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RCP治疗ABP细胞因子及小肠黏膜COX-2蛋白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张乐 韩娟 范震 《浙江临床医学》 2016年第1期23-25,共3页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介入治疗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及小肠黏膜环氧化酶-2(COX-2)蛋白表达的影响作用及其相关性。方法根据有无器官功能障碍或局部并发症、Ranson评分〈或≥3分、CT分级分...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介入治疗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及小肠黏膜环氧化酶-2(COX-2)蛋白表达的影响作用及其相关性。方法根据有无器官功能障碍或局部并发症、Ranson评分〈或≥3分、CT分级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AP)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两组。分别提取两组ERCP术前及术后1周患者血液及小肠黏膜组织,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及免疫组化技术分别检测血清细胞因子IL-6及十二指肠黏膜COX-2蛋白表达。结果30例ABP患者,经ERCP内镜治疗后,术后1周较术前生化指标明显改善(P〈0.01);两组30例ABP患者,血清IL-6表达SAP组明显高于MAP纽(P〈0.01),经ERCP内镜治疗术后1周较术前患者血清IL-6表达明显降低(P〈0.05);两组30例ABP患者,术前十二指肠黏膜COX-2蛋白表达SAP组明显高于MAP组(P〈0.05),经ERCP内镜治疗术后1周较术前COX-2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ABP患者经ERCP介入治疗后临床表现及生化指标明显改善。ABP患者重症者较轻症者血清IL-6及小肠黏膜COX-2蛋白高表达,经ERCP介入治疗术后血清IL-6及小肠黏膜COX一2蛋白表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CP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白介素-6 环氧化酶-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2
作者 郑皓文 韩美伊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3期39-41,共3页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4年6月于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手术治疗的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3例。对照组采...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4年6月于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手术治疗的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炎性因子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比对照组少,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术后24 h疼痛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术后3 d,两组肿瘤坏死因子-α、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水平均低于术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4)。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较好,能够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减轻疼痛,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源性急性胰腺炎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并发症 炎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引流术对SABP患者的临床观察
3
作者 史海全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10期172-175,共4页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囊置管引流对急性重症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症状及危重病评分、生化指标的影响效果,以期探讨该治疗措施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68例急性重症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相关资料,对治疗前、治疗后3...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囊置管引流对急性重症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症状及危重病评分、生化指标的影响效果,以期探讨该治疗措施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68例急性重症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相关资料,对治疗前、治疗后3d患者主要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危重病评分变化情况(包括APACHEⅡ、Balthazar CT以及MODS评分)、生化指标改善情况,以及患者穿刺后发生并发症的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在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囊置管引流术,68例患者在治疗3d后均自感腹痛、腹胀、恶心、发热、呼吸困难等主要临床症状较治疗前明显缓解。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的APACHEⅡ、Balthazar CT、MODS评分以及WBC、PCT、CRP、AMS、LIP以及TBIL均降低明显,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共出现并发症3例(4.41%),均经治疗后缓解。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囊置管引流可有效改善急性重症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的症状,降低危重病评分,改善生化指标,安全性较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胆源性 重症 经皮肝穿刺胆囊置管引流术 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手术时机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乔乔 陈忠 +2 位作者 骆平 赵义军 刘付宝 《肝胆外科杂志》 2024年第2期126-129,共4页
目的探讨轻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时机。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7月-2023年6月宿州市立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48例轻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发病后手术时间将其分为两组,早期手术组(25例,发病后7天内行L... 目的探讨轻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时机。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7月-2023年6月宿州市立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48例轻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发病后手术时间将其分为两组,早期手术组(25例,发病后7天内行LC术)和晚期手术组(23例,发病7天后于出院前行LC术),比较两组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率、术后并发症。结果48例患者均成功完成LC术。早期组平均住院时间为12.44±1.65天,平均住院费用1.82±0.25万元,晚期组平均住院时间为20.53天,平均住院费用2.64±0.45万元。早期手术组平均住院时间及平均住院费用均少于晚期手术组(P<0.05),而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率及术后并发症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轻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早期行LC术安全可行,同时明显降低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手术时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时小口径胰管支架置入联合清胰通腑汤治疗胆源性急性复发性胰腺炎的效果 被引量:1
5
作者 郝余庆 蒋徐维 丁俊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189-192,共4页
目的观察临时小口径胰管支架置入联合清胰通腑汤治疗胆源性急性复发性胰腺炎(AR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胆源性急性复发性胰腺炎患者78例,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给予临时小口径胰管支架置入治疗)和观察组(给予临时小口径胰管支架置入+清... 目的观察临时小口径胰管支架置入联合清胰通腑汤治疗胆源性急性复发性胰腺炎(AR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胆源性急性复发性胰腺炎患者78例,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给予临时小口径胰管支架置入治疗)和观察组(给予临时小口径胰管支架置入+清胰通腑汤治疗),各39例。比较2组中医症状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急性胰腺炎床边指数(BISAP)、血清淀粉酶(AMS)与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ALP)及总胆红素(TBIL)、炎症因子水平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1β(IL-1β)。随访1年,统计2组死亡率和复发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主症、次症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APACHEⅡ、BISAP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AMS、ALT、AST、ALP、TBIL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PCT、IL-1β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1年,2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时小口径胰管支架置入联合清胰通腑汤治疗胆源性急性复发性胰腺炎可缓解患者临床症状,降低病情严重程度和胰腺损伤,改善AMS和肝功能指标,调节炎性因子水平,并可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中医 疗效 胆源性急性胰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镜联合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合并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永 陈晨 李永波 《中国内镜杂志》 2024年第4期59-65,共7页
目的探讨双镜联合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合并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淀粉酶(AMS)、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β(MIP-1β)和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1年12月该院收治的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伴胆囊... 目的探讨双镜联合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合并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淀粉酶(AMS)、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β(MIP-1β)和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1年12月该院收治的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伴胆囊结石患者102例,按不同手术方式分为双镜组(63例)和开腹组(39例),双镜组行双镜联合(腹腔镜和胆道镜)治疗,开腹组行开腹胆囊切除联合胆总管取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恢复指标、临床疗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MIP-1β、hs-CRP、AMS、氧化应激反应指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双镜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腹组,肛门排气时间、腹部症状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开腹组,总有效率高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测量数据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VAS的时点、组间和交互效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和7 d的VAS较术前降低,且双镜组低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7 d的MIP-1β、hs-CRP和AMS较术前降低,且双镜组低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镜组术后7 d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s)、丙二醇(MDA)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双镜组术后7 d的SOD和GSH-Px高于开腹组,AOPPs和MDA低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镜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开腹组(4.76%和25.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伴胆囊结石患者来说,经双镜联合治疗后,能获得比较理想的临床效果,可有效缓解术后疼痛,改善血清MIP-1β、hs-CRP和AMS指标,调节氧化应激反应,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促进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胆囊结石 双镜联合(腹腔镜和胆道镜)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插管取石后并发胆道感染、急性胰腺炎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孟冬冬 梁占强 +2 位作者 沈曦温 朱丙帅 段希斌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6期993-996,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插管取石后并发胆道感染、急性胰腺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至2022年12月于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接受ERCP治疗的140例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ERCP... 目的探讨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插管取石后并发胆道感染、急性胰腺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至2022年12月于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接受ERCP治疗的140例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ERCP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140例接受ERCP的老年患者,138例成功插管,插管成功率为98.57%。129例患者一次性取石成功,一次取净率为93.47%。术后7例患者发生胆道感染,14例发生急性胰腺炎。经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高位胆道梗阻、合并糖尿病是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ERCP术后并发胆道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既往慢性胰腺炎史、导丝多次进入胰管、插管困难是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ERCP术后并发急性胰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ERCP术后并发症影响因素主要为高位胆道梗阻、合并糖尿病、既往慢性胰腺炎史、导丝多次进入胰管、困难插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老年患者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胆道感染 急性胰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时机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
8
作者 宋盛平 张旭 +1 位作者 宗可 薛建锋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20期3684-3688,共5页
目的 探究不同时机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BDE)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8月至2023年8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治的95例ABP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时机分为A组(49例)、B组(46例),前者于确诊后72 h内... 目的 探究不同时机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BDE)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8月至2023年8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治的95例ABP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时机分为A组(49例)、B组(46例),前者于确诊后72 h内行LCBDE,后者于确诊后72~120 h内行LCBDE。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手术前后肝功能[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转肽酶(GGT)、谷丙转氨酶(ALT)]、生化指标[二胺氧化酶(DAO)、血淀粉酶(AMS)、介导黏附反应的黏附分子(ICAM-1)]、免疫功能[免疫球蛋白G(IgG)、CD8^(+)、免疫球蛋白M(IgM)]、并发症。结果 两组出血量和中转开腹例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手术时间、首次下床时间均短于B组(P<0.05);术后1周与B组相比,A组血清ALP、GGT、ALT水平较低(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血清DAO、AMS、ICAM-1水平呈下降趋势(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IgG、CD8^(+)、IgM指标呈上升趋势(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BP患者于确诊后72 h内行LCBDE能减少对免疫功能损伤,促进肝功能恢复,改善生化指标,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快速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功能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 免疫功能 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降钙素原、D-二聚体、NLR水平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病情程度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杨雅阁 郑晓永 王静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1期1994-1997,共4页
目的 分析影响血降钙素原(PCT)、D-二聚体(D-D)、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水平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病情程度及预后的联系。方法 选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2019年5月到2023年3月收治的82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 目的 分析影响血降钙素原(PCT)、D-二聚体(D-D)、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水平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病情程度及预后的联系。方法 选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2019年5月到2023年3月收治的82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降低分为轻度胰腺炎(MAP,24例)组、中重度胰腺炎(MSAP,26例)、重症胰腺炎(SAP,32例),同时,根据其预后情况将其分为预后不良组(16例)、预后良好组(66例)。比较不同类型患者PCT、D-D、NLR水平差异,采用斯皮尔曼相关性分析PCT、D-D、NLR与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病情程度及预后相关性。建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PCT、D-D、NLR单独、联合鉴别病情与预测预后的价值。结果 3组患者PCT、D-D、NLR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PCT、D-D、NLR水平>MSAP组>MAP组(P<0.05)。与预后良好组相比,预后不良组患者PCT、D-D、NLR水平更高(P<0.05)。PCT、D-D、NLR与病情、预后呈相关性,与病情呈正相关性,与预后呈负相关性(P<0.05)。PCT、D-D、NLR单独、联合鉴别重症胰腺炎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7、0.875、0.868、0.932,有一定临床参考价值。PCT、D-D、NLR单独、联合预测预后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03、0.755、0.821、0.817,有一定临床参考价值。结论 PCT、D-D、NLR水平与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病情程度及预后存在紧密联系,重症患者及预后不良患者PCT、D-D、NLR水平相对更高,三项指标单独、联合鉴别病情、预测预后均有一定临床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血降钙素原 D-二聚体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镜联合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伴胆囊结石的疗效及对hs-CRP、AMS的影响
10
作者 蔡日 游焜 彭亚南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10期66-67,共2页
目的探讨双镜联合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伴胆囊结石的疗效及对hs-CRP、AMS的影响。方法纳入90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伴胆囊结石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开腹组(行开腹手术,42例)和双镜组(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联合胆道镜取石,48例)。比较两... 目的探讨双镜联合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伴胆囊结石的疗效及对hs-CRP、AMS的影响。方法纳入90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伴胆囊结石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开腹组(行开腹手术,42例)和双镜组(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联合胆道镜取石,48例)。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肛门排气时间、术中失血量、引流时长、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前、术后1周生化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淀粉酶(AMS)]及复发率。结果双镜组术中失血量、引流时间及并发症总发生率均低于开腹组(P<0.05);两组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长、术后复发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周,两组hs-CRP、AMS水平均降低(P<0.05),且双镜组水平均低于开腹组(P<0.05)。结论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联合胆道镜取石手术相较于传统开腹方式创伤小,术后炎症反应轻,且胰腺功能恢复佳,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胆道镜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伴胆囊结石 HS-CRP A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取石术联合腹腔镜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的效果分析
11
作者 林改革 黄运德 +1 位作者 季予江 罗红杰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12期2645-2647,2754,共4页
目的:研究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取石术+腹腔镜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期间本院医治的103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依据不同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n=53),对照组(n=50),前者行腹... 目的:研究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取石术+腹腔镜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期间本院医治的103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依据不同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n=53),对照组(n=50),前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取石术,后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并发症,并于术后3 d,以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胃蛋白酶原-Ⅱ(PepsinogenⅡ,PG-Ⅱ)、D-乳酸、胃蛋白酶原-Ⅰ(Pepsinogen I,PG-Ⅰ)、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谷氨酰转肽酶(Glutamyl transferase,GG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淀粉酶(Amylase,AMS)、晚期蛋白氧化产物(Advanced oxidation protein products,AOPPs)、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水平。结果:观察组住院、进食和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医疗费用少于对照组(P<0.05);与术前相比,各治疗组的AOPPs、PG-Ⅱ、PG-Ⅰ水平均明显上升,D-乳酸、TBIL、GGT、AMS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其中观察组更为显著(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取石术能促进患者肠胃功能、肝功能恢复,改善生化指标,加快康复进程,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腹腔镜 内窥镜 肠胃功能 胰胆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内镜治疗 被引量:18
12
作者 冷凯 曾鹏飞 主鹤亭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774-776,共3页
目的探讨内镜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的治疗作用。方法分析该院急诊内镜诊疗ABP患者22例,观察其效果及并发症。结果22例ABP病因分别为胆管结石14例,胆管结石+胆囊结石4例,胆道蛔虫2例,十二指肠乳头炎2例。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对AB... 目的探讨内镜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的治疗作用。方法分析该院急诊内镜诊疗ABP患者22例,观察其效果及并发症。结果22例ABP病因分别为胆管结石14例,胆管结石+胆囊结石4例,胆道蛔虫2例,十二指肠乳头炎2例。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对ABP的病因诊断明显优于B超、CT和MRCP。22例ABP患者行急诊内镜治疗均获成功,其中13例行急性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和鼻胆管引流术(ENBD)、9例行鼻胆管引流术(ENBD),22例ABP经内镜治疗后均获得良好效果,1例合并胆管及肺部感染,1例合并胰腺假性囊肿,未出现其他并发症及死亡情况。结论EST和ENBD是治疗ABP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内镜 病因/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早期内镜治疗的再认识 被引量:13
13
作者 黄平 张啸 +4 位作者 张筱凤 郭英辉 林秀英 吕文 范震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860-863,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3组不同治疗方案的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患者,探讨早期内镜治疗ABP的优劣。方法将191例ABP患者随机分为内镜组(65例)、保守组(75例)和手术组(51例),对比观察3组患者治疗后症状、实验室指标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 目的通过观察3组不同治疗方案的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患者,探讨早期内镜治疗ABP的优劣。方法将191例ABP患者随机分为内镜组(65例)、保守组(75例)和手术组(51例),对比观察3组患者治疗后症状、实验室指标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及住院日数。结果与保守组相比,内镜组轻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MABP)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SABP)白细胞、肝功能恢复正常时间,腹痛、腹膜刺激缓解时间及住院天数明显缩短,并发症率低(P<0.05)。与手术组相比,内镜组MABP并发症率低(P<0.05);SABP白细胞、肝功能恢复正常时间、住院天数明显缩短(P<0.05),并发症率低(P<0.01),死亡率有所下降(4.3%∶14.3%∶25.0%),但无统计学意义。血淀粉酶、尿淀粉酶恢复时间三组间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入院后24~48h内)内镜治疗SABP安全有效,并优于常规保守治疗及外科手术治疗;但对MABP优势不明显,故应主要针对合并胆道梗阻或胆管炎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内镜下鼻胆引流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石症并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内镜介入治疗 被引量:16
14
作者 姚时春 杨俊文 +1 位作者 马升高 吴明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12,16,共4页
目的评价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早期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及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将104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住院患者分为A、B两组,A组行ERCP检查和治疗,B组行内科保守治疗,分别观察其疗效和并发症,评价急性胆源性胰腺... 目的评价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早期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及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将104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住院患者分为A、B两组,A组行ERCP检查和治疗,B组行内科保守治疗,分别观察其疗效和并发症,评价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内镜治疗的安全性和疗效。结果A组患者治愈率98%,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未见因ERCP检查和治疗而使病情加重者,其腹痛缓解时间、住院天数、血淀粉酶恢复时间明显短于B组。结论早期内镜介入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具有微创、安全、有效、快速解除胆道急性梗阻及防止胆汁胰管反流的特点,可使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得到快速及时的诊治,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急诊内镜治疗 被引量:12
15
作者 高卫东 姚礼庆 +2 位作者 何国杰 周平红 徐美东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2年第9期25-27,共3页
目的 :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急诊内镜治疗的方法。方法 :36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接受急诊经内镜逆行胆道造影和乳头括约肌切开并取石 ,35例治疗成功。结果 :2 4例轻型胰腺炎经内镜治疗后均得到治愈 ,11例重症胰腺炎中 8例缓解 ,2例... 目的 :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急诊内镜治疗的方法。方法 :36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接受急诊经内镜逆行胆道造影和乳头括约肌切开并取石 ,35例治疗成功。结果 :2 4例轻型胰腺炎经内镜治疗后均得到治愈 ,11例重症胰腺炎中 8例缓解 ,2例因胰腺脓肿接受开腹手术 ,1例死于呼吸衰竭。结论 :内镜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等优点 ,是胆源性胰腺炎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急诊 内镜 治疗 ERCP E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治疗价值 被引量:6
16
作者 范志宁 刘训良 +4 位作者 缪林 文卫 熊观瀛 蒋国斌 吴萍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6-128,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早期内镜治疗的价值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82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早期(72h内)行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及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 目的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早期内镜治疗的价值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82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早期(72h内)行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及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ERCP组),并与同期保守治疗36例(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ERCP组全部成功实施EST,66例胆总管结石者行网篮及气囊取石,所有82例均行鼻胆管引流,重症组8例同时行胰管支架引流。ERCP组平均腹痛消失时间、血清淀粉酶恢复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及平均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ERCP组重症组死亡率8.33%,对照组重症组死亡率33.33%。结论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早期ERCP治疗是安全的,能降低病人的死亡率,减少病人住院天数和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内镜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内镜在可疑急性梗阻性胆源性胰腺炎诊治中的运用价值 被引量:10
17
作者 邓尚新 康生朝 +4 位作者 汪泳 耿闻男 刘鑫 秦仕钊 张方信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75-79,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EUS)在可疑急性梗阻性胆源性胰腺炎病因诊断中的价值及对患者临床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96例可疑急性梗阻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分成早期EUS筛查组(EES)和推迟EUS筛查组(DES),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结局和检验指...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EUS)在可疑急性梗阻性胆源性胰腺炎病因诊断中的价值及对患者临床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96例可疑急性梗阻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分成早期EUS筛查组(EES)和推迟EUS筛查组(DES),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结局和检验指标的差异。结果 EUS对结石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43%、82.50%、90.63%、88.52%及94.29%。早期(72 h内)EUS检查明确病因后予以内镜干预治疗能使患者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总胆红素(TBIL)和血淀粉酶(AMS)更快下降(P<0.05);EES组比DES组1周腹痛缓解率更高(87.50%vs66.67%,P=0.027)、出院更快[(12.70±2.10)d vs(14.10±3.00)d,P=0.006];推迟EUS检查患者WBC、TBIL早期明显增高,器官衰竭发生率和胰腺感染脓肿率有增高趋势。结论可疑急性梗阻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应尽早施行内镜治疗。EUS检查结果是内镜治疗前的决策依据,能改善患者临床指标和预后,避免不必要的内镜治疗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内镜治疗 可疑梗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内镜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80例临床报告 被引量:10
18
作者 施伟斌 王雪峰 +1 位作者 张文杰 董平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692-694,共3页
目的观察内镜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疗效及其并发症。方法80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在抗炎抑酶等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行内镜(1 ̄3d内)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及经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EST)或鼻胆管引流(ENBD)等治疗。结果经内镜治疗... 目的观察内镜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疗效及其并发症。方法80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在抗炎抑酶等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行内镜(1 ̄3d内)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及经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EST)或鼻胆管引流(ENBD)等治疗。结果经内镜治疗后72例(90%)急性轻症胆源性胰腺炎(MABP)患者2~5d体温恢复正常;急性重症胆源性胰腺炎(SABP)患者3~8d腹部体征好转,血常规、淀粉酶及血生化1、2周内基本恢复,平均住院18.7d。8例形成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转外科手术,平均住院65.9d,3例死亡。内镜治疗过程中5例出现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口出血,经局部喷洒凝血酶止血外,未再出现其他并发症。结论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早期ERCP及内镜治疗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源性胰腺炎 内镜 逆行胰胆管造影 经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 鼻胆管引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内镜治疗时机探讨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立广 邵青龙 +3 位作者 李全福 刘建辉 郭超 钟永刚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91-294,共4页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内镜治疗的时机与疗效。方法分析该院2006年2月~2012年3月31例重症ABP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内镜治疗组患者腹痛缓解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均少于手术组(P<0....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内镜治疗的时机与疗效。方法分析该院2006年2月~2012年3月31例重症ABP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内镜治疗组患者腹痛缓解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均少于手术组(P<0.05)。结论重症ABP应尽早行内镜治疗。对重症ABP,或预测为重症ABP的患者应在发病后24~72h内行急诊内镜治疗,解除胆源性梗阻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内镜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管括约肌切开联合胰管支架对胆道微结石性急性复发性胰腺炎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4
20
作者 常虹 陈佩婷 +4 位作者 刘文正 张耀朋 姚炜 李柯 黄永辉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080-1084,共5页
目的探讨胰管括约肌切开(endoscopic pancreatic sphincterotomy,EPS)联合胰管支架置入术治疗胆道微结石性急性复发性胰腺炎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4月-2014年4月我院诊断急性复发性胰腺炎(2次及以上急性胰腺炎发作)且明确... 目的探讨胰管括约肌切开(endoscopic pancreatic sphincterotomy,EPS)联合胰管支架置入术治疗胆道微结石性急性复发性胰腺炎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4月-2014年4月我院诊断急性复发性胰腺炎(2次及以上急性胰腺炎发作)且明确病因为胆道微结石52例资料,24例行EPS并胰管支架置入术(EPS组),28例行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endoscopic sphincteropapillotomy,EST)并胆道清理术(其中20例鼻胆管引流术)(EST组),比较2组复发率、术后近期和远期并发症。结果 52例中术后胰腺炎9例,其中EPS组6例(25.0%,6/24),EST组3例(10.7%,3/28),无统计学差异(χ^2=0.980,P=0.322)。EPS组随访3-100个月,中位数33个月;EST组随访3-115个月,中位数52个月。5例急性胰腺炎复发,EPS组2例(8.3%,2/24),EST组3例(10.7%,3/28),无统计学差异(χ^2=0.000,P=1.000)。EPS组和EST组胆道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3%(2/24)和32.1%(9/28),有统计学差异(χ^2=4.392,P=0.046)。结论 EPS联合胰管支架置入术治疗胆道微结石导致的急性复发性胰腺炎是可行的。胰管括约肌切开不会引起反流,且能保留胆管括约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复发性胰腺炎 胆道微结石 胰管括约肌切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