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普通高校“课外体育活动预约平台”设计与应用研究——以常熟理工学院为例 |
浦义俊
东芬
吕彦
|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
2025 |
0 |
|
2
|
应用型本科院校辅导员职业发展的困境及对策——以常熟理工学院为例 |
刘娴
|
《中国就业》
|
2024 |
0 |
|
3
|
以专业化志愿服务促进大学生就业——以常熟理工学院智能电梯产业学院为例 |
孟艳
任勇
|
《中国就业》
|
2024 |
0 |
|
4
|
智慧校园建设背景下对“电子政务”课程教学资源拓展的思考——以常熟理工学院为例 |
宋君
段新冉
曹春艳
钱佳敏
|
《改革与开放》
|
2017 |
2
|
|
5
|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05-2010年基金论文统计分析 |
张保军
|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
2011 |
4
|
|
6
|
常熟理工学院学分制实践研究 |
高强
|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
2008 |
0 |
|
7
|
建设应用技术大学的战略思考——基于常熟理工学院的办学探索 |
张庆奎
|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
2014 |
7
|
|
8
|
基于现代产业学院的智慧教室建设探索——以常熟理工学院人工智能技术学院为例 |
牛国锋
龚声蓉
钱振江
郑金龙
朱苗苗
|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
2023 |
8
|
|
9
|
10年来大学生阅读情况的比较与走向——以常熟理工学院为例 |
涂海青
|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6
|
|
10
|
基于新建本科院校的品牌大学内涵建设——以常熟理工学院为例 |
顾永安
|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
2009 |
16
|
|
11
|
试论学报在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中的作用——以常熟理工学院为例 |
张海芸
张保军
韩廷俊
赵春
|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
2011 |
3
|
|
12
|
地方高校图书馆服务地方的优势、障碍与对策研究——以常熟理工学院为例 |
朱原谅
张幼良
|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
2009 |
5
|
|
13
|
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机考实践与研究——以常熟理工学院大学英语机考为例 |
张霞
张捷
戴毓庭
|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
2012 |
4
|
|
14
|
应用型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转型探索——以常熟理工学院为例 |
徐志坚
董岗彪
吕玉
李智军
|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
2016 |
2
|
|
15
|
“反思实践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初探——基于常熟理工学院学前教育专业的探索 |
张斌
|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
2013 |
5
|
|
16
|
新建本科院校特色发展战略的依据与重点选择——基于常熟理工学院的实践 |
顾永安
|
《当代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5
|
|
17
|
关于新建本科院校内涵建设的探索与思考——以常熟理工学院为例 |
傅大友
|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
2008 |
22
|
|
18
|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体育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构建刍议——以常熟理工学院为例 |
王庆贤
陈扬扬
|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
2011 |
5
|
|
19
|
校地互动视域下地方高校与地方文化协同发展研究——基于常熟理工学院和常熟市的调查 |
顾永安
|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
2013 |
19
|
|
20
|
新建本科高校图书馆读者借阅情况统计分析——以常熟理工学院为例 |
涂海青
孙金娟
|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
2012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