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鼻内窥镜手术治疗先天性脑膜脑膨出 被引量:8
1
作者 张湘民 郭洁波 +3 位作者 甘嘉裕 江广理 熊观霞 许庚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1年第3期23-24,26,共3页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手术修补颅底鼻内型先天性脑膨出的可行性。方法 :根据CT及MRI等影像学资料 ,应用不同角度的高解像度内镜及图像监视系统探查鼻内颅底脑膜脑膨出病灶及骨壁缺损情况 ,切除疝入鼻内的变性脑组织和脑膜 (如膨出不多可...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手术修补颅底鼻内型先天性脑膨出的可行性。方法 :根据CT及MRI等影像学资料 ,应用不同角度的高解像度内镜及图像监视系统探查鼻内颅底脑膜脑膨出病灶及骨壁缺损情况 ,切除疝入鼻内的变性脑组织和脑膜 (如膨出不多可回纳者则不用切除 ) ,刮除骨缺损边缘及周围粘膜 ,用肌浆、筋膜、鼻粘膜及生物材料修补骨壁和脑膜缺损。结果 :2例位于筛顶的脑膜脑膨出 1次手术成功。 1例蝶窦侧壁脑膜脑膨出并蝶窦和筛顶两处脑脊液鼻漏者 ,先后 3次手术成功。 1例蝶窦侧壁脑膜脑膨出骨缺损较大者 ,3次手术成功。结论 :鼻内镜下经鼻入路进行颅底鼻内型先天性脑膜脑膨出修补术 ,具有安全、简便、损伤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脑膜脑膨出 鼻窦内镜 内镜手术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耳特种内镜检查与手术 被引量:6
2
作者 张湘民 甘嘉裕 +1 位作者 刘敏 江广理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0年第5期5-7,共3页
目的 :应用特种内镜———变焦显微内镜及针形内镜进行中耳检查、治疗和手术 ,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 :对不同的中耳病变应用不同的特种内镜 ,显微内镜外径 4mm ,最大放大倍数 15 0倍 ,针形内镜外径 1.9mm。配套使用的设备还有自行研制... 目的 :应用特种内镜———变焦显微内镜及针形内镜进行中耳检查、治疗和手术 ,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 :对不同的中耳病变应用不同的特种内镜 ,显微内镜外径 4mm ,最大放大倍数 15 0倍 ,针形内镜外径 1.9mm。配套使用的设备还有自行研制组装的多功能数字图像系统。结果 :495例 (耳 )应用特种内镜检查与手术。有48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作鼓室穿刺抽液及鼓膜置管。 70例残余性中耳炎病人在特种内镜下作鼓膜成形术 ,其中 2 3例在显微内镜下进行 ,另 47例在针形内镜下手术 ,效果良好。显微内镜可调节为全景观察及显微检查 ,从大体至微细的正常结构或病理改变均有清晰显示。而应用针形内镜则可通过狭窄的耳道进行中耳检查及手术。连接数码图像系统 ,可获得高质量的图像并打印出彩色图文报告。结论 :变焦显微内镜及针形内镜在中耳的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耳 内镜检查 内镜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活体表层细胞与微血管的内镜动态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湘民 苏振忠 +2 位作者 郭洁波 文卫平 甘嘉裕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1998年第1期11-12,共2页
接触式变焦显微内窥镜是内窥镜技术的一项新进展。这种新型内窥镜既可作为常规硬管内窥镜全景检查,也可进行显微检查。最大放大倍数为150倍,分辨率达到细胞水平。该作者应用接触式变焦显微内窥镜结合活体染色技术对860例不同鼻... 接触式变焦显微内窥镜是内窥镜技术的一项新进展。这种新型内窥镜既可作为常规硬管内窥镜全景检查,也可进行显微检查。最大放大倍数为150倍,分辨率达到细胞水平。该作者应用接触式变焦显微内窥镜结合活体染色技术对860例不同鼻咽病变(其中确诊为鼻咽癌者106例)进行检查。经观察比较,鼻咽癌病灶及癌旁粘膜镜下所见有以下特征:粘膜上皮着色不均,变性坏死的脱落细胞较多;微血管曲张、畸变、易出血;细胞形态不一,排列不规则,多为过渡型上皮及鳞状化生细胞,伴有不同程度的增生及角化;常有较多的淋巴细胞、裸核细胞及核大深染的异型细胞,偶见可疑癌细胞。活体粘膜染色接触式显微内窥镜扫描观察,不但有助于早期发现病灶,准确取材作病检,对研究鼻咽癌及癌前病变其活体原位粘膜上皮细胞和微血管的变化也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表层细胞 内窥镜 微血管 鼻咽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码图像内镜系统在颅底外科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湘民 文卫平 +4 位作者 耿军 苏振忠 郭洁波 甘嘉裕 江广理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1999年第4期11-13,共3页
目的:进一步探讨内窥镜技术在颅底外科的应用价值。方法:在应用常规内窥镜手术进行颅底手术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患者及病变,结合使用特种内窥镜及数码图像技术辅助进行颅底手术。结果:进行颅底手术共47 例,年龄最小为2 岁半,... 目的:进一步探讨内窥镜技术在颅底外科的应用价值。方法:在应用常规内窥镜手术进行颅底手术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患者及病变,结合使用特种内窥镜及数码图像技术辅助进行颅底手术。结果:进行颅底手术共47 例,年龄最小为2 岁半,最大72 岁,其中脑脊液鼻漏探查修补13 例,全部成功;视神经减压5 例,3 例视力改善。颅内外沟通瘤联合手术7 例,4 例痊愈,1 例好转,2 例失访。其它22 例不同的病例也获得较好效果。结论:内窥镜数码图像系统使颅底手术操作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由于视角大,图像清晰,手术可做得更加精细彻底,创伤小,部分病例可明显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数码图像 颅底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窥镜鼻窦手术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李添应 邱前辉 +3 位作者 柴丽萍 甘嘉裕 郭洁波 文卫平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1997年第1期17-19,共3页
报道147例内窥镜鼻窦手术的术中、术后并发症共12例,包括术中大出血、术后大出血、眶内出血、脑脊液鼻漏、多发性脑脓肿,除多发性脑脓肿1例死亡外,其余11例经处理治愈。本文对影响并发症发生的可能因素及预防措施进行分析和总结,强... 报道147例内窥镜鼻窦手术的术中、术后并发症共12例,包括术中大出血、术后大出血、眶内出血、脑脊液鼻漏、多发性脑脓肿,除多发性脑脓肿1例死亡外,其余11例经处理治愈。本文对影响并发症发生的可能因素及预防措施进行分析和总结,强调减少并发症主要在于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部外科手术 内窥镜 鼻窦手术 并发症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触式显微内窥镜检查在鼻咽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6
作者 张湘民 苏振忠 +2 位作者 郭洁波 文卫平 甘嘉裕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1997年第2期117-118,共2页
关键词 鼻咽癌 内窥镜检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窦真菌病1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7
7
作者 郭洁波 苏振忠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1999年第3期135-137,共3页
总结我院1992~1998年收治鼻窦真菌病10例,认为鼻窦真菌病的主要临床特征是:①单个侧鼻窦受累,尤其是上颌窦;②单侧头痛、鼻塞、脓血涕或鼻腔干酪样物;③CT扫描常见鼻腔鼻窦有软组织块影或钙化斑;④鼻腔鼻窦有阻塞因... 总结我院1992~1998年收治鼻窦真菌病10例,认为鼻窦真菌病的主要临床特征是:①单个侧鼻窦受累,尤其是上颌窦;②单侧头痛、鼻塞、脓血涕或鼻腔干酪样物;③CT扫描常见鼻腔鼻窦有软组织块影或钙化斑;④鼻腔鼻窦有阻塞因素存在。柯-陆氏手术是本病的主要治疗手段。而鼻内窥镜手术在清理筛窦或蝶窦病变组织及术后窦腔护理有明显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窦炎 真菌病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栓塞治疗外伤性颅内段颈内动脉瘤破裂所致严重鼻衄(2例报告)
8
作者 李添应 余达德 +1 位作者 陈明振 陈锡辉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1996年第5期272-272,共1页
栓塞治疗外伤性颅内段颈内动脉瘤破裂所致严重鼻衄(2例报告)李添应,余达德,陈明振,陈锡辉例1女,26岁。右鼻反复出血1个月。患者于1个月前在挑担时不慎从3米多高处跌下,当时有昏迷,伤后有呕吐,每天2~3次,为胃内容物... 栓塞治疗外伤性颅内段颈内动脉瘤破裂所致严重鼻衄(2例报告)李添应,余达德,陈明振,陈锡辉例1女,26岁。右鼻反复出血1个月。患者于1个月前在挑担时不慎从3米多高处跌下,当时有昏迷,伤后有呕吐,每天2~3次,为胃内容物,持续4灭。右鼻反复出血,约7天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出血 外伤性 颈内动脉瘤破裂 栓塞疗法
全文增补中
下咽癌切除术修复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2
9
作者 苏振忠 文卫平 +1 位作者 柴丽萍 蒋爱云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1998年第S1期7-9,共3页
报道14例下咽癌外科治疗效果。介绍了两种修复重建下咽食管功能的方法及一种晚期病例的手术整复方法,探讨了它们的优缺点。认为:①利用残存的正常喉气管粘膜修复缺损区取材方便、粘膜血供好,易成活,但不能保持部分喉功能;②应用... 报道14例下咽癌外科治疗效果。介绍了两种修复重建下咽食管功能的方法及一种晚期病例的手术整复方法,探讨了它们的优缺点。认为:①利用残存的正常喉气管粘膜修复缺损区取材方便、粘膜血供好,易成活,但不能保持部分喉功能;②应用胸大肌皮瓣联合替尔氏皮片修复缺损适用范围广,能满足下咽颈段食管环形缺损区的需要,使手术趋于简单;③对个别晚期病例行颈部大块组织清除,胸大肌皮瓣填补椎前组织缺损区,也是一种较积极的姑息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咽肿瘤(Pharyngealneoplasms) 癌(Carcinoma)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3例食管穿孔临床分析 被引量:11
10
作者 苏振忠 文卫平 蒋爱云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1998年第3期152-154,共3页
1962-1995年间我院收治43例食管穿孔病人,男36例,女7例,年龄4个月~84岁。由食管异物引起穿孔者30例,全麻气管插管损伤1例,食管癌穿孔3例,继发于颈段食管手术后穿孔5例,颈部外伤并发食管穿孔2例,贲门痉... 1962-1995年间我院收治43例食管穿孔病人,男36例,女7例,年龄4个月~84岁。由食管异物引起穿孔者30例,全麻气管插管损伤1例,食管癌穿孔3例,继发于颈段食管手术后穿孔5例,颈部外伤并发食管穿孔2例,贲门痉挛致巨大食管和食管憩室自发性食管穿孔各1例。经保守治疗37例,手术修补3例,食管癌外科治疗3例。结果24例治愈(55.8%);未愈失访3例;死亡16例(37.2%),死亡原因中,纵隔、胸膜腔感染无法控制5例,大血管破裂出血9例(主动脉弓破裂8例,颈总动脉破裂1例);全身衰竭2例。认为及时治疗,减少并发症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异物 食管穿孔 诊断 治疗 异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大肌皮瓣及替尔氏皮片联合应用修复下咽缺损 被引量:2
11
作者 文卫平 苏振忠 +1 位作者 栾信庸 郭洁波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1998年第2期83-85,共3页
对于晚期下咽癌切除后如何修复缺损区及保留喉功能是头颈外科的一大难题。作者详细介绍了联合应用岛状胸大肌皮瓣和替尔氏皮片修复下咽和食管上段缺损的手术方法,以及利用此方法治疗2例晚期癌患者所取得的满意疗效,患者的吞咽及喉的发... 对于晚期下咽癌切除后如何修复缺损区及保留喉功能是头颈外科的一大难题。作者详细介绍了联合应用岛状胸大肌皮瓣和替尔氏皮片修复下咽和食管上段缺损的手术方法,以及利用此方法治疗2例晚期癌患者所取得的满意疗效,患者的吞咽及喉的发音功能均恢复良好。认为此手术方法的优点有:适应证广,能充分满足修复下咽和食管上段的需要,尤其是当可以保留喉功能时更是如此;手术创伤较小,术后并发症少,移植物易成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咽肿瘤 食管 外科皮瓣 下咽缺损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触式显微内窥镜喉气管检查与手术
12
作者 张湘民 苏振忠 +3 位作者 郭洁波 文卫平 甘嘉裕 江广理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1998年第S1期31-33,共3页
目的探讨接触式显微内窥镜结合支撑喉镜进行喉气管检查与手术的价值。方法:①全麻下进行常规支撑喉镜检查;②应用连接好电视图像系统的接触式显微内窥镜进行全景内窥镜检查;③用1%的美兰作声带粘膜活体染色,进行接触式显微内窥镜... 目的探讨接触式显微内窥镜结合支撑喉镜进行喉气管检查与手术的价值。方法:①全麻下进行常规支撑喉镜检查;②应用连接好电视图像系统的接触式显微内窥镜进行全景内窥镜检查;③用1%的美兰作声带粘膜活体染色,进行接触式显微内窥镜检查;④在显微内窥镜下进行相应的喉气管显微手术。结果:接触式显微内窥镜最大放大倍数150倍,分辨率达到细胞水平,既可作为掌规硬管内窥镜全景检查,也可进行显微检查。能清楚地显示活体原位状态下粘膜表面上皮细胞及毛细血管的形态结构及分布排列,可直接观察到上皮细胞是否规则,核染色,核大小,核浆比率,核外形,胞核是否存在、细胞角化程度及毛细血管微循环情况等,73例正常与异常声带表层上皮细胞及微血管存在一定的特征与差异。在支撑喉镜下应用显微内窥镜进行显微手术,图像清晰,分辨率高,视角大,手术可作得更加精细,既能彻底切除病灶,又能较好地保留正常粘膜,术后声带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应用接触式显微内窥镜在活体原位情况下观察粘膜上皮表层细胞及微血管的某些生理及病理改变,有助于对某些喉气管病变的诊断及治疗。在显微内窥镜下手术,可作得更加精细彻底,喉功能保存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窥镜术(Endoscope) 喉疾病(Laryngealdisease) 气管(Trache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