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灰木莲的开花特性及繁育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招礼军 韦善华 +2 位作者 朱栗琼 刘威 文祥凤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期24-28,35,共6页
通过野外观察和实验室检测,研究了广西南宁市的灰木莲的花部结构、开花物候、花粉活力、访花者行为,用杂交指数(OCI)、花粉/胚珠比(P/O)及去瓣、去雄、套袋、人工授粉等方法测定了其繁育系统。结果表明,灰木莲群体在3月下旬-5月下... 通过野外观察和实验室检测,研究了广西南宁市的灰木莲的花部结构、开花物候、花粉活力、访花者行为,用杂交指数(OCI)、花粉/胚珠比(P/O)及去瓣、去雄、套袋、人工授粉等方法测定了其繁育系统。结果表明,灰木莲群体在3月下旬-5月下旬开花,个体开花持续时间约28天,相对开花强度主要分布范围是30%~60%,开花的同步性指数达0.735,属于集中开花模式;灰木莲两性花为雌雄蕊异熟类型,同花雌蕊先成熟,失去授粉机能后雄蕊花药才裂开散粉;灰木莲花粉粒的生活力超过60%;花粉/胚珠比为953.2,杂交指数为4,表明灰木莲繁育系统属于异交为主,部分自交,需要传粉昆虫才能完成其繁殖;自然状态下灰木莲无结实,人工授粉后结实率为20%~30%;在灰木莲中未发现有访花昆虫,只有花蓟马在花中活动,而且未能形成有效的传粉。传粉者的缺乏可能是导致灰木莲在南宁市不能自然结实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木莲 开花特性 雌雄蕊异熟 繁育系统 访花昆虫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木莲叶面积回归方程的建立 被引量:9
2
作者 谢安德 王凌晖 潘启龙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28-29,32,共3页
以两年生灰木莲叶片为材料,对其叶长、叶宽、叶长×叶宽与叶面积进行回归方程的建立、检验及比较。结果表明:采用5个回归方程拟合,叶长、叶宽、叶长×叶宽与叶面积之间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且各回归方程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但以叶... 以两年生灰木莲叶片为材料,对其叶长、叶宽、叶长×叶宽与叶面积进行回归方程的建立、检验及比较。结果表明:采用5个回归方程拟合,叶长、叶宽、叶长×叶宽与叶面积之间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且各回归方程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但以叶长×叶宽与叶面积的回归方程拟合得最好;经验证,以叶长×叶宽与叶面积的线性回归方程和叶长×叶宽与叶面积的幂函数回归方程2个方程理论值与实测值的误差率较小,在±1%之内,能比较准确地测量灰木莲的叶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木莲 叶面积 回归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木莲人工林碳贮量及其分配特征 被引量:8
3
作者 覃祚玉 何斌 +5 位作者 韦录 卢万鹏 廖倩苑 刘红英 刘莉 刘莹 《林业科技开发》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3-36,共4页
对广西南宁市高峰林场46年生灰木莲人工林生态系统碳素贮量及其分配格局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灰木莲各组分碳素含量变化范围为476.8~ 532.5 g/kg,各器官碳素含量为树干>树根>树枝>树皮>树叶,土壤层(0~80 cm)碳素含量为10.36 g... 对广西南宁市高峰林场46年生灰木莲人工林生态系统碳素贮量及其分配格局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灰木莲各组分碳素含量变化范围为476.8~ 532.5 g/kg,各器官碳素含量为树干>树根>树枝>树皮>树叶,土壤层(0~80 cm)碳素含量为10.36 g/kg,不同土层碳素含量随土壤深度增加而降低.灰木莲人工林生态系统总碳贮量为236.70 t/hm2,其中乔木层碳贮量(118.03 t/hm2)最大,占生态系统总碳贮量的49.86%;灌木层碳贮量为2.00 t/hm2,占0.84%;草本层碳贮量为1.18 t/hm2,占0.50%;现存凋落物碳贮量为3.48 t/hm2,占1.47%;土壤层有机碳贮量为111.71 t/hm2,占47.19%.灰木莲人工林生态系统乔木层碳素年净固定量为3.72 t/.(hm2 ·a),各组分碳素年净固定量大小依次为:树干>树叶>树根>树枝>树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木莲 人工林 碳素含量 碳贮量 碳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林灰木莲木材物理力学性质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陈松武 梁炜文 +3 位作者 许彩娟 黄婷 陈晓斌 符韵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6期8993-8996,共4页
研究了灰木莲木材的密度、干缩性、弯曲强度、冲击韧性、硬度等主要物理力学性质。结果表明:基本密度、气干密度(含水率为12%)和全干密度分别为0.408、0.463和0.435 g/cm3,气干密度属于国产木材的轻等级水平。全干差异干缩和气干差异干... 研究了灰木莲木材的密度、干缩性、弯曲强度、冲击韧性、硬度等主要物理力学性质。结果表明:基本密度、气干密度(含水率为12%)和全干密度分别为0.408、0.463和0.435 g/cm3,气干密度属于国产木材的轻等级水平。全干差异干缩和气干差异干缩分别为1.714和1.900,弦向和径向干缩湿胀差异较大。抗弯强度81.2 MPa,顺纹抗压强度43.7 MPa,冲击韧性17 kJ/m2,端面、弦面和径面硬度分别为4 200.1、2 984.8和2 589.7 N。灰木莲木材的综合强度为124.9 MPa,属低等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木莲 物理性质 力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年生灰木莲人工林碳库及其分配特征 被引量:1
5
作者 舒凡 庞赞松 +4 位作者 罗柳娟 何斌 李远航 卢万鹏 廖倩苑 《林业科技开发》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33-136,共4页
为了解灰木莲人工林碳素累积能力,通过野外调查和实验室分析,对广西南宁市10年生灰木莲人工林的碳库及其分配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灰木莲不同器官碳素含量在470.0~532.1 g/kg之间,不同器官碳素含量排列次序为干材〉树根〉树枝〉... 为了解灰木莲人工林碳素累积能力,通过野外调查和实验室分析,对广西南宁市10年生灰木莲人工林的碳库及其分配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灰木莲不同器官碳素含量在470.0~532.1 g/kg之间,不同器官碳素含量排列次序为干材〉树根〉树枝〉干皮〉树叶。凋落物层碳素含量为493.2 g/kg。土壤(0~80 cm)中碳素含量为8.53 g/kg,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明显下降。灰木莲人工林碳库为138.49 t/hm^2,其中乔木层为49.04 t/hm^2,占35.41%;凋落物层为4.40 t/hm^2,占3.18%;土壤层为85.05 t/hm^2,占61.41%。10年生灰木莲人工林年净生产力为11.62 t/(hm^2·a),碳素年净固定量为5.81 t/(hm^2·a),折合成CO2的量为21.29 t/(hm^2·a)。认为,灰木莲可以作为碳汇功能高效的生态公益木材树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木莲人工林 碳素含量 碳库 碳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木莲二次开合开花动态与雌雄异熟特征 被引量:6
6
作者 潘丽琴 郝建 +3 位作者 徐建民 陈建全 卢立华 刘志龙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6-103,共8页
为了研究灰木莲Manglietia glauca在中国引种地区的开花及雌雄异熟特征对其生殖的影响,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树木园、白云实验场、伏波实验场的灰木莲人工林作为观测对象,调查研究灰木莲在该地区的花期物候、开花动态... 为了研究灰木莲Manglietia glauca在中国引种地区的开花及雌雄异熟特征对其生殖的影响,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树木园、白云实验场、伏波实验场的灰木莲人工林作为观测对象,调查研究灰木莲在该地区的花期物候、开花动态、花期不同阶段的花粉活力及柱头可授性。结果表明:(1)在引种地区广西凭祥,灰木莲的花期主要集中在3月上旬至5月下旬,个别单株1月下旬就开花,偶尔出现1 a中2次花期,第2次花期从10月中旬持续到12月上旬。(2)在花期不同阶段,由于气温条件不同,灰木莲的开花表现不同模式的二次开合现象,开花各进程发生的时间,以及二次展花间隔时间差异较大。(3)灰木莲在单花内表现为雌雄异熟,雌蕊先熟,雌蕊位于雄蕊上部,在时间和空间上均避免了自花传粉发生。灰木莲在单株水平上为同步集中式开花,同一植株第1轮花的花粉释放时间正好为第2轮花发生初次展花柱头活力最强的时间,2轮花的雌雄性征表达均较强,重叠可达1~6 h,保证它在有限的可授期内授粉成功。(4)灰木莲异株异花、同株异花及自花授粉皆能正常结实,异株异花授粉结实率明显较同株异花和自花授粉高,表明其繁育习性是以异交为主,但存在自交亲和的现象;灰木莲不同花期的授粉结实率以低温的始花期最低,过渡期和盛花期较高,说明低温不利于其受精及胚胎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学 灰木莲 开花动态 二次开合 雌雄异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木莲人工林营养元素分配及其积累特征 被引量:13
7
作者 戴军 何斌 +4 位作者 肖继谋 覃祚玉 罗柳娟 刘莉 刘红英 《林业科技开发》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9-42,共4页
对南宁市46年生灰木莲人工林的9种营养元素(N、P、K、Ca、Mg、Fe、Mn、Zn和Cu)的含量、积累量、年净积累量及其分配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灰木莲不同组分的营养元素含量大致为树叶>树皮>树根>树枝>干材。大量元素N、K... 对南宁市46年生灰木莲人工林的9种营养元素(N、P、K、Ca、Mg、Fe、Mn、Zn和Cu)的含量、积累量、年净积累量及其分配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灰木莲不同组分的营养元素含量大致为树叶>树皮>树根>树枝>干材。大量元素N、K在树根中的含量最高,P、Mg在树叶中的含量最高,而Ca则在树皮中含量最高;微量元素在各组分中的含量则以Mn最高,Fe、Zn次之,Cu最低。灰木莲人工林营养元素积累总量为1 948.78 kg/hm2,其中乔木层的营养元素积累量为1 715.22 kg/hm2,占林分营养元素积累总量的88.02%;草本层为74.33 kg/hm2,占总积累量的3.81%;灌木层为83.19 kg/hm2,占总积累量的4.26%;凋落物层为76.04 kg/hm2,占总积累量的3.90%。灰木莲人工林营养元素年净积累量为37.32 kg/(hm2·a),各组分营养元素年净积累量排列顺序为干材>树根>树皮>树叶>树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木莲 人工林 营养元素 积累 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分胁迫对灰木莲苗木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李俊贞 覃静 +3 位作者 邓力 秦武明 黄建友 韦鹏飞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11年第2期40-43,共4页
2010年6~8月在广西大学苗圃地,通过对灰木莲幼苗在盐分胁迫下生长与生理指标的测定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程度的盐分胁迫对灰木莲苗高和地径生长量、叶片膜透性、MDA含量、脯氨酸含量等生理指标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灰木莲的苗高和地... 2010年6~8月在广西大学苗圃地,通过对灰木莲幼苗在盐分胁迫下生长与生理指标的测定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程度的盐分胁迫对灰木莲苗高和地径生长量、叶片膜透性、MDA含量、脯氨酸含量等生理指标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灰木莲的苗高和地径的增长量随着盐分浓度的增加而减少;叶片膜透性、MDA摩尔浓度、SOD含量、脯氨酸含量随着盐分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当NaCl溶液浓度大于等于0.6%时,叶片膜透性、MDA摩尔浓度、SOD含量与对照相比有显著性增加;可溶性糖含量随着浓度的增大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由以上研究得出灰木莲苗木具有一定的耐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木莲 盐分胁迫 生长量 生理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高峰林场林业示范基地3种人工林林地土壤理化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韦善华 黄承标 +3 位作者 陶大燕 张克如 何斌 朱贤良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5-99,共5页
对地处南亚热带的广西高峰林场林业示范基地不同林龄的尾巨桉林、灰木莲林和厚荚相思林3种人工林林地0~40 cm土层土壤的理化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种人工林林地的土壤较为疏松,持水性能较强;土壤养分含量除磷元素相对偏低外,其他... 对地处南亚热带的广西高峰林场林业示范基地不同林龄的尾巨桉林、灰木莲林和厚荚相思林3种人工林林地0~40 cm土层土壤的理化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种人工林林地的土壤较为疏松,持水性能较强;土壤养分含量除磷元素相对偏低外,其他元素的含量较为丰富。其林地土壤的养分含量及物理性状优良度的排序为:灰木莲林>厚荚相思林>尾巨桉林。方差分析结果表明,3种林分林地土壤除pH值差异显著外,其他指标的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林业示范基地 尾巨桉林 灰木莲林 厚荚相思林 林地土壤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木莲木材干燥特性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李俊贞 黎小波 +4 位作者 唐天 韦鹏练 符韵林 魏国余 冯永敏 《木材工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4-46,共3页
利用百度试验法研究灰木莲木材的干燥特性,结果表明:灰木莲属易干木材,干燥速度2级;截面变形程度轻,为1~2级;初期开裂2~3级,扭曲等级2~3级,无内裂,弦径向干缩差异小。根据试验结果,提出25~30mm厚灰木莲木材的干燥基准。
关键词 灰木莲 干燥特性 百度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木莲、巨尾桉和厚荚相思人工林土壤微生物量及酶活性比较 被引量:4
11
作者 魏国余 任涵 +3 位作者 吕成群 黄宝灵 王冠玉 吴庆标 《林业科技开发》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3-47,共5页
为了解灰木莲、巨尾桉和厚荚相思3种人工林地的土壤肥力变化,为制定相应的营林措施提供参考,对3种8年生人工林0~20cm土层的微生物数量及土壤酶活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不同树种的土壤微生物总量为灰木莲〉厚荚相思〉巨尾桉。... 为了解灰木莲、巨尾桉和厚荚相思3种人工林地的土壤肥力变化,为制定相应的营林措施提供参考,对3种8年生人工林0~20cm土层的微生物数量及土壤酶活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不同树种的土壤微生物总量为灰木莲〉厚荚相思〉巨尾桉。同一树种在一年四季中的变化是:灰木莲林地夏季〉冬季〉秋季〉春季;巨尾桉林地秋季〉春季〉夏季〉冬季;厚英相思林地秋季〉春季〉冬季〉夏季。(2)3种林地土壤的三大类群微生物数量特征表现为细菌最多,真菌数量最少,但在不同季节里有变化。灰木莲林地和厚荚相思林地的细菌数量明显大于巨尾桉林地;而巨尾桉林地的真菌和放线茵数量在春夏两季均大于另外两种林地,但秋冬两季则是3种林地中最少的。(3)3种林地的土壤蛋白酶活性在春季基本持平,但在夏季和冬季的差异却达到极显著水平;而3种林地的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均在夏季和冬季出现两次高峰,冬季的酶活性最大,差异达显著水平。分析表明不同树种对林地土壤微生物数量、组成以及土壤酶活性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木莲 巨尾桉 厚荚相思 土壤微生物 土壤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木莲人工林地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韦善华 吕成群 +3 位作者 黄宝灵 王冠玉 秦武明 吴敏坤 《林业科技开发》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9-62,共4页
对广西现代林业科技园优良树种展示区的灰木莲8年生(G1)和灰木莲45年生(G2)的0~20cm土层一年四季的微生物数量及土壤酶活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灰木莲幼林(G1)与成熟林(G2)的林地土壤微生物和土壤酶有明显的差异。微生物总量和细菌数... 对广西现代林业科技园优良树种展示区的灰木莲8年生(G1)和灰木莲45年生(G2)的0~20cm土层一年四季的微生物数量及土壤酶活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灰木莲幼林(G1)与成熟林(G2)的林地土壤微生物和土壤酶有明显的差异。微生物总量和细菌数量的季节变化,G1均为夏>冬>秋>春,而G2是秋>冬>夏>春。真菌数量上无论是G1或G2均是秋季最多而冬季最少。放线菌数量的季节变化是,G1:春季>冬季>秋季>夏季,G2:冬季>春季>秋季>夏季。对两种林地不同季节的微生物而言,春秋冬季的细菌>放线菌>真菌,夏季则是细菌>真菌>放线菌。土壤蛋白酶活性表现为:G1,春>夏>秋>冬;G2,秋>春>夏>冬,而G1和G2的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是冬>夏>秋>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木莲 土壤微生物 土壤酶 幼龄林 成熟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木莲等6种阔叶树种的早期生长表现 被引量:29
13
作者 张运宏 戴瑞坤 欧世坤 《广东林业科技》 2004年第1期43-46,共4页
对 6种阔叶树种进行造林生长比较试验 ,3年生林木生长调查结果表明 :灰木莲和盆架子生长较快 ,蝴蝶果次之 ,再次是红千层和海南蒲桃 ,人面子生长最差。其中灰木莲表现最为突出 ,造林后 3年生平均树高、地径、冠幅分别为 4 5 0cm、1 0 .... 对 6种阔叶树种进行造林生长比较试验 ,3年生林木生长调查结果表明 :灰木莲和盆架子生长较快 ,蝴蝶果次之 ,再次是红千层和海南蒲桃 ,人面子生长最差。其中灰木莲表现最为突出 ,造林后 3年生平均树高、地径、冠幅分别为 4 5 0cm、1 0 .5cm及 35 0cm ,可重点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木莲 阔叶树种 生长 造林 盆架子 蝴蝶果 红千层 海南蒲桃 人面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广西主要造林树种人工林地土壤微生物比较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温志伟 《园艺与种苗》 CAS 2023年第3期33-34,59,共3页
[目的]研究广西主要造林树种与人工林地土壤微生物的相关性。[方法]以杉木、相思、巨尾桉、灰木莲4个南方速生造林树种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林地土壤微生物的种类及分布状况。[结果]土壤微生物总数量以及共生固氮菌数量以灰木莲人... [目的]研究广西主要造林树种与人工林地土壤微生物的相关性。[方法]以杉木、相思、巨尾桉、灰木莲4个南方速生造林树种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林地土壤微生物的种类及分布状况。[结果]土壤微生物总数量以及共生固氮菌数量以灰木莲人工林地最多,总微生物数量达到277 859.5×10^(7)个/g,生物活性最丰富;不同季节间,细菌数量在不同树种人工林中均为最多,平均占比达到0.97%;不同季节间微生物及固氮菌数量差异不显著,但在不同树种人工林中差异极显著。[结论]从土壤微生物角度来看,4个南方速生树种中,灰木莲具有较大的生长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相思 巨尾桉 灰木莲 土壤 微生物 季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高峰林场44年生灰木莲人工林生物量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黄群珍 张才泽 《防护林科技》 2016年第2期4-6,共3页
通过选择代表性标准地,对广西高峰林场界牌分场44年生灰木莲人工林的生物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灰木莲人工林平均木单株生物量为473.49kg;单株生物量随径阶的增大而增加;32cm径阶的最大,为842.6kg;18cm径阶的最小,为225.1kg。
关键词 灰木莲 人工林 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