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和AMSR2微波遥感的土壤水分反演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谭建灿 毛克彪 +3 位作者 左志远 赵天杰 谭雪兰 李建军 《高技术通讯》 EI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99-408,共10页
土壤水分是水文、气象、农业等研究中的重要参数,尤其在农作物估产模型和农业干旱监测研究中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前人在土壤水分反演算法研究上已经做了大量研究工作,但由于影响地表土壤水分的因素较多,各种算法依然存在一些不足。本研... 土壤水分是水文、气象、农业等研究中的重要参数,尤其在农作物估产模型和农业干旱监测研究中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前人在土壤水分反演算法研究上已经做了大量研究工作,但由于影响地表土壤水分的因素较多,各种算法依然存在一些不足。本研究在分析以往反演算法的基础上,总结不同算法的优势和局限性,提出利用具有深度学习特点的卷积神经网络方法(CNN)进行土壤水分反演,从而克服传统土壤水分反演方法的缺陷并提高土壤水分反演的精度。以被动微波AMSR2数据为例,在对土壤水分产品算法进行剖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反演土壤水分的模型框架,从而提高反演算法的通用性和反演精度。深度学习卷积神经网络的精度主要取决于训练和测试样本数据库,然而被动微波像元分辨率比较低,以及很难获得与卫星同步的地面实测数据。本文选择不同地区地表均一的土壤水分观测站点,以AMSR2土壤水分产品作为参照来获取地面同步数据,从而克服地面同步观测数据的难题。将AMSR2亮温数据和对应地面同步观测土壤水分数据为样本随机分成训练和测试数据库,通过反复训练,当卷积神经网络选择两个卷积层两池化层的组合,迭代次数3000次时,网络反演的总体精度最高。经过测试样本验证表明,CNN反演土壤水分值与地面同步观测土壤水分的均方根误差RMSE为1.1178%,两者保持了较高相关性(r=0.8685)。以地面站点实测数据对CNN反演结果进行验证,相对误差为39.25%。相比于JAXA产品与实测值的验证结果,CNN反演结果的平均相对误差小10.24%,说明CNN明显提高被动微波遥感土壤水分反演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CNN) 被动微波 AMSR2 土壤水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2000—2015年森林动态变化遥感监测 被引量:12
2
作者 高文文 曾源 +3 位作者 刘宇 衣海燕 吴炳方 鞠洪波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7-107,共11页
【目的】监测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2000—2015年森林空间分布格局,研究森林动态变化过程及其机制,为水源区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和水质安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2000、2010和2015年3期30 m分辨率国产环境灾害卫星HJ-1 A/B CCD以及Landsa... 【目的】监测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2000—2015年森林空间分布格局,研究森林动态变化过程及其机制,为水源区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和水质安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2000、2010和2015年3期30 m分辨率国产环境灾害卫星HJ-1 A/B CCD以及Landsat TM影像数据,采用面向对象决策树分类方法,监测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的土地覆被,并运用像元二分模型和归一化植被指数估算植被覆盖度。【结果】3期土地覆被数据精度(K)分别为89. 4%、86. 9%和84. 4%,2000年用户精度为98%,2010年用户精度为96%,2015年用户精度为94%。土地覆被监测结果表明,受退耕还林和封山育林等生态工程项目实施影响,2000—2015年,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森林面积持续增加,增幅达9. 5%,增加面积主要来自草地、耕地和建设用地;然而,随着水源区大规模移民和区域经济不断发展,也使得约4 547 km^2的森林转化为耕地、草地和建设用地。分市统计分析表明,十堰市和安康市森林面积增量最大,均超过1 300 km^2,生态修复工程效果显著。2000—2015年,水源区植被覆盖度也呈增加趋势,其中森林植被覆盖度增幅达25. 4%,且植被覆盖度在0. 6以上的森林面积比例3期均超过70%。【结论】近15年来,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森林面积和森林植被覆盖度增加显著,森林密度得到提升,高密度的森林植被能够在地表形成植被保护层,降低水源区发生水力侵蚀和沟渠侵蚀的风险,从而提高水源区水土保持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 植被覆盖度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 面向对象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ndsat8 OLI城市地区气溶胶光学厚度遥感反演 被引量:4
3
作者 孙林 田信鹏 +4 位作者 于会泳 韦晶 麻盛芳 王健 孙长奎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5期47-55,共9页
在地表反射率较高、结构复杂的城市地区,传统的浓密植被气溶胶反演算法难以适用。通过分析地物波谱库中的植被和土壤波谱信息,模拟建立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与红、蓝波段地表反射率之间的相关关系,提出使用MODIS植被指数产品(MOD12)确... 在地表反射率较高、结构复杂的城市地区,传统的浓密植被气溶胶反演算法难以适用。通过分析地物波谱库中的植被和土壤波谱信息,模拟建立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与红、蓝波段地表反射率之间的相关关系,提出使用MODIS植被指数产品(MOD12)确定地表反射率的方法,实现该类型区域气溶胶光学厚度(AOD)反演。以Landsat8OLI数据为例,选取北京市为研究区进行反演实验,使用AERONET地基观测数据与MODIS气溶胶产品(MOD04)对反演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当反射率较高时,NDVI与红、蓝波段地表反射率仍存在较高的相关性,利用该指数能够准确获取高反射率地区的地表信息,算法反演结果与实测值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总体相关系数达0.966,68%的反演结果满足误差精度要求,当AOD<0.5时,有82.3%的结果满足精度要求,较MOD04精度有了较大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地区 MODIS Landsat8 OLI 气溶胶光学厚度 归一化植被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月面冯·卡门撞击坑的着陆选址和科学探测目标浅析 被引量:6
4
作者 孟治国 李翠 +3 位作者 平劲松 黄倩 蔡占川 Alexander Gusev 《深空探测学报》 2018年第1期3-11,共9页
冯·卡门(Von Kármán)撞击坑位于月球背面南极-艾肯(South Pole-Aitken,SPA)盆地中部,是中国"嫦娥4号"计划的优先级较高的探测目标。对该撞击坑的着陆和探测,有助于揭示月球形成和演化的一些关键问题,在月球科... 冯·卡门(Von Kármán)撞击坑位于月球背面南极-艾肯(South Pole-Aitken,SPA)盆地中部,是中国"嫦娥4号"计划的优先级较高的探测目标。对该撞击坑的着陆和探测,有助于揭示月球形成和演化的一些关键问题,在月球科学研究中具有重大的意义。论文概要总结了冯·卡门撞击坑的研究意义和科学价值:结合LRO卫星LOLA数据、Clementine UV-VIS数据、GRAIL数据、"嫦娥2号"卫星CELMS等数据,简要分析了冯·卡门撞击坑的地形、成分、深部结构和亮温分布等特征及其科学意义:结合这些研究成果和前人对冯·卡门撞击坑的研究期望,提出了3个预选着陆区和可能的科学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嫦娥4号 冯·卡门撞击坑 着陆区选择 科学重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葵花影像中国地区夜间云识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安妮 尚华哲 +2 位作者 胡斯勒图 海全胜 包玉海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19年第6期5-12,共8页
目的实现适用于中国地区的夜间云识别。方法根据红外波段云与非云的亮温差异,采用亮温阈值法研究适用于中国地区的夜间云识别算法。中国地形高程差异明显,其地表辐射能量也存在较大差异,影响云检测结果精度,因而提出基于三个高程阶梯的... 目的实现适用于中国地区的夜间云识别。方法根据红外波段云与非云的亮温差异,采用亮温阈值法研究适用于中国地区的夜间云识别算法。中国地形高程差异明显,其地表辐射能量也存在较大差异,影响云检测结果精度,因而提出基于三个高程阶梯的云识别方法。由于云检测结果验证缺少可见光波段,使用MODIS云数据产品和雷达数据CALIPSO分别做定性和定量验证。结果云检测区域与MODIS的MYD06云产品基本一致,CALIPSO雷达数据四个月的平均验证结果为:非云区域的提取精度约77.86%,云区域的提取精度为79.67%,将有云区域错提为非云的误差率为2.76%,而将非云区域误提取为有云区域的错误率为12.31%。结论利用日本静止气象卫星Himawari-8影像数据,根据阈值法提出的基于三个高程阶梯的云检测算法,较好地实现了适用于中国地区的夜间云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间云识别 葵花影像 阈值法 CALIPS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ndroid与遥感数据的PM2.5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6
作者 司一丹 张胜敏 +2 位作者 王玉璟 卢延新 郑逢斌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1-105,共5页
针对传统的地面监测手段无法给出区域尺度PM2.5的精细分布.基于多源卫星遥感数据,结合Android平台,设计了一个大气污染监测系统,为普通用户提供高分辨率PM2.5分布.利用My Server服务器实现了卫星遥感产品生产功能,手机端则提供监测结果... 针对传统的地面监测手段无法给出区域尺度PM2.5的精细分布.基于多源卫星遥感数据,结合Android平台,设计了一个大气污染监测系统,为普通用户提供高分辨率PM2.5分布.利用My Server服务器实现了卫星遥感产品生产功能,手机端则提供监测结果的动态展示功能,采用Android消息推送机制实现了污染超标时的实时提醒功能.经过在北京地区的实验测试,并将多源卫星反演结果与地面站点的监测结果进行对比,证明了系统具有高可行性和高有效性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污染监测 卫星遥感 ANDROID平台 PM2.5 消息推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DIS NDVI数据的广西植被覆盖时空变化遥感诊断 被引量:14
7
作者 张敏 曹春香 陈伟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7-37,共11页
【目的】对广西2006—2016年植被覆盖变化特征及其变化关键因素进行遥感诊断,为掌握广西地区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提供科学监测结果和诊断依据。【方法】基于250 m分辨率16天合成的MOD13Q1产品,利用趋势分析法获得11年间广西植被覆盖整体... 【目的】对广西2006—2016年植被覆盖变化特征及其变化关键因素进行遥感诊断,为掌握广西地区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提供科学监测结果和诊断依据。【方法】基于250 m分辨率16天合成的MOD13Q1产品,利用趋势分析法获得11年间广西植被覆盖整体变化情况;结合气象数据,运用回归因子分析法得到植被覆盖变化与温度和降水之间的关系;采用遥感影像差异法对不同时期MODIS土地覆盖类型数据进行分析,探讨人类活动对植被覆盖变化的影响。【结果】2006—2016年11年间广西植被覆盖在波动中呈上升趋势;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DVI)2—3月呈最低状态,9月最高。全区植被增加面积大于退化面积,其中面积增加最大的区域包括河池、百色、南宁东南部和桂林东部,退化面积最大的区域包括崇左、百色中部、南宁西部和桂林中部,退化程度最高的北海区域退化面积占全区面积的28.9%。11年间,广西植被覆盖类型变化巨大,林地面积显著上升,农用地面积下降明显。【结论】温度和降水与植被覆盖呈正相关关系,二者与植被覆盖在月尺度上的正相关性较年尺度更为显著,且降水对植被的影响高于温度对植被的影响;MODIS土地覆盖类型数据反映出的人类活动表明,林地面积显著增加是广西NDVI上升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覆盖 NDVI 气候因素 人类活动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星遥感制图技术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10
8
作者 邸凯昌 刘斌 刘召芹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24,共15页
对国际火星探测任务、遥感制图技术的进展与产品成果进行了综述。1960年至今,世界各国已开展了44次火星探测任务,其中18次成功,3次部分成功。基于轨道器影像和激光测高数据、着陆器和火星车的影像数据,相关团队已开发了一系列的摄影测... 对国际火星探测任务、遥感制图技术的进展与产品成果进行了综述。1960年至今,世界各国已开展了44次火星探测任务,其中18次成功,3次部分成功。基于轨道器影像和激光测高数据、着陆器和火星车的影像数据,相关团队已开发了一系列的摄影测量技术,制作了百米量级全球制图产品、米级及亚米级局部高分辨率制图产品等,广泛用于火星科学研究和工程任务支持。文章对火星遥感制图未来重要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与展望,包括火星多源多重覆盖遥感数据全球制图、火星全球控制网的改进、海量火星遥感数据的自动处理与信息挖掘、火星车实时长距离导航定位与制图、数据共享与国际合作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星探测 遥感制图 遥感数据 摄影测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F-2影像的廊坊市中亭河COD遥感监测方法
9
作者 陈旭 曹春香 +6 位作者 徐敏 陈伟 王延仓 赵子辉 杨秀峰 韩洪兵 刘娟娟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2期213-216,共4页
为验证宽波段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卫星数据在小范围尺度水质监测上的可行性,基于GF-2号卫星数据,对中亭河的河水化学需氧量(COD)进行遥感监测,根据实地采样数据与遥感卫星数据的相关性建立经验模型,通过反演模型实现对河水COD的实时监测。... 为验证宽波段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卫星数据在小范围尺度水质监测上的可行性,基于GF-2号卫星数据,对中亭河的河水化学需氧量(COD)进行遥感监测,根据实地采样数据与遥感卫星数据的相关性建立经验模型,通过反演模型实现对河水COD的实时监测。实验结果表明:统计模型R2为0.8274,模型平均误差为4.9%,宽波段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卫星数据在小尺度水质监测上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监测 化学需氧量(COD) 中亭河 高分二号卫星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OLA数据的冯·卡门撞击坑太阳辐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吉栋 孟治国 +2 位作者 朱蕴哲 曾昭发 平劲松 《深空探测学报》 2018年第1期12-19,共8页
冯·卡门(Von Kármán)撞击坑是"嫦娥4号"的候选着陆区之一。基于LOLA高程数据,对当前的月球光照模型做出改进,建立了月表太阳辐射模型,对冯·卡门地区2018年太阳辐射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地形对... 冯·卡门(Von Kármán)撞击坑是"嫦娥4号"的候选着陆区之一。基于LOLA高程数据,对当前的月球光照模型做出改进,建立了月表太阳辐射模型,对冯·卡门地区2018年太阳辐射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地形对太阳辐射的影响很大,撞击坑的南部坑壁、中央峰北部以及内部小撞击坑南部坑壁接收的太阳辐射能较多,坑底平原大部分地区接收的太阳辐射能在(0.9~1)×10^(10)J/m^2之间:不考虑月面坡度时,太阳辐射能量主要受纬度的影响,计算区域的变化范围为(0.87~1.01)×10^(10)J/m^2。结合月表坡度和光照条件提出了两个候选着陆区(S1区和S2区):S1区位于坑底南部平原,地势更平缓,日出更早,光照时间更长;S2区位于中央峰西北侧,接收的太阳辐射能量更多。两区全年平均接收的太阳辐射能分别为9.31×10~9J/m^2和9.65×10~9J/m^2,7月份光照时间最长,更适宜着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辐射 月球光照模型 冯·卡门撞击坑 着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8-2014年植被覆盖变化对黑河流域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宋艺 李小军 江涛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04-209,218,共7页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主要驱动力之一,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最直观的表现就是植被覆盖度的变化,研究其对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对区域土地利用的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利用MODIS反射率及NPP数据,分析了2008...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主要驱动力之一,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最直观的表现就是植被覆盖度的变化,研究其对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对区域土地利用的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利用MODIS反射率及NPP数据,分析了2008—2014年黑河流域植被覆盖度变化及其对NPP的影响。结果表明:(1)2008—2014年,黑河流域年均NPP呈现上升的趋势,流域NPP总体呈现南多北少,上游地区的祁连山地带、中游地区的张掖、酒泉、临泽等地NPP值普遍较高,除沿河道外,下游NPP值普遍较低,并且在下游的北部地区NPP值达到了最低。(2)相比2008年、2014年黑河流域Ⅰ级(盖度小于20%)、Ⅳ级(盖度介于40%~60%)和Ⅴ级(盖度大于60%)植被覆盖等级所占比例有所上升,而Ⅱ级(盖度介于20%~30%)和Ⅲ级(盖度介于30%~40%)比例下降,影响该流域植被生长的主导性因子不同,上游地区主要受降水影响,下游受气温影响较大。(3)植被覆盖度对NPP的产量具有很好的指示作用,二者的决定系数高达0.90,NPP产量随植被覆盖度的增大而增加。(4)2008—2014年,黑河流域NPP总量由6 052.82GgC/a增加为6 624.54GgC/a,增加幅度为9.45%,其中,面积减少17 086km2的低植被覆盖区NPP总量减少仅为25.65GgC/a,而高植被覆盖度区增加最多,从2 861.96GgC/a增加为3 206.86GgC/a,增加量为344.90GgC/a,较高植被覆盖度区的NPP总量增加次多,增加了251.84GgC/a,增幅为12.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河流域 净初级生产力(NPP) 植被覆盖度 遥感 MOD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边疆城镇精细化管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新 仵倩玉 +1 位作者 邓晚倩 王伟胜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73-678,共6页
智慧城市的发展对城市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升城市管理与应急反应水平是提高城市安全水平的重要保障。城市三维场景快速重建与精细化管理是智慧城市构建的重要支撑技术。针对我国边疆城镇地区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管理的应用需求,提出... 智慧城市的发展对城市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升城市管理与应急反应水平是提高城市安全水平的重要保障。城市三维场景快速重建与精细化管理是智慧城市构建的重要支撑技术。针对我国边疆城镇地区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管理的应用需求,提出了航天、航空、地面、室内外一体化的数据采集与处理方法,解决了基于高性能计算的大规模倾斜三维影像数据快速建模关键技术。以我国西部边疆典型城镇新疆库尔勒市为试验区,开发城市精细化管理系统,实现城市人口信息的精细化管理及突发事件应急响应预案的动态模拟等应用功能,验证了研究内容的合理性与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化管理 城市维稳 三维建模 室内外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3~2012年中国地表太阳辐射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子 被引量:26
13
作者 李小军 辛晓洲 彭志晴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3057-3066,共10页
利用中国94个气象站提供的辐射观测数据对3个主要的太阳短波辐射卫星产品进行质量评价,选择准确度较高的CERES-EBAF数据并结合MODIS数据,分析中国10 a地表太阳辐射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青藏高原高寒生... 利用中国94个气象站提供的辐射观测数据对3个主要的太阳短波辐射卫星产品进行质量评价,选择准确度较高的CERES-EBAF数据并结合MODIS数据,分析中国10 a地表太阳辐射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青藏高原高寒生态区始终是地表太阳辐射的高值区,而四川东部和重庆等地组成的川渝生态地区是"低值圈";月均地表太阳辐射受季节变化影响明显,在四季均呈现先增后减的变化特征;2003~2012年期间,我国地表太阳辐射呈现出先增后减的年际变化特征,10 a来,华北生态地区增加最多,为13.50%(+21.33 W/m2),华南生态地区减少了14.27%(-21.56 W/m^2);相比水汽含量,总云量可能是引起中国地表太阳辐射变化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太阳辐射 时空变化 总云量 水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自主木星冰卫星冰下液态海洋探测刍议 被引量:1
14
作者 徐曦煜 朱迪 杨双宝 《深空探测学报》 2019年第6期580-585,共6页
木星冰卫星(尤其是"木卫2")在整个太阳系中有非常独特的探测价值,也是当前国际深空探测最前沿、最受关注的领域之一。在对国外相关探测技术归纳总结的同时,结合木星冰卫星冰下海洋探测的若干科学问题,次表层模型、温度廓线及... 木星冰卫星(尤其是"木卫2")在整个太阳系中有非常独特的探测价值,也是当前国际深空探测最前沿、最受关注的领域之一。在对国外相关探测技术归纳总结的同时,结合木星冰卫星冰下海洋探测的若干科学问题,次表层模型、温度廓线及探测深度、电离层的影响等方面,提供了几种木星冰卫星冰下液态水海洋探测的新思路,并给出了一些初步的系统框架设计和次表层介电特性仿真分析等结果。通过对新方法、新模式的探索,有望对我国自主木星冰卫星的次表层液态海洋探测起到良好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星冰卫星 液态海洋 次表层 高度计 电离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adarsat2与Landsat8协同反演植被覆盖地表土壤水分的一种新方法 被引量:15
15
作者 赵昕 黄妮 +2 位作者 宋现锋 李增元 牛铮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09-616,共8页
主动微波遥感与被动光学遥感在反演地表土壤水分方面分别具有各自的优缺点,为了将这两者的优势结合弥补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Radarsat 2与Landsat 8数据协同反演植被覆盖地表土壤水分的半经验耦合模型.该模型基于水云模型,将光学遥感反... 主动微波遥感与被动光学遥感在反演地表土壤水分方面分别具有各自的优缺点,为了将这两者的优势结合弥补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Radarsat 2与Landsat 8数据协同反演植被覆盖地表土壤水分的半经验耦合模型.该模型基于水云模型,将光学遥感反演得到的植被冠层含水量作为水云模型的关键输入参数,并同时考虑植被冠层与土壤以及其之间的部分对雷达后向散射系数的影响,以此来去除雷达回波中的植被部分.最后选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市大兴安岭西侧研究区的Radarsat 2与Landsat 8遥感数据,利用新的耦合模型反演得到植被覆盖区土壤水分含量,并利用地面测量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利用Landsat 8数据反演植被含水量算法精度较高(R2=0.89),论文提出的耦合模型反演植被覆盖地表土壤水分精度比之前算法也有了较大的提高,其中HH极化效果最好,R2由0.27提高至0.65.这表明该耦合模型具有较好的反演精度,可以应用于植被覆盖区土壤水分含量的反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DARSAT 2 LANDSAT 8 土壤水分 水云模型 微波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S和GIS的深圳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碳效应分析 被引量:30
16
作者 裴杰 王力 +2 位作者 柴子为 扶卿华 牛铮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27-233,共7页
基于多时相遥感影像数据,结合能源消费数据和相关经验数据,利用RS和GIS技术分析了2005—2013年广东省深圳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情况及其导致的碳效应变化。结果表明:近9a来深圳市土地利用变化十分显著,作为区域内最大碳汇的林地面积下降1... 基于多时相遥感影像数据,结合能源消费数据和相关经验数据,利用RS和GIS技术分析了2005—2013年广东省深圳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情况及其导致的碳效应变化。结果表明:近9a来深圳市土地利用变化十分显著,作为区域内最大碳汇的林地面积下降14.96%,净减少量为11 524.32hm^2,而最大碳源的建设用地面积上升23.26%,净增加量高达18 565.39hm^2,其他用地类型如耕地、草地、水域面积分别减少37.17%,31.98%,11.56%,未利用地面积增加713.28%;从方向性来看,9a内研究区土地转移过程中既有生态正向演变,也同时存在生态逆向演变过程。既有耕地的非农化,也包括建设用地的复垦退出,整体呈现非单向性的复杂特征;从数量特征来看,林地是最大的转出者,耕地次之,而建设用地是最大的接收者;基于碳效应测算模型,计算得出研究区近9a来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造成的碳排放增量超过碳吸收增量高达85.41万t,说明人为活动和自然因素共同作用下的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直接影响着区域碳循环过程,深圳市低碳城市建设目标面临严峻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遥感 GIS 碳排放 深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岗岩残积土边坡水平拱高竖向变化规律 被引量:17
17
作者 李登峰 胡卸文 +1 位作者 赵晓彦 岳宗玉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24-1032,共9页
边坡抗滑桩土拱高度决定了桩及桩间措施的受力分配.本文研究土拱高度沿桩长方向的变化,为边坡抗滑桩及桩间措施的精细化设计提供理论基础.首先采用数值模拟技术,研究土拱高度沿桩深方向的变化规律;继而结合理论分析,建立桩间土拱的力学... 边坡抗滑桩土拱高度决定了桩及桩间措施的受力分配.本文研究土拱高度沿桩长方向的变化,为边坡抗滑桩及桩间措施的精细化设计提供理论基础.首先采用数值模拟技术,研究土拱高度沿桩深方向的变化规律;继而结合理论分析,建立桩间土拱的力学模型,并提出可考虑埋置深度的桩间土拱高度计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土拱高度在桩顶及以下不同深度处变化明显,滑面以上桩顶以下4.5 m范围内有土拱,滑面以下可不考虑土拱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 土拱效应 数值模拟 土拱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降落图像匹配的嫦娥三号着陆点位置评估 被引量:12
18
作者 万文辉 刘召芹 +6 位作者 刘一良 刘斌 邸凯昌 周建亮 王保丰 刘传凯 王镓 《航天器工程》 2014年第4期5-12,共8页
提出了一种应用着陆器降落相机序列图像和嫦娥二号数字正射影像(DOM)的嫦娥三号着陆点位置评估方法。以高分辨率降落图像上的着陆器位置为基础,通过降落序列图像间的尺度不变特征转换(SIFT)匹配,计算序列图像间的几何转换参数,完成着陆... 提出了一种应用着陆器降落相机序列图像和嫦娥二号数字正射影像(DOM)的嫦娥三号着陆点位置评估方法。以高分辨率降落图像上的着陆器位置为基础,通过降落序列图像间的尺度不变特征转换(SIFT)匹配,计算序列图像间的几何转换参数,完成着陆器在低分辨率降落图像上的定位。并通过提取降落图像与嫦娥二号DOM影像上的撞击坑,实现图像间的匹配与几何转换参数的计算,最终得到着陆器在嫦娥二号DOM影像上的位置。通过对比美国"月球勘测轨道器"(LRO)拍摄到的着陆器真实位置,验证了定位方法的有效性,其定位精度在DOM影像1个像素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嫦娥三号着陆器 降落相机图像 嫦娥二号卫星图像 图像匹配 撞击坑提取 “月球勘测轨道器”影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与城镇化的协调性评价 被引量:10
19
作者 王佳 陈甜甜 +3 位作者 王凌云 尹君 姜仙春 王力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37-242,248,共7页
城镇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处于不同城镇化水平下的城市,其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度也有所差异,两者耦合协调才能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以2001年、2005年和2009年为评价年期,基于河北省唐山市各地区1999—2009年社会经济和区域建设用地数... 城镇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处于不同城镇化水平下的城市,其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度也有所差异,两者耦合协调才能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以2001年、2005年和2009年为评价年期,基于河北省唐山市各地区1999—2009年社会经济和区域建设用地数据,引进耦合协调度"城镇化—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系统来有效度量不同城市的协调性,最后利用空间自相关表征这种耦合协调度的时空特征。研究表明:(1)研究区的耦合协调发展性稳步提高,多数地区的耦合协调度呈现先降低再升高的螺旋趋势,耦合协调类型从低度向高度协调类发展;(2)同步协调类随时间增加,呈现出从低度向高度同步协调发展,但是也存在一些不稳定和迟钝发展的地区;(3)耦合协调度的空间聚集效应越来越明显,表现为中心城区高高空间聚集,东南部沿海地区乐亭县和滦南县低低空间聚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集约利用度 耦合协调度 空间自相关 河北省唐山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比值导数光谱法的强线性波段特征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赵恒谦 张立福 +2 位作者 岑奕 吴太夏 王晋年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63-568,共6页
对固体矿物和粉末矿物反射光谱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基于比值导数光谱法对石膏与绿帘石粉末混合物进行了光谱定量反演,提取出端元矿物的强线性波段,结合矿物特征吸收谱带信息,从反射率光谱、比值光谱及比值导数光谱等不同角度总结强线性波... 对固体矿物和粉末矿物反射光谱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基于比值导数光谱法对石膏与绿帘石粉末混合物进行了光谱定量反演,提取出端元矿物的强线性波段,结合矿物特征吸收谱带信息,从反射率光谱、比值光谱及比值导数光谱等不同角度总结强线性波段的分布特征,初步判定强线性波段分布于端元矿物特征吸收谷附近的陡坡以及反射率光谱交点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解混 强线性波段 比值导数法 矿物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