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TG-FTIR和Py-GC/TOF-MS的新疆煤快速热解行为研究
1
作者 曹月梅 安晓熙 +2 位作者 史俊高 刘少将 赵强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230-236,共7页
为了探究高升温速率条件下原煤的热解特性、快速热解产物析出规律及组成情况。以新疆煤为试验对象,采用热重联用红外仪(TG-FTIR)和快速热解仪联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Py-GC/TOF-MS)反应设备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新疆煤的热解主要分为... 为了探究高升温速率条件下原煤的热解特性、快速热解产物析出规律及组成情况。以新疆煤为试验对象,采用热重联用红外仪(TG-FTIR)和快速热解仪联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Py-GC/TOF-MS)反应设备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新疆煤的热解主要分为四个阶段,主要热解阶段在390~600℃,对应TG曲线的大幅度下降,DTG曲线在该温度区间内出现最大失重率;升温速率与热解特性参数存在线性增长关系;红外光谱显示主要挥发性物质为CO_(2)、CO、CH_(4)、C_(2)H_(4)、轻烃、C-O键和C=O键的化合物,随着升温速率的提高,挥发性物质的相对含量也逐渐提升。煤热解产物主要有烷烃、烯烃、芳香族化合物和酚类等。挥发性物质的生成量随热解温度和停留时间的增加而增大,随升温速率的增大而降低;热解产物相对含量较高的为烯烃和芳香族化合物。研究结果为煤炭快速热解反应器的开发及高附加值化学品的获取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g-ftir 煤热解 升温速率 气相色谱/质谱 产物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udy of Pyrolysis Characteristics and Kinetic Analysis of Shenmu Coal at a High Heating Rate Using TG-FTIR
2
作者 An Xiaoxi Zhang Yanpeng +2 位作者 Shang Yanchao Tian Yuanyu Qiao Yingyun 《China Petroleum Processing &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1期47-55,共9页
Coal pyrolysis is a fundamental reaction in the thermal processing and utilization of coal.Investigating the behavior and kinetics of coal pyrolysis is crucial for optimizing,designing,and developing a composite riser... Coal pyrolysis is a fundamental reaction in the thermal processing and utilization of coal.Investigating the behavior and kinetics of coal pyrolysis is crucial for optimizing,designing,and developing a composite riser for the staged pyrolysis gasification process of pulverized coal.In this study,the non-isothermal pyrolysis behavior and kinetics of coal were examined at different heating rates(30,50,100,300,500,700,and 900℃/min)using thermogravimetry(TG)coupled with Fourier-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Analysis of the TG/derivative TG(TG/DTG)curves indicated that coal pyrolysis mainly occurred between 300℃ and 700℃.Higher heating rates led to more volatiles being released from the coal,and a higher temperature was required to achieve rapid pyrolysis.Kinetic analysis showed that both the model-free methods(Friedman,Flynn-Wall-Ozawa,and Kissinger-Akahira-Sunose)and the model-based method(Coats-Redfern)effectively describe the coal pyrolysis process.The change in the Ea values between the two kinetic models was consistent throughout the pyrolysis process,and the most probable mechanism was the F2 model(secondary chemical reaction).In addition,the heating rate did not change the overall reaction order of the pyrolysis process;however,a higher heating rate resulted in a decrease in the Ea value during the initial pyrolysis sta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al pyrolysis tg-ftir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DYNAMI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催化热解的TG-FTIR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鲁长波 杨昌炎 +3 位作者 林伟刚 姚建中 杨学民 宋文立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38-643,共6页
借助综合热分析仪和傅立叶红外联用技术(TG-FTIR),考察了HUSY、REY和HZSM-53种分子筛以及重油催化裂化催化剂MLC和馏分油催化裂解催化剂CIP对生物质催化热解的活性和选择性。研究结果表明,分子筛对生物质热解产物的脱氧活性顺序为:REY≈... 借助综合热分析仪和傅立叶红外联用技术(TG-FTIR),考察了HUSY、REY和HZSM-53种分子筛以及重油催化裂化催化剂MLC和馏分油催化裂解催化剂CIP对生物质催化热解的活性和选择性。研究结果表明,分子筛对生物质热解产物的脱氧活性顺序为:REY≈HUSY>HZSM-5,生成高辛烷值烃类的选择性顺序为:REY>HUSY≈HZSM-5;MLC催化剂和CIP催化剂都表现出较高的选择活性,前者的脱氧活性略高于后者;择形分子筛HZSM-5的引入对调整催化剂酸强度、提高催化转化选择性和抑制焦炭生成产生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催化热解 tg-ftir 活性 选择性 分子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油热解气化的TG-FTIR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贤华 贺瑞雪 +2 位作者 杨海平 张世红 陈汉平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45-549,共5页
该文主要目的是了解生物油的热解气化特性及气体产物的析出特性,采用木屑快速热解生物油为对象,利用热重与傅立叶红外分析仪联用对生物油的热解气化行为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生物油的热解分为两个阶段:挥发分的快速析出(200~300... 该文主要目的是了解生物油的热解气化特性及气体产物的析出特性,采用木屑快速热解生物油为对象,利用热重与傅立叶红外分析仪联用对生物油的热解气化行为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生物油的热解分为两个阶段:挥发分的快速析出(200~300℃)与生物油的碳化,生物油的热解气化符合三维扩散模型,且随着升温速率的升高热解活化能先升高后降低。红外分析结果表明生物油热解气化的主要气体产物为CO、CO_2、CH_4、H_2O和碳氢化合物等小分子气体,有机化合物的析出主要在低温段,而生物油中重质组分的裂解主要在中高温度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油 热解/气化 tg-ftir 动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FTIR联用下生物质废弃物的热解特性研究 被引量:21
5
作者 王伟 蓝煜昕 李明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80-384,共5页
采用TG-FTIR(热重-傅立叶红外光谱)联用的分析方法对红松锯屑的热解失重特性和产物生成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红松锯屑热解失重的主要阶段发生在200~450℃间,反应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活化能在70~80kJ·mol-1之间。小粒径... 采用TG-FTIR(热重-傅立叶红外光谱)联用的分析方法对红松锯屑的热解失重特性和产物生成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红松锯屑热解失重的主要阶段发生在200~450℃间,反应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活化能在70~80kJ·mol-1之间。小粒径有利于热解反应的进行,且该现象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大而变得显著,但在本实验的梯度水平下粒径对热解特性的影响相对较小。升温速率对热解特性的影响相对较大,高的升温速率导致热解起始温度和失重峰温度向高温区移动,加快了热解进程,且升温速率达到50K·min-1时,在735℃左右观察到特殊失重峰。FTIR的实时分析结果表明,热解的气态产物主要有CO2、CO、CH4和其他低分子烃类,通过对产物浓度变化的半定量分析,验证了粒径对热解特性的影响效果以及735℃左右特殊失重过程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热解 tg-fti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TG-FTIR研究TNT的热分解 被引量:7
6
作者 王晓川 王蔺 +2 位作者 徐雪霞 姜燕 赵林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1998年第4期169-172,共4页
用TGFTIR技术研究了2,4,6三硝基甲苯(TNT)在高纯氮气和等速升温(10℃/min)条件下的缓慢热分解行为,测定了分解气体产物的组成。实验表明TNT在224.16℃时分解速度达到最大,其主要分解产物为1,... 用TGFTIR技术研究了2,4,6三硝基甲苯(TNT)在高纯氮气和等速升温(10℃/min)条件下的缓慢热分解行为,测定了分解气体产物的组成。实验表明TNT在224.16℃时分解速度达到最大,其主要分解产物为1,3,5三硝基苯和CO2。由此推断的TNT缓慢热分解过程、步骤以及TNT的热分解机理与Shackelford报道的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硝基甲苯 TNT 热分解 tg-fti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TG-FTIR和^(13) CNMR研究印尼油砂热解产油过程 被引量:5
7
作者 王擎 王智超 +1 位作者 贾春霞 宫国玺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03-1008,共6页
采用热重分析(TGA)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联用实验技术以及13 C核磁共振(13 C NMR)技术,详细研究了印尼油砂热解产气过程和油砂沥青质的化学结构变化。油砂热解产气的TG-FTIR分析显示,油砂热解过程可以分为水分蒸发段(0~150℃)、低温段... 采用热重分析(TGA)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联用实验技术以及13 C核磁共振(13 C NMR)技术,详细研究了印尼油砂热解产气过程和油砂沥青质的化学结构变化。油砂热解产气的TG-FTIR分析显示,油砂热解过程可以分为水分蒸发段(0~150℃)、低温段(150~550℃)和高温段(550~800℃)3个阶段,油气的析出主要集中在低温段,样品失重量为21%;在低温段所得油气的主要红外吸收峰归属于亚甲基和次甲基的C—H伸缩振动以及甲基的C—H面内弯曲振动。采用13C NMR技术获得了不同终温下沥青质碳结构骨架参数,由此揭示出油砂热解过程中化学结构的变化规律。随着油砂热解温度升高,沥青质中芳香族碳数量略有增加,脂肪族碳数量减少,其中亚甲基碳数量大幅度减小,是产油的主要贡献者,但甲基碳数量变化不明显;脂链平均长度不断减小,从9.2下降到4.0;油潜力碳的比例由0.56下降到0.27;在热解末期即产油能力最低时,惰性碳的比例占到0.6。2种实验结果相互印证且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砂热解 tg-ftir 13C NMR 沥青质抽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TG-FTIR联用对高等规度聚丙烯腈热降解过程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张力 刘志玲 +2 位作者 易凯 代永强 金日光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04-106,共3页
利用三乙基铝作为阴离子聚合引发剂,成功制备了高等规度聚丙烯腈聚合物,13 C-NMR测得其全通比例含量高达53.5%;通过热重-红外光谱(TGA-FTIR)联用详细分析了聚合物热降解过程中气体释放情况。研究表明:聚合物在整个热解过程主要有CO2、NH... 利用三乙基铝作为阴离子聚合引发剂,成功制备了高等规度聚丙烯腈聚合物,13 C-NMR测得其全通比例含量高达53.5%;通过热重-红外光谱(TGA-FTIR)联用详细分析了聚合物热降解过程中气体释放情况。研究表明:聚合物在整个热解过程主要有CO2、NH3、HCN和H2O裂解气体产生,热解过程可以大致分为五个阶段,其中282℃之前聚合物基本没有发生失重现象,282~292℃纤维发生预氧化反应,大量的NH3、CO2及H2O释放造成重量损失明显,292~487℃经过预氧化后,聚合物耐热性有所提失重率减少,487~700℃温区内CO2为主要的裂解产物,使得聚合物全部裂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g-ftir 高等规度 聚丙烯腈 热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G-FTIR技术的油茶壳及其三组分热解特性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顾洁 刘斌 +2 位作者 张齐生 陈登宇 周建斌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13,25,共6页
以油茶壳为原料,分离提取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利用TG-FTIR研究了油茶壳及其三组分在不同升温速率下的热解特性。结果表明:油茶壳及其三组分的热解过程都大致包括干燥、热裂解和炭化3个阶段,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加,TG/DTG曲线向高温... 以油茶壳为原料,分离提取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利用TG-FTIR研究了油茶壳及其三组分在不同升温速率下的热解特性。结果表明:油茶壳及其三组分的热解过程都大致包括干燥、热裂解和炭化3个阶段,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加,TG/DTG曲线向高温侧移动。热解挥发分主要为H_2O,CO_2,CO和CH_4,以及一些醛类、酸类、酮类、醇类和酚类等有机物。半纤维素对CO_2和CO的产出贡献最大,高温区木质素也产生较多的CO,纤维素的CH_4析出峰强度最高。采用Kissinger法对油茶壳及其三组分热解动力学特性进行研究,计算得到了反应活化能和频率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壳 纤维素 半纤维素 木质素 热解 tg-fti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G-FTIR联用的污水污泥热解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贾相如 金保升 李睿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7-80,共4页
采用TG-FTIR联用技术研究了污水污泥热解,结果表明,污泥热解分为3个阶段,污泥热解的主要产物有脂肪烃、芳香烃及其化合物、酯类、羧酸、含氮化合物、酚、醇、醛、酮、水、CO2、CH4、CO和NH3,这些热解产物随热解温度的改变呈规律性变化。
关键词 污水污泥 tg-ftir 热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质对钙基固硫剂固硫效果影响的TG-FTIR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应莹 武建军 +4 位作者 韩甲业 李飞明 郜强 邓建 倪雅 《能源技术与管理》 2007年第4期60-62,共3页
针对目前燃中固硫技术普遍存在的钙转化率较低、固硫效果不理想的问题,以不同的调质剂分别浸渍CaO,然后把调质后的CaO以添加和不添加Fe2O3助剂两种形式与高硫煤在模拟空气中燃烧,采用TG-FTIR的测试方法对固硫效果进行定性分析。实验结... 针对目前燃中固硫技术普遍存在的钙转化率较低、固硫效果不理想的问题,以不同的调质剂分别浸渍CaO,然后把调质后的CaO以添加和不添加Fe2O3助剂两种形式与高硫煤在模拟空气中燃烧,采用TG-FTIR的测试方法对固硫效果进行定性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将钙基固硫剂分别用2%的NaCl、2%的Na2CO3、50%的乙醇和25%的乙酸溶液浸渍后与煤混燃,经TG-FTIR在线分析,得出用50%的乙醇浸泡后CaO的固硫效果较好,其烟气红外3D图上,SO2峰的高度最低,调质剂的固硫效果依次为:50%乙醇>2%NaCl>25%Na2CO3>2%的Na2CO3;在加入助剂Fe2O3后,经50%乙醇浸渍过的CaO固硫效果显著提高,固硫率达到97.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质 钙基固硫剂 tg-ftir Fe2O3助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TG-FTIR研究O_2/CO_2气氛下焦炭氮的转化
12
作者 陈洁 张军 +2 位作者 盛昌栋 张永春 谢芳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7-60,共4页
在热重分析仪(TGA)上进行了O2/CO2及O2/Ar气氛下煤焦的燃烧实验,同时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对燃烧产物进行实时检测。结果表明,在焦炭颗粒的燃烧过程中焦炭氮会转化为HCN、HNCO、N2O等。与O2/Ar气氛下的燃烧相比,O2/CO2气氛煤... 在热重分析仪(TGA)上进行了O2/CO2及O2/Ar气氛下煤焦的燃烧实验,同时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对燃烧产物进行实时检测。结果表明,在焦炭颗粒的燃烧过程中焦炭氮会转化为HCN、HNCO、N2O等。与O2/Ar气氛下的燃烧相比,O2/CO2气氛煤焦燃烧焦炭氮的转化时间延长,含氮产物的分布比例也存在差异。随着燃烧温度的升高,焦炭氮的转化时间缩短,N2O在含氮产物中的比例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g-ftir O2/CO2气氛 焦炭氮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改性纳米CaCO3热性能研究I:TG-FTIR、DSC
13
作者 张堃 曾汉民 林木良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F04期156-158,共3页
采用热重-红外联用法(TG-FTIR)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5种纳米CaCO3自身发生分解前的热行为进行了研究。分解失重过程可大体分为3个阶段,5种样品在各阶段的失重行为具有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反映出纳米CaCO3在自身稳定性、粒子表面和表... 采用热重-红外联用法(TG-FTIR)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5种纳米CaCO3自身发生分解前的热行为进行了研究。分解失重过程可大体分为3个阶段,5种样品在各阶段的失重行为具有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反映出纳米CaCO3在自身稳定性、粒子表面和表面处理剂相互结合的完善程度上的差异。这一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提高纳米CaCO3的品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CACO3 tg-ftir 性能研究 表面改性 DSC 差示扫描量热法 表面处理剂 相互结合 研究结果 热行为 联用法 稳定性 分解 失重 热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FTIR联用技术研究聚甲基乙撑环己撑碳酸酯的热降解行为
14
作者 邹颖楠 黄国家 杨梅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1-67,共7页
通过热失重-红外光谱(TG-FTIR)联用分析技术对三元聚合物聚甲基乙撑环己撑碳酸酯(PPCHC)进行裂解,并用红外光谱分析裂解产物,在线分析聚合物加热过程中的变化.结果表明催化剂的存在不改变聚合物的热降解机理,降解过程中无规断链与解拉... 通过热失重-红外光谱(TG-FTIR)联用分析技术对三元聚合物聚甲基乙撑环己撑碳酸酯(PPCHC)进行裂解,并用红外光谱分析裂解产物,在线分析聚合物加热过程中的变化.结果表明催化剂的存在不改变聚合物的热降解机理,降解过程中无规断链与解拉链几乎是同时发生的,产物为环状碳酸和1,2-丙二醇.同时,对环己撑(CHO)摩尔分数分别为1.3%和6.7%的PPCHC进行了热裂解动力学的研究,结果表明高CHO含量的PPCHC的解聚反应需要较高的温度引发,具有相对较好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共聚物 聚甲基乙撑环己撑碳酸酯 tg-ftir联用 热降解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TG-FTIR联用技术研究木素基前驱体熔融过程中的热解行为 被引量:2
15
作者 苏子牧 郭思岑 商俊博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99-201,共3页
用TG-FTIR联用技术研究了以木材液化物为原料制备的木素基前驱体在熔融过程中的热解行为,并结合前驱体恒温状态下的黏度变化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熔融温度在200~220℃之间时,前驱体黏度在60min内能较稳定地维持在2000mPa·s左... 用TG-FTIR联用技术研究了以木材液化物为原料制备的木素基前驱体在熔融过程中的热解行为,并结合前驱体恒温状态下的黏度变化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熔融温度在200~220℃之间时,前驱体黏度在60min内能较稳定地维持在2000mPa·s左右。熔融温度过高会加快前驱体黏度变大。在热解过程中,失重速率先急剧增大后趋于平缓,最终的热解残余率随热解温度升高而增大。脱水反应和CO2等小分子物质的逸出随热解时间延长而减弱,并影响熔融状态下前驱体黏度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液化 木质素 前驱体 黏度 tg-ftir 热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革污泥热解特性的研究--基于分布活化能模型和TG-FTIR-MS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宗惠 王芳 +2 位作者 胡亚迪 刘捷 汤克勇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20,共7页
制革污泥中含有大量无机物、有机物和多种重金属化合物,对这类危险废物的安全处理和资源化是制革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一。本文利用热重分析法研究了制革污泥在不同升温速率下的热解过程,采用分布活化能模型(DAEM)探讨了其热解活化能与... 制革污泥中含有大量无机物、有机物和多种重金属化合物,对这类危险废物的安全处理和资源化是制革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一。本文利用热重分析法研究了制革污泥在不同升温速率下的热解过程,采用分布活化能模型(DAEM)探讨了其热解活化能与转化率的关系。利用热重-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质谱(TG-FTIR-MS)联用技术分析了制革污泥热解逸出气体的成分,讨论了制革污泥的热解特性。结果表明,制革污泥的热失重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主要失重过程发生在200~600℃。制革污泥的热解活化能呈阶段性分布,主要集中在较低活化能区域。TG-FTIR-MS分析表明,制革污泥受热过程中逸出的主要气体是CO_(2)、H_(2)O、CH_(4)和CO等,是蛋白类大分子和碳酸钙等无机物热解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革污泥 热重 分布活化能 tg-ftir-MS 逸出气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热解的TG-FTIR分析 被引量:16
17
作者 白小元 车德勇 +3 位作者 蒋文强 高龙 孙艳雪 孙亚萍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582-1588,共7页
以生物质主要组分纤维素为原料,在热重-红外光谱联用仪上对纤维素分别以5,10,20,40℃/min的升温速率进行了热解实验研究,考察了纤维素的热解特性及轻质气体析出规律。结果表明:较高的升温速率能促进热解反应的进行,升温速率可作为影响... 以生物质主要组分纤维素为原料,在热重-红外光谱联用仪上对纤维素分别以5,10,20,40℃/min的升温速率进行了热解实验研究,考察了纤维素的热解特性及轻质气体析出规律。结果表明:较高的升温速率能促进热解反应的进行,升温速率可作为影响最大热解失重速率对应温度(Tp)的一个重要因素,Tp会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大而升高;纤维素热解过程中,热解气体的最大析出峰都对应于给定升温速率下的DTG失重峰;4种主要轻质气体(H2O,CO,CO2和CH4)均表现为双峰特性,且CO气体在热解后期的析出规律与CO2,H2O和CH4气体的析出规律不同;不同官能团键的断裂和重整,致使小分子气体组分和析出量的差异很大,热解过程中,羰基(C=O)和醚键(C-O-C)的断裂对CO2的生成影响显著;在低温区间CO的析出主要源于C-O-C的断裂,而在高温区间二芳基醚的分解则是CO产生的主要原因;CH4气体的析出主要由甲氧基(CH3O-)的伸缩振动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纤维素 热解 轻质气体 TG—FTI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G-FTIR的生物质加压热解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肖军 沈来宏 +2 位作者 郑敏 王泽明 仲晓黎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972-978,共7页
运用热重-傅立叶红外光谱联用技术(TG-FTIR),以麦秸为对象,探讨催化与非催化条件下生物质的加压热解特性,分析研究热解压力、温度、催化剂种类对生物质热解主要析出产物的影响。通过热重TG和DTG曲线,获得相关热解特性参数及动力学参数,... 运用热重-傅立叶红外光谱联用技术(TG-FTIR),以麦秸为对象,探讨催化与非催化条件下生物质的加压热解特性,分析研究热解压力、温度、催化剂种类对生物质热解主要析出产物的影响。通过热重TG和DTG曲线,获得相关热解特性参数及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添加NiO和CaO的加压催化热解均促进麦秸热解反应进行,降低表观活化能,其中NiO对提高热解析出产率作用更显著。通过红外光谱对热解产物的分析表明,提高热解压力以及加入适当的催化剂NiO和CaO均有利于增加CO和CH_4的生成。而且热解压力增加提高了NiO和CaO的催化作用,其中添加NiO时,在800℃以上具有更好的催化作用,且提高压力更有利于促进CH_4的生成;而添加CaO时,提高热解压力有利于减少CO_2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重-红外联用分析 加压 麦秸 催化热解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SC/TG-FTIR-MS联用技术研究ADN热分解动力学和机理 被引量:13
19
作者 王晓红 张皋 +3 位作者 赵凤起 谢明召 任晓宁 何少蓉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54-559,共6页
应用DSC/TG-MS-FTIR同步热分析-红外质谱联用技术,研究了ADN的分解过程及分解机理,从ADN分解生成的气体产物的动态分布及气体产物的生成动力学方面,获得了ADN热分解的主要气体产物为N2O、NO2、NH3、H2O和N2,气体产物N2O、NO2和NH3的动... 应用DSC/TG-MS-FTIR同步热分析-红外质谱联用技术,研究了ADN的分解过程及分解机理,从ADN分解生成的气体产物的动态分布及气体产物的生成动力学方面,获得了ADN热分解的主要气体产物为N2O、NO2、NH3、H2O和N2,气体产物N2O、NO2和NH3的动力学参数的Ea值分别为157.5、158.6、100.0 kJ/mol,从微观角度提出了ADN可能的热分解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分解 ADN DSC/TG-MS-FTI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秸秆热解产物逸出特性TG-FTIR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崔丽 姬登祥 +4 位作者 艾宁 盛佳峰 高明辉 于凤文 计建炳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762-1767,共6页
以小麦秸秆为研究对象,采用热重一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TG-FTIR)联用技术和分布活化能模型(DAEM),考察升温速率对其热解产物逸出特性的影响,计算热解过程的动力学参数。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大,小麦秸秆热解的起始温度和最大失... 以小麦秸秆为研究对象,采用热重一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TG-FTIR)联用技术和分布活化能模型(DAEM),考察升温速率对其热解产物逸出特性的影响,计算热解过程的动力学参数。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大,小麦秸秆热解的起始温度和最大失重温度均向高温侧移动,最大失重速率增大,半纤维素热解的肩状峰逐渐出现;热解活化能E介于155~286 kJ/mol之间,指前因子k_0的数量级介于10^(14)~10^(23)之间;热解产物以H_2O、CO_2、CO、CH_4、甲酸和苯酚为主;主要产物的最大吸光度随升温速率的增大而增大,最大吸光温度向高温侧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小麦秸秆 热解 TG—FTIR DA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