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揿针埋针疗法防治青少年假性近视伴视疲劳疗效观察
1
作者 王菲 高延娥 +2 位作者 田庆梅 解孝锋 毕宏生 《西部中医药》 2025年第5期151-154,共4页
目的:观察揿针埋针疗法防治青少年近视伴视疲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青少年假性近视伴视疲劳症状患者120人(231眼)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60例(116眼),对照组60例(115眼)。对照组给予耳穴压豆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 目的:观察揿针埋针疗法防治青少年近视伴视疲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青少年假性近视伴视疲劳症状患者120人(231眼)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60例(116眼),对照组60例(115眼)。对照组给予耳穴压豆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揿针埋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视力、屈光度及视疲劳症状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裸眼视力提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视疲劳总有效率为94.74%(54/57),高于对照组的81.03%(47/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散瞳前屈光度均降低,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散瞳前后屈光度差值变化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揿针埋针疗法能有效改善青少年假性近视及视疲劳症状,且操作简单,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性近视 视疲劳 揿针 青少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病中的视觉拥挤效应及其干预策略研究进展
2
作者 矫伟伦 吴建峰 王力涵 《眼科新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66-570,共5页
视觉拥挤效应是指当目标物体被周围物体包围时,观察者对其识别能力显著下降的现象。多种眼科疾病,包括弱视、斜视、青光眼、黄斑变性和眼球震颤等,均涉及视觉系统不同部位的结构或功能异常。这些异常会加剧视觉拥挤效应,进而损害患者的... 视觉拥挤效应是指当目标物体被周围物体包围时,观察者对其识别能力显著下降的现象。多种眼科疾病,包括弱视、斜视、青光眼、黄斑变性和眼球震颤等,均涉及视觉系统不同部位的结构或功能异常。这些异常会加剧视觉拥挤效应,进而损害患者的多行视标识别能力、阅读能力等日常视觉活动。鉴于针对视觉拥挤效应的干预能够提升患者对复杂视觉信息的处理能力、优化残余视力的利用并改善预后,开发针对性的干预手段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本文系统综述了眼病患者的视觉拥挤效应特点及其对功能性视觉的影响,并总结当前的干预策略,以期为未来的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拥挤效应 眼病 视功能 干预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脑神经异常支配眼病的分子遗传学与神经科学研究进展
3
作者 叶京京 王梦迪 史学锋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1234-1239,共6页
先天性脑神经异常支配眼病(CCDDs)为一组先天性、非进行性一条或多条脑神经发育异常或缺失,从而导致的原发或继发脑神经异常支配眼外肌的斜视综合征,可散发或家族遗传,可伴有全身系统异常。近年来随着神经病理学、神经影像学、遗传学的... 先天性脑神经异常支配眼病(CCDDs)为一组先天性、非进行性一条或多条脑神经发育异常或缺失,从而导致的原发或继发脑神经异常支配眼外肌的斜视综合征,可散发或家族遗传,可伴有全身系统异常。近年来随着神经病理学、神经影像学、遗传学的研究进展,不仅明确了CCDDs的病因是神经源性的眼球运动障碍,也发现了CCDDs的致病基因,包括SALL4、HOXA1、KIF21A、PHOX2A、TUBB3及HOXB1等。针对基因突变影响大脑神经发育从而进一步导致先天性脑神经支配异常性病变发生这一问题,文章回顾了近年国内外相关文献,就已知的CCDDs的分子遗传学和神经科学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CCDDs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脑神经异常支配眼病 先天性眼外肌纤维化 先天性上睑下垂 Duane眼球后退综合征 伴有进行性脊柱侧弯的水平注视麻痹 先天性面神经麻痹 MOBIUS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理性近视特征性临床表现及其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孔静 温莹 《国际眼科杂志》 2025年第4期620-626,共7页
病理性近视是世界范围内导致视力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其特征性临床表现包括眼轴病理性延长所致的后巩膜葡萄肿、近视性黄斑病变及高度近视性视神经病变等。国内外大量研究显示,病理性近视发生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是遗传。随着基因学的创... 病理性近视是世界范围内导致视力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其特征性临床表现包括眼轴病理性延长所致的后巩膜葡萄肿、近视性黄斑病变及高度近视性视神经病变等。国内外大量研究显示,病理性近视发生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是遗传。随着基因学的创新发展,基于基因水平预测、防控及治疗病理性近视成为可能。文章对病理性近视的特征性临床表现及其相关基因进行综述,以期为病理性近视的病因和治疗干预的潜在靶点提供依据,为从基因水平治疗病理性近视及其并发症提供参考,探究控制病理性近视发展新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性近视 临床表现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的药物治疗新进展
5
作者 张宁晖 解孝锋 +1 位作者 田庆梅 毕宏生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6-70,共5页
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PM-CNV)是导致病理性近视患者视力丧失的常见并发症,其发病机制涉及机械牵拉、缺氧和炎症等诸多因素。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疗法是治疗PM-CNV的有效方法,雷珠单抗、阿柏西普和康柏西普等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 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PM-CNV)是导致病理性近视患者视力丧失的常见并发症,其发病机制涉及机械牵拉、缺氧和炎症等诸多因素。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疗法是治疗PM-CNV的有效方法,雷珠单抗、阿柏西普和康柏西普等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经临床试验证实均能改善PM-CNV患者视力,但各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本文综述了PM-CNV药物治疗的最新进展,以期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膜新生血管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疗效比较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o-miR-30b-5p调控Atg5、Atg12和Becn1自噬基因表达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中的作用 被引量:2
6
作者 刘滨 孙园园 +4 位作者 殷学伟 唐凯 王慧 毕宏生 郭大东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01-305,共5页
目的探讨rno-miR-30b-5p对Atg5、Atg12和Becn1自噬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及其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uveitis,EAU)中的表达变化。方法 双荧光素酶检测mo-miR-30b-5p对Atg5、Atg12和Becn1自噬基因表达的调控... 目的探讨rno-miR-30b-5p对Atg5、Atg12和Becn1自噬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及其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uveitis,EAU)中的表达变化。方法 双荧光素酶检测mo-miR-30b-5p对Atg5、Atg12和Becn1自噬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Lewis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EAU组,每组各6只,EAU组诱导EAU模型,两组大鼠每天用Genesis-A眼底相机观察眼底情况。免疫后12 d,取眼球观察睫状体、视网膜的病理学表现;分离大鼠的脾脏和淋巴结,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rno-miR-30b-5p、Atg5、Atg12和Becn1 mRNA的表达情况;ELISA方法检测Atg5、Atg12和Becn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双荧光素酶检测结果证实Atg5、Atg12和Becn1为rno-miR-30b-5p调控的靶基因。免疫后12 d,EAU组大鼠眼底血管严重肿胀,病理学检测可见睫状体、视网膜内大量炎性细胞浸润。Q-PCR检测结果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免疫后12 d EAU组大鼠脾脏和淋巴结中rno-miR-30b-5p mRNA水平分别为0.46±0.01和0.29±0.17,均呈下调表达(均为P<0.01);Atg5、Atg12和Becn1 mRNA水平均呈上调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ELISA检测结果示,EAU组大鼠脾脏和淋巴结中Atg5、Atg12和Becn1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大鼠(均为P<0.05)。结论 rno-miR-30b-5p可调控Atg5、Atg12和Becn1的表达。在EAU大鼠脾脏和淋巴结中,rno-miR-30b-5p的下调表达使Atg5、Atg12和Becn1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从而影响葡萄膜炎的发展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o-miR-30b-5p Atg5 Atg12 Becn1 葡萄膜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在眼部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7
作者 龚小琪 冯娇娇 +2 位作者 韩毅博 宋继科 毕宏生 《国际眼科杂志》 2025年第6期906-911,共6页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作为非酶糖基化反应的终末产物,其过量积累可通过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及细胞凋亡等机制参与多种眼部疾病的病理进程。文章系统综述了AGEs在糖尿病性角膜病变、白内障、青光眼、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RMD)及糖尿...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作为非酶糖基化反应的终末产物,其过量积累可通过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及细胞凋亡等机制参与多种眼部疾病的病理进程。文章系统综述了AGEs在糖尿病性角膜病变、白内障、青光眼、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RMD)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中的关键作用。研究发现,AGEs通过与受体RAGE结合,激活NADPH氧化酶、MAPK及NF-κB等信号通路,导致活性氧(ROS)生成、炎症因子释放及血管内皮功能紊乱,进而诱发角膜愈合延迟、晶状体蛋白交联、视神经退行性变、脉络膜新生血管(CNV)形成及血-视网膜屏障(BRB)破坏。例如,在糖尿病性角膜病变中,AGEs通过ROS/NLRP3炎性小体轴延缓伤口愈合;在白内障中,抗坏血酸介导的AGEs导致的晶状体蛋白交联直接损害晶状体透明性;在DR中,AGEs通过调控VEGF表达及周细胞凋亡加剧微血管损伤。此外,文章探讨了AGEs检测技术的进展与局限,如晶状体AGEscan荧光检测在糖尿病并发症筛查中的应用潜力,以及开发房水、玻璃体等组织特异性检测方法的必要性。针对治疗策略,提出抑制AGEs生成、阻断RAGE信号通路及开发抗糖基化药物的研究方向,强调其在延缓疾病进展中的临床价值。文章不仅整合了AGEs在眼病中的分子机制与临床关联,还为靶向干预提供了理论依据,对探索新型诊疗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基化终末产物 糖尿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技术在眼病临床及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张秀艳 毕爱玲 +4 位作者 陈嵘 陈美清 吴建峰 马先祯 毕宏生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416-1419,共4页
随着医学影像学的发展,磁共振成像(MRI)技术凭借着无创、成像清晰、对软组织具有高分辨率的特点逐渐运用到眼科疾病及相关动物模型的研究领域中。MRI在眼科最主要应用在眼眶、眼肿瘤疾病,近年来,MRI也逐渐应用于视觉损伤的临床及科学研... 随着医学影像学的发展,磁共振成像(MRI)技术凭借着无创、成像清晰、对软组织具有高分辨率的特点逐渐运用到眼科疾病及相关动物模型的研究领域中。MRI在眼科最主要应用在眼眶、眼肿瘤疾病,近年来,MRI也逐渐应用于视觉损伤的临床及科学研究中。下面简单介绍MRI在屈光不正、白内障、青光眼、弱视、视神经、脉络膜疾病、视网膜病变等眼病及眼科科研领域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眼病 眼科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胆泻肝汤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大鼠补体C4、MBL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7
9
作者 魏慧霞 殷学伟 +2 位作者 吴姗姗 毕宏生 郭大东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5-109,共5页
目的探讨龙胆泻肝汤(Longdan Xiegan decoction,LXD)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uveitis,EAU)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对血清中C4、MBL2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54只Lewis大鼠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EAU组和... 目的探讨龙胆泻肝汤(Longdan Xiegan decoction,LXD)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uveitis,EAU)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对血清中C4、MBL2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54只Lewis大鼠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EAU组和LXD组,其中EAU组、LXD组大鼠制备EAU模型,LXD组造模后使用LXD每天灌胃处理,EAU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免疫后12 d使用激光扫描检眼镜(scanning laser ophthalmoscope,SLO)观察三组大鼠眼底炎症,并取三组大鼠同侧眼球进行病理切片,观察视网膜组织病理学变化;分离三组大鼠的脾脏和淋巴结,收集T淋巴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8^+细胞比例的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中C4、MBL2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SLO检查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EAU组大鼠屈光间质不清,无法观察眼底视网膜及血管情况;LXD组大鼠眼底血管迂曲扩张,屈光间质混浊,视盘边界模糊不清,但较EAU组大鼠症状轻。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EAU组大鼠眼组织结构紊乱,视网膜全层破坏,视网膜内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LXD组大鼠视网膜仅表现为轻、中度炎性细胞浸润。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发现,EAU组大鼠脾脏、淋巴结中CD4^+/CD8^+比值均高于正常对照组;LXD组大鼠的CD4^+T细胞表达水平下降,CD8^+T细胞表达水平升高,两者比例趋于平衡。ELISA检测结果发现,与正常对照组相比,EAU组大鼠免疫后12 d、16 d、20 d血清C4蛋白水平均显著升高,与EAU组相比,LXD组免疫后12 d、16 d、20 d血清C4蛋白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同时,EAU组各时间点血清MBL2蛋白水平明显降低,而LXD组较EAU组各时间点血清MBL2蛋白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结论LXD可有效缓解EAU大鼠眼内炎症,改善脾脏、淋巴结中CD4^+/CD8^+细胞比例失衡,同时降低血清中补体C4蛋白表达水平,上调MBL2蛋白表达水平,促进补体系统恢复平衡,加快葡萄膜炎的炎症消退,从而达到治疗EAU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胆泻肝汤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 C4 MBL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胆泻肝汤抑制Notch信号通路活化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大鼠Th1、Th2细胞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周梦贤 殷学伟 +3 位作者 郭励劼 邱岩 毕宏生 郭大东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06-510,共5页
目的探讨龙胆泻肝汤(LXD)对Notch信号通路活化的抑制作用及其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EAU)大鼠Th1、Th2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将30只Lewis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EAU模型组和LXD干预组,其中EAU模型组、LXD干预组大鼠均诱导EAU,LXD... 目的探讨龙胆泻肝汤(LXD)对Notch信号通路活化的抑制作用及其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EAU)大鼠Th1、Th2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将30只Lewis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EAU模型组和LXD干预组,其中EAU模型组、LXD干预组大鼠均诱导EAU,LXD干预组大鼠造模后使用LXD每天灌胃处理,EAU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大鼠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干预后12 d分离三组大鼠的脾脏、淋巴结和眼组织,Q-PCR检测Rbpj基因的表达,ELISA检测Rbpj、γ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L-4)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织中Th1、Th2细胞的表达水平,分析Th1/Th2细胞比例的变化。结果干预后12 d,Q-PCR检测发现,与正常对照组大鼠相比,Rbpj mRNA在EAU模型组大鼠脾脏、淋巴结和眼组织中均呈显著上调表达(均为P<0.001);与EAU模型组相比,LXD干预组大鼠脾脏、淋巴结和眼组织中Rbpj mRNA相对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均为P<0.01)。ELISA检测结果发现,EAU模型组大鼠脾脏、淋巴结和眼组织中Rbpj和IFN-γ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IL-4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均为P<0.05);相比于EAU模型组,LXD干预组大鼠脾脏、淋巴结以及眼组织中Rbpj IFN-γ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IL-4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均为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与正常对照组相比,EAU模型组大鼠脾脏、淋巴结和眼组织中Th1细胞水平均明显升高,Th2细胞水平均明显降低,Th1/Th2细胞比例失衡(均为P<0.05);与EAU模型组相比,LXD干预组大鼠各组织中Th1细胞水平均明显下降,Th2细胞水平均明显升高,两者细胞比例逐渐恢复均衡(均为P<0.01)。结论LXD可通过下调EAU大鼠Notch信号通路转录因子Rbpj的表达水平抑制Notch信号通路的活化,显著促进EAU大鼠中Th1/Th2细胞比例恢复平衡并改善免疫微环境,从而达到治疗葡萄膜炎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胆泻肝汤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 Th1/Th2细胞比例 干扰素-γ 白细胞介素-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胆泻肝汤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大鼠M1/M2巨噬细胞极化平衡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殷学伟 郭励劼 +3 位作者 周梦贤 邱岩 毕宏生 郭大东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08-412,共5页
目的探讨龙胆泻肝汤(Longdan Xiegan decoction,LXD)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EAU)大鼠M1/M2巨噬细胞极化平衡的调控作用。方法将48只雌性Lewis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EAU模型组和LXD干预组,其中EAU模型组和LXD干预组大鼠首先诱导... 目的探讨龙胆泻肝汤(Longdan Xiegan decoction,LXD)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EAU)大鼠M1/M2巨噬细胞极化平衡的调控作用。方法将48只雌性Lewis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EAU模型组和LXD干预组,其中EAU模型组和LXD干预组大鼠首先诱导并建立EAU模型,LXD干预组大鼠每天给予LXD灌胃处理12 d,EAU组大鼠给予相同体积的PBS缓冲液灌胃处理12 d。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免疫后12 d三组大鼠脾脏、淋巴结及眼组织中iNOS和Arg1 mRNA及蛋白的表达;此外,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以上各组织中M1型、M2型巨噬细胞极化水平,分析LXD对EAU大鼠M1/M2巨噬细胞极化平衡的影响。结果免疫后12 d,与正常对照组相比,EAU模型组大鼠各组织中iNOS mRNA和蛋白表达均升高,而Arg1 mRNA和蛋白表达均降低(均为P<0.05);与EAU模型组相比,LXD干预组大鼠脾脏、淋巴结以及眼组织中iNOS表达均降低,而Arg1表达均升高(均为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免疫后12 d,EAU模型组大鼠各组织中M1型巨噬细胞极化水平升高,而M2型巨噬细胞极化水平降低(均为P<0.05),呈现不均衡表达;与EAU模型组相比,LXD干预组大鼠各组织中M1型巨噬细胞极化水平下降,而M2型巨噬细胞极化水平升高,两者比例逐渐恢复均衡。结论在EAU大鼠中,M1/M2巨噬细胞极化比例紊乱,LXD可明显降低M1型巨噬细胞极化水平以及相关因子iNOS表达,提高M2型巨噬细胞极化水平以及相关因子Arg1表达,从而发挥对EAU大鼠M1/M2巨噬细胞极化平衡的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胆泻肝汤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 INOS Arg1 M1/M2巨噬细胞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粒体动力学探讨电针改善实验性近视豚鼠视网膜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朝晖 郝佳文 +4 位作者 刘金鹏 鲍博 刘陇黔 郭大东 毕宏生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940-945,共6页
目的基于线粒体动力学探讨电针改善实验性近视视网膜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2周龄三色豚鼠1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C)组、透镜诱导型近视(LIM)组、透镜诱导型近视+假穴(LIM+SHAM)组和透镜诱导型近视+电针干预(LIM+EA)组,每组35只;其... 目的基于线粒体动力学探讨电针改善实验性近视视网膜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2周龄三色豚鼠1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C)组、透镜诱导型近视(LIM)组、透镜诱导型近视+假穴(LIM+SHAM)组和透镜诱导型近视+电针干预(LIM+EA)组,每组35只;其中NC组正常饲养,LIM组、LIM+SHAM组和LIM+EA组豚鼠右眼均配戴-6.0 D透镜以建立实验性近视模型,LIM+EA组豚鼠在合谷穴与太阳穴给予电针刺激,LIM+SHAM组豚鼠在假穴位进行干预。造模2周和4周后测量豚鼠的近视屈光度和眼轴长度,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豚鼠视网膜组织中线粒体动力相关蛋白(DRP1)、视神经萎缩蛋白(OPA1)、Bcl-2相关X蛋白(BAX)和B细胞淋巴瘤-2(BCL-2)的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HE染色观察各组豚鼠视网膜组织的形态改变,TUNEL染色检测视网膜组织的细胞凋亡情况。结果造模2周和4周后,与NC组相比,LIM组、LIM+SHAM组豚鼠右眼与左眼屈光度和眼轴长度的差值均明显增大(均为P<0.001);与LIM组相比,LIM+EA组豚鼠右眼与左眼屈光度和眼轴长度的差值均明显减小(均为P<0.01)。造模4周后,HE染色结果显示,NC组豚鼠视网膜排列均匀、内外核层细胞形态正常;与NC组相比,LIM组和LIM+SHAM组豚鼠视网膜厚度明显变薄,排列紊乱;与LIM组相比,LIM+EA组豚鼠视网膜厚度略有增加,排列相对规则。造模4周后,TUNEL染色结果显示,与NC组相比,LIM组和LIM+SHAM组豚鼠视网膜的绿色荧光明显增强;与LIM组相比,LIM+EA组豚鼠视网膜的绿色荧光明显减弱。造模2周和4周后,与NC组相比,LIM组和LIM+SHAM组豚鼠视网膜中DRP1、BAX的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升高(均为P<0.05),OPA1、BCL-2的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降低(均为P<0.05);与LIM组相比,LIM+EA组豚鼠视网膜中DRP1、BAX的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降低(均为P<0.05),OPA1、BCL-2的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升高(均为P<0.05)。结论实验性近视可明显增加视网膜线粒体分裂;电针干预通过抑制视网膜线粒体分裂,增加线粒体融合来减轻视网膜细胞凋亡,改善视网膜的形态结构,进而延缓近视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动力学 电针 近视 细胞凋亡 视网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2与眼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石永伟 毕宏生 蒋文君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07-411,共5页
转化生长因子⁃β2(TGF⁃β2)在角膜、巩膜和视网膜等多种眼组织中均有表达,在眼组织细胞的增殖、分化和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TGF⁃β2可通过参与上皮⁃间充质转化和细胞外基质重塑等生物学进程参与疾病的发病进程,与青光眼... 转化生长因子⁃β2(TGF⁃β2)在角膜、巩膜和视网膜等多种眼组织中均有表达,在眼组织细胞的增殖、分化和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TGF⁃β2可通过参与上皮⁃间充质转化和细胞外基质重塑等生物学进程参与疾病的发病进程,与青光眼、纤维化白内障、角膜损伤、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和近视等多种眼科疾病的发病密切相关。本文就TGF⁃β2在眼部疾病中的作用和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GF⁃β2 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 细胞外基质 眼科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常见眼科疾病的防治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朱聪 蒋文君 +1 位作者 毕宏生 王兴荣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8期103-106,共4页
3多不饱和脂肪酸(ω-3PUFAs)是人体必需脂肪酸,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血栓形成、降低血脂、舒张血管等多种作用。适量补充ω-3PUFAs可通过多种方式预防和治疗视网膜疾病、干眼症、白内障、青光眼、近视等眼病。ω-3PUFAs可抑制眼部组织... 3多不饱和脂肪酸(ω-3PUFAs)是人体必需脂肪酸,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血栓形成、降低血脂、舒张血管等多种作用。适量补充ω-3PUFAs可通过多种方式预防和治疗视网膜疾病、干眼症、白内障、青光眼、近视等眼病。ω-3PUFAs可抑制眼部组织细胞中炎症介质表达,减轻眼病的炎症反应;降低视网膜内皮细胞中促血管生成因子表达,抑制新生血管生成;下调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及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中的活性氧水平,减轻视网膜氧化损伤;上调Müller胶质细胞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抑制视网膜神经细胞凋亡,减轻视神经损害;下调巩膜成纤维细胞中缺氧诱导因子1α表达,抑制后极部巩膜基质降解。ω-3PUFAs的上述作用有望为预防和治疗多种眼病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多不饱和脂肪酸 视网膜疾病 干眼症 白内障 青光眼 近视 炎症反应 氧化应激 抗新生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30b-5p抑制Notch信号通路活化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殷学伟 郭励劼 +3 位作者 周梦贤 屈如意 毕宏生 郭大东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99-103,共5页
目的探讨miR-30b-5p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EAU)大鼠Notch信号通路活化的调控机制及治疗作用。方法通过Target Scan(http//www.targetscan.org/)对Notch1和Dll4基因与miR-30b的关系进行生物信息学预测。将雌性Lewis大鼠随机分为对... 目的探讨miR-30b-5p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EAU)大鼠Notch信号通路活化的调控机制及治疗作用。方法通过Target Scan(http//www.targetscan.org/)对Notch1和Dll4基因与miR-30b的关系进行生物信息学预测。将雌性Lewis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EAU组、miR-30b-5p组和miR-30b-5p空载体(miR-30b-5p-N)组。EAU组、miR-30b-5p组和miR-30b-5p-N组大鼠首先诱导EAU模型,miR-30b-5p组和miR-30b-5p-N组大鼠分别采用携带miR-30b-5p和miR-30b-5p-N的慢病毒于EAU大鼠脾脏进行注射干预处理,EAU组大鼠于同一部位注射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处理后12 d,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4组大鼠脾脏、淋巴结和眼组织中Notch1和Dll4 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检测4组大鼠脾脏、淋巴结及眼组织中Notch1和Dll4蛋白的表达,分析miR-30b-5p对葡萄膜炎大鼠Notch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结果生物信息学预测分析结果表明,Notch信号通路上Notch1和Dll4基因均为miR-30b调控的靶基因。免疫后12 d,相比于对照组,EAU组、miR-30b-5p组和miR-30b-5p-N组大鼠脾脏、淋巴结和眼组织中Notch1和Dll4 mRNA水平均升高(均为P<0.05);经miR-30b-5p干预治疗后,miR-30b-5p组脾脏、淋巴结和眼组织中Notch1和Dll4 mRNA表达均显著降低(均为P<0.05)。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免疫后12 d,EAU组、miR-30b-5p组和miR-30b-5p-N组大鼠脾脏、淋巴结和眼组织中Notch1和Dll4蛋白表达均上调(均为P<0.05);miR-30b-5p干预治疗后,脾脏、淋巴结和眼组织中Notch1和Dll4蛋白表达均显著下调(均为P<0.05)。结论miR-30b-5p可明显下调EAU大鼠各组织中Notch1和Dll4等Notch信号通路相关分子的表达进而抑制Notch信号通路活化,从而达到治疗葡萄膜炎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 miR-30b-5p NOTCH1 DLL4 NOTCH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F-BETA信号通路介导的眼组织纤维化在眼病发生发展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郝佳文 张瑞雪 +2 位作者 彭媛 毕宏生 郭大东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27-331,共5页
眼科疾病的发生发展与眼组织的异常发育和功能障碍有关,其中相关信号通路的异常活化可使眼组织纤维化进而使其生理功能发生障碍,在眼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信号通路广泛存在于各类细胞中,可参与细... 眼科疾病的发生发展与眼组织的异常发育和功能障碍有关,其中相关信号通路的异常活化可使眼组织纤维化进而使其生理功能发生障碍,在眼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信号通路广泛存在于各类细胞中,可参与细胞的生长、增殖和分化调节,是介导组织发生纤维化的关键信号通路。有研究发现,TGF-β信号通路可在青光眼、眼眶纤维化、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等眼病中发挥作用。本文就TGF-β信号通路介导的眼组织纤维化在眼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GF-Β信号通路 纤维化 青光眼 视网膜疾病 晶状体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觉发育关键期单眼形觉剥夺弱视大鼠视皮层的差异表达基因及其功能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佳芹 毕爱玲 毕宏生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7期6-11,共6页
目的筛选视觉发育关键期单眼形觉剥夺弱视大鼠视皮层的差异表达基因,并分析其功能。方法选取出生13 d尚未睁眼SD大鼠24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模型组进行右侧眼睑缝合建立单眼形觉剥夺弱视模型。出生60 d,麻醉处... 目的筛选视觉发育关键期单眼形觉剥夺弱视大鼠视皮层的差异表达基因,并分析其功能。方法选取出生13 d尚未睁眼SD大鼠24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模型组进行右侧眼睑缝合建立单眼形觉剥夺弱视模型。出生60 d,麻醉处死大鼠,取其脑组织。用基因芯片实验筛选差异表达基因,用基因本体论(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富集分析。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左侧视皮层差异表达基因共163个,右侧视皮层差异表达基因数共38个,共有差异表达基因16个。GO富集分析显示,左侧视皮层差异表达基因富集程度大于2的涉及22个条目,右侧视皮层差异表达基因富集程度大于2的涉及19个条目。KEGG富集分析显示,模型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功能集中于胚胎背腹轴线形成、光信号传导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NOD)样受体信号通路、神经营养蛋白信号通路、神经递质配体-受体相互作用信号通路等。其中MAPK1、鸟氨酸结合蛋白Gα2(GNAT2)基因异常表达可能与视功能异常改变有关,MAPK1基因主要功能集中在胚胎背腹轴线形成、MAPK信号通路、NOD样受体信号通路、神经营养蛋白信号通路、神经配体-受体相互作用信号通路,GNAT2基因主要功能为光信号传导通路。结论视觉发育关键期进行单眼形觉剥夺可造成大鼠大脑视皮层基因异常表达,并引起其调控的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改变,造成视觉信号传导功能异常;MAPK1、GNAT2基因异常表达可能是弱视发病的生物学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视 形觉剥夺 视觉发育关键期 基因芯片技术 MAPK1基因 GNAT2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源性外泌体治疗干眼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明杰 李从心 温莹 《国际眼科杂志》 2024年第2期251-254,共4页
外泌体是一种细胞外囊泡,通过生物分子传递改变受体细胞的生化特性,并在细胞通讯中发挥作用。其中,间充质干细胞源性外泌体(MSC-Exos)是由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的双层脂质囊泡,具有与间充质干细胞(MSCs)相似的功能,并携带蛋白质、脂质和核... 外泌体是一种细胞外囊泡,通过生物分子传递改变受体细胞的生化特性,并在细胞通讯中发挥作用。其中,间充质干细胞源性外泌体(MSC-Exos)是由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的双层脂质囊泡,具有与间充质干细胞(MSCs)相似的功能,并携带蛋白质、脂质和核酸等生物活性物质,可作为细胞间通讯的媒介参与免疫调节、组织损伤修复和促进血管生成等多种重要生理过程,近年来在治疗免疫炎性疾病、缺血性疾病等相关领域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从MSC-Exos的生物学功能出发,针对干眼不同发病机制如炎症反应、神经及组织修复等,阐述其治疗干眼的可能机制,以期为MSC-Exos在干眼治疗中的应用奠定基础,并为未来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 间充质干细胞 干眼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rvis ST分析飞秒LASIK联合快速交联矫正高度近视术后角膜生物力学变化
19
作者 王庆宝 毕宏生 +3 位作者 范华 祖培培 李莉 季鹏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32-636,共5页
目的应用Corvis ST评估飞秒激光辅助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联合快速角膜交联术(FS-LASIK Xtra)矫正高度近视术后角膜生物力学的变化。方法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在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行手术... 目的应用Corvis ST评估飞秒激光辅助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联合快速角膜交联术(FS-LASIK Xtra)矫正高度近视术后角膜生物力学的变化。方法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在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行手术矫正高度近视的患者185例(185眼)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将右眼纳入研究,其中行FS-LASIK Xtra者93例为FS-LASIK Xtra组,行FS-LASIK者92例为FS-LASIK组,术后随访6个月,记录患者的裸眼视力、等效球镜度、平均角膜曲率(Km)、最薄点角膜厚度(TCT)、角膜生物力学参数[2 mm处变形幅度比(DAR 2 mm)、综合半径(IR)、第一次压平刚度系数(SP-A1)、应力应变指数(SSI)]和手术前后角膜生物力学参数变化量(术后6个月与术前的差值,即ΔDAR 2 mm、ΔIR、ΔSP-A1、ΔSSI)。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Mann-Whitney U检验对组间数据进行比较。结果术后3个月等效球镜度FS-LASIK组和FS-LASIK Xtra组患者分别为(-0.21±0.31)D和(-0.04±0.3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9,P=0.001);术后6个月两组分别为(-0.33±0.31)D、(-0.14±0.37)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00,P<0.001)。术后6个月时FS-LASIK组与FS-LASIK Xtra组患者手术的有效性指数和安全性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前两组患者DAR 2 mm、IR、SP-A1、SSI等角膜生物力学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6个月,FS-LASIK组与FS-LASIK Xtra组患者角膜生物力学参数变化量ΔIR分别为3.03±0.78、2.67±0.80,ΔSP-A1为-35.93±12.04、-30.43±12.44,ΔSSI为-0.09±0.10、-0.03±0.06,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FS-LASIK Xtra矫正高度近视术后患者视力、等效球镜度稳定,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角膜生物力学稳定性较术前降低,但优于常规FS-LASIK,长期效果需要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快速角膜交联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角膜生物力学 屈光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S-OCT在角膜成像中的应用进展
20
作者 赵丽丽 宋继科 +1 位作者 卢秀珍 毕宏生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1058-1063,共6页
成像技术的进步彻底改变了眼科领域,改变了我们对眼科疾病的理解、诊断和治疗。扫频源光学相干断层扫描(SS-OCT)是一种最新的非接触式高分辨率成像技术。它进一步提高了成像深度和扫描速度,增加了新的算法和功能。SS-OCT允许对角膜结构... 成像技术的进步彻底改变了眼科领域,改变了我们对眼科疾病的理解、诊断和治疗。扫频源光学相干断层扫描(SS-OCT)是一种最新的非接触式高分辨率成像技术。它进一步提高了成像深度和扫描速度,增加了新的算法和功能。SS-OCT允许对角膜结构进行三维评估,提供角膜前、后表面的曲率和高度图以及角膜厚度图。这可以帮助眼科医生筛查和诊断角膜病变,如圆锥角膜、角膜营养不良和变性。SS-OCT更快、更精准和更灵敏的角膜测量有助于对即将进行角膜和屈光手术的患者做好术前计划和术后监测。文章总结SS-OCT技术的发展及其在角膜疾病中潜在的临床效用与在手术中的应用进展,以支持更多未来可能的研究和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频源光学相干断层扫描(SS-OCT) 屈光手术 角膜移植 散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