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7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探中国古代邮驿建筑的特征——以厦门市深青驿站为例
1
作者 徐阔 曹伟 《中外建筑》 2013年第10期18-25,共8页
从历史上看,邮驿是服务于“当代”(即历史上的各个时代)的体系,故而其遗存大多佚失,仅余部分文字记录和建筑遗址等。同时邮驿建筑大多围绕着某一区域的中心展开,通过多条驿道呈线性辐射,串联沿线的邮驿建筑。同时纵贯历史,邮驿... 从历史上看,邮驿是服务于“当代”(即历史上的各个时代)的体系,故而其遗存大多佚失,仅余部分文字记录和建筑遗址等。同时邮驿建筑大多围绕着某一区域的中心展开,通过多条驿道呈线性辐射,串联沿线的邮驿建筑。同时纵贯历史,邮驿体系的服务对象——被运输的物(信件为多数)和人,大多未发生根本变化,而被运输的需求则保持了延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遗址 厦门市 驿站 特征 古代 中国 服务对象 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丝绸之路驿站建筑文化考——以中国西北、土耳其为例
2
作者 曹伟 《中外建筑》 2013年第12期14-21,共8页
丝绸之路一般是指两种路线的总称,一是陆路的丝绸之路,另一是海上的丝绸之路。本文重点探讨陆路丝绸之路上的驿站及其建筑文化。因为陆路的丝绸之路起于中国的陕西、甘肃、新疆等地,止于土耳其。在这条贯通中西、欧亚文化交流的桥梁... 丝绸之路一般是指两种路线的总称,一是陆路的丝绸之路,另一是海上的丝绸之路。本文重点探讨陆路丝绸之路上的驿站及其建筑文化。因为陆路的丝绸之路起于中国的陕西、甘肃、新疆等地,止于土耳其。在这条贯通中西、欧亚文化交流的桥梁的古丝绸之路上,出现过几百处大、小驿站。据《新疆图志·道路八》里记载,清朝末年,全省共建有213个驿站,但幸存下来保存较好的寥寥无几,大多是散落的遗存。我们仅选取其中典型的驿站建筑或其遗址进行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丝绸之路 建筑文化 中国西北 土耳其 驿站 文化交流 清朝末年 陆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储运理论与技术进展 被引量:59
3
作者 张劲军 何利民 +3 位作者 宫敬 李玉星 宇波 刘刚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51-162,共12页
经过60年的发展,中国石油大学油气储运工程学科形成了油气长距离管道输送、多相管流与油气集输、油气储运设施安全与施工等特色鲜明的优势研究方向。近10多年来,伴随着中国油气储运行业的空前大发展以及随之而来的一系列技术挑战,本学... 经过60年的发展,中国石油大学油气储运工程学科形成了油气长距离管道输送、多相管流与油气集输、油气储运设施安全与施工等特色鲜明的优势研究方向。近10多年来,伴随着中国油气储运行业的空前大发展以及随之而来的一系列技术挑战,本学科在这些研究领域开展了较系统深入的研究,在易凝高黏原油流变性与管道输送、天然气及成品油管道输送、油气水多相流动、油气水分离、多相混输系统流动保障、流动减阻机制、油气管道与集输系统节能、管道强度设计与安全评价、油气储运设施完整性管理、油气管道与地下储库施工等方面取得了一大批重要成果。较系统地总结了这些成果。总结本学科60年发展的经验,面向本领域重大工程技术问题,持之以恒地开展系统且深入的基础研究,仍是学科今后发展必须坚持的基本战略方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储运 管道输送 集输 安全工程 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营软土工程特性及参数相关方程 被引量:11
4
作者 颜庆智 付长波 +1 位作者 饶江 杨凤军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30-133,139,共5页
胜利油田开发和东营市建设中大量使用桩基,桩基承载力的传递机制、变形沉降与桩周土的性质密切相关,而黄河三角洲地区软土有其独特的物理力学参数和工程性质。采集东营市勘察院在东营地区最近十年来的勘察数据,并进行补充试验,以现代数... 胜利油田开发和东营市建设中大量使用桩基,桩基承载力的传递机制、变形沉降与桩周土的性质密切相关,而黄河三角洲地区软土有其独特的物理力学参数和工程性质。采集东营市勘察院在东营地区最近十年来的勘察数据,并进行补充试验,以现代数理统计分析为手段,对软土物理力学性质参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东营地区软土具有高含水量、高孔隙比、高压缩性及低抗剪强度等典型的软土特征,其物理性质参数变异系数较小,稳定性较好;力学性质参数变异系数较大,离散性较高,土的天然含水率、天然重度、孔隙比、液限、塑限、压缩系数、黏聚力以及内摩擦角均符合正态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营软土 物理力学参数 工程特性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木工程专业英语考试改革探索 被引量:11
5
作者 李静 张玉 +1 位作者 张明 张如林 《高等建筑教育》 2016年第1期114-116,共3页
土木工程专业英语在土木工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课程考试的命题内容、考核方式、评价标准等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式及学习习惯。文章提出了土木工程英语考试命题思路、试题内容、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方式等... 土木工程专业英语在土木工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课程考试的命题内容、考核方式、评价标准等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式及学习习惯。文章提出了土木工程英语考试命题思路、试题内容、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方式等教学全过程控制的土木工程专业英语考试改革方法,将土木工程英语课程教学的整个过程作为考核学生学习效果的全过程,促进学生的最大化发展,为培养土木工程国际化高端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英语 全过程控制 创新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因驿而兴——丽江束河古镇驿站建筑的保护与开发 被引量:2
6
作者 曹伟 高艳英 《中外建筑》 2014年第1期10-17,共8页
1缘于驿站的古镇历史文化 驿站是古代供传递宫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其最初是作为邮驿制度的物质载体而兴建发展起来的,因着其久远的历史,驿站古城镇风貌、格局和其地方城市的演化发展史具有重要的... 1缘于驿站的古镇历史文化 驿站是古代供传递宫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其最初是作为邮驿制度的物质载体而兴建发展起来的,因着其久远的历史,驿站古城镇风貌、格局和其地方城市的演化发展史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然而同样作为驿站,束河古镇不同于纯粹意义上的驿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与开发 驿站 古镇 建筑 丽江 历史文化 军事情报 城镇风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马古道——云南驿站建筑遗址 被引量:2
7
作者 曹伟 高艳英 《中外建筑》 2014年第2期10-17,共8页
在茶马古道的形成过程中,其沿线建立了许多大大小小的驿站。它们带动了聚落或城镇的形成与发展,促进了建筑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尽管目前已有不少对茶马古道的保护研究,但从建筑学、历史和考古以至人类学等领域或视角的深人研究并不太... 在茶马古道的形成过程中,其沿线建立了许多大大小小的驿站。它们带动了聚落或城镇的形成与发展,促进了建筑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尽管目前已有不少对茶马古道的保护研究,但从建筑学、历史和考古以至人类学等领域或视角的深人研究并不太多。下文将尝试从聚落发展和必要的建筑保护的角度,梳理云南茶马古道线路上重要的站点和驿站;从它们发展形成的原因和其中建筑的特色上展开认识,以形成全面的认识、保护、利用茶马古道这条文化线路的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马古道 建筑遗址 驿站 云南 建筑保护 建筑文化 建筑学 人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诱发工程岩体结构面滑移概率分析
8
作者 邓学晶 亓玉成 +1 位作者 林倩 邹德高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48-152,共5页
基于非平稳随机地震动模型,编制快速合成人工地震动的程序以实现对工程地震动的随机抽样。对工程岩体地震响应进行等效线性数值计算时,定义结构面的水平等效加速度(时程),将结构面水平等效加速度(时程)的最大值超过其屈服加速度(滑移阈... 基于非平稳随机地震动模型,编制快速合成人工地震动的程序以实现对工程地震动的随机抽样。对工程岩体地震响应进行等效线性数值计算时,定义结构面的水平等效加速度(时程),将结构面水平等效加速度(时程)的最大值超过其屈服加速度(滑移阈值)作为岩体失稳的极限条件;基于地震动随机抽样和等效线性化时程计算,提出一种随机地震动作用下工程岩体沿结构面的滑移概率和稳定可靠度的计算方法。考察某工程岩体在附近3个潜在震源影响下的结构面的滑移概率和稳定可靠性。结果表明,震级相差不大时,远场地震诱发该工程岩体的失效概率小于0.01%;近场地震作用下,工程岩体的失效概率为2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岩体 地震稳定性 动力可靠度 水平等效加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在超稠油中的溶解特性实验 被引量:44
9
作者 李兆敏 陶磊 +4 位作者 张凯 任韶然 张继国 李吉慧 赵洪涛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2-96,共5页
考察了CO2在不同含水率的超稠油油包水乳状液中的溶解度及不同溶解度下超稠油的体积系数、密度、粘度。结果表明:CO2在胜利油田郑411西区超稠油中的溶解度随压力的升高而增大,但远小于普通原油,超稠油的体积系数随溶解CO2量的增加而线... 考察了CO2在不同含水率的超稠油油包水乳状液中的溶解度及不同溶解度下超稠油的体积系数、密度、粘度。结果表明:CO2在胜利油田郑411西区超稠油中的溶解度随压力的升高而增大,但远小于普通原油,超稠油的体积系数随溶解CO2量的增加而线性增加,密度却与之相反;饱和压力较低时温度越高超稠油溶解CO2的能力越弱,但饱和压力较高时与之相反;温度升高溶解CO2的超稠油体积系数略有增大,但密度有所减小;含水率升高超稠油溶解CO2的能力减弱,相同溶解度下超稠油体积系数减小而密度增大;超稠油溶解CO2后粘度急剧降低,且原油含水率越高CO2降粘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稠油 二氧化碳 溶解度 体积系数 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相泡沫体系调驱试验 被引量:27
10
作者 李宾飞 李兆敏 +4 位作者 刘祖鹏 赵磊 李松岩 林日亿 王冠华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3-98,共6页
通过复配泡沫和聚合物冻胶微球形成多相泡沫体系,进行多相泡沫体系在多孔介质中的流动试验。显微图像显示,聚合物携带的聚合物冻胶微球具有良好的圆球度和分散性,分布在多相泡沫的液膜和plateau边界处。试验结果表明:聚合物冻胶微球能... 通过复配泡沫和聚合物冻胶微球形成多相泡沫体系,进行多相泡沫体系在多孔介质中的流动试验。显微图像显示,聚合物携带的聚合物冻胶微球具有良好的圆球度和分散性,分布在多相泡沫的液膜和plateau边界处。试验结果表明:聚合物冻胶微球能在岩心中不断封堵和运移,使注入压力和阻力系数增加,后续水驱仍有较高的残余阻力系数;多相泡沫体系封堵岩心时,压差曲线出现明显的上下波动,多相泡沫封堵受聚合物冻胶微球运移的影响;并联双管试验中泡沫和多相泡沫体系在岩心管中的分布状态不同,多相泡沫体系具有更好的调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 冻胶微球 泡沫 多相泡沫体系 封堵能力 调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缘紧凑型电破乳器中液滴聚结特性研究 被引量:23
11
作者 张黎明 何利民 +2 位作者 马华伟 吕宇玲 刘青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2-86,共5页
为了提高油包水乳状液在电脱水过程中的破乳效率,从静电聚结机理出发,推导出电极间距与电场强度的关系式;通过分析液滴在极板间距狭小的矩形聚结管道中的受力状况,同时考虑绝缘层以及层流流态对电场中液滴聚结作用的影响,设计出一种绝... 为了提高油包水乳状液在电脱水过程中的破乳效率,从静电聚结机理出发,推导出电极间距与电场强度的关系式;通过分析液滴在极板间距狭小的矩形聚结管道中的受力状况,同时考虑绝缘层以及层流流态对电场中液滴聚结作用的影响,设计出一种绝缘紧凑型电破乳器。改变所加电压和流量以调节破乳器中的电场强度和乳状液停留时间,利用激光粒度仪测量乳化物中水滴的体积平均直径。结果表明,缩小电极间距能产生高强电场;包覆绝缘层的电极板在小间距下能有效破乳并防止击穿,且电场强度越大停留时间越长,聚结效果越显著。该装置可提高油包水乳状液的聚结效率并节省大量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破乳 静电聚结 绝缘 电场 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泡沫流体携砂能力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1
12
作者 杨肖曦 李松岩 +2 位作者 林日亿 孙茂盛 张立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89-92,96,共5页
泡沫流体广泛应用于油井的冲砂洗井作业中,携砂能力是衡量其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利用FLUENT软件中的分散相模型对泡沫流体的携砂能力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不同直径的砂粒在泡沫流体中的携砂率和停留时间随环空管道倾角的变化关系,与... 泡沫流体广泛应用于油井的冲砂洗井作业中,携砂能力是衡量其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利用FLUENT软件中的分散相模型对泡沫流体的携砂能力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不同直径的砂粒在泡沫流体中的携砂率和停留时间随环空管道倾角的变化关系,与相同条件下水的携砂性能进行了比较,并进行了定性分析。从模拟结果可以看出泡沫流体具有良好的携砂能力,而且更适合于水平井的冲砂洗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流体 冲砂洗井 数值模拟 携砂率 停留时间 水平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G FPSO液舱内储液晃动特性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7
13
作者 陈海阳 李玉星 +3 位作者 孙法峰 臧垒垒 王武昌 喻西崇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34-139,143,共7页
研究液化天然气(LNG)低温大型SPB型储液罐在海上运动过程中晃动引起的对液舱壁面产生的动侧压力、储液的气液混合情况、储液的晃动幅度及液舱内压力分布。基于VOF(volume-of-fluid)模型模拟二维SPB型液舱内储液的晃动特性,并利用试验数... 研究液化天然气(LNG)低温大型SPB型储液罐在海上运动过程中晃动引起的对液舱壁面产生的动侧压力、储液的气液混合情况、储液的晃动幅度及液舱内压力分布。基于VOF(volume-of-fluid)模型模拟二维SPB型液舱内储液的晃动特性,并利用试验数据对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模拟数据与试验数据吻合较好;晃动幅度与运输船的初始速度有关,初始速度越大,晃动就越剧烈;不同储液充满率引起的晃动不同,充满率越大,晃动的幅度越小,有利于减小储液的晃动;在液舱内合理的设置阻流板有利于抑制晃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B型液舱 储液晃动 FLNG船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液量预测方法在海底天然气管道中的应用 被引量:30
14
作者 梁法春 曹学文 +1 位作者 魏江东 陈婧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3-105,共3页
天然气输送过程中,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会有凝析液析出造成管内积液,积液量的准确预测是确定合理清管方案的前提。为此,建立了积液量预测模型,认为管路积液量大小是由液相析出量和气体携液能力综合作用的结果,液相析出量主要取决... 天然气输送过程中,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会有凝析液析出造成管内积液,积液量的准确预测是确定合理清管方案的前提。为此,建立了积液量预测模型,认为管路积液量大小是由液相析出量和气体携液能力综合作用的结果,液相析出量主要取决于管线内的温度和压力,而气体携液能力主要与气相流速、管道结构以及管内流型等参数有关。对"友谊号"外输管线积液量及其分布进行了预测,获得了持液率和积液量沿线分布曲线。该预测方法对于清管作业时管路末端液体收集容器的确定、清管器的选择等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 天然气管道 积液量 持液率 预测 方法 两相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电聚结器结构参数对液滴聚结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15
作者 何利民 杨东海 +2 位作者 罗小明 李德泉 杨帆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5-111,共7页
设计包覆绝缘层的高压电极并加工4种新型静电聚结器,采用水/原油乳状液为试验介质,利用显微高速摄像系统结合图像处理技术对水滴的聚结规律进行观察和分析,探索电极层数、电极间距和电场强度等因素对水滴聚结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包覆... 设计包覆绝缘层的高压电极并加工4种新型静电聚结器,采用水/原油乳状液为试验介质,利用显微高速摄像系统结合图像处理技术对水滴的聚结规律进行观察和分析,探索电极层数、电极间距和电场强度等因素对水滴聚结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包覆绝缘层的高压电极可有效防止电击穿现象的发生,增加电场强度,提高电场作用时间有助于油水分离,但高于临界场强后容易导致液滴破碎;电极层数不同时,只要达到一定的电场强度均能促进液滴聚结,但多层电极处理量大,经济效益显著;极板间距较小时,能耗低但电场畸变严重,在满足工作场强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增加电极间距;能耗受含水率、电极层数和极板间距等条件影响,综合考虑各因素可降低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包水 电聚结器 电场 电极 间距 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蠕变地层套管外载计算的位移反分析法 被引量:16
16
作者 闫相祯 杨秀娟 +1 位作者 冯耀荣 王建军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2-106,共5页
套管外载计算是蠕变地层套管受力分析的难题,由于套管周围应力场比较复杂和地下环境多样,难以直接求解。根据弹性力学理论,建立了套管在地层蠕变引起的椭圆形非均匀外载下的力学模型,并应用逆解法对该力学模型进行求解,得到了在非均匀... 套管外载计算是蠕变地层套管受力分析的难题,由于套管周围应力场比较复杂和地下环境多样,难以直接求解。根据弹性力学理论,建立了套管在地层蠕变引起的椭圆形非均匀外载下的力学模型,并应用逆解法对该力学模型进行求解,得到了在非均匀外载下套管的应力和位移计算式。基于套管内壁变形的实测资料,利用阻尼最小二乘法建立了套管外载反分析模型,提出了确定套管外载的反分析方法,讨论了反分析法的应用。实例分析表明,载荷反求值与真实值吻合较好,拟合精度较高,说明这种方法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管 非均匀载荷 椭圆 反分析 蠕变 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旋流的天然气超声速喷管分离特性 被引量:13
17
作者 文闯 曹学文 +2 位作者 张静 杨燕 张文敬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50-154,共5页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来流为旋流的拉伐尔喷管内的流场,考察了喷管的收缩比、收缩半角、喉部圆柱段长度和扩张半角对天然气超声速喷管旋流分离性能的影响。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增加喷管收缩比和收缩半角可以提高喷管旋流分离性能。喷管喉...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来流为旋流的拉伐尔喷管内的流场,考察了喷管的收缩比、收缩半角、喉部圆柱段长度和扩张半角对天然气超声速喷管旋流分离性能的影响。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增加喷管收缩比和收缩半角可以提高喷管旋流分离性能。喷管喉部圆柱段长度对喷管旋流分离性能影响较小。当喷管扩张半角小于2°时,喷管旋流分离性能较差;扩张半角在2-6°时,喷管旋流分离性能较好;继续增加扩张半角,喷管旋流分离性能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流 超声速 拉伐尔喷管 分离性能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杆抽油泵沉没度的优化设计方法 被引量:37
18
作者 林日亿 孙茂盛 +3 位作者 张邵东 吴信荣 李兆敏 李松岩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87-90,共4页
机抽井泵的沉没度是影响泵效和系统效率的重要因素。通过分析有杆泵抽油系统的能耗,以机采系统效率最高为目标,确立了机采系统优化设计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同时分析泵效对机采系统效率的影响以及影响泵效的因素,给出了沉没度和其他抽... 机抽井泵的沉没度是影响泵效和系统效率的重要因素。通过分析有杆泵抽油系统的能耗,以机采系统效率最高为目标,确立了机采系统优化设计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同时分析泵效对机采系统效率的影响以及影响泵效的因素,给出了沉没度和其他抽汲参数的优化设计方法。应用结果表明,以优化设计方法来确定泵的沉没度,可明显降低能耗,提高系统效率和经济效益,为油田生产提供设计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采井 抽油泵 沉没度 系统效率 抽汲参数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弹塑性地基模型的湿陷性黄土地段悬空管道受力分析 被引量:20
19
作者 王同涛 闫相祯 杨秀娟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13-118,共6页
根据湿陷性黄土地段塌陷区悬空管道的受力特点,建立考虑管道轴向载荷和地基塑性变形的悬空管道受力的弹塑性地基模型,推导悬空管道受力和变形计算公式,并利用V isual Basic计算机语言编制相应的计算程序对某湿陷区悬空管道进行模拟计算... 根据湿陷性黄土地段塌陷区悬空管道的受力特点,建立考虑管道轴向载荷和地基塑性变形的悬空管道受力的弹塑性地基模型,推导悬空管道受力和变形计算公式,并利用V isual Basic计算机语言编制相应的计算程序对某湿陷区悬空管道进行模拟计算;将悬空管道的力学分析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和W inkler地基模型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轴向载荷和地基刚度对计算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弹塑性地基模型比W inkler地基模型具有更高的计算精度,更符合工程应用;轴向载荷对悬空管道受力和变形影响显著,在悬空管道设计校核中不能忽略;地基刚度对弹塑性地基模型计算结果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空管道 弹塑性地基模型 WINKLER地基模型 轴向载荷 地基刚度 湿陷性黄土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包水乳状液电导率与电破乳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张黎明 何利民 +2 位作者 吕宇玲 宋岩伟 何兆洋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8-161,共4页
通过水滴在电场中所受偶极力的表达式,讨论了W/O乳状液的电破乳机理及介电常数、电导率。借助乳化剂Span80,由50号白油、52号基础油、胜利孤岛原油和蒸馏水制备了含水10%、20%、30%的W/O乳状液,测定了乳状液30℃时的介电常数和... 通过水滴在电场中所受偶极力的表达式,讨论了W/O乳状液的电破乳机理及介电常数、电导率。借助乳化剂Span80,由50号白油、52号基础油、胜利孤岛原油和蒸馏水制备了含水10%、20%、30%的W/O乳状液,测定了乳状液30℃时的介电常数和黏度。在板电极长宽(cm)8×15、板间距2cm的电破乳实验装置上,测定了实验W/O乳状液的油水分离效率与板间电N(2-9kV)、电场作用时间(30、60、120s)、沉降时间(5-20s,30℃)的关系,结果如下。在相同实验条件下,含水10%的白油、基础油、孤岛原油乳状液的黏度、电导率和油水分离效率均依次增大;含水30%的白油乳状液在电场中被击穿;白油、基础油乳状液的分离效率随含水率增大而下降,随板间电压增大而上升;含水率20%的基础油乳状液的分离效率随电场作用时间和沉降时间的延长而上升。讨论了所得结果。图5表1参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破乳 油包水乳状液 原油乳状液 电导率 电脱水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