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9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BlendMask与改进Super4PCS的物体位姿估计方法
1
作者 郑银环 张帅彬 +1 位作者 吴飞 陈恩杰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8,58,共10页
针对工业上常见的散乱堆叠工件的位姿估计和无序分拣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BlendMask实例分割算法与改进Super 4PCS(super 4-points congruent sets)点云配准算法的物体位姿估计方法。利用BlendMask实例分割算法分割目标工件并构建工件... 针对工业上常见的散乱堆叠工件的位姿估计和无序分拣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BlendMask实例分割算法与改进Super 4PCS(super 4-points congruent sets)点云配准算法的物体位姿估计方法。利用BlendMask实例分割算法分割目标工件并构建工件表面点云;定义抓取分数选择最上层工件作为抓取对象,实现机器人自上而下抓取;针对不同形状的目标工件,基于相似匹配度函数选择模板点云;融合Super 4PCS与正态分布转换(normal distributions transform,NDT)算法完成目标点云和模板点云在低重合率情况下的精确配准,获取目标工件的抓取位姿;并针对Super 4PCS算法粗配准时速度较慢的问题,通过对体素滤波后的目标点云和模板点云提取3D内部形状描述子(intrinsic shape signatures,ISS)作为点云配准算法的输入点集来提高算法的配准速度。点云配准实验和机器人无序分拣实验结果表明,文章提出的物体位姿估计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完成目标工件的位姿估计和无序分拣任务,配准算法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小于3.8 mm,位姿估计所需时间小于5.8 s,性能满足实际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乱堆叠工件 位姿估计 无序分拣 BlendMask实例分割算法 Super 4PCS算法 点云配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插管数量对消声器声学及空气动力性能影响分析
2
作者 何文强 邓稼源 +1 位作者 章桥新 余金桂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7-261,共5页
为探究内插管数量对应急电源车柴油发电机排气消声器综合性能的影响,采用有限元仿真软件COMSOL,分别对5种不同数量内插管组合的多级膨胀腔抗性消声器的声学性能和空气动力性能进行数值模拟计算,获得消声器的声压级幅值云图、传递损失以... 为探究内插管数量对应急电源车柴油发电机排气消声器综合性能的影响,采用有限元仿真软件COMSOL,分别对5种不同数量内插管组合的多级膨胀腔抗性消声器的声学性能和空气动力性能进行数值模拟计算,获得消声器的声压级幅值云图、传递损失以及压力损失,分析不同数量内插管组合对多级膨胀腔抗性消声器传递损失和压力损失的影响,并将内插管数量组合2的消声器制成样机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内插管数量组合2的消声器在中低频段消声效果明显优于其他组合,并且随着腔室Ⅰ、腔室Ⅲ中内插管数量在一定范围内同时增大,抗性消声器在中高频段的传递损失逐渐增加,压力损失逐渐减小,可有效改善应急电源车排气消声器的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抗性消声器 内插管 传递损失 压力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案例式教学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吴超华 吴薇 +2 位作者 史晓亮 彭兆 凌鹤 《中国冶金教育》 2019年第5期1-2,共2页
为解决工程材料理论教学中内容抽象、知识点难以掌握等问题,对工程材料案例进行设计、收集,建立了基于主要教学内容的引入案例和强化案例。对传统教学和案例式教学进行效果评价:工程材料教学中引入工程案例,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和探索... 为解决工程材料理论教学中内容抽象、知识点难以掌握等问题,对工程材料案例进行设计、收集,建立了基于主要教学内容的引入案例和强化案例。对传统教学和案例式教学进行效果评价:工程材料教学中引入工程案例,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和探索材料知识的积极性,强化对工程材料重难点的掌握,奠定机械零部件选材理论基础,培养专业兴趣和构建工程材料专业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案例式教学 工程材料 铁碳相图 教学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变操作条件对PEMFC水淹的影响研究
4
作者 肖飞 陈涛 +1 位作者 兰洋 陈子瑜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0-107,共8页
为探究可变操作条件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水淹故障的影响,采用电压监测与电化学阻抗谱(EIS)动态测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多组水淹对照实验。然后,利用所提出的RL(RQ-RC)等效电路模型对EIS测量结果进行参数辨识,得到欧姆阻抗、传荷... 为探究可变操作条件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水淹故障的影响,采用电压监测与电化学阻抗谱(EIS)动态测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多组水淹对照实验。然后,利用所提出的RL(RQ-RC)等效电路模型对EIS测量结果进行参数辨识,得到欧姆阻抗、传荷阻抗和传质阻抗拟合值。最后,通过分析电压变化趋势和阻抗变化规律,研究不同操作条件对水淹故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传荷阻抗和传质阻抗随水淹程度的加剧而逐渐增大,其中传质阻抗的增幅更加显著;增加阴极化学计量比和出口背压可缓解水淹现象;电流密度越高越易造成严重水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水淹 电压 电化学阻抗谱 操作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铸造工程系统中的绿色设计与绿色制造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守仁 杨丽颖 +2 位作者 崔焕勇 李刚炎 高绍平 《山东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3期11-14,共4页
 利用绿色设计和绿色制造理念,论述了铸造业中的先进设计思路和现代制造观,探讨了绿色铸造业中的淡泊生产模式和可持续发展思想。
关键词 绿色设计 绿色制造 清洁生产 铸造工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包装工程实践教学的探索与改革 被引量:5
6
作者 周斌 郑银环 +3 位作者 卢杰 陈雷 李军锋 胡晓平 《时代汽车》 2019年第15期82-84,117,共4页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新工科”对实践教学改革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从包装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现实意义出发,探索包装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构建面向“新工科”的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和...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新工科”对实践教学改革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从包装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现实意义出发,探索包装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构建面向“新工科”的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平台,优化实践教学内容,改革实践教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装工程 新工科 实践教学 创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需求工程的城市客车信息集成控制系统需求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肖佩 李东 胡剑 《公路与汽运》 2008年第5期1-4,共4页
需求工程能系统地描述待开发系统及其行为特征和相关约束。文中将需求工程运用于城市客车信息集成控制系统的需求分析,采用UML和需求矩阵进行系统建模与求解。
关键词 汽车 客车 需求分析 嵌入式系统 UM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筒辊磨故障信息探测的工程方法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元生 黄之初 《建材技术与应用》 2006年第1期17-18,共2页
为了保障筒辊磨安全、可靠和无故障地运行,必须对其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基于筒辊磨本身的固有特性及运行过程中产生的二次现象,检测系统选择了温度、位移、振动、压力4种传感器进行信号测试。介绍了传感器的选配原则和技术要求。
关键词 筒辊磨 二次现象 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式紊流搅拌机多相流场及混合性能 被引量:2
9
作者 陈作炳 付云 +1 位作者 艾佳 卢怀旭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78-684,共7页
为研究液体与固体颗粒在大容积立式搅拌机中的混合特性,建立了转轴与转筒耦合运动形式的双轴立式搅拌机和单轴立式搅拌机模型,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仿真软件Fluent中的双欧拉模型和RNG k-ε湍流模型,以污泥和铁尾矿颗粒作为混合介质,分别... 为研究液体与固体颗粒在大容积立式搅拌机中的混合特性,建立了转轴与转筒耦合运动形式的双轴立式搅拌机和单轴立式搅拌机模型,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仿真软件Fluent中的双欧拉模型和RNG k-ε湍流模型,以污泥和铁尾矿颗粒作为混合介质,分别模拟2种搅拌机内部物料的混合过程,对流体流动特性以及固相颗粒体积分布规律进行分析,并对比分析了双轴搅拌和单轴搅拌对液固两相混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工况下,2种搅拌机内的流场特性差异较大,双轴搅拌机内流体的紊流效果明显强于单轴搅拌机;固相颗粒在单轴搅拌机内从上到下呈阶梯状分布,而在双轴搅拌机内各处均匀分布;结合示踪剂扩散时间可得出,双轴搅拌机单位体积混合能耗远小于单轴搅拌机,所以双轴搅拌机的搅拌混合效果以及混合效率优于单轴搅拌机.研究结果可为大容积搅拌混合设备的设计与优化提供重要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机 液固两相流 双轴旋转 搅拌混合 数值分析 混合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迁移学习与GRU神经网络结合的锂电池SOH估计 被引量:2
10
作者 莫易敏 余自豪 +2 位作者 叶鹏 范文健 林阳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3-239,共7页
为解决退役电池梯次利用过程中单体剩余使用寿命估计困难、测试流程复杂与能耗高等问题,提出迁移学习与GRU网络结合的锂离子电池健康状态估计方法;设计的基础模型结构为输入层+GRU层+全连接层+输出层;根据健康因子的得分,选择训练基础... 为解决退役电池梯次利用过程中单体剩余使用寿命估计困难、测试流程复杂与能耗高等问题,提出迁移学习与GRU网络结合的锂离子电池健康状态估计方法;设计的基础模型结构为输入层+GRU层+全连接层+输出层;根据健康因子的得分,选择训练基础模型的数据集、划分电池相似度等级并制定对应的迁移学习策略。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模型相比,分别使用数据集的前40%与前25%训练得到的基础模型与迁移学习模型,两者的精度分别最大提高42.48%与95.28%,而预测稳定性分别最大提高55.38%与93.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迁移学习 锂电池 门控循环单元神经网络 健康状态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EEMD-MPE-IMPROVED WTD的爆炸振动信号噪声抑制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童晓玲 曾斐宇 +1 位作者 江轲 梁磊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4-192,共9页
光纤分布式声传感(distributed acoustic sensing,DAS)系统因其灵敏度高、抗电磁干扰和分布式远距离传感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微震监测和震源定位等领域。通过DAS系统采集爆炸产生的振动信号,并利用信号的到时信息进行爆源定位。但由于爆... 光纤分布式声传感(distributed acoustic sensing,DAS)系统因其灵敏度高、抗电磁干扰和分布式远距离传感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微震监测和震源定位等领域。通过DAS系统采集爆炸产生的振动信号,并利用信号的到时信息进行爆源定位。但由于爆炸试验现场的噪声干扰,信号和噪声混叠,到时算法求得的到时信息误差较大,影响定位精度,因此需要对信号进行去噪处理。鉴于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方法处理爆炸振动信号时有效信息的严重损失,提出了一种基于互补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omplementary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CEEMD)、多尺度互变熵(multiscale permutation entropy,MPE)和改进的小波阈值去噪(wavelet threshold denoising,WTD)的融合降噪方法,对DAS系统采集的信号进行去噪。它与EEMD-MPE、CEEMD-MPE和CEEMD-MPE-WTD方法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将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提高到25.95 dB,明显高于其他方法。用去噪后的信号来定位信号源,误差在5米以内。而且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去除环境噪声和仪器的高频噪声,同时保留了爆炸振动信号的主导频率能量。结果表明,该方法适用于爆炸振动信号的去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爆破 振动信号 去噪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角形排列波浪锥柱绕流流动特性数值分析
12
作者 邹琳 吴伟男 +2 位作者 王家辉 郑云龙 徐汉斌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4-231,共8页
采用大涡模拟方法,分析了亚临界雷诺数为3 900时三角形排列波浪锥柱的横流向间距比和顺流向间距比对其升阻力特性、尾流干涉效应及三维流动结构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上游2个波浪锥柱的升阻力特性受下游波浪锥柱影响较小,下游波浪锥柱处于... 采用大涡模拟方法,分析了亚临界雷诺数为3 900时三角形排列波浪锥柱的横流向间距比和顺流向间距比对其升阻力特性、尾流干涉效应及三维流动结构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上游2个波浪锥柱的升阻力特性受下游波浪锥柱影响较小,下游波浪锥柱处于上游双波浪锥柱尾流中,其升阻力特性受横流向间距比和顺流向间距比影响更为显著.3个波浪锥柱间的流动状态可分为邻近干扰、漩涡撞击和涡相互作用状态.在漩涡撞击状态下,上游波浪锥柱尾涡得以发展充分,周期性撞击在下游波浪锥柱表面,从而产生较大的脉动升力.横流向间距比、顺流向间距比分别为3和6时,下游波浪锥柱脉动升力系数较单直圆柱提升了20.9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浪锥柱 三角形排列 大涡模拟 流动结构 振动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常吸吹气作用下波浪圆柱主动减阻机制
13
作者 邹琳 张毓辰 +2 位作者 左红成 苗亚博 徐汉斌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1-89,共9页
针对圆柱绕流减阻抑振问题,对波浪圆柱采用定常吸吹气主动控制手段,在雷诺数Re=3000情况下,利用大涡模拟数值方法,研究吸吹气方式、方位角(吹吸气装置与来流反方向夹角)、动量系数对波浪圆柱的升阻力特性、时均压力、速度分布、近尾迹... 针对圆柱绕流减阻抑振问题,对波浪圆柱采用定常吸吹气主动控制手段,在雷诺数Re=3000情况下,利用大涡模拟数值方法,研究吸吹气方式、方位角(吹吸气装置与来流反方向夹角)、动量系数对波浪圆柱的升阻力特性、时均压力、速度分布、近尾迹流动结构发展及其减阻抑振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定常吸气控制比吹气控制对波浪圆柱减阻抑振效果更好;定常吸气方位角位于迎风面时波浪圆柱的升阻力系数随动量系数的增大而减小,位于背风面时则呈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趋势,这主要归因于定常吸气通过吸收低速度流体延缓流动分离,削弱了尾流的顺流向雷诺应力和横流向雷诺应力,降低了柱体前后表面的压差,波浪圆柱的近尾迹宽度在横向上显著变窄;在适当的吸气动量系数及方位角工况下,Saddle截面近尾迹回流区基本被消除,下游出现“带状涡”,升阻力波动得到了显著控制,平均阻力系数较未受控制波浪圆柱减少83.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浪圆柱 定常吸吹气 大涡模拟 减阻 抑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轻量化多尺度下采样网络的红外图像非均匀性校正算法
14
作者 牟新刚 朱太龙 周晓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01-509,共9页
红外成像系统常由于探测单元的非均匀性导致成像结果出现条纹噪声。基于深度学习的红外图像非均匀校正算法为取得较好的校正结果,通常采用复杂度高的网络结构,导致计算量庞大。本文提出了一种轻量化网络的红外图像非均匀校正算法,并针对... 红外成像系统常由于探测单元的非均匀性导致成像结果出现条纹噪声。基于深度学习的红外图像非均匀校正算法为取得较好的校正结果,通常采用复杂度高的网络结构,导致计算量庞大。本文提出了一种轻量化网络的红外图像非均匀校正算法,并针对Unet网络的编码过程设计了一种轻量化多尺度下采样模块(Lightweight Multi-scale Downsampling Module,LMDM)。LMDM通过像素拆分和通道重构实现特征图下采样,利用多个串联的深度可分离卷积(Depth-wise Separable Convolution,DSC)实现多尺度特征提取。此外,该算法引入轻量化通道注意力机制用于调整特征权重,实现更好的上下文信息融合。实验结果表明,与对比算法相比,本文提出的算法在保证校正图像纹理清晰、细节丰富和边缘锐利的前提下,内存占用降低70%以上,红外图像处理速度提升24%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图像 非均匀性校正 深度学习 轻量化 多尺度特征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临界雷诺数下串列双波浪锥柱绕流数值模拟
15
作者 邹琳 吴伟男 +2 位作者 刘健 柳迪伟 王家辉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06-715,共10页
针对风力俘能结构布局问题,基于大涡模拟(LES)方法,在亚临界雷诺数下(Re=3900)研究有限长串列双波浪锥柱的升阻力特性及其流动结构随间距比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由于上游波浪锥柱的影响,下游波浪锥柱的脉动升力系数大幅增大,当间距比为... 针对风力俘能结构布局问题,基于大涡模拟(LES)方法,在亚临界雷诺数下(Re=3900)研究有限长串列双波浪锥柱的升阻力特性及其流动结构随间距比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由于上游波浪锥柱的影响,下游波浪锥柱的脉动升力系数大幅增大,当间距比为3时,表面时均压力系数分布形式呈反向分布;随间距比增加,上游波浪锥柱尾流充分发展,并产生大量肋状涡撞击在下游波浪锥柱表面,下游波浪锥柱产生大的脉动升力,相较于单直圆柱提升约15.3倍,阻力系数降低约0.172。所得结果可为风力俘能结构布局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列双波浪锥柱 间距比 升阻力特性 流动结构 大涡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机多轴联动插补算法的研究与优化
16
作者 吴飞 王梦辉 李亦能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5-92,共8页
针对3D打印过程中,打印机多轴联动插补算法计算效率低的问题和Bresenham算法在3D打印运动控制中的不足,在现有算法基础之上提出阶跃式Bresenham算法、速度自适应算法,分别完成喷嘴的成型扫描运动和浆料的挤出运动.采用两种算法相结合的... 针对3D打印过程中,打印机多轴联动插补算法计算效率低的问题和Bresenham算法在3D打印运动控制中的不足,在现有算法基础之上提出阶跃式Bresenham算法、速度自适应算法,分别完成喷嘴的成型扫描运动和浆料的挤出运动.采用两种算法相结合的方式控制3D打印机多轴联动,从而提高3D打印机的插补速度.同时分析了该控制方式在微控制器中的实现流程,并将其移植于微控制器中.本研究设计了直线插补仿真试验和不同算法的3D打印试验,证明了该控制方式在打印精度不变的前提下能够提高打印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多轴联动 阶跃式Bresenham算法 速度自适应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v5的复杂环境下小目标弹孔识别
17
作者 吴飞 李纶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6-304,共9页
为实现能够在不同光照、阴影遮挡、弹孔重叠等复杂环境下对靶面弹孔的高效精准地识别,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v5的实例分割算法。模型以YOLOv5主干网络为基础,融合了含有ASPP模块的分割解码器,实现对弹孔小目标的实例分割;对目标检测端输... 为实现能够在不同光照、阴影遮挡、弹孔重叠等复杂环境下对靶面弹孔的高效精准地识别,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v5的实例分割算法。模型以YOLOv5主干网络为基础,融合了含有ASPP模块的分割解码器,实现对弹孔小目标的实例分割;对目标检测端输出参数进行解耦,降低回归参数与类别概率的耦合影响,提高识别精度;调整模型的输出尺度,删减预测大目标的特征层,增加融合低层信息的极小目标预测层,以此提升检测召回率与精确率。对于经过数据集训练后的模型,在测试集下的检测精度达到92.42%,检测速度达到25.15帧/s。与原网络YOLOv5、Mask RCNN、Deeplabv3+等网络的对比试验表明,所提模型在复杂环境下具有较高的检测精度与检测速度,满足实际训练中的精确性与实时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实例分割 YOLOv5 弹孔识别 复杂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SA和双稳随机共振的车削颤振微弱特征提取
18
作者 吴飞 栾天宇 农皓业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4-141,共8页
围绕车削颤振激发过程,针对车削颤振过渡阶段特征微弱且存在噪声和转频干扰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麻雀优化算法(sparrow search algorithm, SSA)和双稳随机共振(bistable stochastic resonance, BSR)系统的车削颤振微弱特征提取方法。该... 围绕车削颤振激发过程,针对车削颤振过渡阶段特征微弱且存在噪声和转频干扰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麻雀优化算法(sparrow search algorithm, SSA)和双稳随机共振(bistable stochastic resonance, BSR)系统的车削颤振微弱特征提取方法。该方法利用SSA优良的寻优特性,以信噪比作为优化指标确定最佳BSR系统参数,用优化后的参数对车削颤振信号进行滤波处理,提取颤振特征频率。仿真试验表明SSA-BSR方法可以实现对强噪声背景下微弱特征信号的提取与增强,同时兼顾寻优速度快和获得全局最优解概率高的优点。开展车削颤振检测试验,颤振激发过程的加速度信号图谱分析结果验证了车削颤振特征频率幅值与颤振激发程度之间的相关性;不同模型在车削颤振过渡阶段特征提取的对比结果验证了SSA-BSR模型的有效性和优越性,并且能够满足车削颤振检测对实时性的要求,实现在进入剧烈颤振阶段前发出预警,为量化车削颤振和车削颤振在线监测提供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削颤振 随机共振 麻雀优化算法(SSA) 信号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EAM理念下“交通运输安全”课程案例教学模式构建
19
作者 王磊 轩慧慧 +1 位作者 李亦涵 刘贤举 《航海教育研究》 2024年第3期51-56,共6页
以交通运输专业核心课程“交通运输安全”为载体,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跨学科、多领域相融合属性,构建STEAM理念下的课程案例教学模式。在深入挖掘STEAM理论内涵基础上,设计“交通运输安全”课程案例库架构,探讨STEAM理念与“交通运输安... 以交通运输专业核心课程“交通运输安全”为载体,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跨学科、多领域相融合属性,构建STEAM理念下的课程案例教学模式。在深入挖掘STEAM理论内涵基础上,设计“交通运输安全”课程案例库架构,探讨STEAM理念与“交通运输安全”课程案例教学的融合路径;选取“交通运输安全”课程案例库架构中的某一具体案例,分析融入STEAM理念的案例教学具体实践过程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AM理念 “交通运输安全”课程 案例库架构 案例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v5s的烟梗物料目标检测算法
20
作者 吕佳铭 张峰 罗亚波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438-2446,共9页
在烟草生产线中烟梗输送下落过程中,存在背景信息干扰、目标数量多且形状不一、目标堆叠、下落速度过快等问题,传统图像处理算法难以解决.提出基于改进YOLOv5s的烟梗物料目标检测算法.对YOLOv5s网络的骨干和头部进行优化改进,显著提高... 在烟草生产线中烟梗输送下落过程中,存在背景信息干扰、目标数量多且形状不一、目标堆叠、下落速度过快等问题,传统图像处理算法难以解决.提出基于改进YOLOv5s的烟梗物料目标检测算法.对YOLOv5s网络的骨干和头部进行优化改进,显著提高检测精度,大幅缩小模型大小;将骨干网络优化为RepViT-m1结构,以提高信息提取的效率;采用重参数化技术,以更好地捕捉目标的特征,提高检测的精确性;引入基于注意力机制的目标检测头Dynamic Head,使模型更专注于潜在的目标区域,进一步提高检测精度.实验结果表明:在自建的烟梗数据集上,相较于原YOLOv5s模型,改进YOLOv5s模型的m AP@0.50为96.1%,提高了5.8个百分点;mAP@0.50∶0.95为94.7%,提高了5.7个百分点;模型大小为12.1 MB,减少了12.3%.模型可以为实时监控系统提供可靠且精确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检测 YOLOv5s 烟梗检测 RepViT 重参数化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