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绵城市建设背景下江苏宿迁市中心城区水面率与内涝关系研究
1
作者 夏成亮 王露 +2 位作者 许生 邱福琼 宋强 《中国防汛抗旱》 2024年第8期6-10,21,共6页
水域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为了探究城市水面率与内涝风险的关系,通过GPS-RTK和网络RTK遥感技术对江苏宿迁市中心城区2023年水域面积进行动态监测,分析影响水面率变化的因素,并通过... 水域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为了探究城市水面率与内涝风险的关系,通过GPS-RTK和网络RTK遥感技术对江苏宿迁市中心城区2023年水域面积进行动态监测,分析影响水面率变化的因素,并通过建立网格分区及不同排水分区,将城市易涝点与水面率结合,研究城市内涝与水面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2023年12月宿迁市中心城区水域面积为31.824 km^(2),较2022年增加0.047%。引起水面率变化的原因中,人为因素占主导地位,海绵城市建设中水系连通、生态修复等措施是提升水面率的重要手段。水面率与内涝点分析表明水面率是影响城市内涝的因素之一,在水面率较低的区域更容易发生内涝。研究成果对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面率 海绵城市 遥感 城市内涝 宿迁市中心城区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宿迁市现代水网建设展望
2
作者 张良 吴天航 +2 位作者 周悦 孙陶然 宋强 《治淮》 2025年第4期30-32,共3页
国家水网是国家基础设施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国家水安全的重要基础和支撑。加快构建国家水网,建设现代化高质量水利基础设施网络,统筹解决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问题,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江苏省宿迁市坚决贯彻... 国家水网是国家基础设施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国家水安全的重要基础和支撑。加快构建国家水网,建设现代化高质量水利基础设施网络,统筹解决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问题,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江苏省宿迁市坚决贯彻落实上级关于水网建设的决策部署,加强与国、省水网的衔接融合,加快打通县乡水网“最后一公里”,坚持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纵深推进现代水网建设。2023年,宿迁入选首批国家市级水网先导区;先后两次在全国水网建设现场推进会上作交流发言;2024年,宿迁在全省率先实现市县水网规划全覆盖,为进一步推动市域现代水网建设提供了方向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国家水网 水安全 宿迁市 现代水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宿迁市河网圩区农田管道输水灌溉系统适宜规模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龚懿婧 余小鹏 +1 位作者 房凯 周明耀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19年第4期249-253,共5页
为使宿迁市农田管道输水灌溉技术健康发展,保证该技术在当地发挥最大的技术、经济效果,以宿迁市河网圩区为研究对象,针对该类地区特点提出稻麦轮作和稻蔬轮作制度下的农田管道输水灌溉系统适宜布置模式。通过对典型工程投资、效益的概... 为使宿迁市农田管道输水灌溉技术健康发展,保证该技术在当地发挥最大的技术、经济效果,以宿迁市河网圩区为研究对象,针对该类地区特点提出稻麦轮作和稻蔬轮作制度下的农田管道输水灌溉系统适宜布置模式。通过对典型工程投资、效益的概算模拟与经济分析,确定该类地区农田管道输水灌溉系统适宜规模和建设定额标准。研究结果得到两种不同轮作制度下的管道系统布置模式、适宜规模与建设定额标准,将为宿迁市河网圩区农田管道输水灌溉系统推广应用提供设计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网圩区 稻麦轮作 稻蔬轮作 布置模式 适宜规模 定额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北平原河网地区河道生态水位确定及保障研究——以宿迁宿豫区为例
4
作者 方琼 许生 +2 位作者 邱豆豆 郑榕轩 黄瑶 《中国防汛抗旱》 2024年第8期11-16,共6页
河道生态水位的确定和保障对于提升城市适应性、改善生态环境、降低建设成本,以及解决水资源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以宿迁宿豫区为研究区,参考不同河道的蓄水梯级,选取合适的生态水位控制断面,综合考虑水文、水生生物生长及景观等要素,分... 河道生态水位的确定和保障对于提升城市适应性、改善生态环境、降低建设成本,以及解决水资源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以宿迁宿豫区为研究区,参考不同河道的蓄水梯级,选取合适的生态水位控制断面,综合考虑水文、水生生物生长及景观等要素,分别采用不同方法计算河道断面的最低生态水位,比较同一蓄水梯级相关河道的水位计算值,取外包值作为最终基本生态水位,再结合片区河网实际运行调度及蓄水情况,确定目标生态水位,并提出了河道拦蓄水、再生水利用和引流调度等保障措施。研究区内4个蓄水梯级的基本生态水位分别为18.7 m、13.9 m、15.4 m、14.9 m,目标生态水位分别为19.5 m、14.5 m、16.5 m、16.3 m。研究成果为苏北平原河网地区河道生态水位确定和保障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水位 河网地区 综合分析法 宿迁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宿迁市洪泽湖入湖河流水系调整方案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高劲松 贺淑全 王艾艾 《治淮》 2019年第6期33-34,共2页
宿迁市洪泽湖入湖河流水系汇水范围位于江苏省水利四级分区的洪泽湖周边、奎濉河下片区,具体范围包括:宿迁市西南部,东至南淮泗河,北至废黄河,西至苏皖徐宿交界,南至淮河干流。包括宿城区、泗阳县废黄河大堤以南地区以及泗洪县全境。
关键词 河流水系 洪泽湖 宿迁市 调整 淮河干流 黄河大堤 江苏省 奎濉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宿迁市黄河故道K54+830~K56+300段挡洪墙工程设计实例 被引量:1
6
作者 马兴高 贺淑全 +1 位作者 许生 唐波 《治淮》 2019年第8期14-16,共3页
本文通过对宿迁市黄河故道K54+830~K56+300段挡洪墙工程设计方案比选,在满足防洪安全前提下,兼顾景观、工程占地、工程投资等,二级挡洪墙最终选用悬臂式挡墙形式;考虑到黄河故道沿线土质多为砂土、粉土,承载力差,本文列出了稳定计算过程... 本文通过对宿迁市黄河故道K54+830~K56+300段挡洪墙工程设计方案比选,在满足防洪安全前提下,兼顾景观、工程占地、工程投资等,二级挡洪墙最终选用悬臂式挡墙形式;考虑到黄河故道沿线土质多为砂土、粉土,承载力差,本文列出了稳定计算过程,计算结果满足规范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故道 挡洪墙 悬臂式挡墙 稳定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宿迁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形势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辉 孙传辉 韦芳 《山西建筑》 2011年第13期212-214,共3页
分析了宿迁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并为有限的水资源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应对策,以指导宿迁市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关键词 水资源 开发利用 形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利工程征地移民专项设计
8
作者 杨青森 宋强 杨杰 《云南水力发电》 2025年第3期1-2,11,共3页
水利工程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水安全、水生态等方面具有重大作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贡献。然而,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征地移民问题一直是一个难题。以宿迁市西民便河治理工程为例,探讨了水利工程征地移民专... 水利工程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水安全、水生态等方面具有重大作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贡献。然而,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征地移民问题一直是一个难题。以宿迁市西民便河治理工程为例,探讨了水利工程征地移民专项相关设计工作及存在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建议,为中小河流项目征迁工作提供参考,促进水利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工程 中小河流治理 征地拆迁 移民安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规划法的宿迁地区灌溉管道经济流速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黄秋歌 周皞 +1 位作者 孙昊 周明耀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19年第4期254-259,共6页
农田管道输水灌溉系统设计中,经济流速的确定由于涉及工程规模、投资及运行费用等方面,受材料、劳动力、能源价格影响,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确定过程较为复杂。通过建立年费用函数增量的灌溉管网费用函数模型,基于动态规划方法,以管径为... 农田管道输水灌溉系统设计中,经济流速的确定由于涉及工程规模、投资及运行费用等方面,受材料、劳动力、能源价格影响,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确定过程较为复杂。通过建立年费用函数增量的灌溉管网费用函数模型,基于动态规划方法,以管径为变量模拟流速对投资与运行费用的影响过程。给出了适用于宿迁地区不同流量范围塑料管材、管径的经济流速,为宿迁地区农田管道输水灌溉系统管网设计提供了更具体、科学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管网 优化模型 动态规划 经济流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宿迁市平原区管道输水灌溉工程适宜布置形式及规模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烈辉 房凯 +2 位作者 黄秋歌 余小鹏 周明耀 《江苏水利》 2019年第11期21-25,共5页
根据宿迁市平原地区农业生产条件的差异性,将其分为小型农户分散种植和规模化生产区两种类型,分析提出适宜系统布置形式。通过相关经济指标模拟,确定工程适宜规模和管道建设定额,为宿迁市平原区推广应用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提供参考。
关键词 平原灌区 管道输水 布置形式 适宜规模 建设定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宿迁市骆马湖岸线利用情况调查与思考 被引量:2
11
作者 岳金隆 邢小燕 夏成亮 《治淮》 2016年第3期25-26,共2页
一、骆马湖概况 骆马湖位于淮河流域沂沭泗水系下游,是江苏省第四大淡水湖泊,地跨徐州、宿迁两市。骆马湖南北长约20km,东西宽约16km,湖底高程一般为18.5—22.0m(废黄河零点,下同),
关键词 骆马湖 宿迁市 利用情况 岸线 淮河流域 淡水湖泊 沂沭泗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宿迁市骆马湖健康生态评估的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高劲松 刘明 +1 位作者 吴明白 曹芳 《治淮》 2020年第5期43-45,共3页
本文从湖泊水安全、水生物、水生境和水空间入手,利用14项指标,构建骆马湖湖泊健康生态评估体系。通过调查、监测岸带稳定性,收集岸带植被结构数据和水生生物监测数据,对宿迁市骆马湖健康生态进行了较为完备的分析。
关键词 骆马湖 健康评价 生态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宿迁市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措施探讨 被引量:1
13
作者 钱东仁 《治淮》 2019年第8期58-59,共2页
宿迁因水而美、依水而生。境内有骆马湖、洪泽湖两大淡水湖泊,京杭大运河、古黄河、六塘河、民便河等四条流域发性河道穿城而过,素有洪水走廊之称,且京杭大运河为南水北调东线调水通道,过境之水可看不可用。特别是随着城市快速扩张和城... 宿迁因水而美、依水而生。境内有骆马湖、洪泽湖两大淡水湖泊,京杭大运河、古黄河、六塘河、民便河等四条流域发性河道穿城而过,素有洪水走廊之称,且京杭大运河为南水北调东线调水通道,过境之水可看不可用。特别是随着城市快速扩张和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水资源、水环境的承载能力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矛盾日渐突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水型城市 宿迁市 京杭大运河 南水北调东线 淡水湖泊 城市人口 承载能力 水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宿迁市黄墩湖滞洪区安全建设与管理探讨 被引量:1
14
作者 耿永强 夏成亮 许生 《治淮》 2019年第4期48-49,共2页
一、基本情况黄墩湖滞洪区位于沂沭泗水系骆马湖西侧,是为确保骆马湖防洪安全,保护骆马湖下游耕地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而设立的滞洪区。滞洪区东以骆马湖二线堤防和中运河西堤为界,西以徐洪河东堤为界,北以房亭河南堤为界,南以废黄河北... 一、基本情况黄墩湖滞洪区位于沂沭泗水系骆马湖西侧,是为确保骆马湖防洪安全,保护骆马湖下游耕地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而设立的滞洪区。滞洪区东以骆马湖二线堤防和中运河西堤为界,西以徐洪河东堤为界,北以房亭河南堤为界,南以废黄河北堤为界,地跨徐州、宿迁两市,总面积230km^2,其中宿迁市境内为86km^2,隶属宿豫黄墩、皂河两镇,27个行政村,5.38万人,耕地面积6.84万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滞洪区 黄墩湖 宿迁市 安全建设 管理 生命财产安全 耕地面积 骆马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方法协同的水资源承载力影响因素辨识
15
作者 李嘉辉 李磊 +2 位作者 吴天航 许生 刘俊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0-64,共5页
滨州市地处黄河流域下游,经济社会发展高度依赖黄河水,人均水资源量低。为促进水资源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采用AHP-熵权-TOPSIS模型评价了滨州市2013~2022年水资源承载力,根据评价结果,基于斯皮尔曼相关系数、障碍度模型识别并诊断水... 滨州市地处黄河流域下游,经济社会发展高度依赖黄河水,人均水资源量低。为促进水资源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采用AHP-熵权-TOPSIS模型评价了滨州市2013~2022年水资源承载力,根据评价结果,基于斯皮尔曼相关系数、障碍度模型识别并诊断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驱动因子和主要障碍因子,辨识水资源承载力关键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结果表明,滨州市水资源承载力关键影响因素分别为产水模数、地下水供水占比、跨流域调水占比、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均GDP、GDP年增长率、第三产业占比、万元GDP用水量、生态环境用水量占比、人均生态环境用水量10项指标;在水资源方面,优化水源结构,在加强本地地表水利用的同时,充分开展非常规水利用工作,同时做好地下水保护与管理;在社会及经济方面,转变滨州市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区域协调发展,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在生态环境方面,确定滨州市重点河流生态流量,保障河湖生态用水需求,合理增加生态环境用水量,改善河湖健康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TOPSIS法 障碍度 驱动因子 斯皮尔曼相关系数 滨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量水质控制目标的LID组合方案评价
16
作者 冯皓天 李磊 +4 位作者 周哲 张良 仇金珠 宋强 刘俊 《水力发电》 CAS 2025年第1期22-27,共6页
为探究低影响开发(LID)对平原河网地区的城市径流和水质控制效果,以张家港中心城区的东北分区为例,提出针对LID设施组合方案雨洪控制效果的多控制目标综合评价体系。通过构建SWMM模型,模拟在1 a一遇、2 a一遇、5 a一遇、10 a一遇、20 a... 为探究低影响开发(LID)对平原河网地区的城市径流和水质控制效果,以张家港中心城区的东北分区为例,提出针对LID设施组合方案雨洪控制效果的多控制目标综合评价体系。通过构建SWMM模型,模拟在1 a一遇、2 a一遇、5 a一遇、10 a一遇、20 a一遇降雨情形下,不同LID设施组合方案的径流控制效果和污染物削减能力;并构建水文、水力、水质效应、成本投入4方面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4种组合方案进行比选。结果表明,各项方案在低重现期降雨条件下均能发挥一定控制作用,但遭遇高重现期降雨时,控制作用受到限制。在4种组合方案中,包含透水铺装、绿色屋顶和雨水花园组合方案总体效益最佳,研究结果可为建设海绵城市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MM模型 LID设施 径流控制 综合赋权法 灰色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合赋权的灰绿协同方案径流控制效果评价
17
作者 高衍 方琼 +3 位作者 夏成亮 叶文 许生 侯坦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共5页
近年全球极端暴雨事件频发,城市内涝现象层出不穷。为优化雨洪控制方案,以无锡市经开区为研究区域,基于灰绿协同理念,将灰绿设施单独、组合共形成5种方案,以降低内涝风险和节约经济成本为标准设置9个相关指标,采用AHP-EWM综合评价方法... 近年全球极端暴雨事件频发,城市内涝现象层出不穷。为优化雨洪控制方案,以无锡市经开区为研究区域,基于灰绿协同理念,将灰绿设施单独、组合共形成5种方案,以降低内涝风险和节约经济成本为标准设置9个相关指标,采用AHP-EWM综合评价方法计算各指标权重,根据评价值确定最优雨洪控制管理方案。结果表明,灰绿协同后径流控制能力显著提升,其中方案4的综合评价值最高,为0.840。表明方案4在充分考虑水文水力效应和经济成本后总体效益最佳,可见灰绿协同对城市雨洪问题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水力模拟 灰绿协同 径流控制 管道提升改造 AHP-EWM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节制闸水流流动特性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吕晓波 李太民 +1 位作者 唐波 施翔 《山西水利科技》 2019年第4期35-38,96,共5页
为研究节制闸泄流时水流流动规律,节制闸过流时上下游水流流态、流速分布及水面线,基于三维水流数学模型,利用FLOW-3D软件、RNG k-ε模型和VOF法分析不同工况、不同闸门开度下节制闸水流流动特性。数值模拟结果可为节制闸的运行管理及... 为研究节制闸泄流时水流流动规律,节制闸过流时上下游水流流态、流速分布及水面线,基于三维水流数学模型,利用FLOW-3D软件、RNG k-ε模型和VOF法分析不同工况、不同闸门开度下节制闸水流流动特性。数值模拟结果可为节制闸的运行管理及优化调度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制闸 FLOW-3D VOF法 三维水流数学模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坝坡土工膜损伤对水库坝体边坡安全稳定的影响
19
作者 黄瑶 陈闯 +2 位作者 杨青森 颜泽群 司帅 《江苏水利》 2025年第5期47-52,共6页
为探索水库上游坝坡土工膜缺陷以及下游水平破坏长度对大坝安全稳定的影响规律,通过有限元计算模拟的方式对该问题进行研究。得到结论如下:上游坝坡土工膜出现缺陷会使围坝发生渗透变形并在下游坝脚处造成破坏,并且下游坝脚的破坏长度... 为探索水库上游坝坡土工膜缺陷以及下游水平破坏长度对大坝安全稳定的影响规律,通过有限元计算模拟的方式对该问题进行研究。得到结论如下:上游坝坡土工膜出现缺陷会使围坝发生渗透变形并在下游坝脚处造成破坏,并且下游坝脚的破坏长度对大坝的整体安全稳定性有显著的影响。此外,坝坡渗漏出逸点的允许渗透坡降所对应的上游坝坡土工膜的缺陷面积为0.45 m2,在此缺陷面积的情况下随着下游水平破坏长度的增加,下游边坡最小安全稳定系数会不断减小,大坝结构失稳的下游坝脚水平破坏长度的临界值为14.28 m。本次研究成果可以为相关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坝安全 土工膜缺陷 下游破坏长度 有限元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喇叭管悬空高度对井筒式泵站运行性能影响研究
20
作者 顾双 殷宪柱 +1 位作者 刘刚 许生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88-194,共7页
为了探究喇叭管悬空高度对井筒式泵站运行性能以及泥沙沉积的影响,采用CFX对井筒式泵站内流动特性进行了CFD数值模拟。模拟过程中,将井筒式泵站内计算流体视为固液两相流,设计了0.3D,0.7D,1.1D和1.5D 4个不同的喇叭管悬空高度方案。计... 为了探究喇叭管悬空高度对井筒式泵站运行性能以及泥沙沉积的影响,采用CFX对井筒式泵站内流动特性进行了CFD数值模拟。模拟过程中,将井筒式泵站内计算流体视为固液两相流,设计了0.3D,0.7D,1.1D和1.5D 4个不同的喇叭管悬空高度方案。计算结果表明:方案1-4中泵装置运行最高效率分别为76.4%、79.3%、78.5%和78.8%,方案2中泵装置的运行效率以及最高高效区范围最大;方案1中存在大尺度漩涡,方案3和方案4中存在泥沙沉积现象,因此认为最优方案为方案2,该方案的优点是没有泥沙沉积、漩涡尺度小,并且流场结构稳定、总水力损失最小。通过分析喇叭管悬空高度对井筒式泵站运行性能和泥沙沉积情况的影响,说明只有合适的喇叭管悬空高度,才能够保证井筒式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研究成果可为工程中井筒式泵站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喇叭管悬空高度 井筒式泵站 CFD 泥沙淤积 流场特性 漩涡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