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蝶形钢板阻尼器力学性能与几何参数优化研究
1
作者 徐略勤 刘杰 +2 位作者 岳克锋 潘锐华 范磊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9-80,共12页
为了提升新型蝶形钢板阻尼器的耗能效率并优化其几何参数,首先推导了新型阻尼器的初始刚度和屈服力计算公式,然后采用拟静力试验对8个阻尼器试件的失效模式、力学参数和滞回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最后通过67个模型的数值模拟分析,探讨了... 为了提升新型蝶形钢板阻尼器的耗能效率并优化其几何参数,首先推导了新型阻尼器的初始刚度和屈服力计算公式,然后采用拟静力试验对8个阻尼器试件的失效模式、力学参数和滞回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最后通过67个模型的数值模拟分析,探讨了耗能肋宽度比a/b、高厚比H/t、耗能肋条数n、钢板片数N等参数对阻尼器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新型阻尼器力学性能稳定,滞回曲线饱满,极限位移角大于10%,最大等效黏滞阻尼比超过0.4,其力学性能与耗能肋条数n和钢板片数N成比例,便于标准化设计,且初始刚度、屈服力和等效屈服位移均具有良好的理论解析性,理论公式的平均计算误差分别为14.0%、8.4%、-10.9%;通过合理设计耗能肋的尺寸,可实现其全截面屈服的变形状态,使得钢材单位体积耗能量最大达0.217 J/mm^(3),当耗能肋几何参数满足a/b=0.25~0.50、H/t=20~30时,新型阻尼器可实现最优的耗能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蝶形钢板阻尼器 耗能效率 几何参数 拟静力试验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可恢复RCS混合框架结构研究进展
2
作者 刘阳 钟沛杰 +3 位作者 门进杰 陈云 刘小娟 黄玉佳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121-135,共15页
钢筋混凝土柱-钢梁(RCS)混合框架结构以其结合了混凝土优异的抗压性能及钢材优异的抗弯性能而受到广泛关注,而可恢复功能结构以其震后快速恢复使用功能的能力,也成为地震工程界研究的新热点。功能可恢复RCS混合框架结构可以在弯矩较大... 钢筋混凝土柱-钢梁(RCS)混合框架结构以其结合了混凝土优异的抗压性能及钢材优异的抗弯性能而受到广泛关注,而可恢复功能结构以其震后快速恢复使用功能的能力,也成为地震工程界研究的新热点。功能可恢复RCS混合框架结构可以在弯矩较大的梁端和柱脚部位设置可更换构件,实现结构的功能可恢复能力。文中简述了近年来功能可恢复RCS混合框架结构研究进展,重点关注各类型功能可恢复钢梁、功能可恢复摇摆柱脚的构造研究,介绍了功能可恢复RCS混合框架结构性能分析研究进展。最后,对功能可恢复RCS混合框架结构仍需深入研究的问题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柱-钢梁(RCS)混合框架结构 可恢复功能 防震结构 钢板阻尼器 柱脚 梁柱节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板阻尼连接的装配式边柱减震节点滞回性能试验研究
3
作者 刘如月 吴俭滨 +2 位作者 吴应雄 颜桂云 王昊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3-123,共11页
为研究不同耗能机制的钢板阻尼连接对装配式钢框架梁柱节点力学性能的影响,本文对两个钢板阻尼连接的装配式边柱减震节点试件进行拟静力试验研究,获得试件的破坏模态、滞回曲线、骨架曲线、滑移曲线和应变发展情况,分析试件的承载力、... 为研究不同耗能机制的钢板阻尼连接对装配式钢框架梁柱节点力学性能的影响,本文对两个钢板阻尼连接的装配式边柱减震节点试件进行拟静力试验研究,获得试件的破坏模态、滞回曲线、骨架曲线、滑移曲线和应变发展情况,分析试件的承载力、延性、耗能能力、弯矩–转角等性能指标。研究结果表明:钢板阻尼连接的装配式边柱减震节点具有较好的承载性能和耗能性能,在试验过程中未发现梁、柱主体构件及节点核心区破坏现象,可将损伤集中控制于钢板阻尼连接处。耗能钢板圆形开孔的承压型钢板阻尼连接的装配式边柱减震节点(试件BSDC)主要为耗能钢板发生受拉破坏,长圆形开孔的摩擦型钢板阻尼连接的装配式边柱减震节点(试件FSDC)出现明显的滑移行为,在钢板阻尼连接处产生明显的弯曲残余变形。试件FSDC的承载力略低于试件BSDC,且由于往复荷载下的摩擦系数和预紧力损伤,加载后期试件FSDC承载力出现轻微下降,但其滞回曲线较为饱满,滞回行为稳定,而试件BSDC由于耗能钢板断裂导致承载力急剧下降。试件FSDC的耗能能力和延性均优于试件BSDC,摩擦型钢板阻尼连接耗能占比为88%,承压型钢板阻尼连接为67%,实现了集中耗能,钢板阻尼连接处的滑移行为可改善试件的耗能性能和变形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边柱减震节点 钢板阻尼连接 滑移行为 损伤控制 耗能集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恢复功能预制装配式损伤可控钢质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颜桂云 余勇胜 +2 位作者 吴应雄 郑莲琼 薛潘荣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87-100,共14页
提出一种震损后可恢复功能预制装配式损伤可控钢质节点,该节点由带削弱型约束钢板阻尼器的损伤可控钢质铰、钢套筒约束节点核心区、预制混凝土梁柱等构成。进行预制装配式损伤可控钢质节点的低周往复荷载试验,然后在该试验的基础上仅更... 提出一种震损后可恢复功能预制装配式损伤可控钢质节点,该节点由带削弱型约束钢板阻尼器的损伤可控钢质铰、钢套筒约束节点核心区、预制混凝土梁柱等构成。进行预制装配式损伤可控钢质节点的低周往复荷载试验,然后在该试验的基础上仅更换钢质铰中破坏的削弱型约束钢板阻尼器,进行第2次试验,最后进行现浇钢筋混凝土节点在低周往复荷载下的对比试验。考察各节点的破坏模态、滞回曲线、骨架曲线、承载能力、强度退化、刚度退化、耗能能力和延性等抗震性能指标,通过预制装配式损伤可控钢质节点的2次试验抗震性能指标,探讨其震损后可恢复功能的工作性能。结果表明:预制装配式损伤可控钢质节点的破坏集中在钢质铰中可更换削弱型约束钢板阻尼器上;装配式节点破坏模态、损伤程度可控,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耗能能力和延性等抗震性能;第2次试验中装配式节点前期刚度有所下降,但后期各项抗震性能与第1次试验基本一致,表明装配式节点在震损后其功能可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节点 损伤可控钢质铰 削弱型约束钢板阻尼器 可恢复功能 低周往复荷载试验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形和三角形钢板阻尼器的阻尼力模型(Ⅰ)——基于双线性本构关系 被引量:23
5
作者 李冀龙 欧进萍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2004年第1期10-16,共7页
利用软钢的双线性本构关系,依据经典力学原理推导建立了X形和三角形钢板阻尼器的阻尼力滞回模型。首先,导出了单调加载下钢板阻尼器的力与位移关系及其渐近曲线;其次,对于软钢材料本构关系分别考虑在理想弹塑性和双线性强化模型基础上,... 利用软钢的双线性本构关系,依据经典力学原理推导建立了X形和三角形钢板阻尼器的阻尼力滞回模型。首先,导出了单调加载下钢板阻尼器的力与位移关系及其渐近曲线;其次,对于软钢材料本构关系分别考虑在理想弹塑性和双线性强化模型基础上,推导建立了钢板阻尼器的阻尼力模型;最后,将钢板阻尼器的阻尼力模型及其参数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验证了理论模型的有效性,并分析了误差存在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板阻尼器 阻尼力模型 滞回曲线 软钢 误差 双线性本构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形和三角形钢板阻尼器的阻尼力模型(Ⅱ)——基于R-O本构关系 被引量:11
6
作者 李冀龙 欧进萍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2004年第2期129-133,共5页
利用软钢的Ramberg-Osgood本构关系(R-O模型),依据经典力学原理推导建立了X形和三角形钢板阻尼器的阻尼力滞回模型。首先,给出了循环加载下软钢材料的应力-应变R-O本构关系;其次,推导建立了基于R-O本构关系的钢板阻尼器的阻尼力模型;最... 利用软钢的Ramberg-Osgood本构关系(R-O模型),依据经典力学原理推导建立了X形和三角形钢板阻尼器的阻尼力滞回模型。首先,给出了循环加载下软钢材料的应力-应变R-O本构关系;其次,推导建立了基于R-O本构关系的钢板阻尼器的阻尼力模型;最后,将该阻尼力模型及其参数与试验结果和双线性强化模型进行了比较,验证了R-O理论模型的有效性,并分析了误差存在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板阻尼器 阻尼力模型 滞回曲线 软钢R-O本构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约束U形钢板力学性能的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18
7
作者 杜红凯 韩淼 闫维明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2期158-163,共6页
U形钢板受推拉反复作用时可以作为阻尼器使用,受单推作用时可以作为限位器使用,其两臂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受到结构构件的平面外约束,使其只在半圆弧段发生变形。为研究这种两臂受到约束的U形钢板的性能,采用软钢制作9种不同的U形钢板,完... U形钢板受推拉反复作用时可以作为阻尼器使用,受单推作用时可以作为限位器使用,其两臂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受到结构构件的平面外约束,使其只在半圆弧段发生变形。为研究这种两臂受到约束的U形钢板的性能,采用软钢制作9种不同的U形钢板,完成推拉反复和单推试验,总结U形钢板作为阻尼器和限位器的性能;提出3种计算方法,即修正系数法、图表法和有限元模拟法。对于修正系数法,通过对理论公式的推导和试验数据的回归,给出相关的修正系数;对于图表法,给出该方法的理论依据,并将其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进行对比;对于有限元模拟法,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试验进行数值模拟,对比模拟结果和试验值。3种方法各有优点,在实际工程中可以相互校核、相互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形钢板 力学性能 ABAQUS数值模拟 阻尼器 限位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钢阻尼滑板橡胶支座设计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张银喜 郝红肖 +2 位作者 陈彦北 孔令俊 曹志峰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9-31,共3页
将钢阻尼元件与滑板橡胶支座加以组合研发出钢阻尼滑板支座,滑板橡胶支座承担竖向载荷,利用钢阻尼元件的弹塑性变形和耐磨板与不锈钢板的摩擦力在提供支座所需刚度的同时耗散输入能量。由于该支座的耗能功能主要由C型钢阻尼元件和摩擦... 将钢阻尼元件与滑板橡胶支座加以组合研发出钢阻尼滑板支座,滑板橡胶支座承担竖向载荷,利用钢阻尼元件的弹塑性变形和耐磨板与不锈钢板的摩擦力在提供支座所需刚度的同时耗散输入能量。由于该支座的耗能功能主要由C型钢阻尼元件和摩擦力提供,而钢材与耐磨板材料性能受温度影响较小,因此该支座拥有更广泛的适用性。通过有限元数值仿真技术完成试验支座设计后,利用压剪试验机对试验模型进行了摩擦力及整体阻尼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试验支座实测性能与数值仿真分析设计的结果一致,试验所得滞回曲线饱满,在不同变形方向均具有较好的耗能效果,设计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阻尼器 滑板支座 有限元分析 压剪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TMD抑制铁路上承钢板梁桥横向振动试验研究 被引量:28
9
作者 苏木标 李建中 梁志广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2000年第1期19-23,共5页
本文建立了车 -桥 -MTMD系统振动方程 ,对利用多重调频质量阻尼器 (MTMD)抑制铁路上承钢板梁桥横向振动的效果进行了模拟计算和现场试验。结果表明 :MTMD能有效地抑制桥梁横向振动出现的“准共振”响应 ,模拟计算时减振率最大值达到 62... 本文建立了车 -桥 -MTMD系统振动方程 ,对利用多重调频质量阻尼器 (MTMD)抑制铁路上承钢板梁桥横向振动的效果进行了模拟计算和现场试验。结果表明 :MTMD能有效地抑制桥梁横向振动出现的“准共振”响应 ,模拟计算时减振率最大值达到 62 %,试验中实际的减振率最大值达到 5 1.83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承钢板梁桥 横向振动 振动控制 MIMD 阻尼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字芯板钢管阻尼器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胡强 贾松林 +2 位作者 王丹 唐咸远 陈劲飙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6-71,共6页
提出了一种由钢管与十字芯板组成的新型金属阻尼器,介绍了其构造形式、特点及工作机理,建立了有限元模型,研究了阻尼器的耗能机理与破坏形态,以及高宽比、厚径比、削弱比、厚度比对屈服剪力、极限剪力、延性和耗能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 提出了一种由钢管与十字芯板组成的新型金属阻尼器,介绍了其构造形式、特点及工作机理,建立了有限元模型,研究了阻尼器的耗能机理与破坏形态,以及高宽比、厚径比、削弱比、厚度比对屈服剪力、极限剪力、延性和耗能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该阻尼器具有较好的受剪承载力、优秀的延性和耗能性能,且有3种耗能模式和2种破坏形态,并给出了阻尼器设计参数的取值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阻尼器 十字芯板 耗能性能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字芯板钢管阻尼器K型偏心支撑框架的参数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胡强 陈劲飙 《广西科技大学学报》 2019年第2期37-45,共9页
为研究带十字芯板钢管阻尼器的K型偏心支撑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采用ABAQUS软件分析了阻尼器的削弱比、厚度比、轴压比等因素对该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研究了结构的变形性能、破坏形态及耗能能力.结果表明:采用十字芯板钢管阻尼器的K型偏... 为研究带十字芯板钢管阻尼器的K型偏心支撑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采用ABAQUS软件分析了阻尼器的削弱比、厚度比、轴压比等因素对该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研究了结构的变形性能、破坏形态及耗能能力.结果表明:采用十字芯板钢管阻尼器的K型偏心支撑钢框架结构具有优良的变形能力和耗能性能,结构塑性变形与损伤主要集中于阻尼器,能够有效的保护结构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字芯板钢管阻尼器 偏心支撑 耗能梁段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可更换阻尼器的竖向波形钢板剪力墙及组合墙抗震性能试验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威 侯铭岳 +2 位作者 苏三庆 梁宇建 向照兴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8-46,共9页
为研究一种新型带有可更换阻尼器的波形钢板剪力墙及组合剪力墙的抗震性能,对该波形钢板剪力墙及组合剪力墙试件进行低周往复初次加载及阻尼器更换后二次加载.从试件的抗侧承载力、变形和耗能能力、破坏形态,阻尼器的变化等方面,对波形... 为研究一种新型带有可更换阻尼器的波形钢板剪力墙及组合剪力墙的抗震性能,对该波形钢板剪力墙及组合剪力墙试件进行低周往复初次加载及阻尼器更换后二次加载.从试件的抗侧承载力、变形和耗能能力、破坏形态,阻尼器的变化等方面,对波形钢板剪力墙和组合剪力墙进行了相互对比,及各自加载前后的自身对比.分析了新型剪力墙试件变形和耗能能力,承载力退化,刚度退化的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钢板剪力墙与组合剪力墙在初期加载时滞回曲线几乎重合,抗震性能接近.更换阻尼器二次加载时,钢板剪力墙初次屈曲部位在加载过程中发生应力集中,变形持续加剧,引起结构承载力严重劣化.而组合剪力墙因钢板外混凝土的包裹,初次加载中未发生屈曲,更换墙趾耗能构件后剪力墙整体抗震性能有一定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力墙 竖向波形钢板 低周往复加载试验 可更换阻尼器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波钢板混凝土剪力墙震损修复及抗侧刚度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威 宋鸿来 +3 位作者 权超超 李昱 甄国凯 赵昊田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694-1704,共11页
为了研究震损横波钢板剪力墙构件快速恢复功能的可行性,设计横波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CSPCW).施加一定的初始损伤后,对墙趾受损部位进行修复改造使CSPCW成为带阻尼器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RCSPCW),并进行拟静力加载.为了验证阻尼器的... 为了研究震损横波钢板剪力墙构件快速恢复功能的可行性,设计横波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CSPCW).施加一定的初始损伤后,对墙趾受损部位进行修复改造使CSPCW成为带阻尼器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RCSPCW),并进行拟静力加载.为了验证阻尼器的可更换性,在RCSPCW层间位移角达1.25%时,更换阻尼器后再次对试件进行拟静力加载.试验结果表明:RCSPCW能够将损伤集中在阻尼器上,提升剪力墙延性及耗能能力.第二次更换阻尼器试件的滞回曲线比第一次更换阻尼器的更饱满,证明罕遇地震下更换阻尼器的可行性.采用ABAQUS对RCSPCW进行抗侧刚度数值拓展分析,发现剪跨比影响最大,体积含钢率影响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形钢板 组合剪力墙 震损修复 可更换阻尼器 抗侧刚度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墙趾可更换竖波钢板剪力墙抗剪承载力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威 赵昊田 +3 位作者 权超超 宋鸿来 李昱 周毅香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407-1418,1435,共13页
针对钢板剪力墙在地震作用下墙趾容易出现应力集中,导致剪力墙局部屈曲和脆性破坏的问题,设计墙趾可更换竖波钢板剪力墙,即在剪力墙墙趾塑性区安装耗能阻尼器.通过拟静力试验将墙趾可更换竖波钢板剪力墙与传统竖波钢板剪力墙的抗震性能... 针对钢板剪力墙在地震作用下墙趾容易出现应力集中,导致剪力墙局部屈曲和脆性破坏的问题,设计墙趾可更换竖波钢板剪力墙,即在剪力墙墙趾塑性区安装耗能阻尼器.通过拟静力试验将墙趾可更换竖波钢板剪力墙与传统竖波钢板剪力墙的抗震性能进行对比.研究墙趾可更换竖波钢板剪力墙的破坏模式、滞回性能、延性和耗能能力、强度和刚度退化以及墙趾阻尼器的可更换性.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竖波钢板剪力墙相比,墙趾阻尼器的安装不仅可以显著提升墙趾可更换竖波钢板剪力墙的抗侧刚度,也能进一步加强其抵抗面外失稳的能力.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详细讨论墙趾可更换竖波钢板剪力墙波形钢板厚度、波角、阻尼器腹板厚度对抗剪承载力的影响,并给出墙趾可更换竖波钢板剪力墙的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竖波钢板剪力墙 耗能阻尼器 拟静力试验 有限元分析 抗剪承载力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可更换阻尼器的波形钢板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王威 韩斌 +1 位作者 王万志 黄元昭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350-1360,共11页
为研究一种带有可更换阻尼器的波形钢板剪力墙的抗震性能,对2种波形软钢阻尼器以及带有阻尼器的波形钢板剪力墙进行低周往复加载试验,分析阻尼器以及带有阻尼器剪力墙的力学特性,并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试验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 为研究一种带有可更换阻尼器的波形钢板剪力墙的抗震性能,对2种波形软钢阻尼器以及带有阻尼器的波形钢板剪力墙进行低周往复加载试验,分析阻尼器以及带有阻尼器剪力墙的力学特性,并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试验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水平波形阻尼器具有良好的变形和耗能能力,竖向波形阻尼器具有较大的初始刚度和较高的承载力。带有阻尼器的波形钢板剪力墙具有较好的初始刚度和承载能力,更换阻尼器时剪力墙处于弹塑性阶段,阻尼器发生明显的面外变形,内嵌波形钢板脚部存在微小变形,阻尼器可以有效地保护剪力墙。更换阻尼器后的波形钢板剪力墙承载力有较小下降,滞回曲线饱满,具有良好的耗能能力和延性,刚度退化缓慢。有限元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尼器 可更换 耗能能力 承载力 波形钢板剪力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板剪力墙结构基于MR阻尼器的非线性损伤控制
16
作者 吕杨 徐龙河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19-24,共6页
基于LS-DYNA有限元程序采用中心差分法二次开发的半主动控制平台,实现高层建筑结构基于MR阻尼器的非线性地震损伤控制系统与结构一体化的建模、分析与设计。以一15层的钢框架-钢板剪力墙结构为例,数值分析控制前后结构的动力响应和损伤... 基于LS-DYNA有限元程序采用中心差分法二次开发的半主动控制平台,实现高层建筑结构基于MR阻尼器的非线性地震损伤控制系统与结构一体化的建模、分析与设计。以一15层的钢框架-钢板剪力墙结构为例,数值分析控制前后结构的动力响应和损伤发展过程。结果表明:所开发的半主动控制平台计算稳定、速度快、精度高;采用MR阻尼器控制后的结构层间位移、残余变形和损伤指数等都明显减小,结构损伤分布范围更广,结构整体抗震性能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板剪力墙 损伤控制 MR阻尼器 半主动控制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结构直透榫节点加固试验及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滕清华 潘文 +2 位作者 苏何先 金昱成 孙光宇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5-50,共6页
为研究钢板阻尼器加固木结构直透榫节点的抗震性能,对加固前后的试件开展拟静力试验及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采用钢板阻尼器加固节点后,试件节点处应力明显降低,主要应力集中在钢板核心处,滞回曲线的捏缩效应明显降低,榫卯节点的承载力和... 为研究钢板阻尼器加固木结构直透榫节点的抗震性能,对加固前后的试件开展拟静力试验及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采用钢板阻尼器加固节点后,试件节点处应力明显降低,主要应力集中在钢板核心处,滞回曲线的捏缩效应明显降低,榫卯节点的承载力和刚度都得到有效提升;试验结果与模拟结果较为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结构 直透榫节点 钢板阻尼器 拟静力试验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型钢板阻尼器滞回模型及参数识别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翟治鹏 国巍 余志武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101-108,共8页
提出一种易制作、易安装、易更换的S型钢板阻尼器,设计制作3组试件,通过开展拟静力试验,对其变形和破坏模式、滞回特性及耗能能力进行研究。基于试验结果提出一种改进的BWBN滞回模型,建立Simulink模型并开展试件参数识别研究。结果表明:... 提出一种易制作、易安装、易更换的S型钢板阻尼器,设计制作3组试件,通过开展拟静力试验,对其变形和破坏模式、滞回特性及耗能能力进行研究。基于试验结果提出一种改进的BWBN滞回模型,建立Simulink模型并开展试件参数识别研究。结果表明:S型钢板阻尼器的滞回曲线饱满,具有较大的变形能力,良好稳定的耗能能力,较高的延性系数和超强系数;阻尼器通过弯曲和轴向变形耗能,变形包括弯曲弹性段、弯曲屈服段及弯-拉屈服段,由于弯-拉强化效应,第三段刚度和强度逐渐增大,可提高结构承载能力并降低残余变形;所提出的滞回模型可以反映S型钢板阻尼器的弯-拉强化效应,能够较精确地模拟阻尼器的滞回曲线、恢复力变化以及累积能量耗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型钢板阻尼器 拟静力试验 弯-拉强化效应 滞回模型 参数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性能的黏滞阻尼器与钢框架-钢板剪力墙组合减震结构设计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祖玮 潘文 +2 位作者 吴克川 孙晓岭 薛强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22年第1期1-9,共9页
基于结构附加阻尼及附加刚度变化对地震响应的影响规律,推导了黏滞阻尼器(VFD)与钢框架-钢板剪力墙新型组合减震结构位移降低率和剪力降低率的计算式,绘制出了新型组合减震结构的减震性能曲线,给出了基于性能的组合减震设计步骤,并以1... 基于结构附加阻尼及附加刚度变化对地震响应的影响规律,推导了黏滞阻尼器(VFD)与钢框架-钢板剪力墙新型组合减震结构位移降低率和剪力降低率的计算式,绘制出了新型组合减震结构的减震性能曲线,给出了基于性能的组合减震设计步骤,并以1栋高烈度区实际工程为例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当结构位移降低率和剪力降低率确定时,结构存在减震性能点,基于性能设计可使新型组合减震结构对位移和剪力均取得较好的控制效果,能明显提高高烈度区钢框架-钢板剪力墙结构的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滞阻尼器 钢板剪力墙 组合减震 减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配式耗能减震节点连接中削弱型约束钢板阻尼器滞回性能试验 被引量:6
20
作者 颜桂云 黄冠骅 +2 位作者 滕军 郑莲琼 薛潘荣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98-106,122,共10页
为解决装配式框架节点与连接的抗震能力不足、震损后难修复等问题,提出一种新型装配式耗能减震节点连接,对其关键耗能减震部件-可更换削弱型约束钢板阻尼器进行低周往复加载试验,考察其承载能力、耗能能力、刚度退化与延性等滞回性能,... 为解决装配式框架节点与连接的抗震能力不足、震损后难修复等问题,提出一种新型装配式耗能减震节点连接,对其关键耗能减震部件-可更换削弱型约束钢板阻尼器进行低周往复加载试验,考察其承载能力、耗能能力、刚度退化与延性等滞回性能,揭示阻尼器的失效破坏机制,分析开孔削弱形式、削弱长度、钢板厚度以及约束套筒与削弱钢板的间隙等对阻尼器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可更换削弱型约束钢板阻尼器在削弱截面部位开裂或断裂,实现了阻尼器的塑性耗能与失效模式可控,具备良好的承载-耗能双重功能。在相同参数条件下狗骨削弱型约束钢板阻尼器的承载能力、耗能能力与延性性能优于竖缝开孔削弱型约束钢板阻尼器。削弱长度对延性与钢板侧向屈曲性能影响较大,钢板厚度对承载能力与刚度退化性能影响较大,而约束套筒与钢板间隙较大时,约束套筒不能有效发挥作用,易导致削弱钢板发生受压屈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耗能减震节点 削弱型约束钢板阻尼器 承载-耗能双重功能 滞回性能 往复加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