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DCE-MRI影像组学模型对乳腺NME病变诊断价值的研究
1
作者 李珍 刘磊 +1 位作者 仲海 王翠艳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2期46-51,共6页
目的 探讨结合机器学习早期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的影像组学模型在鉴别良恶性乳腺非肿块强化(NME)病变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行乳腺DCE-MRI检查并获得病理结果的NME病变患者242例,分为训练集163例、测试集55例,外部验证集24例。基... 目的 探讨结合机器学习早期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的影像组学模型在鉴别良恶性乳腺非肿块强化(NME)病变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行乳腺DCE-MRI检查并获得病理结果的NME病变患者242例,分为训练集163例、测试集55例,外部验证集24例。基于早期DCE-MRI序列的特征选择,采用支持向量机(SVM)建立组学预测模型;由2位放射科医师独立评估MRI特征,建立传统诊断模型,预测病灶的良恶性;运用测试集和外部验证集进行测试和外部验证。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组学模型与放射医师的诊断效能。结果 影像组学模型鉴别乳腺NME病变良恶性达到了与高年资放射医师[曲线下面积(AUC)=0.82, 95%CI 0.66, 0.89]相当的诊断水平[(AUC=0.82, 95%CI 0.67, 0.90);P=0.30],均优于低年资放射医师的评估结果(Z=2.63,P=0.01;Z=2.41,P=0.02),同时利用外部验证集进一步验证该模型的预测效能。结论 基于早期DCE-MRI组学模型可以有效地鉴别NME病变的良恶性,与高年资放射医师诊断水平相当,并优于低年资医师诊断水平,可以辅助低年资医师做出更佳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组学 磁共振成像 乳腺非肿块强化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医疗机构CT/MRI对比剂应用的统计分析
2
作者 韩士忠 徐隆基 +2 位作者 吴雅迪 张翼 王光彬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5期137-139,共3页
目的调研CT/MRI对比剂的应用现状,了解存在的问题,为合理规范使用对比剂提出合理建议。方法以调查问卷的方式选取山东省内313所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对比剂使用情况,问卷内容包括增强检查比率,对比剂使用权限以及不良反应率等问题。结果三... 目的调研CT/MRI对比剂的应用现状,了解存在的问题,为合理规范使用对比剂提出合理建议。方法以调查问卷的方式选取山东省内313所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对比剂使用情况,问卷内容包括增强检查比率,对比剂使用权限以及不良反应率等问题。结果三级甲等、三级乙等、二级医院的CT/MRI增强检查的强化率存在差异,随着医院等级的提升,强化率逐渐增加;强化检查申请主要有临床科室医师开具(78.27%),仅有少部分医院增强检查可以由放射科开具(19.49%);60.00%以上的医疗机构在临床开具申请单时需要注明对比剂名称,对比剂不良反应率在采集后没有变化。结论影像检查强化率反映出了二、三级医疗机构间影像检查项目的差别。放射科作为对比剂使用科室,对其特性和适应证的掌握情况应高于其他科室,因此判定患者是否需要强化扫描以及使用的对比剂种类应由放射科主导,但从调研结果显示执行情况存在较大差异,需要提升规范化应用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比剂 增强扫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骨皮质型骨样骨瘤的影像学表现与鉴别诊断
3
作者 张殿星 孙博 +2 位作者 巩武贤 黄世廷 田军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10期120-124,共5页
目的探讨长骨皮质型骨样骨瘤的影像学表现及其与骨母细胞瘤、迁延性灶性坏死性疲劳骨折及慢性皮质型骨髓炎的鉴别诊断。方法选取临床随诊或病理学证实的33例长骨皮质型骨样骨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其中行X线平片检查18例,行CT检查26例,行... 目的探讨长骨皮质型骨样骨瘤的影像学表现及其与骨母细胞瘤、迁延性灶性坏死性疲劳骨折及慢性皮质型骨髓炎的鉴别诊断。方法选取临床随诊或病理学证实的33例长骨皮质型骨样骨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其中行X线平片检查18例,行CT检查26例,行MRI检查10例,其中增强MRI扫描2例。由2位资深影像科医师分别阅片。结果X线平片检查显示瘤巢14例、中央区钙化6例;CT检查显示瘤巢25例、中央区钙化22例;MRI检查显示瘤巢10例、中央区钙化8例。瘤巢呈圆形5个、卵圆形21个、枣核状7个。皮质“实性”增厚者8例,“皮质软化”性增厚者25例,3例皮质呈双翼征增厚,增厚的皮质或(和)骨质硬化区内出现“血管沟征”22例。结论长骨皮质型骨样骨瘤瘤巢多呈平行于骨干长轴的卵圆形或枣核状,瘤巢周围伴有特征性的皮质增厚、髓腔内反应性骨硬化、骨髓与软组织水肿,“皮质软化”征与“血管沟”征是长骨皮质型骨样骨瘤重要的影像学征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样骨瘤 皮质型 X线平片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CT水对比造影检查在胃癌影像诊断中的价值
4
作者 武国华 伏平友 +1 位作者 潘从从 杨林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9期58-61,共4页
目的分析螺旋CT水对比造影检查在胃癌影像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经手术病理诊断明确为胃癌的患者80例,依据双盲法分组原则将其依次纳入对照组(n=40,应用气钡双重造影检查)与观察组(n=40,实施螺旋CT水对比造影检查),评价两种方法在... 目的分析螺旋CT水对比造影检查在胃癌影像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经手术病理诊断明确为胃癌的患者80例,依据双盲法分组原则将其依次纳入对照组(n=40,应用气钡双重造影检查)与观察组(n=40,实施螺旋CT水对比造影检查),评价两种方法在胃癌影像诊断中的诊断准确度,同时对两组中胃黏膜病变、胃腔软组织病变以及胃周受侵组织病变的检出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胃癌诊断准确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胃黏膜病变、胃腔软组织病变以及胃周受侵组织病变检出构成比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CT水对比造影在胃癌的影像诊断中具有很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水对比剂 胃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菊形团形成性胶质神经元肿瘤的影像学和病理学特征
5
作者 张超 张钧蕾 王光彬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11期2089-2092,共4页
目的探讨菊形团形成性胶质神经元肿瘤的MRI影像表现及病理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菊形团形成性胶质神经元肿瘤的MRI影像及病理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肿瘤发生在小脑蚓部及小脑半球... 目的探讨菊形团形成性胶质神经元肿瘤的MRI影像表现及病理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菊形团形成性胶质神经元肿瘤的MRI影像及病理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肿瘤发生在小脑蚓部及小脑半球,T_(1)WI呈等低或低信号,T_(2)WI呈高信号,DWI显示病灶均未见扩散受限。其中1例呈囊实性改变,增强扫描明显不均匀环形强化,1例呈完全囊性改变,增强扫描未见明显强化。显微镜下见分化良好的神经细胞及胶质成分共存,其中神经细胞形成菊形团或血管周围假菊形团样结构,胶质成分呈毛细胞星形细胞瘤样形态。免疫组织化学存在Syn、GFAP、S-100等阳性。结论菊形团形成性胶质神经元肿瘤较罕见,MRI表现中DWI及强化方式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最终确诊需要结合病理学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形团形成性胶质神经元肿瘤 磁共振成像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低剂量胸部CT在肺小结节随诊中的临床应用
6
作者 孙赟 纪淙山 王锡明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5年第1期58-61,共4页
目的探讨管电压80 kV结合深度学习迭代重建技术(AIIR)对体检患者的肺结节随诊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74例体检患者(共508个结节)在管电压80 kV结合AIIR及管电压120 kV的胸部CT图像,分别比较两种方法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 目的探讨管电压80 kV结合深度学习迭代重建技术(AIIR)对体检患者的肺结节随诊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74例体检患者(共508个结节)在管电压80 kV结合AIIR及管电压120 kV的胸部CT图像,分别比较两种方法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计算有效辐射剂量(ED),并采用4分法对两种图像质量结果进行主观评价。同时按照密度将508个结节分为实性、亚实性及钙化三组,分别比较其在不同管电压下结节直径及体积的差异。结果与管电压120 kV组比较,80 kV组DLP、CTDIvol、ED均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图像的主观评价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肺结节在两种管电压下的直径与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管电压80 kV结合AIIR可以有效降低辐射剂量,并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准确地评估肺结节的直径和体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剂量 肺结节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化性纤维性肿瘤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病理特征 被引量:4
7
作者 宋沙沙 徐银涛 +2 位作者 刘玉波 徐嘉雯 王强修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0年第11期2099-2103,共5页
目的探讨钙化性纤维性肿瘤(CFT)的影像学及临床病理特征,以提高对CFT的认识。方法选取9例经病理诊断为CFT患者的影像学及临床病理资料并复习文献。结果9例CFT中,2例行胃镜检查,3例行超声检查,2例行CT检查,1例行MRI检查,所有患者均行常... 目的探讨钙化性纤维性肿瘤(CFT)的影像学及临床病理特征,以提高对CFT的认识。方法选取9例经病理诊断为CFT患者的影像学及临床病理资料并复习文献。结果9例CFT中,2例行胃镜检查,3例行超声检查,2例行CT检查,1例行MRI检查,所有患者均行常规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9例CFT患者,3例为体检时通过影像学或内镜检查被发现,3例因肿瘤手术时被偶然发现。4例伴发其他肿瘤,分别为卵巢支持-间质细胞瘤、直肠腺癌、宫颈鳞状细胞癌及肝脏血管瘤,其中3例为恶性肿瘤。3例CFT超声检查均呈低回声团块,边界清,内回声不均,内部血流信号通常不明显,其中1例可探及散在强回声斑。2例CFT行CT平扫,肿块均呈低密度,边界清晰,无坏死及囊变,增强扫描分别呈逐渐轻度强化和明显不均匀强化,肿块内均可见不规则点状钙化。1例MRI表现为T1WI不均匀低信号,T2WI不均匀高信号,内部间杂不规则低信号,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弱强化,FLAIR不均匀高信号,DWI肿瘤未见扩散受限,呈低信号。CFT显微镜下特点为大量胶原玻璃样变的纤维组织内伴有营养不良性钙化或砂砾体形成,其间夹杂稀疏的梭形纤维母细胞,间质内可见散在的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免疫组化显示瘤细胞表达Vimentin。结论CFT的诊断应结合影像学表现、组织学形态及免疫组化综合分析,对术中发现的肿瘤周围结节行术中快速冰冻检查明确其性质,有助于肿瘤的临床分期及手术范围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化性纤维性肿瘤 影像学诊断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老年患者骨肉瘤的影像学诊断价值 被引量:3
8
作者 孙博 孙昌征 +4 位作者 李栋 王勇 孟庆学 林明强 田军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0年第11期2091-2095,共5页
目的探讨中老年骨肉瘤的发病特点与影像学特点。方法选取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6例中老年患者骨肉瘤的影像学表现。本组男性34例,女性22例,年龄41~76岁,平均年龄54岁。结果肿瘤发病部位:长骨33例,扁骨17例,脊柱3例,跗骨2例,髌骨1例。肿瘤影... 目的探讨中老年骨肉瘤的发病特点与影像学特点。方法选取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6例中老年患者骨肉瘤的影像学表现。本组男性34例,女性22例,年龄41~76岁,平均年龄54岁。结果肿瘤发病部位:长骨33例,扁骨17例,脊柱3例,跗骨2例,髌骨1例。肿瘤影像学分型:成骨型33例、混合型8例、溶骨型15例。本组继发性骨肉瘤7例,其中继发于骨纤维异常增殖症5例、骨母细胞瘤1例、陈旧性骨折1例。27例缺少典型的瘤骨,CT对肿瘤骨的显示最佳,仅行MRI检查的4例患者均被误诊。术前诊断:诊断骨肉瘤26例(仅占46%),只诊断恶性骨肿瘤3例,误诊为转移瘤12例、软骨肉瘤6例、骨巨细胞瘤4例、骨母细胞瘤和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各1例,误诊率为44.6%。病理诊断:普通型骨肉瘤44例,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恶变3例,特殊类型包括成纤维性骨肉瘤3例、纤维母细胞型2例、软骨母细胞型2例、富巨细胞型和去分化型各1例。结论中老年患者骨肉瘤发病部位除股骨最常见外,扁骨和不规则骨也较多,此外,继发性骨肉瘤较多,瘤骨和骨膜反应不典型者较多,误诊率较高。因此,重新认识老年患者骨肉瘤的特点,注意识别瘤骨,各种检查相互印证,方能减少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放射摄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发性头颈动脉夹层与卒中相关的影像表现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庆雷 任福欣 +1 位作者 王昌斌 王光彬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2年第5期752-756,共5页
目的以头颈动脉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R-MRI)为基础,探讨自发性头颈动脉夹层(cervicocerebral artery dissection,CCAD)患者与卒中相关的影像表现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92例头颈动脉夹层患者,对患者进行为期3个月的随访,终点事件为出现缺... 目的以头颈动脉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R-MRI)为基础,探讨自发性头颈动脉夹层(cervicocerebral artery dissection,CCAD)患者与卒中相关的影像表现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92例头颈动脉夹层患者,对患者进行为期3个月的随访,终点事件为出现缺血性卒中。以随访结果是否发生责任血管的卒中,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病例在年龄、性别、发病部位、累及血管节段数、狭窄程度、是否存在壁间血肿、附壁血栓及夹层动脉瘤等,以及HR-MRI的差异。结果通过分析发现,实验组患者在发病部位、累及血管节段数、狭窄程度、是否存在壁间血肿、附壁血栓、夹层动脉瘤等方面较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血管重度狭窄、累及节段数、存在壁间血肿、附壁血栓是卒中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在CCAD患者中,具有壁间血肿、附壁血栓、夹层血管重度狭窄(狭窄程度>85%)、颈内动脉累及节段数均数为3.6、椎动脉累及节段数均数为2.8,更容易发生缺血性卒中,为卒中发生的独立高危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动脉夹层 磁共振成像 壁间血肿 附壁血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口腔种植影像学特点及护理 被引量:1
10
作者 胡朝辉 侯庆峰 李杨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2年第11期1867-1870,共4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口腔种植影像学特点及护理疗效。方法选取我院30例2型糖尿病口腔种植患者应用CBCT、曲面断层检查的临床资料,观察其术前、术后影像学特点,分析护理干预效果。结果30例患者影像学显示种植体骨结合良好,周围软组织...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口腔种植影像学特点及护理疗效。方法选取我院30例2型糖尿病口腔种植患者应用CBCT、曲面断层检查的临床资料,观察其术前、术后影像学特点,分析护理干预效果。结果30例患者影像学显示种植体骨结合良好,周围软组织形态正常,经治疗护理干预后患者治疗期间血糖控制效果良好,口腔自我保健能力增强,30例患者对口腔种植手术效果满意。结论在2型糖尿病患者口腔种植中应用CBCT、曲面断层为牙种植术前诊断、术后效果评估提供客观依据,有助于提高种植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良好的护理配合是手术成功的促成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种植 2型糖尿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曲面断层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T图像的影像组学特征鉴别肾透明细胞癌与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文文 王长军 +1 位作者 孙兆刚 郭凌飞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1年第6期1026-1030,共5页
目的基于CT图像的影像组学特征分析鉴别肾透明细胞癌和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方法选取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0例透明细胞癌患者及28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的术前增强CT扫描图像,采用ITK-SNAP软件逐层手工勾画整个病灶,通过Pyradiomcs软件获... 目的基于CT图像的影像组学特征分析鉴别肾透明细胞癌和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方法选取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0例透明细胞癌患者及28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的术前增强CT扫描图像,采用ITK-SNAP软件逐层手工勾画整个病灶,通过Pyradiomcs软件获得病灶内影像组学特征进行统计学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筛选出对鉴别两者性能较好的特征参数。结果共筛选出29组诊断性能较好的参数,包括一阶特征(n=16)、形态特征(n=1)、灰度共生矩阵特征(n=7),灰度相关矩阵特征(n=2),灰度运行长度矩阵特征(n=3),其诊断两者的特异性、敏感度、准确率均较高。结论基于增强CT图像的影像组学特征参数对于鉴别肾透明细胞癌和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有较好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明细胞癌 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影像组学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GCB分型与非GCB分型的磁共振影像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思雨 吴亚男 沈业隆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4期541-544,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生发中心B细胞型(GCB)和非生发中心B细胞型(非GCB)的MRI征象特征与病理学基础。方法选取经手术病理证实的PCNSL 84例患者的MR图像及病理资料。结果发现两种不同病理类型的PCNSL之间存在一些显...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生发中心B细胞型(GCB)和非生发中心B细胞型(非GCB)的MRI征象特征与病理学基础。方法选取经手术病理证实的PCNSL 84例患者的MR图像及病理资料。结果发现两种不同病理类型的PCNSL之间存在一些显著差异。在DWI中,GCB型病例均表现为弥散受限,而在81.36%的非GBM病例中观察到弥散受限(P<0.05)。1级水肿在GCB型病例中较为常见(52.00%),在非GCB型病例中较为罕见(27.12%)(P<0.05)。3级水肿在GCB型病例中较为罕见(8.00%),在非GCB型病例中较为常见(49.15%)(P<0.001)。62.71%的男性患者病理类型为非GCB型,37.29%的女性患者病理类型为非GCB型(P<0.05)。结论在多数情况下,常规MRI能够区分GCB型和非GCB型病变。PCNSL GCB型常见于女性,肿瘤周围常出现轻度水肿且均表现为明显弥散受限;而非GCB型常见于男性,肿瘤周围常出现重度水肿且可以出现弥散不受限的情况。可提高对疾病病理类型的鉴别能力,帮助临床医师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磁共振成像 病理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钆贝葡胺增强的肝功能影像积分评价肝功能的价值
13
作者 蔡硕 林楠 +5 位作者 孙珊珊 杨涛 渐楠 赵新亚 赵鹏 林祥涛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2年第5期796-800,共5页
目的探讨钆贝葡胺(Gd-BOPTA)增强MR肝胆期功能成像积分(FLIS)评价肝硬化患者肝脏储备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92例肝功能分级分别为Child-Pugh A、Child-Pugh B和Child-Pugh C肝硬化患者,所有患者均行Gd-BOPTA增强肝胆期MR扫描。使用... 目的探讨钆贝葡胺(Gd-BOPTA)增强MR肝胆期功能成像积分(FLIS)评价肝硬化患者肝脏储备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92例肝功能分级分别为Child-Pugh A、Child-Pugh B和Child-Pugh C肝硬化患者,所有患者均行Gd-BOPTA增强肝胆期MR扫描。使用肝胆相图像的肝实质增强率、胆道排泄率、门静脉信号比三个半定量参数计算肝功能影像积分。使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评价Gd-BOPTA增强MR FLIS与肝功能血液学指标及Child-Pugh分数的相关性、FLIS的三个参数与Child-Pugh分数之间的相关性。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Child Pugh分级组(Child-Pugh A、B和C组)中肝脏增强MR FLIS的差别。应用ROC曲线评价FLIS鉴别不同Child-Pugh分级组的最佳截断值及效能。结果肝功能成像三个半定量参数肝实质增强率评分、胆道排泄率评分、门静脉信号比评分均与Child-Pugh分数呈负相关(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rho=-0.577,rho=-0.745,rho=-0.651,P<0.01);FLIS与总胆红素水平、凝血酶原时间、Child-Pugh分数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ho=-0.669,rho=-0.562,rho=-0.799,P<0.01);FLIS与白蛋白水平呈正相关(rho=0.519,P<0.01)。Child-Pugh A、B和C三组的肝功能积分有差别(P均<0.01)。FLIS鉴别Child-Pugh A与B组,B组与C组,A与B或C组患者的效能分别为0.923、0.765、0.946。最佳临界值分别为2分、1分、2分。结论钆贝葡胺增强MR FLIS是一种简便、有效评价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的影像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钆贝葡胺 磁共振成像 肝功能 对比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骨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的影像诊断
14
作者 赵建明 杨军舰 +1 位作者 宋传涛 孙博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5期840-842,846,共4页
目的探讨分析长骨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的影像学特征,旨在提高该病的诊断准确率,减少漏诊和误诊。方法选取34例长骨LCH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穿刺病理或随访证实。其中30例患者行X线摄影检查,18例行CT检查,11例... 目的探讨分析长骨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的影像学特征,旨在提高该病的诊断准确率,减少漏诊和误诊。方法选取34例长骨LCH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穿刺病理或随访证实。其中30例患者行X线摄影检查,18例行CT检查,11例行MRI检查。结果14例患者病灶位于股骨,8例位于肱骨,5例位于胫骨,3例位于腓骨,3例位于尺骨,1例位于桡骨。30例病灶为单发,4例病灶为多发。病变位于骨干26例,干骺端8例。长骨LCH影像学特征性表现:髓腔扩大,内见溶骨性骨质破坏,伴有厚的层状骨膜反应,可见软组织肿块穿破骨皮质,周围软组织水肿。结论长骨LCH影像学表现常与骨髓炎、尤文肉瘤相似,因而影像学鉴别诊断常较为困难,综合应用各种影像学方法识别其影像学特征是诊断LCH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皮样胶质母细胞瘤的病理及影像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朱婵婵(综述) 刘玉波 王强修(审校)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1年第7期1250-1253,共4页
上皮样胶质母细胞瘤(epithelioid glioblastoma,E-GBM)是胶质母细胞瘤的一种新亚型。E-GBM具有发病部位表浅,易囊性变,囊壁不光整且厚薄不均,但肿块边界清楚,易侵犯邻近脑膜并出现脑膜尾征,可发生脑脊液播散转移等影像学特点。形态学上... 上皮样胶质母细胞瘤(epithelioid glioblastoma,E-GBM)是胶质母细胞瘤的一种新亚型。E-GBM具有发病部位表浅,易囊性变,囊壁不光整且厚薄不均,但肿块边界清楚,易侵犯邻近脑膜并出现脑膜尾征,可发生脑脊液播散转移等影像学特点。形态学上,肿瘤细胞体积大,似上皮样,胞质嗜酸性,染色质空泡状,核仁明显,并出现类似横纹肌样细胞,微血管增生明显,可见栅栏状坏死。因E-GBM与其他脑肿瘤具有相似的影像学特点和形态学特征,应提高认知,减少误诊误治。E-GBM的治疗方式主要为手术切除加术后辅助放、化疗。靶向治疗将成为新型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样胶质母细胞瘤 影像学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头痛脑代谢物改变及与认知情绪关系的MRS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静 徐隆基 +1 位作者 任福欣 高飞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3期16-19,共4页
目的探讨利用MRS技术分析偏头痛患者大脑中的神经递质变化及其与认知、情绪改变的关系。方法选取31例偏头痛(MA)患者为MA组,28例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组。使用MRS分析前扣带回皮层(ACC)、小脑齿状核(DN)及左侧岛叶(LINS)的γ氨基丁酸(GABA... 目的探讨利用MRS技术分析偏头痛患者大脑中的神经递质变化及其与认知、情绪改变的关系。方法选取31例偏头痛(MA)患者为MA组,28例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组。使用MRS分析前扣带回皮层(ACC)、小脑齿状核(DN)及左侧岛叶(LINS)的γ氨基丁酸(GABA)、谷氨酸(Glu)和谷胱甘肽(GSH)水平的变化,并观察其与认知、情绪及偏头痛特征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MA组表现出认知损害和焦虑症状;ACC中GSH水平增高(P=0.010),DN中GABA(P=0.043)和LINS中GABA(P=0.029)水平降低;DN中GABA与连线试验呈负相关(r=-0.542,P=0.002),LINS中GABA与MSQ(r=-0.441,P=0.017)、PHQ-9(r=-0.400,P=0.031)呈负相关。结论本文为偏头痛患者认知、情绪变化的分析提供了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磁共振成像 Γ氨基丁酸 谷胱甘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肢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影像与病理对照研究
17
作者 高杨 屈岩震 +2 位作者 陈晓丽 邢梦瑶 杨江飞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2年第1期151-155,共5页
目的探讨四肢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BFH)的影像学表现与病理特点,从而提高影像诊断的准确性。方法选取2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长骨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资料,其中19例位于下肢,2例位于肱骨。MRI检查13例,CT检查11... 目的探讨四肢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BFH)的影像学表现与病理特点,从而提高影像诊断的准确性。方法选取2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长骨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资料,其中19例位于下肢,2例位于肱骨。MRI检查13例,CT检查11例,X线摄影检查9例。结果大部分病例呈不同程度膨胀性改变,边缘可见完整或不完整硬化边,少数膨胀不明显。X线摄影表现中7例伴有骨皮质变薄,1例骨皮质中断,3例病灶内可见骨性分隔和骨嵴。CT表现中大部分密度尚均匀,3例密度不均,可见斑片状高密度影,5例病灶内可见骨性分隔或骨嵴,5例病灶边缘可见扇贝样压迹,1例伴有病理性骨折;MRI因肿瘤内部成分不同而表现多样,大部分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或混杂高信号;6例病灶周围可见不同程度骨髓及软组织水肿征象;镜下表现为旋涡状排列的梭形纤维母细胞,内可见泡沫细胞和多核巨细胞。结论BFH好发于四肢长骨,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其影像学表现与病理密切相关,综合分析临床和影像学特征,可提高其诊断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骨 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影像学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法布雷病的临床及影像学分析
18
作者 董岩 金燕 高敏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5期794-798,共5页
目的分析儿童法布雷病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方法选取经基因检测证实为法布雷病的11例患儿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11例患儿均行超声、CT和MRI检查,1例行ECT检查。超声检查显示脾大1例,下腹肠间隙积液1例,右肾体积小1例;CT检查显示右肺下... 目的分析儿童法布雷病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方法选取经基因检测证实为法布雷病的11例患儿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11例患儿均行超声、CT和MRI检查,1例行ECT检查。超声检查显示脾大1例,下腹肠间隙积液1例,右肾体积小1例;CT检查显示右肺下叶纤维结节灶2例,左肺下叶磨玻璃结节1例,泌尿系CTU显示右肾体积较小、发育不良1例;MRI检查显示双侧骶髂关节炎及双侧髋关节积液1例,泌尿系MRI平扫+MRU显示右肾体积较小1例;双肾ECT检查:双肾GFR:49.5 ml/min,其中左肾GFR 41.8 ml/min,右肾GFR 7.7 ml/min。结论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基因学检查、家族史做出综合诊断,有助于法布雷病的早期发现与早期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法布雷病 超声检查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骨骨样骨瘤的影像诊断
19
作者 张福全 林明强 +3 位作者 李方元 侯雪霖 李晓莉 孙博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11期2074-2076,2081,共4页
目的探讨短骨骨样骨瘤的影像学特征,旨在减少该病的漏诊和误诊。方法选取9例短骨骨样骨瘤的影像学资料,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其中7例行X线摄影(DR)检查,1例行数字化体层摄影检查,7例行CT检查,4例行MRI检查。结果9例短骨骨样骨瘤... 目的探讨短骨骨样骨瘤的影像学特征,旨在减少该病的漏诊和误诊。方法选取9例短骨骨样骨瘤的影像学资料,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其中7例行X线摄影(DR)检查,1例行数字化体层摄影检查,7例行CT检查,4例行MRI检查。结果9例短骨骨样骨瘤的瘤巢直径3~9 mm,周围软组织可见明显梭形肿胀。DR和CT检查表现为类圆形低密度瘤巢,周围可见骨质硬化和骨皮质增厚。瘤巢内可出现高密度钙化或骨化,与周围的骨质硬化区间隔以环形透亮区,为本病的特征性表现。压脂T_(2)WI序列可清楚显示瘤巢周围软组织及骨髓水肿。结论短骨骨样骨瘤较为少见,且临床和影像学表现软组织肿胀,因而影像诊断常较为困难,准确识别瘤巢是诊断短骨骨样骨瘤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样骨瘤 短骨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剂量多层螺旋CT诊断老年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巨才 杨金永 解耀锃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3期32-34,共3页
目的探讨低剂量多层螺旋CT诊断老年肺癌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23例肺癌患者资料,按照不同扫描检查方法分为低剂量组65例,常规剂量组58例,对比两组肺癌检出率及扫描辐射参数。结果低剂量组与常规剂量组的肺部结节以及早期肺癌检出率比较... 目的探讨低剂量多层螺旋CT诊断老年肺癌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23例肺癌患者资料,按照不同扫描检查方法分为低剂量组65例,常规剂量组58例,对比两组肺癌检出率及扫描辐射参数。结果低剂量组与常规剂量组的肺部结节以及早期肺癌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与常规剂量组检查肺部结节时的结节直径、毛刺征、空泡征、分叶征、钙化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与常规剂量组相比辐射参数中ED值、DLP值、CTDIvol值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多层螺旋CT诊断老年肺癌与常规剂量多层螺旋CT相比同样具有较高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辐射剂量 老年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