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翻译过程中语篇连贯之逻辑关系本质 |
王一多
|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7
|
|
2
|
孙子论军政关系 |
熊剑平
|
《滨州学院学报》
|
2013 |
0 |
|
3
|
“南京”与日语 |
孙永刚
|
《东北亚外语研究》
|
1999 |
0 |
|
4
|
语法语境下汉语名动分离的ERP研究 |
刘涛
杨亦鸣
张辉
张珊珊
梁丹丹
顾介鑫
胡伟
|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29
|
|
5
|
多模态符号学:理论基础,研究途径与发展前景 |
李战子
陆丹云
|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238
|
|
6
|
隐喻和转喻的区分:研究现状和分歧 |
张辉
杨波
|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43
|
|
7
|
语音增强新方法的研究 |
王振力
张雄伟
白志强
|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7 |
8
|
|
8
|
熟语语义的加工模式与其影响因素 |
朱风云
张辉
|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24
|
|
9
|
批评话语分析的认知转喻视角研究 |
张辉
张天伟
|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
2012 |
29
|
|
10
|
基于FSS与PLP的噪声鲁棒语音识别 |
王振力
白志强
朱江
|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
2008 |
4
|
|
11
|
基于卷积盲源分离的噪声鲁棒性语音识别的研究 |
王振力
刘志华
白志强
|
《声学技术》
CSCD
|
2009 |
3
|
|
12
|
基于语义重力说和评价理论的评价重力——以傅莹《中国是超级大国吗?》演讲为例 |
李战子
胡明霞
|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5
|
|
13
|
汉英外交文献语言特点的功能语言学阐释 |
李战子
胡圣炜
|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0
|
|
14
|
美军军民融合式的国防语言人才储备研究——美军国家语言服务团的建设及启示 |
庞超伟
杨波
|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0
|
|
15
|
当代中国新话语之一——《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的巴赫金式解读 |
李战子
向平
|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07 |
15
|
|
16
|
认知-功能视域下的对话句法:理论与应用 |
胡庭山
孟庆凯
|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5
|
|
17
|
俄语语料库的新发展 |
许汉成
|
《中国俄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24
|
|
18
|
解构主义翻译观之再思 |
张永喜
|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25
|
|
19
|
建设军事外交话语权:内涵和路径——从话语分析的视角 |
李战子
|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22
|
|
20
|
“地方”:生态批评研究的新范畴——段义孚和斯奈德“地方”思想比较研究 |
蔡霞
|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