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变量联合分布的沿江城市雨洪遭遇概率分析
1
作者 任杰 凌金平 +2 位作者 徐毅 程晓东 万思成 《江苏水利》 2025年第5期16-20,共5页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城市内涝问题日益凸显。城市内涝与城市区域内降水量有关,也与城市外排能力有关,而外排能力又与外排河道水位密切相关。因此,研究暴雨与外河高水位遭遇的风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南京市为例,分别对南京站1951—...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城市内涝问题日益凸显。城市内涝与城市区域内降水量有关,也与城市外排能力有关,而外排能力又与外排河道水位密切相关。因此,研究暴雨与外河高水位遭遇的风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南京市为例,分别对南京站1951—2022年年最大日降水量和滑动1 d最大高潮位进行边缘分布与联合分布拟合,对单一风险和遭遇风险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联合分布 风险分析 雨洪遭遇 概率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门头沟区“23·7”特大暴雨诱发地质灾害特征及分布规律研究
2
作者 郭英 申健 +3 位作者 刘晓晓 周亮 石向菲 王聪毅 《中国防汛抗旱》 2025年第3期39-45,共7页
2023年7月29日至8月2日,北京门头沟区遭遇极端强降雨,诱发了崩塌、滑坡、泥石流和地面塌陷。基于灾后排查结果,分析了地质灾害与高程、地形起伏度、坡向、地层岩性、断裂构造的分布关系,得到了门头沟区地质灾害特征,并对地质灾害事件与... 2023年7月29日至8月2日,北京门头沟区遭遇极端强降雨,诱发了崩塌、滑坡、泥石流和地面塌陷。基于灾后排查结果,分析了地质灾害与高程、地形起伏度、坡向、地层岩性、断裂构造的分布关系,得到了门头沟区地质灾害特征,并对地质灾害事件与降雨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北京门头沟区“23·7”特大暴雨诱发地质灾害具有群发性强、类型多、规模小、威胁对象类型多、灾情严重的特征;0~800 m高程范围、50~200 m地形起伏度区段、东向至西南向坡为地质灾害较发育区域;侏罗系地层中地质灾害最为发育,占灾害事件总数的42.64%;地质灾害数量与降雨呈正相关,降雨量越大,地质灾害群发程度越强,降雨强度为影响地质灾害发生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特征 分布规律 “23·7”特大暴雨 北京 门头沟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随县柳林镇“2021.8.12”暴雨洪水复盘模拟分析
3
作者 李俊辉 水道兵 马红兵 《中国防汛抗旱》 2025年第1期52-57,共6页
2021年8月12日,湖北随县柳林镇发生历史罕见特大暴雨,全镇遭受严重洪涝灾害,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有效应对此类事件,指导应急救援工作,对此次暴雨洪水进行复盘分析。以无人机航测数据和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采用分布式直... 2021年8月12日,湖北随县柳林镇发生历史罕见特大暴雨,全镇遭受严重洪涝灾害,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有效应对此类事件,指导应急救援工作,对此次暴雨洪水进行复盘分析。以无人机航测数据和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采用分布式直接降雨法构建暴雨洪水模型,对受灾区域淹没水深、洪水流量和流速等进行模拟分析。模拟结果总体上与实际情况较为吻合,可为山洪灾害应急救援提供依据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21.8.12”特大暴雨 暴雨洪水 分布式直接降雨法 随县 柳林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IKE SHE水文模型的山东省弥河流域洪涝过程模拟研究
4
作者 牛小茹 王封祚 郝建浩 《中国防汛抗旱》 2025年第4期85-89,共5页
以山东省弥河流域为研究对象,依据流域河网、雨水情、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土地利用、土壤类型等数据,基于分布式水文模型MIKE SHE耦合水动力模型MIKE 11建立分布式洪涝耦合模型,模拟河道洪水过程及河道外洪涝过... 以山东省弥河流域为研究对象,依据流域河网、雨水情、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土地利用、土壤类型等数据,基于分布式水文模型MIKE SHE耦合水动力模型MIKE 11建立分布式洪涝耦合模型,模拟河道洪水过程及河道外洪涝过程,选取谭家坊水文站实测洪水资料对模型进行参数率定,并结合现场调研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河道水动力模型可以较为准确地模拟河道洪水演进过程,分布式水文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坡面洪涝演进过程,两者耦合形成的分布式洪涝耦合模型能结合两者的优点,较好地适用于弥河流域的洪涝模拟,模拟结果可为流域洪涝灾害风险评估、预报及预警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KE SHE 分布式水文模型 洪水模拟 暴雨内涝 弥河流域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浠水流域“2020.7.6”暴雨复盘推演分析
5
作者 黄淼 付向东 童春华 《陕西水利》 2025年第4期37-40,共4页
2020年主汛期,长江支流浠水流域经历了长达43天的超长梅雨期,连续遭遇9轮强降雨袭击,造成流域内水库、河流水位暴涨,流域内白莲河水库自建成以来首次开启10孔泄洪,造成了流域性洪涝灾害。为了发现潜在的风险和机会,从多角度审视问题,以... 2020年主汛期,长江支流浠水流域经历了长达43天的超长梅雨期,连续遭遇9轮强降雨袭击,造成流域内水库、河流水位暴涨,流域内白莲河水库自建成以来首次开启10孔泄洪,造成了流域性洪涝灾害。为了发现潜在的风险和机会,从多角度审视问题,以浠水流域“2020.7.6”暴雨,采用FFMS软件构建白莲河水库以上区域小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利用水文水动力模型开展暴雨洪水过程复盘推演,分析浠水流域“2020.7.6”暴雨过程及白莲河水库10孔全开泄洪对下游的影响,复盘推演成果与暴雨洪水设计值、实测特征值及历史上4场次极端暴雨对比是相符合的,未超误差范围。复盘推演成果可为今后的流域防洪调度、防灾减灾提供科学支撑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浠水流域 分布式水文模型 二维水动力 暴雨洪水 复盘推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形学习算法的降雨数据时空分布特征提取及重构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媛媛 刘业森 +4 位作者 刘方华 李梦阳 刘舒 李匡 任汉承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5-98,共14页
【目的】掌握精细化的降雨时空分布特征,对于城市洪涝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近十几年降雨监测站网密集且数据精细程度高,但时间序列较短;历史降雨资料时间序列长,但是精细程度低。【方法】为了更有效地利用历史降雨资... 【目的】掌握精细化的降雨时空分布特征,对于城市洪涝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近十几年降雨监测站网密集且数据精细程度高,但时间序列较短;历史降雨资料时间序列长,但是精细程度低。【方法】为了更有效地利用历史降雨资料,将流形学习算法引入到历史降雨资料重构中,从高分辨率降雨资料中,提取降雨的时空分别特征,基于该特征,将历史逐6 h的降雨空间数据重构为逐1 h的降雨数据,以满足城市洪涝风险分析的要求。【结果】结果表明,该方法重构数据高值区与实测值的平均误差在15%以内,低值区在20%以内,比传统插值处理的数据高值区误差降低了45%~85%,低值区降低了10%~40%。【结论】利用流形学习算法重构的历史空间降雨数据符合各地区降雨时空分布特征,可提高降雨空间数据颗粒度,实现降雨时空分布精细化特征的有效、合理的提取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形学习 机器学习 暴雨时空分布 特征提取 低分辨率重构 泸州 降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江城市降雨特性及雨洪关系分析——以四川泸州市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媛媛 刘业森 +1 位作者 刘方华 李梦阳 《中国防汛抗旱》 2024年第4期62-65,共4页
沿江城市气候多变,外洪和内涝之间关系复杂,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洪涝统筹是沿江城市面临的最主要问题。分析掌握沿江城市的暴雨、洪水特征,可提前预测不同降雨条件下河道洪水的特性及其对城区排涝的影响,对于城市防洪系统和排涝系统统... 沿江城市气候多变,外洪和内涝之间关系复杂,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洪涝统筹是沿江城市面临的最主要问题。分析掌握沿江城市的暴雨、洪水特征,可提前预测不同降雨条件下河道洪水的特性及其对城区排涝的影响,对于城市防洪系统和排涝系统统筹兼顾、合理规划、洪涝预报预警,都具有重要意义。以四川泸州市为例,对暴雨时空分布特征、洪水特征规律等进行了分析探讨,以期为新形势下沿江城市防洪减灾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江城市 暴雨时空分布 雨洪特征 防洪排涝 四川泸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化背景下合肥暴雨时空演变和水汽输送特征
8
作者 徐倩倩 戴睿 +4 位作者 原文杰 金晓龙 邓学良 武强 程志庆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15-326,共12页
[目的]研究城市化背景下合肥暴雨事件的演变、水汽输送来源,可以为当地暴雨预报和制定适应性防灾减灾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趋势分析、Mann-Kendall非平稳性检验、GIS空间插值等多种方法探究合肥暴雨事件的时空分布,在此基础上... [目的]研究城市化背景下合肥暴雨事件的演变、水汽输送来源,可以为当地暴雨预报和制定适应性防灾减灾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趋势分析、Mann-Kendall非平稳性检验、GIS空间插值等多种方法探究合肥暴雨事件的时空分布,在此基础上基于拉格朗日方法的后向轨迹HYSPLIT模式对暴雨水汽输送特征进行分析。[结果](1)合肥城市热岛强度呈上升趋势(0.266℃/10 a),不透水面持续增多,增幅达4.99%。城—郊暴雨月分布呈单峰型,大尺度年际变化具有不对称性,城市暴雨雨量和暴雨日数增多,暴雨强度减少,减少趋势1.7 mm/(10 a·d);郊区暴雨雨量和日数减少,暴雨强度增多,线性趋势1.1 mm/(10 a·d)。暴雨强度大值区空间分布从城区向郊区扩展。暴雨事件均发生由少到多的突变。(2)城市化对下风向区暴雨事件存在增加效应,暴雨雨量和日数分别增多26.84 mm/10 a和0.11 d/10 a,且快速发展阶段的城市化效应比缓慢阶段更显著,城市化影响对暴雨雨量、暴雨日数的正贡献度分别为41.2%和50.1%。(3)暴雨异常偏多年份,来自印度洋、孟加拉湾—中国南海和西太平洋的水汽输送贡献分别占总水汽的44%,64%和54%,且源自西南方向的水汽气团初始高度较低、比湿大,是暴雨过程的主要水汽来源。[结论]合肥城郊暴雨事件年际变化的不对性在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更显著,未来应加强对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暴雨事件变化机理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暴雨时空分布 HYSPLIT模式 水汽输送 合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河流域大清河系暴雨中心移植和地区洪水组成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张营 毛慧慧 +2 位作者 吴洋洋 吴天傲 陈鹏飞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5-70,共6页
近年来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暴雨洪涝灾害的突发性、极端性愈发显著,海河流域大部分区域多年未经特大洪水检验,为分析未来可能发生极端暴雨洪水的致灾情况,开展暴雨中心预测及可能的地区洪水组成分析十分必要。研究以多年未发生极端暴雨洪... 近年来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暴雨洪涝灾害的突发性、极端性愈发显著,海河流域大部分区域多年未经特大洪水检验,为分析未来可能发生极端暴雨洪水的致灾情况,开展暴雨中心预测及可能的地区洪水组成分析十分必要。研究以多年未发生极端暴雨洪水的大清河系为对象,基于研究区域103个雨量站降水数据,预测了河系暴雨中心可能位置,以“63·8”暴雨分布为参照,开展暴雨中心移植及地区洪水组成分析。结果表明:大清河系特大暴雨中心位置较为稳定,可能的暴雨中心位置海拔高度主要介于100~600 m之间;在相同雨量条件下,暴雨中心位于水库下游山区附近(“63·8”)时,产生洪水总量相对较大,暴雨中心位于平原地区附近时相对较小,且暴雨中心位置的变化对地区洪水组成的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暴雨洪水 暴雨中心移植 地区洪水组成 暴雨分布 大清河水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汶川县降雨时空分布特征及设计暴雨频率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谢雅洁 刘曙光 周正正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5-112,共8页
为减少降雨及设计暴雨时空异质性对汶川县造成的损失,揭示汶川县降雨时空分布特征与设计暴雨特征,基于2001~2020年的GPM卫星降雨数据,采用Mann-Kendall等方法,从年、月、汛期、日等时间尺度和不同量级尺度,对汶川县降雨时空变化进行分析... 为减少降雨及设计暴雨时空异质性对汶川县造成的损失,揭示汶川县降雨时空分布特征与设计暴雨特征,基于2001~2020年的GPM卫星降雨数据,采用Mann-Kendall等方法,从年、月、汛期、日等时间尺度和不同量级尺度,对汶川县降雨时空变化进行分析,并采用随机暴雨移置法(Stochastic Storm Transposition, SST)进行设计暴雨频率分析。结果表明:(1)汶川县年总降雨量呈显著增长趋势,主要受汛期降雨变化影响。(2)降雨空间分布不均匀,小雨主要分布在汶川县西南部,中到暴雨主要分布在汶川县东部。(3)基于随机暴雨移置法得到的设计降雨结果具有可靠性;随着降雨历时的增长,设计暴雨中心有从汶川县西南部向中东部移动的趋势;小重现期时,设计暴雨的空间分布不均匀性更为显著。研究成果可为汶川县暴雨洪涝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时空分布 设计暴雨 随机暴雨移置法 汶川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辽市暴雨特征分析及区域性暴雨定量评估 被引量:1
11
作者 贾宁 高蔷 +1 位作者 张健航 张硕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8期120-123,共4页
基于通辽市1960—2020年的日降水量资料,分析暴雨站次及区域性暴雨时空变化特征,并利用国家标准《区域性暴雨过程评估方法》(GB/T 42075—2022)对区域性暴雨进行定量评估。结果表明:暴雨极值呈明显的南部地区大于北部,暴雨空间分布整体... 基于通辽市1960—2020年的日降水量资料,分析暴雨站次及区域性暴雨时空变化特征,并利用国家标准《区域性暴雨过程评估方法》(GB/T 42075—2022)对区域性暴雨进行定量评估。结果表明:暴雨极值呈明显的南部地区大于北部,暴雨空间分布整体上北部和中西部少、南部和中东部多,年平均暴雨日数0.8 d;7—8月为暴雨主要发生月份;区域性暴雨共45次,年平均0.7次,年际变化呈减少趋势,主要出现在7月下旬(达11次);利用国家标准定量评估,得出有3次特强区域性暴雨,依次为2017年8月3日、1994年7月12—14日、1984年8月10—11日。结合本地情况,定义综合强度Z值在280以上为特强区域性暴雨,Z值在160以上为强区域性暴雨,Z值在120及以上为较强区域性暴雨。该区域性暴雨等级评估方法适用性较好,利于区域性暴雨强度的划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站次 区域性暴雨 时空分布特征 定量评估 内蒙古通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市重演郑州“7·20”特大暴雨情景分析
12
作者 吴家阳 刘佳明 刘晓霞 《水利水电快报》 2024年第11期10-16,25,共8页
深圳极易遭遇以“台风、暴雨、海潮”三碰头为代表的极端天气事件,有必要分析其在极端天气下内涝灾害发生、发展和消退全过程。以深圳市罗湖中心区为例,基于分布式水文水动力耦合模型,采用暴雨移置方法,重演了郑州“7·20”特大暴... 深圳极易遭遇以“台风、暴雨、海潮”三碰头为代表的极端天气事件,有必要分析其在极端天气下内涝灾害发生、发展和消退全过程。以深圳市罗湖中心区为例,基于分布式水文水动力耦合模型,采用暴雨移置方法,重演了郑州“7·20”特大暴雨造成的内涝灾害风险,分析了罗湖中心区现状工程体系对极端暴雨的响应。结果表明:深圳市罗湖中心区内涝积水深度大于0.3 m的区域面积占比高达13.58%,积水范围与小于2 a一遇设计重现期的雨水管渠分布范围高度重合。现状内涝成因主要为管渠输水能力不足,涝水不能迅速通过管网输送至泵站前池,从而造成远端积涝。研究成果有助于提高深圳市极端暴雨灾害认识和应对能力,可为超标准洪水应急预案编制和汛前演练等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暴雨 城市内涝 分布式水文水动力耦合模型 郑州“7·20”特大暴雨 深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Copulas模拟不同历时降雨量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5
13
作者 许月萍 童杨斌 +1 位作者 富强 朱蓉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07-1111,共5页
为减小水文频率分析中的不确定性,采用4种不同的Copulas联结函数来模拟不同历时降雨量的相关关系,并得出边际分布分别为广义极限和广义逻辑斯特的两元联合分布.模拟结果表明,Farlie-Gumbel-Morgenstern和Gaussian Copulas能较好地模拟... 为减小水文频率分析中的不确定性,采用4种不同的Copulas联结函数来模拟不同历时降雨量的相关关系,并得出边际分布分别为广义极限和广义逻辑斯特的两元联合分布.模拟结果表明,Farlie-Gumbel-Morgenstern和Gaussian Copulas能较好地模拟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而Gumbel和Clayton Copulas则相对较差.通过计算Copula的条件分布可以得到不同历时降雨量组合的概率.根据Copula联结函数来推求不同重现期的设计暴雨,可以同时考虑不同历时降雨量的相关性,该方法科学合理,为水文频率分析方法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PULA 设计暴雨 广义极限分布 广义逻辑斯特分布 降雨量 不同历时降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天气系统下海河流域汛期暴雨落区及时程分布规律 被引量:5
14
作者 陈鸣 吴永祥 +2 位作者 王高旭 曹飞 李利番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37-241,共5页
以1955—2007年海河流域降雨资料为基础,结合暴雨时的天气系统,利用GIS技术和统计方法分析了海河流域汛期暴雨落区及时程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区域性或流域性暴雨中心位于滦河水系最多,永定河水系暴雨中心最少,且多伴随暴雨遭遇,又以相邻... 以1955—2007年海河流域降雨资料为基础,结合暴雨时的天气系统,利用GIS技术和统计方法分析了海河流域汛期暴雨落区及时程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区域性或流域性暴雨中心位于滦河水系最多,永定河水系暴雨中心最少,且多伴随暴雨遭遇,又以相邻流域间暴雨遭遇为主;气旋是引起海河流域区域性暴雨或流域性暴雨最多的一种天气系统;天气系统对各水系间及流域内的暴雨遭遇没有明显影响;次暴雨过程以前、中期型为主,切变线、高空槽、蒙古气旋、东北气旋、黄河气旋天气系统的暴雨均是前期型最多,台风和江淮气旋天气系统的暴雨为中期型最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河流域 汛期 暴雨 时空分布 天气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50年辽宁省大雨与暴雨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张亮亮 曹永强 朱明明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9-56,共8页
选取1965—2014年辽宁省23个气象站的逐日降水量资料,利用趋势分析法、小波分析法和普通克里金空间插值法对研究区大雨与暴雨事件进行时空变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1辽宁省大雨天数在20世纪60至70年代以增大趋势为主,80年代起转为减少趋... 选取1965—2014年辽宁省23个气象站的逐日降水量资料,利用趋势分析法、小波分析法和普通克里金空间插值法对研究区大雨与暴雨事件进行时空变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1辽宁省大雨天数在20世纪60至70年代以增大趋势为主,80年代起转为减少趋势。大雨强度在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和21世纪初主要呈现增大趋势,中间时段以减少趋势为主。暴雨天数和暴雨强度在1984年以后均呈现稳定的增加趋势。2大雨与暴雨事件的周期变化具有一致性特征,均存在34年左右的主周期和19年左右的次周期。3大雨与暴雨事件的空间分布均呈现出由辽东南(丹东为中心)向辽西北(朝阳为中心)逐渐减少的变化特征。此外,从空间趋势变化来讲,除大雨天数外的其他指标在全省范围内均以增加为主,辽宁省西北部地区洪涝灾害风险较小,防洪减灾工作应重点集中在中东部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雨事件 暴雨事件 变化趋势 空间分布 辽宁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浙沪地区55年夏季降水时空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杨菲 朱涛 李蓓蓓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8-33,共6页
为了研究江浙沪地区夏季不同等级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利用94个气象站1958~2012年55a的逐日降水数据,基于MATLAB软件和ArcGIS技术,建立了该地区6~8月多年的大雨、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发生平均次数空间分布图谱,分析了不同等级... 为了研究江浙沪地区夏季不同等级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利用94个气象站1958~2012年55a的逐日降水数据,基于MATLAB软件和ArcGIS技术,建立了该地区6~8月多年的大雨、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发生平均次数空间分布图谱,分析了不同等级降水发生频率的月变化特征;利用小波分析方法揭示夏李不同等级降水的周期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该地区夏季不同等级降水具有明显的南北分异特征,不同等级的暴雨发生频率南北差异较大;从降水的发生周期来看,几种降水等级在5~20a的时间尺度上周期振荡最为显著,5a以下时间尺度上,夏季降水量少与量多循环交替;预计在2015~2020期间,该地区大雨、暴雨、特大暴雨发生次数增加,而大暴雨发生次数将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时空分布 小波分析 江浙沪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端暴雨条件下暴雨频率曲线线型及参数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彭慧 郭士红 +2 位作者 龚晶 公绪英 彭远 《水力发电》 CAS 2021年第4期24-28,共5页
为解决极端暴雨条件下频率曲线线型及参数问题,分别采用不同偏变比P-Ⅲ型以及广义极值分布(GEV)频率曲线分析,并以山东省小清河流域为实例说明了算法适用性。利奇马暴雨在小清河重现期为120~140 a,利用R_(sv)=3.5、R_(sv)=5和R_(sv)=6... 为解决极端暴雨条件下频率曲线线型及参数问题,分别采用不同偏变比P-Ⅲ型以及广义极值分布(GEV)频率曲线分析,并以山东省小清河流域为实例说明了算法适用性。利奇马暴雨在小清河重现期为120~140 a,利用R_(sv)=3.5、R_(sv)=5和R_(sv)=6三种偏变比P-Ⅲ型频率曲线,以及广义极值分布(GEV)频率曲线拟合1951年~2019年不同历时(最大24、72 h)暴雨经验点据,结果表明:上游、中游、下游最大24 h暴雨以及上游、中游最大72 h暴雨均可采用R_(sv)=3.5的P-Ⅲ型频率曲线;下游最大72 h暴雨,GEV与R_(sv)=5的P-Ⅲ型拟合效果佳且二者成果接近,工程设计中可采用R_(sv)=5的P-Ⅲ型频率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频率曲线 P-Ⅲ型 偏变比 广义极值分布 利奇马暴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编制兰州市暴雨强度公式中频率曲线的比较 被引量:4
18
作者 季日臣 郭晓东 刘有录 《兰州铁道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64-66,共3页
通过对暴雨强度资料的收集、整理及计算 ,就其拟合水文频率分布的数学模型时 ,对目前工程上所采用选择的P -Ⅲ型分布与指数分布从理论上进行对比 ,得出指数分布是P -Ⅲ型分布的特殊情况 .并结合兰州市的暴雨强度资料进行了计算分析 ,得... 通过对暴雨强度资料的收集、整理及计算 ,就其拟合水文频率分布的数学模型时 ,对目前工程上所采用选择的P -Ⅲ型分布与指数分布从理论上进行对比 ,得出指数分布是P -Ⅲ型分布的特殊情况 .并结合兰州市的暴雨强度资料进行了计算分析 ,得出城市暴雨强度资料统计时 ,指数分布是二参数模型 ,电算手算均容易 ,抽样误差小 ;而P -Ⅲ型分布是三参数模型 ,电算手算均费时多 ,手算精度很难以保证 ,除非获得真正的三参数最佳解以外 ,不同的计算都会有所差异 .所以城市暴雨强度资料统计时 ,采用指数分布是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分布 数值计算 兰州市 暴雨强度 频率曲线 资料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传算法估计皮尔逊-Ⅲ型分布统计参数 被引量:2
19
作者 朴芬淑 石莹 +4 位作者 傅金祥 林齐 张谨 刘钧哲 马兴冠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2期299-302,共4页
目的为了推求出精度更高的城市暴雨强度参数.方法依据遗传算法全局寻优的原理与特点,提出采用遗传算法对皮尔逊-Ⅲ(P-Ⅲ)型分布的统计参数进行估计的方法.并在编制某城市暴雨强度公式的过程中,利用该城市52年的雨量资料进行了实际验证... 目的为了推求出精度更高的城市暴雨强度参数.方法依据遗传算法全局寻优的原理与特点,提出采用遗传算法对皮尔逊-Ⅲ(P-Ⅲ)型分布的统计参数进行估计的方法.并在编制某城市暴雨强度公式的过程中,利用该城市52年的雨量资料进行了实际验证和与其他方法对比分析.结果计算结果表明,总的绝对误差仅为0.02,远远小于其他推求方法,也远远小于国家标准规定;在相同拟合准则的条件下,由该方法得到的P-Ⅲ型分布曲线与实测暴雨强度资料拟合的精度最高.结论遗传算法用于P-Ⅲ型分布统计参数的估计具有原理直观、方法简便、精度高、通用性强和便于计算机实现等特点,可以作为编制暴雨强度公式的P-Ⅲ型分布理论频率曲线拟合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算法 暴雨强度公式 皮尔逊-Ⅲ型分布 统计参数 拟合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不同历时暴雨组合概率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曾明 张雨凤 +4 位作者 李琼芳 任锦亮 虞美秀 马俊超 鞠彬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2015年第4期82-86,共5页
基于上海市徐家汇站1960—2011年的日降雨资料,分析上海市年最大1d和3d降水量年际变化和年代际变化特性;择优选择GH Copula函数构建了年最大1 d与3 d降水量的联合分布模型,并推算它们的同现重现期和组合风险概率。结果表明:年最大1 d和... 基于上海市徐家汇站1960—2011年的日降雨资料,分析上海市年最大1d和3d降水量年际变化和年代际变化特性;择优选择GH Copula函数构建了年最大1 d与3 d降水量的联合分布模型,并推算它们的同现重现期和组合风险概率。结果表明:年最大1 d和3 d降水随时间呈增加趋势,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其均值随年代增加;年最大1 d和3 d设计暴雨同频遭遇风险率在75%~85%之间,且同现风险率随年最大1 d设计暴雨值增大而增加。在设计上海市防洪排涝标准时若考虑最大1 d和3 d降水量的遭遇组合,有利于提升防洪排涝能力,保障防洪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最大1d降水量 年最大3d降雨量 暴雨频率 COPULA函数 联合概率分布 同现风险率 上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