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1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立体“T 型”服务设计本科教学的探索和实践 被引量:4
1
作者 高搏 《创意与设计》 2017年第3期81-85,共5页
本文介绍了服务上海‘四新’需求的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立体"T型"服务设计本科教学的探索和实践,分析了服务设计本科培养模式、教学方法及课程设置。解析了近几年来将其运用到实践教学中的探索和实践的过程,并分析了部分教... 本文介绍了服务上海‘四新’需求的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立体"T型"服务设计本科教学的探索和实践,分析了服务设计本科培养模式、教学方法及课程设置。解析了近几年来将其运用到实践教学中的探索和实践的过程,并分析了部分教学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设计 设计教育 探索实践 教学成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庭参数化吊顶生成设计研究--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三期大厅吸音吊顶设计 被引量:1
2
作者 汪滋淞 肖晨昊 申辰璐 《住宅科技》 2018年第1期1-6,共6页
如何提高高校校园空间的声环境水平,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品质和质量,基于声环境优化及学院形象识别性理念的高校中庭参数化吸音吊顶生成设计研究,以由工业建筑遗产改建的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三期大厅中庭空间为实践工程进行研究。探讨理... 如何提高高校校园空间的声环境水平,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品质和质量,基于声环境优化及学院形象识别性理念的高校中庭参数化吸音吊顶生成设计研究,以由工业建筑遗产改建的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三期大厅中庭空间为实践工程进行研究。探讨理性与艺术性融合的高校教学楼中庭空间室内设计策略,为今后中国高校的绿色室内设计发展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环境优化 参数化吊顶 环境吸音体 绿色室内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产品语义的城市公共设施设计研究
3
作者 张丁伟 李雅璠 +1 位作者 田静雯 周洪涛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共6页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进入新阶段,城市公共设施在使用体验感、满足现代市民多元需求以及与城市空间的有机互动方面存在不足。本文从语义设计视角探讨城市公共设施的产品属性特征和优化设计策略,旨在扩展城市公共设施的服务效能,提高城市居...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进入新阶段,城市公共设施在使用体验感、满足现代市民多元需求以及与城市空间的有机互动方面存在不足。本文从语义设计视角探讨城市公共设施的产品属性特征和优化设计策略,旨在扩展城市公共设施的服务效能,提高城市居民生活品质和体验满意度。研究通过阐释城市公共设施的发展语境、产品语义设计理论以及马斯洛需求理论,构建了城市公共设施交互式语义设计模型,以解读其产品属性特征。结合上海北蔡公厕设计案例,探讨城市公共设施的产品属性。研究发现城市公共设施具有显著的公用功能属性、产品设计属性、在地文化属性和情感互动属性,这些属性对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采用符合用户期望和社会价值的语义设计方案可以显著提高城市空间的适用性、使用效能和用户满意度,从而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整体形象。本研究为城市公共产品设施的语义设计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参考,旨在提高城市公共产品设施的设计和服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公共设施 产品属性 语义设计 用户需求 交互体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美经验与具身体验——读《设计现象学启蒙》
4
作者 武塑杰 李清华 《创意与设计》 2025年第1期101-104,共4页
设计是一种现象,“现象”是自行显现之事物,设计现象则是被设计出来的自行显现之事物。现象学是“关于现象的学问”,是以主观方式鲜活地体验客观事物(objectivity)而进行的哲学研究,但现象学并不是研究事物(object)如何独立于人类而存在... 设计是一种现象,“现象”是自行显现之事物,设计现象则是被设计出来的自行显现之事物。现象学是“关于现象的学问”,是以主观方式鲜活地体验客观事物(objectivity)而进行的哲学研究,但现象学并不是研究事物(object)如何独立于人类而存在,而是研究事物如何显现在人类的意识和认知中,即人类如何认识事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经验 现象学 认识事物 客观事物 体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计思维的表现形式——创意发想法(连载二之二) 被引量:2
5
作者 丁毅 朱钟炎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13年第11期27-30,共4页
在设计程序中,设计师的思维和观念决定了设计构想和概念的确立,而概念的确立决定了功能、形态、材料和结构等设计要素的处理。概念就是先提出要解决什么问题、怎么来解决、要满足什么样的功能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与解答。概... 在设计程序中,设计师的思维和观念决定了设计构想和概念的确立,而概念的确立决定了功能、形态、材料和结构等设计要素的处理。概念就是先提出要解决什么问题、怎么来解决、要满足什么样的功能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与解答。概念的思维大多是逻辑思维大于形象思维,而且常常需要多领域、多学科的知识进行交叉渗透。设计是解决问题的手段、过程与结果。设计的最终结果可以是一个硬件(人造物,产品,设施),也可以是一个软件(程序,方法,服务,制度)。设计的过程,便是设计师运用创新思维为人类服务的行为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思维 连载 创意 设计程序 设计构想 设计要素 形象思维 逻辑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创意到创新——中国创意产业与设计教育发展的新范式 被引量:3
6
作者 娄永琪 《创意与设计》 2010年第3期11-13,共3页
一、创意产业与产业创新英国创意产业工作组(CITF)在1998年给创意产业下了个定义:"基于个人创造性、技能与才干,开发和运用知识产权,创造财富和增加就业潜力"。创意产业被称作是2.5产业,起到了链接不同产业门类的作用。中国... 一、创意产业与产业创新英国创意产业工作组(CITF)在1998年给创意产业下了个定义:"基于个人创造性、技能与才干,开发和运用知识产权,创造财富和增加就业潜力"。创意产业被称作是2.5产业,起到了链接不同产业门类的作用。中国创意产业的发展是在"制造中国"走向"创造中国"的背景下展开的,越来越多的城市结合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把关注的焦点汇聚在创意产业上,上海、北京、深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创意 设计师 传统产业 协作创新 生产性服务业 设计教育 时代背景 社会创新 设计思维 解决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周边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设计思路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霍珺 康鲁杰 《山西建筑》 2014年第14期7-9,共3页
从环境艺术设计学科角度,深入挖掘了高校周边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环境设计思路,对"人"的需求与环境包容性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最终为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提供了参考借鉴。
关键词 高校 文化创意产业 集聚区 环境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情境引擎的车载导航交互设计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马钧 柏玥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28,共11页
针对车载导航模式单一、无法根据情境差异动态改变交互策略导致用户体验不足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支持根据不同情境自适应车载导航交互策略的情境引擎模型。结合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流程(UCD)与情境感知理论,定义了汽车人机交互情境,并... 针对车载导航模式单一、无法根据情境差异动态改变交互策略导致用户体验不足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支持根据不同情境自适应车载导航交互策略的情境引擎模型。结合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流程(UCD)与情境感知理论,定义了汽车人机交互情境,并通过对典型驾驶用户进行跟车调研,提取关键情境要素,阐述了导航情境下情境引擎模型的自适应交互策略及原理,将用户对不同信息的需求程度映射至交互表现层的详细程度。进行了贴合驾驶员不同需求层级的导航HMI信息框架梳理与组件设计,对两个典型导航使用情境进行了交互界面设计与分析。结果表明,情境引擎能对各驾驶情境下的驾驶员需求进行自适应交互,可为智能座舱驾驶交互体验的优化与研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车交互 车载导航 情境感知 界面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计思维的表现形式——创意发想法(连载二之一)
9
作者 丁毅 朱钟炎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13年第10期22-24,共3页
在设计程序中,设计师的思维和观念决定了设计构想和概念的确立,而概念的确立决定了功能、形态、材料和结构等设计要素的处理。概念就是先提出"要解决什么问题?""怎么来解决?""要满足什么样的功能?"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 在设计程序中,设计师的思维和观念决定了设计构想和概念的确立,而概念的确立决定了功能、形态、材料和结构等设计要素的处理。概念就是先提出"要解决什么问题?""怎么来解决?""要满足什么样的功能?"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与解答。概念的思维大多是逻辑思维大于形象思维,而且常常需要多领域、多学科的知识进行交叉渗透。设计是解决问题的手段、过程与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思维 连载 创意 设计程序 设计构想 设计要素 形象思维 逻辑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计思维赋能青少年在地文化创意课程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万辰旭 张雪青 周奕杉 《美术教育研究》 2022年第19期155-158,共4页
该文作者利用设计思维和协同设计的方法,开展在地文化探索与创意产品设计实践,并将之视为引导青少年与在地文化形成良好互动的重要手段;以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描映上海”课题组与上海市普陀区青少年教育活动中心合作的“普陀礼物”... 该文作者利用设计思维和协同设计的方法,开展在地文化探索与创意产品设计实践,并将之视为引导青少年与在地文化形成良好互动的重要手段;以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描映上海”课题组与上海市普陀区青少年教育活动中心合作的“普陀礼物”创意课程项目为案例,说明设计如何介入青少年的课外教育,通过创意产品概念设计、创意活动设计等手段,提供结合文化探索与课程教育的创新解决方案;通过总结项目的全流程,阐释设计参与的具体方法和情境,突出设计参与青少年文化认知和物质化转译的价值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思维 在地文化 文创产品 青少年教育 协同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计学视角下的数字时尚发展与逻辑 被引量:3
11
作者 任若安 杨方超 孙捷 《服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7-136,共10页
针对设计学视角下传统时尚向数字时尚转型升级路径模糊的关键性问题,采用理论研究、案例分析等方法,对数字时尚的发展现状、表现形式及实践应用等多个方面进行深入的剖析与探讨,详细阐述了设计学视角下数字时尚发展与逻辑研究的必要性;... 针对设计学视角下传统时尚向数字时尚转型升级路径模糊的关键性问题,采用理论研究、案例分析等方法,对数字时尚的发展现状、表现形式及实践应用等多个方面进行深入的剖析与探讨,详细阐述了设计学视角下数字时尚发展与逻辑研究的必要性;通过分析调研案例,运用START模型框架,归纳总结出社会与空间、科技深度融合、人机共创新范式、虚拟与现实、交易与流通5个维度的具体实践方式。研究表明,设计学学科的不断交叉融合发展不仅是驱动数字时尚的创新力量,也是桥接技术与创意、虚拟与现实、商业与艺术的关键纽带。研究结果为设计学视角下的数字时尚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与方法参考,有助于推进设计驱动式创新时尚产业的积极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学 数字时尚 设计驱动式创新 数字化技术 数字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化视域下的津派旗袍模块化个性定制设计 被引量:2
12
作者 庄冬冬 任若安 孙捷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5-91,共7页
针对数智化时代津派旗袍定制创新性不足、缺乏个性化设计和生产复杂等问题,从数智化编码的角度引入模块化理论,围绕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对津派旗袍模块化个性定制设计进行研究。结合津派旗袍形式特征和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对津派旗袍的... 针对数智化时代津派旗袍定制创新性不足、缺乏个性化设计和生产复杂等问题,从数智化编码的角度引入模块化理论,围绕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对津派旗袍模块化个性定制设计进行研究。结合津派旗袍形式特征和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对津派旗袍的个性化定制进行4级模块划分,并对襟型、领型、袖型等7个服装关键部件进行编码设定,提出一套创新的模块划分和设计方法,并构建津派旗袍模块化个性定制APP。以模块为设计单元的津派旗袍个性定制设计在消费者满意度及服装定制效果上均得到较大改善,且在实际应用中验证了其可行性。通过模块化、编码化的数智手段将现代科技与津派旗袍相结合,为传统服饰在数智化时代的个性化定制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津派旗袍 数智化 模块化设计 定制设计 定制化AP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叉学科背景下设计研究及其知识生产的优化策略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磊 殷俊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8,共8页
数智时代的学科建设、知识涌现与复杂情境,对设计的理论和实践产生了诸多挑战,然而,既有的知识论与知识模型却还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和理解偏差。文章采用文献分析、概念推演和范畴演绎的方法,对知识的概念、知识生产的困境和策略进行了分... 数智时代的学科建设、知识涌现与复杂情境,对设计的理论和实践产生了诸多挑战,然而,既有的知识论与知识模型却还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和理解偏差。文章采用文献分析、概念推演和范畴演绎的方法,对知识的概念、知识生产的困境和策略进行了分析。设计知识论辩的历史重构表明,设计知识及其生产还有待进一步讨论,理论和实践的分离也导致了不同程度的困境。文章提出了一种“混合设计的研究”的优化策略,主张把设计和研究放置在平等的位置上加以考虑,并将研究与创作、理论与实验以多媒介的形式“封装”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学科 设计知识 知识生产 混合知识 混合设计的研究 研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媒介、传达语境下的动态媒体设计教学探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吴洁 张屹南 邰易萱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7-182,共6页
对动态媒体设计发展至今的教学思想、理论研究、实验方法等基础资料进行了系统回顾,结合具体教学案例,总结了动态媒体设计的基本语言与教学路径。通过重新审视该领域的创作规律与发展态势,本文为课程改革提供了参考样本,旨在回应以“数... 对动态媒体设计发展至今的教学思想、理论研究、实验方法等基础资料进行了系统回顾,结合具体教学案例,总结了动态媒体设计的基本语言与教学路径。通过重新审视该领域的创作规律与发展态势,本文为课程改革提供了参考样本,旨在回应以“数字化、媒体化、动态化”为代表的时代精神,为培养新型媒体设计人才提供指导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媒体设计 传达设计 媒介 设计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设计学体系研究:构建中国有根的设计学理论体系——中国当代设计学体系建构研究系列 被引量:1
15
作者 邹其昌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9-149,共11页
论文就乡村设计学的基本理论问题做一尝试性探索与研究:立足中国实际、探索中国理论、建构中国体系,解决中国问题,努力探索和建构有根的中国当代设计理论体系。论文首次明确提出“体系思维”或“体系化思维”理论,依据“本天利人”设计... 论文就乡村设计学的基本理论问题做一尝试性探索与研究:立足中国实际、探索中国理论、建构中国体系,解决中国问题,努力探索和建构有根的中国当代设计理论体系。论文首次明确提出“体系思维”或“体系化思维”理论,依据“本天利人”设计原则展开对乡村设计理论问题的系统深入思考和多元探索。乡村是一个体系化生命体,乡村设计必定要以体系化思维探索创新、建设与发展之路,主要涉及乡村建设理论、乡村振兴、乡村设计、乡村设计学体系建构、乡村设计战略等问题。“乡村设计”属于国家发展战略,同时也是一门新兴的设计学学科,即一门专门研究乡村设计问题的学问,更是建构一种有根的中国设计理论的前提,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亟待设计理论界展开深入系统研究,更好服务国家和人类。乡村设计学是一种立足全生命体设计,以“本天利人”为原则、以农业设计为核心、以工业设计为工具、以服务设计为流程而具有全息性特征的设计学体系,其本质是一种未来设计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设计学体系 中国设计理论 乡村振兴 当代设计学体系 体系化思维理论 本天利人 有根的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死亡而设计:基于无痛苦死亡与生命可持续的策略研究
16
作者 周洪涛 华观庆 张小彤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2-98,共7页
死亡是人类生命中不可避免的终点,然而学界围绕“为死亡而设计”的研究主要聚焦于死后埋葬和墓地设计的史学领域,从系统设计的角度对解除死亡痛苦,探寻生命可持续设计的策略研究较少。目前全球人口老龄化迅速加剧,如何为高龄人群做好面... 死亡是人类生命中不可避免的终点,然而学界围绕“为死亡而设计”的研究主要聚焦于死后埋葬和墓地设计的史学领域,从系统设计的角度对解除死亡痛苦,探寻生命可持续设计的策略研究较少。目前全球人口老龄化迅速加剧,如何为高龄人群做好面对死亡的心理建设、制度设计和方法设计,让其更有尊严、放心和没有痛苦地离世,是摆在全社会面前的严峻课题。文章分析文化、法律、教育因素在为死亡而设计中的影响,基于死亡学与情感设计理论方法,总结以同理心、用户为中心、良知的设计原则,提出为无痛苦死亡与生命可持续而设计的思考和策略,拓展了“向死而生”的反向理论视野,旨在引发社会各界关注,寻求可行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龄化 死亡 设计 临终关怀 可持续 纪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国早期青少年设计教育运动研究——以皇家艺术学院为中心的考察(1974—1995)
17
作者 张磊 刘蓝静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80-186,共7页
20世纪70年代,青少年设计教育运动起源于英国。以布鲁斯·阿彻为代表的皇家艺术学院团队构建了以技术主导的物质文化为基础,以培养设计意识为目标,以实践性知识学习和行动研究为手段的“英国模式”。经过20余年的努力,“设计与技术... 20世纪70年代,青少年设计教育运动起源于英国。以布鲁斯·阿彻为代表的皇家艺术学院团队构建了以技术主导的物质文化为基础,以培养设计意识为目标,以实践性知识学习和行动研究为手段的“英国模式”。经过20余年的努力,“设计与技术”课程被正式纳入中小学国家课程体系。这既是该运动取得的重大成果,也成为一个转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设计教育 设计意识 设计与技术 皇家艺术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性的环境:空气作为媒介在盲人艺术空间设计的应用研究
18
作者 周洪涛 蔡妍妮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2-67,I0002,共7页
现当代强调提升盲人群体文化艺术生活,然而盲人艺术空间却面临资源有限且形式单一的发展困境,亟须探索更多形式。文章指出空气作为非视觉化的隐性环境要素对于盲人群体有特殊意义,进而基于人体空气感知的舒适度、触觉与嗅觉三种维度,探... 现当代强调提升盲人群体文化艺术生活,然而盲人艺术空间却面临资源有限且形式单一的发展困境,亟须探索更多形式。文章指出空气作为非视觉化的隐性环境要素对于盲人群体有特殊意义,进而基于人体空气感知的舒适度、触觉与嗅觉三种维度,探索空气作为媒介在盲人艺术空间设计的应用方法,推动未来盲人艺术空间的新范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盲人艺术空间 空气感知 室内空气环境 设计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御宅族的技术加速式自我治理可行吗?——米哈游“技术宅拯救世界”对于二次元设计治理的启示
19
作者 邹其昌 陈征洋 《创意与设计》 2024年第2期54-67,共14页
麦克卢汉的“机器新娘”——性与技术的结合预言了今日御宅族文化。御宅族与二次元是一种技术加速的“人机之恋”,二次元既是“机器新娘”按摩尔定律发展的媒介环境,又是御宅族心中高速迭代的后人类情结。二次元负外部性的根源在于技术... 麦克卢汉的“机器新娘”——性与技术的结合预言了今日御宅族文化。御宅族与二次元是一种技术加速的“人机之恋”,二次元既是“机器新娘”按摩尔定律发展的媒介环境,又是御宅族心中高速迭代的后人类情结。二次元负外部性的根源在于技术过速导致的人与技术之间扭曲的单向度关系。御宅族只有成为技术宅,与“机器新娘”建立互相建构、协同进化的双向度关系,才能破解技术垄断。米哈游在“爱驱动创新”的技术宅模式上加入了权力和资本的模块,让二次元媒介的技术发展得到大幅度加速。他们把二次元的技术垄断当做技术加速的燃料,令二次元的负外部性转换为正外部性。米哈游模式证明了技术宅或许能成为技术加速主义的补丁,因为他们天生就装备了超越资本主义的政治纲领——用爱并为爱生产和创造。回归数字工匠的御宅族能在“拯救世界”的过程中“拯救自身”,自行完成御宅族的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宅 米哈游 设计治理 工匠文化 中国当代设计理论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珠宝首饰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设计驱动式创新策略研究
20
作者 李登登 孙捷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中英文)》 CAS 2024年第5期111-118,共8页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珠宝首饰的消费主力群体不断年轻化,他们对于个性化高品质珠宝首饰的需求日益增加,珠宝首饰产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挑战。与此同时,设计驱动式创新正在被各行业广泛关注,各行领军企业如苹果、戴森、宜家等依靠设计驱...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珠宝首饰的消费主力群体不断年轻化,他们对于个性化高品质珠宝首饰的需求日益增加,珠宝首饰产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挑战。与此同时,设计驱动式创新正在被各行业广泛关注,各行领军企业如苹果、戴森、宜家等依靠设计驱动实现了产业突破。国际顶级时尚与奢侈品品牌也从“家族传承式”发展战略逐渐转向“设计驱动式”的品牌发展战略。此前关于珠宝首饰设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探讨通过创新技术、材料多元化来丰富首饰外观造型方面,而对现有技术和社会文化元素的组合与运用及通过设计赋予首饰产业链“意义”等创新方式的研究资料较少。本文采用质性研究法,对珠宝首饰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结合现代设计学相关理论,提出了基于设计思维引导下的设计驱动式创新的策略研究,探讨了中国珠宝首饰产业升级与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为更好促进珠宝首饰产业发展、满足当下社会及市场需求提供一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宝首饰 设计驱动式创新 可持续发展 设计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