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环三磷腈-间苯三酚)微球的制备及其在聚酯阻燃中的应用
1
作者 魏一 徐红 +2 位作者 钟毅 张琳萍 毛志平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9-129,共11页
为提高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阻燃性能,以六氯环三磷腈(HCCP)和间苯三酚为原料制备聚(环三磷腈-间苯三酚)(PCTP)微球,将PCTP微球作为阻燃剂通过物理共混方式添加到PET中制备PET/PCTP复合材料,并借助热重分析仪、锥形量热仪、热重... 为提高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阻燃性能,以六氯环三磷腈(HCCP)和间苯三酚为原料制备聚(环三磷腈-间苯三酚)(PCTP)微球,将PCTP微球作为阻燃剂通过物理共混方式添加到PET中制备PET/PCTP复合材料,并借助热重分析仪、锥形量热仪、热重-红外联用仪、极限氧指数仪和万能材料试验机等对PET/PCTP体系的热稳定性、阻燃性能、力学性能和阻燃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向PET中添加质量分数为2%的PCTP微球所制备的PET/PCTP2.0复合材料,其极限氧指数(LOI)从24.4%增加到31.1%,且UL-94达到V-0水平;相较于PET,PET/PCTP2.0复合材料的峰值热释放速率和总热释放量均显著降低(分别下降28.7%和17.7%),断裂强力下降13.3%,仍保持较好的力学性能;PET/PCTP复合材料在燃烧过程中可快速生成致密连续的炭层,隔绝可燃物内外的热量交换,同时释放出CO 2等不燃气体,稀释PET基材周围的氧气从而实现阻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燃剂 熔融共混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聚磷腈 聚(环三磷腈-间苯三酚)微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涤/棉织物在印染加工过程中的微纤维释放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魏玲玲 毛志平 +2 位作者 钟毅 张琳萍 徐红 《染整技术》 CAS 2023年第11期4-9,共6页
水体中的微塑料(MP)污染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纺织品在印染加工及洗涤过程中释放的微纤维(MF)是水体微塑料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常用的涤/棉织物作为研究对象,对织物进行前处理和染色,收集各工序的废水,分别对各工序废水中微纤维的尺... 水体中的微塑料(MP)污染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纺织品在印染加工及洗涤过程中释放的微纤维(MF)是水体微塑料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常用的涤/棉织物作为研究对象,对织物进行前处理和染色,收集各工序的废水,分别对各工序废水中微纤维的尺寸和数目进行统计。结果表明,退煮漂一浴法前处理比退煮、漂白两浴法释放的微纤维数目少,并且在后续染色过程中产生的微纤维更少;在前处理和染色过程中释放的微纤维长度主要集中在100~500μm;减少工艺流程、降低工艺温度和缩短加工时间能显著减少微纤维的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纤维 涤/棉织物 前处理 染色 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浴中柔软剂NIS-4162在染色中的应用
3
作者 张京彬 张京武 +2 位作者 陈业伟 赵晓然 刘东榕 《毛纺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30,共5页
针对绳状织物前处理及染色过程中出现的折痕现象,采用浴中柔软剂NIS-4162改善染色后布面疵点,分析浴中柔软剂NIS-4162的耐盐、碱稳定性,耐煮漂、耐皂洗及耐高温稳定性,以及柔软剂NIS-4162对染色后布面颜色、织物色牢度的影响,并进行大... 针对绳状织物前处理及染色过程中出现的折痕现象,采用浴中柔软剂NIS-4162改善染色后布面疵点,分析浴中柔软剂NIS-4162的耐盐、碱稳定性,耐煮漂、耐皂洗及耐高温稳定性,以及柔软剂NIS-4162对染色后布面颜色、织物色牢度的影响,并进行大货生产验证。结果表明:浴中柔软剂NIS-4162具有良好的耐盐、碱稳定性,耐煮漂、耐皂洗及耐高温稳定性;对活性染料、分散染料、酸性染料等不同类型染料染色后的布面颜色无影响;对染色后棉织物色牢度无影响;对绳状织物前处理及染色过程中出现的折痕问题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浴中柔软剂 稳定性 棉织物 色牢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印染产业创新发展中数据分析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胡正鹏 李荣 《染整技术》 CAS 2023年第12期41-44,共4页
首先分析了印染产业发展状况及面临的问题,提出了技术创新需求。然后介绍了数据分析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包括数据采集、处理与分析等。最后讨论了数据分析技术在印染产业中的具体应用,如工艺监控、流程优化、质量管理等,以及其对产业发展... 首先分析了印染产业发展状况及面临的问题,提出了技术创新需求。然后介绍了数据分析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包括数据采集、处理与分析等。最后讨论了数据分析技术在印染产业中的具体应用,如工艺监控、流程优化、质量管理等,以及其对产业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应用数据分析技术可以提高印染企业的生产效率、资源利用效率、产品质量和市场响应能力;数据技术的应用将推动印染产业实现智能化、绿色化、柔性化的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染 数据分析 生产流程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染产业智能制造中的信息技术发展探讨 被引量:1
5
作者 胡正鹏 沙乾坤 张鑫磊 《化纤与纺织技术》 CAS 2023年第11期24-26,共3页
印染产业智能制造正处于信息技术引领的关键时期,为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竞争力,该行业正在积极应用信息技术,包括生产过程控制技术、产品设计技术和技术架构设计。文章探讨了智能制造的概念、印染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其发展特点,重点... 印染产业智能制造正处于信息技术引领的关键时期,为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竞争力,该行业正在积极应用信息技术,包括生产过程控制技术、产品设计技术和技术架构设计。文章探讨了智能制造的概念、印染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其发展特点,重点分析了信息技术在印染智能制造中的应用和发展问题,如信息孤岛、数据安全和技术融合不充分。最后提出了促进信息技术发展的策略,包括构建整体化的信息平台、加强网络安全保障和深化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的融合,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染产业 智能制造 信息技术 网络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织物“从摇篮到大门”碳足迹评价研究
6
作者 李华 李卫东 +3 位作者 李淑霞 王兆伟 周欣珂 唐茜 《纺织导报》 2025年第2期15-18,共4页
为分析棉织物在生产加工等阶段的温室气体排放情况,评价棉织物“从摇篮到大门”的碳足迹,文章依次介绍了产品碳足迹的评价标准,棉织物碳足迹评价的边界与范围、量化方法、信息披露、计算实例等内容,有助于识别棉织物生产加工阶段温室气... 为分析棉织物在生产加工等阶段的温室气体排放情况,评价棉织物“从摇篮到大门”的碳足迹,文章依次介绍了产品碳足迹的评价标准,棉织物碳足迹评价的边界与范围、量化方法、信息披露、计算实例等内容,有助于识别棉织物生产加工阶段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环节,助力纺织企业实现节能减排,推动纺织行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碳足迹 棉织物 从摇篮到大门 碳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涤纶织物免水洗染色及印花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孙素梅 付政 +2 位作者 何颖婷 关玉 付少海 《服装学报》 2022年第5期390-398,共9页
通过文献调查法,介绍了国内外涤纶织物免水洗染色及印花技术的发展现状,归纳总结液体分散染料染色及印花、改性黏合剂印花、微胶囊染色、原位矿化染色和超临界CO_(2)流体染色等技术的基本原理、应用效果以及实际染色生产中的优缺点和可... 通过文献调查法,介绍了国内外涤纶织物免水洗染色及印花技术的发展现状,归纳总结液体分散染料染色及印花、改性黏合剂印花、微胶囊染色、原位矿化染色和超临界CO_(2)流体染色等技术的基本原理、应用效果以及实际染色生产中的优缺点和可行性。研究认为,液体分散染料染色及印花技术较为成熟,且已在工业化生产中使用,是现阶段最有可能实现免水洗染色的技术。通过减少助剂用量、改善黏合剂性能,可以获得浮色少、色牢度高、无需还原清洗的涤纶染色印花织物,实现涤纶的连续式少水及免水洗染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染料 涤纶织物 免水洗 染色印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改性涤纶/腈纶同色性能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子超 张京彬 +4 位作者 薛孟芳 刘淑云 王翊 宁慧 张贻兵 《染整技术》 CAS 2024年第5期20-24,33,共6页
迭代涤纶(ITER-C)/腈纶一浴染色容易出现色差。测定单组分纤维上染曲线,讨论两种纤维同浴染色的可行性。测试染色温度、pH对两种纤维一浴染色性能的影响。测定两种纤维一浴染色的上染曲线和提升力曲线,进一步探讨了阳离子染料对两种纤... 迭代涤纶(ITER-C)/腈纶一浴染色容易出现色差。测定单组分纤维上染曲线,讨论两种纤维同浴染色的可行性。测试染色温度、pH对两种纤维一浴染色性能的影响。测定两种纤维一浴染色的上染曲线和提升力曲线,进一步探讨了阳离子染料对两种纤维一浴染色的染色效果。结果表明:ITER-C在50℃、腈纶在70℃时,上染率快速上升,100℃后逐渐稳定;ITER-C/腈纶一浴染色时,优化染色温度为105℃、优化染色pH为4.5,阳离子染料在ITER-C上的上染率高于腈纶,染料用量低于4%(omf)时,染料用量越高,纤维同色性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涤纶 腈纶 同色性 阳离子染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改性蜂窝状中空涤纶纤维的染色工艺优化 被引量:1
9
作者 张京彬 陈时阳 +2 位作者 刘淑云 张贻兵 岳文丽 《印染》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0-43,共4页
阳离子改性蜂窝状中空涤纶纤维具有良好的导湿效果和易染性。试验采用三支分散型阳离子染料对阳离子改性蜂窝状中空涤纶纤维进行染色。结果表明,当染液pH为5、染色温度为100℃、浴比为1∶10时,染色纤维的K/S值最大。三支染料上染阳离子... 阳离子改性蜂窝状中空涤纶纤维具有良好的导湿效果和易染性。试验采用三支分散型阳离子染料对阳离子改性蜂窝状中空涤纶纤维进行染色。结果表明,当染液pH为5、染色温度为100℃、浴比为1∶10时,染色纤维的K/S值最大。三支染料上染阳离子改性蜂窝状中空涤纶纤维的上染速率曲线变化趋势相近,配伍性较好,可用于拼色染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型阳离子染料 染色 阳离子改性 蜂窝状 中空涤纶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海泡石基气凝胶的制备及其保温隔热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胡叶蕾 续通 +1 位作者 毛志平 徐红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5-180,共6页
以海泡石为基质,聚乙烯醇为有机增强相,硅烷偶联剂KH-560和聚乙烯亚胺为交联剂,经冷冻干燥制备了具有优异保温隔热性能的柔性海泡石基气凝胶。其导热系数低至0.0374W/(m·K),轴向在经过80%的压缩形变后能达到100%回弹,径向在经过50... 以海泡石为基质,聚乙烯醇为有机增强相,硅烷偶联剂KH-560和聚乙烯亚胺为交联剂,经冷冻干燥制备了具有优异保温隔热性能的柔性海泡石基气凝胶。其导热系数低至0.0374W/(m·K),轴向在经过80%的压缩形变后能达到100%回弹,径向在经过50%的压缩形变后也能达到100%回弹。该气凝胶有望作为保温隔热材料应用于建筑、隔热帐篷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泡石基气凝胶 热稳定性 力学性能 保温隔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染料染色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京彬 闻伯涛 +1 位作者 武飞 宁慧 《染整技术》 CAS 2024年第10期28-31,共4页
分析了浅三原色系、中三原色系及深三原色系活性染料的染色提升性、色牢度及配伍性。结果表明:浅三原色系活性染料红K-HL、黄K-HL、蓝K-HL的最佳用量为1%以下;中三原色系活性染料红K-3BS、黄K-3RS、蓝K-BF的最佳用量为3%以下;深三原色... 分析了浅三原色系、中三原色系及深三原色系活性染料的染色提升性、色牢度及配伍性。结果表明:浅三原色系活性染料红K-HL、黄K-HL、蓝K-HL的最佳用量为1%以下;中三原色系活性染料红K-3BS、黄K-3RS、蓝K-BF的最佳用量为3%以下;深三原色系活性染料酒红DS、黄DS、藏青DS的最佳用量为4%以下。浅三原色系、中三原色系及深三原色系活性染料都具有良好的配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染料 三原色 染料用量 配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棉混纺纱线前处理工艺研究
12
作者 张子超 张京彬 +3 位作者 薛孟芳 王翊 张智慧 沙乾坤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5-51,共7页
壳聚糖纤维具有天然抗菌性,与棉纤维混纺可提高产品附加值,但前处理工艺的不当易引起混纺纱中壳聚糖的损失。为探究壳聚糖/棉混纺纱线的最优前处理工艺,讨论了前处理工艺中纯碱用量、烧碱用量、处理温度及时间对壳聚糖/棉混纺纱线性能... 壳聚糖纤维具有天然抗菌性,与棉纤维混纺可提高产品附加值,但前处理工艺的不当易引起混纺纱中壳聚糖的损失。为探究壳聚糖/棉混纺纱线的最优前处理工艺,讨论了前处理工艺中纯碱用量、烧碱用量、处理温度及时间对壳聚糖/棉混纺纱线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处理温度在前处理中是主要因素,对混纺纱线的性能影响最大;其次是碱种类及其用量,烧碱前处理的纱线白度更高,纯碱处理的纱线白度较低,但壳聚糖含量降低较少;前处理时间对混纺纱线的性能影响最小。染浅色时最佳前处理工艺为:烧碱1.5 g/L,H 2O 24 g/L,80℃,50 min;染中深色时最佳前处理工艺为:纯碱4 g/L,H 2O 24 g/L,70℃,50 min。在保证壳聚糖含量的前提下,应尽量提高壳聚糖/棉混纺纱线的单纱断裂强力、白度和芯吸高度等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混纺纱线 前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锦纶和棉织物中温一浴染色工艺
13
作者 王翊 张京彬 +3 位作者 黄凯 张贻兵 薛孟芳 张子超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8-44,共7页
针对锦纶和棉织物高温两浴染色问题,采用爱可森特系列活性染料对锦纶和棉织物进行中温一浴染色。首先探究了醋酸、纯碱、元明粉质量浓度对锦纶和棉织物K/S值影响,其次探究了最佳染色温度及保温时间,最后采用最优染色工艺,探究锦纶和棉... 针对锦纶和棉织物高温两浴染色问题,采用爱可森特系列活性染料对锦纶和棉织物进行中温一浴染色。首先探究了醋酸、纯碱、元明粉质量浓度对锦纶和棉织物K/S值影响,其次探究了最佳染色温度及保温时间,最后采用最优染色工艺,探究锦纶和棉织物的上染和提升力曲线。结果表明,在染料用量为0.5%(owf),染色温度为60℃,元明粉质量浓度为20 g/L条件下,当醋酸用量为0%(owf)、纯碱质量浓度为6 g/L、保温时间为60 min时,红RL-GR染色锦纶和棉织物K/S值接近一致;当醋酸用量为0.08%(owf)、纯碱质量浓度为4.5 g/L、保温时间为50 min时,黄RL-GR染色锦纶和棉织物K/S值接近一致;当醋酸用量为0.05%(owf)、纯碱质量浓度为1.6 g/L、保温时间为50 min时,蓝RL-GR染色锦纶和棉织物K/S值接近一致,实现了中温一浴同色染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纶 活性染料 中温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剂在纯棉针织物冷轧堆前处理工艺中应用
14
作者 张京彬 刘淑云 +1 位作者 张子超 周延钊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62-65,共4页
针对传统棉织物冷轧堆白度不稳定、强力损伤大等问题,文中探究了催化剂在纯棉针织物冷轧堆前处理工艺中的应用。通过单因素试验,探究了精练剂、催化剂、分散剂、稳定剂、片碱及双氧水用量对纯棉针织物白度、毛细效应及顶破强力的影响,... 针对传统棉织物冷轧堆白度不稳定、强力损伤大等问题,文中探究了催化剂在纯棉针织物冷轧堆前处理工艺中的应用。通过单因素试验,探究了精练剂、催化剂、分散剂、稳定剂、片碱及双氧水用量对纯棉针织物白度、毛细效应及顶破强力的影响,并对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室温条件下,优化后的最佳工艺为:片碱用量15g/L、100%双氧水用量20g/L、精练剂CML用量10g/L、催化剂GFF用量5g/L、分散剂PF71用量2g/L、稳定剂KKV-C用量10g/L,处理后织物的白度为72.20,毛效为15.5cm,顶破强力为837 N。与传统冷轧堆工艺相比,该工艺能够改善处理后织物的白度、毛细效应及顶破强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 冷轧堆 过氧酸 纯棉针织物 白度 毛细效应 顶破强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染料印花工艺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王翊 张京彬 +3 位作者 沙乾坤 薛孟芳 张子超 黄凯 《染整技术》 CAS 2024年第2期9-12,共4页
活性染料是棉织物印花应用最普遍的一类染料,具备高溶解度、高固色率、良好的稳定性等优点,有K型、N型、M型等类型,应根据印花固色工艺选择合适的染料。常用的印花流程较长,采用尿素和小苏打为固色剂,导致产生大量废水,污染环境。为了... 活性染料是棉织物印花应用最普遍的一类染料,具备高溶解度、高固色率、良好的稳定性等优点,有K型、N型、M型等类型,应根据印花固色工艺选择合适的染料。常用的印花流程较长,采用尿素和小苏打为固色剂,导致产生大量废水,污染环境。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可改用甲酸钠、双氰胺、乙二胺四乙酸钠、叔胺类等固色剂,亦可采用阳离子改性棉纤维或活性染料提高上染率。将上述两种方式应用于高温焙烘法和汽蒸法,可制备较高固色率的印花织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染料印花 短流程 高温焙烘法 汽蒸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染料XD在棉织物上的染色性能研究
16
作者 张京彬 张樱花 +2 位作者 李荣 许婷婷 刘淑云 《染整技术》 CAS 2024年第7期15-18,共4页
以石榴皮、石榴花、苏木等为原料,利用粗提的植物染料XD,对纯棉针织物进行染色。研究了染色温度、染浴pH、染色浴比、染色时间及染料用量对植物染料XD染色性能的影响。优化染色工艺为:染色温度100℃,醋酸0.7 g/L,浴比1∶10,保温时间40 ... 以石榴皮、石榴花、苏木等为原料,利用粗提的植物染料XD,对纯棉针织物进行染色。研究了染色温度、染浴pH、染色浴比、染色时间及染料用量对植物染料XD染色性能的影响。优化染色工艺为:染色温度100℃,醋酸0.7 g/L,浴比1∶10,保温时间40 min。染色后面料的耐皂洗色牢度、耐摩擦色牢度均为4级,耐日晒色牢度为3~4级,能够满足服装的色牢度要求,但植物染料XD仅适合染浅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染料 色牢度 棉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针织物低温一浴法前处理工艺
17
作者 张京彬 张京武 +1 位作者 王翊 黄凯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8-53,共6页
使用低温精练剂LTB-505进行低温一浴法前处理试验,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温度、精练剂用量、H2O2用量、Na OH用量、时间和浴比对织物白度、毛效和顶破强力的影响规律,同时结合单因素变量试验,优化了工艺条件,并与传统高温碱氧法的处理结果... 使用低温精练剂LTB-505进行低温一浴法前处理试验,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温度、精练剂用量、H2O2用量、Na OH用量、时间和浴比对织物白度、毛效和顶破强力的影响规律,同时结合单因素变量试验,优化了工艺条件,并与传统高温碱氧法的处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当精练剂用量为2.0 g/L、H2O2用量为3.0 g/L、Na OH用量为3.0 g/L、温度为85℃、时间为40 min和浴比为1∶10时,白度为79.78%,30 min毛效为14.5 cm,滴水扩散时间<1 s,顶破强力保留率为85.44%,前处理效果优于传统高温碱氧法,同时还降低了生产和时间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针织物 低温一浴法 前处理 精练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耐水洗牢度分散染料染色稳定性工艺优化
18
作者 张京彬 陈时阳 +1 位作者 岳文丽 陈华毅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4-48,共5页
分别使用分散红S-5BL、分散橙S-4RL、分散深蓝HGL 3种常规分散染料和分散黄棕SWF02、分散深红SWF-N、分散藏青SWF-R 3支高耐水洗牢度分散染料对涤纶织物进行染色。研究染色温度和染液pH值对得色量的影响,分析了上染曲线和提升力曲线,并... 分别使用分散红S-5BL、分散橙S-4RL、分散深蓝HGL 3种常规分散染料和分散黄棕SWF02、分散深红SWF-N、分散藏青SWF-R 3支高耐水洗牢度分散染料对涤纶织物进行染色。研究染色温度和染液pH值对得色量的影响,分析了上染曲线和提升力曲线,并对两种染料的上染工艺、染料性能进行简单对比。得出3支常规分散染料上染涤纶最优工艺为:染液pH值为4.0~6.0,染色温度130℃,3支高耐水洗牢度分散染料上染涤纶的最优工艺为:染液pH值为4.0~4.5,染色温度130℃。相对常规分散染料,高耐水洗牢度分散染料分子量大、分子结构复杂、提升力好,染色后涤纶织物的耐皂洗色牢度高。在实际生产中高耐水洗牢度分散染料对酸性条件和温度要求高,严格控制染液pH值和上染温度,才能获得稳定的上染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耐水洗牢度 涤纶 染色工艺 分散染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环保型抗菌除臭剂的开发与应用
19
作者 李雯雯 赵利强 段红玉 《印染助剂》 2025年第6期39-41,50,共4页
采用抗菌材料合成与复配开发出绿色环保抗菌除臭剂ABA-8112C,经过常规整理对比了抗菌除臭剂8112A、8112B、8112C的稳定性与抗菌效果,并测试了8112C洗后的抗菌等级和整理后毛巾布的除臭效果。结果表明,3种抗菌除臭剂均属于非溶出型,对环... 采用抗菌材料合成与复配开发出绿色环保抗菌除臭剂ABA-8112C,经过常规整理对比了抗菌除臭剂8112A、8112B、8112C的稳定性与抗菌效果,并测试了8112C洗后的抗菌等级和整理后毛巾布的除臭效果。结果表明,3种抗菌除臭剂均属于非溶出型,对环境和人体安全友好,且8112C在涤、棉和尼龙织物上对革兰氏菌及白色念珠菌的抗菌等级可达AAA级,整理的毛巾布具有耐水洗除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 除臭 耐水洗 整理助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环保型超疏水涂层制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
作者 徐天阳 徐丽慧 +5 位作者 刘高峰 王黎明 潘虹 沈勇 李俊 李可婷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1-74,共4页
介绍了绿色环保型超疏水表面的研究现状,包括利用天然可降解材料、天然纳米材料等以构建微纳米粗糙结构,利用无氟环保材料进行低表面能修饰,以水为溶剂制备绿色超疏水涂层体系,并提出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
关键词 超疏水涂层 绿色环保型 微纳粗糙结构 低表面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