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信息学在水生植物化感控藻进化机理研究中的应用
1
作者 张萌 张柱 倪乐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13882-13883,13885,共3页
从水生植物与藻类千百年长期博弈过程中所形成的抑制效应的进化形成机制着手,利用生物信息学原理探索其中所隐藏的可能机制,提出一种新的思维方式、研究视角为植物控藻找到进化和分子代谢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化感作用 生物信息学 水生植物 藻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江水华硅藻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28
2
作者 殷大聪 黄薇 +1 位作者 吴兴华 宋立荣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10,共5页
为探寻汉江中下游早春硅藻水华频繁暴发的原因,于2010年早春硅藻水华暴发的前期,对取自汉江的原水样,从水流速度、光照强度和水体温度3个方面研究了水华硅藻——汉斯冠盘藻(Stephanodiscus hantzschii)的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试... 为探寻汉江中下游早春硅藻水华频繁暴发的原因,于2010年早春硅藻水华暴发的前期,对取自汉江的原水样,从水流速度、光照强度和水体温度3个方面研究了水华硅藻——汉斯冠盘藻(Stephanodiscus hantzschii)的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试验设定的流速范围内(0~0.5 m/s),汉江水华硅藻生长状况良好,在2℃环境条件下长势较好;15μE/(m2.s)和25μE/(m2.s)两组光强条件下培养的冠盘藻密度没有显著性差异,表明春季汉江流速偏低和适宜的气候条件是汉江早春硅藻水华频繁暴发的主要诱发因子;汉江水体中的营养盐浓度足以满足硅藻快速增殖的需要而形成水华,显示了汉江近年来污染负荷较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华 汉江 硅藻水华 冠盘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酞酸酯对水生生物的生物学效应 被引量:13
3
作者 张征 吴振斌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7-59,共3页
酞酸酯是我国重点控制的环境污染物,同时被美国、日本等许多国家列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它被大量用于塑料工业中,按重量计算占塑料的55%。由于酞酸酯与聚乙烯等材料的结合力是范德华力和氢键,很容易从塑料中流失而污染环境。介绍... 酞酸酯是我国重点控制的环境污染物,同时被美国、日本等许多国家列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它被大量用于塑料工业中,按重量计算占塑料的55%。由于酞酸酯与聚乙烯等材料的结合力是范德华力和氢键,很容易从塑料中流失而污染环境。介绍了酞酸酯对水生态系统内不同营养水平的水生生物的急、慢性毒性以及一系列生理、生态学方面的影响,并提出了有待加强研究的范围,为相关环境污染控制和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酞酸酯 浮游植物 大型溞 鱼类 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悬床技术对白洋淀水环境修复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朱浩 曹坤 +1 位作者 陈晓龙 叶少文 《渔业现代化》 CSCD 2020年第6期42-48,共7页
为解决白洋淀深水区沉水植被恢复的问题,开发了一种由水生植物、绳索及支撑杆构建的生态悬床。生态悬床可根据水位变化调整在水体中的上下位置,2019年7月—2019年11月连续测定悬床周围水体中水质状况,研究了悬床种植沉水植物对湖泊深水... 为解决白洋淀深水区沉水植被恢复的问题,开发了一种由水生植物、绳索及支撑杆构建的生态悬床。生态悬床可根据水位变化调整在水体中的上下位置,2019年7月—2019年11月连续测定悬床周围水体中水质状况,研究了悬床种植沉水植物对湖泊深水区氮磷营养盐的净化效果。结果显示:狐尾藻在悬床上生长良好,并能有效地降低水体中的氮磷营养盐;试验开始一个月后,悬床周围水体总氮、总磷、亚硝酸盐氮去除率分别为40.54%、53.45%、99%;试验结束时,悬床周围水体总氮、亚硝酸盐氮和化学需氧量(COD)质量浓度分别比试验开始时下降了12.43%、33.93%、17.09%。研究表明:悬床种植沉水植物可有效解决沉水植物生长光照不足的问题,是北方藻型湖泊恢复沉水植被的有效措施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悬床 白洋淀 水体修复 水生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纤维丝制取高吸水性树脂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余云祥 许丹 +1 位作者 张义 夏世斌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6-88,共3页
以丝瓜络为原料制备羧甲基纤维素钠,进而与丙烯酸接枝共聚制备出高吸水性树脂。分析了丙烯酸用量、交联剂用量、引发剂用量、单体中和度和反应温度等因素对高吸水性树脂性能的影响,并用红外光谱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合成... 以丝瓜络为原料制备羧甲基纤维素钠,进而与丙烯酸接枝共聚制备出高吸水性树脂。分析了丙烯酸用量、交联剂用量、引发剂用量、单体中和度和反应温度等因素对高吸水性树脂性能的影响,并用红外光谱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的高吸水性树脂的吸水倍率达1500g·g-1,在质量分数为0.9%的食盐水中的吸液倍率达115g·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吸水性树脂 丝瓜络 丙烯酸 共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基活性炭纤维活化机理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徐思 肖信彤 +2 位作者 张义 夏世斌 吴振斌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13-215,共3页
综述了生物基活性炭纤维(BACF)的结构与原材料特征,详细的分析其物理、化学活化方法的机理,并讨论其在环境领域的应用,提出发展中的不足和建议。
关键词 生物基活性炭纤维 制备 活化机理 应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底栖动物生物完整性的武汉市湖泊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被引量:8
7
作者 吴俊燕 赵永晶 +1 位作者 王洪铸 崔永德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2-61,共10页
大型底栖动物是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最常用的生物类群。以武汉市浅水湖泊为研究区域,分析近20年(1998-2018年)野外调查的104个湖次底栖动物数据,初步构建适合我国中部浅水湖泊底栖动物完整性评价的多参数指数(Multi-metric Index,MMI),包... 大型底栖动物是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最常用的生物类群。以武汉市浅水湖泊为研究区域,分析近20年(1998-2018年)野外调查的104个湖次底栖动物数据,初步构建适合我国中部浅水湖泊底栖动物完整性评价的多参数指数(Multi-metric Index,MMI),包括36个群落结构性参数和35个功能性参数,共71个生物参数。经筛选,武汉市浅水湖泊MMI指数由总分类单元数、腹足类个体数百分比、功能趋异指数和穴居者个体数百分比共4个核心指标组成。通过比值法将湖泊健康状态划分为健康、亚健康、一般、差和极差5个等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MMI指数不仅与富营养化指标关系显著,能够反映湖泊营养状态的变化;而且能够显著区分城市湖泊与农村湖泊,农村湖泊的健康状况明显优于城市湖泊。基于MMI的健康评价结果表明,武汉市湖泊健康状况一般,其中34.6%湖泊健康状况亚健康以上,41.3%的湖泊健康状况处于一般水平,24.1%湖泊健康状况较差。构建的包含功能性状参数的MMI完整性指数,可在湖泊健康评价中推广应用,也为湖泊生态修复和可持续利用提供了科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水湖泊 底栖动物 生态系统 健康评价 多参数指数 武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藻中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途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李伟智 高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5期12396-12399,共4页
文中就近年来在蓝藻中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蓝藻 类胡萝卜素 生物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蜡酯生物合成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李亚利 孔任秋 高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2期512-515,518,共5页
蜡酯在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中起重要作用。文中综述了不同生物体中蜡酯合成途径及关键酶的特征,及蜡酯合成相关基因的异源表达和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提高蜡酯异源合成产量的方法,旨在为微生物中异源合成蜡酯提供参考。
关键词 蜡酯 合成途径 异源表达 基因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磷酸葡萄糖变位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7期2821-2822,2825,共3页
从磷酸葡萄糖变位酶对碳代谢和细菌细胞形态的影响、细菌致病性、在细菌高效产氢中的作用、细菌脂多糖生物合成中的作用和维持酵母细胞内Ca2+平衡的作用等方面,介绍了微生物磷酸葡萄糖变位酶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磷酸葡萄糖变位酶 葡萄糖-1-磷酸 葡萄糖-6-磷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藻生物柴油发展与产油微藻资源利用 被引量:29
11
作者 李华 王伟波 +3 位作者 刘永定 徐爱华 李敦海 沈银武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4-89,共6页
生物柴油作为目前全世界正积极推进的可再生能源项目,与清洁核能、风能、光伏发电等将成为人类21世纪的主要能源构成。产油微藻作为生产生物柴油的原料与其他原料相比具有较大优势,在解决成本及生产环节的瓶颈问题后,必将成为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作为目前全世界正积极推进的可再生能源项目,与清洁核能、风能、光伏发电等将成为人类21世纪的主要能源构成。产油微藻作为生产生物柴油的原料与其他原料相比具有较大优势,在解决成本及生产环节的瓶颈问题后,必将成为生物柴油的主要原料来源。文章探讨了生物柴油的研究现状和微藻生物柴油的优势;微藻商业化生产的主要方式:开放式跑道池、管道式光生物反应器的特点;微藻生物柴油产业链的形成及对促进生物柴油产业商业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柴油 微藻 光生物反应器 跑道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湿地—养殖池塘复合生态系统构建及初步研究 被引量:25
12
作者 李谷 钟非 +3 位作者 成水平 付贵萍 贺锋 吴振斌 《渔业现代化》 2006年第1期12-14,共3页
通过系统设计与构建,将人工湿地应用到池塘养殖,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作为一种新的养殖方式,在提高养殖产品档次,改善养殖产品质量,节约水资源及有效解决废水排放等方面均具有明显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人工湿地 池塘养殖 生态系统 净化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浅水湖泊富营养化治理的可用水生植物修复技术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萌 方红亚 倪乐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4649-4652,共4页
结合国内外水体富营养化的研究现状,分析了水生植物的重要生态功能和生态地位,归纳了浅水湖泊水生植物生态修复和水华水体水生植物生态治理相关技术,并展望了今后的治理思路。
关键词 浅水湖泊 生态修复 富营养化 治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分类法在有害水华生物分类鉴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侯建军 赖红艳 +1 位作者 熊邦喜 刘绍平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6,共6页
在综合分析有害水华生物分类鉴定方法研究概况的基础上,阐述了基于光合色素和其它生化标志物的化学分类方法在水华生物检测和鉴定方面的应用,讨论了基于叶绿素a成分分析的监测鉴定技术和基于色素荧光分析的流式细胞技术(FCM)在水华生物... 在综合分析有害水华生物分类鉴定方法研究概况的基础上,阐述了基于光合色素和其它生化标志物的化学分类方法在水华生物检测和鉴定方面的应用,讨论了基于叶绿素a成分分析的监测鉴定技术和基于色素荧光分析的流式细胞技术(FCM)在水华生物化学分类上的优势和特点。相关的分析表明化学分类法能有效地用于对不同属的有害水华生物进行分类鉴定,甚至也能对相同属和种的不同细胞株进行鉴定识别,从而对有害水华生物的鉴定提供较为丰富的分类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华生物 化学分类学 光合色素 流式细胞仪 叶绿素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人类干扰下长江流域的水生态系统健康修复 被引量:15
15
作者 陈宇顺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9-23,共5页
首先概述了水生态系统健康的定义,即水体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组分的完整性。然后介绍了长江流域的主要人类活动干扰和水生态系统健康现状,主要包括水生生物生境的破碎和丧失、污染物的排放和水质问题,以及水生生物资源的衰减现状。最后... 首先概述了水生态系统健康的定义,即水体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组分的完整性。然后介绍了长江流域的主要人类活动干扰和水生态系统健康现状,主要包括水生生物生境的破碎和丧失、污染物的排放和水质问题,以及水生生物资源的衰减现状。最后在水电开发、航运、化工、采矿、农业、城镇化及渔业过度捕捞等多重人类活动干扰下,提出从以下几个方面修复长江流域的水生态系统健康:①腾让并修复水生态空间;②恢复鱼类等水生生物资源;③调整各项人类活动并开展生态修复;④加强长江生态保护法的立法以确保长效的生态修复机制的形成和维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态系统健康 多重人类干扰 生态修复 长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洪湖低湖田改造池塘河蟹养殖技术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冯唐茂 刘家寿 +2 位作者 张堂林 叶少文 李钟杰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6-71,共6页
在洪湖湖滨地区筛选了4种当地主要的河蟹(Eriocheir sinensis)养殖方式,对池塘与水源的环境因子进行了监测比较,分析各因子对河蟹收获参数的影响。结果显示:7—10月中,8月水温和氨氮含量最高,各池塘水体理化指标月平均值无显著差异;各... 在洪湖湖滨地区筛选了4种当地主要的河蟹(Eriocheir sinensis)养殖方式,对池塘与水源的环境因子进行了监测比较,分析各因子对河蟹收获参数的影响。结果显示:7—10月中,8月水温和氨氮含量最高,各池塘水体理化指标月平均值无显著差异;各池塘水草生物量逐月急剧下降,至10月底基本消失,其月平均值与成蟹体重、回捕率及特定生长率显著负相关。高温季节是防止河蟹氨氮中毒死亡的关键时期;水草调节水体营养、稳定底质、吸附水体悬浮质的功能对河蟹存活及生长有重要作用。当地优势池塘养殖方式为:放养规格约5 g/ind.,密度16875 ind./ha,水草移栽以伊乐藻为主,搭配其它种类,覆盖率约为60%,动物性饵料投喂比例约为66%,螺蛳投喂量约3638 kg/h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蟹(Eriocheir sinensis) 低湖田 池塘 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促生剂在沉积物修复中的作用机理及应用现状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倩茹 张霞 +3 位作者 王川 袁少博 周巧红 吴振斌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2-130,共9页
水生态系统中沉积物是各类污染物质的汇集库,在外源污染陆续得到有效控制的基础上,亟需对内源污染特别是沉积物污染进行有效去除。在沉积物修复方法中,微生物促生剂技术由于具有安全环保、持续时间长、成本低等优点而受到重视。综述了... 水生态系统中沉积物是各类污染物质的汇集库,在外源污染陆续得到有效控制的基础上,亟需对内源污染特别是沉积物污染进行有效去除。在沉积物修复方法中,微生物促生剂技术由于具有安全环保、持续时间长、成本低等优点而受到重视。综述了微生物促生剂的概念及其修复沉积物的作用机理,主要是通过增加沉积物中环境污染物的生物利用性使其可被生物降解,调整土著微生物的群落组成使其向有利于降解污染物的方向发展;并归纳了微生物促生剂的应用现状,除直接投加微生物促生剂外,还包括微生物促生剂配方研制、微生物促生剂缓释技术研发、微生物促生剂与其他方法的联合使用等,梳理了微生物促生剂应用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对微生物促生剂在沉积物修复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促生剂 作用机理 沉积物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巢湖富磷地质区沉积物磷的生物可利用性 被引量:3
18
作者 孙爱华 陈玺 +2 位作者 曹秀云 宋春雷 周易勇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6-32,共7页
2010年4-9月,以巢湖富磷地质区池塘为试验对象,测定了叶绿素a与不同形态磷的浓度以及藻类的数量和组成,分析了沉积物藻类可利用性磷(AAP)含量与磷平衡浓度,提取并用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了沉积物无机磷细菌的主要种类。结果表明,沉积物溶... 2010年4-9月,以巢湖富磷地质区池塘为试验对象,测定了叶绿素a与不同形态磷的浓度以及藻类的数量和组成,分析了沉积物藻类可利用性磷(AAP)含量与磷平衡浓度,提取并用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了沉积物无机磷细菌的主要种类。结果表明,沉积物溶解总磷与AAP含量显著正相关(P<0.05),与叶绿素a浓度极显著正相关(P<0.01)。沉积物磷在吸附和释放趋势上基本对应于藻类随季节消长的模式。藻的种类较丰富,沉积物无机磷细菌的主要种类包括微单胞菌(Micromonospora sp.,Micromonospora chokoriensis)和链霉菌(Streptomyces neya-gawaensis,Streptomyces torulosus)。微生物驱动的富磷地质区沉积物磷的溶解可为藻类生长提供生物可利用的磷营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巢湖 生物可利用性磷 无机磷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溴环十二烷异构体在鮰鱼体内的浓度分布与生物累积特征 被引量:5
19
作者 胡小钟 徐盈 胡德聪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25-130,共6页
研究了鮰鱼体内六溴环十二烷(HBCDs)异构体的浓度分布与生物累积特征。首先采用基质固相分散(MSPD)法,同位素稀释定量,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HPLC-ESI-MS/MS)检测技术,建立了渔业饲料和鱼体中α—HBCD、β—HBCD和γ—... 研究了鮰鱼体内六溴环十二烷(HBCDs)异构体的浓度分布与生物累积特征。首先采用基质固相分散(MSPD)法,同位素稀释定量,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HPLC-ESI-MS/MS)检测技术,建立了渔业饲料和鱼体中α—HBCD、β—HBCD和γ—HBCD的分析方法。该法对α—HBCD、β—HBCD、γ-HBCD的回收率分别为80.7%~110.5%、80.1%~109.0%、86.9%~104.5%,其检出限分别为0.002、0.002、0.001ng/g。采用所建立的方法对25个渔业饲料样品和30个鱼样品进行分析,三种异构体在渔业饲料中的检出率均为16%,在鱼产品中的检出率分别为10%、6.67%和10%。鱼中HBCDs含量与渔业饲料中HBCDs含量的比值(生物累积因子)的结果为:α—HBCD,0.78;β—HBCD,0.45;γ—HBCD,1.08。对HBCDs在配对的渔业饲料与鱼中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溴环十二烷 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 同位素稀释 基质固相分散 生物累积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eb of Science的微藻生物柴油文献计量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卓 侯圣伟 高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4期2502-2505,共4页
通过检索ISI Web of Science网络数据库在1991~2011年期间发表与微藻生物柴油相关的文献,借助文献计量学研究方法,从文献类型和出版物语言、年份分布情况、学科和期刊分布、国家/地区分布及研究机构分布等多方面分析微藻生物柴油的研... 通过检索ISI Web of Science网络数据库在1991~2011年期间发表与微藻生物柴油相关的文献,借助文献计量学研究方法,从文献类型和出版物语言、年份分布情况、学科和期刊分布、国家/地区分布及研究机构分布等多方面分析微藻生物柴油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藻 生物柴油 文献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