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2篇文章
< 1 2 5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磁波吸收建筑材料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
作者 解帅 冀志江 +1 位作者 杨洋 王静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63-70,共8页
应用电磁波吸收建筑材料是改善建筑空间电磁环境的有效方法。随着电磁辐射污染日益严重,吸波建材已逐渐成为研究热点。综述了近几年吸波建材的研究方法与研究现状,将吸波建材归纳为吸波剂填充型和结构设计型两大类,并分别进行评述,提出... 应用电磁波吸收建筑材料是改善建筑空间电磁环境的有效方法。随着电磁辐射污染日益严重,吸波建材已逐渐成为研究热点。综述了近几年吸波建材的研究方法与研究现状,将吸波建材归纳为吸波剂填充型和结构设计型两大类,并分别进行评述,提出了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进一步的研究方向。"轻、薄、宽、强"仍然是吸波建材的发展方向,同时电磁波损耗机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波吸收 建筑材料 反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建筑材料促进乡村住宅节能——以“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项目新型乡村经济建筑材料的研究与开发为例
2
作者 崔琪 《中国建设信息》 2008年第19期48-49,共2页
建筑节能技术在我国农村建设中应用很少,一是没有结合当地气候、文化、消费水平等条件进行优化研究,满足不了提升农村建筑科技水平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需求;二是没有充分考虑当地的资源、材料可重复利用,建筑资源消耗大,材料循环利用... 建筑节能技术在我国农村建设中应用很少,一是没有结合当地气候、文化、消费水平等条件进行优化研究,满足不了提升农村建筑科技水平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需求;二是没有充分考虑当地的资源、材料可重复利用,建筑资源消耗大,材料循环利用率低。因此,必须大力开发新型经济建筑材料,发展成本适当、节能环保、经济实用、居住安全、抗震耐用、施工快捷的新型乡村住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材料 研究与开发 乡村经济 “十一五” 科技支撑 住宅节能 建筑节能技术 农村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地区新农村建设用建筑材料的研究
3
作者 聂卿 《中国建材科技》 2010年第1期71-74,共4页
在我国新农村建设背景下,通过实地调查北方四省市农宅及建材企业,提出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用好节能环保建材的设想及思路。
关键词 建筑材料 新农村建设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建筑材料标准物质的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赵敦忠 《中国建材科技》 1997年第6期10-12,共3页
本文介绍了我国包括化学成分、性能的国家一级、二级建筑材料标准物质的概况,重要作用以及进展。
关键词 建筑材料 标准物质 中国 标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材料氡析出率变化 被引量:7
5
作者 刘福东 潘自强 +3 位作者 刘森林 张永贵 冀东 王春红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71-274,共4页
收集了4类共19个来自不同生产企业的建筑材料样品,对样品的放射性活度浓度和氡析出率进行测量。测量结果表明:若建筑材料的原材料相近,加工工艺相近的企业生产的建筑材料的氡析出率变化不大;若原材料差别较大,加工工艺不同,即使是生产... 收集了4类共19个来自不同生产企业的建筑材料样品,对样品的放射性活度浓度和氡析出率进行测量。测量结果表明:若建筑材料的原材料相近,加工工艺相近的企业生产的建筑材料的氡析出率变化不大;若原材料差别较大,加工工艺不同,即使是生产同类建筑材料,成品建筑材料的放射性核素镭活度浓度相近,但氡析出率的差别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氡析出率 加工工艺 活度浓度 建筑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典型建筑保温材料生产生命周期评价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马丽萍 蒋荃 +1 位作者 赵平 赵春芝 《新型建筑材料》 2013年第10期41-44,共4页
运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我国3类典型建筑保温材料(聚苯板、岩棉板、硬泡聚氨酯板)功能单位(以单位质量kg计)生产生命周期过程中产生的资源、能源消耗和污染气体排放进行调研与分析,并计算获得3类保温材料生产生命周期不可再生资源消耗... 运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我国3类典型建筑保温材料(聚苯板、岩棉板、硬泡聚氨酯板)功能单位(以单位质量kg计)生产生命周期过程中产生的资源、能源消耗和污染气体排放进行调研与分析,并计算获得3类保温材料生产生命周期不可再生资源消耗、能源消耗和温室效应影响。同时,为更好地比较不同保温材料之间的生命周期环境友好性差异,结合保温材料在不同区域的使用特性,将功能单位进一步扩展为"满足相同节能要求的单位面积(以m2计)产品生产",并进行计算分析。结果显示,以"单位质量kg"计,岩棉板生产生命周期环境影响最小,硬泡聚氨酯板次之,聚苯板最大;而以"满足相同节能要求的单位面积m2"计,则聚苯板生产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最小,岩棉板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板 岩棉板 硬泡聚氨酯板 生命周期评价 L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_(2)O_(3)/SiO_(2)/ZrO_(2)三元复合气凝胶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7
作者 徐长伟 杨鑫 +1 位作者 张忠伦 王明铭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1-107,共7页
以六水合氯化铝(AlCl_(3)·6H_(2)O)、正硅酸乙酯(TEOS)和八水合氧氯化锆(ZrOCl_(2)·8H_(2)O)为混合前驱体,以环氧丙烷(PO)作为凝胶网络诱导剂,乙醇和水作为溶剂,采用溶胶-凝胶工艺和二氧化碳超临界干燥技术制备出了Al_(2)O_(3... 以六水合氯化铝(AlCl_(3)·6H_(2)O)、正硅酸乙酯(TEOS)和八水合氧氯化锆(ZrOCl_(2)·8H_(2)O)为混合前驱体,以环氧丙烷(PO)作为凝胶网络诱导剂,乙醇和水作为溶剂,采用溶胶-凝胶工艺和二氧化碳超临界干燥技术制备出了Al_(2)O_(3)-SiO_(2)-ZrO_(2)三元复合气凝胶。研究了不同PO添加量、醇水体积比和Al/Si/Zr摩尔比对其性能和结构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比表面积分析仪和多功能粉体物理特性测试仪对气凝胶的凝胶形态、微观形貌及孔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PO添加量为88mL,醇水体积比为8∶9,Al/Si/Zr摩尔比为12∶3∶1和12∶4∶1时制备出的气凝胶结构性能良好,且凝胶时间在较合适的范围内,具有较低的密度为0.125g/cm^(3)和0.143g/cm^(3),较高的比表面积为683.14m^(2)/g和684.56m^(2)/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铝锆复合气凝胶 凝胶时间 微观形貌 孔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炉渣、建筑垃圾复掺对水泥基材料性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李清海 王菲菲 +1 位作者 周胜男 李清原 《建材世界》 2014年第2期11-14,46,共5页
对炉渣及建筑垃圾作为细集料取代天然河砂,通过压制成型的方法制备水泥基材料进行研究,探索了在建筑垃圾掺量固定的前提下,同时掺加炉渣对水泥基材料强度、吸水率及抗冻融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建筑垃圾取代40%天然河砂的前提... 对炉渣及建筑垃圾作为细集料取代天然河砂,通过压制成型的方法制备水泥基材料进行研究,探索了在建筑垃圾掺量固定的前提下,同时掺加炉渣对水泥基材料强度、吸水率及抗冻融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建筑垃圾取代40%天然河砂的前提下,水泥基材料的强度随天然河砂被炉渣取代量的逐渐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吸水率则呈逐渐增大的变化趋势;在抗冻融性方面,在一定掺量范围内,炉渣、建筑垃圾复掺制备的水泥基材料满足《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实验方法标准》中D25抗冻等级指标要求。并对其机理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炉渣 建筑垃圾 水泥基材料 强度 吸水率 抗冻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生态环境建筑材料标准化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6
9
作者 王静 冀志江 +1 位作者 隋同波 王继梅 《中国建材科技》 2006年第3期70-73,共4页
本文介绍了开展生态环境建材标准化工作的必要性和意义,列出了国内外生态环境建筑材料标准化工作进展情况,探讨了我国生态环境建筑材料标准化工作展望。
关键词 生态环境 建筑材料 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材料标准样品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瑞海 《中国标准化》 2008年第8期9-10,共2页
建筑材料是工程建设、建筑物和新型建材所用材料的总称,通常包括水泥、玻璃、陶瓷、房建材料、非金属矿及制品,以及玻璃纤维、玻璃钢、石英玻璃、特种玻璃、特种纤维、人工晶体等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及制品,它是许多工业部门生产不可缺... 建筑材料是工程建设、建筑物和新型建材所用材料的总称,通常包括水泥、玻璃、陶瓷、房建材料、非金属矿及制品,以及玻璃纤维、玻璃钢、石英玻璃、特种玻璃、特种纤维、人工晶体等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及制品,它是许多工业部门生产不可缺少的材料,也是我国发展高科技不可缺少的新兴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材料 标准样品 无机非金属新材料 玻璃纤维 非金属矿 石英玻璃 特种玻璃 特种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渣建筑材料的氡析出率限制
11
作者 刘福东 张耀春 +2 位作者 王亮 王春红 张永贵 《中国建材科技》 2013年第5期4-6,共3页
我国目前居民所受天然辐射照射有效剂量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这与大量使用掺渣建筑材料有密切关系。氡的析出率是反映掺渣建筑材料的更全面的信息,科学合理地确定建筑材料的氡析出率是减少居民所受内照射重要环节。本文结合我国实际城镇住... 我国目前居民所受天然辐射照射有效剂量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这与大量使用掺渣建筑材料有密切关系。氡的析出率是反映掺渣建筑材料的更全面的信息,科学合理地确定建筑材料的氡析出率是减少居民所受内照射重要环节。本文结合我国实际城镇住房的特点,考虑辐射防护和我国法规要求,根据模型计算提出适合我国的掺渣建筑材料氡表面析出率的限制值为20Bqm-2s-1。通过已有的测量数据和初步代价利益分析,论述限制值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氡析出率 内照射 天然辐射 照射有效剂量 掺渣建筑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材料吸放湿性能测试方法》行业标准介绍
12
作者 侯国艳 冀志江 +2 位作者 王静 王继梅 王晓燕 《中国建材科技》 2009年第3期52-54,共3页
本文详细介绍了《建筑材料吸放湿性能测试方法》行业标准的提出、制定过程、依据以及试验方法的确定等情况。同时结合国内产品的具体情况,确定相关测试指标。
关键词 吸放湿性能 测试方法 行业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建筑材料外照射剂量控制模式的比较
13
作者 张永贵 王忠文 李增宽 《中国建材科技》 2010年第S2期188-192,共5页
建筑材料的放射性是天然辐射照射的来源之一,我国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已经开始研究,建立外照射剂量控制模式。以beck公式为理论基础,采用蒙特卡罗方法模拟计算出房间内空气吸收剂量率和镭-226、钍-232、钾-40放射性比活度的关系,再根据个... 建筑材料的放射性是天然辐射照射的来源之一,我国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已经开始研究,建立外照射剂量控制模式。以beck公式为理论基础,采用蒙特卡罗方法模拟计算出房间内空气吸收剂量率和镭-226、钍-232、钾-40放射性比活度的关系,再根据个人剂量限值及实际房间的修正推出外照射剂量控制模式。当时主要考虑砖混结构,没有考虑到瓷砖和石材等装饰材料,因此只有一种剂量转换关系,没有根据建筑材料的多样性,推出多种剂量转换关系,从而让控制模式的多样化。本文对我国建筑材料外照射剂量模式和欧盟建筑材料外照射剂量模式进行比较,同时对两种外照射剂量模式进行现场验证,探讨其合理性,并为建立更为合理和科学地建筑材料外照射控制模式提出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材料 外照射剂量模式 放射性比活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材料标准样品的发展和质量控制
14
作者 王瑞海 《中国建材科技》 2010年第S2期30-34,共5页
本文阐述了建筑材料标准样品的发展、分类和研制标准样品的重要性,介绍了建筑材料国家标准样品工作组的情况。依据国家系列标准GB/T15000《标准样品工作导则》规定的各项要求,总结了建筑材料标准样品的管理方法和质量控制,包括项目策划... 本文阐述了建筑材料标准样品的发展、分类和研制标准样品的重要性,介绍了建筑材料国家标准样品工作组的情况。依据国家系列标准GB/T15000《标准样品工作导则》规定的各项要求,总结了建筑材料标准样品的管理方法和质量控制,包括项目策划、样品制备过程、均匀性和稳定性考察、数据统计等主要环节的质量控制。讲述了标准样品定值结果不确定度的评定。强调了建筑材料准标样品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材料 标准样品 分类 研制 管理 质量控制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维碳基纳米电磁吸收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凌宇 贾菲 +1 位作者 朱睿 吴宗远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47-51,共5页
随着雷达探测技术的进步和电磁污染的日益严重,发展新型轻薄高强的电磁吸收材料至关重要。传统金属和铁氧体材料存在吸收频段窄、质量大等问题,无法应对高集成化需求。新兴低维纳米材料(如石墨烯、MXene和碳纳米管等)具有高介电常数,展... 随着雷达探测技术的进步和电磁污染的日益严重,发展新型轻薄高强的电磁吸收材料至关重要。传统金属和铁氧体材料存在吸收频段窄、质量大等问题,无法应对高集成化需求。新兴低维纳米材料(如石墨烯、MXene和碳纳米管等)具有高介电常数,展现出优异的吸收性能。通过结构设计和组分调整,可使材料实现更好的阻抗匹配和宽频电磁吸收。本文综述了低维碳基纳米材料在电磁吸收领域的研究成果,探讨了其潜力和挑战,并展望了未来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吸收 低维材料 碳基纳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交换法对建筑陶瓷力学性能的影响及强化机理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俊峰 包亦望 《中国建材科技》 CAS 2024年第2期24-29,共6页
建筑陶瓷板的强度对于提高装饰材料寿命和节能环保有重大意义。离子交换法能通过有效增强陶瓷表层的面向挤压应力来提高陶瓷的断裂阻力和抗弯强度。影响陶瓷强化工艺的两个关键因素是离子交换温度和离子交换时间。本文采用KNO_(3)熔盐... 建筑陶瓷板的强度对于提高装饰材料寿命和节能环保有重大意义。离子交换法能通过有效增强陶瓷表层的面向挤压应力来提高陶瓷的断裂阻力和抗弯强度。影响陶瓷强化工艺的两个关键因素是离子交换温度和离子交换时间。本文采用KNO_(3)熔盐对建筑陶瓷板作离子交换强化处理,分析离子交换温度和离子交换时间对陶瓷样品力学性能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强化机理。结果表明,离子强化处理后陶瓷的抗弯强度、断裂韧性和表面硬度得到大幅提升,同时弹性模量和质量密度几乎不变。离子交换法通过KNO_(3)熔盐的K+与陶瓷表面的Na^(+)之间的置换反应在陶瓷表层形成预压应力抵消了部分破坏载荷。试验得出,在600℃下处理20h,样品的抗弯强度达到最大值216.10MPa,相比原始样品提升103.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陶瓷 离子交换 化学钢化 压应力层 强化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波红外透过光学材料研究与发展趋势
17
作者 仇志刚 刘永华 +1 位作者 韩滨 王琪 《中国建材科技》 CAS 2024年第3期79-83,共5页
红外技术已成为现代光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红外透过材料是红外光学系统中透镜、棱镜、窗口、滤光片、整流罩等光学元件的重要材料,按材料透过波段分为中波红外透过材料和长波红外透过材料,其中蓝宝石、尖晶石、AlON和氧化物红外... 红外技术已成为现代光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红外透过材料是红外光学系统中透镜、棱镜、窗口、滤光片、整流罩等光学元件的重要材料,按材料透过波段分为中波红外透过材料和长波红外透过材料,其中蓝宝石、尖晶石、AlON和氧化物红外玻璃等是目前较成熟的商用中波红外透过光学材料。本文综述了几类红外光学材料的主要性能、制备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技术 红外光学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植物纤维在我国建筑领域的应用与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曹玉莲 王忠勇 孙成建 《中国建材科技》 2009年第3期41-46,共6页
建筑是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必备空间,对人和社会生活有直接的影响,它的性能好坏、质量优劣、安全与否直接关系人的健康、生死、社会的安定与文明。本文详述了有利于人的健康、生命安全的建筑物涉及到一些因素。
关键词 生态材料 绿色生态 节能舒适 安全稳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学习算法用于水泥强度预测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李自强 崔素萍 +4 位作者 马忠诚 王亚丽 王晶 刘云 乔志杨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91-202,共12页
水泥的强度是衡量其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传统的基于人工定时采样测定的方法准确性好但存在较大的滞后性,不能及时调控水泥生产过程。机器学习可通过不同算法对水泥等流程工业的原料及产品检测数据、微观结构图像、工艺运行参数等多维生... 水泥的强度是衡量其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传统的基于人工定时采样测定的方法准确性好但存在较大的滞后性,不能及时调控水泥生产过程。机器学习可通过不同算法对水泥等流程工业的原料及产品检测数据、微观结构图像、工艺运行参数等多维生产数据进行有目标的关联分析,建立水泥强度预测模型,可以解决人工检测方法的滞后性问题。本文通过梳理常用算法的基本工作原理和优势,归纳基于机器学习的水泥强度预测模型,探讨其应用效果和发展方向,以期为水泥强度预测模型的进一步优化和在水泥工业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强度 大数据分析 机器学习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改性纤维吸波材料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吴宗远 李凌宇 +2 位作者 朱睿 贾菲 徐铭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480-485,共6页
纤维材料由于质轻、柔软、强度高以及比表面积大等特性而在复合材料领域有着广泛应用,近年来其在吸波材料领域也开始受到关注。使用碳纳米管对纤维进行表面改性是一种有效提高纤维吸波能力的方式,但是因为制备工艺以及碳纳米管本身性质... 纤维材料由于质轻、柔软、强度高以及比表面积大等特性而在复合材料领域有着广泛应用,近年来其在吸波材料领域也开始受到关注。使用碳纳米管对纤维进行表面改性是一种有效提高纤维吸波能力的方式,但是因为制备工艺以及碳纳米管本身性质的限制,该材料迈向产业化应用还有一段不短的路要走。本文对吸波材料的吸波机理进行了简要介绍,然后综述了目前常用的碳纳米管改性纤维吸波材料的制备工艺,提出未来碳纳米管改性纤维吸波材料生产应用的几个发展方向,其中宏量生产是绕不开的,在提高产量控制成本的同时要针对实际应用对材料进行设计和优化,并建立相关标准,最后展望了碳纳米管改性纤维吸波材料领域的机遇和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改性纤维 吸波材料 制备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