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模糊聚类分析的大学生体育素质综合评估 被引量:6
1
作者 贺华 李彦鹏 《山东体育科技》 2004年第3期98-101,共4页
针对大学生体育素质的综合评估,提出一种通用化的工作思路,给出评估过程的参照信息以及计算方法,选取评估指标及测度方法。将模糊聚类分析引入评估,建立一种开放的评估模型,该模型可以将相关条件有机地纳入评估过程并给出客观的、定量... 针对大学生体育素质的综合评估,提出一种通用化的工作思路,给出评估过程的参照信息以及计算方法,选取评估指标及测度方法。将模糊聚类分析引入评估,建立一种开放的评估模型,该模型可以将相关条件有机地纳入评估过程并给出客观的、定量化的评估结果,结合实际数据予以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体育素质 综合评估 模糊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硅基三维异构集成W波段T/R组件的设计
2
作者 林朋 高艳红 冯文杰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08-613,共6页
针对W波段毫米波雷达的应用需求,采用硅基微电机系统(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MEMS)异构集成技术研制了一款高集成度W波段相控阵瓦片式T/R组件。该组件将多个单片微波集成电路(Monolithic Microwave Integrated Circuits,MMIC)... 针对W波段毫米波雷达的应用需求,采用硅基微电机系统(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MEMS)异构集成技术研制了一款高集成度W波段相控阵瓦片式T/R组件。该组件将多个单片微波集成电路(Monolithic Microwave Integrated Circuits,MMIC)进行硅腔埋置,并将其与基片集成波导(Substrate Integrated Waveguide,SIW)结构的带通滤波器等无源结构进行一体化集成,设计了共面波导(Co-planar Waveguide,CPW)-SIW-CPW的射频穿墙结构,内部采用硅通孔(Through Silicon Via,TSV)实现互连。通过多层硅基板圆片级键合技术,组件最终实现了8层硅基堆叠的低损耗气密性封装。在装配完成后对该模块进行测试,在92~94 GHz内,饱和发射功率为29 dBm,单通道发射增益达到27 dB,接收增益为20 dB。该组件尺寸为9 mm×15 mm×1 mm,在4通道高密度集成的基础上实现了较高的性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控阵雷达 瓦片式T/R组件 W波段 MMIC异构集成 硅基三维封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薄全极化大角度稳定的“蛇形”吸透超构表面
3
作者 吴微微 李士贤 +2 位作者 施庆展 陈曦 黄敬健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46-1552,共7页
提出了一种具有吸波-透波-吸波(Absorption-Transmission-Absorption,A-T-A)的频率选择超构表面,具有超薄剖面低、全极化和大宽角稳定的电磁特性等优点。在结构的损耗层上,构造了由“蛇形”金属曲折线、金属曲折线终端加载金属贴片和集... 提出了一种具有吸波-透波-吸波(Absorption-Transmission-Absorption,A-T-A)的频率选择超构表面,具有超薄剖面低、全极化和大宽角稳定的电磁特性等优点。在结构的损耗层上,构造了由“蛇形”金属曲折线、金属曲折线终端加载金属贴片和集总电阻组成的有耗串联谐振结构,以吸收电磁能量。给出了该超构表面的电磁模型和等效电路模型,并对该超构表面进行了加工和测试。测试出的透波频带(S_(11)≤-10 dB和S21≥-3 dB)在12.9~14.3 GHz附近。两个吸波频带(S_(11)≤-10 dB和S21≤-10 dB)分别在8~12.3 GHz和15.1~18 GHz附近,低于-10 dB的反射压制带宽(S_(11)≤-10 dB)为8~18 GHz。实测结果表明,在0°~45°的大入射角范围内,当两种线极化波(TE波和TM波)和圆极化波入射该超构表面时,均呈现传输和反射性能稳定的特性。该超构表面可应用于雷达隐身天线罩或电磁兼容领域的干扰抑制屏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选择超构表面 雷达散射截面减缩 吸波 透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圆环交指谐振结构的新型频率选择吸波体设计
4
作者 许逸轩 吴微微 +2 位作者 史桐桐 颜雨晨 阎潇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05-1611,共7页
针对宽带天线的隐身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圆环交指结构的新型频率选择吸波体(Frequency Selective Rasorber,FSR)的设计方案。所设计的两个FSR的阻抗层相同,由圆环交指谐振结构与耶路撒冷十字金属线组成,并加载电阻。FSR1的无损带通层由... 针对宽带天线的隐身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圆环交指结构的新型频率选择吸波体(Frequency Selective Rasorber,FSR)的设计方案。所设计的两个FSR的阻抗层相同,由圆环交指谐振结构与耶路撒冷十字金属线组成,并加载电阻。FSR1的无损带通层由金属缝隙方环构成,FSR2的带通层由金属贴片-金属孔径-金属贴片三层结构组成。仿真结果显示,两种FSR均具有双极化性质,并且FSR1角度稳定性可达45°,FSR2为35°。FSR2在垂直电磁波入射条件下,在2.52~10.07 GHz的反射系数低于-10 dB,在5.73~6.93 GHz的透射系数高于-3 dB,其中在6.29 GHz,透波窗口的最小插入损耗为-0.11 dB。FSR2在几乎相同的频带保持反射系数低于-10 dB,但是其透波带被拓展为5.6~7.2 GHz,同时透波带的矩形系数得到很大提升,具有更好的选择性。模型仿真结果与等效电路模型仿真结果基本一致。最终制作了两个FSR的实物模型,实验测试结果与仿真保持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选择吸波体 角度稳定性 高选择性宽通带 圆环交指谐振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L波段大带宽轻质柔性超材料吸波体
5
作者 李士贤 吴微微 +2 位作者 崔开博 王福兴 许逸轩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82-1589,共8页
为了适应现代武器设备在低频端的应用和对于吸波性能的要求,基于电磁超材料理论,利用电磁谐振特性设计了一种在P/L波段工作的大带宽轻质柔性吸波体。当电磁波入射到该新型吸波体,根据电磁感应作用机理,会在吸波体表面产生感应电流,通过... 为了适应现代武器设备在低频端的应用和对于吸波性能的要求,基于电磁超材料理论,利用电磁谐振特性设计了一种在P/L波段工作的大带宽轻质柔性吸波体。当电磁波入射到该新型吸波体,根据电磁感应作用机理,会在吸波体表面产生感应电流,通过装载集总电阻的方式,可将入射电磁波的能量转化为热能,从而实现对于电磁波的有效吸收。对于吸波体单元结构形状和尺寸的设计使得该吸波体具有两处谐振频点,并通过多谐振频率的耦合进一步展宽吸波带宽。仿真和实测结果验证了吸波体的优良性能。其工作频段为382~1419.4 MHz,相对带宽为140.9%,吸波层厚度仅为0.2 mm,在保证大带宽的同时具有重量轻、可共形的优点,在转台曲面吸波、雷达隐身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超材料 P/L波段 柔性吸波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模拟退火算法的子阵级自适应波束形成
6
作者 刘子敬 陈曦 +1 位作者 施庆展 崔开博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80-1485,共6页
在阵列天线信号处理中,采用子阵级自适应波束形成技术可以降低算法复杂度和系统成本。针对子阵级自适应波束形成中最优子阵划分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模拟退火算法的阵列天线子阵最优划分方法。通过线性约束最小方差算法计算不同子阵... 在阵列天线信号处理中,采用子阵级自适应波束形成技术可以降低算法复杂度和系统成本。针对子阵级自适应波束形成中最优子阵划分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模拟退火算法的阵列天线子阵最优划分方法。通过线性约束最小方差算法计算不同子阵划分下的自适应权矢量,形成自适应天线方向图,以方向图的最大旁瓣电平比作为成本函数,迭代优化得到最大旁瓣电平最优的子阵划分形式。仿真结果表明,使用该方法得到的非均匀子阵划分阵列天线其自适应方向图最大旁瓣电平能降低至-19 dB。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子阵划分形式以及不同规模阵面的自适应方向图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列天线 子阵划分 自适应波束形成 遗传模拟退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RLS算法的功率倒置阵列的性能 被引量:22
7
作者 桑怀胜 李峥嵘 +2 位作者 王飞雪 雍少为 郁文贤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6-40,共5页
为解决功率倒置阵列采用LMS算法时收敛速度和稳态失调误差不能兼顾的缺点,提出了采用RLS算法实现功率倒置阵列的方法。仿真结果表明,功率倒置阵列采用RLS算法和LMS算法都能达到较好的抗干扰效果。和LMS算法相比,RLS算法同时具有收敛速... 为解决功率倒置阵列采用LMS算法时收敛速度和稳态失调误差不能兼顾的缺点,提出了采用RLS算法实现功率倒置阵列的方法。仿真结果表明,功率倒置阵列采用RLS算法和LMS算法都能达到较好的抗干扰效果。和LMS算法相比,RLS算法同时具有收敛速度快和稳态失调误差小的优点,代价是计算量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倒置阵列 LMS算法 RLS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粮食水分快速检测技术综合评述 被引量:32
8
作者 滕召胜 刘坤华 +2 位作者 唐瑞明 龙伶俐 陶英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53-57,共5页
水分含量是粮食的一项主要质量指标,其快速、准确测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探讨了国内外现有的粮食水分快速检测方法,分析了各类水分快速测定仪器的特点与局限性。
关键词 粮食 水分 测定 含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频分析的飞机目标识别 被引量:8
9
作者 鲜明 庄钊文 +2 位作者 郭桂蓉 肖顺平 陈曾平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7年第3期7-11,共5页
本文利用小波变换对五种飞机目标的雷达回波进行时频分析,得到了回波信号的时频分布图。全面清楚地描述了目标的散射特性。文中通过提取时频分布图的矩特征作为目标特征量,对五种飞机的目标作了识别实验。
关键词 时频分布 矩特征 特征向量 目标只别 飞机 雷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故障树模糊重要度分析的新方法 被引量:25
10
作者 王永传 郁文贤 庄钊文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9年第3期63-66,共4页
本文在经典故障树重要度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引入模糊集合理论,对基于故障树各底事件发生概率为模糊数情形的重要度分析方法作了研究,最后给出了一个应用实例。
关键词 故障树分析 模糊重要度分析 模糊数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目标高分辨距离像运动参数估计 被引量:21
11
作者 黄小红 陈曾平 +1 位作者 庄钊文 姜卫东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69-272,共4页
建立了宽带线性调频雷达信号的空间目标回波模型,对目标回波信号进行了分析,分析了空间目标高速运动对目标高分辨一维距离像的影响,提出了用多项式变换进行参数估计的方法。利用估计参数进行运动补偿,消除目标速度和加速度对目标一维距... 建立了宽带线性调频雷达信号的空间目标回波模型,对目标回波信号进行了分析,分析了空间目标高速运动对目标高分辨一维距离像的影响,提出了用多项式变换进行参数估计的方法。利用估计参数进行运动补偿,消除目标速度和加速度对目标一维距离像的影响。最后给出了仿真结果,验证了本文的分析结果正确和算法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调频雷达信号 一维距离像 运动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量子雷达及其目标探测性能综述 被引量:21
12
作者 肖怀铁 刘康 范红旗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40-145,共6页
量子技术与传统技术相结合以提升经典系统性能是近年来电子信息、计算机技术等众多科学领域研究热点。由于隐身和电子对抗技术的进步和日益成熟,雷达作为一类典型的电子信息系统,其目标探测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挑战。从雷达目标探测角度出... 量子技术与传统技术相结合以提升经典系统性能是近年来电子信息、计算机技术等众多科学领域研究热点。由于隐身和电子对抗技术的进步和日益成熟,雷达作为一类典型的电子信息系统,其目标探测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挑战。从雷达目标探测角度出发,介绍了量子雷达的基本概念与分类、若干实现模型,重点剖析、归纳了量子纠缠等量子效应增强雷达目标探测性能的物理机理与研究现状,指出了量子雷达研究和实现中的关键技术与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雷达 雷达目标探测 量子纠缠 量子检测与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入射余角下雷达海杂波的建模与仿真 被引量:17
13
作者 宋海娜 胡卫东 +1 位作者 郁文贤 吴建辉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9-33,共5页
研究了低入射余角下雷达海杂波的建模、仿真算法及实现问题。根据实际背景 ,对实测数据进行深入讨论 ,建立起一个较为准确的海杂波幅度分布模型与功率谱模型 ;针对非相参和相参两种雷达体制 ,分别采用修正的零记忆非线性变换法和球不变... 研究了低入射余角下雷达海杂波的建模、仿真算法及实现问题。根据实际背景 ,对实测数据进行深入讨论 ,建立起一个较为准确的海杂波幅度分布模型与功率谱模型 ;针对非相参和相参两种雷达体制 ,分别采用修正的零记忆非线性变换法和球不变随机过程法来实现具有给定相关性的K分布随机数序列的产生 ,并以VisualC + +为平台实现了仿真软件。仿真结果证明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入射余角 K分布海杂波 海用雷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一维距离像的目标识别方法 被引量:21
14
作者 姜卫东 庄钊文 陈曾平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9-22,27,共5页
基于飞机目标高分辨一维距离像,给出了一种目标识别方法。首先,在研究了高分辨距离像的相关匹配算法后,给出了在单极化条件下的五种飞机目标回波的识别结果;而后,基于全极化高分辨雷达,提出了一种利用目标极化信息一维距离像的综... 基于飞机目标高分辨一维距离像,给出了一种目标识别方法。首先,在研究了高分辨距离像的相关匹配算法后,给出了在单极化条件下的五种飞机目标回波的识别结果;而后,基于全极化高分辨雷达,提出了一种利用目标极化信息一维距离像的综合识别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高的识别率和强的抗干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 一维距离像 目标识别 雷达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姿态角下一维距离像的雷达目标三维成像 被引量:13
15
作者 任双桥 刘永祥 +1 位作者 黎湘 庄钊文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088-1090,共3页
本文根据目标散射中心在雷达视线上的几何投影关系,分析了由多姿态角下一维距离像对雷达目标进行三维成像的基本原理和散射中心关联等技术难点,提出了基于聚类分析的散射中心关联和三维成像算法.最后,本文采用GTD散射模型生成的回波数... 本文根据目标散射中心在雷达视线上的几何投影关系,分析了由多姿态角下一维距离像对雷达目标进行三维成像的基本原理和散射中心关联等技术难点,提出了基于聚类分析的散射中心关联和三维成像算法.最后,本文采用GTD散射模型生成的回波数据和暗室测量数据进行成像实验,验证了该算法具有实现简单、成像效果稳定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类分析 关联 雷达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达目标高分辨距离像的特征提取及识别方法 被引量:11
16
作者 姜卫东 陈曾平 庄钊文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9年第3期55-58,共4页
本文首先应用TLS-ESPRIT算法提取光学区高分辨雷达目标散射中心位置信息,并提出了“基于散射中心位置的相关匹配”目标识别算法,而后,证明了该算法相关匹配系数与所选择的基底无关以及算法的稳定性问题。最后,给出了五种... 本文首先应用TLS-ESPRIT算法提取光学区高分辨雷达目标散射中心位置信息,并提出了“基于散射中心位置的相关匹配”目标识别算法,而后,证明了该算法相关匹配系数与所选择的基底无关以及算法的稳定性问题。最后,给出了五种飞机缩比模型的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射中心 特征提取 目标识别 雷达 信号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波环境下雷达目标频域响应的散射中心估计方法 被引量:5
17
作者 姜卫东 陈曾平 +1 位作者 庄钊文 郭桂蓉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11-116,共6页
描述了给定幅度分布和功率谱密度多种杂波仿真方法 ,给出了仿真实验结果 ,及在杂波环境下雷达目标频域散射中心的数学模型 ,并研究了该数学模型的求解方法 ,还给出了仿真数据和飞机缩比模型测量数据的实验结果 .
关键词 杂波 高分辨雷达 散射中心提取 目标识别 幅度分布 功率谱密度 仿真 雷达目标频域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分析天平温漂与时漂的自动补偿 被引量:17
18
作者 滕召胜 郁文贤 夏胜平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2000年第3期6-10,共5页
温漂和时漂是电子分析天平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 ,其自动补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电子分析天平的工作原理 ,分析了电子分析天平温漂、时漂的产生机理 ,提出了一系列克服漂移的自动补偿方法 ,给出了传感器、硬件电路和软件等几方面的... 温漂和时漂是电子分析天平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 ,其自动补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电子分析天平的工作原理 ,分析了电子分析天平温漂、时漂的产生机理 ,提出了一系列克服漂移的自动补偿方法 ,给出了传感器、硬件电路和软件等几方面的自动补偿方案 ,实际应用表明这些补偿方法是切实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分析天平 温漂 时漂 自动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综合的红外目标融合识别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秋华 李吉成 +1 位作者 沈振康 朱振福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1-55,共5页
为了提高在复杂背景和强干扰条件下目标识别的可靠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综合的目标融合识别算法,并采用双色红外成像系统所获得的红外图像数据进行了实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较大程度上提高了目标识别的可信度。
关键词 红外目标识别 模糊综合 信息融合 实验仿真 红外图像数据 红外成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TSU准则及图像熵的局部递归分割算法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韩建涛 姜卫东 陈曾平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9-92,96,共5页
在图像分割中,门限的选取至关重要,本文在 Otsu 门限选择准则[1]的基础上,研究了一种基于图像熵的局部递归的门限选择及分割算法,该算法在图像背景不均或图像不是简单的单峰、双峰图像的情况下可以有效的分割,分割后图像的细节更加丰富... 在图像分割中,门限的选取至关重要,本文在 Otsu 门限选择准则[1]的基础上,研究了一种基于图像熵的局部递归的门限选择及分割算法,该算法在图像背景不均或图像不是简单的单峰、双峰图像的情况下可以有效的分割,分割后图像的细节更加丰富,有利于分割后的特征提取。对几种不同的目标进行了实验,获得了较好的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递归 分割算法 门限 基于图像 图像背景 图像熵 图像分割 特征提取 实验结果 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