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丝绸贸易新特征、新挑战与新思路
1
作者 顾芯宁 王恺 李建琴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3-32,共10页
本文以国内外丝绸贸易相关统计为依据,分析了2018—2023年中国丝绸贸易在贸易总量、地区分布、商品结构、市场结构和国内国际地位等方面的新特征,探讨了中国丝绸贸易面临的内外新挑战。同时,提出了加速中国茧丝绸业科技创新步伐、完善... 本文以国内外丝绸贸易相关统计为依据,分析了2018—2023年中国丝绸贸易在贸易总量、地区分布、商品结构、市场结构和国内国际地位等方面的新特征,探讨了中国丝绸贸易面临的内外新挑战。同时,提出了加速中国茧丝绸业科技创新步伐、完善茧丝绸产业链协同机制、促进茧丝绸业和区域经济互动发展、推进茧丝资源多元利用与丝绸新质生产力发展、扩大茧丝绸业对外开放与合作、重视国内外丝绸市场联动效应等发展思路,以期通过“育新机、开新局”,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实现丝绸贸易高质量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贸易 新特征 新挑战 新思路 新发展格局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报告:2023—2024年中国茧丝绸行业经济运行分析及展望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文全 柳恩见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9-155,共7页
文章公布并分析了2023年中国茧丝绸行业的农业环节、工业环节、贸易环节的经济运行情况,并对2024年茧丝绸行业发展趋势进行展望。2023年,虽然全国桑园面积同比减少,但全国蚕种产量同比增长。受丝价上涨、蚕茧生产成本增加等影响,全国桑... 文章公布并分析了2023年中国茧丝绸行业的农业环节、工业环节、贸易环节的经济运行情况,并对2024年茧丝绸行业发展趋势进行展望。2023年,虽然全国桑园面积同比减少,但全国蚕种产量同比增长。受丝价上涨、蚕茧生产成本增加等影响,全国桑蚕茧收购均价也同比增长。丝绸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主要产品产量同比有所下滑,但540家规模以上丝绸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023年初以来,丝绸行业经济运行呈现持续恢复增长态势,企业营业收入和利润增速实现双增长。2023年,丝绸内销市场明显回暖,但真丝绸商品出口整体下滑。预计2024年国内蚕桑生产总体形势有望维持基本稳定格局,蚕茧产量能否实现较大幅度增长仍然存在较大变数,国内丝绸工业生产有望逐步走出低谷,生丝等主要产品产量降幅收窄,行业经济效益增速逐步趋缓,国内丝绸市场大概率延续温和回暖势头,但企业线上线下销售的压力和挑战仍然较大。考虑到目前国际消费市场形势仍不明朗,2024年国内丝绸商品出口能否实现止跌企稳,迎来阶段性拐点仍有待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茧丝绸行业 蚕桑生产 经济运行 丝绸贸易 市场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丝绸贸易网络特征分析
3
作者 周子傲 高士雅 +1 位作者 张永礼 李媛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3-83,共11页
丝绸贸易是丝绸之路沿线商业的缩影,对全球丝绸贸易的网络特征进行分析,有助于系统地了解丝织业贸易的发展趋势。选取2014—2022年国际丝绸贸易数据,通过统计对比和复杂网络分析的方法,对丝绸进口贸易额、出口贸易额、人均贸易额、贸易... 丝绸贸易是丝绸之路沿线商业的缩影,对全球丝绸贸易的网络特征进行分析,有助于系统地了解丝织业贸易的发展趋势。选取2014—2022年国际丝绸贸易数据,通过统计对比和复杂网络分析的方法,对丝绸进口贸易额、出口贸易额、人均贸易额、贸易伙伴数量进行分析,构建了全球丝绸贸易网络,并对网络特征进行研究。研究表明:2014—2022年间,全球丝绸贸易额呈现波动态势,2020年出现明显下滑;意大利、中国、印度等国家(地区)拥有较多的贸易额和贸易伙伴,是丝绸贸易大国;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对丝绸贸易存在一定影响,发达国家在全球丝绸贸易中存在较大影响力;全球丝绸贸易网络呈现复杂性和地域性特征,贸易往来集中分布在亚洲、欧洲和北美洲,邻国之间活动密切;丝绸贸易大国在进口网络中具有较大吸引力,在出口网络中具有较大辐射力。文章直观地展示了全球丝绸贸易格局的结构特征,对全球丝绸贸易现状进行总结,从贸易格局、经济体系、产业链构建等方面提出了促进丝绸贸易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 贸易格局 复杂网络分析 贸易额 网络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生丝出口波动规律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胡智文 凌荣根 +1 位作者 傅雅琴 陈文兴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4-6,共3页
对我国生丝出口价格、数量、金额的波动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出口市场的生丝需求价格弹性小 ,价格的正常波动对出口数量的变化影响不大 ,但出口价格连续几年的异常高价 (或低价 )会引起几年后出口数量、价格的不正常波动。我... 对我国生丝出口价格、数量、金额的波动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出口市场的生丝需求价格弹性小 ,价格的正常波动对出口数量的变化影响不大 ,但出口价格连续几年的异常高价 (或低价 )会引起几年后出口数量、价格的不正常波动。我国有责任、有能力维护国际生丝市场的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丝贸易 出口价格 波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要丝绸贸易国家丝绸标准比对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明 甘克勤 +1 位作者 张利真 李超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9-34,共6页
随着全球丝绸产业链分工及“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机遇,国内外丝绸贸易不断增长,丝绸标准对丝绸贸易的促进作用也愈发凸显。文章通过分类检索、数据统计等方法,比对分析了主要丝绸贸易国家丝绸标准数量及现状的差异,同时结合中国丝绸标... 随着全球丝绸产业链分工及“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机遇,国内外丝绸贸易不断增长,丝绸标准对丝绸贸易的促进作用也愈发凸显。文章通过分类检索、数据统计等方法,比对分析了主要丝绸贸易国家丝绸标准数量及现状的差异,同时结合中国丝绸标准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中国丝绸标准体系及促进丝绸贸易的对策与建议。比对分析结果表明,与主要丝绸贸易国家丝绸标准体系相比,无论是在丝绸标准数量上还是在标准体系结构上,中国丝绸标准都占据着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体系 丝绸 比对分析 丝绸贸易国 差异 标准数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西欧五国生丝出口价格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顾国达 张磊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1-3,共3页
从生丝的出口价格入手 ,讨论了生丝出口价格的变动对出口国地位的影响 ,在不同的需求价格弹性市场上生丝出口价格的定价差别 ,以及由于出口价格、需求量等因素同时变动对中国生丝出口量与外汇收入的联合影响。利用1986~ 1995年的有关... 从生丝的出口价格入手 ,讨论了生丝出口价格的变动对出口国地位的影响 ,在不同的需求价格弹性市场上生丝出口价格的定价差别 ,以及由于出口价格、需求量等因素同时变动对中国生丝出口量与外汇收入的联合影响。利用1986~ 1995年的有关数据估算出中国对西欧五国生丝出口的价格模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格模型 价格弹性 生丝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木质林产品贸易的潜力分析——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田刚 吴天博 张滨 《林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49-55,66,共8页
采用2006~2015年的木质林产品贸易数据,分析了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木质林产品贸易现状,并利用贸易引力模型研究了中国对沿线国家木质林产品贸易的影响因素及潜力。研究表明:两国的经济规模、人均森林资源禀赋差异、同为A... 采用2006~2015年的木质林产品贸易数据,分析了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木质林产品贸易现状,并利用贸易引力模型研究了中国对沿线国家木质林产品贸易的影响因素及潜力。研究表明:两国的经济规模、人均森林资源禀赋差异、同为APEC成员国对双边贸易额有正向影响。两国之间的人口规模、空间距离对双边贸易有负面影响。名义汇率和共同边界没有显著性影响。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大部分国家木质林产品贸易潜力较大。基于实证分析所得出的结论,为我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木质林产品贸易的良性发展提出启示,在继续稳定重点市场的同时,加强对中亚及欧洲木质林产品市场的开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 贸易潜力 引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初期丝绸贸易对象的转变与产品风格 被引量:5
8
作者 温润 宋宇洁 熊锴毓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7-92,共6页
不同于历代,新中国初期确立了以外销为主的丝绸经营方针,丝绸产品远离国内服用习俗,外销绸成为丝绸设计的主体。20世纪50年代以苏新国家为主要贸易对象,产品设计基本沿袭传统,风格稍嫌单调与保守。60年代贸易对象转向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不同于历代,新中国初期确立了以外销为主的丝绸经营方针,丝绸产品远离国内服用习俗,外销绸成为丝绸设计的主体。20世纪50年代以苏新国家为主要贸易对象,产品设计基本沿袭传统,风格稍嫌单调与保守。60年代贸易对象转向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产品设计思路随之调整为"投其所好"。通过对国际流行的间接接触与掌握,设计人员根据客户的审美与时尚需求不断推陈出新,资销与社销产品风格鲜明,适销对路。研究表明:新中国初期丝绸贸易对象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产品风格。外销丝绸为中国赚取了大量外汇,为新中国的崛起做出了重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初期 丝绸 贸易对象 产品风格 外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港丝绸贸易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张磊 顾国达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9-41,共3页
香港丝绸贸易的优势与特点表现在丝绸转口贸易与进口加工方面,其本身的市场容量有限。随着内地对外丝绸直接贸易的增加,香港在丝绸转口贸易上的重要性将逐渐下降。充分利用并强化香港在吸收世界服饰流行信息和丝绸服饰设计加工水平上... 香港丝绸贸易的优势与特点表现在丝绸转口贸易与进口加工方面,其本身的市场容量有限。随着内地对外丝绸直接贸易的增加,香港在丝绸转口贸易上的重要性将逐渐下降。充分利用并强化香港在吸收世界服饰流行信息和丝绸服饰设计加工水平上的优势,创建香港的丝绸服饰品牌,扩大丝绸深加工出口,对保持内地和香港丝绸贸易的稳定发展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 丝绸 贸易 转口贸易 进口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印丝绸贸易现状与前景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峰 乔显娟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3,11,共4页
近年来,中国与印度丝绸贸易实现快速增长,但两国间的丝绸贸易环境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通过对中印丝绸贸易规模、产品结构、市场结构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影响中印丝绸贸易增长的因素,提出了稳定发展中国丝绸对外贸易的建议。
关键词 丝绸贸易 出口结构 贸易环境 印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与中亚五国贸易互补性与竞争性分析——以“丝绸之路经济带”为背景 被引量:11
11
作者 马骥 李四聪 《新疆财经大学学报》 2016年第1期5-13,共9页
中国与中亚五国经贸往来密切,贸易总量不断增长,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愿景与行动为中国与中亚五国的经贸合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活力。本文基于HS统计数据,分析了中国与中亚五国的进出口商品结构、产业内贸易指数、出口相似... 中国与中亚五国经贸往来密切,贸易总量不断增长,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愿景与行动为中国与中亚五国的经贸合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活力。本文基于HS统计数据,分析了中国与中亚五国的进出口商品结构、产业内贸易指数、出口相似度指数和贸易结合度指数。结果显示:中国与中亚五国贸易关系紧密,进出口商品优势互补和产业间贸易特征明显,两地在美国、德国、日本和俄罗斯等主要出口市场贸易竞争性弱。中国与中亚五国可充分发挥各自的区位优势与资源优势,利用双边贸易的互补性和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等有利因素,促进两地双边贸易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中亚五国 贸易 丝绸之路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7世纪高昌地区的马匹与丝绸贸易——以吐鲁番出土文书为中心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爽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3-86,共4页
马匹是高昌具有军事和经济价值的重要战略物资。高昌马价昂贵,普通小农几乎买不起,因而无法从事需要马匹运输的丝绸贸易获取暴利。高昌官府出于军事、政治及经济利益的诸多考虑,用差科义务的方式强令官民配养马匹。这对高昌小农又是一... 马匹是高昌具有军事和经济价值的重要战略物资。高昌马价昂贵,普通小农几乎买不起,因而无法从事需要马匹运输的丝绸贸易获取暴利。高昌官府出于军事、政治及经济利益的诸多考虑,用差科义务的方式强令官民配养马匹。这对高昌小农又是一项沉重的负担。为缴纳本已繁重的赋税、配养马匹、维持生计,小农必须要进行丝织品生产,向胡商出售换取银钱,充当丝绸贸易诸环节中最低层次的生产者。高昌官府除配养马匹外,还花费大量银钱向胡商购买大批马匹,而这又为胡商在高昌就地购买丝绸等物品提供了资金。因此,高昌官府、丝绸、小农、胡商通过马匹买卖和配养,紧密地连接在欧亚大陆丝绸贸易体系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昌 吐鲁番文书 马匹 丝绸贸易 小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日荷生丝贸易盛衰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兰星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95-100,共6页
在近代,由于日本养蚕缫丝技术落后,以及日本人喜欢丝织品,再加上生丝贸易有利可图,荷兰人便将生丝批量运往日本销售。文章结合历史学、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分析了17—18世纪日荷生丝贸易的盛衰变化。在1640年德川幕府锁国前,日荷生丝贸易... 在近代,由于日本养蚕缫丝技术落后,以及日本人喜欢丝织品,再加上生丝贸易有利可图,荷兰人便将生丝批量运往日本销售。文章结合历史学、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分析了17—18世纪日荷生丝贸易的盛衰变化。在1640年德川幕府锁国前,日荷生丝贸易兴起并兴盛。17世纪中期日本锁国,荷兰人的商贸活动受限,生丝贸易受到不利因素影响。至18世纪,虽然荷兰一直向日本输入生丝,但其贸易额减少,相关贸易逐渐衰落。生丝无疑是日荷贸易中最重要的商品之一,通过观察这种商品,可以从宏观角度分析整个日荷贸易的盛衰,从而深入探索近代东西方的交流交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荷兰 生丝 贸易 盛衰 贸易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茧丝绸业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晴 罗其友 刘洋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5,共5页
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及服装进口与消费市场,也是中国茧丝绸产品,特别是绸缎、丝绸服饰第一大出口目的国。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茧丝绸产品出口、茧丝绸业发展造成巨大影响。文章分析了美国在中国茧丝绸产品出口结构中的地位,并从... 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及服装进口与消费市场,也是中国茧丝绸产品,特别是绸缎、丝绸服饰第一大出口目的国。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茧丝绸产品出口、茧丝绸业发展造成巨大影响。文章分析了美国在中国茧丝绸产品出口结构中的地位,并从现实及潜在的关税壁垒、汇率变动、冲击沿海出口加工型企业、输入性通货膨胀等方面,剖析了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茧丝绸业潜在影响。应对这种影响,提出了扎实推进茧丝绸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动拓展国际国内市场、加快支持西部主产区建设、提升丝绸外贸经营管理水平和出口服务质量等对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茧丝绸业 中美贸易摩擦 出口贸易 供给侧改革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狮锦争妍:丝绸之路织锦技艺交融与发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孙志芹 李细珍 李昕凯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9-95,共7页
古代织锦中“狮子纹”具有明显的时代性与地域特征,从经锦狮纹到纬锦狮纹的流行不仅是中西织锦货物贸易的关系,也是丝绸之路上多元文化相互渗透的难得实例。文章以北朝至唐时期遗存狮纹锦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类型学、纺织科技学、艺术... 古代织锦中“狮子纹”具有明显的时代性与地域特征,从经锦狮纹到纬锦狮纹的流行不仅是中西织锦货物贸易的关系,也是丝绸之路上多元文化相互渗透的难得实例。文章以北朝至唐时期遗存狮纹锦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类型学、纺织科技学、艺术考古学等方面再解读,从狮纹锦的艺术特征和织造特点两方面,探析狮纹锦本土化演绎历程。研究认为:起于丝路贸易模仿的狮纹锦,并不是被动的吸收,而是在模仿中不断改进织锦技术,最终形成具有本土文化属性的狮纹锦。本土狮纹锦的成因与社会文化背景、织工自身的知识体系关系紧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狮纹锦 组织结构 织制特点 经锦 纬锦 丝绸之路 丝路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贸易便利化对中国丝绸出口的影响——来自中国与“一带一路”贸易伙伴间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2
16
作者 任祎卓 顾国达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7,共7页
在构建贸易便利化指数的基础上,利用“一带一路”倡议58个伙伴与中国2006—2017年的面板数据,定量研究了前者贸易便利化对后者丝绸出口贸易的影响机制。结果显示,在样本机制中,贸易便利化指数的影响效应不仅为最正显著并呈正相关,而且... 在构建贸易便利化指数的基础上,利用“一带一路”倡议58个伙伴与中国2006—2017年的面板数据,定量研究了前者贸易便利化对后者丝绸出口贸易的影响机制。结果显示,在样本机制中,贸易便利化指数的影响效应不仅为最正显著并呈正相关,而且经一系列稳健性检验还稳定可靠。此外,对于该机制的正“外部经济性”特征表现,“一带一路”伙伴的GDP亦非常显著,人口量一定显著;中国与“一带一路”伙伴的接壤、签订FTA,相对于双方的相应非接壤、未签订FTA,对该机制的效应亦分别正显著;而双方间地理距离的影响效应仍远未显示既有文献中“距离在消亡”现象。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推动该机制发展的相关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贸易便利化 丝绸出口 影响因素 引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岸国家的农产品出口研究——基于贸易便利化视角 被引量:1
17
作者 丁丽红 朱智洺 《山东农业科学》 2017年第1期167-172,共6页
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背景下,选取中国对沿岸22个国家的2007-2014年农产品出口相关面板数据,建立贸易便利化水平指标体系,并以贸易便利化水平为视角,构建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实证结果得出,"一路"沿岸国家的贸易便... 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背景下,选取中国对沿岸22个国家的2007-2014年农产品出口相关面板数据,建立贸易便利化水平指标体系,并以贸易便利化水平为视角,构建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实证结果得出,"一路"沿岸国家的贸易便利化水平每提高1个百分点,我国的农产品出口量上升0.3351%。设计了三种贸易便利化水平模拟方案,比较我国农产品出口的不同溢出效应并提出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出口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贸易便利化 随机前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隋唐时期丝绸之路贸易管理政策析论 被引量:2
18
作者 冯敏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80-85,共6页
"丝绸之路"是汉代张骞通西域以后中国与外界联系交往的主要通道之一。隋唐时期是丝路贸易发展的黄金时期。隋朝采取军事和政治方针,拓展西北疆域,建立对西域发展贸易的商镇、军镇;派重臣裴矩在河西走廊进行招商活动,扩大隋与... "丝绸之路"是汉代张骞通西域以后中国与外界联系交往的主要通道之一。隋唐时期是丝路贸易发展的黄金时期。隋朝采取军事和政治方针,拓展西北疆域,建立对西域发展贸易的商镇、军镇;派重臣裴矩在河西走廊进行招商活动,扩大隋与西域、中亚、波斯的经济联系,积极发展丝路贸易。唐朝在"安史之乱"之前的将近一个半世纪中,以强大的军事、政治、经济力量保障了丝路的畅通。中原政府在丝路广设驿站、推行"过所"、"公验"等制度,其丝路贸易管理政策在隋朝基础上有所完善和发展,直接推动了丝路贸易的全面繁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 隋唐 丝路贸易 管理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5省区现代物流与对外贸易发展的协调效应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刘永立 董春风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1-16,共6页
从"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角度出发,基于熵值法对西北5省区2005—2014年现代物流与对外贸易发展的协调效应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西北5省区现代物流综合发展指数较高,而对外贸易综合发展指数较低,现代物流和对外贸易发展处于一种... 从"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角度出发,基于熵值法对西北5省区2005—2014年现代物流与对外贸易发展的协调效应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西北5省区现代物流综合发展指数较高,而对外贸易综合发展指数较低,现代物流和对外贸易发展处于一种失衡状态;西北5省区现代物流与对外贸易协调度较低,但随着二者协调系数的不断增长,5省区物流和对外贸易呈现出不同的协调状态,西北地区现代物流和对外贸易整体协调发展水平逐渐提高。最后,提出扩大西北地区贸易开放度、加强区域物流节点建设、强化战略定位等促进现代物流和对外贸易协调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 现代物流 对外贸易 协调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亚草原丝路的贯通及意义 被引量:3
20
作者 徐英 《艺术探索》 2009年第2期5-15,共11页
在北纬50°左右,有一片横贯欧亚大陆的狭长的草原地带,在地形地貌上形成连接欧亚大陆的自然地理通道,由于生活在欧亚草原上的游牧民族的迁徙往返,其成为连接欧亚大陆的另一条经济文化大动脉,且在发生的时间上早于"绿洲丝绸之路... 在北纬50°左右,有一片横贯欧亚大陆的狭长的草原地带,在地形地貌上形成连接欧亚大陆的自然地理通道,由于生活在欧亚草原上的游牧民族的迁徙往返,其成为连接欧亚大陆的另一条经济文化大动脉,且在发生的时间上早于"绿洲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对其形成的历史、承载的经济文化内涵及意义进行探讨,成为众多研究者钩沉探微的新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亚大陆 丝绸之路 游牧民族 经济贸易 文化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