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整合与协同视角解读《基层高血压和血脂异常共存医防融合规范化管理中国专家共识》
1
作者 苏红 王鑫月 +3 位作者 李丹 孙文婷 常佩芬 陈晟 《中国医药导报》 2025年第13期1-5,11,共6页
《基层高血压和血脂异常共存医防融合规范化管理中国专家共识》为基层高血压和血脂异常共存的管理提供了全面指导。本文从“整合与协同”视角出发,深入剖析该共识在管理理念、医疗资源、治疗方式、科技应用及团队协作等方面的整合与协... 《基层高血压和血脂异常共存医防融合规范化管理中国专家共识》为基层高血压和血脂异常共存的管理提供了全面指导。本文从“整合与协同”视角出发,深入剖析该共识在管理理念、医疗资源、治疗方式、科技应用及团队协作等方面的整合与协同作用,旨在揭示其对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改善患者健康状况的重要意义,为基层医疗工作者提供更深入的理解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血脂异常 医防融合 整合与协同 基层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的中风先兆研究现状及热点可视化分析
2
作者 王尔玉 谢颖桢 +1 位作者 常佩芬 王秋月 《中国医药导报》 2025年第12期8-13,共6页
目的探讨中风先兆领域的研究现状、热点及前沿方向。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PubMed及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自2004年1月至2024年12月收录的中风先兆相关文献,采用CiteSpace对发文量、作者、机构、关... 目的探讨中风先兆领域的研究现状、热点及前沿方向。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PubMed及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自2004年1月至2024年12月收录的中风先兆相关文献,采用CiteSpace对发文量、作者、机构、关键词进行分析。结果纳入中文文献455篇,英文文献84篇。中文文献前3位高频关键词为中风先兆、中风、临床研究;英文文献前3位高频关键词为stroke risk factors、stroke warning signs及health education。中文文献形成10个关键词聚类,主要聚焦于中医理论治法、临床研究及中风防治;突现强度前3位的关键词为临床研究、辨证论治、预防。英文文献形成4个关键词聚类,分别为卒中危险因素、卒中意识、社区教育干预及医疗服务,突现强度前3位的关键词为health education、health knowledge、health promotion。结论危险因素控制、健康生活方式管理与卒中警示信号宣教等为本领域国际研究热点,国内以中医药相关研究为主。气虚血瘀、古今名医、数据挖掘、眩晕、卒中意识等可能成为本领域未来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先兆 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土郁夺之”理论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焦虑抑郁的辨治
3
作者 王凯扬 路爱梅 +3 位作者 黄凯琳 王鑫微 白沛彦 吴焕林 《环球中医药》 2025年第6期1225-1228,共4页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属于中医心脉之“郁”和心神之“郁”的结合。本文通过阐释《黄帝内经》“土郁夺之”理论内涵及心脾相关、痰瘀相关的思想,认为“土郁”易引发人体水液代谢及气血运行失常,为...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属于中医心脉之“郁”和心神之“郁”的结合。本文通过阐释《黄帝内经》“土郁夺之”理论内涵及心脾相关、痰瘀相关的思想,认为“土郁”易引发人体水液代谢及气血运行失常,为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的核心病机。土郁所生之痰在这一过程中尤为关键:痰浊由脾虚始生,易使气结,与血相抟次生瘀血,故当培运脾土以化痰,痰祛则瘀消。痰浊可因气机留滞而生,故可顺气而祛;可因阳气匮乏而凝结,故可得温而散。基于此,临床解土郁之痰常予参苓白术散健脾利湿,以利夺之;予邓氏温胆汤益气除痰,以祛夺之;予丹栀逍遥散疏木达土,以疏夺之;予人参汤扶阳散邪,以温夺之。治疗之法总体当从脾、从痰论治,将培运脾土的思想贯穿始终。治痰为主,治瘀为辅,攻补并施,再随症加减,使土郁得解、脏腑通达。本文旨在总结“土郁夺之”在临床中应用于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诊疗时的思路和感悟,期为从脾、从痰论治双心疾病提供一定的思路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从脾论治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焦虑抑郁 土郁夺之 双心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肾综合征诊断,当明确分型;中西医结合治疗,优势显著 被引量:4
4
作者 赵进喜 余仁欢 +4 位作者 刘文军 刘宁 贾海忠 赵勇 赵艳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600-603,共4页
心肾综合征是指当心脏和肾脏其中某一器官发生急、慢性功能异常从而导致另一器官急、慢性功能异常的综合征,常兼有心力衰竭症状与肾衰竭症状。中心病位在心、肾,但与肺、脾、肝等多脏有关,常表现为本虚标实。临床诊治应分清缓急,明确原... 心肾综合征是指当心脏和肾脏其中某一器官发生急、慢性功能异常从而导致另一器官急、慢性功能异常的综合征,常兼有心力衰竭症状与肾衰竭症状。中心病位在心、肾,但与肺、脾、肝等多脏有关,常表现为本虚标实。临床诊治应分清缓急,明确原发病,分清临床分型,重视标本同治,其治疗重点是保护心脏与肾脏,减少并发症。中医治疗方面以益气为主,或益气温阳,或益气养阴,兼以活血利水、泄浊解毒、调畅气机等治法。现代医学常用强心利尿、改善贫血、透析等治法。中西医结合治疗,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疗效突出,优势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肾综合征 分期论治 标本同治 中西医结合 名医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郭维琴从“形气神智一体观”辨治冠心病支架术后再狭窄经验
5
作者 吴婵 吉星 +1 位作者 陈杨杨 戴雁彦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844-848,共5页
本文主要从“形气神智一体观”的中医辨证角度,对于冠心病支架术后再狭窄的发病机制进行剖析,分析探讨人体形、气、神、智四者对冠心病支架术后再狭窄发病的影响。在“形”的角度而言,主要表现在冠状动脉甚至多动脉的形态结构的改变,如... 本文主要从“形气神智一体观”的中医辨证角度,对于冠心病支架术后再狭窄的发病机制进行剖析,分析探讨人体形、气、神、智四者对冠心病支架术后再狭窄发病的影响。在“形”的角度而言,主要表现在冠状动脉甚至多动脉的形态结构的改变,如促炎脂肪因子、血小板异常活化、粘附等因素而易致动脉粥样硬化;在“气”方面则体现出心气不足,心阳不振,加之金刃所伤,导致射血分数下降,甚至B型钠尿肽水平升高;对于“神”则表现在心脑调节功能紊乱,心神被扰诱发体内激素水平紊乱,导致精神心理活动异常;“智”则体现在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诱发认知及辨别功能的损害。神智两者的失常既可为本病常见的伴随症状,又可诱发并加速病情反复。由此可见,形、气、神、智为一整体,相互依存,失一位则四者伤矣。在临床上治疗应以形气同治为君,神智同调为臣,形、气、神、智四个维度并治的整体观为诊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支架术后再狭窄 冠状动脉 形气神智 发病机制 郭维琴 名医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标后本、标本兼顾为治则针药联合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经验
6
作者 孙娇娇 蒲瑞 +2 位作者 胡晓蒙 黄凯琳 吴焕林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11期2308-2312,共5页
快速性心律失常为形神共病,多属于本虚标实证,辨“心之形神”“脏腑虚实”标本有助于医者更好地把握病机特点,明确治疗主次。通过探究起病之因以明形神标本,久病虚劳者因形病导致神伤,以心之气血阴阳亏损为本,以心主神明功能失常为标,... 快速性心律失常为形神共病,多属于本虚标实证,辨“心之形神”“脏腑虚实”标本有助于医者更好地把握病机特点,明确治疗主次。通过探究起病之因以明形神标本,久病虚劳者因形病导致神伤,以心之气血阴阳亏损为本,以心主神明功能失常为标,情志损伤者神乱而致形坏,标本反之;从脏腑虚实角度来看,快速性心律失常多以心脾两虚为本虚之候,郁热、痰瘀为标实之象。治疗应遵循治病求本、标本兼顾的原则,以重镇、养心、化痰安神之法恢复心主神明功能,行健脾、滋阴、补肾以益心气、养心阴,神安形全而心悸自止。然心病非独治心,还需从整体出发调节脏腑虚实,以疏肝解郁、化痰散瘀、调和心脾等法补虚泻实,恢复脏腑生理功能。方药以四君子汤、生脉散、安神定志丸、丹栀逍遥散、黄连温胆汤、归脾汤为基础方随症加减。腹针治疗可以通过先天经络输布调和周身气血,引气归元,补脾益肾,兼疏肝和胃。针药联合能有效祛除病因,缓解不适症状,减少复发,具有良好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性心律失常 标本理论 腹针治疗 临证经验 针药联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毒邪致病,急危疑难;从毒论治,重在审因 被引量:30
7
作者 刘宁 赵进喜 +5 位作者 贾海忠 王彦刚 赵勇 梁腾霄 陈广山 李家木 《环球中医药》 CAS 2021年第12期2166-2169,共4页
毒邪致病理论是中医病因学的重要内容。该理论源于《内经》,后世医家对此多有提及。毒邪可表现为热毒、湿毒、浊毒等,常与风、寒、暑、燥、火、痰、瘀等邪气相兼为病,在外科疾病、皮肤病、性病、免疫性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肾脏病... 毒邪致病理论是中医病因学的重要内容。该理论源于《内经》,后世医家对此多有提及。毒邪可表现为热毒、湿毒、浊毒等,常与风、寒、暑、燥、火、痰、瘀等邪气相兼为病,在外科疾病、皮肤病、性病、免疫性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肾脏病中作用突出,在心脏植入起搏器或射频消融术中亦常出现。发病急骤,传变迅速,病情危重,迁延难愈是毒邪致病的一般特点。临床难治性疾病也存在毒邪发病机制。掌握毒邪的致病特点,区别毒邪与普通邪气的不同之处,积累临床经验,全面认识各种毒邪特异性的症状、体征,灵活运用解毒、化毒、泄浊排毒、以毒攻毒等治法,有助于提高临床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从毒论治 病因学 致病因素 急危重症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气致病,理论创新;透达膜原,切合实用 被引量:7
8
作者 肖永华 刘宁 +5 位作者 赵进喜 贾海忠 张立山 戴雁彦 余秋平 王宣权 《环球中医药》 CAS 2018年第1期68-70,共3页
吴又可是温病学派的一位代表性人物,具有崇高的学术成就和地位,名著《温疫论》在温病学术发展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其理论创新精神非常值得学习。邪伏膜原理论及达原饮对临床具有指导作用,深刻领会《温疫论》学术思想有利于临床疗效... 吴又可是温病学派的一位代表性人物,具有崇高的学术成就和地位,名著《温疫论》在温病学术发展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其理论创新精神非常值得学习。邪伏膜原理论及达原饮对临床具有指导作用,深刻领会《温疫论》学术思想有利于临床疗效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又可 温疫论 伏邪 达原饮 邪伏膜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邪致病,为害多端;风药巧用,疗效突出 被引量:23
9
作者 赵进喜 贾海忠 +9 位作者 段行武 曹克刚 张晓阳 韩芳 赵勇 张保春 刘宁 王世东 肖永华 洑晓哲 《环球中医药》 CAS 2021年第4期606-609,共4页
风邪致病理论,是中医病因学的重要内容。其理论源于《内经》,后世医家对此更有发挥。风性轻扬、善行数变、风胜则动、为百病之长,是其主要特点。临床应用风药,常具有辛散祛风、息风止痉、升阳、祛湿、解郁等多种功效。对过敏性疾病、免... 风邪致病理论,是中医病因学的重要内容。其理论源于《内经》,后世医家对此更有发挥。风性轻扬、善行数变、风胜则动、为百病之长,是其主要特点。临床应用风药,常具有辛散祛风、息风止痉、升阳、祛湿、解郁等多种功效。对过敏性疾病、免疫相关疾病、发作性疾病等疾病从风论治具有重要意义,深入理解风邪特点及从风论治的治法,有利于提高中医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邪 病因学 风药 从风论治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痰饮水湿,同中有异;辨证论治,务求精细 被引量:10
10
作者 赵进喜 贾海忠 +7 位作者 王三虎 张立山 李成卫 赵勇 刘宁 庞博 朱立 阮智超 《环球中医药》 CAS 2021年第10期1781-1785,共5页
痰饮水湿是重要的致病因素,致病广泛,临床表现变化多端。四者皆为水液代谢异常,可谓同出一源,临床也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治则治法则却大不相同。深入理解痰饮水湿性质及致病特点,精细辨析痰、饮、水、湿深层次的区别,分清主证、兼证,正确... 痰饮水湿是重要的致病因素,致病广泛,临床表现变化多端。四者皆为水液代谢异常,可谓同出一源,临床也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治则治法则却大不相同。深入理解痰饮水湿性质及致病特点,精细辨析痰、饮、水、湿深层次的区别,分清主证、兼证,正确把握其与胸腔积液、特发性水肿、肾性水肿等现代临床疾病的关系,灵活理解“温药和之”这一治则,重视养阴、行气、活血等治法运用,有助于提高中医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 病因学 金匮要略 辨证论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燥邪致病,复杂多变;审因论治,当分内外 被引量:13
11
作者 赵进喜 贾海忠 +6 位作者 马淑然 于智敏 赵勇 刘宁 庞博 董菲 赵予 《环球中医药》 CAS 2021年第7期1239-1242,共4页
燥邪致病理论是中医病因学中的重要内容。早在《内经》就有关于"燥"的论述,其后通过历代医家对燥邪致病的理论又有发挥。燥邪性质早有阴阳之辨,又宜结合现代病因辨析燥证。燥性干涸,多损津液,易伤于肺,为病多端。临床诊治要... 燥邪致病理论是中医病因学中的重要内容。早在《内经》就有关于"燥"的论述,其后通过历代医家对燥邪致病的理论又有发挥。燥邪性质早有阴阳之辨,又宜结合现代病因辨析燥证。燥性干涸,多损津液,易伤于肺,为病多端。临床诊治要深入理解燥邪性质及致病特点,辨析内燥外燥之别,审因论治,调节水液输布,结合脏腑、经络,把握临床治燥之法。针对临床疑难杂症,明辨病机从燥论治有助于提高多种燥邪相关疾病的中医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燥邪 燥证 从燥论治 病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诸筋属节,脏腑经络相关;筋病治疗,针药手法并施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宁 贾海忠 +7 位作者 赵进喜 曹克刚 常静玲 张玉平 王锡友 赵勇 孙旗 李泽宇 《环球中医药》 CAS 2023年第3期468-472,共5页
筋属中医五体之一,其内涵丰富,分布遍及全身。筋在狭义上指具有连接骨节、协助运动功能的肌腱、韧带、筋膜等,广义上又可包括关节囊、腱鞘、椎间盘、关节软骨、神经、肌肉等组织。筋虽为肝所主,但与多脏腑在生理和病理上密切相关。除了... 筋属中医五体之一,其内涵丰富,分布遍及全身。筋在狭义上指具有连接骨节、协助运动功能的肌腱、韧带、筋膜等,广义上又可包括关节囊、腱鞘、椎间盘、关节软骨、神经、肌肉等组织。筋虽为肝所主,但与多脏腑在生理和病理上密切相关。除了外力损伤,多脏腑功能异常可以导致筋病,筋病亦可影响人体气血运行,引起内伤脏腑疾病。筋病治疗可采用中药、推拿、针灸、针刀、内热针、手术等多种疗法,临床可根据病情灵活选用。筋病的外治法注重整体平衡调节,除了医者以手法、器械等施治,引导患者自行运动配合治疗也十分重要;在内服汤药方面,尤其需要注重从肝论治筋病,辨别病之在气在血、寒热虚实,合理运用清肝、柔肝、泻肝、疏肝、镇肝、敛肝、补肝等法,以期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筋 筋病 脏腑 推拿 整体观念 从肝论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般眼病,有关脏腑经络;望诊观目,可知脏腑虚实 被引量:8
13
作者 张玉平 许家骏 +4 位作者 赵进喜 贾海忠 刘宁 赵勇 郭志卂 《环球中医药》 CAS 2022年第3期427-430,共4页
眼与脏腑经络联系紧密,两者的关系历代医家多有论述,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后世基于此提出五轮学说,逐渐形成了中医眼科理论体系。一方面,眼病发病与脏腑经络功能失常有关;另一方面,通过望目可以了解相关脏腑经络疾病。眼科局部辨证结... 眼与脏腑经络联系紧密,两者的关系历代医家多有论述,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后世基于此提出五轮学说,逐渐形成了中医眼科理论体系。一方面,眼病发病与脏腑经络功能失常有关;另一方面,通过望目可以了解相关脏腑经络疾病。眼科局部辨证结合整体辨证,可以提高临床疗效,通过眼针技术等也可以治疗全身相关脏腑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望目 眼病 脏腑经络 整体观念 五轮学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钦安三书,强调辨阴阳;擅用姜附,亦常用寒凉 被引量:5
14
作者 赵进喜 贾海忠 +4 位作者 储真真 赵勇 张洪钧 顾然 汪伯川 《环球中医药》 CAS 2017年第1期29-32,共4页
郑钦安为清末著名医家,著有《医理真传》《医法圆通》《伤寒恒论》,合称《郑钦安医学三书》。阐发经典,结合临床,强调明辨阴阳,突出中气,临床擅长应用大剂量姜、桂、附等,屡起沉疴,被今人奉为扶阳派宗师。认真研读郑氏三书,即可发现郑... 郑钦安为清末著名医家,著有《医理真传》《医法圆通》《伤寒恒论》,合称《郑钦安医学三书》。阐发经典,结合临床,强调明辨阴阳,突出中气,临床擅长应用大剂量姜、桂、附等,屡起沉疴,被今人奉为扶阳派宗师。认真研读郑氏三书,即可发现郑钦安学宗仲景,问师陈修园,实际上阴阳并重,临床常用寒凉药,以治热证。提示善读书者,一定要读原著,不可为时人偏见所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钦安 阴阳辨证 扶阳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邪致病,为害甚广;从湿论治,值得重视 被引量:8
15
作者 赵进喜 贾海忠 +6 位作者 张立山 李志红 赵勇 张广中 庞博 刘宁 张楷童 《环球中医药》 CAS 2021年第6期1052-1054,共3页
湿性粘滞,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易伤于下,困遏脾胃。湿邪病因在临床中十分常见,且致病广泛,与临床中多种系统疾病均有关联。《伤寒论》以辛开苦降之法论治湿热。后世医家也有所发挥,治湿时应注重病机的分期与转归、应给湿邪以出路等。... 湿性粘滞,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易伤于下,困遏脾胃。湿邪病因在临床中十分常见,且致病广泛,与临床中多种系统疾病均有关联。《伤寒论》以辛开苦降之法论治湿热。后世医家也有所发挥,治湿时应注重病机的分期与转归、应给湿邪以出路等。从湿论治对于多种系统的常见病及疑难杂病的治疗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深入理解湿邪致病特点及治湿之法,有助于提高中医临床辨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邪 从湿论治 病因学 治法 辛开苦降 湿浊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疑难怪证,多因痰邪作祟;从痰论治,顽证疗效可期 被引量:7
16
作者 刘宁 赵进喜 +5 位作者 贾海忠 杨桢 赵勇 李慧 赵振海 刘轶凡 《环球中医药》 CAS 2021年第9期1605-1608,共4页
痰是津液代谢异常的重要病理产物,同时又是导致疑难怪证的重要病理因素。痰包括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既可引起咳喘、呕逆等,更可表现为头痛、眩晕、癫狂、痫证、厥脱及癥积、瘿瘤、瘰疬等。痰与多种病邪相兼,可表现为寒痰、热痰、燥痰、... 痰是津液代谢异常的重要病理产物,同时又是导致疑难怪证的重要病理因素。痰包括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既可引起咳喘、呕逆等,更可表现为头痛、眩晕、癫狂、痫证、厥脱及癥积、瘿瘤、瘰疬等。痰与多种病邪相兼,可表现为寒痰、热痰、燥痰、湿痰、风痰等,更可表现为气滞痰阻、痰瘀互结等,变化多端。针对不同性质的痰证,灵活选用治痰之法,可明显提高多种疑难怪证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从痰论治 病因学 致病因素 疑难杂症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逆汤对慢性心力衰竭小鼠心功能及心肌细胞色素c、Caspase 9、Caspase 3的影响 被引量:10
17
作者 赵静 韩晴晴 +2 位作者 朱玉菡 陈慧洋 沈晓旭 《环球中医药》 CAS 2019年第5期681-686,共6页
目的探讨四逆汤对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小鼠心功能及心肌细胞色素c、半胱氨酸天冬氨酸酶9(Caspase9)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酶3(Caspase3)的影响。方法 雄性C57BL/6小鼠,采用主动脉弓缩窄法建立CHF模型,术后4周,采用小... 目的探讨四逆汤对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小鼠心功能及心肌细胞色素c、半胱氨酸天冬氨酸酶9(Caspase9)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酶3(Caspase3)的影响。方法 雄性C57BL/6小鼠,采用主动脉弓缩窄法建立CHF模型,术后4周,采用小动物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验证模型,以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45%为造模成功。将CHF成模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贝那普利组[1.3mg/(kg·d)]、四逆汤高剂量组[16.8g/(kg·d)]、四逆汤中剂量组[8.4g/(kg·d)]、四逆汤低剂量组[4.2g/(kg·d)]。另设假手术组,仅穿线不缩窄。各用药组采用相应药物水溶液灌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去离子水。连续灌胃8周后,超声检测各组小鼠LVEF、左心室短轴收缩率(left ventricular short-axissy stolic rate,LVFS)、二尖瓣舒张早期E波的峰值流速/舒张晚期A波的峰值流速(E/A)、室间隔收缩末期厚度(inter-ventricular septum end-stolic thickness,IVSs)、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diameter,LVIDs)、左心室后壁收缩末期厚度(left ventricular posterior wall end-stolic thickness,LVPWs)。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改变。ELISA检测各组小鼠心肌组织中细胞色素c、Caspase9、Caspase3的表达水平。结果心脏超声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LVEF、LVFS、IVSs降低,LVIDs升高(P<0.05),E/A、LVPW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贝那普利组、四逆汤中剂量组LVEF、LVFS升高(P<0.05),E/A、IVSs、LVIDs、LVPW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逆汤高、低剂量组IVSs降低(P<0.05),LVEF、LVFS、E/A、LVIDs、LVPW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LISA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细胞色素c、Caspase9、Caspase3表达增多(P<0.05)。与模型组比较,贝那普利组、四逆汤中剂量组细胞色素c、Caspase9、Caspase3表达减少(P<0.05);四逆汤高剂量组细胞色素c、Caspase3表达减少(P<0.05),Caspase9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逆汤低剂量组细胞色素c、Caspase9、Caspase3表达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逆汤可一定程度上改善CHF小鼠心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心肌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细胞色素c、Caspase9和Caspase3表达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逆汤 慢性心力衰竭 主动脉弓缩窄法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 细胞色素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韩信用兵,称多多益善;合方大方,据病情而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赵进喜 王三虎 +7 位作者 贾海忠 刘宁 肖永华 庞博 梁腾霄 赵勇 曹克刚 孟繁章 《环球中医药》 CAS 2021年第1期51-53,共3页
古人有“韩信用兵,多多益善”的说法。实际临床针对复杂疾病,应用单方小方往往很难取得较好疗效,经常需要合方大方的临床思维。临床应用合方大方之时,应该依据疾病病情而定,重视把握其适应证,合理地进行药物配伍。因此,只要适合疾病病情... 古人有“韩信用兵,多多益善”的说法。实际临床针对复杂疾病,应用单方小方往往很难取得较好疗效,经常需要合方大方的临床思维。临床应用合方大方之时,应该依据疾病病情而定,重视把握其适应证,合理地进行药物配伍。因此,只要适合疾病病情,谨守病机,临床应用合方大方也可取得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方 大方 病情 病机 辨证论治 临床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柔辨证从肝论治纤维肌痛综合征验案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钞建峰 王椿野 +1 位作者 赵鹏 赵志付 《环球中医药》 CAS 2017年第9期1091-1092,共2页
纤维肌痛综合征属于疑难心身疾病,是最难诊治的慢性疼痛性疾病,以全身广泛性肌肉疼痛为特征性表现,伴有睡眠障碍、疲乏无力、胃肠道症状及精神心理障碍。本病归于中医学周痹、气痹的范畴,与情志密切相关,运用刚柔辨证理论,以从肝论治为... 纤维肌痛综合征属于疑难心身疾病,是最难诊治的慢性疼痛性疾病,以全身广泛性肌肉疼痛为特征性表现,伴有睡眠障碍、疲乏无力、胃肠道症状及精神心理障碍。本病归于中医学周痹、气痹的范畴,与情志密切相关,运用刚柔辨证理论,以从肝论治为切入点,先医其心,后治其身,用药以柔肝养心安神,疗效满意,为临床诊治本病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柔辨证 中医药 周痹 纤维肌痛综合征 心身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引子,品类繁杂多样;善用之,可取多种功效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宁 赵进喜 +7 位作者 杨桢 马淑然 贾海忠 李靖 赵勇 杨巧慧 倪磊 唐莹 《环球中医药》 CAS 2022年第2期239-242,共4页
药引子曾经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至今在民间仍很受关注。药引子多是日常生活中相对容易得到而药房相对少有储备的,具有引导药力、增强疗效、保护脾胃、矫正口味、减轻毒性等多方面作用的食材或药食两用之品,其理论内涵与中药归经理论等... 药引子曾经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至今在民间仍很受关注。药引子多是日常生活中相对容易得到而药房相对少有储备的,具有引导药力、增强疗效、保护脾胃、矫正口味、减轻毒性等多方面作用的食材或药食两用之品,其理论内涵与中药归经理论等密切相关。药引子具有容易获取,不易保存、具有导向作用、药效大多单一的特征,可发挥促进方药有效成分溶解、引药入口、引药入胃、引药入血、引药入靶等作用。药引子有时是方剂的亮点、要点所在,甚至是方药中不可或缺的组分。临床根据药引子的性味、归经以及所针对的疾病病因病机,在辨病辨证、处方遣药过程中,灵活选用合适的药引子,可发挥多种不同效用。深入理解药引子的理论内涵和作用特点,掌握药引子的应用方法和技巧,有助于提高中医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引子 归经理论 方剂 配伍 临床疗效 辨证施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