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设计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探讨——以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何香凝艺术设计学院设计工作室为例
1
作者 曹武 《美术教育研究》 2016年第13期120-121,共2页
文章结合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何香凝艺术设计学院设计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从四个方面探讨高校设计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的经验与特点,试图从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的实际情况入手,探索出更有效的设计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校企合作 人才选拔 企业需求 教学手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工业设计专业建设的思考——以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为例 被引量:3
2
作者 杨汝全 肖艳 《艺术探索》 2010年第3期77-78,共2页
我国的工业设计教育处于上升期,很多高校都面临着开设专业、建设专业的艰巨工作。笔者以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新开设的工业设计专业为例,从专业特色、培养目标、教学体系等方面,对该专业的建设做了思考和规划。
关键词 工业设计 专业建设 专业特色 培养目标 教学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丰顺县国家级非遗火龙视觉艺术设计研究
3
作者 杨潼 熊强 +2 位作者 彭泳仪 曹越 蔡宗芮 《天工》 2025年第4期55-57,共3页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下,聚焦于丰顺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火龙,探讨其在文化振兴中的视觉艺术设计价值。通过深入的历史与现状调研,提取了火龙的核心视觉元素,并构建了一套科学的视觉传达策略。研究采用了田野调查、文献分析与设计实...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下,聚焦于丰顺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火龙,探讨其在文化振兴中的视觉艺术设计价值。通过深入的历史与现状调研,提取了火龙的核心视觉元素,并构建了一套科学的视觉传达策略。研究采用了田野调查、文献分析与设计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旨在将传统火龙文化与现代设计相融合,创新性地提升火龙的视觉表现力。通过设计实践,促进了火龙文化的传播,为当地火龙文化传播注入了新活力。研究结果表明,视觉艺术设计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有效提升乡村非遗的吸引力,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丰顺县 非遗火龙 视觉艺术设计 非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转译视角下粤剧脸谱艺术在茶饮品牌中的设计应用
4
作者 徐洁婷 胡强 熊强 《湖南包装》 2025年第2期36-39,共4页
旨在探索粤剧脸谱艺术在茶饮品牌中的设计创新应用,以解决粤剧文创同质化和缺乏非物质文化内涵等问题。借助茶饮文化打造新的传播方式,促进地域文化融合传播。首先阐释了粤剧脸谱的特点和发展现状,再从文化转译视角下对粤剧脸谱进行设... 旨在探索粤剧脸谱艺术在茶饮品牌中的设计创新应用,以解决粤剧文创同质化和缺乏非物质文化内涵等问题。借助茶饮文化打造新的传播方式,促进地域文化融合传播。首先阐释了粤剧脸谱的特点和发展现状,再从文化转译视角下对粤剧脸谱进行设计分层转译,包括物质层、行为层和精神层。基于设计符号学转译模型,提出了粤剧脸谱视觉化、包装色彩年轻化、情感意象共鸣化和空间装饰肌理化等具体的设计路径。通过设计实践验证了粤剧脸谱艺术在茶饮品牌设计中的方法可行性,对非遗融入品牌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促进了民族地区的文化创意产业和传播事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剧脸谱艺术 文化转译 茶饮品牌 设计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究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产学研相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被引量:4
5
作者 许树贤 刘太雷 《艺术科技》 2015年第12期6-7,共2页
本文根据目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市场需求及行业的变化特征,通过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进行深入的了解与分析,针对现状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新探索,提出了新形势下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 本文根据目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市场需求及行业的变化特征,通过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进行深入的了解与分析,针对现状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新探索,提出了新形势下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并论述其多元化发展的模式及如何实施,探究更适合当下行业发展形势需求及市场需要的产学研相结合新人才培养模式,以期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并为长远的职业发展生涯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艺术设计 产学研 工作室 人才培养模式 模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高校艺术设计课程群构建 被引量:11
6
作者 陈守明 《湖南包装》 2019年第4期126-128,共3页
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法规政策为依托,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高校艺术设计课程群构建的核心观点。通过比较分析我国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现状,展开非遗传统文化在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实践创新,提出从设计学科构建... 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法规政策为依托,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高校艺术设计课程群构建的核心观点。通过比较分析我国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现状,展开非遗传统文化在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实践创新,提出从设计学科构建一套集非遗图案设计、品牌设计、文创产品设计、包装设计和传播设计于一体的课程群教学实践模式,以此活化非物质文化遗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 课程群构建 教育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漫画艺术设计研究与实现
7
作者 任玉洁 吴维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120-122,共3页
为了提高漫画艺术设计的逼真度及设计效率,将遗传算法运用于漫画设计过程中。将动漫中角色人物造型的组成元素作为遗传算法种群的个体,将多个组成元素采用遗传算法进行数据训练,根据适应度阈值不断进行选择和交叉操作,并加入粒子群优化... 为了提高漫画艺术设计的逼真度及设计效率,将遗传算法运用于漫画设计过程中。将动漫中角色人物造型的组成元素作为遗传算法种群的个体,将多个组成元素采用遗传算法进行数据训练,根据适应度阈值不断进行选择和交叉操作,并加入粒子群优化策略,经过多次迭代计算,得到漫画的角色人物造型。经过实验证明,相比于SGA算法和AGA算法,文中所提算法在漫画设计效率方面优势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漫画设计 角色造型 遗传算法 适应度 粒子群优化 设计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参与:由“观者”到“作者”的儿童装置艺术设计 被引量:1
8
作者 郭嘉静 凌杰 《湖南包装》 2023年第2期137-140,共4页
以“儿童参与”作为切入点,结合A4美术馆的i START儿童艺术节项目案例,讨论装置艺术中儿童从“观者”角色到“作者”角色的转换意义及儿童参与装置艺术设计的可能性,提出以哈特的“儿童参与层次阶梯”作为评价标准工具,为儿童参与装置... 以“儿童参与”作为切入点,结合A4美术馆的i START儿童艺术节项目案例,讨论装置艺术中儿童从“观者”角色到“作者”角色的转换意义及儿童参与装置艺术设计的可能性,提出以哈特的“儿童参与层次阶梯”作为评价标准工具,为儿童参与装置艺术设计的发展提供参照,并以珠海无界美术馆的“回响·无限”儿童共创艺术展的装置艺术作品设计实践作为案例,开发了儿童参与水平评价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参与 马赛克方法 层次阶梯 儿童装置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术设计教育资源的大数据建设与实践
9
作者 熊强 吴维 《艺术家》 2019年第6期104-106,共3页
受到'互联网+'的经济模式影响下,艺术设计如何结合大数据推进教育资源蓬勃发展是艺术设计教育应思考的课题。在现代教育技术的背景下,传统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模式的问题日益凸显,受众者更倾向于网络化的方式查询、接受、使用相关... 受到'互联网+'的经济模式影响下,艺术设计如何结合大数据推进教育资源蓬勃发展是艺术设计教育应思考的课题。在现代教育技术的背景下,传统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模式的问题日益凸显,受众者更倾向于网络化的方式查询、接受、使用相关教育资源。艺术教育资源与大数据的有效结合可以对使用者的学习产生良好的助力,实现教育资源的科学共享。因此,我们需要思考艺术设计教育资源如何集合大数据建设并应用于实践教育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设计 教育资源 大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艺术与设计教育中自由氛围的培养
10
作者 姜蕾歌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02期394-395,390,共3页
高等学校艺术与设计教育是一项非常长远的事业,其本身的性质、社会信息的发展以及教育对象的新变化对其自由氛围的营造提出要求,针对此现状,本文从与社会接轨、拓宽信息渠道、改进教学方法方面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以期真正地促进百家争鸣... 高等学校艺术与设计教育是一项非常长远的事业,其本身的性质、社会信息的发展以及教育对象的新变化对其自由氛围的营造提出要求,针对此现状,本文从与社会接轨、拓宽信息渠道、改进教学方法方面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以期真正地促进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高等学校艺术与设计教育新局面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与设计 自由氛围 艺术思潮 多元化 艺术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R技术的廖何文化空间体验设计 被引量:2
11
作者 吴子洪 魏文希 +3 位作者 黄顺达 刘瑞 李澍昊 凌杰(指导) 《湖南包装》 2024年第5期239-239,共1页
该设计包括校门、廖仲恺何香凝纪念馆、何香凝艺术设计学院、海珠校区和图书馆的VR场景,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呈现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及其文化空间的历史与现代面貌,同时通过模拟危险感知场景,增强用户在这些空间中的安全意识。旨在展示学院... 该设计包括校门、廖仲恺何香凝纪念馆、何香凝艺术设计学院、海珠校区和图书馆的VR场景,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呈现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及其文化空间的历史与现代面貌,同时通过模拟危险感知场景,增强用户在这些空间中的安全意识。旨在展示学院和纪念馆的文化底蕴,使观众在沉浸式体验中加深对历史文化和环境安全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技术 何香凝 VR技术 空间体验 艺术设计学院 廖仲恺 沉浸式体验 纪念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影艺术介入古村落公共空间的策略研究——以广州泮塘古村为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旭弘 冯建海 潘万桂 《湖南包装》 2024年第1期127-129,150,共4页
光影是有效的空间设计要素之一,通过掌握光影在空间中的功能及其艺术效果,可以营造具有生命力的古村落公共空间。文章论述了光影在古村落公共空间中的功能和艺术效果,结合广州代表性古村落公共空间的现状与特点,以泮塘古村为例,切入分... 光影是有效的空间设计要素之一,通过掌握光影在空间中的功能及其艺术效果,可以营造具有生命力的古村落公共空间。文章论述了光影在古村落公共空间中的功能和艺术效果,结合广州代表性古村落公共空间的现状与特点,以泮塘古村为例,切入分析光影对古建筑活化以及乡村现代化改造的作用,探讨光影艺术介入不同古村落公共空间的各种操作策略及其可行性和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影 广州古村落 公共空间 介入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设计思维的农产品品牌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梁颜英 张艺 佟小娟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24年第6期12-15,共4页
品牌建设是有效实现农产品品牌效应的重要途径。对于乡村农产品品牌的建设,最大的受益者无疑就是乡村本身。品牌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帮助乡村将农产品打造知名度,增加其乡村综合扩散力,由此推动乡村经济的振兴发展。农产品品牌的建设运用... 品牌建设是有效实现农产品品牌效应的重要途径。对于乡村农产品品牌的建设,最大的受益者无疑就是乡村本身。品牌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帮助乡村将农产品打造知名度,增加其乡村综合扩散力,由此推动乡村经济的振兴发展。农产品品牌的建设运用系统的设计思维,可以得出更为完善的品牌体系。系统的设计思维可以突破从局部设计思维到整体思维的整合,对乡村振兴建设进行全局思考,充分考虑其优越的地理资源、独特的乡土文化、具有特色的农业产品品牌建设。本次研究为发展乡村农产品品牌推动乡村振兴发展提供方法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设计思维 农产品 品牌建设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持续理论”的产品包装设计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书琴 尚华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24年第3期78-81,共4页
包装回收问题一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废旧纸箱的回收再利用面临一定的困境。本文以“可持续”理念为主导,挖掘产品包装再利用的有效方法,比如成为盒内产品的一部分、“挪作他用”式、“买椟还珠”式“变废为宝”式等,达到节省资源和保... 包装回收问题一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废旧纸箱的回收再利用面临一定的困境。本文以“可持续”理念为主导,挖掘产品包装再利用的有效方法,比如成为盒内产品的一部分、“挪作他用”式、“买椟还珠”式“变废为宝”式等,达到节省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目的,要注意延伸功能与成本之间的平衡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 包装设计 再利用 环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术、视觉与设计认知的起点--基于观看理论与视觉意识的空间解读
15
作者 崔天使 丁瑶涵 《建筑与文化》 2023年第7期227-228,共2页
视觉与空间是现代艺术中密不可分的两个主体。作为20世纪艺术观念研究的先锋性人物,康拉德·费德勒(Konrad Fiedler)是艺术研究发展中起到中介性、过渡性与整合性作用的重要人物,为艺术研究的学科性发展提供了全新概念与发展方向。... 视觉与空间是现代艺术中密不可分的两个主体。作为20世纪艺术观念研究的先锋性人物,康拉德·费德勒(Konrad Fiedler)是艺术研究发展中起到中介性、过渡性与整合性作用的重要人物,为艺术研究的学科性发展提供了全新概念与发展方向。文章以审美趣味与艺术认知的立场、美学与艺术科学概念的区分、视觉本质的思考,三方面展开对康拉德·费德勒艺术理论与现实意义的论述,通过对约翰·伯格(Johann Berg)和彼得·卒姆托(Peter Zumthor)的作品分析,分别以评论家理论视角和建筑师实践视角,解读视觉观看理论对现今艺术评论和艺术设计创造过程的影响以及空间层面的意识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意识 康拉德·费德勒 约翰·伯格 彼得·卒姆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美生态县域建设”系列数字设计
16
作者 雷啟阳 谢丹琪 +1 位作者 吴子洪 凌杰(指导) 《湖南包装》 2024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在百县千镇万村计划的引领下,何香凝艺术设计学院致力于探索乡村振兴与生态建设的共生之道。3个独特而富有创意的设计作品,用鲜明的画面唤起人们对生态警示的关注,给我们带来视觉上的震撼,并引发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深刻反思。旨... 在百县千镇万村计划的引领下,何香凝艺术设计学院致力于探索乡村振兴与生态建设的共生之道。3个独特而富有创意的设计作品,用鲜明的画面唤起人们对生态警示的关注,给我们带来视觉上的震撼,并引发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深刻反思。旨在探索乡村振兴的新前景,以期构筑更加美好、可持续的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香凝 艺术设计学院 数字设计 乡村振兴 生态警示 富有创意 生态建设 可持续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包装设计优秀作品选登
17
作者 林苑菲 薛拥军 +5 位作者 毛静怡 浦黎杰 魏静颖 李绪洪 蔡丹婷 李天昊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I0001-I0004,F0003,共5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BE理念下的设计创新思维课程混合式教学设计研究
18
作者 许芳婷 曹小琴 欧诗茵 《美术教育研究》 2024年第19期116-118,共3页
该文作者旨在基于OBE(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实施设计创新思维课程的混合式教学设计,并通过实践验证其效果。课程教师采用线上和线下混合式教学形式,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分享教学资源,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鼓励学生通过学习通平台独立钻研各... 该文作者旨在基于OBE(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实施设计创新思维课程的混合式教学设计,并通过实践验证其效果。课程教师采用线上和线下混合式教学形式,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分享教学资源,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鼓励学生通过学习通平台独立钻研各学科的知识,并借助网络平台工具实现课堂互动;在课程实施中以案例导入,实施“欣赏—教学—创新—评价”一体化创新教学;在课后以竞赛和实战项目巩固学生的能力,结合设计行业的价值观和道德规范,形成环环相扣的专业教学模式。基于OBE理念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在线资源提升了学生学习的效率,课堂讨论和实践项目加深了学生对设计创新思维课程的理解。该文探讨混合式教学模式与设计类课程的深度融合措施,以培养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E理念 设计创新思维 线上线下 混合式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北客家文化甜酒包装设计创新
19
作者 陈守明 范正雯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71-77,共7页
客家甜酒包装现代化是推进粤北乡村振兴和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之一。粤北地区有着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通过实地调研与比较分析,挖掘并提炼客家建筑装饰和传统吉祥纹样的象征符号,把客家文化融入到产品包装的材质、造型和视觉元素中,选择... 客家甜酒包装现代化是推进粤北乡村振兴和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之一。粤北地区有着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通过实地调研与比较分析,挖掘并提炼客家建筑装饰和传统吉祥纹样的象征符号,把客家文化融入到产品包装的材质、造型和视觉元素中,选择粤北石塘古村有代表性的“双峰堆花”甜酒品牌进行包装设计实践,探索传统甜酒包装设计与客家文化传承的新路径,有助于提升粤北客家甜酒文化的品牌附加值,从而推动粤北客家甜酒产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北石塘村 客家甜酒 客家文化 包装设计 品牌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南方智库论坛笔谈
20
作者 李军 莫佳雯 +3 位作者 涂俊仪 魏静颖 李绪洪 谭勇 《新经济》 2025年第4期119-136,共18页
2024年12月9日,由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主办,《新经济》等单位协办的第十三届南方智库论坛在广东中山举行。现将参会论文中的以下三篇文章以笔谈形式刊登。
关键词 文化高质量发展 南方智库论坛 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