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UDMH/NTO双组元凝胶推进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0
1
作者 符全军 杜宗罡 +2 位作者 兰海平 鱼升堂 杨超 《火箭推进》 CAS 2006年第1期48-53,共6页
对UDMH/NTO(偏二甲肼/四氧化二氮)双组元推进剂凝胶剂进行筛选的基础上,分别制备了UDMH与NTO凝胶推进剂,利用Brookfield流变仪研究了其流变性能;在进行了初步发动机试验后发现,氧化剂凝胶的无机凝胶剂颗粒会堵塞管路而使试验不能正常进... 对UDMH/NTO(偏二甲肼/四氧化二氮)双组元推进剂凝胶剂进行筛选的基础上,分别制备了UDMH与NTO凝胶推进剂,利用Brookfield流变仪研究了其流变性能;在进行了初步发动机试验后发现,氧化剂凝胶的无机凝胶剂颗粒会堵塞管路而使试验不能正常进行。通过对氧化剂凝胶的改进,重新建立了氧化剂凝胶体系并研究了其流变性能。发动机试验表明:新的UDMH/NTO双组元凝胶体系能够满足发动机设计对凝胶推进剂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dmh/NTO 凝胶推进剂 流变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DMH分子结构的计算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李正莉 王煊军 张有智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2007年第4期363-366,共4页
为了从分子水平上了解1,1-二甲基肼(UDMH)的结构,分别采用RHF、DFT/B3LYP和MP2等量子化学方法对1,1-二甲基肼进行了几何结构全优化,获得了各种基组水平上的平衡几何构型。与实验测定的几何参数进行对比表明,理论计算的几何结构参数中,除... 为了从分子水平上了解1,1-二甲基肼(UDMH)的结构,分别采用RHF、DFT/B3LYP和MP2等量子化学方法对1,1-二甲基肼进行了几何结构全优化,获得了各种基组水平上的平衡几何构型。与实验测定的几何参数进行对比表明,理论计算的几何结构参数中,除C—N—N—H二面角和C—H键长明显低于实验值外,其他参数都与实验值非常吻合。计算结果表明,UDMH分子为交叉式结构,N—N键长约0.143nm,C—N键长约0.147nm,沿C—N—N—H的二面角约为86°。在6-31G基组水平上即可达到足够的计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化学 1 1-二甲基肼 分子结构 基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V-Vis吸收光谱的UDMH催化降解中间产物 被引量:6
3
作者 卜晓宇 刘祥萱 +1 位作者 刘博 王煊军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051-1056,共6页
为了研究偏二甲肼(UDMH)在Cu^(2+)/H_2O_2和Fe^(2+)/H_2O_2两种氧化体系中的降解效能及机理,研究了体系pH、温度、时间、氧化剂投加量四种因素对废水中偏二甲肼降解率的影响,利用紫外-可见光谱方法解析了氧化降解产物。重点对比分析pH为... 为了研究偏二甲肼(UDMH)在Cu^(2+)/H_2O_2和Fe^(2+)/H_2O_2两种氧化体系中的降解效能及机理,研究了体系pH、温度、时间、氧化剂投加量四种因素对废水中偏二甲肼降解率的影响,利用紫外-可见光谱方法解析了氧化降解产物。重点对比分析pH为3,5,7,9时偏二甲肼在两种体系中的降解产物,探讨了偏二甲肼的降解氧化机理,结果表明:温度和氧化剂投加量对偏二甲肼的降解率影响不大,体系pH对偏二甲肼降解率影响显著,pH是控制偏二甲肼降解生成物种类的主要因素,Cu^(2+)/H_2O_2与Fe^(2+)/H_2O_2体系中偏二甲肼降解生成产物种类相似,酸性条件下产物少于较碱性和中性条件。Cu^(2+)/H_2O_2体系处于碱性条件时,对偏二甲肼的降解率较高但中间产物较多;Fe^(2+)/H_2O_2处于酸性条件时,降解效率高且中间产物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二甲肼(udmh) 氧化 紫外光谱 降解中间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 NRAs/CdS/Au复合薄膜光催化降解UDMH废水 被引量:4
4
作者 高鑫 朱左明 +4 位作者 高缨 耿葵 王庆波 韩俊杰 刘祥萱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8-34,90,共8页
为降低偏二甲肼(UDMH)废水处理能耗、避免因使用添加剂等造成二次污染,制备了一种可见光响应的TiO_2纳米棒阵列(NRAs)/CdS/Au复合薄膜光催化剂。结果表明,TiO_2 NRAs/CdS/Au复合薄膜能够利用可见光降解UDMH,并且以模拟太阳光做光源时复... 为降低偏二甲肼(UDMH)废水处理能耗、避免因使用添加剂等造成二次污染,制备了一种可见光响应的TiO_2纳米棒阵列(NRAs)/CdS/Au复合薄膜光催化剂。结果表明,TiO_2 NRAs/CdS/Au复合薄膜能够利用可见光降解UDMH,并且以模拟太阳光做光源时复合薄膜对UDMH的降解效果优于单纯可见光做光源时的效果。随UDMH初始浓度增加,其降解率降低,但总降解浓度上升;TiO_2 NRAs/CdS/Au复合薄膜光催化降解UDMH废水适宜的pH约为7.2;加入空穴捕获剂、羟基自由基捕获剂及鼓入氮气都降低UDMH降解率,而鼓入空气则会使UDMH的降解率提高。模拟太阳光和可见光分别照射时,TiO_2 NRAs/CdS/Au复合薄膜都能够对UDMH降解过程中产生的有毒物质亚硝基二甲胺(NDMA)和偏腙(FDMH)实施降解,但模拟太阳光下效果更好,鼓入臭氧有助于NDMA和FDMH的快速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二甲肼(udmh) 光催化降解 TiO2NRAs/CdS/Au 亚硝基二甲胺 偏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度泛函理论研究富勒烯C_(70)对偏二甲肼与NO_(2)的抽氢反应机制
5
作者 赵子航 慕晓刚 +1 位作者 王生辉 马海霞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7-244,I0004,共9页
为了探讨富勒烯(C_(70))作为催化剂用于偏二甲肼(UDMH)推进剂分解的可行性,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研究了UDMH分子与C_(70)团簇分子的相互作用,分析了UDMH在C_(70)表面的吸附行为及分解路径,计算获得了UDMH在C_(70)存在时发生抽氢反应的... 为了探讨富勒烯(C_(70))作为催化剂用于偏二甲肼(UDMH)推进剂分解的可行性,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研究了UDMH分子与C_(70)团簇分子的相互作用,分析了UDMH在C_(70)表面的吸附行为及分解路径,计算获得了UDMH在C_(70)存在时发生抽氢反应的活化能和反应热。结果表明,UDMH分子在C_(70)表面表现为两种吸附构型,主要发生物理吸附且吸附能较小,C_(70)分子的加入并未改变UDMH分解的初始和次级反应位点,在与NO_(2)抽氢反应时表现为在NH _(2)基团上依次发生。与纯UDMH分解相比,A、B两种吸附构型中UDMH分解初始基元反应的反应活化能分别下降了19.4 kJ/mol、21.1 kJ/mol,反应热分别降低了24.2 kJ/mol和27 kJ/mol。因此,C_(70)对于UDMH分解的前两步反应具有催化能力,能够促进UDMH的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化学 富勒烯C_(70) 偏二甲肼 udmh 密度泛函理论 DF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应对偏二甲肼泄露到水体中的生物降解技术 被引量:5
6
作者 夏本立 范春华 +1 位作者 王煊军 王力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94-798,共5页
以实验室保藏菌种为基础,构建了偏二甲肼高效复合降解菌群FYD,以期应用于偏二甲肼泄露到水体中时的应急处理。通过菌群降解偏二甲肼影响因素实验确定了该菌群降解偏二甲肼的最优条件:温度为35℃,pH值7.2,接种量2%,偏二甲肼初始浓度50 mg... 以实验室保藏菌种为基础,构建了偏二甲肼高效复合降解菌群FYD,以期应用于偏二甲肼泄露到水体中时的应急处理。通过菌群降解偏二甲肼影响因素实验确定了该菌群降解偏二甲肼的最优条件:温度为35℃,pH值7.2,接种量2%,偏二甲肼初始浓度50 mg.L-1,此条件下偏二甲肼的72 h降解率最高,为99.10%,出水偏二甲肼浓度小于0.5 mg.L-1,各项指标均达到GB14374-1993要求的排放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 偏二甲肼 高效菌群 生物降解 泄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二甲肼制备低熔点胺基酰亚胺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张有智 李正莉 王煊军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78-481,共4页
为了解决报废偏二甲肼再利用问题,使偏二甲肼经烷基化、酰基化、脱氢,合成了八种具有较低熔点的饱和脂肪族胺基酰亚胺化合物。研究了胺基酰亚胺的结构、熔点和热分解温度。红外分析表明,酰亚胺基团N-上的LP与酰基π轨道产生共轭效应,形... 为了解决报废偏二甲肼再利用问题,使偏二甲肼经烷基化、酰基化、脱氢,合成了八种具有较低熔点的饱和脂肪族胺基酰亚胺化合物。研究了胺基酰亚胺的结构、熔点和热分解温度。红外分析表明,酰亚胺基团N-上的LP与酰基π轨道产生共轭效应,形成两个共振结构N C O-和N-C O。酰基上的取代烷基给电诱导能力的强弱对酰亚胺基团这两个共振结构的特征吸收峰位置有明显影响,给电诱导能力越弱,则N C O-和N-C O红外吸收的频率越高。动态DSC分析表明,胺基碳链对饱和脂肪族胺基酰亚胺热分解活性的影响不明显,而延长酰基碳链可显著提高热分解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化学 偏二甲肼(udmh) 胺基酰亚胺 合成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强化Fenton降解偏二甲肼废水 被引量:9
8
作者 张淑娟 陈啸剑 +1 位作者 吴婉娥 王煊军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55-459,共5页
采用微波强化Fenton工艺处理了偏二甲肼废水,考察了微波功率、H2O2投加量、pH值、Fe2+与H2O2摩尔比等因素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该工艺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在微波功率280 W,H2O2(68.5 g·L-1)投加量4.0 mL、水... 采用微波强化Fenton工艺处理了偏二甲肼废水,考察了微波功率、H2O2投加量、pH值、Fe2+与H2O2摩尔比等因素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该工艺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在微波功率280 W,H2O2(68.5 g·L-1)投加量4.0 mL、水样pH=4.0、Fe2+与H2O2摩尔比1:16、反应时间8.0 min的条件下,偏二甲肼废水COD去除率可达9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 微波 FENTON 偏二甲肼 COD去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光谱法探讨偏二甲肼废水氧化降解机理 被引量:9
9
作者 卜晓宇 刘祥萱 刘博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977-981,共5页
针对目前偏二甲肼(UDMH)降解方法存在中间产物毒性高、难降解的问题,建立了跟踪、分析UDMH废水氧化降解产物的紫外光谱检测方法。确立了UDMH降解过程中产物峰的归属。解析了Cu2+/H2O2和Fenton两种氧化体系的降解产物,推测了降解反应机... 针对目前偏二甲肼(UDMH)降解方法存在中间产物毒性高、难降解的问题,建立了跟踪、分析UDMH废水氧化降解产物的紫外光谱检测方法。确立了UDMH降解过程中产物峰的归属。解析了Cu2+/H2O2和Fenton两种氧化体系的降解产物,推测了降解反应机理。结果表明:UDMH和偏腙(FDMH)的紫外峰值分别在200 nm和235 nm。两种体系可有效地降解UDMH废水,但Cu2+/H2O2体系中间产物较多、毒性较大。先加入H2O2较先加入Cu2+能减少中间产物。铁粉的加入有利于中间产物的减少。Fenton体系能有效地抑制有毒中间产物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二甲肼(udmh) 废水 氧化 降解 紫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二甲肼的离子色谱分析检测 被引量:4
10
作者 孙素莉 程媛 +2 位作者 赵文英 武智强 范志先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1期23-25,46,共4页
采用离子色谱法建立偏二甲肼的定量分析方法,并对样品中偏二甲肼的含量进行测定。以20mmol·L^(-1)甲烷磺酸溶液为淋洗液,使用CS12A(250mm×4mm)阳离子交换柱,电导检测器,外标法定量。测得偏二甲肼的检出限为0.05mg·L^(-1)... 采用离子色谱法建立偏二甲肼的定量分析方法,并对样品中偏二甲肼的含量进行测定。以20mmol·L^(-1)甲烷磺酸溶液为淋洗液,使用CS12A(250mm×4mm)阳离子交换柱,电导检测器,外标法定量。测得偏二甲肼的检出限为0.05mg·L^(-1),在25~1 000mg·L^(-1)浓度范围内,线性回归方程为Y=502 686 X+239 795,R=0.999 7。40 mg·L^(-1)和400mg·L^(-1)水平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7%和99.5%,8次样品重复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10%。结果表明,采用离子色谱测定偏二甲肼的方法快速、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二甲肼 离子色谱 外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偏二甲肼长期贮存的氧化产物 被引量:4
11
作者 徐泽龙 陈斐 +1 位作者 黄凌志 郭伟沯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23-530,共8页
为分析偏二甲肼(UDMH)实际贮存期间的氧化产物及氧化机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监测了偏二甲肼在氧气、空气和氮气(实际贮存气)3种贮存条件下氧化产物的种类和质量浓度变化,并分析了实际贮存条件下的氧化机理。结果表明,偏二甲肼... 为分析偏二甲肼(UDMH)实际贮存期间的氧化产物及氧化机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监测了偏二甲肼在氧气、空气和氮气(实际贮存气)3种贮存条件下氧化产物的种类和质量浓度变化,并分析了实际贮存条件下的氧化机理。结果表明,偏二甲肼的氧化产物有12种,其中二甲胺、二甲基二氮烯和甲醛为主要中间产物,亚硝基二甲胺、偏腙、乙醛二甲基腙、四甲基四氮烯、二甲氨基乙腈和二甲基甲酰胺为主要氧化产物,氧气含量的降低会使二甲胺、亚硝基二甲胺、二甲氨基乙腈和二甲基甲酰胺4种氧化产物质量浓度分别降低60.2%、95.2%、80.0%和78.7%,但对二甲基二氮烯、四甲基四氮烯、甲醛、偏腙和乙醛二甲基腙这5种氧化产物的生成规律影响不大,仅使其生成速率降低28.5%~83.3%,并且氧气含量对氧化产物的种类没有影响;在实际贮存条件下,氯胺在氧化反应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化学 偏二甲肼 udmh 氧化产物 反应机理 气相色谱-质谱 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臭氧氧化偏二甲肼生成二甲基亚硝胺的量子化学计算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力 姚旭 +3 位作者 尹东光 范春华 高文亮 谭世语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9-83,共5页
利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理论(DFT)的B3LYP方法,对臭氧氧化偏二甲肼(UDMH)生成二甲基亚硝胺(DMNA)过程中相关的反应机理进行了理论研究;优化了各个反应物、中间体、过渡态及产物的分子构型,对其进行了能量分析及反应路径跟踪。结果表明,UDM... 利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理论(DFT)的B3LYP方法,对臭氧氧化偏二甲肼(UDMH)生成二甲基亚硝胺(DMNA)过程中相关的反应机理进行了理论研究;优化了各个反应物、中间体、过渡态及产物的分子构型,对其进行了能量分析及反应路径跟踪。结果表明,UDMH首先被氧化为中间体1,1-二甲基二氮烯,然后中间体再被氧化生成DMNA,计算得到上述两步反应的反应热分别为97.53kJ/mol和217.74kJ/mol,反应极易进行,通过能量数据能够预测生成DMNA的可能的反应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化学 偏二甲肼 udmh 臭氧 密度泛函理论 DFT 二甲基亚硝胺 DM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体推进剂偏二甲肼氧化变质的规律和影响因素 被引量:6
13
作者 咸琨 刘祥萱 王煊军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2006年第5期39-41,45,共4页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研究偏二甲肼氧化过程中主要氧化产物的浓度变化规律以及氧气浓度和接触的金属材料对偏二甲肼氧化速率的影响,推测新产生氧化产物的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导致偏二甲肼氧化变黄的氧化产物亚硝基二甲胺是由氧化...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研究偏二甲肼氧化过程中主要氧化产物的浓度变化规律以及氧气浓度和接触的金属材料对偏二甲肼氧化速率的影响,推测新产生氧化产物的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导致偏二甲肼氧化变黄的氧化产物亚硝基二甲胺是由氧化中间产物二甲胺进一步氧化并与-NO反应转化而来;金属不锈钢和铝材料可加速偏二甲肼的氧化速率,使二甲胺浓度增大;增加供氧浓度,偏二甲肼的氧化速率明显提高,使亚硝基二甲胺的浓度快速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化学 液体推进剂 偏二甲肼 氧化产物 气相色谱/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二甲肼悬浊液电流变特性的实验研究
14
作者 武冠杰 胡松启 +5 位作者 刘凌毅 任全彬 于秀丽 胡声超 高峰 张教强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031-1036,共6页
采用混合绝缘油的方法改善了偏二甲肼(UDMH)弱绝缘特性,实现了UDMH悬浊液的电流变效应。利用电流变测试装置对UDMH悬浊液进行实验研究,分析不同电场强度和藻酸介质含量对UDMH悬浊液电流变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悬浊液在无电场和有电场... 采用混合绝缘油的方法改善了偏二甲肼(UDMH)弱绝缘特性,实现了UDMH悬浊液的电流变效应。利用电流变测试装置对UDMH悬浊液进行实验研究,分析不同电场强度和藻酸介质含量对UDMH悬浊液电流变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悬浊液在无电场和有电场下的质量流率均随介质质量分数增加而减少,但变化趋势不同;随介质质量分数增加,无电场时质量流率不断减少,而有电场时质量流率趋于定值,此值受电场强度和介质质量分数相互作用影响;5%UDMH含量的悬浊液,在藻酸介质含量30%、电场强度2kV·mm^(-1)时的电流变效应最佳;偏二甲肼含量对UDMH悬浊液绝缘性有很大影响,其含量小于15%的悬浊液都可实现电流变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火箭推进剂 偏二甲肼(udmh) 电场强度 电流变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基化介孔二氧化硅的制备及其对废水中偏二甲肼的吸附效能 被引量:3
15
作者 杜思燕 周锋 +2 位作者 任向红 魏伟 张鹏 《净水技术》 CAS 2021年第11期128-132,共5页
偏二甲肼(UDMH)在广泛应用于航天运载火箭、导弹推进剂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水,势必会对人员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构成极大威胁。文中采取氨基化、羧基化改性的方法对介孔二氧化硅材料进行优化处理,考察了介孔二氧化硅在不同的投加量、吸附... 偏二甲肼(UDMH)在广泛应用于航天运载火箭、导弹推进剂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水,势必会对人员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构成极大威胁。文中采取氨基化、羧基化改性的方法对介孔二氧化硅材料进行优化处理,考察了介孔二氧化硅在不同的投加量、吸附时间、吸附温度和初始pH条件下对UDMH的吸附性能。确定了最佳吸附条件:投加量为18 g/L、吸附温度为40℃、初始pH值为6,吸附40 min时可达到吸附平衡状态,去除率可达到86.10%,并通过吸附热力学分析发现,该材料同时具有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基化 二氧化硅 改性 偏二甲肼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二甲肼水溶液在3A分子筛上的吸附平衡与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韩卓珍 张光友 +1 位作者 范春华 谢珊珊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3-98,共6页
采用气相色谱(GO)法测定了偏二甲肼(UDMH)水溶液中各组分的相对含量,通过静态吸附实验及吸附动力学实验测得UDMH水溶液在3A分子筛上的吸附平衡和动力学,用Langmuir方程和Freundlich方程对吸附等温线进行拟合。采用DiinwaldWagner... 采用气相色谱(GO)法测定了偏二甲肼(UDMH)水溶液中各组分的相对含量,通过静态吸附实验及吸附动力学实验测得UDMH水溶液在3A分子筛上的吸附平衡和动力学,用Langmuir方程和Freundlich方程对吸附等温线进行拟合。采用DiinwaldWagner方法解析吸附动力学数据求得有效扩散系数D′,研究了温度、初始水含量(C0)和分子筛粒径(矗。)对D′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5℃下C0为2.298%、dp为250-420μm时D′为1.49×10^7cm^2/s,并随着温度的升高或水含量的增加而增大,但受分子筛粒径的影响较小。UDMH水溶液在3A分子筛上的吸附动力学参数为:活化能E为3.341×10^4J/mol,指前因子D。为0.1695 cm^2/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偏二甲肼 udmh 吸附平衡 动力学 表面扩散系数 分子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炭-微波-Fenton联用技术处理偏二甲肼废水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慧 刘俊 +3 位作者 庄杰 王燕平 黄欣寅 孔祥帅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6-101,共6页
为提高偏二甲肼(UDMH)废水的处理效率,采用活性炭-微波-Fenton联用技术对UDMH废水进行处理,考察了H2O2体积、微波功率、pH值、Fe^2+与H 2O 2的摩尔比、活性炭质量等参数对UDMH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初步探讨了主要降解中间产物甲醛、氰根... 为提高偏二甲肼(UDMH)废水的处理效率,采用活性炭-微波-Fenton联用技术对UDMH废水进行处理,考察了H2O2体积、微波功率、pH值、Fe^2+与H 2O 2的摩尔比、活性炭质量等参数对UDMH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初步探讨了主要降解中间产物甲醛、氰根离子的变化规律;在最佳反应条件下,对COD质量浓度与时间的关系进行线性拟合。结果表明,对于100 mL质量浓度400 mg/L的UDMH废水,在68.5 g/L的H2O2体积4.0 mL、微波功率460 W、活性炭质量5.0 g、pH值为3.5、n(Fe^2+)∶n(H2O2)=1∶10的条件下,废水中COD和UDMH的去除率最高,分别为98.0%和99.3%;主要降解中间产物甲醛和氰根离子的浓度随着反应的进行达到峰值后迅速降低,最后基本可以实现完全降解;线性拟合发现废水中的COD去除率遵循一级反应动力学特征,其动力学方程为:ln(C0/C)=0.00355 t+0.1755;活性炭-微波-Fenton联用技术处理UDMH废水,在反应开始6 min内即可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具有反应迅速的特点。该技术操作方便、成本低廉、无二次污染、装置简单且占地面积小、有机物矿化度高,是一种高效的UDMH废水处理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化学 液体推进剂 偏二甲肼(udmh) 废水处理 活性炭 微波:Fenton COD去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气与气-液两相偏二甲肼作用的氧化产物及其反应机理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浪浪 刘祥萱 王煊军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8-92,共5页
为了探究偏二甲肼(UDMH)在实际贮存中的失效机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测定了在氧气、氧气/水、空气、空气/水4种条件下气-液两相偏二甲肼与氧气、空气的液相反应产物,以及主要气相产物含量随时间的变化,并分析了其反应机理。结... 为了探究偏二甲肼(UDMH)在实际贮存中的失效机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测定了在氧气、氧气/水、空气、空气/水4种条件下气-液两相偏二甲肼与氧气、空气的液相反应产物,以及主要气相产物含量随时间的变化,并分析了其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偏二甲肼的氧化产物多达19种,其中亚硝基二甲胺(NDMA)、偏腙、二甲胺、水、N,N-二甲基甲酰胺为主要产物,新检测到的4种产物为N,N,N′,N′-四甲基甲烷二胺、4-甲基脲唑、三(二甲氨基)甲烷和不对称二甲脲。氧气与气相偏二甲肼的氧化极大提高了强致癌物NDMA的生成,其中已降解偏二甲肼中有30%转化为NDMA,气相中NDMA质量分数高达1.3%;而偏二甲肼与空气作用,NDMA的生成率约5%。因此,可通过降低氧气含量避免偏二甲肼的失效和NDMA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二甲肼 udmh 氧化产物 气相色谱-质谱法 亚硝基二甲胺 NDM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诱导肼类燃料低温反应机理研究
19
作者 陈睿哲 刘永峰 +2 位作者 王龙 毕贵军 宋金瓯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27-435,I0011,共10页
为研究CO_(2)诱导肼类燃料在低温下的反应机理,采用量子化学计算对肼(N_(2)H_(4))、甲基肼(MMH)和偏二甲肼(UDMH)在不同温度下与CO_(2)的反应过程与势能面进行了分析。利用分子平均局部离子化能(ALIE)与福井函数/双描述符预测了N_(2)H_... 为研究CO_(2)诱导肼类燃料在低温下的反应机理,采用量子化学计算对肼(N_(2)H_(4))、甲基肼(MMH)和偏二甲肼(UDMH)在不同温度下与CO_(2)的反应过程与势能面进行了分析。利用分子平均局部离子化能(ALIE)与福井函数/双描述符预测了N_(2)H_(4)、MMH和UDMH的反应活性位点,通过过渡态理论获得不同肼类燃料与CO_(2)反应的路径,构建其通道势能面,根据高精度能量获得宽温度范围下热力学参数与动力学数据。结果表明N_(2)H_(4)活性位点为N,MMH活性位点为与甲基相连的N,UDMH活性位点为氨基中的N;CO_(2)诱导肼类燃料低温反应的主要产物为肼羧酸,该反应为低温正向、高温逆向反应,这与常规燃料反应呈现相反的特点;在10 MPa压力下,N_(2)H_(4)的正逆向反应转变温度最小,约为400 K,MMH的正逆向反应转变温度约为460 K,而UDMH很难与CO_(2)反应;肼类燃料与CO_(2)的反应速率常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其中MMH反应速率常数最大,在10 MPa、453 K环境下k为3.51×10^(-8)L/(s·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化学 肼类燃料 CO_(2)诱导 活性位点 肼(N_(2)H 4) 甲基肼(MMH) 偏二甲肼(udm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中偏二甲肼及其转化产物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高鑫 杨玉雪 +6 位作者 卢忻 程金星 高缨 张天一 韩俊杰 于艾 张悦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11-621,共11页
水中偏二甲肼(UDMH)及其转化产物的快速检测对于其污染控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梳理了色谱法(包括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和离子色谱)和非色谱法(包括电化学法、分光光度法、化学发光法)对水中UDMH的检测研究进展,并简要介绍了色谱法在水... 水中偏二甲肼(UDMH)及其转化产物的快速检测对于其污染控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梳理了色谱法(包括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和离子色谱)和非色谱法(包括电化学法、分光光度法、化学发光法)对水中UDMH的检测研究进展,并简要介绍了色谱法在水中UDMH转化产物检测方面的应用研究,指出了不同检测方法在检测浓度范围、样品前处理、抗干扰能力等方面的优缺点,认为色谱前处理装置的高效自动化设计、多种分离和检测技术联用是解决水中UDMH和其转化产物检测难题的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二甲肼(udmh) 转化产物 色谱法 光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