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与Wiltse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联合伤椎置钉治疗单节段胸腰段骨折的应用效果
1
作者 董文峰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23期36-39,共4页
目的:研究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与Wiltse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联合伤椎置钉治疗单节段胸腰段骨折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钟祥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单节段胸腰段骨折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 目的:研究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与Wiltse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联合伤椎置钉治疗单节段胸腰段骨折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钟祥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单节段胸腰段骨折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0例患者,分别给予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联合伤椎置钉、Wiltse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联合伤椎置钉。对比两组手术指标、伤椎影像指标(椎体前缘高度比值、Cobb角)、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1)两组手术指标,观察组切口长度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相比(P>0.05)。(2)手术后,观察组伤椎后凸畸形Cobb角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大于对照组(P<0.05)。(3)手术后,观察组OD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4)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节段胸腰段骨折手术治疗中,应用Wiltse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联合伤椎置钉治疗效果优于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联合伤椎置钉,可有效改善患者腰背部功能及伤椎影像学指标,减轻疼痛,减少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弓根螺钉内固定 wiltse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置钉 单节段胸腰段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Wiltse入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的效果
2
作者 刘明军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9期3533-3536,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Wiltse入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术促进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纳入濮阳市人民医院于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80例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资料,患者均接受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将接受经皮椎弓... 目的探讨改良Wiltse入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术促进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纳入濮阳市人民医院于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80例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资料,患者均接受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将接受经皮椎弓入路治疗的患者资料纳入对照组(38例),将接受改良Wiltse入路治疗的患者资料纳入观察组(42例)。比较两组手术指标、不同时间脊柱矢状面Cobb角、伤椎前缘相对高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3个月时Cobb角较术前降低,伤椎前缘相对高度较术前升高,Cobb角与伤椎前缘相对高度水平时间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组间、交互效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VAS评分组间、时间、交互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VAS评分低于对照组,且术后1、3个月时VAS评分较术前降低(P<0.05)。ODI指数时间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个月时ODI指数较术前降低(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Wiltse入路与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效果相当,两种入路方式均有较高的安全性,但相较于经皮入路,改良Wiltse入路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患者恢复更快,可缓解患者术后短期疼痛程度,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骨折 改良wiltse 经皮 弓根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iltse入路与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3
3
作者 朱敏 严晓玲 +2 位作者 薛华伟 王震 施俊峰 《巴楚医学》 2022年第1期49-54,共6页
目的:比较Wiltse入路与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单节段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80例,随机分组为Wiltse组(n=40)和经皮组(n=40)。比较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 目的:比较Wiltse入路与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单节段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80例,随机分组为Wiltse组(n=40)和经皮组(n=40)。比较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疼痛程度、术后伤椎前缘高度比、Cobb角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术后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6月伤椎前缘高度比、Cobb角和ODI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Wiltse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的VAS评分、SF-36评分均优于经皮组(均P<0.05)。结论:Wiltse组治疗单节段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疗效显著,具有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疼痛程度轻的优点,有利于术后伤椎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ltse 经皮弓根螺钉内固定 单节段胸腰压缩性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术与Wiltse入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2
4
作者 龙广 王智黔 +1 位作者 徐康 张逸尘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第10期50-51,共2页
目的:对比用微创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术与Wiltse入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将首钢水城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这40例患者分为A组(n=20)和B组(n=20)... 目的:对比用微创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术与Wiltse入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将首钢水城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这40例患者分为A组(n=20)和B组(n=20)。为A组患者采用微创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为B组患者采用Wiltse入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手术的时间、术中进行X线透视的次数、术后住院的时间、住院的费用及手术前后其Cobb角的变化情况。结果:1)A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少于B组患者,其术后住院的时间短于B组患者,P<0.05。B组患者手术的时间短于A组患者,其术中进行X线透视的次数和住院的费用均少于A组患者,P<0.05。2)在术后1周和术后1年,两组患者的Cobb角均较术前明显减小,P<0.05。在术后1周和术后1年,两组患者的Cobb角相比,P>0.05。结论:用微创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术与Wiltse入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均可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但各有优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骨折 微创 wiltse 弓根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Wiltse肌间隙入路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胸腰椎骨折效果分析
5
作者 刘曙光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8年第9期1627-1628,共2页
目的探讨经Wiltse肌间隙入路椎弓根内固定术对老年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引流量及VA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7年5月许昌市人民医院88例老年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接受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 目的探讨经Wiltse肌间隙入路椎弓根内固定术对老年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引流量及VA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7年5月许昌市人民医院88例老年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接受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44例)接受经Wiltse肌间隙入路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统计对比两组手术情况、术前及术后3个月疼痛程度(VAS评分)、脊椎功能(JOA评分)。结果术后3个月观察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及术后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Wiltse肌间隙入路椎弓根内固定术可减少老年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引流量,改善脊椎功能,减轻患者疼痛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骨折 老年 wiltse肌间隙 弓根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经单侧椎弓根入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效果观察 被引量:9
6
作者 黄炎 张文志 +7 位作者 胡业丰 许翔 贺瑞 李旭 李钟奇 于洋 孔雷 马锐祥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0期80-82,共3页
目的探讨后路经单侧椎弓根入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胸腰椎结核患者60例,病变位于腰椎25例、胸椎25例、胸腰椎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组... 目的探讨后路经单侧椎弓根入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胸腰椎结核患者60例,病变位于腰椎25例、胸椎25例、胸腰椎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组采用后路经单侧椎弓根入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术后随访6个月,统计两组患者植骨融合时间、并发症;采用视觉模拟法(VAS)评价两组术后疼痛程度;术后6个月时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价其功能状态及生活质量;术前、术后即刻及术后6个月时,采用脊柱X线片、CT测量伤椎前缘高度、Cobb角,计算术后伤椎高度矫正率、术后伤椎高度矫正丢失率、术后Cobb角矫正率、术后Cobb角矫正丢失率;采用ODI标准评价术后脊柱功能状态;采用Frankel标准评价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植骨融合时间、术后并发症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VAS均低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组VAS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术后6个月伤椎高度矫正丢失率、Cobb角矫正丢失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治疗后ODI均低于治疗前,治疗组治疗后ODI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后路经单侧椎弓根入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效果较好,有利于减轻患者的疼痛,减少伤椎高度矫正丢失,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单侧弓根 病灶清除 植骨内固定 脊柱结核 神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经皮与经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28
7
作者 黄钟炼 张楠 张元涛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9期73-77,共5页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与经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2018年8月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入选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微创经皮组51例和经肌间隙...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与经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2018年8月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入选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微创经皮组51例和经肌间隙组49例。微创经皮组采用微创经皮治疗,经肌间隙组采用经肌间隙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功能改善及疼痛情况、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及影像学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微创经皮组比较,经肌间隙组手术时间短,术中透视次数少;但术中出血量多,住院时间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切口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时间点比较及交互作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周、3个月、6个月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降低,与术后1周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VAS、ODI评分降低,且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VAS、ODI评分低于术后3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1周、3个月、6个月VAS、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周、6个月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升高,后凸Cobb角缩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1周、术后6个月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后凸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与经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两者治疗效果相当,微创经皮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但经肌间隙手术时间短、术中透视次数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经皮 经肌间隙 弓根螺钉内固定 胸腰骨折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 被引量:3
8
作者 潘林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8期1468-1471,共4页
目的 比较不同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PSF)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 将信阳市中心医院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105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均接受PSF治疗,A组接受经皮入路,B组接受Wiltes入路,C组接受后正... 目的 比较不同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PSF)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 将信阳市中心医院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105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均接受PSF治疗,A组接受经皮入路,B组接受Wiltes入路,C组接受后正中入路。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t检验比较3组围手术期指标及术前、术后3个月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伤椎前缘高度、Cobb角。结果 C组患者手术时间最长,其次为A组,B组手术时间最短;A组术中出血量最少,住院时间最短,其次为B组,C组术中出血量最多,住院时间最长(P<0.05)。术后3个月,3组患者VAS评分、改良ODI均降低,且A组VAS评分最低,其次为B组,C组最高(P<0.05);3组患者术后3个月ODI、伤椎前缘高度、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入路PSF治疗胸腰椎骨折损伤更轻、术后恢复更快、术后疼痛程度最轻,经Wiltes入路操作手术时间最短,3种入路对胸腰椎骨折患者手术治疗效果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骨折 弓根螺钉内固定 经皮 Wiltes 后正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杨希亮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第16期81-84,共4页
目的探究胸腰椎骨折应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胸腰椎后侧正中切口入路跨伤椎置钉技术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经椎旁... 目的探究胸腰椎骨折应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胸腰椎后侧正中切口入路跨伤椎置钉技术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中出血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VAS)评分、腰椎功能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66.31±1.29)min、住院时间(9.00±2.21)d、术后下床活动时间(3.05±1.26)d均短于对照组的(79.53±2.35)min、(12.29±3.26)d、(5.40±1.63)d,术中出血量(154.23±69.62)ml少于对照组的(540.31±105.6)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的4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VAS评分(2.61±0.15)分低于对照组的(3.70±0.31)分,腰椎功能评分(19.23±2.32)分高于对照组的(17.30±2.2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胸腰椎骨折患者应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腰椎功能,促进患者早日下床活动,且术后不良事件少,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旁肌间隙 弓根螺钉内固定 胸腰骨折 不良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旁肌间隙入路有限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对脊髓损伤型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及Cobb角前缘高度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钱重阳 杜瑞利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76-78,91,共4页
目的探讨椎旁肌间隙入路有限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在脊髓损伤型胸腰椎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3例脊髓损伤型胸腰椎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实验组47例,对照组46例,分别施行椎旁肌间隙入路有限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后正中入路... 目的探讨椎旁肌间隙入路有限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在脊髓损伤型胸腰椎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3例脊髓损伤型胸腰椎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实验组47例,对照组46例,分别施行椎旁肌间隙入路有限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后正中入路全推板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后观察72 h.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下地时间;于术前及术后72 h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两组患者疼痛程度,检测伤椎前缘高度、Cobb角,随时记录术后72h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术后下地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P<0.01),术后72 h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手术时间、术后72 h伤椎前缘高度、Cobb角及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髓损伤型胸腰椎骨折患者施行椎旁肌间隙入路有限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缓解疼痛,缩短康复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骨折 脊髓损伤型 旁肌间隙有限减压弓根内固定 后正中板减压弓根内固定 中出血量 时间 后下地时间 疼痛程度 前缘高度 COBB角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与椎旁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2
11
作者 董建立 邱波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9年第3期298-302,共5页
目的分析比较使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Sextant)系统与椎旁肌间隙(Wiltse)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骨折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武汉大学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78例腰椎骨折患者,其中男性43例,女性35例;年龄34~56岁,平... 目的分析比较使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Sextant)系统与椎旁肌间隙(Wiltse)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骨折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武汉大学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78例腰椎骨折患者,其中男性43例,女性35例;年龄34~56岁,平均年龄48.3岁;体质量58.4~75.2 kg,平均体质量68.5 kg;体质量指数20.1~22.5 kg/m^2,平均体质量指数21.8 kg/m^2。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分为Sextant组(A组,39例)和Wiltse组(B组,39例),其中A组采用Sextant系统固定病椎,B组采用Wiltse入路椎弓根钉固定病椎。分别统计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切口长度、术前和术后病椎前后缘高度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3d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术后3个月腰背疼痛情况等。结果患者术中出血量情况,A组(57±24) mL,B组(64±19) 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3,P=0.16);患者手术时间比较[A组(85±23) min vs B组(69±15)min],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3.64,P<0.01);术中透视次数比较[A组(13±4)次、B组(8±3)次],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6.24,P<0.01);切口长度比较[A组(6.3±0.8) cm短于B组(9.8±1.1) 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00,P=0.039);术后患者VAS评分比较[A组(2.8±0.9)分vs B组(2.6±1.3)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8,P=0.43);术后病椎前后缘高度比[A组(77.4±5.7)%vs B组(80.1±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4,P=0.017);术后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69%,B组15.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0,P=0.47)。结论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具有出血少、恢复快的优势;经肌间隙椎弓根钉内固定具有直视下置钉,有效恢复病椎高度的优势。均为治疗单纯腰椎骨折的理想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弓根螺钉 wiltse 骨折 体高度比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iltse入路伤椎置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冯荣 杨峻 +1 位作者 张向敏 梁王博 《中国社区医师》 2021年第32期25-26,共2页
目的:研究Wiltse入路伤椎置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疗效。方法:2018年10月-2020年3月收治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4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后正中入路伤椎置钉内固定治疗;试验组采用Wiltse肌间隙入路伤椎置钉内固定治疗。比... 目的:研究Wiltse入路伤椎置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疗效。方法:2018年10月-2020年3月收治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4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后正中入路伤椎置钉内固定治疗;试验组采用Wiltse肌间隙入路伤椎置钉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1周、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6个月椎体前缘高度比值高于对照组,Cobb角及Cobb角矫正丢失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Wiltse入路经伤椎置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符合微创手术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ltse 弓根螺钉 胸腰段脊柱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旁肌间隙入路在腰椎骨折内固定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3
作者 毛兆光 祝介明 范顺武 《浙江临床医学》 2008年第4期502-503,共2页
关键词 骨折内固定 肌间隙 骨折 旁肌 弓根钉棒系统 后综合征 治疗 后正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伤椎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术治疗无神经损伤腰椎骨折的效果观察
14
作者 陈小刚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7年第19期3596-3597,共2页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术治疗无神经损伤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邓州中心医院2013年9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78例无神经损伤腰椎骨折患者,依据手术方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9例。研究组接受经伤椎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术治疗无神经损伤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邓州中心医院2013年9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78例无神经损伤腰椎骨折患者,依据手术方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9例。研究组接受经伤椎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接受四钉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影像学参数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后伤椎高度恢复率、Cobb角恢复值与末次随访伤椎高度丢失率、Cobb丢失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2.56%)低于对照组(20.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无神经损伤腰椎骨折患者予以经伤椎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术治疗,术后恢复较好,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根螺钉内固定 无神经损伤 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肌间隙入路与剥离竖脊肌入路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疗效观察
15
作者 童汉明 《淮海医药》 CAS 2016年第2期193-194,共2页
目的:观察经肌间隙入路与剥离竖脊肌入路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5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经肌间隙入路椎弓根钉固定治疗的观察组(n=25)和剥离竖脊肌入路椎弓根钉固定治疗的对照组(n=25... 目的:观察经肌间隙入路与剥离竖脊肌入路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5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经肌间隙入路椎弓根钉固定治疗的观察组(n=25)和剥离竖脊肌入路椎弓根钉固定治疗的对照组(n=25)。观察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了解其椎体高度的恢复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P<0.05),椎体高度恢复情况更佳(P<0.05)。但手术时间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与剥离竖脊肌入路椎弓根钉固定术相比,经肌间隙入路椎弓根钉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更为显著,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患者椎体高度的恢复,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骨折 经肌间隙 剥离竖脊肌 弓根固定 体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及对患者远期功能恢复的影响探讨 被引量:5
16
作者 潘宗旺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12期28-31,共4页
目的探究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以对远期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6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两组均采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入路,观察组采用经椎旁肌间隙入... 目的探究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以对远期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6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两组均采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入路,观察组采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疼痛情况及治疗前后影像学指标、功能障碍指数、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术后3、6 d,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椎体前缘高度比值大于治疗前,后凸Cobb角小于治疗前,功能障碍指数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椎体前缘高度比值、后凸Cobb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功能障碍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64.08±3.47)分和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7.86±1.25)分均高于对照组的(53.14±4.20)、(5.65±1.4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良好,可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椎体稳定性良好,有利于远期功能恢复,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骨折 旁肌间隙 弓根螺钉内固定 远期功能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体球囊扩张成形术治疗AO-A型胸腰椎骨折的效果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勇 张征石 +2 位作者 陈吉 承彬 汤国庆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9期91-94,共4页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球囊扩张成形术(PKP)治疗AO-A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江苏省昆山市中医医院收治的260例AO-A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30例。...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球囊扩张成形术(PKP)治疗AO-A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江苏省昆山市中医医院收治的260例AO-A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30例。对照组采用Wiltse入路切开复位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PKP治疗。记录患者手术创伤及出血情况、住院时间、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价术后两组伤椎前缘高度、后凸Cobb角变化及生活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术后伤椎前缘高度高于术前,后凸Cobb角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OD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7 d时VAS评分低于术前,术后7 d时VAS评分低于术后3 d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1 d时VAS评分高于术前,术后7 d时VAS评分低于术后3 d时及术前;观察组术后1、3及7 d时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KP治疗AO-A型胸腰椎骨折患者效果显著,有助于减轻术后疼痛,促进患者早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ltse切开复位弓根内固定 经皮体球囊扩张成形 AO-A型胸腰骨折 疼痛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融合术在腰椎疾患中的应用与争议 被引量:6
18
作者 阮狄克 《中国骨伤》 CAS 2015年第4期291-293,共3页
自Albee与Hibbs采用脊柱融合术治疗脊柱结核以来,脊柱融合已经历了100多年的发展史。脊柱融合是一个很大的题目,从脊柱部位可分为颈椎、胸椎和腰椎;从手术入路上可分为前路、后路及前后联合入路;从融合范围可分为前路、
关键词 脊柱融合 弓根螺钉 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微创手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
19
作者 李建刚 沈宏达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10期43-45,共3页
目的:探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微创手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1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医院收治的62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进行研究,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经皮椎弓... 目的:探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微创手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1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医院收治的62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进行研究,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微创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术后1 d,两组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均升高,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7 d,两组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腰椎后凸Cobb角均比术前小,伤椎前后缘高度比均比术前低(P<0.05),但两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个月,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微创手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临床指标,降低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胸腰段骨折 旁肌间隙 经皮弓根螺钉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经典微创术式治疗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的比较
20
作者 江志强 徐德洪 +1 位作者 吴巍巍 李之斌 《浙江临床医学》 2018年第6期1036-1037,共2页
目的分析比较经皮微创与开放小切口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于2011年1月至2016年3月收治并行微创手术治疗的胸腰椎骨折患者98例,随机分为经皮微创组与开放小切口组,每组各49例。开放小切口组患者... 目的分析比较经皮微创与开放小切口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于2011年1月至2016年3月收治并行微创手术治疗的胸腰椎骨折患者98例,随机分为经皮微创组与开放小切口组,每组各49例。开放小切口组患者采用Wiltse入路切开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经皮微创组则采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渗血量。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伤椎Cobb’s角恢复情况及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疼痛程度(VAS),观察疗效。结果两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渗血量均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放小切口组手术时间优于经皮微创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各时间点VAS、椎体前缘高度、Cobb's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微创与开放小切口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轻中度胸腰椎骨折具有出血少、创伤小、术后疼痛较轻,恢复快等优势,开放小切口组操作较经皮微创组为简便、手术时间短,术中X线透视明显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微创 开放小切口wiltse 胸腰骨折 弓根螺钉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