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4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任艺人物画作品 我的工笔重彩人物画创作
1
作者
任艺
《书画艺术》
2024年第5期43-47,共5页
工笔重彩画是一门古老又具有新生力的画科,一名合格的现代画家应始终将继承与演进作为工笔画探索的主体路径,在创作的过程中,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完成重彩画在当代真正意义上的传承和转译。我曾尝试过多种方式将民族艺术与工笔人...
工笔重彩画是一门古老又具有新生力的画科,一名合格的现代画家应始终将继承与演进作为工笔画探索的主体路径,在创作的过程中,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完成重彩画在当代真正意义上的传承和转译。我曾尝试过多种方式将民族艺术与工笔人物画相结合,如与京剧元素结合的《梨园梦》,和民乐共鸣的《金童戏乐闹通明》,再如与传统皮影戏为创作灵感的《绛纱影中摇童年》,以及为北京中轴线申遗项目工程绘制的《广和遥音》等等。这些作品尺寸较大,集中在215cm×180cm左右,我试图在保持中国画以线造型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元地融入新技法、新材料、新语言。它们绝大多数为绢本重彩,绘制周期均在一年以上,画面上除使用传统矿物色、植物色为颜料层以外,我将丙烯、水彩、色粉、彩铅、油画色以及自己开发制作的元素结晶色运用到创作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笔重彩画
现代画家
工笔人物画
京剧元素
以线造型
新技法
画科
皮影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张云龙山水画作品 时光的印迹与重彩画语言的当代流变
2
作者
张云龙
《书画艺术》
2023年第3期39-43,共5页
作为非常具有民族化特色的画种,工笔重彩画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千百年的发展过程中也逐渐形成了特有的民族风格和美学特性,那一孔孔石窟和一座座寺观里的壁画见证了中国传统工笔重彩的美学面貌。只是年深日久,历史的风沙风化了曾经...
作为非常具有民族化特色的画种,工笔重彩画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千百年的发展过程中也逐渐形成了特有的民族风格和美学特性,那一孔孔石窟和一座座寺观里的壁画见证了中国传统工笔重彩的美学面貌。只是年深日久,历史的风沙风化了曾经夺目的色彩和恢宏的巨制,很多名动一时的工笔重彩作品慢慢消失在公众的视野,最终成为中国美术史不无遗憾的三言两语描述和渐次发黄的一抹记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美术史
工笔重彩画
民族化特色
美学面貌
重彩画语言
美学特性
民族风格
张云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王墉人物画作品真幻之间:关于工笔画创作思考
3
作者
王墉
《书画艺术》
2024年第3期53-57,共5页
在我的工笔画创作中,真与幻总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交融。艺术创作中之所谓“真”,是指创作者对客观事物的如实描绘,而所谓“幻”,则是依托主观想象存在的、无实在的虚相。表面上看,“真”与“幻”是对立的,而在我看来,两者是...
在我的工笔画创作中,真与幻总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交融。艺术创作中之所谓“真”,是指创作者对客观事物的如实描绘,而所谓“幻”,则是依托主观想象存在的、无实在的虚相。表面上看,“真”与“幻”是对立的,而在我看来,两者是密切联系、无法分离的。从艺术创作层面看,“真”与“幻”即为“实”与“虚”,不仅需要创作者模仿现实世界中的客观真实,而且要求超越客观实在抵达想象世界的主观真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创作
人物画
主观真实
工笔画创作
真与幻
主观想象
客观实在
客观真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草木有本心-浅谈我的工笔画创作
4
作者
王晓派
《书画世界》
2021年第5期56-58,共3页
在作品中,我将对客观世界的洞察渗透其中。自然万物,草木枯荣,何以积极向上?唯有不断生长。人皆爱繁华,画中繁密的表象之下到底隐藏着何种情思?黑色的布幔落下,舞台照亮,意识蔓延。在观者的神思中,对艺术之美的感受自由生发,引得观者流...
在作品中,我将对客观世界的洞察渗透其中。自然万物,草木枯荣,何以积极向上?唯有不断生长。人皆爱繁华,画中繁密的表象之下到底隐藏着何种情思?黑色的布幔落下,舞台照亮,意识蔓延。在观者的神思中,对艺术之美的感受自由生发,引得观者流连忘返,并乐在其中。我在画面中努力探寻一个小我,以期彰显出一番大境。绘画为小技,技近乎道,道法自然,自然之广阔,大至群山,小至微草,皆生机勃勃。我于细微处用心地观察,每每惊叹于微花微草的世界。每当执起画笔,墨入毫端,用一根根细密的线不急不躁地写出自然生命的时候,那一刻我的内心是安然的。过客如诗,草木如织,莫名都会带给我不一样的感动。作画十余年,我已习惯于用单纯的线条来表达和抒发自己的心情,繁密的线条刻画出的微草也成了我作品中的一种画面语言和符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急不躁
画面语言
道法自然
乐在其中
自然万物
美的感受
技近乎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踏影寻香
5
作者
王少桓
《中国书画》
2024年第2期136-136,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郑善语作品
6
作者
郑善语
《艺术家》
2024年第4期2-2,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漂泊与回家
7
作者
潘缨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19年第12期1-5,共5页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这也是我手拿画笔,面对一张白纸时最容易遇到的问题。一个人最初可能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道自己内心的需要。世界很大,充满诱惑。比世界更大的是人的心灵,人心中充满模糊的愿望,随时可以化作无数想入非...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这也是我手拿画笔,面对一张白纸时最容易遇到的问题。一个人最初可能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道自己内心的需要。世界很大,充满诱惑。比世界更大的是人的心灵,人心中充满模糊的愿望,随时可以化作无数想入非非的期盼。所以人更容易被自己所诱惑,并将自身的局限视为人生最大的羁绊,心灵既渴望挣脱身体去漂泊,又渴望有一个躯壳来表现。因而,人总是在寻找,其实是在寻找自己,却又常常被自己所欺骗,很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同化于他人,或者正是为了区别于他人而偏离了自己。于是会有许多时候觉得理想破灭、激情淡去、思维停滞,不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想入非非
理想破灭
漂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写生的意义
8
作者
潘缨
《中国艺术》
2015年第2期10-15,共6页
首先得承认,我是非常沉迷于写生的画家,而且是沉迷于非常写实的写生方式,不管是从开始学画,还是近年来。我已逐渐变成了一个写实与抽象的两栖画家,写生对我一直有着非凡的意义。而且,随着从事绘画和教学年头的增长,写生不断地向我展现...
首先得承认,我是非常沉迷于写生的画家,而且是沉迷于非常写实的写生方式,不管是从开始学画,还是近年来。我已逐渐变成了一个写实与抽象的两栖画家,写生对我一直有着非凡的意义。而且,随着从事绘画和教学年头的增长,写生不断地向我展现出它未被发现的一面。写生永远让我感到新鲜有趣,就像在封闭的房间中打开了一扇窗户,看到了窗外的世界。当然,有时我也会希望关一会窗,但用不了多久,我就会希望再次将它打开,哪怕只是证实一下窗外有一个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鲜有趣
纸本
中国美术馆
我生
获取能力
太远
表达手段
令人
它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笔墨是中国画的根本
9
作者
董诗雨(整理)
李明
《中国美术》
2023年第2期17-22,共6页
董诗雨(以下简称“董”):您的绘画设色清丽又不失情趣,笔下的花鸟更是犹如江南女子一般温婉可人,正如倪云林于《临王漫庆墨竹》轴中所题:“真有天真烂漫出于笔墨町畦之外的逸韵。”您是基于什么样的理念而创作出这些工致、秀美的工笔画...
董诗雨(以下简称“董”):您的绘画设色清丽又不失情趣,笔下的花鸟更是犹如江南女子一般温婉可人,正如倪云林于《临王漫庆墨竹》轴中所题:“真有天真烂漫出于笔墨町畦之外的逸韵。”您是基于什么样的理念而创作出这些工致、秀美的工笔画作的呢?李明(以下简称“李”):谢谢您的赞誉!常言道,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虽然我的作品在题材上都是一些花草禽鸟和寻常器皿,但要想画出形神兼备的画作,少不了要寓情立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倪云林
形神兼备
工笔画
中国画
笔墨
天真烂漫
高于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魏治明创作自述
10
作者
魏治明
《书画世界》
2020年第5期76-78,共3页
在画面构建上“以主观观念化的阐释方式”替代“传统自然主义的观照方式”的叙述方式是新工笔的绘画创作理念。这种理念深受当代年轻画家的喜爱,正如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的诗句,字面上写的是风景,实...
在画面构建上“以主观观念化的阐释方式”替代“传统自然主义的观照方式”的叙述方式是新工笔的绘画创作理念。这种理念深受当代年轻画家的喜爱,正如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的诗句,字面上写的是风景,实则是在表达心境。在我看来,这种借物抒情(“隐”的手法)比平铺直叙(“显”的手法)给予人联想和解读的空间要大得多,也更加高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念化
阐释方式
自然主义
叙述方式
借物抒情
画面构建
观照方式
平铺直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贾爱英作品
11
作者
贾爱英
《书画世界》
2021年第5期47-49,共3页
在创作过程中,换一种方式经营画面,往往会获得不一样的视觉呈现效果。贾爱英对此应该有比较深的体会,她的《红楼》系列,选取的是传统中国画中常见的仕女、床榻、太湖石、折枝花卉等元素,但因为有了大开大合的空间构成、富有戏剧性的情...
在创作过程中,换一种方式经营画面,往往会获得不一样的视觉呈现效果。贾爱英对此应该有比较深的体会,她的《红楼》系列,选取的是传统中国画中常见的仕女、床榻、太湖石、折枝花卉等元素,但因为有了大开大合的空间构成、富有戏剧性的情境安排、典雅明快的色彩铺陈,再辅以精致到位的晕染,画面呈现出别样的意韵,读后令人印象深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构成
传统中国画
大开大合
太湖石
视觉呈现
印象深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创作随想
12
作者
汪港清
《中国美术》
2017年第3期140-140,共1页
我的少年时期是在城市中渡过的,很少见到自然山川、湖泊河流,因为不会游泳,至今坐船(当然不是大船)置身江河之中时还心存忐忑。十几年前的假期,在赴南方采风的途中,我多次见到河溪中戏水的奔裸少年,他们尽情地在水中撒欢,那赤黑的、骨...
我的少年时期是在城市中渡过的,很少见到自然山川、湖泊河流,因为不会游泳,至今坐船(当然不是大船)置身江河之中时还心存忐忑。十几年前的假期,在赴南方采风的途中,我多次见到河溪中戏水的奔裸少年,他们尽情地在水中撒欢,那赤黑的、骨感的身体和被日光晒得黝黑得快分不清五官的面庞是如此生动,燃起了我创作的灵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年
灵性
生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陈子国画作品选登
13
作者
陈子
《艺苑》
2019年第2期F0002-F0002,1-3,共2页
关键词
陈子
国画
花姑娘
花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齐鸣作品选
14
作者
齐鸣
《中国书画》
2009年第6期122-122,共1页
点评:齐鸣教授的工笔人物画,继承了我国人物画的写实传统,题材多为北方农民,其用笔、用线、用色等都十分讲究,沉着而不失灵动,古雅中透出新意。其鲜明的画风映现了画家的精神追求。
关键词
作品选
工笔人物画
精神追求
用笔
用线
用色
画家
画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张育宁作品
15
作者
张育宁
《书画世界》
2020年第9期62-64,共3页
栏目主持人陈林推介词画面中的问题,我们总是在画的过程中发现,也只能是在画的过程中解决。有了好的想法便立即付诸画面,虽然我们可能会面临挑战,但也有可能收获喜悦。张育宁最近一组以夜幕海岸为主题的作品,色调沉郁苍润,造境苍茫空阔...
栏目主持人陈林推介词画面中的问题,我们总是在画的过程中发现,也只能是在画的过程中解决。有了好的想法便立即付诸画面,虽然我们可能会面临挑战,但也有可能收获喜悦。张育宁最近一组以夜幕海岸为主题的作品,色调沉郁苍润,造境苍茫空阔,在亦真亦幻之间,给人一种"夜静海涛三万里"的审美体验,虽属探索性作品,但观后令人印象深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栏目主持人
亦真亦幻
张育
面临挑战
印象深刻
审美体验
收获喜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韩羽彤
16
作者
韩羽彤
《书画世界》
2021年第11期41-43,共3页
一件优秀的美术作品之所以能够打动观者,是因为题材、造型等元素被创作者赋予了满满的情愫。显然,韩羽彤对此有清醒的认识。她的《金色的梦》《红飘带》等作品,通过大开大合的构图设计、富有张力的人物形象塑造、绚烂的色彩晕染、丰富...
一件优秀的美术作品之所以能够打动观者,是因为题材、造型等元素被创作者赋予了满满的情愫。显然,韩羽彤对此有清醒的认识。她的《金色的梦》《红飘带》等作品,通过大开大合的构图设计、富有张力的人物形象塑造、绚烂的色彩晕染、丰富的肌理构建、到位的画面制作,为观者呈现了具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画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术作品
红飘带
人物形象塑造
大开大合
构图设计
艺术感染力
画面制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贾宸澜创作自述
17
作者
贾宸澜
《书画世界》
2021年第6期60-62,共3页
读过贾宸澜自己写的一段文字,知道她对绘画有自己的思考。近几年的创作中,她以传统工笔作为基本载体,以人物为题,有机融入西方画家莫迪利亚尼、马蒂斯等人的造型手法、超现实主义空间构建的某些方式,辅以简劲有韵的线条、清雅明丽的设...
读过贾宸澜自己写的一段文字,知道她对绘画有自己的思考。近几年的创作中,她以传统工笔作为基本载体,以人物为题,有机融入西方画家莫迪利亚尼、马蒂斯等人的造型手法、超现实主义空间构建的某些方式,辅以简劲有韵的线条、清雅明丽的设色、温润通透的晕染,使画面流露出一种耐人寻味的优雅气息,从中不难看出她正在循着某种路径前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蒂斯
晕染
莫迪利亚尼
超现实主义
传统工笔
造型手法
空间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唐婵作品
18
作者
唐婵
《艺海》
2021年第1期I0001-I0002,I0005,I0006,F0004,共5页
重彩花鸟画的写实性更多地是指造型与色彩的写实。面对客观物象艺术创作者不仅要有感受美的能力,还要有传达美的方法。花鸟画家要想个性地传达美,需要结合自己的审美意识和独到的观察视角,进而对客观物象进行本质的审美表达与诠释。将...
重彩花鸟画的写实性更多地是指造型与色彩的写实。面对客观物象艺术创作者不仅要有感受美的能力,还要有传达美的方法。花鸟画家要想个性地传达美,需要结合自己的审美意识和独到的观察视角,进而对客观物象进行本质的审美表达与诠释。将客观物象最美最感人的瞬间用艺术的语言去提炼和表达出来,用尽量简洁的、有代表性的图式或线条去概括客观物象,并在画面中不断强化第一眼看到客观物象时的鲜活性、形式感、节奏性等给自己带来的感动,让观者看到画面时有比真实物像更加感人的审美因素。如何融入传统花鸟画样式的精髓又不拘泥于传统样式,只有通过经典作品解析、品读、深入摹写,从本质上真正地理解了传统样式,才有可能谈拉开距离和创新。在学习和吸收的过程中不要只是局限性地欣赏和学习绘画作品,其实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漆器、缂丝等艺术品上的花鸟作品也是极其精彩的,应该更为广泛地吸收和应用其他艺术形式的优点。写实的造型更多地是指造型的绘画性,造型的绘画性与造境的写意性相结合是对写实把握的尺度也是当代重彩花鸟画发展的趋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绘画性
传统样式
作品解析
客观物象
写意性
审美表达
鲜活性
节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段文君创作自述
19
作者
段文君
《书画世界》
2020年第5期79-81,共3页
在中国传统花鸟画中,描绘的场景多为第一自然,无论是“折枝”还是“全景”,都有书画家对自然的情感流露,惜物或敬畏,内有托物言志,因意境表现而生发出鲜活的艺术第二自然。传统绘画精髓多有诗意表达,而非仅为表面图示或简单的技艺传承...
在中国传统花鸟画中,描绘的场景多为第一自然,无论是“折枝”还是“全景”,都有书画家对自然的情感流露,惜物或敬畏,内有托物言志,因意境表现而生发出鲜活的艺术第二自然。传统绘画精髓多有诗意表达,而非仅为表面图示或简单的技艺传承。“复兴华夏文化,重要的不是文化复古,而是文化更新;不是以传统替代现代文化,而是以传统辅助现代文化。”(周有光)在《空间与猫》这一系列作品中,与传统绘画构图显然有所差异,空间处理上大胆突破,布局上有了主观的形态与奇幻的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夏文化
文化复古
空间处理
周有光
托物言志
诗意表达
情感流露
绘画构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向世奎
20
作者
向世奎
《书画世界》
2020年第4期75-77,共3页
多读、多看,对于一个画家的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多读、多看可以帮助画家开阔眼界、提升学养。眼界开了,下笔时可以做的选择就会多起来。读向世奎最近的一组作品。不难看出他对此有比较清醒的认识。显然,他画面中的呈现虽沿用工笔...
多读、多看,对于一个画家的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多读、多看可以帮助画家开阔眼界、提升学养。眼界开了,下笔时可以做的选择就会多起来。读向世奎最近的一组作品。不难看出他对此有比较清醒的认识。显然,他画面中的呈现虽沿用工笔的基本技法,但更有包括石窟壁画、细密画以及当代艺术等元素的有机融入,是传统的,更是当下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艺术
石窟壁画
细密画
基本技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任艺人物画作品 我的工笔重彩人物画创作
1
作者
任艺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系
中国美术家协
会
北京工笔重彩画会
出处
《书画艺术》
2024年第5期43-47,共5页
文摘
工笔重彩画是一门古老又具有新生力的画科,一名合格的现代画家应始终将继承与演进作为工笔画探索的主体路径,在创作的过程中,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完成重彩画在当代真正意义上的传承和转译。我曾尝试过多种方式将民族艺术与工笔人物画相结合,如与京剧元素结合的《梨园梦》,和民乐共鸣的《金童戏乐闹通明》,再如与传统皮影戏为创作灵感的《绛纱影中摇童年》,以及为北京中轴线申遗项目工程绘制的《广和遥音》等等。这些作品尺寸较大,集中在215cm×180cm左右,我试图在保持中国画以线造型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元地融入新技法、新材料、新语言。它们绝大多数为绢本重彩,绘制周期均在一年以上,画面上除使用传统矿物色、植物色为颜料层以外,我将丙烯、水彩、色粉、彩铅、油画色以及自己开发制作的元素结晶色运用到创作中.
关键词
工笔重彩画
现代画家
工笔人物画
京剧元素
以线造型
新技法
画科
皮影戏
分类号
J212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张云龙山水画作品 时光的印迹与重彩画语言的当代流变
2
作者
张云龙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家协
会
北京工笔重彩画会
出处
《书画艺术》
2023年第3期39-43,共5页
文摘
作为非常具有民族化特色的画种,工笔重彩画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千百年的发展过程中也逐渐形成了特有的民族风格和美学特性,那一孔孔石窟和一座座寺观里的壁画见证了中国传统工笔重彩的美学面貌。只是年深日久,历史的风沙风化了曾经夺目的色彩和恢宏的巨制,很多名动一时的工笔重彩作品慢慢消失在公众的视野,最终成为中国美术史不无遗憾的三言两语描述和渐次发黄的一抹记忆。
关键词
中国美术史
工笔重彩画
民族化特色
美学面貌
重彩画语言
美学特性
民族风格
张云龙
分类号
J212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王墉人物画作品真幻之间:关于工笔画创作思考
3
作者
王墉
机构
北京
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中国美术家协
会
中国
工笔
画学
会
北京工笔重彩画会
李可染画院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出处
《书画艺术》
2024年第3期53-57,共5页
文摘
在我的工笔画创作中,真与幻总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交融。艺术创作中之所谓“真”,是指创作者对客观事物的如实描绘,而所谓“幻”,则是依托主观想象存在的、无实在的虚相。表面上看,“真”与“幻”是对立的,而在我看来,两者是密切联系、无法分离的。从艺术创作层面看,“真”与“幻”即为“实”与“虚”,不仅需要创作者模仿现实世界中的客观真实,而且要求超越客观实在抵达想象世界的主观真实。
关键词
艺术创作
人物画
主观真实
工笔画创作
真与幻
主观想象
客观实在
客观真实
分类号
J212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草木有本心-浅谈我的工笔画创作
4
作者
王晓派
机构
中国美术家协
会
中国
工笔
画学
会
中国画创作研究院
北京工笔重彩画会
辽宁省
工笔
画学
会
出处
《书画世界》
2021年第5期56-58,共3页
文摘
在作品中,我将对客观世界的洞察渗透其中。自然万物,草木枯荣,何以积极向上?唯有不断生长。人皆爱繁华,画中繁密的表象之下到底隐藏着何种情思?黑色的布幔落下,舞台照亮,意识蔓延。在观者的神思中,对艺术之美的感受自由生发,引得观者流连忘返,并乐在其中。我在画面中努力探寻一个小我,以期彰显出一番大境。绘画为小技,技近乎道,道法自然,自然之广阔,大至群山,小至微草,皆生机勃勃。我于细微处用心地观察,每每惊叹于微花微草的世界。每当执起画笔,墨入毫端,用一根根细密的线不急不躁地写出自然生命的时候,那一刻我的内心是安然的。过客如诗,草木如织,莫名都会带给我不一样的感动。作画十余年,我已习惯于用单纯的线条来表达和抒发自己的心情,繁密的线条刻画出的微草也成了我作品中的一种画面语言和符号。
关键词
不急不躁
画面语言
道法自然
乐在其中
自然万物
美的感受
技近乎道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踏影寻香
5
作者
王少桓
机构
天津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家协
会
北京工笔重彩画会
天津市美术家协
会
天津市美术家协
会
青年美术家协
会
中国画学
会
天津市书画艺术研究
会
花鸟画艺术研究院、
工笔
画艺术研究院
出处
《中国书画》
2024年第2期136-136,共1页
分类号
J2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郑善语作品
6
作者
郑善语
机构
中国工艺美术协
会
中国壁画学
会
中国岩画学
会
中国女画家协
会
北京工笔重彩画会
出处
《艺术家》
2024年第4期2-2,共1页
分类号
J222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漂泊与回家
7
作者
潘缨
机构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
中国美术家协
会
中国
重彩画
研究
会
中国
工笔
画学
会
中华女子书画
会
北京工笔重彩画会
北京
女美术家联谊
会
出处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19年第12期1-5,共5页
文摘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这也是我手拿画笔,面对一张白纸时最容易遇到的问题。一个人最初可能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道自己内心的需要。世界很大,充满诱惑。比世界更大的是人的心灵,人心中充满模糊的愿望,随时可以化作无数想入非非的期盼。所以人更容易被自己所诱惑,并将自身的局限视为人生最大的羁绊,心灵既渴望挣脱身体去漂泊,又渴望有一个躯壳来表现。因而,人总是在寻找,其实是在寻找自己,却又常常被自己所欺骗,很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同化于他人,或者正是为了区别于他人而偏离了自己。于是会有许多时候觉得理想破灭、激情淡去、思维停滞,不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
关键词
想入非非
理想破灭
漂泊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写生的意义
8
作者
潘缨
机构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
中国
工笔
画学
会
中国
重彩画
研究
会
中国女画家协
会
北京工笔重彩画会
北京
女美术家联谊
会
出处
《中国艺术》
2015年第2期10-15,共6页
文摘
首先得承认,我是非常沉迷于写生的画家,而且是沉迷于非常写实的写生方式,不管是从开始学画,还是近年来。我已逐渐变成了一个写实与抽象的两栖画家,写生对我一直有着非凡的意义。而且,随着从事绘画和教学年头的增长,写生不断地向我展现出它未被发现的一面。写生永远让我感到新鲜有趣,就像在封闭的房间中打开了一扇窗户,看到了窗外的世界。当然,有时我也会希望关一会窗,但用不了多久,我就会希望再次将它打开,哪怕只是证实一下窗外有一个世界。
关键词
新鲜有趣
纸本
中国美术馆
我生
获取能力
太远
表达手段
令人
它成
分类号
J212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笔墨是中国画的根本
9
作者
董诗雨(整理)
李明
机构
《中国美术》杂志
中国美术家协
会
中国女画家协
会
天津市中国画学
会
北京工笔重彩画会
出处
《中国美术》
2023年第2期17-22,共6页
文摘
董诗雨(以下简称“董”):您的绘画设色清丽又不失情趣,笔下的花鸟更是犹如江南女子一般温婉可人,正如倪云林于《临王漫庆墨竹》轴中所题:“真有天真烂漫出于笔墨町畦之外的逸韵。”您是基于什么样的理念而创作出这些工致、秀美的工笔画作的呢?李明(以下简称“李”):谢谢您的赞誉!常言道,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虽然我的作品在题材上都是一些花草禽鸟和寻常器皿,但要想画出形神兼备的画作,少不了要寓情立意。
关键词
倪云林
形神兼备
工笔画
中国画
笔墨
天真烂漫
高于生活
分类号
J212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魏治明创作自述
10
作者
魏治明
机构
安徽省美术家协
会
北京工笔重彩画会
中国书画杂志社书画院院
安徽大学艺术学院
出处
《书画世界》
2020年第5期76-78,共3页
文摘
在画面构建上“以主观观念化的阐释方式”替代“传统自然主义的观照方式”的叙述方式是新工笔的绘画创作理念。这种理念深受当代年轻画家的喜爱,正如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的诗句,字面上写的是风景,实则是在表达心境。在我看来,这种借物抒情(“隐”的手法)比平铺直叙(“显”的手法)给予人联想和解读的空间要大得多,也更加高级。
关键词
观念化
阐释方式
自然主义
叙述方式
借物抒情
画面构建
观照方式
平铺直叙
分类号
I20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贾爱英作品
11
作者
贾爱英
机构
河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
北京工笔重彩画会
河北省美术家协
会
永乐宫壁画
保定市女画家协
会
出处
《书画世界》
2021年第5期47-49,共3页
文摘
在创作过程中,换一种方式经营画面,往往会获得不一样的视觉呈现效果。贾爱英对此应该有比较深的体会,她的《红楼》系列,选取的是传统中国画中常见的仕女、床榻、太湖石、折枝花卉等元素,但因为有了大开大合的空间构成、富有戏剧性的情境安排、典雅明快的色彩铺陈,再辅以精致到位的晕染,画面呈现出别样的意韵,读后令人印象深刻。
关键词
空间构成
传统中国画
大开大合
太湖石
视觉呈现
印象深刻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创作随想
12
作者
汪港清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画系
民建中央画院
北京
市政协书画院
北京
美术家协
会
中国
工笔
画学
会
中国壁画学
会
壁画艺术专业委员
会
北京工笔重彩画会
北京
齐白石艺术研究
会
出处
《中国美术》
2017年第3期140-140,共1页
文摘
我的少年时期是在城市中渡过的,很少见到自然山川、湖泊河流,因为不会游泳,至今坐船(当然不是大船)置身江河之中时还心存忐忑。十几年前的假期,在赴南方采风的途中,我多次见到河溪中戏水的奔裸少年,他们尽情地在水中撒欢,那赤黑的、骨感的身体和被日光晒得黝黑得快分不清五官的面庞是如此生动,燃起了我创作的灵感。
关键词
少年
灵性
生命
分类号
J204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陈子国画作品选登
13
作者
陈子
机构
中国
工笔
画学
会
中国美协中国
重彩画
研究
会
北京工笔重彩画会
福建省
工笔
画学
会
福建省画院
出处
《艺苑》
2019年第2期F0002-F0002,1-3,共2页
关键词
陈子
国画
花姑娘
花语
分类号
G0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齐鸣作品选
14
作者
齐鸣
机构
北京
语言大学人文学院艺术系
中国
工笔
画学
会
北京工笔重彩画会
出处
《中国书画》
2009年第6期122-122,共1页
文摘
点评:齐鸣教授的工笔人物画,继承了我国人物画的写实传统,题材多为北方农民,其用笔、用线、用色等都十分讲究,沉着而不失灵动,古雅中透出新意。其鲜明的画风映现了画家的精神追求。
关键词
作品选
工笔人物画
精神追求
用笔
用线
用色
画家
画风
分类号
J212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张育宁作品
15
作者
张育宁
机构
中国艺术研究院
北京工笔重彩画会
河北省青年美术家协
会
出处
《书画世界》
2020年第9期62-64,共3页
文摘
栏目主持人陈林推介词画面中的问题,我们总是在画的过程中发现,也只能是在画的过程中解决。有了好的想法便立即付诸画面,虽然我们可能会面临挑战,但也有可能收获喜悦。张育宁最近一组以夜幕海岸为主题的作品,色调沉郁苍润,造境苍茫空阔,在亦真亦幻之间,给人一种"夜静海涛三万里"的审美体验,虽属探索性作品,但观后令人印象深刻。
关键词
栏目主持人
亦真亦幻
张育
面临挑战
印象深刻
审美体验
收获喜悦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韩羽彤
16
作者
韩羽彤
机构
中国
工笔
画学
会
北京
海淀美术家协
会
北京工笔重彩画会
天津美术家协
会
出处
《书画世界》
2021年第11期41-43,共3页
文摘
一件优秀的美术作品之所以能够打动观者,是因为题材、造型等元素被创作者赋予了满满的情愫。显然,韩羽彤对此有清醒的认识。她的《金色的梦》《红飘带》等作品,通过大开大合的构图设计、富有张力的人物形象塑造、绚烂的色彩晕染、丰富的肌理构建、到位的画面制作,为观者呈现了具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画面。
关键词
美术作品
红飘带
人物形象塑造
大开大合
构图设计
艺术感染力
画面制作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贾宸澜创作自述
17
作者
贾宸澜
机构
中国
工笔
画学
会
北京
市美术家协
会
北京工笔重彩画会
李可染画院青年画院
出处
《书画世界》
2021年第6期60-62,共3页
文摘
读过贾宸澜自己写的一段文字,知道她对绘画有自己的思考。近几年的创作中,她以传统工笔作为基本载体,以人物为题,有机融入西方画家莫迪利亚尼、马蒂斯等人的造型手法、超现实主义空间构建的某些方式,辅以简劲有韵的线条、清雅明丽的设色、温润通透的晕染,使画面流露出一种耐人寻味的优雅气息,从中不难看出她正在循着某种路径前行。
关键词
马蒂斯
晕染
莫迪利亚尼
超现实主义
传统工笔
造型手法
空间构建
分类号
J20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唐婵作品
18
作者
唐婵
机构
中国美术家协
会
中国
重彩画
会
中国美术家协
会
河山画
会
中国女画家协
会
李可染画院青年画院
北京工笔重彩画会
出处
《艺海》
2021年第1期I0001-I0002,I0005,I0006,F0004,共5页
文摘
重彩花鸟画的写实性更多地是指造型与色彩的写实。面对客观物象艺术创作者不仅要有感受美的能力,还要有传达美的方法。花鸟画家要想个性地传达美,需要结合自己的审美意识和独到的观察视角,进而对客观物象进行本质的审美表达与诠释。将客观物象最美最感人的瞬间用艺术的语言去提炼和表达出来,用尽量简洁的、有代表性的图式或线条去概括客观物象,并在画面中不断强化第一眼看到客观物象时的鲜活性、形式感、节奏性等给自己带来的感动,让观者看到画面时有比真实物像更加感人的审美因素。如何融入传统花鸟画样式的精髓又不拘泥于传统样式,只有通过经典作品解析、品读、深入摹写,从本质上真正地理解了传统样式,才有可能谈拉开距离和创新。在学习和吸收的过程中不要只是局限性地欣赏和学习绘画作品,其实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漆器、缂丝等艺术品上的花鸟作品也是极其精彩的,应该更为广泛地吸收和应用其他艺术形式的优点。写实的造型更多地是指造型的绘画性,造型的绘画性与造境的写意性相结合是对写实把握的尺度也是当代重彩花鸟画发展的趋向。
关键词
绘画性
传统样式
作品解析
客观物象
写意性
审美表达
鲜活性
节奏性
分类号
J222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段文君创作自述
19
作者
段文君
机构
中国艺术研究院
中国女画家协
会
中国壁画学
会
北京工笔重彩画会
香港职业书画家协
会
中国女子书画
会
李可染画院青年画院
出处
《书画世界》
2020年第5期79-81,共3页
文摘
在中国传统花鸟画中,描绘的场景多为第一自然,无论是“折枝”还是“全景”,都有书画家对自然的情感流露,惜物或敬畏,内有托物言志,因意境表现而生发出鲜活的艺术第二自然。传统绘画精髓多有诗意表达,而非仅为表面图示或简单的技艺传承。“复兴华夏文化,重要的不是文化复古,而是文化更新;不是以传统替代现代文化,而是以传统辅助现代文化。”(周有光)在《空间与猫》这一系列作品中,与传统绘画构图显然有所差异,空间处理上大胆突破,布局上有了主观的形态与奇幻的构成。
关键词
华夏文化
文化复古
空间处理
周有光
托物言志
诗意表达
情感流露
绘画构图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向世奎
20
作者
向世奎
机构
北京工笔重彩画会
出处
《书画世界》
2020年第4期75-77,共3页
文摘
多读、多看,对于一个画家的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多读、多看可以帮助画家开阔眼界、提升学养。眼界开了,下笔时可以做的选择就会多起来。读向世奎最近的一组作品。不难看出他对此有比较清醒的认识。显然,他画面中的呈现虽沿用工笔的基本技法,但更有包括石窟壁画、细密画以及当代艺术等元素的有机融入,是传统的,更是当下的。
关键词
当代艺术
石窟壁画
细密画
基本技法
分类号
J21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任艺人物画作品 我的工笔重彩人物画创作
任艺
《书画艺术》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张云龙山水画作品 时光的印迹与重彩画语言的当代流变
张云龙
《书画艺术》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王墉人物画作品真幻之间:关于工笔画创作思考
王墉
《书画艺术》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草木有本心-浅谈我的工笔画创作
王晓派
《书画世界》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踏影寻香
王少桓
《中国书画》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郑善语作品
郑善语
《艺术家》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漂泊与回家
潘缨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1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写生的意义
潘缨
《中国艺术》
201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笔墨是中国画的根本
董诗雨(整理)
李明
《中国美术》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魏治明创作自述
魏治明
《书画世界》
202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贾爱英作品
贾爱英
《书画世界》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创作随想
汪港清
《中国美术》
201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陈子国画作品选登
陈子
《艺苑》
201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齐鸣作品选
齐鸣
《中国书画》
200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张育宁作品
张育宁
《书画世界》
202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韩羽彤
韩羽彤
《书画世界》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贾宸澜创作自述
贾宸澜
《书画世界》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唐婵作品
唐婵
《艺海》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段文君创作自述
段文君
《书画世界》
202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向世奎
向世奎
《书画世界》
202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