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剂量CT扫描结合iDose 4技术在肾盂及输尿管病变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樊婷婷 刘白鹭 +2 位作者 赵雁鸣 王海波 刘丽丽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6年第9期1666-1671,共6页
目的 探讨低剂量CT扫描结合i Dose4技术在肾盂及输尿管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50例经超声检查为肾盂及输尿管积水患者,随机分为5组(每组30例),分别行标准剂量组、低剂量1~4组CT检查。标准剂量组扫描采用管电压120k V,平均... 目的 探讨低剂量CT扫描结合i Dose4技术在肾盂及输尿管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50例经超声检查为肾盂及输尿管积水患者,随机分为5组(每组30例),分别行标准剂量组、低剂量1~4组CT检查。标准剂量组扫描采用管电压120k V,平均m As为100m As,低剂量1~4组管电压仍为120k V,平均m As分别为40m As、35m As、30m As、25m As,其他扫描条件均与标准剂量组相同。记录每位患者的身高、体重和每次扫描的CTDIvol、DLP和有效剂量ED。所有图像均通过i Dose4进行Level1-Level 6及FBP法重建并测量所有图像的噪声,由两名医师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两名医师对图像的主观评分的一致性评价使用Kappa检验。结果 低剂量1~4组与标准剂量组在身体质量指数(BMI)基本一致,相比均为P〉0.05,无统计学意义。低剂量1~4组分别与标准剂量组在发现结石(包括例数、数量、大小范围)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1~4组的辐射剂量分别减少了60%、68%、72%、76%,与标准剂量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i Dose4软件的Level 6重建后的图像噪声最小,主观评分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结论 20kg/m220kg/m。〈BMI〈30kg/m。的患者:采用低剂量cT扫描结合iDose4技术,当平均mAs≥25时能满足结石的诊断要求;当平均mAs≥35~40时能满足所有病变的诊断要求。iDose4软件的Level6重建后的图像对肾盂及输尿管的显示效果最好,可满足诊断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系统疾病 辐射剂量 低剂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