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4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model and simulation of cathode flooding and drying on unsteady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 被引量:2
1
作者 A.Bakhtiar KIM Young-Bok +2 位作者 YOU Jin-Kwang YOON Jung-In CHOI Kwang-Hwa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9期2572-2577,共6页
A water balance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overall system performance in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An actual fuel cell application has a dynamic electrical load which means also dynamic electrical curren... A water balance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overall system performance in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An actual fuel cell application has a dynamic electrical load which means also dynamic electrical current.Therefore,since this electrical current is known,the water production from the fuel cell reaction is also able to be predicted.As long as the fuel cell water transportation model is provided,the present liquid water inside the porous medium is also able to be modeled.A model of the liquid water saturation level in a fuel cell in unsteady load condition was proposed.This model is a series of the water transportation model of water saturation level for the final output of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PEM) fuel cell to predict the flooding or drying of PEM fuel cell.The simulation of vehicle fuel cell in different dynamic load profiles and different inlet air conditions was done using this model.The simulation result shows that PEM fuel cell with different dynamic load profiles has different liquid water saturation level profiles.This means that a dynamic load fuel cell requires also a dynamic input air humidif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el simulation FLOODING unsteady condition fuel cel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NEW UNSTEADY THREE DIMENSIONAL MODEL FOR MACROMOLECULAR TRANSPORT AND WATER FILTRATION ACROSS THE ARTERIAL WALL
2
作者 黄浩 温功碧 《应用数学和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1043-1057,共15页
A new unsteady three-dimensional convective-diffusive mathematical model for the transportation of macromolecules and water across the arterial wall was proposed . After the formation of leaky junctions due to the mit... A new unsteady three-dimensional convective-diffusive mathematical model for the transportation of macromolecules and water across the arterial wall was proposed . After the formation of leaky junctions due to the mitosis of endothelial cell of the arterial wall, the macromolecular transport happens surrounding the leaky cells. The arterial wall was divided into four layers: the endothelial layer, the subendothelial intima, the internal elastic lamina and the media for the convenience of research. The time-dependent concentration growth, the effect of the shape of endothelial cell and the effect of physiological parameters were analyzed. The analytical solution of velocity field and pressure field of water flow across the arterial wall were obtained; and concentration distribution of three macromolecules; LDL, HRP and Albumin, were calculated with numerical simulation method. The new theory predicts, the maximum and distribution areas of time dependent concentration with round-shape endothelial cell are both larger than that with ellipse-shape endothelial cell. The model also predicts the concentration growth is much alike that of a two-dimensional model and it shows that the concentration reaches its peak at the leaky junction where atherosclerotic formation frequently occurs and falls down rapidly in a limited area beginning from its earlier-time growth to the state when macromolecular transfer approaches steadily. These predictions of the new model are in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observation for the growth and concentration distribution of LDL and Albu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定常三维模型 大分子传质 动脉粥样硬化 浓度分布 跨血管壁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三角洲典型联围地区防洪潮工程方案优化与影响分析
3
作者 高慧琴 李彬权 +1 位作者 靳高阳 朱三华 《水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16,共8页
珠江三角洲联围地区经济高度发达,但受极端天气、海平面上升及泄洪格局变化综合影响,防洪潮形势严峻。以广州市南沙区为典型联围研究对象,剖析上游西江、北江泄洪格局演变及外海潮位变化对防洪潮的影响,分别提出防洪能力提升的工程方案... 珠江三角洲联围地区经济高度发达,但受极端天气、海平面上升及泄洪格局变化综合影响,防洪潮形势严峻。以广州市南沙区为典型联围研究对象,剖析上游西江、北江泄洪格局演变及外海潮位变化对防洪潮的影响,分别提出防洪能力提升的工程方案和防潮能力提升的工程方案,构建河网一维非恒定流数学模型进行方案分析论证。结果表明:(1)1990年后北江三水站分流比显著增加(均值由15.5%升至21.8%),叠加河道下切与洪水归槽效应,加剧南沙区外江防洪压力;外海潮位以3.6 mm/a速率持续上升,南沙区附近测站200年一遇设计潮位抬升0.58~0.66 m,导致现有堤防防潮能力被动降低。(2)提出思贤滘分流比调控防洪工程方案,将50年一遇以上洪水条件下的三水站分流比调控至22.6%,有利于缓解南沙区外江防洪压力。(3)提出南沙区纯堤防防潮工程方案和联围筑闸防潮工程方案,对比分析后推荐联围筑闸方案,对珠江三角洲主要水道节点防洪水位、分流比影响不大。研究成果可为珠江三角洲典型联围地区防洪潮工程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化环境 防洪潮工程体系优化 联围筑闸 河网一维非恒定流模型 珠江三角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中红层泥岩剪切蠕变特性及其本构模型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宁 张茂建 +2 位作者 张慧莉 徐诚 汪波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520-3529,共10页
为保障滇中红层泥岩所在区域隧洞工程的施工及长期运营安全,本文以“滇中引水工程”狮子山隧洞段的红层泥岩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分级加载剪切蠕变试验方法,研究其蠕变特性;其次,基于非线性流变力学理论,分别构建了触发式非定常加速元... 为保障滇中红层泥岩所在区域隧洞工程的施工及长期运营安全,本文以“滇中引水工程”狮子山隧洞段的红层泥岩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分级加载剪切蠕变试验方法,研究其蠕变特性;其次,基于非线性流变力学理论,分别构建了触发式非定常加速元件、非线性弹性元件及复合型黏性元件;第三,通过各元件的合理组合,建立了滇中红层泥岩的非线性、非定常蠕变模型;最后,对所建模型进行参数估计,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理论模型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在较低应力状态下,岩样主要表现为衰减蠕变,其中蠕变变形在总变形中的占比可达85%;而在较高应力状态下,岩样发生从衰减蠕变、等速蠕变直至加速蠕变破坏的全过程蠕变,其中蠕变变形在总变形中的占比达87%。剪应力对岩样蠕变变形具有显著影响,剪应力越高,衰减蠕变达到稳定状态所需的时间越长,蠕变变形在总变形中的占比越高。在全过程蠕变中,岩样的蠕变变形以稳态蠕变为主,其蠕变时间占总蠕变时间的80%,蠕变量占总蠕变量的51%。该蠕变模型既能完整地描述岩样从衰减到等速直至加速蠕变的全过程,同时又能克服传统模型参数取值随应力而不断变化的问题,通过一组参数就可以描述岩样在各应力状态下的蠕变变形特性。理论模型得到的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说明所建模型对于滇中红层泥岩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中红层泥岩 蠕变特性 非定常加速元件 非线性蠕变模型 参数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深层多重介质储层径向非稳态水侵模型
5
作者 鲜波 朱松柏 +2 位作者 周杰 范秋海 聂延波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7-106,共10页
为进一步认识超深层多重介质储层的水侵规律,将水体分别考虑为无限大水体和封闭水体,建立了其关于双重介质储层和三重介质储层的径向非稳态水侵模型。利用拉普拉斯变化等数学方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得到拉普拉斯空间下的累计水侵量解,再通... 为进一步认识超深层多重介质储层的水侵规律,将水体分别考虑为无限大水体和封闭水体,建立了其关于双重介质储层和三重介质储层的径向非稳态水侵模型。利用拉普拉斯变化等数学方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得到拉普拉斯空间下的累计水侵量解,再通过数值反演即可获得实空间下的累计水侵量解。绘制了无限大水体多重介质储层和封闭水体多重介质储层的水侵曲线,对两种水体的水侵曲线进行了对比分析以及对多重介质储层水侵曲线进行了参数敏感性分析。最后,选用塔里木盆地超深层缝洞型油藏的现场数据并结合物质平衡原理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分析。研究表明,无限大水体水侵曲线不断上升,封闭水体水侵曲线后期保持平稳且有“水侵台阶”出现;水体半径和储容比主要影响水侵曲线的位置高低;窜流系数主要影响“水侵台阶”出现的时间早晚;该水侵模型能准确地求取累计水侵量大小。建立的水侵模型以及绘制的水侵曲线可为超深层多重介质储层水侵机理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深层 多重介质储层 非稳态水侵模型 水侵曲线 水侵台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OD/DMD降阶模型的离心泵蜗壳内非稳态流动分析
6
作者 申正精 马登学 +2 位作者 李仁年 韩伟 赵伟国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974-1982,共9页
为深入研究离心泵蜗壳内非线性耦合流动的本质流动特征,本文以一单级单吸式离心泵蜗壳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本征正交分解和动态模态分解2种降阶模型对蜗壳内非定常流场数据进行模态分析,获取流场主导流动结构,并对原流场进行重构。研究发... 为深入研究离心泵蜗壳内非线性耦合流动的本质流动特征,本文以一单级单吸式离心泵蜗壳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本征正交分解和动态模态分解2种降阶模型对蜗壳内非定常流场数据进行模态分析,获取流场主导流动结构,并对原流场进行重构。研究发现:蜗壳内流结构主要由速度正负交错,并且周期性特征与叶频及其倍频相关的成对涡旋组成。本征正交分解和动态模态分解方法均可以捕捉流场主要流动结构,并对原流场进行准确还原,两者重构流场与原流场的均方根误差均在0.4%以内。尽管本征正交分解方法在重构流场时整体均方根误差更小,但无法获取单频率流动结构,而动态模态分解方法可以获得不同频率流动结构对流场的贡献,从而捕捉到复杂流场中的不稳定模态。研究成果可以为增强离心泵全局流动的认知、关键水力部件优化设计及发展主/被动流动控制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泵 非定常流动 本征正交分解 动态模态分解 蜗壳 数据驱动 流场重构 降阶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RANS/LES混合方法在汽车标模外流场非定常数值模拟中的对比
7
作者 杨志刚 陶悦 +1 位作者 夏超 史芳琳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76-87,共12页
针对MIRA汽车标模外流场,采用RANS/LES混合方法开展非定常数值模拟,通过与风洞实验测力、测压结果进行详细对比分析,探究不同RANS/LES混合方法(DDES、IDDES、SBES、SDES)以及基于不同RANS模型(RKE、SA、SST k-ω、GEKO k-ω)的DDES方法... 针对MIRA汽车标模外流场,采用RANS/LES混合方法开展非定常数值模拟,通过与风洞实验测力、测压结果进行详细对比分析,探究不同RANS/LES混合方法(DDES、IDDES、SBES、SDES)以及基于不同RANS模型(RKE、SA、SST k-ω、GEKO k-ω)的DDES方法在汽车外流场计算中的适用性。研究表明:对于气动力系数,不同混合方法的预测结果都偏高,其中DDES-GEKO模型的相对误差最小;对于表面压力系数,不同混合方法对垂直中截线的压力预测结果与实验值吻合程度较高,其中SBES-GEKO模型的结果更优;DDES模型内嵌不同RANS模型对后风窗的压力预测差别明显,其中SA模型较优;而不同混合方法对车底的压力预测偏差较大,对车底前部压力预测都小于实验值,其中对车底后部,SBES-GEKO模型的结果较优;此外,SBESGEKO模型能较好的识别出尾迹区的非定常流动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A汽车标模 非定常数值模拟 RANS/LES混合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壁模化大涡数值模拟的喷水推进泵内湍流运动特性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许辉 陈作钢 蔡佑林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55-64,共10页
尺度解析类数值模拟方法具有很高的非定常流动预报潜力,其中壁模化大涡数值模拟(Wall-modeled Large-eddy Simulation,WMLES)方法在高雷诺数下具有适用范围广、计算成本较低等优势但在喷水推进泵的数值模拟中应用有限。采用基于湍流场... 尺度解析类数值模拟方法具有很高的非定常流动预报潜力,其中壁模化大涡数值模拟(Wall-modeled Large-eddy Simulation,WMLES)方法在高雷诺数下具有适用范围广、计算成本较低等优势但在喷水推进泵的数值模拟中应用有限。采用基于湍流场特征尺度分析的WMLES方法进行原型喷水推进泵及改型喷水推进泵的泵内流场数值模拟并与试验数据进行对比。结果显示,WMLES预报的两型喷水推进泵的扬程及转矩等外特性特征都与试验数据吻合极好。从泵内湍流运动特性分析的角度,WMLES方法再现了传统RANS(Reynolds-Averaged Navier-Stokes)方法难以获得的导边马蹄涡、随边角涡、叶梢集中涡、间隙泄漏涡等精细流动特征。在相同流量系数下,改型泵的马蹄涡、角涡等二次流强度明显小于原型泵,改型泵的平均极限流线也明显更为光顺,更低的能量耗散使得改型泵的工作效率相比原型泵有明显提升。分析结果证明,基于湍流场特征尺度分析的WMLES方法可用于喷水推进泵的外特性及泵内湍流运动特性的有效预报,为喷水推进泵的改进设计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涡数值模拟 壁模化方法 湍流特征尺度 喷水推进泵 非定常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压管道瞬变流的非恒定摩阻模型改进 被引量:1
9
作者 黄海 郭鹏程 +2 位作者 颜建国 徐燕 李江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0-89,共10页
有压管道流动系统运行中经常发生水锤现象,极易导致爆管甚至人员伤亡,因此准确预测有压管道内的水锤现象对于保证系统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在有压管道内的水锤模拟中,以ZIELKE摩阻模型为代表的基于加权函数的非恒定摩阻模型能够描述... 有压管道流动系统运行中经常发生水锤现象,极易导致爆管甚至人员伤亡,因此准确预测有压管道内的水锤现象对于保证系统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在有压管道内的水锤模拟中,以ZIELKE摩阻模型为代表的基于加权函数的非恒定摩阻模型能够描述有压管道瞬变流中的摩阻效应,但存在计算效率低下的问题。为提高计算效率,该研究提出了“先分段,后整体”的两阶段最小二乘拟合方法,建立了包含19个指数项的近似加权函数,并与已有近似加权函数进行对比,同时开展关阀水锤试验,对比了建立的摩阻模型与已有模型的计算效率和精度。结果表明,该研究建立的近似加权函数能够很好地拟合ZIELKE加权函数,其与ZIELKE加权函数的相对百分比误差近似为0;且其适用范围更宽,能够对无量纲时间在t∈[10-9,∞)范围内的非恒定流进行有效模拟。在计算精度方面,建立的模型与ZIELKE模型在阀门和中点处水头的最大相对百分比误差较小,分别为0.17%和0.15%,与URBANOWICZ模型的表现基本相同;在计算效率方面,建立的模型能够使ZIELKE模型计算效率提升约90%,能够使URBANOWICZ模型计算效率提升约30%。该研究建立的模型在适用范围、计算精度和计算效率方面具有较好的综合表现,能够在保证较宽适用范围和较高计算精度的前提下,提升计算效率。研究可为有压管道瞬变流的准确高效模拟提供理论支撑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变流 水锤 管道 非恒定摩阻模型 加权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半潜式商用6 MW级风力机载荷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方龙 翟恩地 +5 位作者 李荣富 宁巧珍 赵斌 李晔 周雅容 章丽骏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24,128,共9页
针对海上漂浮式风力机在其运行状态下的叶轮气动载荷与平台运动状态难以预测的问题,本文以一种商用6 MW级漂浮式风力机为研究对象,基于非稳态的雷诺平均湍流模型,进行了全耦合数值模拟和水池模型试验研究。结果显示:浮式风力机自由衰减... 针对海上漂浮式风力机在其运行状态下的叶轮气动载荷与平台运动状态难以预测的问题,本文以一种商用6 MW级漂浮式风力机为研究对象,基于非稳态的雷诺平均湍流模型,进行了全耦合数值模拟和水池模型试验研究。结果显示:浮式风力机自由衰减周期的模拟值在纵摇、横揺和垂荡上与实验值吻合度较高,而在纵荡、横荡和艏摇上,衰减周期的模拟值与实验值存在一定误差,这主要是由数值模型中对系泊系统进行悬链线简化时造成的。在静水工况下,风力机气动载荷的波动主要受塔影效应影响,机舱加速度的波动与叶轮推力系数变化呈正相关,浮式风力机纵荡和纵摇运动主要受叶轮气动载荷波动的影响;在规则波和非规则波工况下,叶轮推力的波动受浮式基础纵荡和纵摇的影响较大,叶轮推力系数变化和机舱速度呈负相关。浮式风力机的运动主要受波浪载荷的影响,气动载荷对其影响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漂浮式风力机 模型试验 数值模拟 非稳态雷诺平均 气动载荷 自由衰减 静水 规则波 非规则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力机翼型S809绕流流动特性的POD和DMD对比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凯迪 孙晓晶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5-68,共14页
失速时的流动分离现象对风力机叶片的气动性能有重要影响,S809作为典型水平轴风力机翼型,在临界失速攻角下气动性能会大幅降低。基于流动特征提取的非定常流场降阶模型(reduced-order model,ROM)是进一步深入了解非定常流动的重要手段... 失速时的流动分离现象对风力机叶片的气动性能有重要影响,S809作为典型水平轴风力机翼型,在临界失速攻角下气动性能会大幅降低。基于流动特征提取的非定常流场降阶模型(reduced-order model,ROM)是进一步深入了解非定常流动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得到轻、深失速攻角下翼型的流动特征,对时变速度场进行本征正交分解(proper orthogonal decomposition,POD)和动态模态分解(dynamic mode decomposition,DMD)分析,得到轻、深失速下翼型的非定常流场信息(能量占比、模态频率等)。通过两种方法的对比,结果表明,POD和DMD方法能够准确捕捉流动过程中的非定常结构和升力主频相同的典型模态,但是POD方法由于基于能量特征,在捕捉模态时会忽略与升力主频相近但能量较小的流动结构,而基于频率特征的DMD方法能够准确获得场的演化信息(增长率、频率等)。本文研究有利于针对主频结构发展相应的流动控制方法,从而改善翼型流场情况,提高气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机翼型绕流 计算流体力学 降阶模型 本征正交分解 动态模态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段压裂缝-井筒耦合流动模型的页岩油水平井段长度优化研究
12
作者 张茜 苏玉亮 +1 位作者 王文东 文嘉熠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2-122,共11页
长水平井段和大规模体积压裂是页岩油开发的关键技术,受储层特征、压裂规模的影响,不同区块的最佳水平井段长度存在差异,需综合考虑油藏渗流和长水平井井筒流动来优选水平井段长度。北美海相页岩连续性好,相对均质,油层巨厚,长水平井段... 长水平井段和大规模体积压裂是页岩油开发的关键技术,受储层特征、压裂规模的影响,不同区块的最佳水平井段长度存在差异,需综合考虑油藏渗流和长水平井井筒流动来优选水平井段长度。北美海相页岩连续性好,相对均质,油层巨厚,长水平井段对提高单井生产效率起决定性作用,而中国陆相页岩非均质性强,平面变化快,薄互层发育,需确定合理水平井段长度实现单井提产,获得经济效益。因此,准确表征页岩油藏渗流-长水平段井筒流动对页岩油产能评价和合理水平井段长度的确定至关重要。在五区线性流的基础上,综合考虑页岩基质启动压力梯度、复杂裂缝网络非均质及应力敏感特征,建立了页岩油水平井多段压裂缝-井筒耦合流动模型,并利用摄动变换、Laplace变换对模型求解。基于多段压裂缝-井筒耦合流动模型,开展了产量评价与预测,实现了复杂裂缝网络参数反演,论证了储层厚度、裂缝条数对合理页岩油水平井段长度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页岩油水平井段长度优化图版。结果表明,对于厚层页岩,裂缝条数是影响合理水平井段长度的主控因素。将上述模型应用于实际区块,确定了不同区块在目前储层条件下的合理水平井段长度,该研究为明确不同类型页岩油储层合理水平井段长度的确定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 半解析模型 井筒流动 水平井段长度 非稳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参数化降阶模型的非线性气动弹性高效分析
13
作者 陆召严 肖天航 +3 位作者 常亮 邓双厚 付碧红 高海云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8-38,共11页
针对非线性气动弹性分析时需要在时域求解多个流场参数条件下结构运动方程而造成的计算消耗过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参数变化时非定常流场高效计算的参数化降阶模型,不仅可以应用于计算机翼等结构的总体气动力还可以得到每个时刻的... 针对非线性气动弹性分析时需要在时域求解多个流场参数条件下结构运动方程而造成的计算消耗过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参数变化时非定常流场高效计算的参数化降阶模型,不仅可以应用于计算机翼等结构的总体气动力还可以得到每个时刻的结构表面的流场数据分布,并成功应用于典型机翼的跨声速颤振边界的计算,大大地提高了计算效率.结果显示,单流场条件时降阶模型的计算速度比直接使用时域分析方法提高了3倍;在计算多流场参数条件下,参数化降阶模型相比于使用单流场降阶模型计算速度提高了3.5倍,相较于时域分析方法提高了10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定常计算流体力学 参数化降阶模型 局部线性神经模糊模型 非线性气动弹性 Grassmann流形插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ransformer的飞机状态预测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经纬 高艳鹍 +1 位作者 宋澣兴 刘一非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77-483,共7页
在非定常气动力下,为防止飞机进入危险状态,通过建模进行状态预测,是保障飞行安全的重要手段,传统方法建模过程复杂、工程化难度大且普适性不强。为更好解决大迎角下飞行状态预测,使用基于深度学习的时序序列预测方法,推测飞机的飞行状... 在非定常气动力下,为防止飞机进入危险状态,通过建模进行状态预测,是保障飞行安全的重要手段,传统方法建模过程复杂、工程化难度大且普适性不强。为更好解决大迎角下飞行状态预测,使用基于深度学习的时序序列预测方法,推测飞机的飞行状态,达到最大限度发掘飞机性能、保障飞行安全的目的。提出一种多任务Transformer模型,同时完成飞行状态参数回归和飞行状态分类。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同类模型,该模型的预测性能有大幅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任务 深度学习 时序预测 状态分类 气动力建模 大迎角 非定常气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量守恒原理的巷道混凝土损伤蠕变模型
15
作者 任月敬 阎蕊珍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6-81,共6页
为了更好地获取深部地下混凝土结构的长期变形特性,采用TAW-2000试验系统开展了混凝土的单轴力学特性和蠕变特性试验,分析了不同应力作用下混凝土的蠕变变形规律以及获得了混凝土的长期强度。在不考虑岩石内部热交换的情况下,由能量守... 为了更好地获取深部地下混凝土结构的长期变形特性,采用TAW-2000试验系统开展了混凝土的单轴力学特性和蠕变特性试验,分析了不同应力作用下混凝土的蠕变变形规律以及获得了混凝土的长期强度。在不考虑岩石内部热交换的情况下,由能量守恒定律重点研究岩石加速蠕变,建立了一维状态下基于能量守恒原理的混凝土损伤蠕变模型。在此基础上,假设深部地下工程中混凝土结构的力学参数和流变参数都是关于时间的函数,构建了基于能量守恒原理的非定常蠕变模型。结果表明:基于能量守恒原理的混凝土损伤蠕变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混凝土的蠕变全过程曲线,且模型曲线和试验曲线的相关性系数均在0.95以上,这说明了本文所建立蠕变损伤模型的正确性。该模型不仅准确地反映衰减和稳定蠕变阶段的蠕变特性,也较好地描述了加速蠕变的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结构 蠕变特性 能量守恒定律 非定常蠕变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ine/Marine的PC456桨水动力数值模拟
16
作者 周军伟 梅蕾 +1 位作者 汤永琦 于东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35-44,共10页
[目的]旨在研究自主设计的空化桨模PC 456在斜流中的水动力及空化流场特性。[方法]采用商用软件Fine/Marine中集成的ISIS-CFD求解器,结合SST k-ω湍流模型和Schnerr−Sauer(S−S)空化模型,利用滑移面网格技术进行数值模拟。首先,将DTMB 4... [目的]旨在研究自主设计的空化桨模PC 456在斜流中的水动力及空化流场特性。[方法]采用商用软件Fine/Marine中集成的ISIS-CFD求解器,结合SST k-ω湍流模型和Schnerr−Sauer(S−S)空化模型,利用滑移面网格技术进行数值模拟。首先,将DTMB 4119标准螺旋桨模型在无空化均匀流条件下的敞水性能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并对4套网格开展无关性验证,验证所建数值模型的精度;然后,对PC456桨的敞水性能进行预报,应用S−S空化模型数值模拟其在均匀来流和不同斜流条件下的空化情况。[结果]结果表明,斜流会对PC456空化螺旋桨的水动力造成干扰。一方面,斜流造成的单桨叶推力系数和扭矩系数在不同位置有所波动;另一方面,斜流对螺旋桨空化产生影响,进而对性能产生不同程度的扰动。[结论]研究表明:螺旋桨斜流角越大,桨叶在不同位置的推力系数和扭矩系数受到的波动越大;而螺旋桨空化使两个斜流角下的推力系数和转矩系数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扰动,且扰动程度与空化面积不成正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456桨模 DTMB 4119桨模 非定常空化 斜流 ISIS-CFD求解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Kriging模型的离心压缩机叶轮多目标参数优化 被引量:26
17
作者 左曙光 韦开君 +2 位作者 吴旭东 聂玉洁 许思传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7-83,共7页
为进一步探索高性能、低噪声的离心压缩机优化设计方法,该文选用某燃料电池车用小型高转速离心压缩机为研究对象,通过三维内流场非定常分析对其气动性能和气动噪声进行计算,仿真求得的压升曲线与试验基本一致。基于该数值模型,采用最优... 为进一步探索高性能、低噪声的离心压缩机优化设计方法,该文选用某燃料电池车用小型高转速离心压缩机为研究对象,通过三维内流场非定常分析对其气动性能和气动噪声进行计算,仿真求得的压升曲线与试验基本一致。基于该数值模型,采用最优拉丁方试验设计分析了叶片进口角、叶片出口角、尾缘倾角、叶顶间隙和叶片厚度对压缩比、等熵效率和整机声功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叶片厚度和叶顶间隙最为关键,与压缩比和等熵效率负相关,与声功率级正相关,前倾叶片较后倾叶片噪声更低。采用Kriging模型对数值计算结果进行拟合,利用多目标遗传算法对Kriging模型进行循环优化设计。优化结果表明,Kriging模型精度满足需求,优化方案在设计工况点的压缩比提高3.56%,等熵效率提高1.02%,整机声功率级下降3.79 d B,在非设计工况点的压缩比和等熵效率也有提高,综合性能得到明显改善。该研究可为高性能、低噪声离心压缩机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 优化 叶轮 离心压缩机 非定常分析 气动噪声 KRIGING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数阶导数的非定常蠕变本构模型研究 被引量:52
18
作者 何志磊 朱珍德 +1 位作者 朱明礼 李志敬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37-744,775,共9页
针对锦屏二级水电站深埋长大隧洞围岩在开挖过程中呈现明显的流变劣化特征,基于分数阶微积分理论,用Abel黏壶替换西原模型中的牛顿黏壶,推导出基于分数阶导数的蠕变本构方程,同时考虑岩石在蠕变过程中,尤其是所受应力超过其长期强度时,... 针对锦屏二级水电站深埋长大隧洞围岩在开挖过程中呈现明显的流变劣化特征,基于分数阶微积分理论,用Abel黏壶替换西原模型中的牛顿黏壶,推导出基于分数阶导数的蠕变本构方程,同时考虑岩石在蠕变过程中,尤其是所受应力超过其长期强度时,蠕变参数是非定常的特征,把蠕变参数的非定常性引入本构方程中,建立了基于分数阶导数的非定常蠕变本构模型。结合锦屏二级水电站引水隧洞主要围岩之一的大理岩的室内剪切蠕变试验的结果,对模型中的参数进行反演,结果表明,基于分数阶导数的非定常蠕变本构模型能够在蠕变初期和拐点处与试验结果很好地吻合,并且可以克服西原模型不能反映蠕变第3阶段的不足。通过对模型中参数的敏感性进行分析,得出分数阶阶数、非定常参数对岩石蠕变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基于分数阶导数的非定常蠕变模型能够很好地反映大理岩的蠕变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数阶微积分 非定常参数 岩石蠕变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瞬态流固耦合的混流式转轮叶片裂纹成因分析 被引量:15
19
作者 吴广宽 罗兴锜 +1 位作者 冯建军 李文锋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92-98,共7页
某电站混流式水轮机转轮叶片历年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纹情况,为了分析该转轮叶片裂纹产生的原因,该文首先采用流体动力学技术,对该水轮机机组在额定水头下、不同负荷的4个工况进行了全三维的非定常湍流数值模拟,分析对比了各个工况下转轮... 某电站混流式水轮机转轮叶片历年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纹情况,为了分析该转轮叶片裂纹产生的原因,该文首先采用流体动力学技术,对该水轮机机组在额定水头下、不同负荷的4个工况进行了全三维的非定常湍流数值模拟,分析对比了各个工况下转轮内部流场的变化和压力脉动情况,计算结果表明:在低负荷情况下转轮内部出现叶道涡,叶道涡的存在使得转轮内部压力脉动变大,从而引起机组运行不稳定;其次采用结构有限元技术对转轮在上述4个工况下进行了动应力分析,模拟结果显示:应力最大发生在转轮上冠和叶片出口连接处,且在低负荷下动应力最大,最大值可达到164.3 MPa,长期在低负荷工况下运行容易引起叶片疲劳;最后对转轮单个叶片进行了模态分析,从模态分析结果可知叶片固有频率远离各个水力激振频率,因此不会发生水力共振。该文通过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的方法全面分析了叶片产生裂纹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裂纹控制对策,为机组的稳定运行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轮机 振动 模型 叶片裂纹 非定常 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非定常气动力的模糊逻辑建模方法 被引量:9
20
作者 刘志涛 孙海生 +1 位作者 姜裕标 江峰 《实验流体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9-103,共5页
建立了非线性非定常气动力的模糊逻辑模型。利用大迎角俯仰及滚转振荡气动力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模糊逻辑模型对非定常气动力有很好的预测能力;利用模糊逻辑方法可建立包括非基本运动状态变量在内的多变量非线性非定常气动... 建立了非线性非定常气动力的模糊逻辑模型。利用大迎角俯仰及滚转振荡气动力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模糊逻辑模型对非定常气动力有很好的预测能力;利用模糊逻辑方法可建立包括非基本运动状态变量在内的多变量非线性非定常气动力的数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定常气动力 模糊逻辑 数学建模 非线性 参数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