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省宝兴县某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1
作者 陈雷 杨波 《世界有色金属》 2025年第8期87-89,共3页
矿区位于宝兴县县城矿体赋存于奥陶系下统中段(O_(1)^(2)),受层间裂隙、层间破碎带和节理控制,属热液充填为主,交代为辅的铅锌矿。矿石平均品位:Pb 0.56%、Zn 6.03%、Ag 2.22×10^(-6),铅品位变化系数为19.66%,锌品位变化系数为13.9... 矿区位于宝兴县县城矿体赋存于奥陶系下统中段(O_(1)^(2)),受层间裂隙、层间破碎带和节理控制,属热液充填为主,交代为辅的铅锌矿。矿石平均品位:Pb 0.56%、Zn 6.03%、Ag 2.22×10^(-6),铅品位变化系数为19.66%,锌品位变化系数为13.99%,银品位变化系数为20.53%。矿石工业类型应为碳酸盐岩型铅锌矿。矿床的形成与非岩浆成因的低温高盐度卤水有关成矿温度一般在70℃~200℃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宝兴县 铅锌矿 地质特征 成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汶川—茂县河谷地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
2
作者 刘晓波 时章亮 +5 位作者 徐洲 包雨函 邓欢 徐克全 廖超 金立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5期76-81,85,共7页
对四川汶川—茂县河谷地区优选耕地区开展了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工作,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以无风险土壤为主,占研究区总面积的95.47%。土壤养分总体呈丰富和较丰富状态,仅磷和钾在局部地区较缺乏;土壤环境质量整体良好;研... 对四川汶川—茂县河谷地区优选耕地区开展了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工作,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以无风险土壤为主,占研究区总面积的95.47%。土壤养分总体呈丰富和较丰富状态,仅磷和钾在局部地区较缺乏;土壤环境质量整体良好;研究区土壤质量以优质土壤为主,占研究区总面积的86.69%;研究区绿色食品产地、绿色富硒土地资源较丰富,分别有4971.7和238.3 hm^(2)。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成果对土地利用、规划布局、发展现代农业、耕地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质量 地球化学评价 富硒土地 汶川—茂县河谷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TM+引大济岷工程活动断裂遥感调查
3
作者 张勤思 刘雨佳 +3 位作者 曾云峰 白云 肖禹 唐莉 《四川水利》 2025年第3期56-59,92,共5页
引大济岷是四川境内重大水利工程,工程线路穿越了甘孜州、雅安市、成都市等地区,工程规划设计和建设施工需要考虑方方面面地质因素,活动断裂是其中重要的一方面因素。文章选择成都市大邑县为研究对象,开展活动断裂调查研究技术示范工作... 引大济岷是四川境内重大水利工程,工程线路穿越了甘孜州、雅安市、成都市等地区,工程规划设计和建设施工需要考虑方方面面地质因素,活动断裂是其中重要的一方面因素。文章选择成都市大邑县为研究对象,开展活动断裂调查研究技术示范工作,大邑县是龙门山逆冲推覆带及川西前陆盆地等构造单元的过渡地段,印支、喜山期间构造活动强烈,造成多期叠加的复杂构造格局,大邑县地理位置独特,地势险峻,交通不便,在活动断裂调查中,通过借助ETM+遥感影像技术进行细致解译,达到了对活动断裂整体性和宏观性的了解,为进一步开展野外实地勘查验证工作指明了方向。大邑县境内主要断层从西至东分别为F_(2)、F_(3)、F_(6)、F_(6-1)、F_(7)、F_(7-1)、F_(8)、F_(4)、F_(5-1)、F_(5)共10条,通过ETM+影像解译,结合活动断层判别标志和实地验证,判定F_(2)、F_(3)、F_(5)为活动断层,F_(5)为隐伏活动断层,其余均为非活动性断层。遥感技术在大邑县活动断裂调查中发挥了其独特优势,为该地区引大济岷重大水利工程安全实施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大济岷 活动断裂 遥感技术 ET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沙江上游干流大型滑坡光学遥感识别研究
4
作者 赵恒 余天彬 +4 位作者 王猛 黄细超 王军 刘文 宋班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626-633,共8页
金沙江上游地质条件极其复杂,大型及以上滑坡发育,曾经形成多次类似白格滑坡的堵江链式灾害,受地面调查手段和通行条件的限制难以及早发现。基于光学遥感技术开展金沙江上游干流大型滑坡识别研究,从滑坡形成条件及演化过程入手,采用遥... 金沙江上游地质条件极其复杂,大型及以上滑坡发育,曾经形成多次类似白格滑坡的堵江链式灾害,受地面调查手段和通行条件的限制难以及早发现。基于光学遥感技术开展金沙江上游干流大型滑坡识别研究,从滑坡形成条件及演化过程入手,采用遥感解译和孕灾地质环境条件分析的综合识别方法,建立了高位远程滑坡的影像标志、地形地貌标志、地质环境条件标志、人类工程活动标志等四大类识别指标,根据各指标的贡献程度,将各指标划分为基本条件、重要条件、辅助识别条件等三个等级。应用该方法在研究区共识别出84处大型及以上滑坡隐患。研究成果可为金沙江上游干流区域地质灾害防治和重大工程建设提供依据,也为类似高山峡谷区滑坡识别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沙江上游 大型滑坡 光学遥感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瓦多—龙古地区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找矿潜力和找矿方向的指示
5
作者 徐云峰 秦宇龙 +4 位作者 熊昌利 廖芝华 马志磊 詹涵钰 吴建亮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25年第2期155-165,共11页
四川瓦多—龙古地区大地构造位于松潘—甘孜造山带东部巴颜喀拉地块,成矿区带属于石渠—雅江Li-Be-Au-Pb-Zn-Sn成矿带内(Ⅳ-11)。为了研究四川瓦多—龙古地区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找矿潜力和找矿方向的指示,在详细阐述区域成矿... 四川瓦多—龙古地区大地构造位于松潘—甘孜造山带东部巴颜喀拉地块,成矿区带属于石渠—雅江Li-Be-Au-Pb-Zn-Sn成矿带内(Ⅳ-11)。为了研究四川瓦多—龙古地区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找矿潜力和找矿方向的指示,在详细阐述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及地质特征基础上,系统分析了1∶50 000水系沉积物测量Sn、W、Mo、Bi、Cu、Pb、Zn、Au、Ag、As、Sb、Hg、TFe、Co、Ni、Mn、Li、Be、Nb、Ta、Rb、Cs、Sr等23种元素地球化学分布规律与组合特征。结果显示:研究区主要异常成矿元素为Li、Be,次要异常成矿元素为Pb、Zn、Au、Ag、W、Sn。Li-Be-Nb、Pb-Zn-Ag、Cu-As-Sb元素具有较好的组合相关性。Li-Be-Nb为稀散成矿元素,表现出伟晶岩的成矿专属性;Pb-Zn-Ag为亲硫成矿元素,在许多热液型硫化物矿床中共生。Au-Cu-As组合中,Au、Cu为中温元素,通常在斑岩型、矽卡岩型铜金矿中伴生产出,Cu多呈独立矿物产出,Au多赋存于铜矿物中,As为中温成矿元素,元素具较强的迁移能力,可作为金矿找矿指示元素。以各个单元素组合好、与矿产或成矿地质体关系密切为指标,共圈定8个1∶50 000水系沉积物主成矿元素综合异常,编号为AS-1、AS-2、AS-3、AS-4、AS-5、AS-6、AS-7、AS-8。结合成矿地质条件及已发现各类矿(床)点、矿化点,研究区可划分出稀有金属找矿区3个,铅锌银多金属矿找矿区3个,金多金属矿找矿区2个。其中最具找矿潜力的综合异常为AS-1与AS-6,具较好的花岗伟晶岩型锂(铍铌钽)矿找矿潜力。研究结果为在该地区进一步开展地质找矿工作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 地球化学特征 找矿方向 瓦多 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海拔地区建筑用砂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曾云峰 白云 +1 位作者 白里成 王斌 《四川水利》 2024年第3期197-200,共4页
文章以石渠县建筑用砂废弃矿山为研究对象,系统剖析了矿山地质灾害、含水层破坏、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和水土环境污染现状,本着“宜耕则耕、宜园则园、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原则,划分了“5+15”个生态修复单元,按照技术可行性和... 文章以石渠县建筑用砂废弃矿山为研究对象,系统剖析了矿山地质灾害、含水层破坏、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和水土环境污染现状,本着“宜耕则耕、宜园则园、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原则,划分了“5+15”个生态修复单元,按照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原则,优选采取播撒草籽来实现生态修复,恢复为草地,对破坏面积较大、破坏类型多样、破坏程度不一的矿山废弃地,采取“采坑回填+土壤重构+植被重建”的“山水林田湖草”综合修复模式,为同类地区废弃矿山的生态修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生态修复 废弃矿山 高海拔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昆仑东段拉浪麦钨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勘查模型
7
作者 白云 廖芝华 +5 位作者 熊昌利 马志磊 徐云峰 周游 唐耀 沈位元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24年第4期102-112,共11页
东昆仑造山带是一条巨型岩浆岩构造活动带,是我国中央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成矿条件优越,成矿作用显著,一直备受地质学者们重视。拉浪麦钨矿床位于东昆仑造山带东段察汗乌苏河地区,隶属青海省都兰县热水乡管辖,是近年新发现的一处矽卡... 东昆仑造山带是一条巨型岩浆岩构造活动带,是我国中央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成矿条件优越,成矿作用显著,一直备受地质学者们重视。拉浪麦钨矿床位于东昆仑造山带东段察汗乌苏河地区,隶属青海省都兰县热水乡管辖,是近年新发现的一处矽卡岩型矿床。目的:基于拉浪麦钨矿床为研究对象,建立地质-地球化学综合勘查模型,指导拉浪麦地区钨矿地质找矿工作部署。方法:选择在综合阐述分析成矿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和土壤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基础上,进一步总结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标志,由此,系统构建地质-地球化学综合勘查模型。结果:W-Sn-Mo-Au-Ag-As-Sb元素具有较强的相关性,而其他元素相关性差;已发现的钨矿(化)体主要赋存于矽卡岩类岩石中,英云闪长岩与白沙河组地层接触带是找钨矿最为有利的部位;北东-南西走向的构造破碎带为容矿构造;钨矿体中的金属矿物以白钨矿为主,黑钨矿为辅。结论:依据构建的地质-地球化学综合勘查模型为指导,在拉浪麦地区圈出找矿靶区3处,其中,Ⅰ类找矿靶区1处,Ⅱ级找矿靶区2处,深部和外围地段找矿潜力大。研究创新点:系统构建的地质-地球化学综合勘查模型,有效指导拉浪麦钨矿区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实现了东昆仑东段钨矿的找矿突破,为东昆仑造山带内寻找同类型钨矿提供了新的找矿方向和新的勘查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昆仑造山带 拉浪麦 钨矿床 地质-地球化学 勘查模型 找矿标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产资源调查绿色勘查实践及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朱红霞 《世界有色金属》 2024年第15期148-150,共3页
本文探讨了矿产资源调查中的绿色勘查实践及其进展的重要性。绿色勘查通过采用环保技术和方法,减少了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和污染,保护了生物多样性,同时强调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管理。它促进了矿业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减少了对社区的负面... 本文探讨了矿产资源调查中的绿色勘查实践及其进展的重要性。绿色勘查通过采用环保技术和方法,减少了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和污染,保护了生物多样性,同时强调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管理。它促进了矿业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减少了对社区的负面影响,创造了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点,提升了矿业的竞争力。此外,绿色勘查推动了地球物理勘查、远程感应、大数据分析、无人机和智能设备等新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勘查效率和精度,降低了成本和风险。政策和法规的支持进一步保障了绿色勘查的实施。总之,绿色勘查在实现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化、智能化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为资源管理和生态保护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勘查 环境保护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锂矿资源勘探开发现状与供需分析
9
作者 付小方 祝婷 +4 位作者 郝雪峰 王成辉 吴晗 唐屹 潘蒙 《矿产勘查》 2025年第1期1-15,共15页
锂作为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在电动汽车和储能系统等新能源领域的广泛应用使其地位日益重要。全球锂资源主要分布于南美“锂三角”、澳大利亚、中国、非洲等地,涵盖卤水型、硬岩型和沉积型3大类型。近年来,全球锂矿勘探和开发加速,勘探... 锂作为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在电动汽车和储能系统等新能源领域的广泛应用使其地位日益重要。全球锂资源主要分布于南美“锂三角”、澳大利亚、中国、非洲等地,涵盖卤水型、硬岩型和沉积型3大类型。近年来,全球锂矿勘探和开发加速,勘探预算创历史新高,资源量显著提升,直接提锂技术(DLE)等技术突破进一步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非洲和南美的锂矿开发的迅速推进,为全球锂供应提供了重要增量。中国在全球锂供应链中扮演重要角色,但资源开发面临周期长、技术难度高和环保压力等挑战。尽管2024年全球锂资源呈现供大于求的局面,但清洁能源转型和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将推动中长期需求持续增长。本文系统分析了全球锂资源分布、勘探与开发现状,探讨未来供应与需求的平衡趋势,揭示锂产业在新能源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为相关行业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锂资源 锂矿类型 勘探开发现状 供需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SAR技术用于黄河流域滑坡隐患识别和多维形变分析
10
作者 赵恒 董继红 +4 位作者 王猛 黄细超 余天彬 刘文 张堃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689-698,共10页
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受地质和气候影响,黄河两岸频繁发生滑坡灾害。采用SBAS-InSAR技术利用Sentinel-1数据获取了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黄河流域玛沁段的地表形变信息,并结合可视性分析开展滑坡隐患识别。采用升、降轨数据获... 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受地质和气候影响,黄河两岸频繁发生滑坡灾害。采用SBAS-InSAR技术利用Sentinel-1数据获取了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黄河流域玛沁段的地表形变信息,并结合可视性分析开展滑坡隐患识别。采用升、降轨数据获取了二维形变结果,并选取军功滑坡进行监测分析;在此基础上,引入地表平行流约束模型对秀麻乡滑坡开展三维形变反演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基于InSAR形变速率,升、降轨数据分别识别出65处和46处变形区域,共计82处变形区,升降轨结合可消除几何畸变对结果的影响,实现工作区均为好可视性区;二维形变结果显示东西向和垂直向最大形变速率分别为-50 mm/a和88 mm/a,二维结果有助于辅助分析滑坡变形特征,军功滑坡的二维形变显示2#区变形强烈,受人类工程活动和降雨等因素干扰,玛多地震对其变形也有明显影响,垂直向形变达到-175 mm;三维形变揭示了秀麻乡滑坡群不同部位的运动方向,坡体水平滑动方向受微地貌影响,以正南为主偏向沟内,同时伴有下沉状态,时序结果显示滑坡受降雨影响明显,局部有周期性形变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 隐患识别 INSAR MSBAS 多维形变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北部马鬃岭铝土矿床超常富锂岩系中锂的赋存状态及来源 被引量:2
11
作者 罗伟 彭静 +2 位作者 李生红 湛波 陈雷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12-323,共12页
为查明贵州北部马鬃岭铝土矿床下二叠统大竹园组中上部超常富锂岩系中锂的赋存状态及来源,对大竹园组内典型岩(矿)石开展了全岩元素地球化学分析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结果表明,豆状、半土状铝土矿ω(Li)平均为45.3×10^(-6),黏土... 为查明贵州北部马鬃岭铝土矿床下二叠统大竹园组中上部超常富锂岩系中锂的赋存状态及来源,对大竹园组内典型岩(矿)石开展了全岩元素地球化学分析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结果表明,豆状、半土状铝土矿ω(Li)平均为45.3×10^(-6),黏土岩ω(Li)平均为132.0×10^(-6),铝质黏土岩ω(Li)平均为465.9×10^(-6),铝土岩ω(Li)平均为791.0×10^(-6),致密块状铝土矿ω(Li)平均为1 013.0×10^(-6)。豆状、半土状铝土矿主要由硬水铝石组成;致密块状铝土矿主要由勃姆石组成,次为高岭石、伊利石、蒙脱石和绿泥石;铝质黏土岩主要由高岭石、伊利石组成,次为蒙脱石、石英;绿泥石黏土岩主要由绿泥石、高岭石和伊利石组成。锂主要富集在致密块状铝土矿、铝土岩和铝质黏土岩中,多以类质同象的形式赋存于含锂的绿泥石中,少量赋存于勃姆石。由于勃姆石起到屏障作用,使得致密块状铝土矿中锂含量最高。高场强元素Nb、Ta、Zr、Hf和REE物源示踪研究表明,富锂岩系中的锂可能来源于江南造山带西段新元古代基性-超基性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赋存状态 来源 大竹园组 贵州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昆仑西段尕克达坂地区高精度磁测异常特征 被引量:1
12
作者 任玖 白云 徐云峰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587-594,共8页
尕克达坂地区位于青海省格尔木市乌图美仁乡那陵郭勒河上游南岸,东昆仑山脉南坡西段,该地区出露中三叠世和早泥盆世侵入岩,岩性主要为黑云母花岗闪长岩和花岗闪长岩,见钾长花岗岩和花岗岩脉,已发现矿化蚀变带2条,见褐铁矿化及铜矿化等... 尕克达坂地区位于青海省格尔木市乌图美仁乡那陵郭勒河上游南岸,东昆仑山脉南坡西段,该地区出露中三叠世和早泥盆世侵入岩,岩性主要为黑云母花岗闪长岩和花岗闪长岩,见钾长花岗岩和花岗岩脉,已发现矿化蚀变带2条,见褐铁矿化及铜矿化等蚀变。本文在青海省地勘基金项目资助下,在研究区开展了1∶10000高精度磁法测量工作,圈定出地面磁异常9个,推断C3、C4、C8、C9磁异常具有寻找与中酸性岩浆活动有关铜多金属矿的条件,推测断层破碎带4条,断层破碎带附近具有寻找构造破碎蚀变带金多金属矿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昆仑 尕克达坂 高精度磁法测量 异常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Stacking/SBAS技术在滇西北地区滑坡隐患的识别对比 被引量:3
13
作者 董继红 张肃 +2 位作者 梁京涛 杨磊 赵聪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1-31,共11页
文章以滇西北地区为例,分别利用Stacking和SBAS技术对92期Sentinel-1数据进行处理,并结合可视性开展滑坡隐患识别对比研究。Stacking和SBAS技术分别识别出32、26处滑坡隐患,其中,Stacking技术对滇西北地区滑坡隐患识别更具优势,尤其是... 文章以滇西北地区为例,分别利用Stacking和SBAS技术对92期Sentinel-1数据进行处理,并结合可视性开展滑坡隐患识别对比研究。Stacking和SBAS技术分别识别出32、26处滑坡隐患,其中,Stacking技术对滇西北地区滑坡隐患识别更具优势,尤其是在透视收缩区域也能保持较好的滑坡隐患识别效果;而SBAS技术识别准确率高,在获取形变速率的同时还可提取时序信息。研究表明,在西南区域利用升降轨数据开展滑坡隐患识别,首选Stacking技术,并结合SBAS技术,可有效防止隐患的漏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隐患识别 Stacking技术 SBAS技术 可视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