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的碳纤维复合芯导线缺陷识别方法
1
作者 夏彦卫 贾伯岩 +3 位作者 徐亚兵 王怡欣 刘杰 伊晓宇 《电子器件》 CAS 2024年第3期737-742,共6页
研究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的碳纤维复合芯导线缺陷识别方法,有效采集导线应变信息,提升导线缺陷识别效果。创新性地根据偏振光时域反射原理,利用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采集碳纤维复合芯导线应变信息;通过经验小波变换提取应变信息特征;... 研究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的碳纤维复合芯导线缺陷识别方法,有效采集导线应变信息,提升导线缺陷识别效果。创新性地根据偏振光时域反射原理,利用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采集碳纤维复合芯导线应变信息;通过经验小波变换提取应变信息特征;利用自适应t分布改进的麻雀搜索算法,优化径向基神经网络权值,确定最佳径向基神经网络结构;按照邻近原则聚类应变信息特征,输出导线缺陷识别结果。实验证明:有无扰动时,该方法均可有效采集碳纤维复合芯导线应变信息,抗干扰效果较优;该方法可有效提取并聚类应变信息特征,精准识别导线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光纤 传感技术 碳纤维 复合芯 导线缺陷识别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类型供热机组热电负荷分配优化提升热电厂经济性的效果分析
2
作者 杨海生 唐广通 +2 位作者 王文营 金鹤峰 吴云凯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5-149,155,共6页
研究了在全厂总供热需求及全厂电出力一定的条件下多类型供热机组的热电负荷分配优化问题。基于Ebsilon建模仿真软件获取的4台机组热电特性和电-热-耗煤量特性,采用数值优化软件对两类电厂应用情景下的热、电负荷分配进行了优化分析。... 研究了在全厂总供热需求及全厂电出力一定的条件下多类型供热机组的热电负荷分配优化问题。基于Ebsilon建模仿真软件获取的4台机组热电特性和电-热-耗煤量特性,采用数值优化软件对两类电厂应用情景下的热、电负荷分配进行了优化分析。优化分析结果表明,在情景二,全厂总热负荷3000GJ/h、全厂总电出力890MW条件下,4台机组开机方式下的优化方案与基准方案相比,总耗煤量降低5.0t/h,每小时可节省标煤成本0.45万元。不同开机台数的优化结果表明,当机组开机台数对应的发电、供热能力与全厂总电出力、总供热负荷相比裕量较大时,优化方案与基准方案相比取得的优化效果十分可观,具有巨大的现场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厂 多类型供热机组 热电负荷优化分配 全厂经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空冷机组高背压-抽凝耦合供热的调峰特性及供热经济性分析
3
作者 杨海生 唐广通 +2 位作者 王文营 金鹤峰 吴云凯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2-56,12,共6页
基于建模软件Ebsilon,对配置高背压供热及抽凝供热耦合系统的660MW超临界直接空冷供热机组进行了性能仿真。分析了3种供热模式和不同热负荷条件下的调峰能力及供热经济性。为防止低压缸末级叶片鼓风和温度超限,必须保证各运行工况的最... 基于建模软件Ebsilon,对配置高背压供热及抽凝供热耦合系统的660MW超临界直接空冷供热机组进行了性能仿真。分析了3种供热模式和不同热负荷条件下的调峰能力及供热经济性。为防止低压缸末级叶片鼓风和温度超限,必须保证各运行工况的最小低压缸排汽容积流量。分析结果表明,在抽凝供热模式和纯高背压供热模式下,机组最小调峰电出力分别为207.91MW和270.25MW,分别对应额定出力的31.5%和40.95%。对高背压供热及抽凝供热联合供热方式也进行了性能分析,并给出了不同高背压控制背压条件下的机组热电运行区域。基于3种模式的供热成本分析结果给出了供热的优先次序。获得的调峰特性及供热成本曲线有助于充分挖掘高背压-抽凝供热机组的调峰潜力,提高机组运行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热机组 直接空冷 高背压-抽凝耦合供热 供热调峰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拓展及分离池化的点云语义分割
4
作者 陈崇明 郁金星 +3 位作者 韩璐 王浩然 张佃卯 陈器 《激光与红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0-45,共6页
电力场景的三维语义信息识别是其后续精细化管理的基础和关键,然而,由于电力场景地物结构信息复杂、纹理多样,为其精细化理解与识别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和挑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RandLA-Net的电力场景点云语义分割方法,该方法通过引... 电力场景的三维语义信息识别是其后续精细化管理的基础和关键,然而,由于电力场景地物结构信息复杂、纹理多样,为其精细化理解与识别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和挑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RandLA-Net的电力场景点云语义分割方法,该方法通过引入特征拓展和分离池化操作来提高模型的性能,并在电力数据集上测试了该方法的实际效果,将其与现有的语义分割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准确性和效率方面具有很强的优势,综合对比来看,比前沿的RandLA-Net(Random Sampling and Local Feature Aggregator Network)提高了2.64和2.9的总体精度及平均交并比值,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拓展 分离池化 电力场景 点云语义分割 自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波动特征提取下云层分型的短期光伏发电功率预测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张蕊 李安燚 +3 位作者 刘世岩 薛世伟 贾清泉 巩秦海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30-342,共13页
短期光伏发电功率的预测精度与天气类型紧密相关,云层的无规则运动导致光伏发电功率波动。因此该文通过监测不同天气类型下云层的运动形态提高预测精度。首先,基于NWP因子将天气划分为5种类型,并通过变分模态分解将光伏发电功率分为平... 短期光伏发电功率的预测精度与天气类型紧密相关,云层的无规则运动导致光伏发电功率波动。因此该文通过监测不同天气类型下云层的运动形态提高预测精度。首先,基于NWP因子将天气划分为5种类型,并通过变分模态分解将光伏发电功率分为平滑过程与波动过程数据。其次,采用云层灰度值判断云层厚度,由加速鲁棒特征(SURF)监测得到云层特征点,跟踪特征点的移动得到云层的运动速度和方向。然后,提出波动特征参数,结合云层运动状态分析波动形态,从而将云层运动状态与波动形态相关联实现“云层分型”。最后,针对平滑数据和波动过程的数据特征,结合机器学习算法自身的适应性条件,提出基于CNN-LSTM的组合预测算法。该算法实现了基于NWP相关因子,以光伏功率历史平滑数据和历史波动数据为输入、以光伏功率预测值为输出的预测方法,显著提高了光伏发电功率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发电 NWP 组合预测 变分模态分解 波动特征SUBF云层监测 CNN-LST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种生物质与煤掺烧污染排放特性研究及灰熔融温度预测
6
作者 马辉 汪潮洋 +7 位作者 王天龙 闫慧博 韩辉 秦志明 杨先亮 雷鸣 张倩 张磊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294-301,共8页
首先针对秸秆、污泥和中药渣与贫煤掺烧时的NO和SO_(2)排放特性进行了研究,然后对掺混样品灰的熔融特性进行了分析,进而结合机器学习算法完成了灰软化温度预测。结果表明:单独燃烧时,贫煤的NO和SO_(2)的排放曲线呈双峰结构,完全排放时... 首先针对秸秆、污泥和中药渣与贫煤掺烧时的NO和SO_(2)排放特性进行了研究,然后对掺混样品灰的熔融特性进行了分析,进而结合机器学习算法完成了灰软化温度预测。结果表明:单独燃烧时,贫煤的NO和SO_(2)的排放曲线呈双峰结构,完全排放时间较长;生物质燃烧时NO和SO_(2)的排放曲线呈单峰结构,排放时间短;而生物质的掺混使得混合物NO和SO_(2)的转化率较贫煤单独燃烧时有所降低。贫煤和中药渣的结渣风险较低,秸秆和污泥的结渣风险较高。秸秆对混合物软化温度的影响较小,结渣风险小;中药渣的掺混会使混合物的软化温度显著下降,结渣风险增大。在所选算法中,决策树回归模型对灰的软化温度预测较为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掺混燃烧 污染物排放特性 灰熔融温度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形翅片对三套管相变蓄热器蓄热性能的影响
7
作者 唐广通 李欣 +4 位作者 蒋静智 李路江 邵国伟 李洪涛 程思远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73-581,共9页
为解决传统蓄热器蓄热时相变材料(PCM)区域存在蓄热效率低、熔化不均匀等问题,以加装了8根纵向翅片的三套管相变蓄热器为基本结构,保证翅片在蓄热器内所占体积不变,纵向翅片以“Y”字进行分形,利用FLUENT软件模拟研究Y形翅片长度、分支... 为解决传统蓄热器蓄热时相变材料(PCM)区域存在蓄热效率低、熔化不均匀等问题,以加装了8根纵向翅片的三套管相变蓄热器为基本结构,保证翅片在蓄热器内所占体积不变,纵向翅片以“Y”字进行分形,利用FLUENT软件模拟研究Y形翅片长度、分支角度对三套管相变蓄热器蓄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三套管相变蓄热器添加分形翅片后,与添加了普通纵向直翅片的结构相比,增大了换热面积,有利于自然对流的发展,有效缩短了PCM完全熔化所需时间;综合分析可得,Y形翅片根部与分支分别占总长度的25%与75%、分支角度为60°时为最佳Y形翅片结构,PCM完全熔化速率明显提高,整体蓄热性能得到提升。与普通直翅片蓄热器相比,提出的Y形翅片相变材料受热更加均匀,蓄热速率更快,其数值模拟结果可为相变蓄热器的结构优化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热学 相变蓄热 分形翅片 数值模拟 强化换热 自然对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罐式储能换热系统在热风无纺布工艺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洪涛 张帅 +3 位作者 李旭东 纪运广 孙明旭 李欣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250-2257,共8页
电费是无纺布纤维定型过程中除原料外的第二大生产成本,如何使其降低成为提高产品盈利的关键措施之一。基于国家为鼓励电力的削峰填谷实施的“峰谷平电价”用电策略,提出一种基于储能技术的纤维定型用单罐式储能换热系统,并对其关键部... 电费是无纺布纤维定型过程中除原料外的第二大生产成本,如何使其降低成为提高产品盈利的关键措施之一。基于国家为鼓励电力的削峰填谷实施的“峰谷平电价”用电策略,提出一种基于储能技术的纤维定型用单罐式储能换热系统,并对其关键部分的设计方法进行了阐述。结合河北某纺织企业的应用案例,通过理论计算,若采用储能换热系统与传统纤维加热装置相比可节省用电成本约为38%;而实际上,由于单罐工质的循环使得换热器出力下降,必须采用电加热器方可保证工艺运行,实际节省用电成本为25%左右,经济性良好。本文为储能技术在纺织工业的应用和设计方法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技术 无纺布 熔融盐 单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紧凑型光电传感器的复合绝缘子内部缺陷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刘杰 贾伯岩 +5 位作者 张志猛 郑雄伟 王平 李抗 耿江海 郭路遥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82-185,155,共5页
为了能够有效地对复合绝缘子的内部缺陷进行监测,通过有限元法和现场试验研究了紧凑型光电电场传感器检测复合绝缘子内部缺陷的方法。首先,依据实际110kV复合绝缘子的实际尺寸和材料属性建立了三维有限元模型,导通性缺陷分别设置在复合... 为了能够有效地对复合绝缘子的内部缺陷进行监测,通过有限元法和现场试验研究了紧凑型光电电场传感器检测复合绝缘子内部缺陷的方法。首先,依据实际110kV复合绝缘子的实际尺寸和材料属性建立了三维有限元模型,导通性缺陷分别设置在复合绝缘子的高压端、接地端和中间端,研究了不同位置和不同程度的导通性缺陷对周围电场分布影响;然后基于有限元仿真计算研究了复合绝缘子周围轴向电场和径向电场分布的变化。结果表明,当复合绝缘子存在内部导通性缺陷时,径向电场分布的变化相对轴向电场分布的变化要更为明显;不同位置的导通性缺陷导致电场分布变化的特征不同;不同严重程度的导通性缺陷导致电场分布的畸变量会随着导通性缺陷的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增加;最后,通过试验验证了EOEF传感器检测高压复合绝缘子的内部缺陷的有效性。这对于在非固定端检测获取缺陷信息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绝缘子 导通性缺陷 有限元 紧凑型光电场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辐射成像法测量大型炉膛内三维温度场的算法新进展 被引量:9
10
作者 闫慧博 唐广通 +5 位作者 李路江 汪潮洋 李欣 闫晓沛 李智聪 娄春 《洁净煤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7-108,共12页
大型炉膛内三维燃烧场与炉内燃烧过程的安全性、经济性和污染物排放水平密切相关。相对于其他大型炉膛内三维温度场可视化监测技术(声学层析成像法和吸收光谱层析成像法),热辐射成像法具有系统紧凑、易于实施等特点,且时间分辨率和空间... 大型炉膛内三维燃烧场与炉内燃烧过程的安全性、经济性和污染物排放水平密切相关。相对于其他大型炉膛内三维温度场可视化监测技术(声学层析成像法和吸收光谱层析成像法),热辐射成像法具有系统紧凑、易于实施等特点,且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较高,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介绍了大型炉膛内热辐射成像原理;分析了辐射传递反问题的不适定性;综述了辐射传递反问题求解方法研究进展。构建大型炉膛内热辐射成像模型即利用热辐射成像矩阵,将炉膛边界传感器接收的辐射能量分布与炉内温度场、介质和壁面辐射特性联系起来;计算热辐射成像矩阵的关键在于获得介质和壁面单元散射或反射份额的分布,目前通常使用DRESOR法、逆向蒙特卡洛法等进行求解。通过热辐射成像矩阵的条件数判定可知,热辐射传递反问题是不适定性的,导致解的不唯一性甚至不存在性,以及微小测量误差会引起温度场重建的不稳定。目前求解该类不适定问题,主要有优化方法和正则化方法2类。优化方法可分为传统优化方法和智能优化方法。传统优化方法基于梯度计算,通过反复迭代计算减小目标函数,常见有最小二乘法、共轭梯度法等;但该类方法对初值依赖大,需要对目标函数求导数且无法获得全局最优解。智能优化方法基于概率搜索,由相应算法设定随机解,并在求解空间中寻找最优解,特点是无须已知优化问题的精确数学模型,也无需求解目标函数的梯度。可根据对象数量,分为基于生物群体模拟和基于生物个体模拟。前者包括微粒群算法、遗传算法等,需要构建目标函数且搜寻最优解的耗时较长;后者包括人工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等,无需获知预测问题的数学映射关系,经过训练即可获得最接近实际输出值的结果,但训练数据集的质量是影响预测精度关键因素之一。另外一类常见的处理不适定问题的方法是正则化方法,利用与原不适定问题毗邻的一系列适定问题的解近似代替原问题的解,包括吉洪诺夫正则化、截断奇异值分解等。该方法已用于多种燃煤机组锅炉内的三维温度场重建,具有较高的重建精度和效率。尽管热辐射成像法重建炉内三维温度场时需要考虑光学厚度等影响因素,但在一定适用范围内,能够较好地再现炉内真实温度场的分布特征。并且从三维空间考虑辐射传递方程,本质就是一种三维检测技术。随着成像技术的发展(光场相机、多/高光谱成像仪等),也为热辐射成像法用于大型炉膛内三维温度场重建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炉膛 三维温度场 热辐射成像 辐射传递反问题 温度测量 火焰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与热辐射成像耦合的炉内温度场在线测量 被引量:7
11
作者 唐广通 许烨烽 +3 位作者 闫慧博 汪潮洋 刘志强 娄春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960-966,共7页
利用热辐射成像模型计算训练数据,基于多层感知器(MLP)神经网络重建炉膛温度场,以某300MW锅炉为例进行在线测量实验,并通过机组调峰分析了燃料量和风量对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MLP神经网络对不同温度场重建结果的最大相对误差小于2%,添... 利用热辐射成像模型计算训练数据,基于多层感知器(MLP)神经网络重建炉膛温度场,以某300MW锅炉为例进行在线测量实验,并通过机组调峰分析了燃料量和风量对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MLP神经网络对不同温度场重建结果的最大相对误差小于2%,添加噪声后最大相对误差也小于4%,其具有较好的泛化能力、预测能力和抗噪能力;炉内温度的升高趋势明显快于负荷,且风量对机组负荷的影响更大;所提出的耦合深度学习与热辐射成像的炉内温度场在线测量系统在提升煤电机组的灵活调峰能力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炉内温度场 在线监测 深度学习 多层感知器 热辐射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热机组调峰性能及煤耗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文营 郭良丹 +2 位作者 卢盛阳 王智 韩中合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57-460,共4页
我国电力系统峰谷差越来越大,纯凝火力发电机组已经不能满足电力调峰的需求,热电联产机组参与调峰成为必然趋势。以某330MW供热机组为例,根据厂家提供的设计数据,使用EBSILON模拟软件建立了供热机组的仿真模型,在仿真环境中设置与已有... 我国电力系统峰谷差越来越大,纯凝火力发电机组已经不能满足电力调峰的需求,热电联产机组参与调峰成为必然趋势。以某330MW供热机组为例,根据厂家提供的设计数据,使用EBSILON模拟软件建立了供热机组的仿真模型,在仿真环境中设置与已有工况相对应的参数,将仿真得到的运行数据和已知数据对比验证模型的可靠性。重新设置参数得到了供热量与机组最大最小负荷的关系,同时根据供热面积和环境温度,得到了不同条件下供热机组的调峰范围,并对该供热机组进行了煤耗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联产 调峰能力 热经济性 EBSILON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L-CEEMD的高位布置汽轮机组转子故障振动信号虚假分量识别方法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伟江 唐广通 +2 位作者 李路江 赵文波 朱霄珣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5-119,共5页
汽轮机组转子故障振动信号特性分析是实现其故障诊断和在线监测的基础和关键。基于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了一种CEEMD消除虚假分量的改进方法(KL-CEEMD),采用CEEMD对采集到的原始振动信号进行分解,然后计算各分量与原始振动信号的KL散度值... 汽轮机组转子故障振动信号特性分析是实现其故障诊断和在线监测的基础和关键。基于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了一种CEEMD消除虚假分量的改进方法(KL-CEEMD),采用CEEMD对采集到的原始振动信号进行分解,然后计算各分量与原始振动信号的KL散度值,量化各分量与原信号之间的相关性,并作为识别指标,最后通过对标准化后的指标进行聚类分析,自动识别真假分量。为验证KL-CEEMD方法在虚假分量识别的精确度,研究构造3种不同运行状态下高位布置汽轮机转子的振动仿真信号,发现在虚假分量识别中KL-CEEMD方法能够有效提取出故障信号的真实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布置汽轮机 故障信号 虚假分量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容积流量下汽轮机排汽缸流动特性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文营 郭良丹 +2 位作者 安国银 张营 韩旭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3-46,共4页
基于国内外研究现状,建立了汽轮机排汽缸计算模型,设计了100%、43.86%、21.04%3种容积流量工况,分析了排汽缸内的流动特性及涡系特点,得到其静压恢复系数及总压损失系数分布规律。研究表明:随着容积流量的减小,排汽通道后的汽流速度增加... 基于国内外研究现状,建立了汽轮机排汽缸计算模型,设计了100%、43.86%、21.04%3种容积流量工况,分析了排汽缸内的流动特性及涡系特点,得到其静压恢复系数及总压损失系数分布规律。研究表明:随着容积流量的减小,排汽通道后的汽流速度增加,扩压效果减弱,静压恢复系数减小,总压损失系数增大,出口截面不均匀系数增加,流场逐渐恶化。研究结果可为汽轮机排汽缸改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容积流量工况 汽轮机 排汽缸 流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S-SVM的供热机组调峰能力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海生 向鹏 +2 位作者 王兴国 李浩 朱霄珣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3-66,共4页
针对传统研究供热机组调峰能力方法存在的工作量大、结果偏离实际运行工况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预测机组调峰能力的方法。对机组运行数据预处理后,选择部分数据建立训练样本集训练LS-SVM模型,然后利用训练出... 针对传统研究供热机组调峰能力方法存在的工作量大、结果偏离实际运行工况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预测机组调峰能力的方法。对机组运行数据预处理后,选择部分数据建立训练样本集训练LS-SVM模型,然后利用训练出的模型得到供热机组在不同热负荷下的调峰范围,并以某供热机组在供热期的运行数据为例,得到了该供热机组的调峰能力,结果表明,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得出的调峰能力区间比较准确,并且与传统方法相比在实际运行中可复现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热机组 调峰能力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运行数据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轮机湿蒸汽级叶顶间隙泄漏流动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海生 李路江 +3 位作者 张营 闫晓沛 袁云云 韩旭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95-97,102,共4页
以某大型汽轮机低压缸末级为研究对象,对不同进口流量下的动叶叶顶间隙泄漏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其流场特性以及流量大小对泄漏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动叶压力面与吸力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分离流动。在压力面处,随着进口流量的减小,... 以某大型汽轮机低压缸末级为研究对象,对不同进口流量下的动叶叶顶间隙泄漏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其流场特性以及流量大小对泄漏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动叶压力面与吸力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分离流动。在压力面处,随着进口流量的减小,分离流体产生的位置从60%叶高处变化至45%叶高处;在吸力面处,叶片根部形成了与分离流体旋向相反的通道涡,其作用范围随着进口流量的减小而增大;同时,随着进口流量的减小,叶片两侧压差降低,泄漏流对主流的干涉作用减弱,造成的损失也随之降低。该研究对汽轮机通流结构优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机 湿蒸汽级 叶顶间隙 泄漏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模型的锅炉主蒸汽温度预测控制 被引量:10
17
作者 杨春来 殷喆 +1 位作者 袁晓磊 金飞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0-36,共7页
为解决传统控制方法在火力发电机组蒸汽温度控制过程中存在的强非线性、大迟延的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长短期记忆(LSTM)神经网络在线估计和粒子群(PSO)滚动优化的预测控制算法。该方法将常规串级控制系统的主回路控制器用预测控制器替代... 为解决传统控制方法在火力发电机组蒸汽温度控制过程中存在的强非线性、大迟延的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长短期记忆(LSTM)神经网络在线估计和粒子群(PSO)滚动优化的预测控制算法。该方法将常规串级控制系统的主回路控制器用预测控制器替代,采用LSTM神经网络建立主蒸汽温度控制系统的过程模型,通过多步预测实现了对复杂非线性系统模型的精确预测。利用PSO算法在线求解主蒸汽温度控制系统的最优预测控制律,避免了传统递推方法无法直接求解非线性优化问题。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主蒸汽温度串级控制策略相比,该控制算法明显改善了控制系统的快速性,抗扰能力较强,对主蒸汽温度这类具有非线性及模型不精确的被控对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锅炉 主蒸汽温度 模型预测控制 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粒子群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耦合太阳能辅热的AA-CAES系统储热特性分析及优化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营 张伟江 李晓光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55-160,共6页
储热对耦合太阳能辅热的先进绝热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有重要影响。为研究系统热力性能随储热特性的变化规律并获得系统最佳热力性能,采用仿真计算的方法,分析系统热力性能随三类换热器效能的变化,并开展多目标优化。结果表明:当第一类换热... 储热对耦合太阳能辅热的先进绝热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有重要影响。为研究系统热力性能随储热特性的变化规律并获得系统最佳热力性能,采用仿真计算的方法,分析系统热力性能随三类换热器效能的变化,并开展多目标优化。结果表明:当第一类换热器效能从0.7增加到0.94时,?效率存在最高值为54.85%,而?流密度增大6.54%;第二类和第三类换热器效能从0.7增加到0.94时,系统热力性能的变化趋势相同。其中,?效率均存在最高值,分别为50.90%和50.98%,?流密度也均存在最大值,分别为8.77×10^6 J/m^3和8.78×10^6 J/m^3。可以看出,?效率随储热特性的变化规律相同,而?流密度的变化规律不同;系统的最优?效率和?流密度分别为55.729%和9.432×10^6 J/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安全稳定性 先进绝热压缩空气储能 太阳能辅热 [火用]效率 [火用]流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轮机低压缸膨胀受阻导致的振动异常原因分析及处理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伟江 唐广通 +2 位作者 张营 高翔 李浩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7-148,156,共3页
针对某330MW汽轮机大修后低压转子振动异常故障,根据低压缸结构,通过分析轴承振动故障特征,诊断出振动异常的原因是低压缸发生膨胀受阻、缸体变形故障。通过对低压转子进行精密动平衡,减小了转子激振力,消除了振动异常故障。
关键词 轴承振动 胀差 膨胀受阻 油膜刚度 动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轮发电机组全高位布置对机组热经济性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杜威 唐广通 +2 位作者 汪潮洋 鲁鹏飞 李宁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08-110,119,共4页
对于世界首台全高位布置汽轮发电机组,其主、辅机系统应用了诸多与常规布置机组不同的设计方案,包括主、再热系统,抽汽回热系统,排汽系统等。就新设计方案对机组热经济性造成的影响进行了逐一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的新设计方案大多有利... 对于世界首台全高位布置汽轮发电机组,其主、辅机系统应用了诸多与常规布置机组不同的设计方案,包括主、再热系统,抽汽回热系统,排汽系统等。就新设计方案对机组热经济性造成的影响进行了逐一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的新设计方案大多有利于机组热经济性的提高,全高位布置汽轮发电机组的热经济性总体上优于同参数的常规布置机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高位布置 抽汽压损 排汽压损 主、再热压损 热经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