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沈红权治疗不寐处方的规律
1
作者 张志丹 沈红权 +2 位作者 袁乙富 孙沛祺 蒋元烨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7期156-161,共6页
目的 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分析沈红权治疗不寐的用药经验及组方规律。方法 计算机收集并整理2019年12月至2022年12月就诊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沈红权主任门诊收治的不寐患者病史资料和医案处方,建立标准化数据库,借助古今医案云平... 目的 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分析沈红权治疗不寐的用药经验及组方规律。方法 计算机收集并整理2019年12月至2022年12月就诊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沈红权主任门诊收治的不寐患者病史资料和医案处方,建立标准化数据库,借助古今医案云平台V2.3.7对处方中药物的性味、归经、应用频次、功效等进行统计分析,并对药味组合进行关联规则及聚类分析,总结处方用药经验和组方规律。结果 共纳入处方245首,涉及210味中药,总结归纳出高频单味中药20味。药性以平、寒、微寒为主,药味以甘、苦、辛为主,归经以肝、脾经为主。药物关联中得出高频药物药对关联规则8条;高频中药角药关联规则7条。药物聚类得出5个聚类处方。核心处方1主要用于肝血不足,虚热内扰证者;核心处方2主要用于伴下焦湿热伴便秘者;核心处方3主要用于气虚伴瘀热内蕴证者;核心处方4主要用于肝胆郁热证者;核心处方5主要用于肝郁脾虚证者。结论 沈红权主任治疗失眠以宁心安神、疏肝解郁为基本治法,实证常配伍清利湿热、凉血活血药物,虚实夹杂证配伍健脾养心、调和肝胃药物,虚证配伍益气养血、扶正安神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寐 用药规律 沈红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沈红权主任治疗便秘用药规律
2
作者 袁乙富 曹勤 +2 位作者 沈红权 张志丹 蒋元烨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3期34-37,共4页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探讨沈红权主任治疗便秘用药规律。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沈红权主任门诊诊治为慢性便秘的患者542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有效病案资料,将其录入古今医案云平台(V2.3.7)执行标准化后...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探讨沈红权主任治疗便秘用药规律。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沈红权主任门诊诊治为慢性便秘的患者542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有效病案资料,将其录入古今医案云平台(V2.3.7)执行标准化后进行用药频率、性味、归经分布及关联性、聚类分析和复杂网络分析,挖掘总结沈红权主任用药规律。结果共纳入处方542首,涉及348味中药。药性主要为平、寒、微寒、温性。药味以甘、苦味为主。归经主要为肝、脾经。高频药物为火麻仁、茯神、川芎、白芍、乌药等。中药功效分析可知清热解毒类的中药使用频次最高。中药配伍关联分析筛选出13条有价值的关联规则。聚类分析得到4类药物,复杂网络分析得到14种核心药物。结论沈红权主任治疗便秘以“疏肝养阴、清热顺气”为治疗原则,攻补兼施,标本同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秘 沈红权 数据挖掘 用药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连素联合四联疗法在幽门螺杆菌一线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徐小青 周帆 +2 位作者 吴小溪 陆娟 曹勤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19期78-81,共4页
目的 探讨黄连素联合四联疗法作为幽门螺杆菌(Hp)一线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收集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2018年11月~2019年11月Hp阳性的慢性胃炎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四联疗法... 目的 探讨黄连素联合四联疗法作为幽门螺杆菌(Hp)一线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收集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2018年11月~2019年11月Hp阳性的慢性胃炎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四联疗法,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黄连素,评估两组根除率、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琼脂稀释法对Hp临床分离株行三种常用抗生素的药敏试验,分析耐药性及对两组根除率的影响.结果 试验组按意向治疗分析,Hp根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方案分析,两组Hp根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试验组恶心、腹泻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对克拉霉素、甲硝唑和阿莫西林的耐药率分别为32.0%、64.0%、0.0%.在克拉霉素耐药菌株中,试验组根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连素联合四联疗法可提高Hp根除率,且安全性高,可作为Hp克拉霉素高耐药地区一线治疗的可选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四联疗法 黄连素 克拉霉素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种无创诊断模型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的诊断价值评估 被引量:15
4
作者 吴小溪 汪涛 +2 位作者 杜晟楠 蒋元烨 曹勤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10期14-19,共6页
目的探讨谷草转氨酶/血小板比值(APRI)、肝硬化判别式值(CDS)、基于4因子的纤维化指数(FIB-4)、Forns指数、谷氨酰转移酶/血小板比值(GPR)、King’s评分、S指数模型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 目的探讨谷草转氨酶/血小板比值(APRI)、肝硬化判别式值(CDS)、基于4因子的纤维化指数(FIB-4)、Forns指数、谷氨酰转移酶/血小板比值(GPR)、King’s评分、S指数模型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收治并行肝穿刺活检与血液生化凝血等指标检测的166例CHB患者。根据肝活检结果的肝纤维化分期(S)进行分组:无明显肝纤维化组(S0~1)55例,显著肝纤维化组(S2~3)97例,早期肝硬化组(S4)14例。按照公式计算APRI、CDS、FIB-4、Forns指数、GPR、King’s评分、S指数,同时绘制上述7种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灵敏度及特异度,评估各模型对肝纤维化诊断的价值。结果三组模型评分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除CDS模型外,各模型指数与炎症分级呈正相关(r>0,P<0.05);各模型评分结果与肝纤维化分期呈正相关(r>0,P<0.05)。S指数、APRI、GPR、King’s评分诊断显著肝纤维化的AUC>0.7。诊断早期肝硬化的AUC由高到低依次是GPR、S指数、APRI、Forns指数、King’s评分、CDS、FIB-4。7种模型AUC分析显示,显著肝纤维化组APRI与King’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97,P<0.05);其他各模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PRI、GPR、King’s评分、S指数均能较好地诊断CHB患者显著肝纤维化与早期肝硬化。CDS、FIB-4、Forns指数对早期肝硬化有一定诊断价值而对于显著肝纤维化的诊断准确率较低。APRI和GPR模型计算简单,血清学指标容易获得,费用低,可推荐为在基层及医疗资源有限地区CHB患者肝纤维化的检测方法,使部分患者避免有创肝穿刺活检,减少医疗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肝硬化 慢性乙型肝炎 无创诊断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肠息肉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8
5
作者 高静静 鲁仕昱 +3 位作者 杜晟楠 袁乙富 蒋元烨 曹勤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23期104-108,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结肠息肉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9年5月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住院并行内镜下治疗的416例结肠息肉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复发将其分为复发组(216例)和未复发组(200例),回顾性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回顾性分析结肠息肉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9年5月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住院并行内镜下治疗的416例结肠息肉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复发将其分为复发组(216例)和未复发组(200例),回顾性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结肠息肉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复发组男性、年龄≥60岁、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高血压、2型糖尿病、手术方式为氩等离子体凝固术(APC)及APC联合高频电凝切除术、息肉数目≥3个、息肉直径≥10 mm、多部位、腺瘤占比及体重指数(BMI)、尿酸(UA)、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均高于未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高血压、高BMI、息肉数目≥3个、息肉直径≥10 mm、多部位息肉、腺瘤均为结肠息肉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年龄≥60岁、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高血压、息肉数目≥3个、息肉直径≥10 mm、多部位息肉、腺瘤、高BMI是结肠息肉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可能与结肠息肉的复发密切相关,可为国内临床医师指导结肠息肉患者的随访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息肉 复发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沈红权主任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用药规律
6
作者 袁乙富 沈红权 +1 位作者 张志丹 蒋元烨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29期20-24,共5页
目的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挖掘沈红权主任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用药规律。方法选择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沈红权主任门诊诊治为NAFLD的患者143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并录入有效病案资料,通过古今医案... 目的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挖掘沈红权主任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用药规律。方法选择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沈红权主任门诊诊治为NAFLD的患者143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并录入有效病案资料,通过古今医案云平台进行标准化处理后对用药频率、性味归经分布及关联性、聚类分析和复杂网络分析等指标进行了数据挖掘,以此总结归纳沈红权主任的用药规律。结果共计143首处方,涵盖300味中药。药性以平、微寒、温为主。药味以苦、甘为多。归经主要涉及肝经和脾经。山楂、荷叶、决明子等为高频药物。中药配伍关联分析得到18条关联规则数据。聚类分析分出4组药物,复杂网络分析识别出15种核心药物。结论沈红权主任治疗NAFLD以“疏肝柔肝、健脾化浊”为治疗原则,攻补兼施,标本同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沈红权 数据挖掘 用药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和VOSviewer的穴位埋线干预脂代谢相关疾病的可视化分析
7
作者 顾悦华 蒋元烨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28期30-36,共7页
目的应用知识图谱对国内近30年穴位埋线干预脂代谢相关疾病的研究进行文献计量分析,探索其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方法对1992年1月至2022年9月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及维普网等数据库进行穴位埋线干预脂代疾病的相关文献进行检索... 目的应用知识图谱对国内近30年穴位埋线干预脂代谢相关疾病的研究进行文献计量分析,探索其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方法对1992年1月至2022年9月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及维普网等数据库进行穴位埋线干预脂代疾病的相关文献进行检索,采用CiteSpace和VOSviewer软件对相关文献进行发文量、作者、机构、关键词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821篇,近30年该领域的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已形成以杨才德团队等为代表的几个稳定核心研究团队;发文量最多的是南京中医药大学和广州中医药大学,研究机构呈区域聚集性、合作性不强;关键词聚类分析得到了肥胖、穴位埋线、产后肥胖、血脂、体重等11个聚类模块,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穴位埋线干预脂代谢的临床应用、方法学挖掘、生物学研究。17个突现关键词中,疗效和腹型肥胖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结论近年来对该领域的热度上升,研究范围逐渐深入,未来发展态势较好。后期应增加团队间的合作交流,探讨最佳治疗方案及使用材料,为临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TESPACE VOSviewer 穴位埋线 脂代谢性相关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