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速康复外科在胃肠手术中的应用经验浅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谭进富 谭敏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1期18-21,共4页
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是指围术期采取一系列有循证医学证据的措施,优化围术期的全过程,核心是降低患者生理和心理创伤应激,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目前虽然ERAS在各个外科专业中得到迅速... 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是指围术期采取一系列有循证医学证据的措施,优化围术期的全过程,核心是降低患者生理和心理创伤应激,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目前虽然ERAS在各个外科专业中得到迅速发展与推广,但各级医院在临床实施ERAS过程中仍存在较多困难,其原因较复杂,各种实施方案也尚未规范化。针对上述情况,本文结合笔者所在中心在胃肠手术中实施ERAS的经验以及最新循证医学证据进行述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 胃肠道 手术 围术期 多学科协作团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肠间质瘤中国专家诊治共识外科部分解读 被引量:4
2
作者 张信华 何裕隆 詹文华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14年第3期125-128,共4页
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最常见的消化道间叶源性肿瘤。由于在靶向治疗中获得的突出效果,GIST近年已被外科学界熟悉。为了更好地普及推广这个较新的肿瘤概念,及时更新知识和规范诊疗,2010年中国临床肿瘤协作... 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最常见的消化道间叶源性肿瘤。由于在靶向治疗中获得的突出效果,GIST近年已被外科学界熟悉。为了更好地普及推广这个较新的肿瘤概念,及时更新知识和规范诊疗,2010年中国临床肿瘤协作组(Chinese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CSCO)成立专家委员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间质瘤 GIST 专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管圈在胃肠外科快速康复病人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作用 被引量:4
3
作者 胡丽君 熊伟昕 伍淑文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2期108-111,共4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胃肠外科快速康复病人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作用。方法成立品管圈,对病区快速康复护理质量进行持续改进,统计改进措施实施前后的护理质量,以患者饮食情况知晓率、饮食执行正确率、活动情况知晓率、活动情况执行正确率...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胃肠外科快速康复病人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作用。方法成立品管圈,对病区快速康复护理质量进行持续改进,统计改进措施实施前后的护理质量,以患者饮食情况知晓率、饮食执行正确率、活动情况知晓率、活动情况执行正确率、管道固定合格率、疼痛评分知晓率为评价指标,采用χ~2检验进行比较。结果在改进措施实施后所有评估项目都得到显著改善(P<0.05),其中患者饮食知晓率、活动情况知晓率、管道固定合格率、疼痛评分知晓率在改善后均提高到100%。结论品管圈可持续提高我区外科快速康复病人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快速康复 护理质量 持续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胃肠间质瘤的外科治疗策略 被引量:2
4
作者 张信华 何裕隆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14年第3期129-132,共4页
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对于外科临床医生已不再陌生。尽管我国仍然缺乏准确的流行病学数据,但国内普遍认为这种病因不明、无明显地域差异、绝大多数表现为散发病例的少见肿瘤,其发病率应该与西方国家报道的相... 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对于外科临床医生已不再陌生。尽管我国仍然缺乏准确的流行病学数据,但国内普遍认为这种病因不明、无明显地域差异、绝大多数表现为散发病例的少见肿瘤,其发病率应该与西方国家报道的相仿,约为1~2/10万[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间质瘤 定义 结直肠 核分裂 小体积 GIST 小结节 外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下胃肠道手术放置引流管的争议与对策 被引量:9
5
作者 陈创奇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4期234-239,共6页
外科引流在胃肠外科疾病的诊治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腹腔感染、消化道漏或重症胰腺炎等治疗中是必不可少的治疗措施。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国内外已经实践多年,是否放置引流管在胃肠道手术的ERAS临床实践中一直争议不断。本... 外科引流在胃肠外科疾病的诊治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腹腔感染、消化道漏或重症胰腺炎等治疗中是必不可少的治疗措施。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国内外已经实践多年,是否放置引流管在胃肠道手术的ERAS临床实践中一直争议不断。本文就外科引流的定义及其分类、引流的目的、适应症、引流物的选择、在ERAS理念下胃肠道手术常见放置引流管(包括鼻胃管、尿管、腹腔或盆腔引流管、肛管引流管)的争议与对策等相关问题做一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 胃肠外科手术曰外科引流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援藏扶持边坝县人民医院外科临床发展
6
作者 叶锦宁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21年第3期237-239,共3页
2020年8月16日,我作为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第10批国家医疗队队员(图1),由广州出发,经过成都机场中转到达昌都邦达机场,再转6个多小时的汽车,两天一夜的奔波,抵达西藏昌都市边坝县人民医院。抵达边坝县的当天,各个队员便开始熟悉自己科... 2020年8月16日,我作为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第10批国家医疗队队员(图1),由广州出发,经过成都机场中转到达昌都邦达机场,再转6个多小时的汽车,两天一夜的奔波,抵达西藏昌都市边坝县人民医院。抵达边坝县的当天,各个队员便开始熟悉自己科室的工作,分别被任命为各个科室的主任,同时给我们安排了两个对口专业的学生。我作为胃肠外科医生,医院给我安排了1名外科医生及1名内镜科医生作为我的学生,由此我开始了为期1年的支援西藏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机场 对口专业 外科医生 边坝县 胃肠外科 外科临床 两天一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速康复外科对胃肠手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陈松耀 陈创奇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2期86-91,共6页
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的核心是减少围术期创伤应激,促进各脏器功能快速恢复。围术期创伤应激反应对胃肠功能影响最早,但持续时间最长。围术期各项处理措施对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处理不... 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的核心是减少围术期创伤应激,促进各脏器功能快速恢复。围术期创伤应激反应对胃肠功能影响最早,但持续时间最长。围术期各项处理措施对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处理不当将导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延迟,直接影响到ERAS的实施。本文针对ERAS的各项措施对术后胃肠功能影响进行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 围术期 胃肠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肠间质瘤患者服用伊马替尼的血液学毒性发生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8
作者 江艾婷 林佳慧 +3 位作者 张信华 蔡世荣 唐可京 夏延哲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24年第1期94-102,共9页
目的描述真实世界中胃肠间质瘤患者服用伊马替尼的血液学毒性的发生情况,并探索发生血液学毒性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7年7月至2021年12月566例胃肠间质瘤患者的详细病例资料,统计患者接受伊马替尼治疗后各级血液... 目的描述真实世界中胃肠间质瘤患者服用伊马替尼的血液学毒性的发生情况,并探索发生血液学毒性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7年7月至2021年12月566例胃肠间质瘤患者的详细病例资料,统计患者接受伊马替尼治疗后各级血液学毒性发生率,并分析性别、年龄、肿瘤原发部位、疾病治疗阶段、伊马替尼血浆谷浓度对各类血液学毒性发生的影响。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评估伊马替尼血浆谷浓度预测发生严重血液学毒性的效能。结果最常见的血液学毒性是贫血,发生率为56.4%,其次是白细胞减少(47.0%),中性粒细胞减少和淋巴细胞减少发生率相似(31.4%和30.9%),血小板减少发生率较低(3.5%)。3级及以上的各项血液学毒性发生率均在5%以下。单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是发生中性粒细胞减少(OR=1.697,95%CI 1.187~2.428,P=0.004)的危险因素。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是发生白细胞减少(OR=2.333,95%CI 1.658~3.283,P<0.001)的独立危险因素;女性(OR=1.450,95%CI 1.021~2.058,P=0.038)、≥60岁(OR=1.868,95%CI 1.308~2.666,P=0.001)、血浆谷浓度四分位区间上升是发生贫血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浆谷浓度每上升1个四分位区间,发生贫血的风险变为原来的1.278倍(95%CI 1.095~1.492,P=0.002)。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结果显示,伊马替尼血浆谷浓度预测严重贫血的最佳截断值为1428μg/L,敏感度、特异度、约登指数、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500,0.725,0.225、0.622(P=0.029)。结论伊马替尼在治疗胃肠间质瘤中的安全性较好,血液学毒性通常是轻微的,多为1~2级,少数3级及以上。对使用伊马替尼进行治疗的胃肠间质瘤患者应定期检测血常规,做好包括治疗药物监测在内的药学监护,及时发现和处理伊马替尼引起的血液学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马替尼 胃肠间质瘤 血液学毒性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肠道肿瘤术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影响因素的系统评价
9
作者 黄紫岚 黄小恬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24年第3期374-380,共7页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系统评价,对影响胃肠道肿瘤术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的因素进行分析。方法检索中英文数据库,包括中国知网、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PubMed、Scopus、EBSCO中关于胃肠道肿瘤术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影响...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系统评价,对影响胃肠道肿瘤术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的因素进行分析。方法检索中英文数据库,包括中国知网、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PubMed、Scopus、EBSCO中关于胃肠道肿瘤术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1月,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相关研究文献。使用美国卫生保健质量和研究机构推荐的横断面研究质量评价工具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评价内容包括患者因素、术前因素、手术因素和术后因素对胃肠道肿瘤术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情况的影响。结果最终纳入8篇文献,其质量评价为A级或B级。Meta分析结果显示,对早期下床活动有利的影响因素包括患者年龄<70岁(OR=2.16,95%CI 1.11~4.21,P=0.02)、男性(OR=1.72,95%CI 1.30~2.28,P=0.0002)、留置导管数量<4(OR=3.24,95%CI 1.19~8.85,P=0.02)。结论胃肠道肿瘤术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性别、术后留置导管数量等。关注这些影响因素有助于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案,促进患者的快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结直肠癌 术后患者 早期下床 影响因素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肠道肿瘤术后肠道菌群失调的易感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吴恺明 何裕隆 +2 位作者 陈剑辉 杨世斌 孙开宇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15年第2期73-76,共4页
目的探究本院胃肠道肿瘤术后患者菌群失调的易感因素,发现高危人群,以期降低其发病率并提高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中心诊断胃癌或结直肠癌并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1 302例。回顾性分析患... 目的探究本院胃肠道肿瘤术后患者菌群失调的易感因素,发现高危人群,以期降低其发病率并提高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中心诊断胃癌或结直肠癌并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1 302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患者术后肠道菌群失调的易感因素。结果本组有症状肠道菌群失调发生189例(14.5%)。肠道菌群易感因素包括:1性别(OR=0.571,95%CI:0.381~0.855,P=0.007);2抗生素使用超过10天(OR=38.542,95%CI:23.139~64.198,P〈0.001);3术前肠梗阻(OR=1.897,95%CI:1.017~3.539,P=0.044);4使用3~4代头孢菌素(OR=1.689,95%CI:1.125~2.537,P=0.011)、碳青霉烯类(OR=24.070,95%CI:7.080~81.891,P〈0.001)、喹诺酮类抗生素(OR=38.512,95%CI:7.457~198.898,P〈0.001)。结论术后长期广谱抗生素应用是术后肠道菌群失调的主要原因。对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应早期监测,早期诊断,并根据药敏试验选择窄谱抗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群失调 胃肠道肿瘤 术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速康复外科在我国结直肠外科临床实践中的挑战与对策 被引量:14
11
作者 陈创奇 何裕隆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2期68-71,共4页
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 ERAS)概念是丹麦的Henrik Kehlet 教授于1997年提出来的[1]。历经19年的临床应用,ERAS已在许多外科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ERAS是采用有循证医学证据支持的一系列围术期处理措施... 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 ERAS)概念是丹麦的Henrik Kehlet 教授于1997年提出来的[1]。历经19年的临床应用,ERAS已在许多外科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ERAS是采用有循证医学证据支持的一系列围术期处理措施,优化了术前、术中和术后的全过程,其核心是减少手术对患者生理及心理的创伤和应激,减少并发症,达到快速康复的目的[2-4]。 ERAS的优点包括[2-4]:减少手术创伤及应激,降低手术并发症,促进患者快速康复,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提升医疗服务质量,节约医疗资源,促进医患关系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 结直肠外科 临床实践 surgery 手术并发症 手术创伤 医疗服务质量 快速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预后营养指数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2
作者 孙开宇 何裕隆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15年第2期112-114,共3页
预后营养指数(Prognostic Nutritional Index,PNI),是由Buzby[1]最早提出,日本学者Onodera进行修正后,建立起来的一个营养评估和手术风险预测指标[2],最初旨在进行胃肠道肿瘤患者围手术期情况评估和手术风险的预测,因其简单、方便、有... 预后营养指数(Prognostic Nutritional Index,PNI),是由Buzby[1]最早提出,日本学者Onodera进行修正后,建立起来的一个营养评估和手术风险预测指标[2],最初旨在进行胃肠道肿瘤患者围手术期情况评估和手术风险的预测,因其简单、方便、有效,而在日本胃肠外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后营养指数 胃肠道恶性肿瘤 营养评估 风险预测 心外科 围手术期 胃肠外科 术后并发症 情况评估 免疫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治疗小组胃癌术前病理特征评估、外科治疗及预后的差异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吴晖 徐建波 +6 位作者 张信华 王亮 何裕隆 蔡世荣 陈创奇 马晋平 詹文华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14年第4期190-196,共7页
目的分析不同治疗小组胃癌术前临床病理特征评估、手术治疗及预后差异。方法从中山大学胃癌诊治研究中心数据库(2001年12月至2010年12月)中筛选出由两个治疗小组施行的643例胃癌病例,按手术小组分为A组(347例)和B组(296例),分析比较两... 目的分析不同治疗小组胃癌术前临床病理特征评估、手术治疗及预后差异。方法从中山大学胃癌诊治研究中心数据库(2001年12月至2010年12月)中筛选出由两个治疗小组施行的643例胃癌病例,按手术小组分为A组(347例)和B组(296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临床病理特征、手术方式选择及预后的差异,进一步对两组接受根治术患者的手术相关情况及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前对肿瘤部位、直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cTNM分期、WHO分型、分化程度、血清CEA值的评估或检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B组Borrmann浸润型者分别占71.7%、6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接受根治性切除者分别占91.4%、9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接受根治术的病例,A、B组的近端胃切除者分别占10.4%、3.7%,联合脏器切除者分别占31.5%、21.9%,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者分别占18.0%、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的淋巴结清扫数、阳性淋巴结数、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B组的术后中位住院天数分别为14(11,19)天、13(11,15)天,全身及腹部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7%vs.3.0%、5.1%vs.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总体患者和接受根治术的患者,两组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手术小组均非预后相关因素。结论经多学科协作,不同治疗小组术前对胃癌患者的cTNM评估及手术方式基本相同,对Borrmann分型评估显著不同。对接受根治术的患者,不同治疗小组的胃切除方式、淋巴结清扫范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日显著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治疗小组 根治手术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晚期胃肠癌并腹膜转移的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爱利 熊伟昕 成玲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2期96-100,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热灌注化疗(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 HIPEC)治疗晚期胃肠癌并腹膜转移的疗效及其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本院治疗的25例晚期胃肠癌伴有腹膜转移患者,行腹腔热灌注化疗,观察... 目的:探讨腹腔热灌注化疗(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 HIPEC)治疗晚期胃肠癌并腹膜转移的疗效及其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本院治疗的25例晚期胃肠癌伴有腹膜转移患者,行腹腔热灌注化疗,观察其并发症和临床疗效,总结护理经验。结果2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热灌注化疗。 HIPEC术后短期疗效中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 CR)80%(20/25),部分缓解(partial remission,PR)20%(5/25),总有效率为100%;术后患者无吻合瘘发生;Ⅰ~Ⅱ骨髓抑制发生率为20%(5/20);轻-中度胃肠道反应为36%(9/25);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延迟为24%(6/25);低蛋白血症占80%(20/25);切口感染和延迟愈合占4%(1/25);28%出现管周渗液(7/25);护理满意度为92%(23/25);随访4~15个月,中位生存期8.3个月。结论腹腔热灌注化疗能有效控制晚期胃肠癌恶性腹水的发展。严格的规范化护理能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热灌注 腹膜转移 恶性腹水 晚期胃肠癌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胃胃肠间质瘤外翻切除术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
15
作者 吴恺明 杨世斌 +1 位作者 张信华 何裕隆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1期18-22,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外翻切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因胃GIST接受腹腔镜下肿瘤切除手术的27例患者临床病例资料,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外翻切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因胃GIST接受腹腔镜下肿瘤切除手术的27例患者临床病例资料,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腹腔镜胃GIST外翻切除术(laparoscopic transgastric tumor-everting resection,LTTR)组8例和腹腔镜胃楔形切除术(laparoscopic wedge resection,LWR)组19例,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标本切缘、切除正常胃组织面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进食半流质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和随访情况。结果术中LTTR组的手术时间较LWR延长[(70±9)分钟vs.(56±8)分钟,P<0.001]。LTTR组出血量与LWR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39±12)ml vs.(38±14)ml,P=0.942]。LTTR组的正常胃组织切除面积明显少于LWR组[(33.0±5.6)cm^2 vs.(119.3±41.6)cm^2,P<0.001]。术后两组均无胃出血、胃穿孔、切缘均无肿瘤残留、无胃排空障碍等情况发生。术后两组肛门排气时间[(2.4±0.5)天vs.(2.3±0.5)天,P=0.842]、进食半流时间[(3.5±0.5)天vs.(3.0±0.8)天,P=0.07]比较无明显差异。患者中位随访时间17个月(4~31个月),两组均无肿瘤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无患者死亡。结论腹腔镜胃肿瘤外翻切除术可以安全有效地运用于无黏膜溃疡改变的胃GIST患者,其优点是能够最大限度的保留正常胃壁组织,能有效减少胃腔狭窄、梗阻发生率,是腹腔镜胃楔形切除术的有效补充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手术 胃肠间质瘤 外翻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肠癌微创外科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黄跃明 陈创奇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1期49-52,共4页
直肠癌是发生在直乙交界和齿状线之间的直肠黏膜上皮细胞源性恶性肿瘤,占我国大肠癌病例的50%~60%,在消化道恶性肿瘤患病率中居第2位^([1,2])。直肠癌的治疗经历数百年历史,从18世纪经会阴部切除处理,到19世纪经肛门和经骶尾部入路直... 直肠癌是发生在直乙交界和齿状线之间的直肠黏膜上皮细胞源性恶性肿瘤,占我国大肠癌病例的50%~60%,在消化道恶性肿瘤患病率中居第2位^([1,2])。直肠癌的治疗经历数百年历史,从18世纪经会阴部切除处理,到19世纪经肛门和经骶尾部入路直肠癌局部切除术(Kraske手术),再到20世纪的Mile's手术、Hartmann手术、Dixon手术、Bacon手术、Park's手术等经典术式的确立,以及直肠癌放化疗等治疗方式的发展,目前已形成多学科规范化综合治疗模式,但根治性手术始终是直肠癌治疗的主要方式.随着全直肠系膜切除(totalme sorectalexcision,TME)、环周切缘(circumfe rential resectionmargin,CRM)、保留盆腔自主神经(pelvic autonomic nerve preservation,PANP)等现代手术观点的提出,以及吻合器等手术器械的发展,直肠癌的外科治疗理念已从单纯肿瘤切除、救治生命转变为既要保证最佳的肿瘤根治效果,又要尽可能保护肛门及泌尿生殖器官的功能,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随着手术水平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外科治疗 局部切除术 治疗经历 手术入路 齿状线 肠黏膜上皮 肛门直肠 腹腔镜手术 癌细胞浸润 传统开腹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长期生存角度看快速康复外科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8
17
作者 何裕隆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15年第1期5-8,共4页
20世纪60年代外科医生发现这样的现象:某些肿瘤患者在原发肿瘤切除后迅速发生远处转移,手术似乎加速转移病灶的发生.这其中涉及到多方面的机制.首先,大量证据表明术中挤压可导致癌症细胞脱落进人血液或淋巴循环.因此,快速康复外科提倡... 20世纪60年代外科医生发现这样的现象:某些肿瘤患者在原发肿瘤切除后迅速发生远处转移,手术似乎加速转移病灶的发生.这其中涉及到多方面的机制.首先,大量证据表明术中挤压可导致癌症细胞脱落进人血液或淋巴循环.因此,快速康复外科提倡微创手术,特别是对结肠癌患者建议腹腔镜手术以减少术中对肿瘤的挤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康复外科 直肠癌患者 临床应用 长期生存 原发肿瘤 微创手术 腹腔镜手术 远处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重视加速康复外科围术期的全程管理 被引量:12
18
作者 陈创奇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1期13-17,共5页
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是指采用有循证医学证据的围术期处理的一系列优化措施,其核心是减少手术和麻醉对患者生理和心理的创伤应激,减少并发症,达到术后快速康复。目前虽然ERAS已在许多外科专业、麻醉、... 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是指采用有循证医学证据的围术期处理的一系列优化措施,其核心是减少手术和麻醉对患者生理和心理的创伤应激,减少并发症,达到术后快速康复。目前虽然ERAS已在许多外科专业、麻醉、护理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但ERAS在临床实践中仍然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临床上要贯彻落实好ERAS的相关措施并形成规范化流程,就应高度重视ERAS围术期的全程管理,本文就现阶段此热点问题进行系统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 围术期 管理 多学科协作团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速康复外科病房建设探讨 被引量:4
19
作者 陈创奇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1期1-11,共11页
随着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在外科临床实践的推广和普及,外科、麻醉科医师及护士等ERAS相关领域的医务人员逐渐接受和认可ERAS理念。ERAS理念是继微创外科之后另外一个学术热点和临床关注点。无痛病... 随着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在外科临床实践的推广和普及,外科、麻醉科医师及护士等ERAS相关领域的医务人员逐渐接受和认可ERAS理念。ERAS理念是继微创外科之后另外一个学术热点和临床关注点。无痛病房建设、ERAS病房建设等也在尝试当中,这些都极大地推动着ERAS理念的发展和手术学科的进步,但尚欠缺相应的标准或参考模式。本文将就ERAS病房建设需要具备的标准或管理制度进行探讨,包括需要建立一支ERAS多学科协作团队,建立多层次、多种手段的ERAS宣教及心理辅导制度,建立围术期ERAS全程管理制度,制定严格的ERAS出院标准,完善的ERAS随访制度以及建立完善的ERAS稽查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 病房 建设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二届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加速康复外科学分会会议纪要
20
作者 袁玉杰 杨东杰 陈创奇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2期115-118,共4页
2018年4月20日至22日,第二届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以下简称"中国医促会")加速康复外科学分会年会、暨第二届南方国际加速康复外科大会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胜利召开。此次大会由中国医促会加速康复外科分会主办,广东省医... 2018年4月20日至22日,第二届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以下简称"中国医促会")加速康复外科学分会年会、暨第二届南方国际加速康复外科大会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胜利召开。此次大会由中国医促会加速康复外科分会主办,广东省医师协会加速康复外科分会、广州市医学会加速康复外科分会以及我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上海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和《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联合承办,是加速康复外科(以下简称“ERAS”)在华南召开的规模最大的学术盛会,大会主题为“携手同行,全面推进ERAS理念与实践,共商我国ERAS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 加速康复外科 国际会议中心 学分 中国医促会 医师协会 中山大学 消化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