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综合性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仪器评奖工作试行办法 |
|
《大学物理》
|
1984 |
0 |
|
2
|
美国高校物理实验教学和管理情况考察报告 |
段家忯
曹惠贤
王煜
潘元胜
高立模
陈子瑜
张爱军
苗润才
周殿清
胡险峰
吴建华
|
《大学物理》
北大核心
|
2004 |
79
|
|
3
|
强流离子束传输系统束包络的计算机数值模拟 |
姚泽恩
朴禹伯
苏桐龄
|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6 |
5
|
|
4
|
多醚液-液萃取体系中各种因素对锂的热力学同位素效应的影响 |
傅立安
方胜强
姚钟麒
高志昌
谭干祖
|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89 |
10
|
|
5
|
冠醚萃取体系中锂的同位素效应──混合锂盐效应 |
方胜强
傅立安
|
《同位素》
CAS
北大核心
|
1994 |
6
|
|
6
|
多醚萃取体系中锂的同位素效应——盐浓效应 |
方胜强
傅立安
|
《同位素》
CAS
北大核心
|
1991 |
4
|
|
7
|
一套研究重离子—原子碰撞过程中小角度散射的散射粒子—反冲离子飞行时间谱仪系统 |
蔡晓红
陈熙萌
冯嘉祯
刘兆远
徐谦
刘惠萍
马新文
|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1993 |
3
|
|
8
|
NaI(Tl)-HPGeγ-γ符合谱仪系统死时间校正方法 |
仇九子
王书志
|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6 |
4
|
|
9
|
弱碱性和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的离子交换平衡的比较SO_4^(2-)-Cl^--NO_3^-体系 |
陶祖贻
王刚
于长英
|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1 |
1
|
|
10
|
NH_4^+在褐煤腐植酸中的物理吸附与化学交换 |
岳廷盛
解菁雅
王玉琨
|
《铀矿冶》
CAS
|
1997 |
2
|
|
11
|
双光子光学双稳系统在临界点附近的时间特性 |
汪映海
胡成生
|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
1992 |
0 |
|
12
|
美国研究生《普通物理》考题分析——(一)估算物理量的数量级 |
钱伯初
|
《大学物理》
|
1982 |
2
|
|
13
|
Na~+-UO_2^(2+)二元离子交换体系中树脂体积发生变化时的动力学 |
宋胤杰
杨清东
赵爱民
|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5 |
0 |
|
14
|
美国研究生《普通物理》考题分析 (二)选择题 |
钱伯初
|
《大学物理》
|
1982 |
0 |
|
15
|
美国研究生《普通物理》考题分析(三下) |
钱伯初
|
《大学物理》
|
1983 |
0 |
|
16
|
横向和纵向耦合束流系统束流发射度增长分析 |
陈宝信
孙别和
|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
2004 |
0 |
|
17
|
U(Ⅳ)-U(Ⅵ)氧化-还原排代色谱学的研究(Ⅵ)——阳离子交换床-Ti(Ⅲ)-FeCl_(3)-羧酸体系 |
邱陵
陈景仁
张民权
张文波
|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
1987 |
0 |
|
18
|
UO_(2)^(2)+-U(Ⅳ)氧化-还原排代色谱学的研究(Ⅳ)——阴床-Fe(Ⅲ)-TiCl_(3)-FeCl_(2)-HCl体系 |
刘飚
邱陵
|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
1984 |
0 |
|
19
|
更迭镧系元素螯合物稳定常数序列改进离子交换法分离锕-镧系元素的研究 |
凌达仁
Powell J.E.
|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
1987 |
0 |
|
20
|
运算放大器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运用——测温与自动控制仪 |
胡彦珍
|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89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