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揿针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坐骨神经痛的效果分析
1
作者 宋雪 李辉 杨大伟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25期67-69,共3页
目的:探讨揿针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坐骨神经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南区收治的坐骨神经痛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 目的:探讨揿针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坐骨神经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南区收治的坐骨神经痛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施揿针埋针治疗。比较两组疼痛情况、腰椎功能、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随访3个月后,两组疼痛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腰椎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随访3个月后,两组腰椎功能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结论:揿针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显著,可减轻患者疼痛,改善腰椎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揿针 腺苷钴胺 美洛昔康 坐骨神经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为主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周开陆 钟思羽 +3 位作者 田业 陈倩 许金菊 邱玲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4年第2期68-70,共3页
坐骨神经痛患者在长期放射性下肢疼痛的折磨下,功能活动障碍逐渐加深,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近年来,通过针刺治疗坐骨神经痛疗法众多,包括普通针刺、电针、浅刺类针法、温热类针法、运动针法、针药结合等,具有操作简便、安全、不良反应... 坐骨神经痛患者在长期放射性下肢疼痛的折磨下,功能活动障碍逐渐加深,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近年来,通过针刺治疗坐骨神经痛疗法众多,包括普通针刺、电针、浅刺类针法、温热类针法、运动针法、针药结合等,具有操作简便、安全、不良反应少且能根据患者具体病情择优选取治疗方式等优势,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因此梳理总结近10年针刺治疗本病的临床应用研究,以期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坐骨神经痛 研究进展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靳三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坐骨神经痛的效果分析
3
作者 田晨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4期103-105,共3页
目的:观察靳三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致坐骨神经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4月北京市朝阳区王四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5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的坐骨神经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29)与观察组(n=30... 目的:观察靳三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致坐骨神经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4月北京市朝阳区王四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5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的坐骨神经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29)与观察组(n=30)。对照组予以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予以靳三针治疗。比较两组疼痛情况、功能性障碍情况、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JOA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结论:靳三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坐骨神经痛的效果显著,能够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改善功能性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靳三针 腰椎间盘突出症 坐骨神经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气针法治疗中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33例 被引量:23
4
作者 李胜吾 戴国钢 +1 位作者 秦雪飞 吴佳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38-141,共4页
目的观察动气针法治疗中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坐骨神经痛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动气针法组33例和电针组32例。动气针法组选取董氏奇穴灵骨、大白,采用动气针法,每隔5min行针1次,留针30min。电针组选取阿是... 目的观察动气针法治疗中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坐骨神经痛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动气针法组33例和电针组32例。动气针法组选取董氏奇穴灵骨、大白,采用动气针法,每隔5min行针1次,留针30min。电针组选取阿是穴、腰夹脊、大肠俞、环跳为主穴,根据经络和脏腑辨证选取相应配穴,进针得气后连接电针仪,选择疏密波,频率50/100Hz,留针30min。2组均每日治疗1次,5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腰腿痛临床疗效及腿痛/腰痛视觉模拟(VAS)评分、Roland-Morris腰痛失能问卷(RDQ)评分。结果动气针法组总有效率90.90%,电针组为84.38%,动气针法组总体疗效优于电针组(P<0.05)。动气针法组在VAS评分及RDQ评分改善方面优于电针组(P<0.05)。结论动气针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坐骨神经痛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气针法 中老年 腰椎间盘突出症 坐骨神经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康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坐骨神经痛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7
5
作者 陈峰 杜震生 +3 位作者 曹惠萍 张珊珊 宋维勇 赵一强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15期20-24,共5页
目的 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LIDP)所致坐骨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6月~2013年6月期间在深圳市宝安区松岗人民医院康复门诊治疗的84例LIDP所致坐骨神经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 目的 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LIDP)所致坐骨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6月~2013年6月期间在深圳市宝安区松岗人民医院康复门诊治疗的84例LIDP所致坐骨神经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2例。治疗组应用手法推拿、电针及中药熏蒸综合康复治疗,对照组应用腰椎牵引和西药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学会改良下腰痛评分(JOA)、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GF)、P物质(SP)水平,并比较两组JOA疗效。结果 VAS评分两组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097,P=0.5438),治疗后两组均显著下降(t=9.6612、6.3264,P=0.0000、0.0000),治疗组低于对照组[(2.3±1.6)分比(3.6±1.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983,P=0.0008);JOA评分两组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984,P=0.6914),治疗后两组均显著升高(t=17.8938、9.4541,P=0.0000、0.0000),治疗组高于对照组[(24.6±3.2)分比(19.6±4.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170,P=-0.0000);血清NGF水平治疗前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544,P=0.5808),治疗后两组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t=12.8539、7.5551,P=0.0000、0.0000),治疗组高于对照组[(51.3±9.5)pg/mL比(42.4±8.9)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317,P=0.0001);血清SP水平治疗前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782,P=0.7815),治疗后两组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t=29.9548、23.8197,P=0.0000、0.0000),治疗组低于对照组[(242.4±58.9)pg/mL比(326.2±67.1)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827,P=0.0000);治疗组JOA疗效总有效率为高于对照组(95.2%比8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865,P=0.0432)。结论 综合康复治疗通过多种方式、不同途径治疗LIDP所致坐骨神经痛,具有显著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坐骨神经痛 综合康复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导体激光联合针刺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6
作者 谢琪 詹欣荣 +3 位作者 陈丽贤 吕晓宇 王育庆 刘凤云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6-57,共2页
目的:观察半导体激光联合针刺治疗坐骨神经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坐骨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半导体激光联合针刺治疗组和单纯针刺对照组,每组30例。2组采用共同的针灸治疗人员,但联合治疗组加用半导体激光局部照射治疗。结果:治疗1个... 目的:观察半导体激光联合针刺治疗坐骨神经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坐骨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半导体激光联合针刺治疗组和单纯针刺对照组,每组30例。2组采用共同的针灸治疗人员,但联合治疗组加用半导体激光局部照射治疗。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疼痛评分(VAS)和下腰痛评分(JOA)联合激光治疗组均较单纯治疗组明显改善(p<0.05);JOA疗效评价,联合激光治疗组改善率优于单纯针刺组(P<0.05)。结论:半导体激光照射治疗坐骨神经痛可明显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骨神经痛 半导体激光 针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自身免疫水平与腰腿痛严重程度的关系 被引量:23
7
作者 李军 刘淼 朱丽萍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2期150-151,159,共3页
采用速率散色比浊法对 4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血清、脑脊液 Ig G,Ig M进行测定 ,并结合直腿抬高实验 ,神经系统体征以及术中神经根的炎症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自身免疫水平和腰腿痛程度是相一致的。椎管内自... 采用速率散色比浊法对 4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血清、脑脊液 Ig G,Ig M进行测定 ,并结合直腿抬高实验 ,神经系统体征以及术中神经根的炎症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自身免疫水平和腰腿痛程度是相一致的。椎管内自身免疫炎症是造成腰腿痛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椎间盘突出 自身免疫 腰腿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DI及SBI指数、SF-36量表预测脊柱复发性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患者预后的研究 被引量:20
8
作者 童安 吴颖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19年第3期230-233,共4页
目的:探讨ODI、SBI及SF 36量表对脊柱复发性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12月因复发性椎间盘突出症再次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按照临床疗效好中差依次分为A、B、C3组,并按70∶30比例分为训练集和测试... 目的:探讨ODI、SBI及SF 36量表对脊柱复发性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12月因复发性椎间盘突出症再次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按照临床疗效好中差依次分为A、B、C3组,并按70∶30比例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采用有序Logistic回归构建预测模型,并用测试集对模型效果进行验证,计算模型准确率。结果:A、B两组患者ODI与SBI分值均较C组更低,而两组患者SF 36量表所得分值显著高于C组(P<0.05);采用有序Logistic回归构建预测疗效模型得出ODI系数为0.67,SF 36系数为-0.43、SBI系数为0.52;在临床疗效好的A组,模型预测正确率为80.00%,在临床疗效为中的B组,模型预测正确率为76.92%;在临床疗效为差的C组,模型预测正确率为44.44%。结论:综合考虑ODI、SBI与SF 36构建复发性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预测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脊柱复发性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患者的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椎间盘突出症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 坐骨神经痛频率指数 36医疗结局研究量表 模型预测 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柚皮苷硬膜外腔注射对髓核致坐骨神经痛大鼠的疼痛行为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范东伟 陈仲强 侯晓飞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5期472-475,共4页
目的研究柚皮苷硬膜外腔注射对致坐骨神经痛大鼠的疼痛行为学的影响。方法选择雄性SD大鼠28只,制作髓核致坐骨神经痛大鼠模型。随机分为4组,每组7只大鼠。术后第3天开始注药治疗,柚皮苷组每日硬膜外腔注入柚皮苷注射液50μl,地塞米松组... 目的研究柚皮苷硬膜外腔注射对致坐骨神经痛大鼠的疼痛行为学的影响。方法选择雄性SD大鼠28只,制作髓核致坐骨神经痛大鼠模型。随机分为4组,每组7只大鼠。术后第3天开始注药治疗,柚皮苷组每日硬膜外腔注入柚皮苷注射液50μl,地塞米松组每日硬膜外腔注入地塞米松注射液50μl,生理盐水组每日硬膜外腔注入生理盐水50μl,未注药组硬膜外腔无药物注入处理。检测大鼠术前,术后及给药后1、3、7、14 d的疼痛行为指标(50%机械性刺激缩足阈值和热刺激缩足反应潜伏期)。结果 4组大鼠在术后均对机械刺激产生明显的痛觉过敏,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柚皮苷组与地塞米松组在提高疼痛行为学指标的作用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硬膜外腔注射柚皮苷可有效改善髓核致坐骨神经痛大鼠的疼痛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柚皮苷 坐骨神经痛 硬膜外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及中频电结合半导体激光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致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7
10
作者 曾小平 袁红梅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7-79,共3页
探讨电针及中频电结合半导体激光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致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将腰椎间盘突出症致坐骨神经痛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电针和中频电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半导体激光照射,2个疗程... 探讨电针及中频电结合半导体激光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致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将腰椎间盘突出症致坐骨神经痛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电针和中频电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半导体激光照射,2个疗程后采用麦吉尔疼痛问卷评定两组临床疗效。经治疗2个疗程后,两组患者坐骨神经痛显著减轻,与治疗前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其镇痛效果尤为明显(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发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电针及中频电结合半导体激光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致坐骨神经痛其镇痛效果显著,临床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骨神经痛 电针 中频电 半导体激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治疗坐骨神经痛疗效与细胞免疫调节因子变化相关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任昶 高永辉 +2 位作者 耿福太 刘俊岭 李建辉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9期11-14,共4页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坐骨神经痛疗效产生的规律,分析辨证分型、电针疗效与部分细胞免疫调节因子变化的相关性。方法 105例腰椎间盘突出型坐骨神经痛患者电针双侧夹脊穴及患侧环跳、委中穴,疗程14 d。在治疗前对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在治...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坐骨神经痛疗效产生的规律,分析辨证分型、电针疗效与部分细胞免疫调节因子变化的相关性。方法 105例腰椎间盘突出型坐骨神经痛患者电针双侧夹脊穴及患侧环跳、委中穴,疗程14 d。在治疗前对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在治疗的过程中检测患者外周血中相关致痛物质及部分免疫因子的变化,分析中医辨证分型、生物学指标的变化与疗效的关系。结果 105例腰椎间盘突出型坐骨神经痛患者,经电针治疗有效82例(78.10%),无效23例(21.90%)。无效组的病程长于有效组(P<0.05),且无效组肝肾两虚型患者多于有效组(P<0.05)。在治疗第2日时,有效组改良日本骨科学会下腰痛评分(M-J0A)改善率即明显增加,至第5日时,白细胞介素-2(IL-2)明显增高,皮质醇(COR)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P<0.05。无效组IL-2和COR的变化不明显(P>0.05)。相关分析显示,M-J0A改善率与IL-2的变化呈正相关,与COR的变化呈负相关(P<0.05)。结论电针治疗坐骨神经痛有较好的疗效,这种疗效与坐骨神经痛患者的病程、中医辨证分型以及治疗早期IL-2和COR的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坐骨神经痛 辨证分型 白细胞介素-2 皮质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臀大肌钙化性肌腱炎伴坐骨神经痛1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沙辉 杨晨 +5 位作者 宫宇宝 赵承武 李叔强 冯卫 刘建国 齐欣 《中国骨伤》 CAS 2011年第5期420-421,共2页
患者,女,50岁,文职工作者,10年前左大腿有轻微外伤史,3个月前左臀部出现放射性疼痛,持续不缓解,严重影响工作学习,10d前疼痛放散至小腿后侧。体格检查发现左大腿近端粗隆下略隆起,局部触压痛明显,
关键词 臀大肌 肌腱钙化 坐骨神经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导引下腰神经根周围抗炎治疗坐骨神经痛探讨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林友 童国海 宋琦 《浙江临床医学》 2006年第11期1140-1141,共2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引起坐骨神经痛的疗效。方法CT、MR检查发现有腰椎间盘突出伴明确临床体征90例,CT引导下经皮穿刺至相应椎间孔附近注射得宝松、维生素B12和利多卡因混合药,使药液均匀分布椎管内硬膜外。结果C...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引起坐骨神经痛的疗效。方法CT、MR检查发现有腰椎间盘突出伴明确临床体征90例,CT引导下经皮穿刺至相应椎间孔附近注射得宝松、维生素B12和利多卡因混合药,使药液均匀分布椎管内硬膜外。结果CT引导下经皮穿刺注药成功率100%。经3个月随访观察,在1、2、3个月止痛有效率分别为92.22%、87.77%、80.00%。结论CT引导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引起坐骨神经痛是一种安全、可靠、有效的新疗法,其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骨神经痛 介入放射 椎间盘突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导体激光并悬吊牵引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临床观察
14
作者 朱慧明 杨国晶 王丽娟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85-85,共1页
目的 :观察激光治疗继发性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98例患者随机分为 2组 ,治疗组 49例 ,采用激光穴位照射并悬吊牵引治疗 ;对照组 49例 ,单纯用悬吊牵引治疗。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 10 0 % ;对照组有效率为 93 .9%。两组比较... 目的 :观察激光治疗继发性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98例患者随机分为 2组 ,治疗组 49例 ,采用激光穴位照射并悬吊牵引治疗 ;对照组 49例 ,单纯用悬吊牵引治疗。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 10 0 % ;对照组有效率为 93 .9%。两组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1)。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组 悬吊牵引 坐骨神经痛 半导体激光 对照组 有效率 临床观察 继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活寄生汤治疗椎间孔镜术后遗留坐骨神经痛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5
作者 弓臣 《中国社区医师》 2022年第8期52-54,共3页
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对于椎间孔镜术后遗留坐骨神经痛康复的影响。方法:收集在北京市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行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PE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独活寄生汤配合... 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对于椎间孔镜术后遗留坐骨神经痛康复的影响。方法:收集在北京市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行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PE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独活寄生汤配合针灸治疗,对照组术后给予针灸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随访情况。结果:两组患者2个疗程治疗结束后,观察组VAS降幅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独活寄生汤能促进PELD术后坐骨神经痛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活寄生汤 椎间孔镜 针灸 坐骨神经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拿按揉环跳穴对坐骨神经痛大鼠脊髓背角NF-κB p65蛋白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黄华枝 吕立江 +4 位作者 刘祯 吕智桢 黄玉波 吴虹娇 高祥福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3年第6期519-524,共6页
目的:观察推拿按揉环跳穴对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损伤(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CCI)模型大鼠的镇痛作用,探讨推拿对坐骨神经痛大鼠的镇痛机制。方法:选用32只体重180~220g SPF级别的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空白组(不予以任何处理)、假手术... 目的:观察推拿按揉环跳穴对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损伤(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CCI)模型大鼠的镇痛作用,探讨推拿对坐骨神经痛大鼠的镇痛机制。方法:选用32只体重180~220g SPF级别的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空白组(不予以任何处理)、假手术组(只暴露不结扎坐骨神经)、模型组(结扎坐骨神经)和推拿组(结扎坐骨神经后予以手法干预)。通过结扎大鼠右侧坐骨神经制备CCI模型,于造模第3天开始对推拿组大鼠推拿按揉环跳穴干预,连续干预14 d,观察造模前及造模后第1、3、7、10、14、17天大鼠机械痛域(paw withdrawal threshold,PWT)、热痛阈(paw withdrawal latency,PWL);观察造模前、造模后第1和17天右侧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ciatic functional index,SFI)的变化;用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方法观察坐骨神经形态学的变化;并观察大鼠右侧脊髓背角NF-κB蛋白表达的差异。结果:在造模后,空白组和假手术组的PWT、PWL和SF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模型组和推拿组的PWT、PWL和SFI显著下降(P<0.01)。在手法干预后,推拿组大鼠的痛阈值上升,在手法干预第8天(即造模第10天),推拿组较模型组PWT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1);在手法干预第5天(即造模第7天),推拿组PWL较模型组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推拿组大鼠痛阈值随着手法干预持续而继续上升。手法干预14天后,推拿组大鼠坐骨神经功能指数显著上升(P<0.01)。与空白组、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坐骨神经有髓神经纤维排列紊乱,轴索、髓鞘密度不均匀;与模型组比较,推拿组大鼠神经纤维逐渐连续,轴索、髓鞘较模型组均匀。与空白组、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右侧脊髓背角NF-κB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推拿组大鼠右侧脊髓背角NF-κB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1)。结论:推拿按揉环跳穴能恢复神经纤维的排列;并通过降低脊髓背角的NF-κB p65蛋白表达来提高CCI模型的PWT、PWL和SFI,从而起到镇痛的作用,并改善大鼠步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骨神经痛 按揉法 脊髓背角 NF-κB p65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十年针刺治疗坐骨神经痛腧穴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郑雅峰 魏超 +2 位作者 王健 铁李丽 韩兴军 《西部中医药》 2019年第2期75-78,共4页
目的:对近10年针刺治疗坐骨神经痛的现代临床文献进行规律性研究,总结针刺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主穴配穴、针刺补泻、电针使用、电针波形的选择、疗程情况等。方法:运用计算机数据检索,系统整理(200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10年间现代临... 目的:对近10年针刺治疗坐骨神经痛的现代临床文献进行规律性研究,总结针刺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主穴配穴、针刺补泻、电针使用、电针波形的选择、疗程情况等。方法:运用计算机数据检索,系统整理(200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10年间现代临床以针刺治疗坐骨神经痛的相关文献并进行归纳总结。结果:针刺治疗主穴选取频次前8位依次为环跳、委中、阳陵泉、大肠俞、承山、秩边、昆仑、肾俞,针刺配穴选取频次前3位依次为承山、委中和昆仑。针刺补泻最常用平补平泻,电针治疗首选疏密波。临床上针刺治疗坐骨神经痛一般为1~2个疗程,1个疗程大多选择为10天,每个疗程间隔2~3天。结论:针刺治疗坐骨神经痛疗效肯定,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坐骨神经痛 现代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频脉冲电结合半导体激光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4
18
作者 张竞争 郭闯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6期111-114,共4页
目的探讨半导体激光、中频脉冲电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的坐骨神经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12月安徽省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科住院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抽签随机分... 目的探讨半导体激光、中频脉冲电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的坐骨神经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12月安徽省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科住院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抽签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干预组40例;对照组实施中频脉冲电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半导体激光治疗。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疼痛、炎症因子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干预后疼痛评级指数(PRI)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现时疼痛指数(PPI)及简易疼痛问卷(McGill)总得分均低于干预前,并且干预组PRI、VAS、PPI、McGill总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干预后血清β-内啡肽(β-EP)水平显著升高,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降低,且干预组β-EP高于对照组,TNF-α、IL-6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频脉冲电结合半导体激光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频脉冲电 半导体激光 腰椎间盘突出症 坐骨神经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骶管注射对无坐骨神经痛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陈坚 温干军 +3 位作者 曾玲芳 萧佩如 陈泽群 李义凯 《中国骨伤》 CAS 2013年第8期668-671,共4页
目的:观察骶管注射疗法对无坐骨神经痛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方法:2010年12月至2011年6月,对就诊的65例经CT或MRI检查证实为腰椎间盘突出或膨出所致的急性腰痛且无下肢放射痛的患者随机分为骶管注射组(试验组)和腰椎斜扳组(对照... 目的:观察骶管注射疗法对无坐骨神经痛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方法:2010年12月至2011年6月,对就诊的65例经CT或MRI检查证实为腰椎间盘突出或膨出所致的急性腰痛且无下肢放射痛的患者随机分为骶管注射组(试验组)和腰椎斜扳组(对照组),试验组35例,男30例,女5例,年龄3356岁,平均(43.90±1.14)岁;对照组30例,男27例,女3例,年龄3457岁,平均(44.00±1.19)岁。两组的发病时间为1h~3d。分别行骶管注射或腰椎斜扳手法治疗。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30min两组的VAS评分。结果:所有患者经治疗后急性腰痛症状明显缓解,骶管注射组和腰椎斜扳组的VAS评分分别从(6.63±0.97)和(6.67±0.96)分减至(3.06±1.51)和(3.93±1.20)分,两种治疗方法均能改善患者VAS评分,但骶管注射组治疗要优于腰椎斜板组(P0.05)。结论:骶管注射和腰椎斜扳疗法对无坐骨神经痛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腰痛的患者具有快速缓解的作用,且前者的疗效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部 椎管 注射 脊髓 坐骨神经痛 腰椎 椎间盘移位 腰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细毫针对坐骨神经痛患者痛阈值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允娜 邱连利 刘旭琴 《西部中医药》 2012年第1期79-80,共2页
目的:观察粗细毫针对坐骨神经痛患者痛阈值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粗针组选用直径为0.53㎜的针具;细针组选用直径为0.30㎜的针具,2组均取环跳、肾俞、承扶、委中、阳陵泉、承山、悬钟等穴,施以平补平泻。结果:... 目的:观察粗细毫针对坐骨神经痛患者痛阈值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粗针组选用直径为0.53㎜的针具;细针组选用直径为0.30㎜的针具,2组均取环跳、肾俞、承扶、委中、阳陵泉、承山、悬钟等穴,施以平补平泻。结果:粗针组、细针组治愈率分别为75.00%、65.30%;2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75%、87.75%。粗针组疗效优于细针组(P<0.01)。粗针组痛阈值平均上升幅度优于细针组(P<0.01)。结论:粗、细毫针针刺治疗坐骨神经痛均能使患者痛阈值升高,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粗针针刺明显优于细针针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骨神经痛 粗细毫针 痛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