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山市第三人民医院2018年门诊第二类精神药品使用趋势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张洪标 张传福 +3 位作者 李燕平 赵雪茹 梁灵君 高永双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16期159-161,共3页
目的探讨本院2018年门诊第二类精神药品使用情况,分析其合理性,为规范管理使用第二类精神药品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析2018年1~12月2538张包含10种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观察使用患者的年龄、时间分布、药物配伍等,对其限定日剂量(DDD)、... 目的探讨本院2018年门诊第二类精神药品使用情况,分析其合理性,为规范管理使用第二类精神药品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析2018年1~12月2538张包含10种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观察使用患者的年龄、时间分布、药物配伍等,对其限定日剂量(DDD)、用药频度(DDDs)、药物利用指数(DUI)等进行分析。结果2538张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中,男1375张,女1163张,男女比例1.18∶1.00。不同性别患者在不同年龄阶段第二类精神药品使用情况不同,35~50岁患者占比相对较高。2538张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不同月份开出的处方数各有不同,2月最高,8月次之,7~10月连续四个月月均处方数均>200张,3~6月月均处方数较低,其中4月达到最低状态。10种第二类精神药品的DDD均在药物使用范围内,DDDs使用相对合理,10种药品中有8种药品的DUI≤1.0,仅有2种药品的DUI>1.0。2538张处方中有2种药品(奥沙西泮片、艾司唑仑片)的119张处方出现联合使用抗高血压药的情况,发生率为4.69%;有1种药物(酒石酸唑吡坦)的47张处方出现联合使用抗惊厥类药物(卡马西平)的情况,发生率为1.85%。结论10种第二类精神药品在中山市第三人民医院门诊的使用情况较为合理,但在药物配伍方面不够理想,尚需进一步改正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类精神药品 药物使用情况 药物利用指数 用药配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6—2020年中山市某精神专科医院发表论文现状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陈佳伟 平军娇 +3 位作者 罗佳丽 沈蒙召 章杰 杜宝国 《现代医院》 2023年第1期130-132,共3页
目的对中山市第三人民医院2016—2020年发表的论文进行回顾性分析,为加强科研管理工作和人才培养提供依据。方法用Excel2016建立数据库,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2016—2020年收录的中山市第三人民医院发表的论文,按照论文的数量... 目的对中山市第三人民医院2016—2020年发表的论文进行回顾性分析,为加强科研管理工作和人才培养提供依据。方法用Excel2016建立数据库,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2016—2020年收录的中山市第三人民医院发表的论文,按照论文的数量、期刊级别、专业分布、人员特征等进行统计,以SPSS20.0进行统计学描述和分析。结果2016—2020年,中山市第三人民医院公开发表论文197篇,其中以普通期刊为主共151篇(76.8%)、SCI论文4篇、中文核心12篇、科技核心30篇;不同性别间总发文量、SCI及核心期刊数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学科、学历、职称间总发文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SCI及核心期刊数量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年发文量虽呈上升趋势,但总量偏少,且质量有待提高;学科发展不均衡;科研管理部门应创新科研管理制度,加强科研团队建设,均衡学科发展,提升科研学术水平,进一步提高论文发表的数量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专科医院 科研管理 科研论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山市住院流浪精神病患者现状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杨志辉 候丽华 +6 位作者 刘惠秋 孙录 黄彩英 张传福 蒋庭云 黄石章 任春生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127-129,共3页
目的了解中山市住院流浪精神病患者的现状,为制定政策、采取有效救治和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中山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316例流浪精神病患者,采用自拟住院精神病患者调查表统计临床资料,采用肇事肇祸危险性5级评定法评估肇事肇祸... 目的了解中山市住院流浪精神病患者的现状,为制定政策、采取有效救治和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中山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316例流浪精神病患者,采用自拟住院精神病患者调查表统计临床资料,采用肇事肇祸危险性5级评定法评估肇事肇祸危险性,采用临床总体印象量表、简明精神病量表、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评定疾病状况。结果住院流浪精神病患者以未婚青年男性为主,籍贯以省内及邻近省份为主,肇事肇祸危险性评估1级以上占58.72%,以脏臭流浪(24.68%)、影响社会治安(44.30%)人院为主,54.81%既往有精神病史,49.68%诊断为精神分裂症者,21.52%合并内科疾病,91.14%使用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全院年平均床位占有率23.27%。结论住院流浪精神病患者的救治工作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患者长期滞留医院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浪精神病 社会危险性 救治措施 管理措施 精神卫生 临床总体印象量表 简明精神病量表 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山市流浪精神病患者救治现状调查 被引量:3
4
作者 马宇行 李水洪 +1 位作者 何祖扬 邢志强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144-145,共2页
目的:了解中山市流浪精神病患者的救治现状,为进一步完善流浪精神病患者救治体制提供依据。方法对中山市114例流浪精神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98.2%由110及120送入院,79.8%来自广东省外,婚姻状况以未婚... 目的:了解中山市流浪精神病患者的救治现状,为进一步完善流浪精神病患者救治体制提供依据。方法对中山市114例流浪精神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98.2%由110及120送入院,79.8%来自广东省外,婚姻状况以未婚为主(62.3%),文化程度较低;流浪原因以受精神病性症状影响为主(85.1%),救治原因以言语紊乱为主(76.3%),诊断以精神分裂症(40.4%)、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21.1%)居多,多应用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治疗(69.3%),部分患者合并有躯体疾病或传染病。结论中山市流浪精神病患者来源地域分布广,文化程度较低,未婚者居多,多由公安机关及医疗机构联合送治,部分患者合并传染病或躯体疾病,救治任务复杂且繁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病 流浪精神病 救治现状 疾病类型 传染病 躯体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山市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任衍镇 黄彩英 +2 位作者 黄妙妃 邓大勇 杜宝国 《四川精神卫生》 2015年第5期391-394,共4页
目的了解中山市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中山市小学和初中共4所学校的2281名学生,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父母教养方式量表(EMBU)及儿... 目的了解中山市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中山市小学和初中共4所学校的2281名学生,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父母教养方式量表(EMBU)及儿童青少年一般情况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2281名学生中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8.76%(428名),其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父母抚养组及低收入组外化性行为得分分别高于父母抚养组及中高收入组[(7.08±6.41)vs.(6.12±7.10);(6.63±6.72)vs.(5.93±7.59),P均<0.05],非家庭和睦组在内化性行为得分、外化性行为得分及行为问题总分上都高于家庭和睦组(P均<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儿童青少年内化性行为得分、外化性行为得分及行为问题总分均与父、母的温暖理解因子得分呈负相关(r=-0.18^-0.13,P均<0.01),与父母的惩罚严厉、拒绝否认、过度保护干涉等因子得分呈正相关(r=0.11~0.24,P均<0.01)。进一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儿童青少年行为问题相关因素依次是:家庭氛围、父亲温暖理解、母亲过度保护及干涉(P均<0.05)。其中,家庭氛围越紧张,父亲温暖理解得分越低,母亲过度保护及干涉得分越高,儿童青少年越倾向于出现行为障碍(P均<0.05)。结论中山市儿童青少年行为问题较突出,紧张的家庭氛围、母亲过度保护干涉及缺乏父亲温暖理解的教养方式对行为问题的发生有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青少年 行为障碍 父母教养方式 横断面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山市流动人口与户籍人口自杀率和自杀方式特征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邓兰芳 余金鸣 +2 位作者 黄彩英 章杰 杜宝国 《四川精神卫生》 2020年第1期67-70,75,共5页
目的分析2015年-2017年中山市流动人口和户籍人口自杀率变化趋势和自杀案例特征,为中山市制定自杀干预策略提供参考。方法抽取中山市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中死亡时间为2015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的死亡案例,按照是否具有中山市户籍分... 目的分析2015年-2017年中山市流动人口和户籍人口自杀率变化趋势和自杀案例特征,为中山市制定自杀干预策略提供参考。方法抽取中山市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中死亡时间为2015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的死亡案例,按照是否具有中山市户籍分为户籍组和流动组,计算并比较两组自杀率和自杀方式的差异。结果中山市2015年-2017年自杀率为4. 03/10万。户籍组和流动组年自杀率分别为3. 61/10万、4. 46/10万。两组自杀率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流动组60岁以上人群自杀率高于户籍组(34. 94/10万vs. 6. 83/10万)。前三位的自杀方式,户籍组分别为自缢[95例(53. 67%)]、服用农药[27例(15. 25%)]和高坠[22例(12. 43%)];流动组分别为自缢[65例(30. 37%)]、高坠[48例(22. 43%)]和服用农药[30例(14. 02%)],两组自杀方式分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 99,P<0. 01)。结论中山市流动人口与户籍人口自杀死亡的案例均以自缢、服用农药和高坠为主。流动人口自杀率略高于户籍人口,老年流动人口可能是高自杀风险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杀率 自杀方式 户籍人口 流动人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山市中小学教师精神卫生知识知晓情况调查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王向阳 任衍镇 +2 位作者 李元春 薛坤喜 杜宝国 《四川精神卫生》 2015年第3期248-251,共4页
目的了解中山市中小学教师精神卫生知识知晓情况、态度并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中山市小学、初中及高中共12所学校983名教师,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精神卫生与心理保健知识问卷、儿童青少年常见精神... 目的了解中山市中小学教师精神卫生知识知晓情况、态度并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中山市小学、初中及高中共12所学校983名教师,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精神卫生与心理保健知识问卷、儿童青少年常见精神疾病知识问卷及精神疾病态度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精神卫生与心理保健知识问卷总评分(15.92±2.50)分,总体正确率为79.6%;9种儿童青少年常见精神疾病中掌握最好的是抑郁症(38.0%),其次是精神发育迟滞(34.2%)和多动症(33.6%),最差为抽动症(13.4%);精神疾病态度问卷总评分(35.94±5.52)分。组间比较显示:女性教师精神卫生知识与心理保健问卷总评分高于男性教师,中学组教师在儿童青少年常见精神疾病总评分上优于小学教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相关分析显示,教师精神疾病态度问卷总评分与其年龄及工作年限呈负相关(r=-0.07,P均<0.05)。被调查的983名教师中,有228名(23.2%)反映在其教学工作中遇见过患有精神疾病的学生,97.2%(955名)的教师认为有必要学习精神卫生知识,在知识获得途径方面,新闻、杂志或网络所占比例最高(70.2%),专业讲座或培训(8.6%)及专业书籍(7.8%)较低。结论中山市中小学教师精神卫生知识知晓情况总体较好,具体病种掌握不均衡,对待精神疾病态度有待改变,可以借助新兴媒体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宣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 精神卫生知识 横断面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山市公安人员焦虑症流行病学调查
8
作者 周湘梅 李真 +4 位作者 陈贻华 马宇行 关莲英 黄石章 任春生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352-353,共2页
目的了解中山市公安人员焦虑症流行病学情况。方法采用精神卫生筛查表、神经症筛查表、社会功能缺陷筛查表、精神状况检查表、神经症病史记录表对中山市的公安人员进行调查,并与普通人群进行比较。结果中山市公安人员焦虑症的终生患病... 目的了解中山市公安人员焦虑症流行病学情况。方法采用精神卫生筛查表、神经症筛查表、社会功能缺陷筛查表、精神状况检查表、神经症病史记录表对中山市的公安人员进行调查,并与普通人群进行比较。结果中山市公安人员焦虑症的终生患病率和时点患病率分别为20.00‰、10.00‰,显著高于普通人群(P〈0.05)。结论中山市公安人员焦虑症的患病率较高,应列为心理障碍早期干预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安人员 焦虑障碍 患病率 流行病学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青少年拒绝上学问题研究进展
9
作者 牛红利 容东环 +1 位作者 朱建立 任衍镇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2025年第1期108-112,共5页
拒绝上学是儿童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问题,对儿童青少年个人、家庭、社会都会产生不良影响。儿童青少年拒绝上学时间越久,重新回到学校的难度就越大。因此,综述对国内外现有研究结果进行梳理,主要从概念、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影响因素及干... 拒绝上学是儿童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问题,对儿童青少年个人、家庭、社会都会产生不良影响。儿童青少年拒绝上学时间越久,重新回到学校的难度就越大。因此,综述对国内外现有研究结果进行梳理,主要从概念、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影响因素及干预方面进行评述,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为受拒绝上学问题困扰的儿童青少年提供有效的支持,助力其早日重返校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拒绝上学 儿童青少年 影响因素 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痛风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因果关系:一项双样本孟德尔随机化分析
10
作者 孔垂嘉 张影 +5 位作者 谭振昆 平军娇 张海波 章杰 罗佳丽 刘新霞 《四川精神卫生》 2025年第2期115-122,共8页
背景痴呆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和寿命,阿尔茨海默病(AD)是最常见的痴呆类型。既往研究表明,痛风可能会降低AD的发病风险,但两者的因果关系仍需进一步研究。目的采用双样本孟德尔随机化(MR)分析探讨痛风与AD之间的潜在因果关系,为AD的... 背景痴呆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和寿命,阿尔茨海默病(AD)是最常见的痴呆类型。既往研究表明,痛风可能会降低AD的发病风险,但两者的因果关系仍需进一步研究。目的采用双样本孟德尔随机化(MR)分析探讨痛风与AD之间的潜在因果关系,为AD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中,来自英国生物银行2021年发布的痛风(病例组6810例,对照组477788例)汇总数据作为暴露因素,FinnGen同年发布的AD(病例组3899例,对照组214893例)汇总数据作为结局指标。采用逆方差加权法、MR-Egger法、加权中位数法、简单模式法和加权模式法分析痛风与AD之间的潜在因果关系。使用MR-Egger法检测多效性,使用Cochran’s Q检验评估结果的异质性,使用留一法进行敏感性分析,绘制漏斗图检测偏倚性。结果逆方差加权法显示,痛风与AD存在因果关系(OR=0.004,95%CI:0~0.700,P<0.05)。漏斗图显示,两侧的SNP分布基本对称,因果关系受潜在偏倚影响的可能性较小。Cochran’s Q检验结果显示,痛风与AD的MR分析异质性无统计学意义。MR-Egger法结果表明,痛风的工具变量间不存在水平多效性。痛风与AD的反向MR分析结果表明,痛风与AD无反向因果关系。结论痛风是AD的保护因素,痛风可能会降低AD的发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德尔随机化分析 痛风 阿尔茨海默病 因果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父母心理控制对中学生抑郁症状的影响:消极完美主义及学业压力的作用路径
11
作者 曾海萍 周强 +2 位作者 方圆 牛红利 任衍镇 《四川精神卫生》 2025年第1期71-77,共7页
背景 抑郁是青少年阶段高发的情绪问题,父母心理控制是青少年抑郁的重要预测因素,但目前关于两者之间的作用机制研究尚不充分。目的 探讨中学生消极完美主义和学业压力在父母心理控制与抑郁症状之间的作用路径,为降低中学生抑郁症状发... 背景 抑郁是青少年阶段高发的情绪问题,父母心理控制是青少年抑郁的重要预测因素,但目前关于两者之间的作用机制研究尚不充分。目的 探讨中学生消极完美主义和学业压力在父母心理控制与抑郁症状之间的作用路径,为降低中学生抑郁症状发生风险提供参考。方法 于2023年2月—4月,选取中山市2所初中和2所高中共1 100名中学生为研究对象。使用父母心理控制问卷、中文Frost多维度完美主义问卷(CFMPS)、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MHI-60)中的学习压力感分量表以及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进行调查。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考查各量表评分的相关性,运用Amos 24.0检验消极完美主义和学业压力在父母心理控制与中学生的抑郁症状之间的作用路径。结果 共1 009名(91.73%)中学生完成有效问卷调查,检出261名(25.87%)中学生存在抑郁症状。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父母心理控制问卷评分、CFMPS中的消极完美主义评分、MMHI-60中的学习压力感分量表评分与CES-D评分两两之间均呈正相关(r=0.323~0.644,P<0.05或0.01)。父母心理控制对中学生抑郁症状的直接效应值为0.128(95%CI:0.061~0.201),占总效应的31.37%;消极完美主义和学业压力分别是父母心理控制与中学生抑郁症状之间的作用路径,间接效应值分别为0.099(95%CI:0.068~0.133)、0.100(95%CI:0.060~0.143),分别占总效应的24.27%、24.51%;消极完美主义-学业压力是父母心理控制与中学生抑郁症状之间的链式作用路径,间接效应值为0.081(95%CI:0.060~0.106),占总效应的19.85%。结论 父母心理控制可直接影响中学生抑郁症状,也可以通过消极完美主义和学业压力的独立路径或链式路径影响中学生抑郁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父母心理控制 中学生 抑郁 完美主义 学业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莫三嗪与碳酸锂治疗双相障碍急性抑郁发作对照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宇明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328-330,共3页
目的评价拉莫三嗪治疗双相障碍急性抑郁发作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的方法将117例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分别以拉莫三嗪(n=59)和碳酸锂治疗(n=58),疗程8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周、2周、4周、6周、8周末以汉... 目的评价拉莫三嗪治疗双相障碍急性抑郁发作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的方法将117例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分别以拉莫三嗪(n=59)和碳酸锂治疗(n=58),疗程8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周、2周、4周、6周、8周末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Young躁狂评定量表及临床疗效总评量表评价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拉莫三嗪治疗组有效率为67.8%(40/59),碳酸锂组为72.4%(42/58),两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拉莫三嗪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23.7%)显著低于碳酸锂组(41.3%)(P〈0.05)。结论拉莫三嗪与碳酸锂治疗双相障碍急性抑郁发作均有效,但前者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障碍 抑郁发作 碳酸锂 拉莫三嗪 心境稳定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专科医院教学发展现状与思考 被引量:2
13
作者 平军娇 章杰 杜宝国 《现代医院》 2021年第12期1939-1941,共3页
随着教育新形势对医学教育提出新要求,以及精神病专科医院自身应对市场竞争、人才建设的迫切需要,教学工作已成为医院建设与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和任务。面对新形势,精神病专科医院如何进行教学管理,培养出更多精神病领域的合格人才,是... 随着教育新形势对医学教育提出新要求,以及精神病专科医院自身应对市场竞争、人才建设的迫切需要,教学工作已成为医院建设与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和任务。面对新形势,精神病专科医院如何进行教学管理,培养出更多精神病领域的合格人才,是精神病专科医院面对的新挑战。笔者分析了临床教学方面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的策略:端正学生学习态度,更新教学理念;建立教学管理制度,成立教研室;加强教学管理,对教研室进行考核;重视师资队伍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病医院 教学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市级精神专科医院医务人员科研现状和需求调查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佳伟 平军娇 +3 位作者 罗佳丽 沈蒙召 章杰 杜宝国 《现代医院》 2021年第11期1795-1797,共3页
目的了解某市级精神专科医院医务人员科研现状和需求,针对调查结果提出相应对策与建议,以期提高精神专科医院科研管理水平,促进医务人员科研素养提升。方法本研究设计为横断面调查性研究,选取中山市第三人民医院287名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目的了解某市级精神专科医院医务人员科研现状和需求,针对调查结果提出相应对策与建议,以期提高精神专科医院科研管理水平,促进医务人员科研素养提升。方法本研究设计为横断面调查性研究,选取中山市第三人民医院287名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问卷共分为3个维度:包括一般资料、科研现状以及科研需求现状,通过问卷星形式。结果科研中排在前三位的是:87.42%的专业技术人员从事科研是职称晋升的需要、83.44%的专业技术人员论文撰写和投稿存在困难是因为未掌握统计分析方法、82.12%的人员通过互联网获取科研知识;科研需求现状中排在前三位的是:89.4%的人员希望医院设立针对不同层次及专业的人才培养项目、86.09%的人员希望医院构建科研交流平台、83.44%的人员对临床研究的设计思路与方法最感兴趣;不同专业、不同学历的人员在承担或参与课题的数量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专科医院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有参与科研活动的热情和提升科研能力的迫切需求,加强医院在科研平台建设、科研能力培养、人员职评聘等方面的资金和政策支持有助于提升精神专科医院科研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专科医院 专业技术人员 科研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专科医院精神科住院病人用药时点调查 被引量:2
15
作者 温全胜 卢文芬 +1 位作者 厉倬学 孙录 《四川精神卫生》 2014年第2期151-153,共3页
目的了解中山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精神障碍患者的药物应用情况及其用药规律。方法采用一日法,以2013年5月14日为时间节点,对该院住院病人的用药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其用药规律。结果①单用抗精神病药、心境稳定剂、抗焦虑药/镇静催眠药、... 目的了解中山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精神障碍患者的药物应用情况及其用药规律。方法采用一日法,以2013年5月14日为时间节点,对该院住院病人的用药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其用药规律。结果①单用抗精神病药、心境稳定剂、抗焦虑药/镇静催眠药、抗抑郁药和苯海索分别占60.53%、27.70%、30.74%、7.40%和14.23%,未使用抗精神病药、心境稳定剂、抗焦虑药/镇静催眠药、抗抑郁药和苯海索分别占5.50%、69.83%、66.98%、92.60%和85.77%;②使用频率居前5位的抗精神病药分别为利培酮174例(33.02%),氯氮平143例(27.13%),奥氮平107例(20.30%),阿立哌唑75例(14.23%),喹硫平68例(12.90%)。居前3位的心境稳定剂分别为丙戊酸钠110例(20.87%),奥卡西平22例(4.17%),丙戊酸镁19例(3.60%)。结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和新型抗抑郁药已成为临床一线用药,临床用药总体较规范,但仍需要注意苯海索和苯二氮艹卓类(BDZ)药物的合理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药物 住院 时点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医改下公立医院财务管理问题探讨 被引量:1
16
作者 程麟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7年第8期65-65,51,共2页
本文分析新医改制度下我国公立医院财务管理存在的诸多问题,如管理者缺乏财务风险意识、资金运用上缺乏全面的成本管理、医院的内部控制有待加强等,进而提出完善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的措施和建议,为我国公立医院财务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新医改 公立医院 财务管理 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螺环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影响的meta分析
17
作者 梁妤静 阳瑞林 +1 位作者 杜启峰 陈锋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21期110-113,138,共5页
目的运用meta分析法评价丁螺环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计算机对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等数据库检索采集丁螺环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时间截至为2024年1月,按照既定纳入和排除标准逐一筛选,... 目的运用meta分析法评价丁螺环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计算机对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等数据库检索采集丁螺环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时间截至为2024年1月,按照既定纳入和排除标准逐一筛选,对符合的RCTs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运用RevMan 5.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9个RCTs,累计患者89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丁螺环酮辅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6.07,95%CI(3.53,10.45),Z=6.52,P<0.00001];治疗组认知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3.22,95%CI(2.75,3.69),Z=13.49,P<0.00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12,95%CI(0.66,1.91),Z=0.42,P=0.67]。结论丁螺环酮辅助治疗精神分裂症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提高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丁螺环酮 临床疗效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喹硫平合并艾司西酞普兰对伴有抑郁症状的首发精神分症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欣 万静 +2 位作者 吴勇 薛坤喜 杜宝国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6年第S1期359-360,共2页
目的:探讨喹硫平合并艾司西酞普兰对伴有抑郁症状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伴有抑郁症状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分别为研究组口服喹硫平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对照组只给予喹硫平.在治疗前及治疗8... 目的:探讨喹硫平合并艾司西酞普兰对伴有抑郁症状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伴有抑郁症状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分别为研究组口服喹硫平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对照组只给予喹硫平.在治疗前及治疗8周时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CDSS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定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在第8周PANSS、CD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副反应未见明显的差异.结论:喹硫平合并艾司西酞普兰对伴有抑郁症状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发精神分裂症 喹硫平 艾司西酞普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听感觉门控P50及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蒋廷云 刘磊 +1 位作者 张文蔚 薛丽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12-14,共3页
目的 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听感觉门控P50与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配对听觉条件、测试刺激范式及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对51名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和51名健康常人进行检测,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患者组听感觉门控... 目的 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听感觉门控P50与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配对听觉条件、测试刺激范式及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对51名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和51名健康常人进行检测,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患者组听感觉门控P50抑制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结果显示,患者组完成分类数和正确分类数显著低于对照组,而错误数和持续错误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患者组听感觉门控P50抑制与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指标间无相关性.结论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认知功能损害与额叶功能缺陷,反映出可能存在不同的神经发生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发精神分裂症 认知功能 神经系统机制 听感觉门控P50 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单、双相抑郁障碍患者认知功能与免疫生物标志物和炎症综合评分的相关性 被引量:3
20
作者 盛东方 杨帆 +4 位作者 钟菁 余金鸣 陈贻华 杜宝国 许明智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28期115-118,131,共5页
目的探讨青少年单、双相抑郁障碍患者认知功能与免疫生物标志物和炎症综合评分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广东省人民医院和广东省中山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青少年单相抑郁障碍患者58例(单相组)和双相抑郁障碍患者41例(... 目的探讨青少年单、双相抑郁障碍患者认知功能与免疫生物标志物和炎症综合评分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广东省人民医院和广东省中山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青少年单相抑郁障碍患者58例(单相组)和双相抑郁障碍患者41例(双相组)。收集两组临床资料,采用斯特鲁普色词测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数字广度测验(DST)对其进行认知功能评估。采集两组空腹静脉血,检测C反应蛋白水平,血小板、白细胞、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计算免疫生物标志物和炎症综合评分。比较两组临床资料、认知功能和免疫生物标志物及炎症综合评分,分析青少年单、双相抑郁障碍患者认知功能与免疫生物标志物及炎症综合评分的关系。结果双相组发病年龄、发作次数、家族史阳性占比高于单相组,病程长于单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相组斯特鲁普色词测验正确数、WCST正确应答百分比、DST评分低于单相组,斯特鲁普色词测验错误数、WCST完成第一个分类所需应答数、免疫生物标志物及炎症综合评分高于单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双相组斯特鲁普色词测验错误数与免疫生物标志物及炎症综合评分呈正相关(rs>0,P<0.05),WSCT正确应答百分比与免疫生物标志物及炎症综合评分呈负相关(r<0,P<0.05)。结论青少年双相抑郁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和炎症改变较单相抑郁障碍患者更严重,且其认知功能与免疫生物标志物及炎症综合评分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相抑郁 双相抑郁 认知功能 免疫生物标志物和炎症综合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