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9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动车辆动力电池安全预警策略研究综述 被引量:8
1
作者 李达 邓钧君 +2 位作者 张照生 刘鹏 王震坡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392-1407,共16页
动力电池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电动车辆发展的关键要素。准确及时的电池安全预警可以保障乘员生命财产安全以及提升电动车辆安全水平。本文对电动车辆电池安全预警策略进行了全面综述。首先,综述了电池安全状态的定义,并提出了本综述框... 动力电池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电动车辆发展的关键要素。准确及时的电池安全预警可以保障乘员生命财产安全以及提升电动车辆安全水平。本文对电动车辆电池安全预警策略进行了全面综述。首先,综述了电池安全状态的定义,并提出了本综述框架;之后,详细梳理了电池安全特征与安全影响因素分析、电池建模方法、电池安全风险评估/预测方法,总结了各类方法的优缺点;最后,总结了目前的进展与不足,提出了电动车辆动力电池安全预警技术发展趋势,并阐述了新型传感器技术、多因素融合的电池安全预警方法和“端-边-云”融合的电池安全预警体系。本综述为电动车辆动力电池安全预警策略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车辆 动力电池 安全预警 安全风险评估 电池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电池箱结构随机振动疲劳分析 被引量:52
2
作者 王文伟 程雨婷 +1 位作者 姜卫远 刘志山 《汽车工程学报》 2016年第1期10-14,共5页
电动汽车电池箱的结构设计应该满足多变运行环境和工况下的疲劳寿命要求。通过有限元软件对某款电动汽车电池箱结构进行建模,基于频域法分析其在随机振动环境下的响应,根据Miner提出的线性疲劳累计损伤理论和材料S-N曲线,对随机振动条... 电动汽车电池箱的结构设计应该满足多变运行环境和工况下的疲劳寿命要求。通过有限元软件对某款电动汽车电池箱结构进行建模,基于频域法分析其在随机振动环境下的响应,根据Miner提出的线性疲劳累计损伤理论和材料S-N曲线,对随机振动条件下的电池箱结构进行疲劳分析。结果表明,原结构可以满足随机振动试验要求。为随机振动环境下电池箱结构的疲劳分析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振动 疲劳分析 有限元分析 电池箱 电动汽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动态无线充电系统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郭彦杰 王丽芳 +2 位作者 张俊智 张玉旺 张云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42-647,共6页
动态无线充电系统能显著减少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质量与尺寸,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中首先基于分段式多发射导轨方案,建立了原边LCC阻抗匹配网络电动汽车动态无线充电系统的等效电路模型,进而推导出系统功率和效率的表达式;然后搭建... 动态无线充电系统能显著减少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质量与尺寸,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中首先基于分段式多发射导轨方案,建立了原边LCC阻抗匹配网络电动汽车动态无线充电系统的等效电路模型,进而推导出系统功率和效率的表达式;然后搭建实验平台并利用实际系统参数,研究以阻抗匹配网络补偿电容为代表的静态参数和动态无线充电过程中变化的动态互感参数对系统功率和效率特性的影响;最后通过实验对建立的模型和分析得到的结论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动态无线充电系统 功率效率特性 阻抗匹配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目标遗传算法的纯电动汽车AMT综合换挡规律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宋强 叶山顶 +3 位作者 李伟聪 高朋 李易庭 黄宜山 《汽车工程学报》 2017年第1期44-51,共8页
以新欧洲驾驶循环(New European Driving Cycle,NEDC)工况下整车能耗和首次提出的换挡点加速度差值和作为目标函数,选定换挡点车速及换挡延迟量为优化变量,建立兼顾经济性和动力性的综合换挡规律优化模型。在NEDC循环工况下,利用带精英... 以新欧洲驾驶循环(New European Driving Cycle,NEDC)工况下整车能耗和首次提出的换挡点加速度差值和作为目标函数,选定换挡点车速及换挡延迟量为优化变量,建立兼顾经济性和动力性的综合换挡规律优化模型。在NEDC循环工况下,利用带精英策略的非支配排序多目标遗传算法(NSGA-II)对综合换挡规律的换挡点进行优化,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对三种换挡规律进行仿真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综合换挡规律既能满足整车的动力性,又能获得优异的经济性,从而验证了该优化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机械式自动变速器 动力性 经济性 综合换挡规律 多目标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生境多目标粒子群算法的电动汽车传动系统速比动态优化 被引量:6
5
作者 宋强 叶山顶 +1 位作者 高朋 李易庭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167-1175,共9页
为获得最佳整车经济性能,在纯电动汽车传动系统速比静态优化的基础上,针对其未对不同速比采用相应的换挡规律的不足,基于换挡点判断规则,提出一种考虑换挡规律变化的传动系统速比动态优化方法;基于轻量化设计原则,提出一种传动系统各挡... 为获得最佳整车经济性能,在纯电动汽车传动系统速比静态优化的基础上,针对其未对不同速比采用相应的换挡规律的不足,基于换挡点判断规则,提出一种考虑换挡规律变化的传动系统速比动态优化方法;基于轻量化设计原则,提出一种传动系统各挡速比值总和最小的目标函数,采用能避免局部收敛的小生境多目标粒子群算法对目标函数进行ISIGHT-MATLAB/Simulink联合仿真优化。优化结果(包括静态和动态)取得一定的效果:与未考虑换挡规律的优化相比,在不同情况下,整车能耗减少了1.09%~1.35%,传动比值总和降低了8.06%~9.76%;但0-100km/h加速时间增加了1.90%~2.11%,可能与优化目标函数的加权仍偏重于经济性有关。与考虑静态换挡规律优化相比,考虑动态换挡规律优化的结果,传动比值总和的降幅增加了0.95%~1.70%,但整车能耗与考虑静态换挡规律优化结果基本持平,未显示出针对不同传动比采用不同换挡规律进行优化的预期效果,其原因尚待今后进一步深入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速比动态优化 小生境多目标粒子群算法 传动系统轻量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传导电磁干扰及其对安全性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郭彦杰 王丽芳 +3 位作者 张俊智 张玉旺 张云 李树凡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2017年第4期374-380,共7页
为了明确电动汽车(EV)无线充电系统(WCS)的传导电磁干扰(EMI)特性及其对系统安全性的影响,该文分析系统等效传导电磁干扰源,建立传导电磁干扰等效电路模型。基于实际系统参数分析传导干扰传递函数在谐波频率处的增益,研究系统额定工作... 为了明确电动汽车(EV)无线充电系统(WCS)的传导电磁干扰(EMI)特性及其对系统安全性的影响,该文分析系统等效传导电磁干扰源,建立传导电磁干扰等效电路模型。基于实际系统参数分析传导干扰传递函数在谐波频率处的增益,研究系统额定工作状态、线圈发生较大偏移,以及整流电路工作在断续导通模式(DCM)的情况下,系统传导电磁干扰特性及其对安全性的影响,并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线圈之间发生较大偏移及整流电路工作在断续导通模式时,会带来高频传导干扰,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抑制;在设计系统时应保证整流电路输入电感足够大,以避免断续导通模式带来的传导电磁干扰并提高系统电磁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系统安全性 无线充电系统 传导电磁干扰 电磁兼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驱电动汽车防抱死制动中滑移率控制的动态负载模拟 被引量:10
7
作者 张仲石 王丽芳 张俊智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88-295,共8页
本文中旨在研究在试验室台架上准确模拟电动汽车防抱死制动过程电制动系统的动态机械负载,实现滑移率控制策略的台架测试。针对某一前轴驱动式电动汽车,在MATLAB/Simulink平台上建立了考虑传动系半轴特性的整车动力学模型和台架模型,选... 本文中旨在研究在试验室台架上准确模拟电动汽车防抱死制动过程电制动系统的动态机械负载,实现滑移率控制策略的台架测试。针对某一前轴驱动式电动汽车,在MATLAB/Simulink平台上建立了考虑传动系半轴特性的整车动力学模型和台架模型,选取了一种电机与液压制动力共同完成滑移率调节的控制策略作为测试对象。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两种动态负载模拟方法,即前馈法和逆模型法,进行了不同路面滑移率控制效果台架测试的仿真,并与负载模拟PI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前馈法和逆模型法的滑移率模拟误差大幅减小,提升了防抱死制动的台架测试精度,使滑移率控制效果能得到正确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负载模拟 滑移率控制 前馈补偿 逆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拓扑优化的电动汽车车身结构概念设计 被引量:8
8
作者 王文伟 姜卫远 +1 位作者 高丰岭 程雨婷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2016年第2期182-187,共6页
为了探索适用于电动汽车特点且满足性能要求的车身结构,该文在白车身概念设计阶段,建立新的底盘三维拓扑优化设计空间。基于变密度拓扑优化方法中的各向同性固体材料惩罚函数法(SIMP),考虑到电动汽车车身结构与传统燃油车相比存在的诸... 为了探索适用于电动汽车特点且满足性能要求的车身结构,该文在白车身概念设计阶段,建立新的底盘三维拓扑优化设计空间。基于变密度拓扑优化方法中的各向同性固体材料惩罚函数法(SIMP),考虑到电动汽车车身结构与传统燃油车相比存在的诸多差异,针对弯曲、扭转、正面碰撞和追尾4个工况,分别制定了优化目标,开展单目标拓扑优化设计,得到电动汽车底盘结构中最优的载荷传递路径以及各支架之间的空间连接方式。结果表明:该优化设计满足电动汽车设计要求,可为车身结构下一步详细设计和其它车型的车身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车身结构 概念设计 拓扑优化 各向同性固体材料惩罚函数法(SIM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极限工况的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动力学集成控制方法 被引量:12
9
作者 林程 梁晟 +2 位作者 宫新乐 于潇 汪博文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372-1385,共14页
为了改善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在低附着路面行驶、高速转向等极限工况下的主动安全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预测控制的动力学集成控制方法。首先,为了均衡预测模型的建模精度与控制器的计算负担,通过分段仿射将非线性横摆动力学模型进行简化... 为了改善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在低附着路面行驶、高速转向等极限工况下的主动安全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预测控制的动力学集成控制方法。首先,为了均衡预测模型的建模精度与控制器的计算负担,通过分段仿射将非线性横摆动力学模型进行简化,进而建立了混杂系统预测模型。其次,分析了多时变参数系统的失稳机理,将系统发生分岔现象后极易失稳的工况定义为极限工况,统一了低附着、高速等不同极限工况下的车辆稳定性判别方法,制定了控制模式的切换机制。然后,提出了基于鲁棒混杂模型预测控制算法的动力学集成控制策略,系统地考虑了极限工况下的车速变化与轮胎非线性侧偏特性,协同优化了车辆的驱动防滑性能、横摆稳定性等安全性指标。处理器在环试验表明,提出的集成控制策略能够满足低附着路面行驶与高速转向工况的控制需求,显著提高了车辆在极限工况下的主动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 极限工况 车辆动力学控制 模型预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MDI模型的北京市电力部门碳排放特征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唐葆君 李茹 《中国能源》 2016年第3期38-43,共6页
为了研究北京市电力部门碳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本文利用2000—2012年北京市电力生产和消费数据,从电力生产和消费角度,建立电力部门碳排放影响因素分解模型,并利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分析方法测算这些因素对碳排放影响的方向和程度。... 为了研究北京市电力部门碳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本文利用2000—2012年北京市电力生产和消费数据,从电力生产和消费角度,建立电力部门碳排放影响因素分解模型,并利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分析方法测算这些因素对碳排放影响的方向和程度。从生产角度来看,正向驱动因素主要有能源强度效应和能源排放强度效应,贡献率分别为1040.47%、109.80%,负向驱动因素主要是产出规模效应,贡献率为-1228.16%,产出规模效应是使得电力碳排放减少的最主要因素,而能源强度效应是增加碳排放的最大力量。从消费角度来看,正向驱动因素主要是配输电损失,贡献率为11.37%,负向驱动因素主要有火电份额和火力发电能耗,贡献率分别为-61.99%、-37.99%,火电份额是电力碳排放减少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LMDI 电力部门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能源消费影响因素分析及其节能减排研究—基于社会及私人交通视角 被引量:6
11
作者 唐葆君 周保进 张坤 《中国能源》 2016年第8期25-32,共8页
本文运用社会及私人车辆能源消费预测模型和因素分解模型对北京市2005—2014年间社会及私人车辆能耗进行测算,并将其分解为6种驱动因素的加权贡献,然后对这一时期的9个时间段和每一种驱动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2005—2014年间北京... 本文运用社会及私人车辆能源消费预测模型和因素分解模型对北京市2005—2014年间社会及私人车辆能耗进行测算,并将其分解为6种驱动因素的加权贡献,然后对这一时期的9个时间段和每一种驱动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2005—2014年间北京市社会及私人车辆能耗年均增长9.52%,主要的正向驱动因素为人均产出、单位里程汽车承载量和人口增长,主要负向驱动因素为基础社会投资结构,故而为了进一步达到公路运输节能降耗效果,需要在统筹北京市交通运输结构的情况下,加大对公路投入,特别是扩大公路交通运输里程;北京市2014年社会及私人车辆总油耗为378万t,其中中小客车的能耗最多,达到社会及私人车辆总油耗的92.7%,占交通运输业总能耗的40.97%。要做到交通运输部门节能减排,首先要提高中小型客车的能源利用效率;2012—2013年间,北京市社会及私人交通能耗增长率为-6.62%,主要在于人口增长对于社会及私人车辆能耗增长贡献逐步降低,单位车辆能耗的降低对于社会及私人车辆能耗影响逐步显现出来,进一步降低单位车辆能耗,提高车辆能耗强度,对于交通运输节能减排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数分解 社会及私人车辆 能源利用效率 能源消费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冷剂冷却电池的纯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夏季工况模拟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聪哲 叶芳 +1 位作者 郭航 马重芳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19,共8页
以纯电动汽车整车热管理系统为研究对象,本文提出纯电动汽车整车热管理方案,研究在夏季工况下的整车热管理性能。电池与乘客舱采用制冷剂并联冷却,利用热管的高导热系数来传递热量,电机采用液冷,并在新欧洲驾驶循环工况下用系统模拟的... 以纯电动汽车整车热管理系统为研究对象,本文提出纯电动汽车整车热管理方案,研究在夏季工况下的整车热管理性能。电池与乘客舱采用制冷剂并联冷却,利用热管的高导热系数来传递热量,电机采用液冷,并在新欧洲驾驶循环工况下用系统模拟的方法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经过64 s,乘客舱温度从35℃降至24℃,随后乘客舱始终围绕设定温度24℃上下波动;电池温度经过68 s从35℃降至25℃,然后在整车控制策略下,使其维持稳定温度;电机温度在市内循环缓慢增长,在郊区循环急速增长,但维持在80℃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热管理系统 数值模拟 制冷剂 热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热泵空调复合除霜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林洪良 南金瑞 +1 位作者 乔名星 刘练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9-33,共5页
为了解决电动汽车热泵空调在制热过程中结霜导致制热效率降低的问题,本文在现有除霜方法所存在的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了电动汽车热泵空调复合除霜方法,所谓复合除霜方法就是在除霜开始后,首先进入旁通除霜阶段,然后根据除霜状态,适时进入... 为了解决电动汽车热泵空调在制热过程中结霜导致制热效率降低的问题,本文在现有除霜方法所存在的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了电动汽车热泵空调复合除霜方法,所谓复合除霜方法就是在除霜开始后,首先进入旁通除霜阶段,然后根据除霜状态,适时进入逆循环除霜阶段。本文对一台额定功率8.0 k W的电动客车空调进行改造,并在室外环境温度(2±0.5)℃,相对湿度(80±5)%,车内温度为(20±0.5)℃的模拟环境条件下进行对比实验,测量压缩机吸排气压力、室外换热器温度、室内温度与消耗功率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与逆循环除霜相比,复合除霜压缩机吸、排气压力冲击减小,室内温度波动减小,能耗降低8.13%;与旁通除霜方法相比,除霜时间减少60 s,能耗降低6.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霜 热泵 电动汽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挖掘的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横向稳定控制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聪 陈勇 赵理 《汽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3-38,共6页
以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为研究对象,为减轻驾驶员行为与汽车执行机构响应之间的时间延迟对车辆稳定性控制的不利影响,提出一种基于转向状态预测的稳定性分层控制策略。基于马尔可夫模型构建状态转移概率矩阵,并利用流挖掘技术实时更新状... 以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为研究对象,为减轻驾驶员行为与汽车执行机构响应之间的时间延迟对车辆稳定性控制的不利影响,提出一种基于转向状态预测的稳定性分层控制策略。基于马尔可夫模型构建状态转移概率矩阵,并利用流挖掘技术实时更新状态转移概率矩阵,联合实现下一时刻转向状态的预测。仿真结果表明,与滑模控制相比,所提出的策略可以更准确地跟踪理想横摆角速度,避免横向失稳情况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转向状态预测 稳定性控制 流挖掘 马尔可夫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电动汽车轮毂电机驱动电子差速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陈江松 童亮 陈勇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第5期88-92,共5页
为了实现在轮毂电机驱动纯电动汽车转向时控制汽车内外轮毂电机输出不同的转速以实现差速稳定转向,首先搭建了整车模型和二自由度模型以及汽车转向时的线性二自由度模型,分析了车辆差速转向过程中稳定性受质心侧偏角和横摆角速度的影响... 为了实现在轮毂电机驱动纯电动汽车转向时控制汽车内外轮毂电机输出不同的转速以实现差速稳定转向,首先搭建了整车模型和二自由度模型以及汽车转向时的线性二自由度模型,分析了车辆差速转向过程中稳定性受质心侧偏角和横摆角速度的影响因素。设计了高低速的差速控制策略。低速时设计了基于阿克曼转向模型的速度控制器,实现转弯时对理想车速的差速速度跟随;高速时设计了基于理想横摆角速度和质心侧偏角理想横摆力矩控制器,实现转弯时的四轮力矩合理分配。正弦输入实验和双移线仿真实验表明,在汽车转向时各轮轮速具有很好的速度跟随性,可以实现稳定转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毂电机 电子差速系统 稳定转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电动汽车驱动系统匹配优化与仿真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焦保华 陈勇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1期32-39,共8页
为提高纯电动汽车驱动系统效率,延长电动汽车的续驶里程,提出了基于双电机驱动系统整体效率最优的粒子群算法,对双电机驱动系统的转矩分配进行优化;匹配了单电机驱动系统和双电机驱动系统2种构型的电动汽车,利用AVL-Cruise软件建立2种... 为提高纯电动汽车驱动系统效率,延长电动汽车的续驶里程,提出了基于双电机驱动系统整体效率最优的粒子群算法,对双电机驱动系统的转矩分配进行优化;匹配了单电机驱动系统和双电机驱动系统2种构型的电动汽车,利用AVL-Cruise软件建立2种驱动系统的电动汽车整车模型,在多种典型循环工况下对整车性能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NEDC(new European driving cycle)、WLTC(world light vehicle test cycle)、CLTC-P(China light-duty vehicle test cycle-passenger car)三种典型循环工况下,采用粒子群算法优化转矩分配的双电机驱动系统相较于单电机驱动系统,整车续驶里程平均提高了11.87%;相比于固定比例分配转矩的双电机驱动系统,续驶里程平均提高了8.34%,电动汽车的经济性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参数匹配 转矩分配 粒子群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客车AMT换挡执行机构状态估计及参数辨识 被引量:1
17
作者 林程 易江 田雨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237-1250,共14页
为了改善AMT换挡执行机构参数时变下的换挡性能,在考虑系统模型高度非线性、系统噪声特性未知的情况下,本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非线性H∞算法的分层状态估计和参数辨识方法。首先,通过实验发现了换挡执行机构参数时变的问题,并针对换挡执... 为了改善AMT换挡执行机构参数时变下的换挡性能,在考虑系统模型高度非线性、系统噪声特性未知的情况下,本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非线性H∞算法的分层状态估计和参数辨识方法。首先,通过实验发现了换挡执行机构参数时变的问题,并针对换挡执行机构建立了非线性模型。然后,设计了分层状态估计和参数辨识器,上、下两层估计器均基于非线性H∞算法设计。上层估计器对执行机构的状态进行估计,并将结果转移到下层估计器;下层估计器利用上层估计器处理完的状态量作为量测量,利用系统模型作为量测方程对系统参数进行辨识;上、下层估计器的协同运行对换挡执行机构的状态进行估计,对结构参数和电性能参数进行辨识。最后,设计了一种基于自动标定的状态估计和参数辨识流程,在对换挡位置值进行标定修正的同时实现对换挡执行机构的参数辨识。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分层状态估计和参数辨识方法能准确的对换挡执行机构的状态、参数进行估计和辨识。修正参数后,系统的换挡性能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T 换挡执行机构 状态估计 参数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经济性分析
18
作者 刘金晶 金鹏 《汽车电器》 2015年第6期29-31,共3页
根据理论和实际计算,提出一个铅酸电池和锂电池经济性的研究方法。通过对搭载相同能量2种电池的车辆行驶相同里程后,对其使用费用和购置费用的比较,来判断哪款电池更合理、更经济。
关键词 小型电动汽车 铅酸电池 锂电池 经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速器应用对纯电动物流车性能影响仿真分析
19
作者 魏晓旭 陈勇 《科技通报》 2019年第5期199-203,共5页
为研究变速器应用对纯电动物流车性能的影响,以某款无变速器的纯电动物流车为目标车辆,在其动力系统中使用两挡变速器,根据目标车辆整车参数和设计要求对动力系统进行再匹配。利用CRUISE模拟分析软件建立目标车辆和两挡纯电动物流车整... 为研究变速器应用对纯电动物流车性能的影响,以某款无变速器的纯电动物流车为目标车辆,在其动力系统中使用两挡变速器,根据目标车辆整车参数和设计要求对动力系统进行再匹配。利用CRUISE模拟分析软件建立目标车辆和两挡纯电动物流车整车仿真模型,进行动力性仿真和特定循环工况仿真对比。仿真结果表明,纯电动物流车动力系统中使用两挡变速器后,可降低车辆对驱动电机和动力电池的要求,并且有助于延长车辆的续驶里程,降低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电动物流车 变速器 动力性 续驶里程 能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耗优化的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方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晓东 童亮 +2 位作者 陈梓宁 张博文 章者一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1期28-36,共9页
为满足移动机器人在能量有限的情况下实现实时避障和全局最优路径规划,提出了一种考虑能耗的融合改进A*算法与改进动态窗口法的路径规划方法。首先,考虑地面坡度、摩擦等因素,建立移动机器人能耗模型,优化A*评价函数,在兼顾最短距离与... 为满足移动机器人在能量有限的情况下实现实时避障和全局最优路径规划,提出了一种考虑能耗的融合改进A*算法与改进动态窗口法的路径规划方法。首先,考虑地面坡度、摩擦等因素,建立移动机器人能耗模型,优化A*评价函数,在兼顾最短距离与最小能耗的情况下规划出全局最优路径;其次,增加A*搜索邻域,优化A*搜索方向,提高搜索效率,利用共线点原则删除冗余节点,并提取关键节点作为改进动态窗口法的子目标点;最后,针对动态窗口法在复杂环境下灵活性较差的问题,引入移动机器人尺寸信息,以移动机器人轮廓和障碍物之间的距离作为碰撞约束影响因子,并增加最小转弯半径约束,保证移动机器人能够更精准无碰撞运动。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A*算法相比,所提出的融合路径规划方法可降低能耗43.88%,机器人在动态环境中能够有效避障,运动更加平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径规划 A*算法 动态窗口法 能耗最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