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9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stic analysis of rice husk high boiling solvent lignin 被引量:2
1
作者 陈云平 程贤甦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59-163,共5页
Rice husk high boiling solvent lignin (RHL) was prepared by high boiling solvent method, and its characteristics was analyzed by using chemical composition analysis, infrared spectroscopy, and ^1H-NMR and ^13C-NMR s... Rice husk high boiling solvent lignin (RHL) was prepared by high boiling solvent method, and its characteristics was analyzed by using chemical composition analysis, infrared spectroscopy, and ^1H-NMR and ^13C-NMR spectroscopy. The optimum prepared condition was that the rice husk with 70%-90% aqueous solution of 1, 4-butanediol was mixed with autoclave, under a certain weight ratio of solid raw material and solvent, heated to 200-220℃ for 1.0-3.0 h, then water-insoluble RHL was separated from the liquor reaction mixture by water precipitation. Results suggested that the lower digestion temperature and concentration of 1,4-butanediol were both unfavorable for extracting lignin. Chemical weight-average molecular weight of RHL was 1939 g·mol^-1, and the residual polysaccharide content was 5.12%. The ^1H-NMR spectra of RHL showed the relative intensity ratio, aliphatic over aromatic methoxyl groups, situated at 3.5-3.8 and 3.8-4.0 ppm,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from ^13C-NMR spectra showed that β-O-4 bond and β-5 carbon-carbon linkage were the major linkages between RHL units. The C9-formula of RHL was calculated by the experiment da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 boiling solvent method rice husk lignin C9-formul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 of preparation method on halloysite supported cobalt catalysts for Fischer-Tropsch synthesis
2
作者 Sufang Chen Jinlin Li +2 位作者 Yuhua Zhang Daohong Zhang Junjiang Zhu 《Journal of Natural Gas Chemistry》 EI CAS CSCD 2012年第4期426-430,共5页
Novel cobalt Fischer-Tropsch synthesis (FTS) catalysts were prepared from natural halloysite nanotubes (HNT) by double-solvent and wet- impregnation methods, and characterized by TEM, XRD, TPR and N2 adsorption-de... Novel cobalt Fischer-Tropsch synthesis (FTS) catalysts were prepared from natural halloysite nanotubes (HNT) by double-solvent and wet- impregnation methods, and characterized by TEM, XRD, TPR and N2 adsorption-desorption. Comparing with the catalyst prepared by wet- impregnation method, the catalyst prepared by double-solvent method reduces Co3O4 particle migration and agglomeration due to size-induced effect, thus showing higher catalytic activity for Fischer-Tropsch synthe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scher-Tropsch synthesis halloysite nanotubes double-solvent meth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低共熔溶剂对茶多糖吸光度的影响
3
作者 曹佩琴 肖艳芬 宋一平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5年第5期239-245,共7页
目的 探究新型低共熔溶剂(deep eutectic solvent, DES)在可见分光光度法检测中对茶多糖吸光度的影响,建立快速高效的茶多糖含量检测方法。方法 氯化胆碱/DL-酒石酸DES作为茶多糖的提取溶剂,考察蒽酮-硫酸和苯酚-硫酸两种检测方法中DES... 目的 探究新型低共熔溶剂(deep eutectic solvent, DES)在可见分光光度法检测中对茶多糖吸光度的影响,建立快速高效的茶多糖含量检测方法。方法 氯化胆碱/DL-酒石酸DES作为茶多糖的提取溶剂,考察蒽酮-硫酸和苯酚-硫酸两种检测方法中DES对茶多糖含量检测的影响,并对方法学线性关系、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和加标回收率进行比较。结果 茶多糖测定的最佳方法为苯酚-硫酸法,最适检测波长为484 nm,葡萄糖质量浓度在20~100μg/mL之间吸光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RSD)为0.10%,稳定性RSD为0.00%,重复性RSD为2.40%,加标回收率为94.25%~111.19%,测得茶多糖含量为54.76 mg/g。结论 苯酚-硫酸法适用于以DES为提取溶剂的茶叶中茶多糖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共熔溶剂 茶多糖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ifferent surface modification methods and coating materials of zinc metal anode 被引量:10
4
作者 Feng Tao Yong Liu +6 位作者 Xinyuan Ren Jing Wang Yazhou Zhou Yingjie Miao Fengzhang Ren Shizhong Wei Jianmin Ma 《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3期397-412,I0011,共17页
Rechargeable aqueous Zn-ion batteries(AZIBs)are one of the most promising energy storage devices for large-scale energy storage owing to their high specific capacity,eco-friendliness,low cost and high safety.Neverthel... Rechargeable aqueous Zn-ion batteries(AZIBs)are one of the most promising energy storage devices for large-scale energy storage owing to their high specific capacity,eco-friendliness,low cost and high safety.Nevertheless,zinc metal anodes suffer from severe dendrite growth and side reactions,resulting in the inferior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of AZIBs.To address these problems,surface modification of zinc metal anodes is a facile and effective method to regulat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zinc anode and an electrolyte.In this review,the current challenges and strategies for zinc metal anodes are presented.Furthermore,recent advances in surface modification strategies to improve their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are concluded and discussed.Finally,challenges and prospects for future development of zinc metal anodes are proposed.We hope this review will be useful for designing and fabricating highperformance AZIBs and boosting their practical ap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ion batteries Zinc metal anode Surface modification solvent casting method Wet chemistry meth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有机溶剂法提取茶树花精油工艺优化及其成分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朱庆松 向晨曦 +3 位作者 李建芳 张阳阳 贾陈思 赵子旭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9-63,共5页
以茶树花为原料,采用超声有溶剂法提取茶树花精油。以茶树花精油得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并与索氏抽提法对比分析茶树花精油得率及其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超声有机溶剂法提取茶树花精油的最佳工艺为... 以茶树花为原料,采用超声有溶剂法提取茶树花精油。以茶树花精油得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并与索氏抽提法对比分析茶树花精油得率及其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超声有机溶剂法提取茶树花精油的最佳工艺为超声功率240W、超声时间50min、石油醚添加量160mL、浸泡时间6h,在此条件下,茶树花精油得率为3.34%,而索氏抽提法的茶树花精油得率为1.59%。成分分析显示,在超声有溶剂法提取的茶树花精油中共检出23种挥发性成分,而在索氏抽提法提取的茶树花精油中只检出18种挥发性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花 精油 得率 超声有机溶剂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耳多糖对麦醇溶蛋白纳米体系的影响及复合物的特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娜 黄霁雯 +1 位作者 雷敏 张朝燕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2-68,共7页
该研究是以提高麦醇溶蛋白(gliadin,Gli)纳米颗粒(gliadin nanoparticles,GNPs)稳定性为目标,利用银耳多糖(Tremella fuciformis polysaccharides,TFPs)的乳化性能,探究TFPs添加量对GNPs稳定性的影响。采用反溶剂法制备银耳多糖和麦醇... 该研究是以提高麦醇溶蛋白(gliadin,Gli)纳米颗粒(gliadin nanoparticles,GNPs)稳定性为目标,利用银耳多糖(Tremella fuciformis polysaccharides,TFPs)的乳化性能,探究TFPs添加量对GNPs稳定性的影响。采用反溶剂法制备银耳多糖和麦醇溶蛋白复合载体颗粒(gliadin-Tremella fuciformis polysaccharides composite nanoparticles,G/T NPs),并利用纳米粒度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热场发射扫描电镜对G/T NPs的粒径和电位、相互作用、微观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TFPs和Gli之间通过静电作用力和氢键作用力相结合,形成GNPs在内、TFPs外层附着的复合颗粒;TFPs的添加能够有效提高GNPs体系的稳定性,减少颗粒之间的聚集,制得的G/T_(4∶1)NPs的平均粒径、多分散指数(polydispersion index,PDI)、ζ-电位分别为(198.5±2.6)nm、0.269±0.005、(36.7±0.6)mV,且具有pH响应性。该研究为后续构建疏水营养成分的包埋和运载体系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耳多糖 麦醇溶蛋白 反溶剂法 复合颗粒 热场发射扫描电镜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溶剂蒸发法的聚硫橡胶微胶囊的制备
7
作者 王璇 杨杰 +2 位作者 白云龙 苑旭雯 杨怀玉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0,共10页
以液体聚硫橡胶(LPR)为芯材、聚苯乙烯(PS)为囊壁,采用溶剂蒸发法制备了LPR@PS微胶囊。通过对制约微球热力学稳态因素与动力学因素的调整制备了具有不同粒径大小、壳厚、表面形貌及结构的聚硫橡胶微胶囊,考察了乳化剂种类和用量、芯壁... 以液体聚硫橡胶(LPR)为芯材、聚苯乙烯(PS)为囊壁,采用溶剂蒸发法制备了LPR@PS微胶囊。通过对制约微球热力学稳态因素与动力学因素的调整制备了具有不同粒径大小、壳厚、表面形貌及结构的聚硫橡胶微胶囊,考察了乳化剂种类和用量、芯壁质量比、搅拌速率、油水体积比以及温度与溶剂对液体聚硫橡胶包覆效果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等手段对微胶囊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通过硫醇基含量分析方法测定了微胶囊中液体聚硫橡胶的相对含量。实验结果表明,以1%的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乳化剂,芯壁质量比为4:10,在20℃条件下以500 r/min的速率搅拌18 h后可获得表面光滑、颗粒均匀、包覆膜完整的理想形貌的微胶囊,平均粒径为35.82μm。该条件制备的聚硫橡胶微胶囊中液体聚硫橡胶含量为28.44%,聚硫橡胶的包覆率为88.73%,聚硫橡胶密度下降19.86%。为新一代微胶囊基聚硫橡胶密封材料的研发与工业应用提供了新思路与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硫橡胶 聚苯乙烯 微胶囊 溶剂蒸发法 表面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革和毛皮中喹啉类化合物的测定
8
作者 高升辉 林紫威 +2 位作者 胡望霞 洪杰 吴卓明 《皮革与化工》 CAS 2024年第6期15-21,24,共8页
通过参考国内相关检测标准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不同皮革种类中喹啉类化合物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提取方式、提取溶剂、水浴温度、超声时间等条件的优化,建立了皮革和毛皮中喹啉类化合物的检测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喹啉类化合物标准... 通过参考国内相关检测标准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不同皮革种类中喹啉类化合物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提取方式、提取溶剂、水浴温度、超声时间等条件的优化,建立了皮革和毛皮中喹啉类化合物的检测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喹啉类化合物标准曲线线性范围为0.5~50.0 mg/L时,各化合物的线性相关系数都在0.996以上。最优的前处理条件是使用甲醇溶剂,在70℃的水浴温度下超声提取60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革和毛皮 喹啉类化合物 气相色谱-质谱法 萃取方法 萃取溶剂 萃取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低共熔溶剂提取黑小麦麸皮多酚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苏靖媛 张静 +3 位作者 刘欣 安艳霞 李琳琳 张剑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26,共5页
选用低共熔溶剂(DES)提取黑小麦麸皮中的多酚。以多酚提取量为指标,先筛选出最佳提取溶剂,然后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质量分数27%氯化胆碱-尿素(DES-7)水溶液、提取温度71℃... 选用低共熔溶剂(DES)提取黑小麦麸皮中的多酚。以多酚提取量为指标,先筛选出最佳提取溶剂,然后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质量分数27%氯化胆碱-尿素(DES-7)水溶液、提取温度71℃、料液比1∶94(g/mL)、提取时间1.5 h,在此条件下黑小麦麸皮多酚提取量为(9.23±0.14)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共熔溶剂 响应面法 黑小麦麸皮 多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叠氮增塑剂AZDEGDN发射药的制备和燃烧性能
10
作者 任家桐 崔鹏腾 +3 位作者 张衡 丁峰 高宇晨 杨伟涛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87-794,共8页
为了探索新型叠氮增塑剂1,5-二叠氮基-3-氧杂戊烷(AZDEGDN)在发射药配方中的应用前景,采用半溶剂法制备了以AZDEGDN为增塑剂的双基和三基发射药,并对含AZDEGDN发射药的形貌、密度及在不同温度下的静态燃烧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使... 为了探索新型叠氮增塑剂1,5-二叠氮基-3-氧杂戊烷(AZDEGDN)在发射药配方中的应用前景,采用半溶剂法制备了以AZDEGDN为增塑剂的双基和三基发射药,并对含AZDEGDN发射药的形貌、密度及在不同温度下的静态燃烧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使用半溶剂法挤出成型工艺能够制备得到外观无明显瑕疵的含AZDEGDN的双基发射药(ADG-2)和三基发射药(ADG-3)。SEM观测显示,固体添加剂黑索今(RDX)和硝基胍(NGu)能够较为均匀地分布在ADG-3发射药内部。密度测试显示,ADG-2和ADG-3发射药的密度分别为1.44 g·cm^(-3)和1.52 g·cm^(-3),均接近理论密度,说明发射药内部结构较为致密。密闭爆发器试验表明,常温(20℃)下,ADG-2和ADG-3发射药的静态燃烧性能均较为稳定,燃速随着压强增大而均匀上升,未出现明显的燃速-压强曲线(u-p曲线)转折现象,燃烧最大压强分别为237.71 MPa和263.80 MPa,燃速压强指数分别为0.9098和0.9754;RDX和NGu的添加使得含AZDEGDN发射药在低压段(50~100 MPa)和中压段(100~150 MPa)的燃速压强指数分别增大了15.5%和10.9%,而在高压段(150~p_(dpm) MPa)的燃速压强指数减小了4.2%;高温(50℃)和低温(-40℃)下,ADG-3发射药仍然能够保持稳定燃烧,燃烧最大压强由常温下的263.80 MPa分别变为265.92 MPa和261.13 MPa,燃烧时间由14.70 ms分别变为13.52 ms和16.40 ms,燃速压强指数由0.9754分别变为0.9464和0.9938。可见含AZDEGDN发射药的制备方法简单成熟,结构致密无瑕疵,静态燃烧性能稳定,有望成为一种新型低烧蚀发射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射药 叠氮增塑剂 1 5-二叠氮基-3-氧杂戊烷(AZDEGDN) 半溶剂法 燃烧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剂法脱萜制备水溶性姜精油工艺的实验研究
11
作者 吴豫平 刘治年 +1 位作者 田弋夫 余德顺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8-223,231,共7页
以超临界CO 2萃取贵州小黄姜所得的姜精油为原料,采用溶剂法脱萜制备水溶性姜精油。运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eadspace-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技术对姜精油... 以超临界CO 2萃取贵州小黄姜所得的姜精油为原料,采用溶剂法脱萜制备水溶性姜精油。运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eadspace-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技术对姜精油挥发性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结合气味活性值分析姜精油中挥发性成分对香气的贡献,确定分离目标脱萜物和保留目标香气物,以这两类物质组分的相对含量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得到最优工艺技术参数:70%(体积分数)丙二醇水溶液、离心转速6000 r/min及离心时间15 min、搅拌温度30℃及搅拌时间60 min、料液比(g∶mL)3∶20。在该工艺参数条件下制备的水溶性姜精油相比于原料姜精油的目标脱萜物相对含量从49.20%降低到36.75%,保留香气物从18.59%增加到25.70%。该研究为水溶性姜精油的制备提供了新的技术可行性,有助于拓展姜精油的市场应用空间和范围,并为天然植物精油脱萜制备水溶性精油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姜精油 脱萜 水溶性精油 溶剂法 气味活性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常见木质素有机溶剂法分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程鹏超 孙衍宁 +4 位作者 李尧 李继庚 王兴 孙广卫 张馨月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共8页
随着对木质素基生物质材料开发和研究的逐渐深入,进一步提高木质素基生物质材料的性能,需对木质素原料进行结构分级。有机溶剂法分级是一种可以获得具有特定理化性质木质素的简单可行的分级方法。本文总结了近年来采用有机溶剂法,对硫... 随着对木质素基生物质材料开发和研究的逐渐深入,进一步提高木质素基生物质材料的性能,需对木质素原料进行结构分级。有机溶剂法分级是一种可以获得具有特定理化性质木质素的简单可行的分级方法。本文总结了近年来采用有机溶剂法,对硫酸盐木质素、有机溶剂木质素、碱木质素和酶解木质素4种常见木质素进行分级,且分级效果较好的研究成果,利用分子质量及分子质量分布,以及醇羟基、酚羟基、甲氧基等官能团含量作为分级评价指标,比较了不同分级策略所使用的单一或多种有机溶剂的分级特点和优缺点,并对木质素分级研究作简要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 分级方法 有机溶剂 分子质量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协同低共熔溶剂提取紫丁香花多酚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活性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佳怡 黄磊磊 +2 位作者 王天怡 张庆芬 杨逢建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1-179,共9页
为建立一种环保高效的紫丁香花多酚提取方法并研究丁香花多酚的抗氧化活性,本研究采用了超声协同低共熔溶剂法(Deep Eutectic Solvents,DESs)对紫丁香花多酚进行提取。首先,筛选出氯化胆碱-苹果酸(摩尔比1:1.5)作为提取溶剂,以单因素实... 为建立一种环保高效的紫丁香花多酚提取方法并研究丁香花多酚的抗氧化活性,本研究采用了超声协同低共熔溶剂法(Deep Eutectic Solvents,DESs)对紫丁香花多酚进行提取。首先,筛选出氯化胆碱-苹果酸(摩尔比1:1.5)作为提取溶剂,以单因素实验结果的基础上,选取提取温度、超声时间、料液比、超声功率为优化关键因素,多酚提取量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进行优化,并研究紫丁香多酚对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在提取温度60℃,超声时间60 min,料液比1:30 g/mL,超声功率300 W时,紫丁香多酚提取量可达52.19±0.13 mg/g,显著高于传统水提法和有机溶剂(60%乙醇、甲醇)提取法(P<0.05)。体外抗氧化实验表明,当紫丁香花多酚浓度为2.0 mg/mL时,对DPPH和羟基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93.28%和52.57%。综上,超声协同低共熔溶剂提取法能够绿色、高效地提取紫丁香多酚物质,为紫丁香提取和深度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丁香花 总多酚 超声 低共熔溶剂(DESs) 响应面法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丁二酸-共-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氧化镁复合薄膜的制备及性能
14
作者 张佳宁 郭睿劼 张杰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3-256,261,共5页
以聚丁二酸-共-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ST)为基体,纳米氧化镁(MgO NPs)为抗菌剂,通过溶剂挥发法制备了PBST/MgO纳米复合薄膜,并探讨了复合薄膜在食品包装中的应用。研究了MgO NPs对纳米复合薄膜的机械性能、水蒸汽透过率(WVP)、氧气透过... 以聚丁二酸-共-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ST)为基体,纳米氧化镁(MgO NPs)为抗菌剂,通过溶剂挥发法制备了PBST/MgO纳米复合薄膜,并探讨了复合薄膜在食品包装中的应用。研究了MgO NPs对纳米复合薄膜的机械性能、水蒸汽透过率(WVP)、氧气透过率(OTR)和紫外阻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gO NPs的加入改善了PBST基体的力学性能和阻隔性能。与PBST薄膜相比,复合膜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提高了43.7%和32.2%,水蒸汽透过率和氧气透过率分别降低了28.1%和23.6%,并具有良好的紫外阻隔性能。当MgO NPs质量含量为5%时,复合膜的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丁二酸-共-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纳米氧化镁 溶剂挥发法 食品包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羟乙基白杨素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粒的制备及体外释放评价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小娟 杨宝乐 +4 位作者 马川 何蕾 景临林 黄琼 马慧萍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6-125,共10页
目的:制备和评价7-羟乙基白杨素(7-HEC)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纳米粒。方法: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7-HEC/PLGA纳米粒,以粒径、多分散系数(PDI)、包封率、载药量及Zeta电位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考察结合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 目的:制备和评价7-羟乙基白杨素(7-HEC)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纳米粒。方法: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7-HEC/PLGA纳米粒,以粒径、多分散系数(PDI)、包封率、载药量及Zeta电位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考察结合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处方。采用甘露醇作为冻干保护剂制备冻干粉,对最优处方制备的7-HEC/PLGA纳米粒进行表征及体外释放研究。结果:经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后的最优处方为:药载比2.12∶20,油水体积比1∶14.7,乳化剂为2.72%大豆磷脂。最优处方条件制备的7-HEC/PLGA纳米粒的平均粒径为(240.28±0.96)nm、PDI为0.25±0.69、包封率为(75.74±0.80)%、载药量为(6.98±0.83)%、电位为(-18.17±0.17)mV。体外释放48 h内累积释放度达到50%以上。结论:优化所得处方工艺稳定、操作简便。所得7-HEC/PLGA纳米粒粒度均匀,包封率较高。相对于7-HEC原料药,7-HEC/PLGA纳米粒的溶出度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羟乙基白杨素 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粒 乳化溶剂挥发法 处方优化 体外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共熔溶剂提取晋产吸水石栽培铁皮石斛多糖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16
作者 侯天宇 杨景瑶 +4 位作者 胡扬凡 张芷瑜 郭海云 李河 张志军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24年第6期8-15,共8页
铁皮石斛为我国传统的药用和食用同源的植物,具有极高的中药价值,尤其是其多糖含量最为显著。本研究以山西产吸水石栽培的铁皮石斛为原材料,通过单因素及响应面分析法优化低共熔溶剂提取铁皮石斛多糖工艺,然后分析不同浓度多糖对DPPH自... 铁皮石斛为我国传统的药用和食用同源的植物,具有极高的中药价值,尤其是其多糖含量最为显著。本研究以山西产吸水石栽培的铁皮石斛为原材料,通过单因素及响应面分析法优化低共熔溶剂提取铁皮石斛多糖工艺,然后分析不同浓度多糖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效果。结果显示,低共熔溶剂提取铁皮石斛多糖工艺:采用L-脯氨酸-草酸低共熔溶剂体系,在料液比1∶21(g/mL)、温度56℃的条件下超声30 min,最终多糖得率为(34.35±0.2)%。进行抗氧化实验分析,发现5 mg/mL的多糖浓度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最高,达到37.7%、96.6%和77.8%。本研究为铁皮石斛多糖的提取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同时探究了多糖添加量对抗氧化能力的变化,为铁皮石斛多糖的提取和抗氧化添加剂的开发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皮石斛 多糖 低共熔溶剂法 提取工艺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辅助低共熔溶剂提取车前草总黄酮的工艺研究
17
作者 王乾芬 李川川 +3 位作者 徐小博 徐萍 张艳芳 陈磊山 《包装与食品机械》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3-48,共6页
为探究车前草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以总黄酮提取率为评价指标,在提取温度、反应时间、低共熔溶剂含水量、摩尔比等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响应面优化。结果表明,车前草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34℃,反应时间41 min,低共熔溶剂含水... 为探究车前草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以总黄酮提取率为评价指标,在提取温度、反应时间、低共熔溶剂含水量、摩尔比等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响应面优化。结果表明,车前草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34℃,反应时间41 min,低共熔溶剂含水量47%,摩尔比2.2:1。在此条件下,总黄酮的提取率可达6.28%。研究为车前草的开发及综合利用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前草 总黄酮 低共熔溶剂 响应面法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南极磷虾油中有机溶剂残留量 被引量:2
18
作者 郝兰 俞存兵 +2 位作者 郭忠 胥亚夫 余奕珂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05-111,共7页
目的基于顶空-气相色谱法(headspace-gas chromatography,HS-GC),建立同时测定南极磷虾油中甲醇、丙酮、异丙醇、正己烷和乙酸乙酯5种有机溶剂残留的方法。方法样品溶解于苯甲醇,顶空进样器80℃平衡10 min,有机溶剂经DB-624毛细管色谱柱... 目的基于顶空-气相色谱法(headspace-gas chromatography,HS-GC),建立同时测定南极磷虾油中甲醇、丙酮、异丙醇、正己烷和乙酸乙酯5种有机溶剂残留的方法。方法样品溶解于苯甲醇,顶空进样器80℃平衡10 min,有机溶剂经DB-624毛细管色谱柱(60 m×0.32 mm,1.8μm)分离,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lame ionization detector,FID)检测。对该方法进行了方法学验证,并实际应用于样品的分析测定。结果HS-GC可以将5种待测溶剂以及内标物很好地进行分离。标准曲线在所考察的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2~1.0000,检出限为0.6~9.0 mg/kg,定量限为1.2~15.0 mg/kg。方法日内精密度和日间精密度良好,在3个不同添加水平下,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0.5%~105.0%,符合测定需求。结论该方法简单快捷,无需复杂前处理过程,结果可靠,可用于南极磷虾油中有机溶剂残留量的大规模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磷虾油 顶空-气相色谱法 溶剂残留 内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有机溶剂型分离膜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思思 赵洋 +3 位作者 程羽君 李成才 朱海霖 刘国金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9-167,共9页
有机溶剂的分离与纯化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众多分离与纯化技术应运而生。耐有机溶剂膜分离技术具有高效节能、操作简便的优势,受到研究者们的普遍关注,在化工、环境、医药、纺织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文中概括了耐有机溶剂型分离... 有机溶剂的分离与纯化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众多分离与纯化技术应运而生。耐有机溶剂膜分离技术具有高效节能、操作简便的优势,受到研究者们的普遍关注,在化工、环境、医药、纺织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文中概括了耐有机溶剂型分离膜的分离技术与分类,阐述了耐有机溶剂型分离膜的制备方法,介绍了耐有机溶剂型分离膜的应用进展,并对耐有机溶剂型分离膜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综述内容可为耐有机溶剂型分离膜的推广和应用提供策略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有机溶剂 膜分离技术 膜材料 制备方法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油食品酸价检测不确定度评定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学英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4期130-135,共6页
酸价是反映食品中油脂酸败程度的重要指标,也是食用油或含油食品中必检项目之一。酸价检测不确定度评定可以更科学地评价酸价检测的准确性、科学性和公平性。本文采用冷溶剂指示剂滴定法与冷溶剂自动电位滴定法检测酸价,建立数学模型,... 酸价是反映食品中油脂酸败程度的重要指标,也是食用油或含油食品中必检项目之一。酸价检测不确定度评定可以更科学地评价酸价检测的准确性、科学性和公平性。本文采用冷溶剂指示剂滴定法与冷溶剂自动电位滴定法检测酸价,建立数学模型,分析不确定度来源,评定各不确定度分量、合成不确定度及扩展不确定度。结果表明,自动电位滴定法检测某含油食品酸价结果为6.4 mg/g,扩展不确定度为0.2 mg/g,K=2,显著性不确定度分量为NaOH标准滴定液浓度;指示剂滴定法酸价为6.3 mg/g,扩展不确定度为0.3 mg/g,K=2,显著性不确定度为NaOH标准滴定液浓度不确定度最大、A类不确定度次之、滴定体积不确定度再次之,且三者显著性相近,扩展不确定度大于电位滴定法。通过不确定度评定和显著性分析,可以有针对性地找到降低或控制检测误差的方法,提高检测结果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食品 酸价 不确定度评定 冷溶剂指示剂滴定法 冷溶剂自动电位滴定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