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7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方医学院校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路径优化 被引量:1
1
作者 涂剑 周志刚 《华夏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198-202,共5页
深化地方医学院校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研究生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地方医学院校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存在意识较弱、师资单薄和实践不足等问题。优化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路径可充... 深化地方医学院校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研究生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地方医学院校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存在意识较弱、师资单薄和实践不足等问题。优化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路径可充分结合研究生培养目标,帮助研究生树立正确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导师队伍建设,鼓励与医院联动,促进校企合作,合理运营基地资源,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完善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体系,以创新创业竞赛为抓手,构建创新创业竞赛体系,以促进研究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医学院校 研究生教育 创新创业能力 路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企联合培养社会药房“药学服务”人才探析 被引量:6
2
作者 阳素娥 肖湘君 +3 位作者 曾建红 黄月圆 陈旭 叶巧群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1期68-70,共3页
随着我国地方经济发展进程的加快,高等医药院校结合自身的特点如何顺应时代发展,科学定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医药院校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点。本文对新形势下药学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校企联合培养社会药房"药学服务&qu... 随着我国地方经济发展进程的加快,高等医药院校结合自身的特点如何顺应时代发展,科学定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医药院校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点。本文对新形势下药学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校企联合培养社会药房"药学服务"人才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学人才 校企培养 社会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海南风吹楠总皂苷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3
作者 徐坚旺 韦霄 +1 位作者 唐健民 邹蓉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8-37,共10页
本研究以不同生长阶段的海南风吹楠(成年树、幼树、幼苗)整株为试验材料,采用超声辅助提取法,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相结合,研究了海南风吹楠总皂苷的最佳提取工艺,并且通过测定DPPH自由基(DPPH·)、羟自由基(·OH)、超氧阴离... 本研究以不同生长阶段的海南风吹楠(成年树、幼树、幼苗)整株为试验材料,采用超声辅助提取法,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相结合,研究了海南风吹楠总皂苷的最佳提取工艺,并且通过测定DPPH自由基(DPPH·)、羟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清除率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1)海南风吹楠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68.6/(g/mL),乙醇浓度69.8%,提取温度54.4℃,提取时间18.7 min。(2)与幼树和幼苗相比,成年树整体总皂苷含量较高,为7.213%~19.974%;其中,种壳的总皂苷含量最高,为19.974%。其次为幼苗,整体的总皂苷含量为8.182%~18.153%,其中,根皮总皂苷含量较高,为18.153%。幼树整体的总皂苷含量较低,为6.516%~15.678%,其中,枝皮的总皂苷含量最高,为15.678%。(3)成年树的树干皮总皂苷DPPH·清除能力较强,叶片总皂苷的·OH、O_(2)^(-)·清除能力较好。综上,海南风吹楠总皂苷含量较高,抗氧化活性突出,表明其药用价值的开发潜力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风吹楠 总皂苷 响应面法 抗氧化活性 超声辅助提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翻转课堂教学法在药学《物理化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刘汉甫 蒋彩娜 +1 位作者 李芳耀 马献力 《华夏医学》 CAS 2016年第5期105-107,共3页
物理化学是药学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物理化学作为一门逻辑推理性、实验操作性都很强的课程是高校药学或药物制剂专业课程改革的先行者和奠基者。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教师既要使学生掌握基本原理,又要引导学生进行技能提升... 物理化学是药学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物理化学作为一门逻辑推理性、实验操作性都很强的课程是高校药学或药物制剂专业课程改革的先行者和奠基者。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教师既要使学生掌握基本原理,又要引导学生进行技能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存在一定的难度。所以,物理化学教学质量的高低和学生学习效果影响着其他专业学科的教学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翻转课堂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学生“实习与就业相结合”模式探讨 被引量:8
5
作者 肖湘君 韦玉先 《华夏医学》 CAS 2006年第3期562-564,共3页
关键词 大学生 实习 就业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学专业物理化学教学改革探讨 被引量:2
6
作者 辛懋 刘汉甫 +2 位作者 蒋彩娜 李芳耀 马献力 《华夏医学》 CAS 2019年第5期128-129,共2页
物理化学是化学学科的理论基础,是以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手段为基础,借助数学方法来研究化学反应规律的学科。该课程将丰富的化学体系作为研究对象,从化学现象与物理现象的内在联系入手,运用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与实验技术,探知化学体... 物理化学是化学学科的理论基础,是以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手段为基础,借助数学方法来研究化学反应规律的学科。该课程将丰富的化学体系作为研究对象,从化学现象与物理现象的内在联系入手,运用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与实验技术,探知化学体系中存在的最普遍、最基本的规律和理论,是中药学体系中尤为重要的理论基础[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学 物理化学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林市郊区农村家庭储备药情况调查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黄月圆 龙亮 《华夏医学》 CAS 2006年第6期1226-1227,共2页
关键词 家庭储备药 农村 用药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地方高等医药院校药学类专业实践教学创新体系的思考 被引量:9
8
作者 徐勤 唐爱莲 +1 位作者 秦雪莲 杨新平 《西北医学教育》 2009年第2期216-218,共3页
对桂林医学院实施实践教学改革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按照21世纪药学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结合桂林医学院药学教育的实际情况,以实验教学为主线,提出从实验室管理模式、实验教学课程体系、实验教学内容与方法、社会... 对桂林医学院实施实践教学改革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按照21世纪药学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结合桂林医学院药学教育的实际情况,以实验教学为主线,提出从实验室管理模式、实验教学课程体系、实验教学内容与方法、社会实践教学基地等环节入手,构建我校药学类专业实践教学创新体系的改革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学类专业 实践教学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初步探索 被引量:2
9
作者 蒋彩娜 冯启柱 +2 位作者 白春凤 兰丽英 李芳耀 《华夏医学》 CAS 2017年第3期147-149,共3页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原动力。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原动力。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能力 药学专业 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生药学”课程教学改革 被引量:1
10
作者 曾建红 陈旭 +2 位作者 王晓华 杜泽乡 彭慧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第9期129-130,共2页
建构主义理论对高校的教育改革影响很大,因为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教育体系冲破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因此通过建构主义模式的理论优势,总结了"生药学"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些成功经验,旨在为提高生药学的教学质量... 建构主义理论对高校的教育改革影响很大,因为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教育体系冲破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因此通过建构主义模式的理论优势,总结了"生药学"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些成功经验,旨在为提高生药学的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构主义理论 课程改革 生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学毕业生就业情况调研报告 被引量:7
11
作者 龙亮 《华夏医学》 CAS 2007年第3期581-582,共2页
关键词 药学 就业 毕业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藻促进皮肤伤口愈合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王若澜 段小群 《华夏医学》 2025年第1期9-15,共7页
螺旋藻是一种蓝绿色微藻,因其富含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如可溶性膳食纤维、多不饱和脂肪酸、优质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多糖及人体必需氨基酸,所以近年来备受关注,并广泛应用于膳食补充领域。随着对螺旋藻药理作用的深入研究,发现其在促进... 螺旋藻是一种蓝绿色微藻,因其富含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如可溶性膳食纤维、多不饱和脂肪酸、优质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多糖及人体必需氨基酸,所以近年来备受关注,并广泛应用于膳食补充领域。随着对螺旋藻药理作用的深入研究,发现其在促进伤口愈合方面具有显著的潜力,通过其抗菌、抗炎、抗氧化等多重机制,有效促进细胞增殖、供氧等过程,从而加速伤口愈合。此外,螺旋藻与新型材料及疗法结合的应用,展示出更为显著的治疗效果。本文对螺旋藻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探讨其作为天然多功能资源在该领域的应用潜力及研究前景,强调螺旋藻在促进伤口愈合及提升健康质量中的重要价值,以期为螺旋藻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藻 皮肤伤口愈合 药理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双胍诱导结直肠癌细胞发生铜死亡及其机制
13
作者 梁慧慧 唐科 谭亲友 《华夏医学》 2025年第1期28-36,共9页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诱导结直肠癌(CRC)细胞铜死亡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CRC细胞系(SW480、HT29),通过CCK8检测CRC细胞经不同浓度的Met分别干预24、48、72 h后的细胞活力;平板克隆实验检测Met对CRC细胞的增殖能力;Transwell检测Met对...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诱导结直肠癌(CRC)细胞铜死亡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CRC细胞系(SW480、HT29),通过CCK8检测CRC细胞经不同浓度的Met分别干预24、48、72 h后的细胞活力;平板克隆实验检测Met对CRC细胞的增殖能力;Transwell检测Met对CRC细胞的迁移能力;倒置显微镜下分别观察低、中、高剂量的Met对CRC细胞形态的影响;Met联合铜死亡抑制剂对CRC细胞增殖的影响;qRT-PCR以及蛋白免疫质印迹分别从基因水平及蛋白水平上检测Met对CRC细胞中铁氧还蛋白1(FDX1)、二氢脂酰胺S-乙酰转移酶(DLAT)和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影响。结果随着Met浓度的增加,CRC细胞活力呈浓度以及时间依赖性下降,而加入铜死亡抑制剂能部分逆转Met对CRC细胞活力的抑制作用;Met显著抑制CRC细胞的增殖能力和迁移能力且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以上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倍镜下观察到CRC细胞形态发生明显改变;Met在基因和蛋白水平均可显著抑制FDX1与DLAT的表达,促进HSP70的表达(P<0.05)。结论Met可以通过调控FDXI/DLAT通路诱导CRC细胞铜死亡,进而发挥抗CRC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双胍 结直肠癌 铜死亡 FDX1 DLA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学生毕业论文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彭慧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55-57,共3页
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写作是极其重要的教学环节,它不仅是对学生大学4年学业成果的系统检验,也是对高校教学质量的综合评价。本文针对我院2007届药学专业本科生274篇毕业论文的评审,对毕业论文中普遍存在的带有倾向性的问题进行了评议,... 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写作是极其重要的教学环节,它不仅是对学生大学4年学业成果的系统检验,也是对高校教学质量的综合评价。本文针对我院2007届药学专业本科生274篇毕业论文的评审,对毕业论文中普遍存在的带有倾向性的问题进行了评议,分析了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若干建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学生 毕业论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药学基础化学教学方法 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15
作者 顾生玖 朱开梅 +1 位作者 韦玉先 冯冬梅 《华夏医学》 2003年第6期886-887,共2页
关键词 教学改革 药学基础化学 学生能力 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M2457经YTHDF1/EIF3C抑制Huh-7肝癌细胞增殖
16
作者 庄家敏 赵培培 +4 位作者 杨媛媛 周雨佳 刘栩 SREANG Lyly 涂剑 《华夏医学》 2025年第1期22-27,共6页
目的探究甲基转移酶3(METTL3)抑制剂STM2457对Huh-7人肝癌细胞增殖能力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经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分析METTL3、YTH N^(6)-甲基腺苷RNA结合蛋白1(YTHDF1)、真核起始因子3(EIF3C)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肝癌组... 目的探究甲基转移酶3(METTL3)抑制剂STM2457对Huh-7人肝癌细胞增殖能力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经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分析METTL3、YTH N^(6)-甲基腺苷RNA结合蛋白1(YTHDF1)、真核起始因子3(EIF3C)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肝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体外培养Huh-7细胞,先运用CCK8检测不同浓度的STM2457对于Huh-7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再通过RT-qPCR检测STM2457对Huh-7细胞中METTL3、YTHDF1、EIF3C、PCNA mRNA表达的影响,进一步通过转染METTL3 siRNA处理后,RT-qPCR检测对Huh-7中METTL3、YTHDF1、EIF3C、PCNA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相较于癌旁组织,肝癌组织中增殖标志物PCNA表达显著增强的同时,METTL3、YTHDF1、EIF3C的表达也显著增强;STM2457可显著抑制Huh-7细胞的增殖能力(P<0.01),靶向抑制METTL3表达的同时,还可下调YTHDF1、EIF3C、PCNA的表达;METTL3 siRNA下调METTL3表达的同时,还可同步下调YTHDF1、EIF3C、PCNA的表达。结论STM2457可靶向抑制METTL3的表达,下调YTHDF1、EIF3C、PCNA,进而抑制Huh-7肝癌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M2457 甲基转移酶3 YTH N^(6)-甲基腺苷RNA结合蛋白1 真核起始因子3 肝癌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147在肝脏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周晓逢 杨明辉 +3 位作者 刘栩 王秋霜 PHOEURM Nakhim 涂剑 《华夏医学》 2025年第2期18-23,共6页
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分化簇147(CD147)位于染色体19p13.3,是一种由BASIGIN基因编码的高度糖基化的跨膜糖蛋白,在涉及肝炎、肝纤维化/硬化以及肝癌等的疾病进程中均发挥重要作用。CD147在肝炎中被检测到高表达,主要通过Akt/mTOR、IL-1β... 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分化簇147(CD147)位于染色体19p13.3,是一种由BASIGIN基因编码的高度糖基化的跨膜糖蛋白,在涉及肝炎、肝纤维化/硬化以及肝癌等的疾病进程中均发挥重要作用。CD147在肝炎中被检测到高表达,主要通过Akt/mTOR、IL-1β和IL-6等,促进炎症反应;在肝纤维化/硬化中,高表达CD147可促进糖酵解,进而支持肝星状细胞(HSC)活化;CD147在肝癌生长、侵袭转移和血管生成中具有推动作用,并与Warburg效应相关,从而影响癌症的进程和预后。CD147与肝脏疾病密切相关,有望成为新的治疗靶点和诊断标志物。本文主要综述CD147在肝脏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147 肝炎 肝纤维化/硬化 肝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下我国两面针潜在适生区预测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志远 钟明利 +2 位作者 李波 张可锋 曹后康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6期7-13,共7页
目的预测分析气候变化下广西特色药用植物两面针在我国的潜在适生区,为两面针的生态保育和人工栽培提供参考。方法结合49条两面针在我国的地理分布信息、19个环境因子和最大熵(MaxEnt)模型,构建物种分布模型,预测分析当前和未来气候变... 目的预测分析气候变化下广西特色药用植物两面针在我国的潜在适生区,为两面针的生态保育和人工栽培提供参考。方法结合49条两面针在我国的地理分布信息、19个环境因子和最大熵(MaxEnt)模型,构建物种分布模型,预测分析当前和未来气候变化下两面针在我国的潜在适生区。结果当前气候情景下,两面针在我国的潜在适生区主要取决于4个环境因子:最冷季度降水量(Bio19)、最暖季度降水量(Bio18)、最干季度降水量(Bio17)、年平均气温(Bio1);未来气候情景下,两面针高适生区质心主要向东北和西北方向迁移,迁移距离范围为13.63~153.95km;两面针在未来气候情景下稳定不变的高适生区与当前相比将减少至21.68%左右,且主要分布在广西西南地区,这些稳定不变区域可作为两面针半人工种植的首选地区。结论本研究结果有助于为制定两面针合理的生态保育和人工栽培策略提供科学依据,以减少未来气候变化对两面针种群传播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面针 气候变化 最大熵 潜在适生区 预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rf2靶点及线粒体质量控制系统研究姜三七挥发油对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羽 刘新燕 徐勤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8期1047-1054,共8页
目的研究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E2-related factor 2,Nrf2)靶点及线粒体质量控制系统调控姜三七挥发油(essential oil from Stahlianthus involucratus rhizomes,EOSIR)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 目的研究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E2-related factor 2,Nrf2)靶点及线粒体质量控制系统调控姜三七挥发油(essential oil from Stahlianthus involucratus rhizomes,EOSIR)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ox-LDL)诱导HUVECs建立细胞损伤模型,siRNA转染沉默Nrf2因子的表达,将培养好的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EOSIR组、转染组、转染阴性对照组,利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blot)及定量即时聚合酶链锁反应(quantitative real 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检测Nrf2及其下游因子的蛋白及mRNA的表达;Griess法检测一氧化氮含量;酶联免疫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分析人内皮素(endothelin 1,ET-1)、人前列环素(prostacyclin,PGI2)的含量;线粒体质量检测实验中将细胞分为空白组、ox-LDL诱导组、低剂量EOSIR组、中剂量EOSIR组、高剂量EOSIR组、阿司匹林阳性对照组,透射电镜观察HUVECs线粒体形态;Western-blot检测线粒体融合蛋白1(mitofusin 1,Mfn1)、线粒体融合蛋白2(mitofusin 1,Mfn2)、线粒体动力相关蛋白(dynamin-related protein 1,Drp1)、线粒体内膜融合蛋白(optic atrophy 1,Opa1)、线粒体转录因子A(mitochondrial transcription factor A,TFAM)、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coactivator-1α,PGC-1α)及轻链3A/B蛋白(LC3A/B)、泛素结合蛋白(p62)表达。结果EOSIR组的Nrf2及其下游因子的表达水平、NO、PGI2的含量较模型组均显著升高,ET-1水平较模型组相比显著降低,转染沉默Nrf2后,EOSIR对上述指标的改善作用被抑制;透射电镜观察线粒体形态,EOSIR干预组自噬小体数量较模型组明显减少,线粒体形态恢复正常,同时,EOSIR组显著改善了ox-LDL引起的线粒体相关蛋白表达的变化(P<0.05)。结论EOSIR可能通过激活Nrf2靶点及调控线粒体质量控制系统发挥对ox-LDL诱导的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氧化应激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Nrf2信号通路 线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F-1α在肿瘤生物学功能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唐炜 田牧召 +1 位作者 王娟 陈旭 《华夏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34-40,共7页
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癌症进展中是一个关键的转录因子,同时也是癌症靶向治疗的一个重要指标。HIF-1α的活性取决于氧气的存在与否。在有氧环境中,HIF-1α被完全失活并通过泛素蛋白酶体途径降解。相反,在缺氧环境中,它进入细胞... 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癌症进展中是一个关键的转录因子,同时也是癌症靶向治疗的一个重要指标。HIF-1α的活性取决于氧气的存在与否。在有氧环境中,HIF-1α被完全失活并通过泛素蛋白酶体途径降解。相反,在缺氧环境中,它进入细胞核积累,随后上调多个与癌症进展相关的基因。HIF-1α在各类肿瘤组织中均高度表达,过表达的HIF-1α及其下游基因通过血管拟态、糖酵解、侵袭迁移、免疫逃逸以及肿瘤耐药性等多种机制支持癌症进展。通过靶向HIF-1α及其下游信号分子可以控制癌症的进展,故调控HIF-1α基因的mRNA和蛋白水平成为抑制癌症的新途径。鉴于HIF-1α以及相关通路调节因子的靶向治疗可能成为多种恶性肿瘤新的治疗手段,本文就HIF-1α在肿瘤生物学功能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F-1Α 肿瘤 生物学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