提取 功能特性 修饰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食品工程的安全保障与监督管理 被引量:7
9
作者 付子豪 《现代食品》 2017年第3期54-57,共4页
我国人口众多,食品安全与百姓的身体健康密切相关,甚至直接关系到百姓的生命安全。所以,做好食品工程的安全保障以及监督管理,提高百姓饮食安全性,实现和谐消费,也体现了我国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核心理念。做好百姓饮食安全的全面保障... 我国人口众多,食品安全与百姓的身体健康密切相关,甚至直接关系到百姓的生命安全。所以,做好食品工程的安全保障以及监督管理,提高百姓饮食安全性,实现和谐消费,也体现了我国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核心理念。做好百姓饮食安全的全面保障,能够提升人民生存质量以及健康指数。本文从当前食品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具体分析了我国食品工程安全保障与监督管理的具体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工程 安全保障 监督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副溶血弧菌噬菌体生物学特性、全基因组特征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俊鹏 刘文婷 +3 位作者 石甜 王华娟 王宏勋 周敏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7-144,共8页
目的:分析1株副溶血性弧菌噬菌体474x1的生物学特性、全基因组及在食品中的抑菌效果。方法:以副溶血性弧菌474菌株为宿主菌,从海鲜市场基围虾分离噬菌体474x1,利用透射电镜观察其形态,并绘制一步生长曲线,分析474x1对温度及pH的敏感性... 目的:分析1株副溶血性弧菌噬菌体474x1的生物学特性、全基因组及在食品中的抑菌效果。方法:以副溶血性弧菌474菌株为宿主菌,从海鲜市场基围虾分离噬菌体474x1,利用透射电镜观察其形态,并绘制一步生长曲线,分析474x1对温度及pH的敏感性。分析474x1全基因组序列,根据474x1末端酶大亚基构建系统进化树。通过测定菌落总数评价噬菌体对虾肉中副溶血弧菌的抑制效果。结果:分离到1株新型的副溶血弧菌噬菌体,命名为474x1,该噬菌体能够裂解23株副溶血弧菌中的19株(19/23=82.61%)。电镜观察474x1具有典型的短尾病毒科病毒形态特征。最佳感染复数(MOI)为0.01,一步生长曲线显示474x1的潜伏期为10 min,裂解量为115 PFU/cell。该噬菌体能够在较大的温度范围(30~60℃)和pH(4~11)范围内维持活性。474x1全基因组长47830 bp,包含69个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s,ORFs),其中14个具有特定功能的基因。比较基因组学分析474x1与短尾噬菌体科弧菌属噬菌体Vp41s3基因组具有较高同源性,进化分析表明474x1与副溶血弧菌噬菌体Vp41s3亲缘性最高。在应用实验中,在4℃下MOI=1000的实验组在第3 h相较对照组菌量下降了0.39 lgCFU/mL。MOI=10000的实验组在第12 h相较对照组菌量下降了0.92 lgCFU/mL,在25℃下MOI=1000,MOI=10000的实验组相较对照组在第6 h时菌量分别下降1.04、1.82 lgCFU/mL,表明噬菌体474x1能够显著抑制虾肉中宿主菌的生长。结论:从基围虾中分离鉴定1株新的副溶血性弧菌噬菌体,该噬菌体裂解量大,潜伏期短,在60℃以下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性,pH耐受范围宽,在食品中也有良好的抑菌效果,为防控水产品副溶血性弧菌的致病株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溶血弧菌噬菌体 分离与纯化 最佳感染复数(MOI) 一步生长曲线 基因组 抑菌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市14种市售淡水鱼类中砷和汞的污染特征及膳食暴露风险评估 被引量:5
11
作者 程良宇 殷娇娇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17期108-114,共7页
目的研究武汉市市售水产品中常见的14种淡水鱼类(草鱼、团头鲂、白鲢、鳙鱼、鲫鱼、鲤鱼、翘嘴鲌、鲈鱼、鳜鱼、青鱼、乌鳢、胡子鲇、斑点叉尾鮰、黄颡鱼)背肌和腹肌中的重金属含量特征并评价其膳食暴露风险。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 目的研究武汉市市售水产品中常见的14种淡水鱼类(草鱼、团头鲂、白鲢、鳙鱼、鲫鱼、鲤鱼、翘嘴鲌、鲈鱼、鳜鱼、青鱼、乌鳢、胡子鲇、斑点叉尾鮰、黄颡鱼)背肌和腹肌中的重金属含量特征并评价其膳食暴露风险。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ICP-MS)对样品不同部位中的砷(As)、汞(Hg)两种重金属含量进行测定,通过单因子污染指数(single factor pollution index,Pi)评估了14种鱼类中As和Hg的污染水平、目标风险系数(target hazard quotients,THQ)评估了鱼类中的As和Hg对于成人、儿童的膳食暴露风险,并且对样品不同部位中As和Hg的含量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14种鱼类中,As在背肌和腹肌中的含量范围分别为0.002~0.312 mg/kg、0.001~0.440 mg/kg,Hg在背肌和腹肌中的含量范围分别为0.003~0.104 mg/kg、0.006~0.189 mg/kg。Pi测定结果显示,不同品种的水产品均具有一定程度的污染。通过计算THQ并综合考量无机As占总As的含量,所有样品的THQ值均小于1。依据相关性分析,发现在草鱼和胡子鲇的背肌中,As和Hg的含量具有显著相关性;在鲤鱼的腹肌中,As和Hg的含量具有相关性。结论本研究所采集的样品中,均未发现As和Hg超标,且样品内As和Hg污染均处于较低水平,长期食用这些鱼肉样品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品 重金属 风险评估 单因子污染指数 目标风险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ICP-MS同时测定富硒食品中砷形态和硒形态 被引量:4
12
作者 冯灏 苏莹 +3 位作者 耿雅雯 胡家勇 张涛 林津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3-52,共10页
[目的]应用高效液相—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HPLC-ICP-MS)建立一种同时测定食品中亚砷酸根[As(Ⅲ)]、砷酸根[As(Ⅴ)]、一甲基砷酸(MMA)、二甲基砷酸(DMA)、砷甜菜碱(AsB)、甲基-硒代半胱氨酸(MeSeCys)、硒代蛋氨酸(SeMet)、硒代胱氨酸... [目的]应用高效液相—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HPLC-ICP-MS)建立一种同时测定食品中亚砷酸根[As(Ⅲ)]、砷酸根[As(Ⅴ)]、一甲基砷酸(MMA)、二甲基砷酸(DMA)、砷甜菜碱(AsB)、甲基-硒代半胱氨酸(MeSeCys)、硒代蛋氨酸(SeMet)、硒代胱氨酸(SeCys2)、亚硒酸根[Se(Ⅳ)]、硒酸根[Se(Ⅵ)]共10种砷、硒元素形态的分析方法。[方法]以富硒大米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不同的提取方式,不同种类酶的提取效果,确定最佳提取方法。同时比较不同色谱柱、不同流动相组成、不同流动相pH、不同流动相流量、不同流动相中甲醇含量、不同柱温下10种砷硒元素形态的分离效果,确定最佳的提取条件和分离条件。[结果]最佳的分离条件为采用Aglient ZORBAX SB-Aq色谱柱,用pH值分别为4.0和6.0的20 mmol/L柠檬酸+5 mmol/L己烷磺酸钠+4%甲醇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量为1.0 mL/min,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采用HEHe模式检测。最佳提取条件为Tris-HCl(pH 7.5)缓冲溶液添加15 mg蛋白酶K和15 mg蛋白酶E。该方法可在5 min内完全分离出10种不同的砷硒元素形态,在0~50μg/L范围内,各元素形态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5,其中As(Ⅴ)、MMA、As(Ⅲ)、DMA、AsB、Se(Ⅵ)、Se(Ⅳ)、SeCys2、MeSeCys和SeMet的检出限分别为0.10,0.10,0.12,0.14,0.22,0.15,0.15,0.18,0.12,0.15μg/L。加标回收率范围为76.0%~104.2%,相对标准偏差为1.1%~8.5%。[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且完全满足富硒食品中砷、硒形态的准确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硒食品 硒形态 砷形态 HPLC-ICP-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中硝基呋喃类药物残留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胡家勇 柳鑫 +4 位作者 张莉 刘言 王桥 李玉芝 宫智勇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148-159,共12页
硝基呋喃类抗菌药因价格便宜、抗菌效果好,曾被广泛应用于畜禽水产等养殖行业。其代谢物可在动物体内长时间残留,对人体有强毒性和潜在的致畸致癌致突变风险,对此各国已出台限量标准和管控政策。本文概述了5种硝基呋喃类原药(含硝呋索尔... 硝基呋喃类抗菌药因价格便宜、抗菌效果好,曾被广泛应用于畜禽水产等养殖行业。其代谢物可在动物体内长时间残留,对人体有强毒性和潜在的致畸致癌致突变风险,对此各国已出台限量标准和管控政策。本文概述了5种硝基呋喃类原药(含硝呋索尔)及其代谢物的理化性质;色谱技术、液相色谱-质谱法和免疫学技术等常用检测技术用于食品中硝基呋喃类药物残留检测的近3年研究进展,比较了各方法的前处理技术和检测技术的特点及检测效果;着重介绍了表面增强拉曼、电化学传感、基于金属有机框架的荧光传感等新型快速检测技术用于硝基呋喃类药物残留检测的发展,从材料设计和检测方法等方面归纳比较,并就硝基呋喃类药物残留的检测技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硝基呋喃类药物及其代谢物的检测、监管等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基呋喃类药物 硝呋索尔 代谢物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激响应型DNA水凝胶的设计合成及其在食品安全领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鸿鹏 谢刚 +5 位作者 李可敬 罗菲 窦金鑫 朱道兴 郭玉垚 韩逸陶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60-366,共7页
具有三维网络结构的DNA水凝胶,因其既具备DNA的生物学特性又兼具水凝胶的骨架功能而备受关注,又由于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特异性识别能力,可以对多种信号响应,并在凝胶和溶胶之间转换,在生物传感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该文围绕DNA水凝... 具有三维网络结构的DNA水凝胶,因其既具备DNA的生物学特性又兼具水凝胶的骨架功能而备受关注,又由于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特异性识别能力,可以对多种信号响应,并在凝胶和溶胶之间转换,在生物传感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该文围绕DNA水凝胶的合成、刺激信号类型以及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应用进行综述。根据合成方法的不同分为物理和化学合成方法,按照刺激信号的类型又可以分为温度响应型、pH响应型、光子响应型、生物分子响应型和多重响应型刺激信号的DNA水凝胶,总结了DNA水凝胶在食品安全领域应用于真菌毒素、重金属离子、食源性致病菌、抗生素残留、非法添加剂检测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水凝胶 刺激响应 生物传感 特异性识别 食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亲水性载姜黄素抑菌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其在食品包装上的应用
15
作者 姚国钦 李一勃 +4 位作者 赵柯萌 张旗 杨国燕 李芳 王展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14期100-105,共6页
将姜黄素封装在经盐酸改性后的埃洛石纳米管中,通过优化盐酸浓度和原料比例提高姜黄素的封装率和载药量,并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姜黄素/埃洛石纳米管亲水性纳米纤维膜。结果表明,该纳米纤维膜结构均匀,纤维平均直径为(0.49±0.11)... 将姜黄素封装在经盐酸改性后的埃洛石纳米管中,通过优化盐酸浓度和原料比例提高姜黄素的封装率和载药量,并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姜黄素/埃洛石纳米管亲水性纳米纤维膜。结果表明,该纳米纤维膜结构均匀,纤维平均直径为(0.49±0.11)μm,姜黄素的载药量达到14.47%,初始抗氧化活性(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30.23±0.14)%,24 h后达到(39.57±0.13)%,且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同时,纳米纤维膜具有较高的吸水性,饼干储存试验结果表明,包裹纳米纤维膜后可有效抑制饼干剪切力的下降,具有一定的阻湿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素 亲水性薄膜 抗氧化 抑菌 食品包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案例教学法的食品生物技术课程实践与应用能力培养探索
16
作者 张立伟 杨玉珍 黄文晶 《中国食品工业》 2024年第17期174-176,共3页
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以案例为基础、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在食品生物技术课程教学中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旨在探讨如何有效应用案例教学法,提升食品生物技术课程实践与应用能力的培养效果。通过深入分析案例教学法的核心要素和实施策... 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以案例为基础、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在食品生物技术课程教学中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旨在探讨如何有效应用案例教学法,提升食品生物技术课程实践与应用能力的培养效果。通过深入分析案例教学法的核心要素和实施策略,结合食品生物技术课程的实际需求和特点,构建了一套完整的案例教学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案例教学法 食品生物技术课程 能力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桃油加工及抗氧化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徐影影 苗永军 +5 位作者 赵文革 杜建 郑畅 刘昌盛 陈洪建 邓乾春 《中国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21,共8页
核桃油营养丰富,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及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营养物质,但其稳定性差,在加工时易氧化酸败,极大地影响了核桃油产品的品质与安全,制约了核桃油产业的发展。为了改善核桃油品质,延长其货架期,重点综述了近年来有关核桃油加工... 核桃油营养丰富,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及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营养物质,但其稳定性差,在加工时易氧化酸败,极大地影响了核桃油产品的品质与安全,制约了核桃油产业的发展。为了改善核桃油品质,延长其货架期,重点综述了近年来有关核桃油加工技术对其氧化稳定性的影响和核桃油抗氧化技术的研究进展。核桃油加工技术主要包括前处理、提取和精炼,适宜的加工工艺有利于提高核桃油品质、保留微量营养成分及提高氧化稳定性。在抗氧化方面,可以采用添加抗氧化剂、制备调和油、将其制成微胶囊和油凝胶等延缓核桃油的氧化酸败。未来仍需探索合适的核桃油加工及抗氧化技术,以延长其货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油 前处理 提取 精炼 氧化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香精油-壳聚糖复合膜制备及其在米饭保鲜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韩骞 陈思 +6 位作者 黄小玲 刘世慧 刘秀英 王平坪 张威 舒在习 朱力杰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22-330,共9页
目的:研究丁香精油(Clove Oil,CEO)添加量对CEO/壳聚糖(Chitosan,CS)复合膜性能(光学性能、力学性能等)的影响及不同CEO添加量复合膜对米饭在常温条件下保鲜的作用效果。方法:采用不同质量分数(0%、0.5%、1%、1.5%、2%)的CEO与一定量的C... 目的:研究丁香精油(Clove Oil,CEO)添加量对CEO/壳聚糖(Chitosan,CS)复合膜性能(光学性能、力学性能等)的影响及不同CEO添加量复合膜对米饭在常温条件下保鲜的作用效果。方法:采用不同质量分数(0%、0.5%、1%、1.5%、2%)的CEO与一定量的CS通过共混的方式制备复合膜,对复合膜的各项理化性能及内部结构进行表征,对米饭进行保鲜处理,测定CEO/CS复合膜保鲜米饭在常温贮藏期间菌落总数及感官评价指标。结果:添加1.5%CEO的CS复合膜综合性能最好,水蒸气透过率为3.80×10^(-3) g/(h·m·kPa),断裂伸长率为40.33%,对米饭的抑菌防腐效果最优,能有效抑制米饭贮藏期间微生物的生长,与CK组和PE组相比可延长米饭货架寿命2 d。结论:添加CEO可以改善CS复合膜的性能,1.5%的添加量可以保持米饭在贮藏期间的营养品质,为CEO在方便米饭保鲜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饭保鲜 壳聚糖复合膜 丁香精油 理化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武汉市售大米中镉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16
19
作者 陈露 陈季旺 +3 位作者 刘珊珊 黄迪 王慧平 丁文平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5年第4期1394-1400,共7页
目的研究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大米中镉含量,并对武汉市售大米中镉含量进行测定分析。方法采用湿法消解对样品进行前处理,测定大米中镉含量的检出限、重复性、回收率和精密度。结果较佳消化条件为大米质量1 g、消化剂包括10 m L硝酸... 目的研究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大米中镉含量,并对武汉市售大米中镉含量进行测定分析。方法采用湿法消解对样品进行前处理,测定大米中镉含量的检出限、重复性、回收率和精密度。结果较佳消化条件为大米质量1 g、消化剂包括10 m L硝酸和2 m L过氧化氢、时间12 h。在该试验条件下,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大米中镉含量的检出限为0.051μg/kg,加标回收率为98.85%。大米中镉含量随产区和品种的不同差异显著,湖南、湖北、江西等中南地区的大米镉含量较高,吉林、黑龙江等东北地区的大米镉含量较低;籼米的镉含量高于粳米和糯米,糯米的镉含量高于粳米。结论该方法测定大米中的镉含量准确、试验误差小,重复性好,可以用于大米中镉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大米 消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接触材料PVC中塑化剂迁移规律研究及迁移模型建立 被引量:15
20
作者 杜珍妮 苗宏健 +1 位作者 李敬光 吴永宁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5年第11期4627-4634,共8页
目的研究在不同食品模拟溶液下PVC中塑化剂的迁移规律。方法运用同位素内标稀释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方法检测PVC中的塑化剂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B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和己二酸二辛酯(DEHA)。以3%... 目的研究在不同食品模拟溶液下PVC中塑化剂的迁移规律。方法运用同位素内标稀释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方法检测PVC中的塑化剂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B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和己二酸二辛酯(DEHA)。以3%乙酸、10%、20%、50%、95%乙醇作为食品模拟溶液,在25℃及40℃条件下对PVC中四种塑化剂的迁移情况进行研究。结果食品模拟溶液、温度对塑化剂迁移有影响;以Fick第二扩散定律为依据,建立了PVC中塑化剂的迁移规律数学模型,得到了模型的重要参数。结论建立的模型可以提供有效的食品安全性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化剂 食品接触材料 食品模拟溶液 迁移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