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双配体Zn(Ⅱ)MOFs材料的构筑及光致发光性能
1
作者
朱文庆
樊盼
+2 位作者
李扬
朱玉梦
张瑾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2020年第2期159-166,共8页
以2,5-二羟基对苯二甲酸(H 4-DHBDC)和4,4′-联吡啶(4,4′-Dipyridyl)为双配体、Zn(NO 3)2 6H 2O为金属盐,在水/DMF=3∶2(体积比)的溶剂体系中,采用溶剂热法,在120℃时构筑了一种组成为[Zn 2(H 2-DHBDC)(DHBDC)0.5(4,4′-Dipyridyl)1.5]...
以2,5-二羟基对苯二甲酸(H 4-DHBDC)和4,4′-联吡啶(4,4′-Dipyridyl)为双配体、Zn(NO 3)2 6H 2O为金属盐,在水/DMF=3∶2(体积比)的溶剂体系中,采用溶剂热法,在120℃时构筑了一种组成为[Zn 2(H 2-DHBDC)(DHBDC)0.5(4,4′-Dipyridyl)1.5]n的Zn(Ⅱ)MOFs材料。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PXRD)、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A)和荧光分光光度法(FS)等,对其晶体结构和性质进行了分析与表征。结果表明,Zn(Ⅱ)MOFs材料属于单斜晶系,P 2(1)/n空间群,且具有三维网状结构。热重分析和荧光分析表明,Zn(Ⅱ)MOFs材料具有良好的热力学稳定性和光致发光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配体
zn
(
ⅱ
)MOFs材料
晶体结构
热稳定性
光致发光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溶剂热合成的锌(Ⅱ)MOF、晶体结构及其性质
2
作者
乔雅楠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78-1083,共6页
在溶剂热的条件下,以1,3-双(咪唑)丙烷与均苯三酸作为混合配体,合成了一例锌(Ⅱ)的有机框架材料。即{[Zn_(2)(μ2-OH)L_(1)L_(2)]·DMAc·_(2)H_(2)O}n其中L_(1)为1,3-双(咪唑)丙烷,L2为1,3,5-苯三羧酸用表示,DMAc为N,N-二甲基...
在溶剂热的条件下,以1,3-双(咪唑)丙烷与均苯三酸作为混合配体,合成了一例锌(Ⅱ)的有机框架材料。即{[Zn_(2)(μ2-OH)L_(1)L_(2)]·DMAc·_(2)H_(2)O}n其中L_(1)为1,3-双(咪唑)丙烷,L2为1,3,5-苯三羧酸用表示,DMAc为N,N-二甲基乙酰胺。经X射线单晶衍射仪、红外光谱仪、粉末XRD、热重分析仪和元素分析仪表征,该MOF为3D→3D二重穿插三维骨架结构。此外,室温下固体荧光的测试结果表明:该MOF对苯胺有明显猝灭作用,所以MOF可以用在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苯胺的传感器方面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
(
ⅱ
)有机骨架材料
混合配体
溶剂热
拓扑结构
X射线衍射
荧光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锌(Ⅱ)配合物的超分子设计及对甲醇蒸气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
3
3
作者
吴娟
赵博文
+2 位作者
黄超
陈冬梅
朱必学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69-1074,共6页
采用饱和蒸气扩散技术,将2,4-二羟基苯甲醛缩异烟酰腙(H_2dhbi)配体分别与Zn(ClO_4)2·6H_2O和Zn(NO_3)_2·6H_2O进行配位作用,得到2种不同配位模式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dhbi)_2Zn_2·8H_2O]n(1)和{[(dhbi)_2(H_2O)_2Zn_2]...
采用饱和蒸气扩散技术,将2,4-二羟基苯甲醛缩异烟酰腙(H_2dhbi)配体分别与Zn(ClO_4)2·6H_2O和Zn(NO_3)_2·6H_2O进行配位作用,得到2种不同配位模式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dhbi)_2Zn_2·8H_2O]n(1)和{[(dhbi)_2(H_2O)_2Zn_2]·4DMF]}n(2).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热分析技术(TG-DTA)和X射线粉末衍射(PXRD)等方法进行了结构表征.进一步将配位聚合物1和2用于对甲醇分子的吸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化合物1是一种理想的微孔材料,其对甲醇分子的吸附能力为化合物2的近5倍,采用PLATON对材料的孔隙体积进行计算得到化合物1和2的孔隙率分别为38.2%和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4-二羟基苯甲醛缩异烟酰腙
锌(
ⅱ
)配合物
金属-有机框架
晶体结构
甲醇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例整合了三联吡啶钌和卟啉锌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用于光催化二氧化碳还原全反应
被引量:
3
4
作者
陈慧滢
朱浩林
+1 位作者
廖培钦
陈小明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10,共7页
利用源源不断的太阳能,将CO_(2)和水转化为增值化学品,是缓解温室效应与能源危机的一种有前途的方法。由于催化体系中的不同功能性部分难以实现氧化与还原反应的耦合,使用水作为还原剂实现光催化CO_(2)还原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金...
利用源源不断的太阳能,将CO_(2)和水转化为增值化学品,是缓解温室效应与能源危机的一种有前途的方法。由于催化体系中的不同功能性部分难以实现氧化与还原反应的耦合,使用水作为还原剂实现光催化CO_(2)还原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金属有机框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MOF)由于其较大的比表面积、多样化的活性位点和结构可调性,是CO_(2)光催化还原全反应的良好备选材料。本文中,我们首先整合了具有光活性的锌(Ⅱ)卟啉基元与联吡啶钌(Ⅱ)基元,构建了一种MOF光催化剂,记作PCN-224(Zn)-Bpy(Ru)。为了进行比较,还合成了两种仅具有锌(Ⅱ)卟啉或联吡啶钌(Ⅱ)基元的同构MOF,分别记作PCN-224(Zn)-Bpy和PCN-224-Bpy(Ru)。由测试结果可知,PCN-224(Zn)-Bpy(Ru)在乙腈和水混合溶液中表现出对CO_(2)还原可观的光催化活性(CO产率为7.6μmol·g^(-1)·h^(-1)),无需额外添加助催化剂、光敏剂或牺牲剂。通过质谱仪观测到^(13)CO(m/z=29)、^(13)C^(18)O(m/z=31)、^(16)O^(18)O(m/z=34)和^(18)O_(2)(m/z=36)信号,表明CO_(2)和H_(2)O分别作为CO和O_(2)的碳源和氧源,这进一步证实了光催化CO_(2)还原与H_(2)O氧化的耦合。然而,在相同条件下对PCN-224-Bpy(Ru)与PCN-224(Zn)-Bpy的光催化性能进行测试,CO产率分别仅为1.5与0μmol·g^(-1)·h^(-1)。机理研究表明,PCN-224(Zn)-Bpy(Ru)的最低未占据分子轨道(LUMO)电位比CO_(2)/CO的氧化还原电位更负,而最高占据分子轨道(HOMO)电位比H_(2)O/O_(2)的氧化还原电位更正,在热力学上满足了光催化CO_(2)还原全反应的要求。相比之下,不含联吡啶钌(Ⅱ)基元的PCN-224(Zn)-Bpy的HOMO电位更负于H_(2)O/O_(2)的氧化还原电位,这表明联吡啶钌(Ⅱ)基元在热力学上是光催化CO_(2)还原全反应所必需的。此外,光致发光光谱中,荧光几乎被PCN-224(Zn)-Bpy(Ru)猝灭,且平均光致发光寿命比PCN-224(Zn)-Bpy和PCN-224-Bpy(Ru)更长,这表明PCN-224中光生载流子的复合率较低。与PCN-224(Zn)-Bpy和PCN-224-Bpy(Ru)相比,PCN-224的光电流更高,这一现象也支持了中后者光生载流子的复合率较低这一结论。总而言之,在光催化CO_(2)还原过程中,锌卟啉(Ⅱ)配体既作为光敏单元,又作为CO_(2)还原活性位点,而联吡啶钌(Ⅱ)基元与锌(Ⅱ)卟啉基元的结合可以优化光催化剂的能带结构,进而促进光催化CO_(2)还原与H_(2)O氧化的耦合,从而实现了高效光催化CO_(2)还原全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
锌(
ⅱ
)卟啉衍生物
联吡啶(
ⅱ
)钌配合物
光生电荷
光催化CO_(2)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双配体Zn(Ⅱ)MOFs材料的构筑及光致发光性能
1
作者
朱文庆
樊盼
李扬
朱玉梦
张瑾
机构
西安工程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出处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2020年第2期159-166,共8页
基金
陕西省科技攻关项目(2011K07-23)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19JQ-546)资助
文摘
以2,5-二羟基对苯二甲酸(H 4-DHBDC)和4,4′-联吡啶(4,4′-Dipyridyl)为双配体、Zn(NO 3)2 6H 2O为金属盐,在水/DMF=3∶2(体积比)的溶剂体系中,采用溶剂热法,在120℃时构筑了一种组成为[Zn 2(H 2-DHBDC)(DHBDC)0.5(4,4′-Dipyridyl)1.5]n的Zn(Ⅱ)MOFs材料。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PXRD)、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A)和荧光分光光度法(FS)等,对其晶体结构和性质进行了分析与表征。结果表明,Zn(Ⅱ)MOFs材料属于单斜晶系,P 2(1)/n空间群,且具有三维网状结构。热重分析和荧光分析表明,Zn(Ⅱ)MOFs材料具有良好的热力学稳定性和光致发光性能。
关键词
双配体
zn
(
ⅱ
)MOFs材料
晶体结构
热稳定性
光致发光性能
Keywords
double ligands
zn
(
ⅱ
)
-organic
framework
crystal structure
thermal stability
photoluminescence
分类号
O641.4 [理学—物理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溶剂热合成的锌(Ⅱ)MOF、晶体结构及其性质
2
作者
乔雅楠
机构
山西工学院通识教育学院
出处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78-1083,共6页
文摘
在溶剂热的条件下,以1,3-双(咪唑)丙烷与均苯三酸作为混合配体,合成了一例锌(Ⅱ)的有机框架材料。即{[Zn_(2)(μ2-OH)L_(1)L_(2)]·DMAc·_(2)H_(2)O}n其中L_(1)为1,3-双(咪唑)丙烷,L2为1,3,5-苯三羧酸用表示,DMAc为N,N-二甲基乙酰胺。经X射线单晶衍射仪、红外光谱仪、粉末XRD、热重分析仪和元素分析仪表征,该MOF为3D→3D二重穿插三维骨架结构。此外,室温下固体荧光的测试结果表明:该MOF对苯胺有明显猝灭作用,所以MOF可以用在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苯胺的传感器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
zn
(
ⅱ
)有机骨架材料
混合配体
溶剂热
拓扑结构
X射线衍射
荧光性能
Keywords
zn
(
ⅱ
)organic
framework
mixed ligand
solvothermal
topological structure
X-ray diffraction
fluorescence performance
分类号
O641.4 [理学—物理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锌(Ⅱ)配合物的超分子设计及对甲醇蒸气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
3
3
作者
吴娟
赵博文
黄超
陈冬梅
朱必学
机构
贵州大学大环及超分子化学省级重点实验室
出处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69-1074,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21061003)
教育部"春晖计划"(批准号:Z2012054)资助~~
文摘
采用饱和蒸气扩散技术,将2,4-二羟基苯甲醛缩异烟酰腙(H_2dhbi)配体分别与Zn(ClO_4)2·6H_2O和Zn(NO_3)_2·6H_2O进行配位作用,得到2种不同配位模式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dhbi)_2Zn_2·8H_2O]n(1)和{[(dhbi)_2(H_2O)_2Zn_2]·4DMF]}n(2).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热分析技术(TG-DTA)和X射线粉末衍射(PXRD)等方法进行了结构表征.进一步将配位聚合物1和2用于对甲醇分子的吸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化合物1是一种理想的微孔材料,其对甲醇分子的吸附能力为化合物2的近5倍,采用PLATON对材料的孔隙体积进行计算得到化合物1和2的孔隙率分别为38.2%和5.5%.
关键词
2
4-二羟基苯甲醛缩异烟酰腙
锌(
ⅱ
)配合物
金属-有机框架
晶体结构
甲醇
吸附
Keywords
N'-(2
4-Dihydroxybenzylidene)-isonicotinohydrazide
Complex of
zn
(
ⅱ
)
Metal
-organic
framework
s(MOFs)
Crystal structure
Methanol
Adsorption
分类号
O614 [理学—无机化学]
O647.3 [理学—物理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例整合了三联吡啶钌和卟啉锌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用于光催化二氧化碳还原全反应
被引量:
3
4
作者
陈慧滢
朱浩林
廖培钦
陈小明
机构
中山大学化学学院
出处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10,共7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1YFA15004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890380,21821003)
+1 种基金
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本土创新科研团队项目(2017BT01C161)
广东省科技创新战略专项市县科技创新支撑项目(STKJ2023078)资助。
文摘
利用源源不断的太阳能,将CO_(2)和水转化为增值化学品,是缓解温室效应与能源危机的一种有前途的方法。由于催化体系中的不同功能性部分难以实现氧化与还原反应的耦合,使用水作为还原剂实现光催化CO_(2)还原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金属有机框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MOF)由于其较大的比表面积、多样化的活性位点和结构可调性,是CO_(2)光催化还原全反应的良好备选材料。本文中,我们首先整合了具有光活性的锌(Ⅱ)卟啉基元与联吡啶钌(Ⅱ)基元,构建了一种MOF光催化剂,记作PCN-224(Zn)-Bpy(Ru)。为了进行比较,还合成了两种仅具有锌(Ⅱ)卟啉或联吡啶钌(Ⅱ)基元的同构MOF,分别记作PCN-224(Zn)-Bpy和PCN-224-Bpy(Ru)。由测试结果可知,PCN-224(Zn)-Bpy(Ru)在乙腈和水混合溶液中表现出对CO_(2)还原可观的光催化活性(CO产率为7.6μmol·g^(-1)·h^(-1)),无需额外添加助催化剂、光敏剂或牺牲剂。通过质谱仪观测到^(13)CO(m/z=29)、^(13)C^(18)O(m/z=31)、^(16)O^(18)O(m/z=34)和^(18)O_(2)(m/z=36)信号,表明CO_(2)和H_(2)O分别作为CO和O_(2)的碳源和氧源,这进一步证实了光催化CO_(2)还原与H_(2)O氧化的耦合。然而,在相同条件下对PCN-224-Bpy(Ru)与PCN-224(Zn)-Bpy的光催化性能进行测试,CO产率分别仅为1.5与0μmol·g^(-1)·h^(-1)。机理研究表明,PCN-224(Zn)-Bpy(Ru)的最低未占据分子轨道(LUMO)电位比CO_(2)/CO的氧化还原电位更负,而最高占据分子轨道(HOMO)电位比H_(2)O/O_(2)的氧化还原电位更正,在热力学上满足了光催化CO_(2)还原全反应的要求。相比之下,不含联吡啶钌(Ⅱ)基元的PCN-224(Zn)-Bpy的HOMO电位更负于H_(2)O/O_(2)的氧化还原电位,这表明联吡啶钌(Ⅱ)基元在热力学上是光催化CO_(2)还原全反应所必需的。此外,光致发光光谱中,荧光几乎被PCN-224(Zn)-Bpy(Ru)猝灭,且平均光致发光寿命比PCN-224(Zn)-Bpy和PCN-224-Bpy(Ru)更长,这表明PCN-224中光生载流子的复合率较低。与PCN-224(Zn)-Bpy和PCN-224-Bpy(Ru)相比,PCN-224的光电流更高,这一现象也支持了中后者光生载流子的复合率较低这一结论。总而言之,在光催化CO_(2)还原过程中,锌卟啉(Ⅱ)配体既作为光敏单元,又作为CO_(2)还原活性位点,而联吡啶钌(Ⅱ)基元与锌(Ⅱ)卟啉基元的结合可以优化光催化剂的能带结构,进而促进光催化CO_(2)还原与H_(2)O氧化的耦合,从而实现了高效光催化CO_(2)还原全反应。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
锌(
ⅱ
)卟啉衍生物
联吡啶(
ⅱ
)钌配合物
光生电荷
光催化CO_(2)还原
Keywords
Metal
-organic
framework
zn
(
ⅱ
)porphyrin
Ru(II)bipyridyl complex
Photogenerated charge
CO_(2) photoreduction
分类号
O643 [理学—物理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双配体Zn(Ⅱ)MOFs材料的构筑及光致发光性能
朱文庆
樊盼
李扬
朱玉梦
张瑾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202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溶剂热合成的锌(Ⅱ)MOF、晶体结构及其性质
乔雅楠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锌(Ⅱ)配合物的超分子设计及对甲醇蒸气的吸附性能
吴娟
赵博文
黄超
陈冬梅
朱必学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一例整合了三联吡啶钌和卟啉锌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用于光催化二氧化碳还原全反应
陈慧滢
朱浩林
廖培钦
陈小明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