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植物采后病害防治课程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以安徽农业大学为例 |
李淼
陈先玉
潘月敏
檀根甲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
2016 |
0 |
|
2
|
植物保护专业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
席银宝
凌传秀
杨梅
檀根甲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
2012 |
6
|
|
3
|
植物保护专业普通昆虫学实验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
李晓明
李世广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
2010 |
13
|
|
4
|
植物保护专业双创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探讨 |
潘月敏
郭敏
李茂业
操海群
檀根甲
高智谋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
2018 |
1
|
|
5
|
对植物保护专业植物病害流行学课程教学的思考 |
汪章勋
李淼
檀根甲
|
《现代农业科技》
|
2013 |
5
|
|
6
|
植物病原菌孢子捕捉和监测—助力植物病害管理 |
王奥霖
范洁茹
徐飞
陈莉
曹世勤
王万军
孙振宇
刘伟
胡小平
周益林
|
《植物保护》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7
|
农业植物病理学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
李淼
檀根甲
丁克坚
高智谋
陈莉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
2009 |
14
|
|
8
|
《农业植物病理学》实验教学方法的探索 |
丁婷
江海洋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
2009 |
7
|
|
9
|
安徽省合肥市大蜀山风景区植物根际螺旋线虫种类记述 |
刘唐玉
吴慧平
胡培
王辉
叶春莉
马慧勤
|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3
|
|
10
|
肉桂醛对赤拟谷盗的熏蒸作用及对成虫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
王莹莹
邵云飞
杨浩岚
曹付
刘苏
李茂业
李世广
|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11
|
安徽甜瓜和栝楼蔓枯病的病原菌鉴定及其有效药剂筛选 |
夏智杰
张雷
宋江华
傅敏
张立新
|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12
|
安徽省稻田杂草发生现状与防控对策 |
何振辉
黄超
赵宁
毕亚玲
潘月敏
廖敏
张勇
吴向辉
周凤艳
姚卫平
|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3
|
3种植物源物质复配对异囊地蛛的驱避作用 |
韦道奎
裴洲洋
唐庆峰
李晨
张丽娜
朱启法
许大凤
王芳
周本国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
2024 |
0 |
|
14
|
安徽省小麦孢囊线虫田间分布及危害调查 |
杨传广
吴慧平
檀根甲
王月英
|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19
|
|
15
|
喜旱莲子草对不同生境植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
张震
徐丽
朱晓敏
|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22
|
|
16
|
安徽省玉米小斑病菌对5种杀菌剂的敏感性 |
张立新
张军
王建华
檀根甲
|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14
|
|
17
|
桃蚜几丁质合成酶1基因的分子特征及其生物学功能分析 |
苗治国
洪牛
刘东阳
徐蓬军
邓全
闫芳芳
余佳敏
李茂业
刘苏
|
《植物保护》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8
|
菜青虫感染金龟子绿僵菌后体内几种保护酶活性的变化 |
李世广
窦婷婷
付小伶
刘祝琴
何超
|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7
|
|
19
|
施药频次和间隔期对小麦赤霉病防效及病菌消长动态的影响 |
黄慧
张曼玉
张承启
陈莉
|
《植物保护》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0
|
农业昆虫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 |
党向利
权青
李晓萌
杨梅
丁克坚
李桂亭
江俊起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
2016 |
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