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八景”的传统美学思想体现及对当代城市规划的启示 被引量:11
1
作者 运迎霞 王林申 王艳玲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07-111,共5页
"八景"体现了传统美学思想中的"中和""中庸""美善""意象"等主旨。在城乡规划建设中,应采用美学要素规划类型的增加、虚体空间控制体系的建立、微观空间增长的控制与虚拟现实技术的... "八景"体现了传统美学思想中的"中和""中庸""美善""意象"等主旨。在城乡规划建设中,应采用美学要素规划类型的增加、虚体空间控制体系的建立、微观空间增长的控制与虚拟现实技术的动态模拟和监测等方法营建城市"诗意空间";应注重人与人的尺度、遵循"物尽其用"的原则,在规划编制与管理中贴近并引领市民的生活,在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发挥城市反哺乡村的作用,共同创设"朴约空间";应注重以私有公共空间与群体隐私空间为主体的"自我空间"的塑造,立足形成机制、再造途径与现代审美化开展自发空间的研究,通过城市功能多样性与向虚拟空间的涉足形成以体验性为核心的"自我实现"空间,并依靠规划师"作为市民来规划"探索城市中的"本我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景” 传统美学思想 “诗意空间” “朴约空间” “本我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论科技革命对城市规划学科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林申 运迎霞 潘昆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67-70,共4页
科技革命之于城市规划学科产生哲学传统启迪、学科诞生先导、方法路线推动与热点主题引领的影响,这种影响具有直接性与间接性、同步性与滞后性、全面性与局限性、单向性与双向性的特点。新的科技革命影响下,现实、公共、物理空间之外的... 科技革命之于城市规划学科产生哲学传统启迪、学科诞生先导、方法路线推动与热点主题引领的影响,这种影响具有直接性与间接性、同步性与滞后性、全面性与局限性、单向性与双向性的特点。新的科技革命影响下,现实、公共、物理空间之外的体验、私人、虚拟空间或许也应成为关注点,城市社会规划或许将成为编制体系重点之一,超尺度空间重构或许将成为可能:城市规划学科应努力摆脱实证技术困境和"科学价值"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革命 城市规划学科:发展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撑城市规划与建设的资源平台——城市信息管理的前沿探索
3
作者 张晓宇 何邕健 《规划师》 2006年第5期65-67,共3页
城市信息具有可浓缩、可扩散和可共享等特征,其应用已扩展到地籍与房产管理、资源调查与规划、大型工程项目的前期论证、公用事业管理和城市日常管理等方面。基于GIS、VR和遥感等技术的支持,城市信息管理已开展了基于代理模型的城市结... 城市信息具有可浓缩、可扩散和可共享等特征,其应用已扩展到地籍与房产管理、资源调查与规划、大型工程项目的前期论证、公用事业管理和城市日常管理等方面。基于GIS、VR和遥感等技术的支持,城市信息管理已开展了基于代理模型的城市结构模拟、城市“细胞生长”模型信息系统、选择与决策信息系统、公众参与信息管理系统和道路交通信息管理等前沿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信息 管理 资源平台 前沿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修补型沿海强震防灾空间规划体系构建--以名古屋市强震防灾空间规划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威涛 运迎霞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3-101,共9页
弥补我国城市向后工业化转型之时防灾空间建设的历史欠账,要依靠城市修补从空间内涵发展与存量提升中寻求解决方案。目前我国鲜有城市修补型防灾空间规划的研究与实践。日本名古屋市的沿海强震防灾空间规划具备鲜明的城市修补特征,文章... 弥补我国城市向后工业化转型之时防灾空间建设的历史欠账,要依靠城市修补从空间内涵发展与存量提升中寻求解决方案。目前我国鲜有城市修补型防灾空间规划的研究与实践。日本名古屋市的沿海强震防灾空间规划具备鲜明的城市修补特征,文章解析其背景、革新、框架和内容,探讨城市修补是如何从规划理念到规划落实,聚焦防灾空间建设中的事实-复杂-内里-人本问题,为城市修补型防灾空间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修补 沿海强震 防灾空间规划 名古屋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城市的多目标绿道网络--新加坡公园连接道系统 被引量:48
5
作者 张天洁 李泽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7-73,共7页
多功能的公园连接道系统是新加坡应对人口剧增和城市化加剧、建设"花园里的城市"的重要规划举措。该绿道网络规划着眼于充分利用排水道缓冲区、车行道保留区等低效土地,增进公园、自然保护区等绿色开敞空间的可达性和生物多样... 多功能的公园连接道系统是新加坡应对人口剧增和城市化加剧、建设"花园里的城市"的重要规划举措。该绿道网络规划着眼于充分利用排水道缓冲区、车行道保留区等低效土地,增进公园、自然保护区等绿色开敞空间的可达性和生物多样性,提升环境宜居品质及热带花园城市形象。采用土地划拨和借用两种方式,强调实用性及灵活性。通过成立跨部门合作的专门工作委员会,高效解决技术及执法问题。绿道规划及景观设计注重寻求休闲娱乐、自然生态保护、公众教育和社会凝聚力等多目标的平衡。在实施中,加强同各方利益相关者和社区居民的合作,通过先期试验性工程发现问题并不断改进,形成良性循环。这些经验可供我国高密度城市规划和建设绿道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道规划 公园连接道系统 绿色开敞空间 高密度城市 新加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持续发展指针导向的住区公共开放空间规划——以天津市卫安南里旧居住街区公共开放空间更新规划为例 被引量:15
6
作者 卜雪旸 运迎霞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5-89,共5页
城市住区公共开放空间是城市居民基本生活品质的保障,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建设和谐宜居城市迫切需要从满足城市住区总体社会发展的需求角度入手,建立科学系统的空间形态规划策略和方法,可持续发展指针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有效的... 城市住区公共开放空间是城市居民基本生活品质的保障,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建设和谐宜居城市迫切需要从满足城市住区总体社会发展的需求角度入手,建立科学系统的空间形态规划策略和方法,可持续发展指针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有效的途径。城市住区公共开放空间可持续发展指针的设计需要通过现状调查、指针提取、指针修正等过程,通过制定住区公共开放空间发展的核心目标,以实现对规划行动的科学、有效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区公共开放空间 可持续发展指针 居住街区 更新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版城市用地分类标准实施后的混合用地规划对策初探 被引量:8
7
作者 任利剑 运迎霞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7-44,共8页
新颁布实施的《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 37—2011)》通过明确混合用地定性原则、拓展部分用地兼容性及增强分类系统开放性等方式体现了土地混合使用理念,但在指导混合用地的规划编制与管理实践方面仍存在不足之处。本文... 新颁布实施的《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 37—2011)》通过明确混合用地定性原则、拓展部分用地兼容性及增强分类系统开放性等方式体现了土地混合使用理念,但在指导混合用地的规划编制与管理实践方面仍存在不足之处。本文通过借鉴相关成熟经验,结合新版用地分类标准和我国规划体系特点,从总规、控规、修规三个层面初步探讨了混合用地的规划应对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标修订 用地分类 土地混合使用 规划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统筹视角下大城市郊区小城镇发展模式探索——以天津市“三区联动”为例 被引量:4
8
作者 王宇宁 运迎霞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2-35,共4页
大城市郊区小城镇由于其独特的区位条件在城乡统筹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分析天津市郊区小城镇发展的"三区联动"模式,认为其核心在于通过城镇发展要素的集中建设联动推进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即通过"三化"... 大城市郊区小城镇由于其独特的区位条件在城乡统筹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分析天津市郊区小城镇发展的"三区联动"模式,认为其核心在于通过城镇发展要素的集中建设联动推进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即通过"三化"并举统筹破解"三农"问题。而要想实现该模式的成功推广则需要规划先行、产业集聚、土地流转以及制度创新作为保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城市郊区 小城镇 发展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儿童活动空间调查研究——以天津市儿童活动空间为例 被引量:22
9
作者 姚鑫 杨玲 王龙海 《华中建筑》 2007年第6期85-88,共4页
从分析儿童活动空间的现状问题入手,选取天津市5所幼儿园进行问卷调查,综合研究了儿童的家长、学校和儿童本人三方面对城市儿童活动空间的认识,提出儿童活动空间的特征及其对儿童活动的影响,进而提出对城市儿童活动空间规划设计的建议。
关键词 儿童活动 空间特征 规划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概念规划在城镇体系规划中的应用——以桂林市灵川县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何邕健 陆引 毛蒋兴 《规划师》 2004年第6期67-70,共4页
我国现行城镇体系规划理论指导思想陈旧,规划面偏窄,政府操作实施困难。灵川县城镇体系规划引入概念规划的方法,从更广的层面、更深远的层次进行研究与规划,更能适应灵川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有利于城市政府组织实施。
关键词 桂林市 城镇规划 概念规划 灵川县 城市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总体规划本科教学改革探讨 被引量:5
11
作者 何邕健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8-91,共4页
科学发展观对城市总体规划提出了城乡统筹、回归公共策略等新要求,在此背景下进行城市总体规划本科教学改革具有重大意义。针对科学发展观对城市总体规划的新要求,城市总体规划本科教学改革的方向是重组理论体系、改革设计教学组织形式... 科学发展观对城市总体规划提出了城乡统筹、回归公共策略等新要求,在此背景下进行城市总体规划本科教学改革具有重大意义。针对科学发展观对城市总体规划的新要求,城市总体规划本科教学改革的方向是重组理论体系、改革设计教学组织形式、紧密结合理论教学与设计教学,具体措施包括立足"空间问题"重组理论课程体系及紧密联系实践建立全方位、开放式设计课教学体系两方面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城市总体规划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滨海滩涂湿地鸟类丰富度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相逸 曹磊 +1 位作者 马超 李维榕 《风景园林》 2018年第6期107-112,共6页
由于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性、脆弱性和复杂性,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是当今世界的热点与难点问题之一。本研究选取天津滨海新区的3处湿地生态系统作为参考场地,1处湿地生态系统作为验证场地,通过量化4处场地不同类型栖息地的7个环境因... 由于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性、脆弱性和复杂性,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是当今世界的热点与难点问题之一。本研究选取天津滨海新区的3处湿地生态系统作为参考场地,1处湿地生态系统作为验证场地,通过量化4处场地不同类型栖息地的7个环境因素,综合鸟类对各类型栖息地的使用情况,并采用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植被覆盖率、植物水平斑块丰富度及人为干扰程度与鸟类物种丰富度呈显著相关,并建立模型1;植物香农-威纳指数、植物水平斑块丰富度及人为干扰程度与鸟类共位群丰富度呈显著相关关系,并建立模型2。最后,利用验证场地的数据进行模型验证,得出所建立的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对栖息地内的鸟类丰富度进行预测。该研究构架了1种利用栖息地类型预测场地鸟类丰富度的方法,以期供相关研究或实际规划设计工作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类多样性 共位群 环境因素 相关性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热岛对热舒适度的景观格局影响演化分析 被引量:12
13
作者 黄焕春 运迎霞 +2 位作者 王世臻 刘成哲 李洪远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99-105,共7页
为明确城市热岛对热舒适度的空间格局过程的影响规律,给城市空间的合理规划布局提供理论支持,以1992—2011年天津市主城区为例,采用同季同时相的TM遥感数据和地面实测数据,基于人体舒适度和高温生理反应构建地表热岛对热舒适度的影响等... 为明确城市热岛对热舒适度的空间格局过程的影响规律,给城市空间的合理规划布局提供理论支持,以1992—2011年天津市主城区为例,采用同季同时相的TM遥感数据和地面实测数据,基于人体舒适度和高温生理反应构建地表热岛对热舒适度的影响等级划分标准,划分成5个强度不同的影响区,进而利用景观格局指数评价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热岛对热舒适度的影响区面积和强度都不断增大;二级影响区斑块破碎化,最大斑块面积减小,但其总面积却在升高,热岛影响无实质改善;引起人体不适应的三、四级影响区,斑块的数量与密度不断增大,总面积和最大斑块面积也迅速增加;热岛景观斑块的破碎化、斑块类型的混合、强热岛区的斑块连通度降低,都会改善热岛对热舒适度的影响;高层小区建设虽然节约用地,却增加了热舒适度的恶化总面积,并使局部热舒适度受影响等级异常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舒适度 地表热岛 划分标准 景观格局 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群土地利用效益与城镇化水平的时空耦合分析--我国三大城市群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30
14
作者 贾琦 运迎霞 尹泽凯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8-13,共6页
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的颁布并已进人实施阶段,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重点,城市群的城镇化质量与发展水平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以我国三大城市群为例,分别建立土主也利用效益与城镇化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据... 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的颁布并已进人实施阶段,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重点,城市群的城镇化质量与发展水平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以我国三大城市群为例,分别建立土主也利用效益与城镇化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据此构建了两者的耦合协调发展度模型对其协调发展关系进行了时空耦合分析。结果表明:三大城市群中超过九成的城市处于中低度协调阶段,且于2005年后呈现不断优化的态势,就城市群内部而言,其表现为相异属性集聚的状态,其协调集聚的程度与自身经济发展呈现明显的正相关,总体集聚的空间格局自2000年以来~直处于较稳定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效益 城镇化水平 耦合协调 城市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城市河流半自然化的生态防洪对策——河滨缓冲带与柔性堤岸设计导引 被引量:17
15
作者 龚清宇 王林超 朱琳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1-57,63,共8页
旨在将城市河流半自然化与生态防洪对策落实到城市设计层面。根据观测水位、防洪、防潮标准确定缓冲带鼓励淹没范围、堤顶控制点标高,结合亲水性活动、适宜土地利用方式及景观要素,给出8种典型缓冲带断面设计及相应护岸生态工法。设计... 旨在将城市河流半自然化与生态防洪对策落实到城市设计层面。根据观测水位、防洪、防潮标准确定缓冲带鼓励淹没范围、堤顶控制点标高,结合亲水性活动、适宜土地利用方式及景观要素,给出8种典型缓冲带断面设计及相应护岸生态工法。设计导引以海河下游为例,采用绩效控制、示例设计方法,主要内容包括目标-策略表、控制要点与编制方法表、示例设计图、应用索引图等。导引有助于消除防洪设施带来的视线遮挡、增强河滨缓冲带土地利用复合性与公共性,缓解防洪与亲水性、城市区生态用地与河滨土地稀缺性等矛盾,以保持河滨持久性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设计导引 城市河流半自然化 生态防洪 河滨缓冲带 柔性堤岸 海河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南地区村民参与乡村规划的认知与意愿分析——以江苏省常熟市为例 被引量:58
16
作者 王雷 张尧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6-72,共7页
研究着眼于经济相对较为发达的苏南地区的乡村规划,选择常熟市的两个典型村庄作为研究对象,在问卷调研和现场访谈的基础上,考察和分析了村民对乡村规划的了解程度和途径、对乡村规划中政府作为的认知、对参与规划的意愿、对参与规划的... 研究着眼于经济相对较为发达的苏南地区的乡村规划,选择常熟市的两个典型村庄作为研究对象,在问卷调研和现场访谈的基础上,考察和分析了村民对乡村规划的了解程度和途径、对乡村规划中政府作为的认知、对参与规划的意愿、对参与规划的内容和参与阶段的认知、对乡村规划实施的满意度表达等多方面要素,厘清了村民参与乡村规划的认知与意愿的主要现状特征,最后从组织构建、参与途径的疏通和参与能力的培养、参与过程的完善等角度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为未来乡村规划的村民参与方式、组织方式以及参与机制的构建提供了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规划 公众参与 村民认知 村民意愿 常熟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密度与夏季热岛的尺度响应机制 被引量:7
17
作者 黄焕春 运迎霞 +2 位作者 李洪远 韩素琴 朱玉强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01-106,共6页
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城市建筑体量迅速增加,城市建筑布局不断改变,热岛效应日益加剧,而建筑密度作为影响热岛效应的主要因素之一,当前对两者关系的探讨较少。文章以天津市为例,基于3S技术、高精地图数据和高精测试仪器等,... 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城市建筑体量迅速增加,城市建筑布局不断改变,热岛效应日益加剧,而建筑密度作为影响热岛效应的主要因素之一,当前对两者关系的探讨较少。文章以天津市为例,基于3S技术、高精地图数据和高精测试仪器等,利用Arc GIS、MATLAB和SPSS数据分析平台,定量研究建筑密度与夏季热岛的尺度响应机制及防控参数,明确建筑密度与热岛强度的时间与空间尺度敏感性,由此提出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应根据建筑密度对热岛强度的削减量化机制构建削减热岛强度的建筑密度等级体系,为城市规划建设中的热岛防控提供应用基础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建筑密度 尺度敏感性 热岛强度 防控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村民参与为特色的日本农村规划方法论研究 被引量:24
18
作者 星野敏 王雷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4-60,共7页
整理和归纳日本农村规划研究的发展脉络,阐明以村民参与为特色的日本农村规划方法论的特征和发展方向。从与农村规划相关的日本核心学术刊物的文章标题入手,运用文本信息发掘法,首先对1970-2004年农村规划研究的整体进展特点予以把握;... 整理和归纳日本农村规划研究的发展脉络,阐明以村民参与为特色的日本农村规划方法论的特征和发展方向。从与农村规划相关的日本核心学术刊物的文章标题入手,运用文本信息发掘法,首先对1970-2004年农村规划研究的整体进展特点予以把握;然后将上述期间内的农村规划方法论分别按照非村民参与型、村民参与型、村民主体型进行整理;再立足于规划方法论的社会技术特征,阐述以村民参与为特色的农村规划体系的制约因素;最后将视野拓展到未来的规划编制发展方向,提出包含更广泛的村民参与的农村规划方法论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规划 村民参与 村民主体 文本信息发掘法 日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都市新产业空间发展及天津培育对策探讨 被引量:9
19
作者 运迎霞 杨德进 郭力君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38-42,50,共6页
大都市新产业空间的快速发展是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空间组织变革、城市经济多元化以及科技进步的综合效应,呈现出集聚形态多样性、空间融合渗透性、功能外部牵引性和象征性等特征;大都市新产业空间的培育是天津城市功能高级化和国际化... 大都市新产业空间的快速发展是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空间组织变革、城市经济多元化以及科技进步的综合效应,呈现出集聚形态多样性、空间融合渗透性、功能外部牵引性和象征性等特征;大都市新产业空间的培育是天津城市功能高级化和国际化的重要途径,应从完善新产业空间布局体系、优化新产业空间的内部要素、配套高技术支撑的基础设施系统、塑造独特地域文化景观风貌等方面寻求适应城市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集群化和经济多元化发展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产业空间 大都市 天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省域尺度的城市密度时空变化特征分析--以河南省为例 被引量:6
20
作者 杨晓楠 运迎霞 任利剑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8-64,共7页
在对城市密度进行定量评分的基础上,借助ArcGIS、GeoDa、SPSS软件,分析2002-2012年河南省城市密度的空间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2012年,河南省高、中、低密度城市由省域中部向外围圈层式分布,城市综合密度、人口密度、居民点密度、经济密... 在对城市密度进行定量评分的基础上,借助ArcGIS、GeoDa、SPSS软件,分析2002-2012年河南省城市密度的空间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2012年,河南省高、中、低密度城市由省域中部向外围圈层式分布,城市综合密度、人口密度、居民点密度、经济密度的空间集聚特征明显。十年间,城市综合密度逐年升高,省域中部及边缘城市密度等级基本稳定,夹层城市密度等级略变,综合密度热点城市波动变化,冷点城市增加,城市密度可作为区域协调发展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密度 高密度 河南省 空间自相关 GeoD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