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aCo可视喉罩和Supreme喉罩在牙齿缺失老年患者全麻手术中的比较
1
作者 高芳 解凤磊 +4 位作者 赵腾飞 李钰 王忠涵 闫声明 费利娟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0-35,共6页
目的评估SaCo可视喉罩和Supreme喉罩在老年患者牙齿缺失全麻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择期全麻下行股骨粗隆间骨折复位内固定术或膝关节置换术的牙齿缺失老年患者80例,男33例,女47例,年龄65~85岁,BMI 18.5~30.0 kg/m^(2),ASAⅠ—Ⅲ级... 目的评估SaCo可视喉罩和Supreme喉罩在老年患者牙齿缺失全麻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择期全麻下行股骨粗隆间骨折复位内固定术或膝关节置换术的牙齿缺失老年患者80例,男33例,女47例,年龄65~85岁,BMI 18.5~30.0 kg/m^(2),ASA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Supreme喉罩组(S组)和SaCo可视喉罩组(V组),每组40例。麻醉诱导后置入喉罩,放置胃管后行机械通气。记录喉罩置入前即刻、喉罩置入后即刻、喉罩置入后1 min、拔除喉罩前即刻、拔除喉罩后即刻、拔除喉罩后1 min的HR、MAP、SpO_(2)。记录内窥镜显露分级(EVGS)、对位准确例数、气道密封压、气道峰压(Ppeak)、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 ET CO_(2))、漏气发生例数以及喉罩放置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记录喉罩首次置入成功例数、喉罩置入和拔除时间、拔管后30 min的Aldrete苏醒评分和术后1 d恢复质量评分(QoR-15)。结果与喉罩置入前即刻比较,喉罩置入后1 min两组HR明显增快(P<0.05),且S组HR明显快于V组(P<0.05)。与S组比较,V组对位准确率、气道密封压、喉罩首次置入成功率明显升高(P<0.05),漏气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喉罩置入时间明显延长(P<0.05)。两组EVGS、P_(ET)CO_(2)、喉罩拔除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S组比较,V组患者术后24 h内咽痛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拔管后30 min的改良Aldrete苏醒评分、术后1 d QoR-15明显升高(P<0.05)。结论在牙齿缺失老年患者的气道管理中,SaCo可视喉罩较Supreme喉罩具有更高的对位准确率和更低的漏气发生率等优势,可提供更安全、有效的气道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Co可视喉罩 SUPREME喉罩 老年 牙齿缺失 气道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视软镜引导硅胶双腔管与聚氯乙烯双腔管在肥胖患者气管插管中的比较
2
作者 解凤磊 刘伟 +4 位作者 王杰杰 李梦华 费利娟 邱涛 李元海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0-134,共5页
目的比较可视软镜引导硅胶双腔管和预热聚氯乙烯双腔管在肥胖患者气管插管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单肺通气手术患者79例,男36例,女43例,年龄25~64岁,BMI 28.0~35.0 kg/m^(2),ASA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硅胶双腔管... 目的比较可视软镜引导硅胶双腔管和预热聚氯乙烯双腔管在肥胖患者气管插管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单肺通气手术患者79例,男36例,女43例,年龄25~64岁,BMI 28.0~35.0 kg/m^(2),ASA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硅胶双腔管组(SD组,n=40)和聚氯乙烯双腔管组(PH组,n=39)。SD组采用硅胶双腔管,使用前放置于常温中。PH组采用聚氯乙烯双腔管,使用前将双腔管放置于50℃恒温箱中预热20 min。两组均选择左侧型双腔管。记录声门暴露时间、气管插管时间、双腔管置管阻力分级、置管次数。记录首次置管成功、低氧血症、支气管错位例数、可视喉镜使用情况。记录气管损伤、术后声音嘶哑、咽喉疼痛等并发症情况。结果与PH组比较,SD组气管插管时间明显缩短(P<0.05),双腔管置管阻力明显减小(P<0.05),置管次数明显减少(P<0.05),首次置管成功率明显升高(P<0.05),低氧血症发生率、可视喉镜使用率、气管损伤、术后声音嘶哑、咽喉部疼痛发生率、术后咽喉疼痛评分明显降低(P<0.05)。两组声门暴露时间和支气管错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肥胖患者采用可视软镜引导硅胶双腔管行气管插管安全、有效,与引导预热聚氯乙烯双腔管比较,采用硅胶双腔管气管插管时间更短,置管次数更少、阻力更小,气管损伤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胶双腔管 聚氯乙烯双腔管 预热 可视软镜 肥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科手术患者围术期右心功能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闫声明 解凤磊 +3 位作者 葛晓燕 赵腾飞 刘伟 杜凯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18-321,共4页
胸科手术患者围术期会因不同原因出现不同程度的右心功能下降,可持续至术后数周。围术期右心功能下降与术后右心功能不全的发展紧密相关。避免围术期右心功能下降,降低术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已成为目前围术期医学的研究热点。围术期... 胸科手术患者围术期会因不同原因出现不同程度的右心功能下降,可持续至术后数周。围术期右心功能下降与术后右心功能不全的发展紧密相关。避免围术期右心功能下降,降低术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已成为目前围术期医学的研究热点。围术期多种因素会影响患者右心功能,主要包括单肺通气、手术方式、镇痛模式、液体管理等。全文对胸科手术患者围术期右心功能影响因素的研究进行简要综述,旨在更好地践行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有效保护胸科手术患者围术期右心功能,为改善患者预后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科手术 右心功能 单肺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术中低血压动态列线图预测模型
4
作者 张子婷 高芳 +1 位作者 葛晓燕 刘伟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69-1275,共7页
目的构建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ITFF)闭合复位髓内针内固定术患者术中低血压(IH)风险的动态列线图。方法选择ITFF行闭合复位髓内针内固定术治疗老年患者211例,男69例,女142例,年龄65~85岁,BMI 18.5~28.0 kg/m^(2),ASAⅡ或Ⅲ级。根据... 目的构建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ITFF)闭合复位髓内针内固定术患者术中低血压(IH)风险的动态列线图。方法选择ITFF行闭合复位髓内针内固定术治疗老年患者211例,男69例,女142例,年龄65~85岁,BMI 18.5~28.0 kg/m^(2),ASAⅡ或Ⅲ级。根据是否发生IH将患者分为两组:IH组和对照组(CO组)。记录基础疾病、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骨折部位、改良5项衰弱指数(mFI-5)评分,临床实验室检查指标包括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白细胞(WBC)、白蛋白(ALB)、C反应蛋白(CRP)、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和空腹血糖(FBG)。记录基线血压、麻醉诱导前、麻醉诱导后15、45和75 min的SBP和DBP,术中平均体温、术中失血量、麻醉时间和手术时间。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ITFF患者IH危险因素,通过R语言构建IH风险的列线图并验证,进一步使用DynNom包开发动态列线图。结果老年患者ITFF中IH发生率为40.3%。与CO组比较,IH组女性、年龄、mFI-5、CRP、BUN、FBG、术中失血量明显升高,Hb和ALB明显降低,麻醉时间和手术时间明显延长(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1.672,95%CI 1.168~2.654,P=0.017)、年龄增加(OR=2.039,95%CI 1.268~4.685,P<0.001)、mFI-5升高(OR=2.150,95%CI 1.532~3.068,P<0.001)、ALB降低(OR=0.739,95%CI 0.634~0.987,P=0.021)、FBG升高(OR=1.712,95%CI 0.971~2.135,P<0.001)和麻醉时间延长(OR=1.068,95%CI 0.965~1.864,P=0.019)是发生IH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上述变量构建IH风险列线图,其校正曲线显示,一致性指数为0.972,具有较高预测准确性。决策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列线图风险阈值大于0.032,能提供明显意义的临床净收益。将列线图可视化为IH风险动态列线图(https://mldynamic.shinyapps.io/DynNomapp/)。结论本研究基于性别、年龄、mFI-5、ALB、FBG和麻醉时间构建老年ITFF患者中IH风险的动态列线图,有助于制定更为积极的诊疗决策,为IH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股骨粗隆间骨折 术中低血压 预测 动态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204-5p通过靶向负性调控RAB22A促进膀胱癌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5
作者 李立强 郭园园 +5 位作者 王成勇 常睿 孙巍 高五岳 王超 刘贝贝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235-2242,共8页
目的探讨MiR-204-5p靶向RAB22A对膀胱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TCGA数据库进行了miR-204-5p的生存分析和临床病理性状的相关性分析;检测膀胱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以及正常尿路上皮细胞和膀胱癌细胞中miR-204-5p的表达水平;... 目的探讨MiR-204-5p靶向RAB22A对膀胱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TCGA数据库进行了miR-204-5p的生存分析和临床病理性状的相关性分析;检测膀胱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以及正常尿路上皮细胞和膀胱癌细胞中miR-204-5p的表达水平;过表达/敲低miR-204-5p后检测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和凋亡等变化;转录组测序,数据库分析和多种实验证实miR-204-5p靶向抑制RAB22A基因调控膀胱癌细胞的生物学行为。结果TCGA数据库中MiR-204-5p高表达患者的中位生存期较低,表现出较差的预后(P<0.05);miR-204-5p在膀胱癌组织和细胞表达明显上调(P<0.05);过表达miR-204-5p可促进细胞增殖(P<0.05)、迁移和侵袭(P<0.05),减少细胞凋亡(P<0.05),敲低后则相反;转录组测序,数据库分析和双荧光素酶实验提示RAB22A是miR-204-5p下游关键因子,qRT-PCR,Western blotting证实过表达miR-204-5p可抑制RAB22A的表达(P<0.05);过表达RAB22A可部分逆转miR-204-5p对膀胱癌细胞生长的促进作用(P<0.05)。结论miR-204-5p通过靶向负性调控RAB22A促进膀胱癌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204-5p RAB22A 膀胱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复合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对脊柱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的影响 被引量:86
6
作者 刘伟 陈高峰 +2 位作者 岳生 赵德彩 吴迪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65-267,共3页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对脊柱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脊柱手术患者60例,年龄18-70岁,ASA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三组,术后镇痛分别给予舒芬太尼3μg/kg(S1组)、右美托咪定1.5μg/kg+舒芬太尼2μg/kg组(S...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对脊柱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脊柱手术患者60例,年龄18-70岁,ASA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三组,术后镇痛分别给予舒芬太尼3μg/kg(S1组)、右美托咪定1.5μg/kg+舒芬太尼2μg/kg组(S2组)和右美托咪定1.5μg/kg+舒芬太尼1μg/kg组(S3组)。三组麻醉诱导:静注咪达唑仑0.05 mg/kg、依托咪酯0.3mg/kg、舒芬太尼0.8μg/kg,于手术结束前30 min连接静脉镇痛泵行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背景输注流速3 ml/h,单次追加药量0.5 ml,锁定时间15min,总容量150ml。分别记录三组患者术后2h(T0)、4h(T1)、8h(T2)、12h(T3)、24h(T4)、48h(T5)的VAS疼痛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和术后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 T1-T5时S2组和S3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S1组(P〈0.05);三组Ramsay镇静评分、恶心、呕吐、嗜睡、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复合1.5μg/kg右美托咪定用于脊柱骨科手术术后镇痛可显著减少舒芬太尼的用量,同时降低其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且无心动过缓和嗜睡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舒芬太尼 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状神经节阻滞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睡眠质量和恶心呕吐的影响 被引量:23
7
作者 葛晓燕 王峰 +4 位作者 王朋 解凤磊 闫声明 刘伟 李元海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41-245,共5页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右侧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睡眠质量和恶心呕吐(PONV)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98例,年龄42~74岁,BMI 19~25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全身...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右侧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睡眠质量和恶心呕吐(PONV)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98例,年龄42~74岁,BMI 19~25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全身麻醉联合SGB组(S组)和全身麻醉组(GA组),每组49例。S组于麻醉诱导前在超声引导下行右侧SGB,注入0.2%罗哌卡因5 ml,GA组不行SGB。两组采用相同的全身麻醉方法和麻醉药物。记录术前1 d、手术当日、术后1 d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记录术后24 h PONV分级和止吐药补救情况。记录术后24 h活动时VAS疼痛评分、镇痛药补救情况、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记录局麻药中毒、全脊髓麻醉、气胸、臂丛神经阻滞等SGB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GA组比较,S组手术当日、术后1 d PSQI评分、POSD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PONV 0级、1级发生率明显升高,PONV 2级、3级、4级发生率、止吐药补救率明显降低(P<0.05),术后24 h活动时VAS疼痛评分明显降低(P<0.05),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明显缩短(P<0.05)。两组补救镇痛情况、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组无一例出现局麻药中毒、全脊髓麻醉、气胸、臂丛神经阻滞等SGB相关并发症。结论右侧星状神经节阻滞可有效改善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的术后睡眠质量,降低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减轻术后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状神经节阻滞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 术后睡眠障碍 术后恶心呕吐 术后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Co可视喉罩联合支气管封堵器在微创胸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8
作者 解凤磊 高芳 +2 位作者 王峰 刘伟 李元海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02-505,共4页
目的探讨SaCo可视喉罩联合支气管封堵器在微创胸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9年2月至2020年4月择期行微创胸腔镜手术患者77例,男52例,女25例,年龄18~80岁,BMI 19~24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喉罩... 目的探讨SaCo可视喉罩联合支气管封堵器在微创胸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9年2月至2020年4月择期行微创胸腔镜手术患者77例,男52例,女25例,年龄18~80岁,BMI 19~24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喉罩组(LM组,n=39)和气管导管组(ET组,n=38)。LM组使用SaCo可视喉罩联合支气管封堵器,ET组使用气管导管联合支气管封堵器。记录插管(或喉罩)后5 min(T 1)、单肺通气5 min(T 2)、单肺通气1 h(T 3)和双肺通气5 min(T4)时气道峰压(Ppeak)、气道平台压(Pplat)和SpO 2。记录术前1 d和术后1 d恢复质量评分量表(QoR-15)评分。记录术中肺萎陷评分、Aldrete苏醒评分、拔管时间、放置或拔除人工气道后应用血管活性药物例数、苏醒期呛咳例数、术后咽喉疼痛例数。结果与ET组比较,LM组T 1—T 4时Ppeak和Pplat明显降低(P<0.05),术后1 d QoR-15评分明显升高(P<0.05),拔管时间明显缩短(P<0.05),放置或拔除喉罩后使用血管活性药物例数明显减少(P<0.05),苏醒期呛咳、术后咽喉疼痛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SaCo可视喉罩联合支气管封堵器应用于微创胸腔镜手术时术中通气效果好,术毕苏醒速度快,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恢复质量高,可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Co可视喉罩 支气管封堵器 胸腔镜手术 气管导管 恢复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视软镜下导引型气管导管在颈椎手术中经口气管插管的效果 被引量:5
9
作者 解凤磊 闫声明 +4 位作者 冯迎迎 宋小倩 苗雨 刘伟 李元海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03-706,共4页
目的观察和比较可视软镜下导引型气管导管和加强型气管导管在颈椎手术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择期全身麻醉颈椎手术患者86例,男51例,女35例,年龄34~64岁,BMI 19~24 kg/m^(2),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三组:斜面不朝... 目的观察和比较可视软镜下导引型气管导管和加强型气管导管在颈椎手术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择期全身麻醉颈椎手术患者86例,男51例,女35例,年龄34~64岁,BMI 19~24 kg/m^(2),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三组:斜面不朝向患者头端组(NTH组,n=28)、斜面朝向患者头端组(TH组,n=29)和导引型气管导管组(GT组,n=29)。NTH组和TH组患者采用加强型气管导管,NTH组导管斜面朝向患者头端,TH组导管斜面不朝向患者头端,GT组患者采用无斜面的导引型气管导管。记录气管插管时间、置管时间、置管次数、插管过程中低氧血症例数和置管难度分级;记录首次置管成功例数和低氧血症发生率;记录术后吞咽困难、咽喉疼痛和声音嘶哑发生情况。结果TH组和GT组插管时间、置管时间明显短于NTH组(P<0.05),置管次数明显少于NTH组(P<0.05),首次置管成功率明显高于NTH组(P<0.05),置管难度明显低于NTH组(P<0.05),吞咽困难、咽喉疼痛、声音嘶哑发生率明显低于NTH组(P<0.05)。GT组置管难度明显低于TH组(P<0.05)。三组低氧血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可视软镜引导下颈椎手术患者经口气管插管,采用气管导管斜面朝向患者头端和导引型气管导管,置管更快速、高效,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使用导引型气管导管置管操作更简单、难度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引型气管导管 加强型气管导管 可视软镜 经口气管插管 颈椎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在超声引导下选择性颈神经根阻滞中对肩关节镜术后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子婷 刘伟 +1 位作者 张曼 孙芳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1年第3期82-85,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在超声引导下选择性颈神经根阻滞中对肩关节镜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拟行肩关节镜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高浓度组(39例)和低浓度组(39...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在超声引导下选择性颈神经根阻滞中对肩关节镜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拟行肩关节镜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高浓度组(39例)和低浓度组(39例),分别采用0.5%、0.2%罗哌卡因进行超声引导下选择性颈神经根阻滞。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指标、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前臂运动功能的改良Bromage评分(modified Bromage score,MBS)。结果两组患者围术期平均动脉压和心率以及术后3 h、6 h、12 h、24 h屈肘、屈腕、屈指的MB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浓度组患者术后3 h、6 h VAS评分均显著低于低浓度组(均P<0.05)。结论采用0.5%罗哌卡因行超声引导下选择性颈神经根阻滞能更好地缓解肩关节术后疼痛,且不影响患者术后前臂运动功能和康复,效果优于0.2%罗哌卡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哌卡因 选择性颈神经根阻滞 超声引导 疼痛 运动功能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